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4919A - 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74919A CN113774919A CN202110904676.3A CN202110904676A CN113774919A CN 113774919 A CN113774919 A CN 113774919A CN 202110904676 A CN202110904676 A CN 202110904676A CN 113774919 A CN113774919 A CN 1137749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readed rod
- shaped plate
- foundation pit
- gear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下贯穿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所述定位孔内插设有定位销,所述底板的下端右侧设有固定开槽,所述固定开槽内滑动连接有横板,所述固定开槽内设有用于对横板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本发明对基坑的防护效果较好且不会因踩踏产生坍塌,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现有的基坑防护设备在对基坑进行防护时,大多与基坑的内壁进行固定,当基坑出现较大范围的塌方时,防护设备会随之坍塌,对基坑的防护效果较差,而且在较浅的基坑进行作业时,工作人员会经常踩踏基坑的边缘处,增加了基坑坍塌的风险。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基坑受到踩踏增加坍塌风险且大范围塌方时,防护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下贯穿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所述定位孔内插设有定位销,所述底板的下端右侧设有固定开槽,所述固定开槽内滑动连接有横板,所述固定开槽内设有用于对横板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根与固定开槽内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螺纹杆,两根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右端均与横板螺纹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螺纹杆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开槽内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其中一根第一螺纹杆之间通过锥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上端转动贯穿底板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柄。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分别与两根第一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锥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转动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左端与横板的右端下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内滑动连接有第二U型板,所述第二U型板内滑动连接有竖板,所述第一U型板竖直转动贯穿设有两根第二螺纹杆,两根所述第二螺纹杆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其中一根第二螺纹杆之间通过第一齿轮组传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均螺纹贯穿第二U型板设置,所述竖板上设有与第二螺纹杆相匹配的匹配槽,两根所述第二螺纹杆外均滑动套设有滑动套筒,两个所述滑动套筒的上端均与第二U型板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U型板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有两根第三螺纹杆,两根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下端均与竖板的上端螺纹连接,位于同侧的所述滑动套筒与第三螺纹杆之间通过第二齿轮组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分别与两根第二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齿盘,所述第一齿轮与电机的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盘与第二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滑动套筒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三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板的外侧壁上设有多块反光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板与横板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通过转柄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两根第一螺纹杆转动,两根第一螺纹杆带动横板移动,直至合适位置,即可在距离基坑一定距离的位置通过定位销将底板固定,并使第一U型板与基坑的内壁贴合,在出现较大范围的塌方时,第一U型板即可对基坑边缘处进行防护,同时,也避免了基坑边缘处因踩踏产生坍塌的情况,对基坑的防护效果较好;
2、通过设置防护机构,通过电机带动两根第二螺纹杆转动,两根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U型板升降,与此同时,两根第二螺纹杆带动两根第三螺纹杆转动,两根第三螺纹杆带动竖板升降,即可对基坑的防护板高度进行调节,适用的范围较广。
本发明对基坑的防护效果较好且不会因踩踏产生坍塌,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正面结构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俯视结构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中防护机构的结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中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和竖板的位置结构立体图。
图中:1底板、2定位孔、3定位销、4固定开槽、5横板、6调节机构、7第一螺纹杆、8第一传动机构、9转动杆、10锥齿轮组、11转柄、12第一皮带轮、13第一锥齿轮、14第二锥齿轮、15第一U型板、16第二U型板、17竖板、18第二螺纹杆、19第二传动机构、20电机、21第一齿轮组、22匹配槽、23滑动套筒、24第三螺纹杆、25第二齿轮组、26第二皮带轮、27第一齿轮、28齿盘、29第二齿轮、30第三齿轮、31反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上下贯穿设有两个定位孔2,两个定位孔2内插设有定位销3,底板1的下端右侧设有固定开槽4,固定开槽4内滑动连接有横板5,固定开槽4内设有用于对横板5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6,具体的,调节机构6包括两根与固定开槽4内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螺纹杆7,两根第一螺纹杆7的右端均与横板5螺纹连接。
本发明中,两根第一螺纹杆7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8传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一传动机构8包括两个第一皮带轮12,两个第一皮带轮12之间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两个第一皮带轮12分别与两根第一螺纹杆7同轴固定连接,固定开槽4内设有转动杆9,转动杆9与其中一根第一螺纹杆7之间通过锥齿轮组10传动连接,更进一步的,锥齿轮组10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4。
本发明中,第一锥齿轮13与转动杆9同轴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螺纹杆7同轴固定连接,转动杆9的上端转动贯穿底板1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柄11,需要注意的是,还包括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第一U型板1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U型板15的外侧壁上设有多块反光板31,第一U型板15的左端与横板5的右端下侧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U型板15与横板5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90°,第一U型板1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U型板16。
本发明中,第二U型板16内滑动连接有竖板17,第一U型板15竖直转动贯穿设有两根第二螺纹杆18,两根第二螺纹杆18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9传动连接,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传动机构19包括两个第二皮带轮26,两个第二皮带轮26之间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两个第二皮带轮26分别与两根第二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第一U型板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0,需要说明的是,电机20可采用型号为PLX的步进电机,且已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为现有技术,具体不做赘述,电机20的驱动轴与其中一根第二螺纹杆18之间通过第一齿轮组21传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一齿轮组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27和齿盘28,第一齿轮27与电机20的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齿盘28与第二螺纹杆18同轴固定连接,两根第二螺纹杆18的下端均螺纹贯穿第二U型板16设置。
本发明中,竖板17上设有与第二螺纹杆18相匹配的匹配槽22,两根第二螺纹杆18外均滑动套设有滑动套筒23,两个滑动套筒23的上端均与第二U型板16的内顶部转动连接,第二U型板16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有两根第三螺纹杆24,两根第三螺纹杆24的下端均与竖板17的上端螺纹连接,位于同侧的滑动套筒23与第三螺纹杆24之间通过第二齿轮组25传动连接,更进一步的,第二齿轮组25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29和第三齿轮30,第二齿轮29与滑动套筒23同轴固定连接,第三齿轮30与第三螺纹杆24同轴固定连接。
本发明安装时,转动第一U型板15,使得第一U型板15与横板5呈垂直状态,然后将第一U型板15放置于基坑,此时转动转柄11,转柄11带动转动杆9转动,转动杆9带动第一锥齿轮13转动,第一锥齿轮13带动第二锥齿轮14转动,第二锥齿轮14带动其中一根第一螺纹杆7,其中一根第一螺纹杆7通过两个第一皮带轮12和第一皮带带动另一根第一螺纹杆7转动,两根第一螺纹杆7带动横板5移动,直至合适位置,此时,将第一U型板15与基坑内壁贴合,然后通过定位销3将底板1固定即可,通过电机20带动第一齿轮27转动,第一齿轮27带动齿盘28转动,齿盘28带动其中一根第二螺纹杆18转动,其中一根第二螺纹杆18通过两个第二皮带轮26和第二皮带带动另一根第二螺纹杆18转动,两根第二螺纹杆18带动第二U型板16升降,与此同时,两根第二螺纹杆18带动两个滑动套筒23转动,两个滑动套筒23带动两个第二齿轮29转动,两个第二齿轮29带动两个第三齿轮30转动,两个第三齿轮30带动两根第三螺纹杆24转动,两根第三螺纹杆24带动竖板17升降,直至竖板17与基坑的内底部相抵接触并抵紧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下贯穿设有两个定位孔(2),两个所述定位孔(2)内插设有定位销(3),所述底板(1)的下端右侧设有固定开槽(4),所述固定开槽(4)内滑动连接有横板(5),所述固定开槽(4)内设有用于对横板(5)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两根与固定开槽(4)内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螺纹杆(7),两根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右端均与横板(5)螺纹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螺纹杆(7)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8)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开槽(4)内设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与其中一根第一螺纹杆(7)之间通过锥齿轮组(10)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的上端转动贯穿底板(1)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柄(11),所述第一传动机构(8)包括两个第一皮带轮(12),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12)之间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12)分别与两根第一螺纹杆(7)同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组(10)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4),所述第一锥齿轮(13)与转动杆(9)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螺纹杆(7)同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U型板(15),所述第一U型板(15)的左端与横板(5)的右端下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1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U型板(16),所述第二U型板(16)内滑动连接有竖板(17),所述第一U型板(15)竖直转动贯穿设有两根第二螺纹杆(18),两根所述第二螺纹杆(18)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9)传动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的驱动轴与其中一根第二螺纹杆(18)之间通过第一齿轮组(21)传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二螺纹杆(18)的下端均螺纹贯穿第二U型板(16)设置,所述竖板(17)上设有与第二螺纹杆(18)相匹配的匹配槽(22),两根所述第二螺纹杆(18)外均滑动套设有滑动套筒(23),两个所述滑动套筒(23)的上端均与第二U型板(16)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U型板(16)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有两根第三螺纹杆(24),两根所述第三螺纹杆(24)的下端均与竖板(17)的上端螺纹连接,位于同侧的所述滑动套筒(23)与第三螺纹杆(24)之间通过第二齿轮组(25)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19)包括两个第二皮带轮(26),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26)之间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26)分别与两根第二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27)和齿盘(28),所述第一齿轮(27)与电机(20)的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盘(28)与第二螺纹杆(18)同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25)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29)和第三齿轮(30),所述第二齿轮(29)与滑动套筒(23)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0)与第三螺纹杆(24)同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板(15)的外侧壁上设有多块反光板(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板(15)与横板(5)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9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04676.3A CN113774919A (zh) | 2021-08-07 | 2021-08-07 | 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04676.3A CN113774919A (zh) | 2021-08-07 | 2021-08-07 | 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74919A true CN113774919A (zh) | 2021-12-10 |
Family
ID=78837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04676.3A Withdrawn CN113774919A (zh) | 2021-08-07 | 2021-08-07 | 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74919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484489U (zh) * | 2017-10-16 | 2018-06-12 | 郑州大学 | 一种基坑侧壁加强防护结构 |
DE202019100752U1 (de) * | 2018-02-13 | 2019-02-28 | Theo Heitkamp | Verbauvorrichtung |
CN209099137U (zh) * | 2018-10-23 | 2019-07-12 | 绍兴东茂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路面施工用的加固装置 |
CN211368740U (zh) * | 2019-12-06 | 2020-08-28 | 青岛福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支护结构 |
-
2021
- 2021-08-07 CN CN202110904676.3A patent/CN11377491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484489U (zh) * | 2017-10-16 | 2018-06-12 | 郑州大学 | 一种基坑侧壁加强防护结构 |
DE202019100752U1 (de) * | 2018-02-13 | 2019-02-28 | Theo Heitkamp | Verbauvorrichtung |
CN209099137U (zh) * | 2018-10-23 | 2019-07-12 | 绍兴东茂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路面施工用的加固装置 |
CN211368740U (zh) * | 2019-12-06 | 2020-08-28 | 青岛福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支护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35450B (zh) | 一种拱形式平衡梁结构的基坑用支撑架 | |
CN209101979U (zh) | 一种基坑深度测量装置 | |
CN113774919A (zh) | 一种建筑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 |
CN214460376U (zh) |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打桩装置 | |
CN213579606U (zh) | 一种深基坑地下水位监测装置 | |
CN212865959U (zh) | 一种土建用基坑防护装置 | |
CN219474505U (zh) | 一种基坑深度测量装置 | |
CN217204130U (zh) | 一种市政道路路基的基坑支护结构 | |
CN112323808A (zh) | 一种浅基坑支撑板的防脱落装置 | |
CN213837824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深基坑安全保护装置 | |
CN215562870U (zh) | 一种基坑位移自动监测装置 | |
CN215329927U (zh) | 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支撑施工装置 | |
CN215369694U (zh) | 建筑施工工程用打孔定位装置 | |
CN111764398A (zh) | 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 | |
CN215169724U (zh) | 一种新型便捷锚杆钻机 | |
CN211824377U (zh) | 一种组合式软基处理施工设备 | |
CN210564349U (zh) | 一种路桥施工基岩打孔装置 | |
CN210737502U (zh) | 一种地铁基坑检测装置 | |
CN217629957U (zh) | 一种建筑施工基坑防塌支护装置 | |
CN212358248U (zh) |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装置 | |
CN220568131U (zh) | 一种便捷式水文水资源勘测装置 | |
CN216108530U (zh) | 一种基坑侧壁结构加固支护装置 | |
CN212452657U (zh) | 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 |
CN219755842U (zh) | 一种建筑安全施工监管装置 | |
CN222227314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