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782557B - 一种发光基板和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基板和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2557B
CN113782557B CN202111063119.XA CN202111063119A CN113782557B CN 113782557 B CN113782557 B CN 113782557B CN 202111063119 A CN202111063119 A CN 202111063119A CN 113782557 B CN113782557 B CN 113782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light emitting
substrat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31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2557A (zh
Inventor
杨超
吴柏贤
许标
张琳
任艳萍
杨燕
向炼
陈星宇
卢红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31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25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2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2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2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2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HINORGANIC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H2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H20/00
    • H10H29/10Integrated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H10H20/00
    • H10H29/14Integrated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H10H20/00 comprising multipl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 H10H29/142Two-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asymmetric LED layou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HINORGANIC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H20/00Individual inorganic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10H2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H20/85Packages
    • H10H20/851Wavelength conversion mean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光基板及发光装置,所述发光基板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二发光功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的出光侧的色转换层,所述色转换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基板和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照明技术,尤指一种发光基板和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不同的色温对氛围的制造和对情绪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低色温频谱以红光为主,给人温暖、放松的感觉适合在居家环境;而高色温蓝光比例大,让人比较有精神适合用于办公环境。针对不同的场合或时间,有必要提供最适合的色温,达到高品质的照明环境。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基板和发光装置,满足色温需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基板,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二发光功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的出光侧的色转换层,所述色转换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为发出相同白光的发光功能层。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色转换层设置在所述基底远离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一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色转换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的出光侧的散射层,所述散射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散射层设置在所述色转换层远离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一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基板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形成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列发光器件,且每列第一发光器件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形成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列发光器件,且每列第二发光器件沿第二方向排列,且第一发光器件形成的列与第二发光器件形成的列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基板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基板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电连接且电连接到第一焊盘,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的第三电极电连接且电连接到第二焊盘,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的第四电极电连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色转换层的材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量子点、钙钛矿、荧光材料。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基板。
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一种发光基板,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二发光功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的出光侧的色转换层,所述色转换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存在交叠。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设置色转换层,将第二发光功能层发出的光转换为与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不同色温的光,将两种色温的光混合得到其他色温的光,且在两种色温的光的强度改变时,可以输出不同色温的光,满足色温需求。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一技术方案提供的色谱示意图;
图2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示意图;
图3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光谱出光示意图;
图4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示意图;
图5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示意图;
图6为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示意图;
图7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平面示意图;
图8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附图中,有时为了明确起见,夸大表示了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层的厚度或区域。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一定限定于该尺寸,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此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理想的例子,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或数值。
本公开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是为了避免构成要素的混同而设置,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
在本公开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各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公开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件间接相连,或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电连接”包括构成要素通过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只要可以进行连接的构成要素间的电信号的授受,就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制。“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的例子不仅包括电极和布线,而且还包括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其它具有各种功能的元件等。
在本公开中,“平行”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10°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该角度为-5°以上且5°以下的状态。另外,“垂直”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80°以上且100°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85°以上且95°以下的角度的状态。
在本公开中,“膜”和“层”可以相互调换。例如,有时可以将“导电层”换成为“导电膜”。与此同样,有时可以将“绝缘膜”换成为“绝缘层”。
不同色温不同比例的白光混合可以得到不同色温的白光。色坐标为(x1,y1)的光和色坐标为(x2,y2)的光混合得到的光的色坐标(x,y)如下:
x=(x1-x2)*x1占比+x2
y=(y1-y2)*y1占比+y2
图1为色谱示意图。如图1所示,A点色温为2000k,色坐标为(0.46,0.41),D点色温为6500K,色坐标为(0.31,0.33),混合不同比例的A点对应的光、D点对应的光就可以得到不同色温的白光。例如若想得到色温为5000K,色坐标为(0.346,0.349)的光,则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知道A点对应的光占比为24%,D点对应的光占比76%,即x=(0.46-0.31)*24%+0.31=0.346,y=(0.41-0.33)*24%+0.33=0.349。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光基板,在阴阳极之间可以蒸镀一层白光发光功能层(可为叠层(tandem)结构),使用色转化层将白光发光功能层发出的光分成两部分,将不同强度的两部分光进行混合得到不同色温的光。
图2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包括基底9,设置在基底9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100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器件200,所述第一发光器件100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9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10和所述第二电极11之间的第一发光功能层12;所述第二发光器件200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9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电极13和第四电极14,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13和所述第四电极14之间的第二发光功能层1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15出光侧的色转换层16,所述色转换层16在所述基底9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15在所述基底9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设置色转换层,将第二发光功能层发出的光转换为与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不同色温的光,将两种色温的光混合得到其他色温的光,且在两种色温的光的强度改变时,可以输出不同色温的光,满足色温需求。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12和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15可以为发出相同白光的发光功能层。相同白光即相同色温的白光。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12和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15可以同层设置,使用同一材料通过一次制备工艺制备。
如图3所述,第一发光器件100发出的光可以是图3中(a)图所示的冷白光,第二发光器件200的第二发光功能层发出的光可以是图3中(b)图所示的冷白光(与图3中(a)图一致),经色转换层转换为得到图3中(c)图所示的暖白光,即第二发光器件200发出的光为图3中(c)图所示的暖白光,第一发光器件100和第二发光器件200发出的光混合后得到图3中(d)图所示的光。图3中(d)图所示的光仅为示例,第一发光器件100发出的光和第二发光器件200发出的光的强度改变时,混合得到的光的色温相应改变。另外,图(3)中所示的第一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发光功能层发出冷白光仅为示例,比如,第一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发光功能层可以发出暖白光,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第一电极10和第三电极13可以为阳极,此时,该第二电极11和第四电极14可以为阴极,所述第一电极10和第三电极13可以彼此独立,即可以分别在第一发光器件100和第二发光器件200上施加不同的电压。
在一实施例实施例中,阳极的材料可以选自高功函材料,如ITO(Indium TinOxides,氧化铟锡)、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二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等透明导电材料,也可以是银(Ag)及其合金、Al(铝)及其合金等金属材料,或上述材料堆叠的复合材料(如Ag/ITO,Al/ITO,Ag/IZO或Al/IZO,其中,“Ag/ITO”命名由金属银电极和ITO电极堆叠的叠层结构)等,阴极的材料可以选自低功函材料,如氟化锂(LiF)/Al、金属Al、Ag或镁(Mg),或者低功函的金属合金材料(如镁铝合金、镁银合金)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发光基板可以是底发射型发光基板,第一发光器件100和第二发光器件200发出的光可以经基底9一侧出射,第一电极10和第三电极13可以是透明阳极。但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发光基板可以是顶发射型发光基板,第一发光器件100和第二发光器件200发出的光可以经第二电极11和第四电极14一侧出射。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100和第二发光器件200发出的光经基底9一侧出射,色转换层16可以设置在第二发光功能层15靠近基底9一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色转换层16可以设置在所述基底9远离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15一侧。如图2所示,所述色转换层16可以贴附在基底9上。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基板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基底9上的像素定义层17,像素定义层17可以限定出多个开口,一个发光器件的发光功能层可以设置于一个开口中。像素定义层17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10和第三电极13远离基底9一侧。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器件200的发光功能层所在的开口在基底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发光器件200的色转换层16在基底的正投影内。即第二发光器件200发出的光均通过色转换层16进行转换。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色转换层16可以设置在所述基底9和所述第三电极13之间。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色转换层16形成在基底9的内部(即基底9靠近第二发光功能层15一侧),色转换层16可以直接沉积在基底9上,不需要外贴色转换层膜,有利于提升良率,提升寿命。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基板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12和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15的出光侧的散射层19,所述散射层19在所述基底9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12在所述基底9的正投影、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15在所述基底9的正投影存在交叠。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设置散射层将出射的光线进行发散,使得第一发光器件100和第二发光器件200发出光能更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可以在较低的解析度下(比如50ppi(每英寸像素数目)以下)实现较好的照明效果。另外,解析度低时,制备发光功能层的图案可以不用高精密度的金属遮罩(遮罩开孔大小大于200微米(um),精准度也可大于50um),降低成本。但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不设置散射层。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12在所述基底9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15在所述基底9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散射层19在所述基底9的正投影内。即散射层对所有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进行散射,提高均一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散射层19可以设置在所述色转换层16远离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15一侧,即先进行色转换后再进行散射,最终出射光更为均匀。但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散射层19可以设置在所述色转换层16靠近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15一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散射层19可以设置在所述基底9靠近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12或第二发光功能层15一侧。此时,散射层19可以涂覆到基底9上。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散射层19可以设置在所述基底9远离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12或第二发光功能层15一侧。散射层19可以贴附在所述基底9上。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散射层19的材料可以是有机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比如紫外光固化胶和二氧化硅颗粒的混合物。
所述发光基板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0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200,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0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200可以是多种排列方式,比如第一发光器件100和第二发光器件200可以彼此均匀间隔分布,但不限于此。
图7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平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发光基板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0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200,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0形成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列发光器件,且每列第一发光器件100沿第二方向Y排列,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200形成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列发光器件,且每列第二发光器件200沿第二方向Y排列,且第一发光器件100形成的列与第二发光器件200形成的列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可以彼此垂直。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0的第一电极10电连接且连接到第一焊盘20,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200的第三电极13电连接且连接到第二焊盘30,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0的第二电极11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200的第四电极14电连接且连接到第三焊盘40,第一焊盘20、第二焊盘30和第三焊盘40再分别连接到外部驱动电路。第二电极11和第四电极14可以是整面电极。本实施例中,同一列第一发光器件100可以设置一个第一电极10,即一个第一电极10为同一列的第一发光器件100提供电压,同一列第二发光器件200可以设置一个第三电极13,即一个第三电极13为同一列的第二发光器件200提供电压。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将同光色的第一发光器件利用导线串连,并接到同一焊盘,同时也将另一光色的第二发光器件利用导线串连,并接到另一焊盘,因此两个光色对应的发光器件可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产生不同强度的光,改变二者的强度比例,可调出不同色温的光色。
图8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平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发光基板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0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200,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0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200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以及,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可以垂直。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100和第二发光器件200彼此间隔设置,可以使得光线更为均匀。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0的第一电极10电连接且电连接到第一焊盘20,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200的第三电极13电连接且电连接到第二焊盘30,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0的第二电极11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200的第四电极14电连接且电连接到第三焊盘40,第一焊盘20、第二焊盘30和第三焊盘40再分别连接到外部驱动电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基板可以包括发光区域和围绕所述发光区域的边框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器件100和第二发光器件200可以设置在所述发光区域,所述第一焊盘20、第二焊盘30和第三焊盘40可以设置在所述边框区域,且所述第一焊盘20可以位于所述发光区域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焊盘30可以位于所述发光区域的第二侧,且第一侧和第二侧不相邻;所述第三焊盘40可以设置在所述发光区域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第四侧彼此相对,且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相邻。
以三行四列发光器件为例说明发光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10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发光器件200的第三电极13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器件201、第二发光器件202和第二发光器件203电连接到第二焊盘30,第二发光器件206电连接到第二发光器件201,第二发光器件204电连接到第二发光器件202,第二发光器件207电连接到第二发光器件204,第二发光器件205电连接到第二发光器件203,第二发光器件208电连接到第二发光器件205;第一发光器件105、第一发光器件106和第一发光器件107电连接到第一焊盘20,第一发光器件101电连接到第一发光器件103,第一发光器件103电连接到第一发光器件106,第一发光器件102电连接到第一发光器件104,第一发光器件104电连接到第一发光器件107。其中,多个第二发光器件200的第三电极13可以通过走线182连接,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0的第一电极10可以通过走线181连接,走线181和走线182可以设置在基底9和像素定义层17之间。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色转换层16的材料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钙钛矿、量子点、荧光材料等,只要有利于转换的颗粒均可以用于色转换层16。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底9可以但不限于玻璃基底。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发光器件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此时,第一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发光功能层可以包括有机发光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可以为QLED(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此时,第一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发光功能层可以包括量子点发光层。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发光基板可以是OLED发光基板和QLED发光基板等自发光型发光基板中的任一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二发光功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的出光侧的色转换层,所述色转换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基板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色转换层将部分光转换为另一色温的光,将两种色温的光混合得到其他色温的光,且随着两种色温的光的强度改变,输出不同色温的光,满足色温需求。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器件包括:
在所述基底上沉积第一金属薄膜,构图形成走线图案;
沉积第二金属薄膜,构图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
涂覆像素定义层薄膜,通过光刻工艺形成像素定义层图案;
在形成前述图案的基底上依次蒸镀有机发光材料及阴极金属,形成第一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发光功能层、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图案;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构成整面电极;
在所述基底远离第一发光功能层、第二发光功能层一侧贴附色转换层以及散射层。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器件包括:
在所述基底上涂覆散射层薄膜,通过光刻工艺形成散射层图案;
在形成上述结构的基底上涂覆色转换层薄膜,通过光刻工艺形成色转换层图案;
沉积第一金属薄膜,构图形成走线图案;
沉积第二金属薄膜,构图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
涂覆像素定义层薄膜,通过光刻工艺形成像素定义层图案;
在形成前述图案的基底上依次蒸镀有机发光材料及阴极金属,形成第一发光功能层和第二发光功能层、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图案;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构成整面电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基板,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向发光基板提供电信号,以驱动该发光基板发光的驱动电路,比如IC(IntegrateCircuit,集成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焊盘20、第二焊盘30和第三焊盘40,可以向第一焊盘20、第二焊盘30提供不同的电压。
该发光装置可以为照明装置,例如,发光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模组,用于内部或外部照明的灯(如车灯等),或各种信号灯等。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二发光功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的出光侧的色转换层,所述色转换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存在交叠,所述色转换层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发出的光转换为与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不同色温的光,使两种色温的光混合得到其他色温的光,在两种色温的光的强度改变时,以输出不同色温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为发出相同白光的发光功能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转换层设置在所述基底远离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转换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的出光侧的散射层,所述散射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层设置在所述色转换层远离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形成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列发光器件,且每列第一发光器件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形成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列发光器件,且每列第二发光器件沿第二方向排列,且第一发光器件形成的列与第二发光器件形成的列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电连接且电连接到第一焊盘,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的第三电极电连接且电连接到第二焊盘,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的第四电极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转换层的材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量子点、钙钛矿、荧光材料。
1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发光基板。
CN202111063119.XA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发光基板和发光装置 Active CN1137825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3119.XA CN113782557B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发光基板和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3119.XA CN113782557B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发光基板和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2557A CN113782557A (zh) 2021-12-10
CN113782557B true CN113782557B (zh) 2024-03-08

Family

ID=78842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3119.XA Active CN113782557B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发光基板和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25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8790A (zh) * 2022-07-12 2022-10-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车尾灯、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9562670A (zh) * 2023-08-31 2025-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0458A (zh) * 2020-03-20 2020-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85744A (zh) * 2020-08-27 2020-10-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241416A (zh) * 2021-04-28 2021-08-1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0458A (zh) * 2020-03-20 2020-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85744A (zh) * 2020-08-27 2020-10-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241416A (zh) * 2021-04-28 2021-08-1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2557A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315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TWI580031B (zh) 顏色轉換層、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及液晶顯示面板
US9704833B2 (en) Full-color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ull-color LED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TWI633363B (zh) 背光系統及其製造方法
EP3582262B1 (en) Four-in-one mini-led module, display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4103672B (zh) 一种oled单元及其制作方法、oled显示面板、oled显示设备
CN113782557B (zh) 一种发光基板和发光装置
US6541910B2 (en) Organic el display
CN106206663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69338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组合
WO2021008027A1 (zh) 一种电致发光的显示和照明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98854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TWI434598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模組
JP2003017263A (ja) El表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022963B (zh) 用于显示器的混合led发光体
US20190044086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TWI662223B (zh) 發光裝置
KR20120035027A (ko) 유기 발광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명 장치
CN207925471U (zh) 一种amoled发光层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12701114A (zh) 背光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19780848U (zh) 一种新型oled透明显示屏
KR10172916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4019668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297162A1 (en) Led light bead
TWI244878B (en) Optical modulation layer, optical modulation substrat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