CN113783024A - 一种穿缸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缸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83024A CN113783024A CN202111131541.4A CN202111131541A CN113783024A CN 113783024 A CN113783024 A CN 113783024A CN 202111131541 A CN202111131541 A CN 202111131541A CN 113783024 A CN113783024 A CN 1137830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hole
- terminal
- ring groove
- seat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aterial, e.g. gels or resi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01R13/5221—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having cable seal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king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onnection, coupling, or c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缸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穿缸连接器。一种穿缸连接器,包括座体、端子、第一线材、第二线材和密封胶体,座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座体内沿轴向开设有贯穿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通孔;端子设置于通孔内,且端子的一端向通孔的一端延伸,端子的另一端向通孔的另一端延伸;第一线材的连接端与端子的一端导电连接,且第一线材的连接端落入通孔内;第二线材的连接端与端子的另一端导电连接,且第二线材的连接端落入通孔内;密封胶体密封填充于第一线材的连接端与通孔的内壁之间、端子与通孔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线材的连接端与通孔的内壁之间。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提高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缸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穿缸连接器主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或者自动变速箱等部件上,穿缸连接器贯穿缸体设置,以实现缸体内外信号和电流的传输,穿缸连接器的一端长期处于液体(油)环境中,且需要长期稳定的传输电流及电子信号。因此,需要端子和外壳之间进行密封的要求很高。现有的穿缸连接器一般结构比较复杂,涉及较多组件的配合,产品加工工序复杂,密封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穿缸连接器,结构简单,能够提高密封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工序简单,能够提高穿缸连接器的密封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缸连接器,包括座体、端子、第一线材、第二线材和密封胶体,
所述座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座体内沿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通孔;所述端子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端子的一端向所述通孔的一端延伸,所述端子的另一端向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延伸;所述第一线材的连接端与所述端子的一端导电连接,且所述第一线材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线材的连接端与所述端子的另一端导电连接,且所述第二线材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内;所述密封胶体密封填充于所述第一线材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所述端子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线材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通孔沿轴向分为径向尺寸较大的第一部分和径向尺寸较小的第二部分,所述端子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第一线材的连接端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第二部分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线材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线材的连接端经过所述第二部分后与所述端子的另一端导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端子止挡定位于所述限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沿轴向分为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二子部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子部之间,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二子部之间形成台阶,所述端子从所述第一子部穿入并止挡定位于所述台阶处。
可选地,所述端子包括:
连接本体和弹性卡接部,所述弹性卡接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本体,所述弹性卡接部止挡定位于所述台阶处,且所述弹性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及
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本体,且两个所述连接部分设于所述弹性卡接部的两端,一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线材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线材固定连接。
可选地,一个所述连接部包裹所述第一线材的连接端的导体并压接在一起,另一个所述连接部包裹所述第二线材的连接端的导体并压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裹所述第一线材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子部之间形成第一填胶间隙,所述连接部包裹所述第二线材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形成第二填胶间隙,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弹性卡接部之间形成第三填胶间隙,所述第二线材的穿入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第四填胶间隙,所述第四填胶间隙为0.05-0.2mm,且所述第一填胶间隙、所述第二填胶间隙及所述第三填胶间隙均大于所述第四填胶间隙。
可选地,所述端子还包括卡凸,所述卡凸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所述卡凸与所述第一子部的内壁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为扩口部,所述扩口部的端部设有凹槽,所述座体设有多个所述通孔,对应每个所述通孔,配置一所述端子、一所述第一线材及一所述第二线材,每个所述通孔的第一部分均落入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座体的外周间隔设有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和卡槽,所述穿缸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卡簧,所述第一环槽靠近所述扩口部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环槽内,所述第二环槽位于所述第一环槽背向所述扩口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环槽内,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二环槽背向所述第一环槽的一侧,所述卡簧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为U形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件为W形密封圈。
一种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线材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并与一端子的一端连接在一起;
b)将第二线材的一端作为连接端穿过一座体的通孔后与所述端子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再将所述第二线材的连接端回穿至所述通孔内,使所述端子定位于所述通孔内,并使所述第一线材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线材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沿所述座体的轴向设置;
c)从所述座体的一端向所述通孔内点胶;
d)点胶完成后,将点好胶的产品放入温度箱内使胶水快速固化,形成密封胶体,该密封胶体密封填充于所述第一线材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所述端子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线材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座体的一端为扩口部,所述扩口部的端部设有凹槽,所述座体设有多个所述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落入所述凹槽内,对应每个所述通孔,先按照步骤a及步骤b配置一所述端子、一所述第一线材及一所述第二线材,再在步骤c中向所述扩口部的凹槽内点胶。
可选地,所述座体的外周间隔设有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和卡槽,所述穿缸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卡簧,所述第一环槽靠近所述扩口部设置,所述第二环槽位于所述第一环槽背向所述扩口部的一侧,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二环槽背向所述第一环槽的一侧,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环槽内装配第一密封件、在所述第二环槽内装配第二密封件和在所述卡槽内装配卡簧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通孔沿轴向分为径向尺寸较大的第一部分和径向尺寸较小的第二部分,所述端子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第一线材的连接端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第二部分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线材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线材的连接端经过所述第二部分后与所述端子的另一端导电连接。
一种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线材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并与一端子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将第二线材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并与所述端子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端子线材组件;
b)定义所述第一线材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线材的另一端中一个为所述端子线材组件的起始端,将所述起始端穿过一座体的通孔,使所述端子定位于所述通孔内,且使所述第一线材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线材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沿所述座体的轴向设置;
c)从所述座体的一端向所述通孔内点胶;
d)点胶完成后,将点好胶的产品放入温度箱内使胶水快速固化,形成密封胶体,该密封胶体密封填充于所述第一线材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所述端子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线材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穿缸连接器的复杂结构及涉及较多组件,本发明通过在穿缸连接器的座体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通孔,并在通孔内设置端子,再由端子连接缸体内外的线材(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特别的,本发明将第一、第二线材的连接端与端子的连接部分均落入到通孔内,然后再在第一线材的连接端与通孔的内壁之间、端子与通孔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线材的连接端与通孔的内壁之间填充胶水并固化形成密封胶体,从而形成了一种在轴向有较好延伸效果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无须较多的密封部件,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能够起到减震作用,从而在实现更好密封效果的同时,解决了穿缸连接器由于工作环境震动导致密封效果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的穿缸连接器,该制作方法可以结合自动点胶工艺,且只需从座体的一端灌封胶水,无须两端灌胶,简化了工艺步骤,相较于现有加工方式生产高效、加工工序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穿缸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穿缸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和第一线材、第二线材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和第一线材、第二线材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座体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座体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中:
1、座体;11、第一端;12、第二端;13、通孔;131、限位结构;14、第一环槽;15、第二环槽;16、卡槽;17、凹槽;
2、端子;21、连接本体;22、弹性卡接部;221、弹片;23、连接部;24、卡凸;
3、第一线材;
4、密封胶体;
5、第一密封件;
6、第二密封件;
7、卡簧;
8、第二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图1-图7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缸连接器,如图1至图3所示,穿缸连接器包括:座体1、端子2、第一线材3、第二线材8和密封胶体4。座体1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座体1内沿轴向开设有贯穿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的通孔13。端子2设置于通孔13内,且端子2的一端向通孔13的一端延伸,端子2的另一端向通孔13的另一端延伸。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与端子2的一端导电连接,且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落入通孔13内。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与端子2的另一端导电连接,且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落入通孔13内。密封胶体4密封填充于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端子2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穿缸连接器的复杂结构及涉及较多组件,本实施例通过座体1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通孔13,并在通孔13内设置端子2,再由端子2连接缸体内外的线材(第一线材3和第二线材8),特别的,本实施例将第一、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与端子2的连接部23分均落入到通孔13内,然后再在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端子2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填充胶水并固化形成密封胶体4,从而形成了一种在轴向有较好延伸效果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无须较多的密封部件,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能够起到减震作用,从而在实现更好密封效果的同时,解决了穿缸连接器由于工作环境震动导致密封效果变差的问题。
由于油缸内工作温度大于150度,因此,要求油缸内线材具有耐高温特性,比如FEP线材,但这种线材价格较贵,且与固化后的胶水粘合不够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通孔13沿轴向分为径向尺寸较大的第一部分和径向尺寸较小的第二部分,端子2设于第一部分内,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设于第一部分内,第二部分的形状与第二线材8的形状相匹配,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经过第二部分后与端子2的另一端导电连接。这样,可以从缸内端灌胶,无须从通孔13的两端灌胶,灌胶区域与座体1之间粘合力较好,且胶填充至端子2、第一线材3、第二线材8与座体1之间,在整个轴向实现密封,提高了密封效果,简化了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及制程成本,同时可以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且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径向尺寸较大,便于安装端子2,第二部分径向尺寸较小并与线材形状匹配,在从第二端12灌封胶时,可以防止胶从该端流到线材表面。且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经过第二部分进入到第一部分与端子2连接,在第二线材8的连接处可以形成较厚的密封胶体4,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如图3所示,第二端12为扩口部,扩口部的端部设有凹槽17,可以便于点胶,使胶水连续顺畅通入到通孔13内。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凹槽17为锥形,更便于胶从凹槽17流入到通孔13内。详细地,座体1设有多个通孔13,对应每个通孔13,配置一端子2、一第一线材3及一第二线材8,每个通孔13的第一部分均落入凹槽17内。本实施例中的通孔13的数量优选设置有八个、十个或十二个等。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孔13的数量,在此不进行限制。
如图3所示,第一部分内设置有限位结构131,端子2止挡定位于限位结构131。将端子2穿入第一部分内时,可以通过限位结构131对端子2进行限位,从而可以快速将端子2准确安装到位。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沿轴向分为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第二子部连接于第二部分和第一子部之间,第一子部与第二子部之间形成台阶,端子2从第一子部穿入并止挡定位于台阶处。可以理解的是,安装端子2时,端子2由第一子部向第二子部方向移动,端子2抵接于台阶时,使得端子2不能继续沿通孔13移动,即可确认端子2已安装到位。
如图2至图5所示,端子2包括连接本体21、弹性卡接部22和两个连接部23,弹性卡接部22连接于连接本体21,弹性卡接部22止挡定位于台阶处,且弹性卡接部22卡接于第一部分的内壁,可以提高弹性卡接部22与第一部分连接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端子2和座体1连接的可靠性。两个连接部23分别连接于连接本体21,且两个连接部23分设于弹性卡接部22的两端,一个连接部23与第一线材3固定连接,另一个连接部23与第二线材8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卡接部2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弹片221,弹片221为C形,两个弹片221分别连接于连接本体21。详细地,两个弹片221的开口相对设置,端子2沿通孔13内壁滑动时,弹片221的弧形面和通孔13的内壁接触,便于端子2的移动。特别地,通过端子2的弹性卡接部22和凸台抵接,实现对端子2的限位。
为了提高端子2和第一线材3和第二线材8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一个连接部23包裹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的导体并压接在一起,另一个连接部23包裹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的导体并压接在一起。详细地,连接部23具有连接腔,连接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沿端子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线材和连接部23连接时,第一线材3或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通过开口放入到连接腔内,然后对连接部23进行铆压,从而将线材和端子2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部23为C形、U形或V形。
特别地,连接部23包裹第一线材3的位置与第一子部之间形成第一填胶间隙,连接部23包裹第二线材8的位置与第一部分之间形成第二填胶间隙,连接本体21与弹性卡接部22之间形成第三填胶间隙,第二线材8的穿入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第四填胶间隙,第四填胶间隙为0.05-0.2mm,这一范围可以更好的确保成品质量,超出间隙范围的话胶水可能会从座体底部流到线材表面,影响产品的外观,如果低于间隙范围时,员工作业时不易将线材穿入孔内,易造成线材刮伤。
可选地,第四填胶间隙为0.05mm、0.08mm、0.1mm、0.12mm、0.15mm、0.17mm或0.2mm等,且第一填胶间隙、第二填胶间隙及第三填胶间隙均大于第四填胶间隙。点胶时,从第二端12的端部开始灌胶,胶水流入第一填胶间隙,然后从第一填胶间隙进入第三填胶间隙,再进入第二填胶间隙,最后达到第四填胶间隙,由于第一部分的直径大于第二部分的直径,胶水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后流速增大,便于将胶水依次灌满第一填胶间隙、第三填胶间隙、第二填胶间隙和第四填胶间隙,从一端进行灌封胶,简化了工艺步骤,且通过调节填胶间隙的大小,可以控制填胶的质量,保证密封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端子2和座体1连接的可靠性,如图3至图5所示,端子2还包括卡凸24,卡凸24设置于连接本体21,卡凸24与第一子部的内壁抵接。详细地,卡凸24由连接本体21向背离端子2安装方向,且向远离连接本体21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端子2能够顺畅安装到通孔13内,且不便于从通孔13内取出,从而提高了端子2和座体1连接的可靠性。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卡凸24由连接本体21一体冲压成型,便于加工,且提高了卡凸24和连接本体21连接的强度。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中的穿缸连接器和缸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并对本实施例中的穿缸连接器减震,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座体1的外周间隔设有第一环槽14、第二环槽15和卡槽16,穿缸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5、第二密封件6和卡簧7,第一环槽14靠近扩口部设置,第一密封件5套设于第一环槽14内,即第一密封件5设置在扩口部,从而可以使第一密封件5和缸体上的安装孔的内壁配合实现座体1和安装孔的内壁之间的密封,且能够对本实施例中的穿缸连接器进行减震。第二环槽15位于第一环槽14背向扩口部的一侧,第二密封件6套设于第二环槽15内,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卡槽16位于第二环槽15背向第一环槽14的一侧,卡簧7能够卡接于卡槽16内。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本实施例中的穿缸连接器时,通过卡簧7将穿缸连接器固定于缸体,能够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5为U形密封圈,第二密封件6为W形密封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线材3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并与一端子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
b)将第二线材8的一端作为连接端穿过一座体1的通孔13后与端子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再将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回穿至通孔13内,使端子2定位于通孔13内,并使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落入通孔13内,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落入通孔13内,通孔13沿座体1的轴向设置,当然,第一线材3、第二线材8和端子2可以同时连接,也可以不同时连接,第一线材3、第二线材8和端子2的连接顺序并不用限定本发明。
进一步地,通孔13沿轴向分为径向尺寸较大的第一部分和径向尺寸较小的第二部分,端子2设于第一部分内,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设于第一部分内,第二部分的形状与第二线材8的形状相匹配,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经过第二部分后与端子2的另一端导电连接。
c)从座体1的一端向通孔13内点胶。详细地,座体1的一端为扩口部,扩口部的端部设有凹槽17,座体1设有多个通孔13,每个通孔13均落入凹槽17内,对应每个通孔13,先按照步骤a及步骤b配置一端子2、一第一线材3及一第二线材8,再在步骤c中向扩口部的凹槽17内点胶。
d)点胶完成后,将点好胶的产品放入温度箱内使胶水快速固化,形成密封胶体4,该密封胶体4密封填充于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端子2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座体1的外周间隔设有第一环槽14、第二环槽15和卡槽16,穿缸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5、第二密封件6和卡簧7,第一环槽14靠近扩口部设置,第二环槽15位于第一环槽14背向扩口部的一侧,卡槽16位于第二环槽15背向第一环槽14的一侧,制作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环槽14内装配第一密封件5、在第二环槽15内装配第二密封件6和在卡槽16内装配卡簧7的步骤。第一密封件5、第二密封件6和卡簧7的安装顺序在本实施例中的穿缸连接器安装之前即可,其安装步骤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
上述实施例一中,包括将第二线材8的一端作为连接端穿过一座体1的通孔13后与端子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再将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回穿至通孔13内的步骤,主要是对应于第一线材3、第二线材8的另一端为预先制作有连接器,而连接器不便于经过座体上通孔,这样,可以不受线材形式的限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一的穿缸连接器,本实施例中的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线材3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并与一端子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将第二线材8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并与端子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端子2线材组件。
b)定义第一线材3的另一端和第二线材8的另一端中一个为端子2线材组件的起始端,将起始端穿过一座体1的通孔13,使端子2定位于通孔13内,且使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落入通孔13内,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落入通孔13内,通孔13沿座体1的轴向设置。
c)从座体1的一端向通孔13内点胶。
d)点胶完成后,将点好胶的产品放入温度箱内使胶水快速固化,形成密封胶体4,该密封胶体4密封填充于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端子2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
上述实施例二中,未包括将第二线材8的一端作为连接端穿过一座体1的通孔13后与端子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再将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回穿至通孔13内的步骤,主要是对应于第一线材3、第二线材8的两端均为裸线的情形,这样,先将第一线材3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并与一端子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将第二线材8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并与端子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端子2线材组件,可以使制作工艺更简单。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1),所述座体(1)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座体(1)内沿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11)和所述第二端(12)的通孔(13);
端子(2),所述端子(2)设置于所述通孔(13)内,且所述端子(2)的一端向所述通孔(13)的一端延伸,所述端子(2)的另一端向所述通孔(13)的另一端延伸;
第一线材(3),所述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与所述端子(2)的一端导电连接,且所述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13)内;
第二线材(8),所述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与所述端子(2)的另一端导电连接,且所述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13)内;及
密封胶体(4),所述密封胶体(4)密封填充于所述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13)的内壁之间、所述端子(2)与所述通孔(13)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13)的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沿轴向分为径向尺寸较大的第一部分和径向尺寸较小的第二部分,所述端子(2)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第二部分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线材(8)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经过所述第二部分后与所述端子(2)的另一端导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限位结构(131),所述端子(2)止挡定位于所述限位结构(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沿轴向分为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二子部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子部之间,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二子部之间形成台阶,所述端子(2)从所述第一子部穿入并止挡定位于所述台阶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2)包括:
连接本体(21)和弹性卡接部(22),所述弹性卡接部(22)连接于所述连接本体(21),所述弹性卡接部(22)止挡定位于所述台阶处,且所述弹性卡接部(22)卡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及
两个连接部(23),两个所述连接部(23)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本体(21),且两个所述连接部(23)分设于所述弹性卡接部(22)的两端,一个所述连接部(23)与所述第一线材(3)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部(23)与所述第二线材(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连接部(23)包裹所述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的导体并压接在一起,另一个所述连接部(23)包裹所述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的导体并压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3)包裹所述第一线材(3)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子部之间形成第一填胶间隙,所述连接部(23)包裹所述第二线材(8)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形成第二填胶间隙,所述连接本体(21)与所述弹性卡接部(22)之间形成第三填胶间隙,所述第二线材(8)的穿入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第四填胶间隙,所述第四填胶间隙为0.05-0.2mm,且所述第一填胶间隙、所述第二填胶间隙及所述第三填胶间隙均大于所述第四填胶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2)还包括卡凸(24),所述卡凸(24)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21),所述卡凸(24)与所述第一子部的内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12)为扩口部,所述扩口部的端部设有凹槽(17),所述座体(1)设有多个所述通孔(13),对应每个所述通孔(13),配置一所述端子(2)、一所述第一线材(3)及一所述第二线材(8),每个所述通孔(13)的第一部分均落入所述凹槽(17)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的外周间隔设有第一环槽(14)、第二环槽(15)和卡槽(16),所述穿缸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5)、第二密封件(6)和卡簧(7),所述第一环槽(14)靠近所述扩口部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5)套设于所述第一环槽(14)内,所述第二环槽(15)位于所述第一环槽(14)背向所述扩口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件(6)套设于所述第二环槽(15)内,所述卡槽(16)位于所述第二环槽(15)背向所述第一环槽(14)的一侧,所述卡簧(7)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槽(16)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5)为U形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件(6)为W形密封圈。
12.一种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线材(3)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并与一端子(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
b)将第二线材(8)的一端作为连接端穿过一座体(1)的通孔(13)后与所述端子(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再将所述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回穿至所述通孔(13)内,使所述端子(2)定位于所述通孔(13)内,并使所述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13)内,所述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13)内,所述通孔(13)沿所述座体(1)的轴向设置;
c)从所述座体(1)的一端向所述通孔(13)内点胶;
d)点胶完成后,将点好胶的产品放入温度箱内使胶水快速固化,形成密封胶体(4),该密封胶体(4)密封填充于所述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13)的内壁之间、所述端子(2)与所述通孔(13)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13)的内壁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的一端为扩口部,所述扩口部的端部设有凹槽(17),所述座体(1)设有多个所述通孔(13),每个所述通孔(13)均落入所述凹槽(17)内,对应每个所述通孔(13),先按照步骤a及步骤b配置一所述端子(2)、一所述第一线材(3)及一所述第二线材(8),再在步骤c中向所述扩口部的凹槽(17)内点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的外周间隔设有第一环槽(14)、第二环槽(15)和卡槽(16),所述穿缸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5)、第二密封件(6)和卡簧(7),所述第一环槽(14)靠近所述扩口部设置,所述第二环槽(15)位于所述第一环槽(14)背向所述扩口部的一侧,所述卡槽(16)位于所述第二环槽(15)背向所述第一环槽(14)的一侧,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环槽(14)内装配第一密封件(5)、在所述第二环槽(15)内装配第二密封件(6)和在所述卡槽(16)内装配卡簧(7)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沿轴向分为径向尺寸较大的第一部分和径向尺寸较小的第二部分,所述端子(2)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第二部分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线材(8)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经过所述第二部分后与所述端子(2)的另一端导电连接。
16.一种穿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线材(3)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并与一端子(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将第二线材(8)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并与所述端子(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端子(2)线材组件;
b)定义所述第一线材(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线材(8)的另一端中一个为所述端子(2)线材组件的起始端,将所述起始端穿过一座体(1)的通孔(13),使所述端子(2)定位于所述通孔(13)内,且使所述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13)内,所述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落入所述通孔(13)内,所述通孔(13)沿所述座体(1)的轴向设置;
c)从所述座体(1)的一端向所述通孔(13)内点胶;
d)点胶完成后,将点好胶的产品放入温度箱内使胶水快速固化,形成密封胶体(4),该密封胶体(4)密封填充于所述第一线材(3)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13)的内壁之间、所述端子(2)与所述通孔(13)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线材(8)的连接端与所述通孔(13)的内壁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31541.4A CN113783024B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一种穿缸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31541.4A CN113783024B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一种穿缸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83024A true CN113783024A (zh) | 2021-12-10 |
CN113783024B CN113783024B (zh) | 2024-01-23 |
Family
ID=7885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31541.4A Active CN113783024B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一种穿缸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83024B (zh)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92421A (en) * | 1980-10-22 | 1985-01-08 | Aisin Warner Kabushiki Kaisha | Leak-tight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ables |
US20020096353A1 (en) * | 2001-01-19 | 2002-07-25 | Yazaki Corporation | Wire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connecting method |
US7175481B1 (en) * | 2005-11-01 | 2007-02-13 | Walbro Engine Management, L.L.C. | Sealed pass-through electrical connector |
FR2901644A1 (fr) * | 2006-05-29 | 2007-11-30 | Plug In Sarl |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e traversee filaire hermetique de cloison, et traversee obtenue |
EP2458685A1 (de) * | 2010-11-26 | 2012-05-30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Kabelverbinder |
US20130032395A1 (en) * | 2011-08-04 | 2013-02-07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Wire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splice elements for fluid environm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
CN103959560A (zh) * | 2011-12-12 | 2014-07-30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中继端子 |
EP2763242A1 (en) * | 2013-02-01 | 2014-08-06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Wire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splice elements for fluid environm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CN204167511U (zh) * | 2014-11-25 | 2015-02-18 | 惠州住成电装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端子 |
US20160134047A1 (en) * | 2013-06-04 | 2016-05-12 | Okazaki Manufacturing Method | Structure for end of mi cab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CN106785520A (zh) * | 2017-02-15 | 2017-05-31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 一体式压缩t接线夹 |
US20170373428A1 (en) * | 2016-06-24 | 2017-12-28 | Robert Bosch Gmbh | Wiring harness plug connector |
CN206976584U (zh) * | 2017-07-18 | 2018-02-06 | 科宝电气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电线防水连接结构 |
WO2018024285A1 (de) * | 2016-08-03 | 2018-02-08 | Würth Elektronik Ics Gmbh & Co.Kg | Kabelverbinder |
US20190157776A1 (en) * | 2017-11-22 | 2019-05-23 | Delphi Technologies Ip Limited | Pass-through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FR3085631A1 (fr) * | 2018-09-11 | 2020-03-13 | Plastic Omnium Advanced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 Element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pour un reservoi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FR3094144A1 (fr) * | 2019-03-21 | 2020-09-25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raccordement de fils électriques. |
CN213026678U (zh) * | 2020-06-08 | 2021-04-20 | 义乌吉利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穿缸线束密封结构及应用其的变速箱 |
-
2021
- 2021-09-26 CN CN202111131541.4A patent/CN1137830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92421A (en) * | 1980-10-22 | 1985-01-08 | Aisin Warner Kabushiki Kaisha | Leak-tight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ables |
US20020096353A1 (en) * | 2001-01-19 | 2002-07-25 | Yazaki Corporation | Wire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connecting method |
US7175481B1 (en) * | 2005-11-01 | 2007-02-13 | Walbro Engine Management, L.L.C. | Sealed pass-through electrical connector |
FR2901644A1 (fr) * | 2006-05-29 | 2007-11-30 | Plug In Sarl |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e traversee filaire hermetique de cloison, et traversee obtenue |
EP2458685A1 (de) * | 2010-11-26 | 2012-05-30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Kabelverbinder |
US20130032395A1 (en) * | 2011-08-04 | 2013-02-07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Wire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splice elements for fluid environm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
CN103959560A (zh) * | 2011-12-12 | 2014-07-30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中继端子 |
EP2763242A1 (en) * | 2013-02-01 | 2014-08-06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Wire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splice elements for fluid environm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US20160134047A1 (en) * | 2013-06-04 | 2016-05-12 | Okazaki Manufacturing Method | Structure for end of mi cab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CN204167511U (zh) * | 2014-11-25 | 2015-02-18 | 惠州住成电装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端子 |
US20170373428A1 (en) * | 2016-06-24 | 2017-12-28 | Robert Bosch Gmbh | Wiring harness plug connector |
WO2018024285A1 (de) * | 2016-08-03 | 2018-02-08 | Würth Elektronik Ics Gmbh & Co.Kg | Kabelverbinder |
CN106785520A (zh) * | 2017-02-15 | 2017-05-31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 一体式压缩t接线夹 |
CN206976584U (zh) * | 2017-07-18 | 2018-02-06 | 科宝电气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电线防水连接结构 |
US20190157776A1 (en) * | 2017-11-22 | 2019-05-23 | Delphi Technologies Ip Limited | Pass-through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FR3085631A1 (fr) * | 2018-09-11 | 2020-03-13 | Plastic Omnium Advanced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 Element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pour un reservoi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FR3094144A1 (fr) * | 2019-03-21 | 2020-09-25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raccordement de fils électriques. |
CN213026678U (zh) * | 2020-06-08 | 2021-04-20 | 义乌吉利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穿缸线束密封结构及应用其的变速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83024B (zh) | 2024-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92562A (zh) | 轴承端盖 | |
CN210692927U (zh) | 母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 |
US9236696B2 (en) | Coaxial connector | |
CN108352651A (zh) | 密封盖 | |
WO2018070291A1 (ja) | 分岐コネクタ | |
JP6824703B2 (ja) | コンタクトデバイス止めばね、電気コンタクトデバイスアセンブリ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 | |
CN215989477U (zh) | 一种端子及穿缸连接器 | |
JP6794354B2 (ja) | 据付部材を有するオンボード送受信機組立体 | |
CN113783024A (zh) | 一种穿缸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
JP2002270283A (ja) | 防液コネクタ | |
CN109155486B (zh) | 分支连接器 | |
US20220216639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lug and cavity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ltrasonically welding | |
US9236670B2 (en) | Coaxial connector | |
US11290824B2 (en) | Speaker assembly | |
CN220306565U (zh) | 冠簧模组及连接器 | |
KR20190095476A (ko) | 커넥터 | |
US6447342B1 (en) | Pressure sensor connector | |
CN217158743U (zh)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1771429A (zh) | 压入配合连接结构 | |
CN210201099U (zh) | 混合型电连接器 | |
JP2025032996A (ja) | 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JP7132195B2 (ja) | 気密端子 | |
CN110383584B (zh) | 连接器 | |
US20030112113A1 (en) | Coil apparatus | |
JP3976217B2 (ja) | コネクタ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