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8214A - 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及拆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及拆卸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68214A CN113768214A CN202111006761.4A CN202111006761A CN113768214A CN 113768214 A CN113768214 A CN 113768214A CN 202111006761 A CN202111006761 A CN 202111006761A CN 113768214 A CN113768214 A CN 1137682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bag
- air bag
- lining
- gasbag
- ba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323 shoulder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115 thoracic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2132 Beaucarnea recurv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0100 Hip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712 air sac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981 hip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02 rhombencephal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00—Garments
- A41D1/04—Vests, jerseys, sweaters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1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shock-absorbing means
- A41D13/018—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shock-absorbing means inflatable automaticall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02—Lin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02—Linings
- A41D27/04—Removable lin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18—Cloth colla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0—Pockets; Making or setting-in po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包括外套本体,设置有外层和固定内衬,固定内衬外沿及袖窿与外层固定连接,外层和固定内衬上端通过帽领连接,固定内衬下端设置有拆卸口,拆卸口可拆卸连接有拆卸内衬,拆卸内衬面向外层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袋,容纳袋内承装有气瓶及与气瓶插接的电子器件;气囊本体包括相互连通的背部气囊、头部气囊和前胸气囊,背部气囊设置于固定内衬与外层之间对应背部的位置,头部气囊从帽领与固定内衬和外层之间的连通处穿过并收纳于帽领内,前胸气囊穿过固定内衬与外层的连通处设置于前襟内,前胸气囊下端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气瓶固定连接。本发明气囊本体和电子器件拆装方便,便于对气囊服本体进行清洗,适于日常穿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行动不便的人和一些术后的患者离床活动时或外出活动时经常会有跌倒的风险,跌倒后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机体的抗压能力、恢复能力和灵活性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弱,老年人因摔倒受伤或死亡的事件频繁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有4000w老人摔倒意外;老年人中有90%的髋部骨折是由跌倒而引起的,同时这些跌倒意外给老人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或引发一连串并发症。
虽然跌倒这些意外事故是难以预料的,但因此,对易跌倒的人可以提前进行防护。目前,市场上有采用气囊服对人体进行防护,现有气囊服通常是将气囊固定在衣物上,一方面气囊服无法正常清洗,影响日常穿戴;另一方面,衣物或气囊任一项损坏则气囊服整体报废,使用成本高。
故亟需一种适于日常使用的气囊服。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气囊服不便于清洗更换部件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气囊本体和电子器件拆装方便,便于对气囊服本体进行清洗,适于日常穿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包括:
外套本体,设置有外层和固定内衬,所述固定内衬外沿及袖窿与所述外层固定连接,所述外层和固定内衬上端通过帽领连接,所述固定内衬下端设置有拆卸口,所述拆卸口可拆卸连接有拆卸内衬,所述拆卸内衬面向所述外层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袋,所述容纳袋内承装有气瓶及与所述气瓶插接的电子器件;
气囊本体,包括相互连通的背部气囊、头部气囊和前胸气囊,所述背部气囊设置于所述固定内衬与外层之间对应背部的位置,所述头部气囊从所述帽领与固定内衬和外层之间的连通处穿过并收纳于所述帽领内,所述前胸气囊穿过所述固定内衬与外层的连通处设置于前襟内,所述前胸气囊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瓶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部气囊包括与所述背部气囊连通的主气道,以及若干沿主气道间隔向外延伸的第一囊柱,所述第一囊柱之间固定连接使头部气囊形成包握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帽领为衣帽,所述第一囊柱端部连接有与所述衣帽内缘配合的固定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帽领为衣领,所述衣领分别连接所述固定内衬和外层,所述衣领与所述外层相连的一侧设置有掀开部,所述掀开部对应后颈位置设置,所述掀开部与所述衣领和外层之间可分离连接,所述头部气囊对应于所述掀开部折叠收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部气囊与所述背部气囊连接的一端向所述固定内衬一侧折叠有第一道褶,所述头部气囊继续向所述掀开部一侧折叠有第二道褶,所述头部气囊其余部分沿第二道褶S形折叠于对应所述背部气囊与掀开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道下端向两侧延伸有颈部气囊,所述颈部气囊插入所述衣领内,所述颈部气囊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衣领内部配合的固定扣,所述主气道中部对应所述衣领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压实孔,所述固定内衬和外层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压实孔的固定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部气囊与背部气囊的连接处向两侧延伸有肩部气囊,所述肩部气囊包括若干向外间隔延伸的第二囊柱,所述第二囊柱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包握形状,所述固定内衬对应肩部的位置与所述外层之间可分离连接,所述肩部气囊折叠于所述固定内衬与外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胸气囊连通于所述肩部气囊与头部气囊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内衬和外层向下延伸有收纳袋,所述收纳袋下端可分离封口,所述背部气囊下方连通有臀部气囊,所述臀部气囊从上端穿入所述收纳袋内,所述前胸气囊下方穿过所述收纳袋连通髋部气囊的进气口,所述髋部气囊的上端与所述收纳袋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髋部气囊一侧与所述臀部气囊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臀部气囊通过第一压实线分隔为若干横向气囊柱,所述髋部气囊通过第二压实线分隔为若干纵向气囊。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气囊服通过设置一小块拆卸内衬,能够方便拆装气囊本体和电子器件,使得气囊服本体便于清洗,适于日常穿戴。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气囊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气囊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气囊本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头部气囊位于衣帽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头部气囊位于衣领内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头部气囊收纳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气囊本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气囊本体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100、外套本体;110、固定内衬;120、外层;130、帽领;131、衣帽;132、衣领;133、掀开部;140、拆卸内衬;141、容纳袋;142、气瓶;143、电子器件;
200、气囊本体;210、背部气囊;220、头部气囊;221、第一囊柱;222、主气道;223、第一压实孔;224、第一道褶;225、第二道褶;230、前胸气囊;231、进气口;240、肩部气囊;241、第二囊柱;250、颈部气囊;260、臀部气囊;261、横向气囊柱;262、第一压实线;270、髋部气囊;271、纵向气囊柱;272、第二压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的实施例一示意图。本发明的气囊服包括:
外套本体100,设置有外层120和固定内衬110,所述固定内衬110外沿及袖窿与所述外层120固定连接,从而外套本体100的背部和前胸之间通过腋下及肩部连通,所述外层120和固定内衬110上端通过帽领130连接,从而外套本体100的背部和帽领130之间连通。所述固定内衬110下端设置有拆卸口,所述拆卸口可拆卸连接有拆卸内衬140,所述拆卸内衬140面向所述外层120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袋141,所述容纳袋141内承装有气瓶142及与所述气瓶142插接的电子器件143;由于不能清洗的气瓶142和电子器件143位于拆卸内衬140内,当需要对外套本体100进行清洗时,可以直接将拆卸内衬140拆除,从而仅剩的外层120和固定内衬110能够被正常清洗。清洗完成好再将拆卸内衬140与固定内衬110进行安装,实现气囊服的组装,满足日常穿戴需求。
由于气囊本体200也无法进行清洗,为实现气囊本体200能够随拆卸内衬140被拆除,本实施例中,设置气囊本体200包括相互连通的背部气囊210、头部气囊220和前胸气囊230,所述背部气囊210设置于所述固定内衬110与外层120之间对应背部的位置,所述头部气囊220从所述帽领130与固定内衬110和外层120之间的连通处穿过并收纳于所述帽领130内,所述前胸气囊230穿过所述固定内衬110与外层120的连通处设置于前襟内,所述前胸气囊230下端设置有进气口231,所述进气口231与所述气瓶142固定连接。从而气瓶142设置于腹部两侧的位置,一方面该位置较为柔软,硬质气瓶142设置于该处对人体的影响较小,不妨碍使用者的正常活动。另一方面,使用者摔倒时不易向前趴倒,因此气瓶142设置于该位置,不会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由于外层120和固定内衬110之间对应背部和帽领130的位置连通,因此组装或拆除时,头部气囊220能够从该连通处装入帽领130,也能从该连通处将头部气囊220从帽领130中取出。同样由于固定内衬110和外层120之间对应背部和前胸的外置连通,因此组装或拆除时,前胸气囊230能够从该连通处装至对应前胸的位置,也能从该连通处将前胸气囊230从对应前胸的位置取出。若前胸气囊230由于分别与背部气囊210和气瓶142相接而被限制在前胸位置,则可以解除电子器件143与气瓶142的插接,使得前胸气囊230能够自由穿入或穿出前胸位置。
进一步的,参照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气囊本体200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气囊220包括与所述背部气囊210连通的主气道222,以及若干沿主气道222间隔向外延伸的第一囊柱221,由于第一囊柱221之间存在间隙,当所述第一囊柱221之间固定连接,则将原来平面形式的头部气囊220卷起形成立体的包握形状,保证对头部的包裹,形成全方位的保护。参照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所述帽领130为衣帽131,所述第一囊柱221端部连接有与所述衣帽131内缘配合的固定扣。防止头部气囊220由于自身重力从衣帽131中滑落,无法对使用者形成保护,同时也避免头部气囊220与衣帽131形状不贴合,充气后头部气囊220被衣帽131的形状限制无法正常打开。参照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所述帽领130为衣领132,所述衣领132分别连接所述固定内衬110和外层120,使得衣领132内部存在容纳头部气囊220的空间。所述衣领132与所述外层120相连的一侧设置有掀开部133,所述掀开部133对应后颈位置设置,所述掀开部133与所述衣领132和外层120之间可分离连接,所述头部气囊220对应于所述掀开部133折叠收纳。由于衣领132内空间较小,因此头部气囊220只能折叠收纳于衣领132内,充气后头部气囊220膨胀冲出衣领132,为避免对头部气囊220冲出衣领132造成阻碍,衣领132设置掀开部133,头部气囊220膨胀使掀开部133打开,头部气囊220从打开的空隙中冲出。
参照图6所示,为使得头部气囊220以最快的速度冲开衣领132,包裹使用者的头部,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头部气囊220与所述背部气囊210连接的一端向所述固定内衬110一侧折叠有第一道褶224,所述头部气囊220继续向所述掀开部133一侧折叠有第二道褶225,所述头部气囊220其余部分沿第二道褶225S形折叠于对应所述背部气囊210与掀开部133之间。在对头部气囊220充气时,高压气体首先经过第一道褶224,由于第二道褶225及之后折弯处的限制,第一道褶224处首先快速胀起,将掀开部133冲开,以利于后续气囊快速展开。同时头部在展开时,由于第一道褶224是向后颈的方向胀起,从而将头部气囊220的其他部分向远离背部的方向顶起,使得头部气囊220完全展开时能够避开后脑、马尾等阻碍,防止头部气囊220在展开时被卡死。折叠的头部气囊220在重启过程中依次展开,风阻小,且能够翻越更高的高度,保证对使用者头部的包裹。
参照图3所示,所述主气道222下端向两侧延伸有颈部气囊250,所述颈部气囊250插入所述衣领132内,所述颈部气囊250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衣领132内部配合的固定扣,一方面衣领132对应人体颈部的位置,衣领132随颈部气囊250膨胀后形成对使用者颈部的保护;另一方面,颈部气囊250向主气道222两侧突出,且颈部气囊250插在衣领132内,从而能够限制颈部气囊250和头部气囊220的位置,防止头部气囊220由于重力作用从外层120与固定内衬110的连接处滑落。进一步的,所述主气道222中部对应所述衣领132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压实孔223,所述固定内衬110和外层120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压实孔223的固定扣。由于固定扣穿过第一压实孔223,因此第一压实孔223的位置被固定,从而形成对头部气囊220位置的二次限制,确保头部气囊220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头部气囊220与背部气囊210的连接处向两侧延伸有肩部气囊240,所述肩部气囊240包括若干向外间隔延伸的第二囊柱241,由于第二囊柱241之间存在间隙,当所述第二囊柱241之间固定连接,则原先的平面气囊被卷起形成立体的包握形状,能够完全包裹肩关节。为保证肩部气囊240的设置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活动,所述肩部气囊240折叠于所述固定内衬110与外层120之间对应肩部的位置,该处的所述固定内衬110与所述外层120之间可分离连接。即肩部气囊240未充气时,其折叠于固定内衬110与外层120之间,此时肩部气囊240未包裹肩部,从而使用者能够自由活动肩关节。当肩部气囊240充气时,肩部气囊240冲出固定内衬110与外层120之间,膨胀形成包裹肩关节的状态,对使用者形成全方位的保护。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胸气囊230连通于所述肩部气囊240与头部气囊220之间。从而前胸气囊230从固定内衬110和外层120对应肩部的连通处穿过到达前胸位置,对前胸形成保护,一方面肩部位置形成支撑和限位,使得前胸气囊230即使不使用固定扣等与外层120和固定内衬110固定,也不会由于重力作用而滑落,另一方面,由于肩部气囊240形成包裹肩关节的形状,因此气囊本体200在肩部位置本身存在弯曲,从而前胸气囊230自然转至对应前胸的位置,即使气囊本体200充气膨胀,前胸气囊230也不会向远离使用者身体的方向翘起,而始终保持贴合使用者的保护姿态。此时,由于前胸气囊230下端连接气瓶142,气瓶142电连接电子器件143且放置于拆卸内衬140的容纳袋141内,为拆卸气囊,先拆除气瓶142与电子器件143的连接,而后能够将前胸气囊230从固定内衬110与外层120对应肩部的连通处将前胸气囊230取出,从而将气囊和拆卸内衬140分别拆下。
参照图7、图8和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示意图。所述固定内衬110和外层120向下延伸有收纳袋,所述收纳袋下端采用撕裂线等方式可分离封口,所述背部气囊210下方连通有臀部气囊260,所述臀部气囊260从上端穿入所述收纳袋内,所述前胸气囊230下方穿过所述收纳袋连通髋部气囊270的进气口231,所述髋部气囊270的上端与所述收纳袋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髋部气囊270一侧与所述臀部气囊260可拆卸连接。臀部气囊260和髋部气囊270均收纳在收纳袋内,当臀部气囊260和髋部气囊270充气膨胀,能够撑开收纳袋下端的封口。由于臀部气囊260由背部气囊210向下延伸,因此臀部气囊260正对使用者的臀部位置,而臀部气囊260为平面,因此其无法保护使用者两侧的髋部。故本实施例中通过前胸气囊230连接髋部气囊270,由于前胸气囊230与背部气囊210不在同一平面,因此髋部气囊270能够与臀部气囊260之间存在夹角,当髋部气囊270与臀部气囊260连接,其形成的整体自然包裹使用者下半身。即使充气膨胀,髋部气囊270也只会形成贴合使用者侧面髋部的平面,而不会向两侧岔开,无需进一步对臀部气囊260和髋部气囊270进行限位。拼接式结构使得气囊本体200的下半部分依然形成立体式包裹结构,保证对使用者的全方位防护。本实施例中,所述臀部气囊260通过第一压实线262分隔为若干横向气囊柱261,即臀部气囊260可以在垂直于第一压实线262的方向上形成弧度,以与臀部曲线匹配,更加贴合,保护效果好。所述髋部气囊270通过第二压实线272分隔为若干纵向气囊。从而髋部气囊270也能够在垂直于第二压实线272的方向上形成弧度,以与髋部的弧线匹配,同时纵向气囊柱271能够完全覆盖髋骨,且髋部气囊270的进气方向与纵向气囊柱271的方向一致,使得髋部气囊270进气快,提高保护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本体,设置有外层和固定内衬,所述固定内衬外沿及袖窿与所述外层固定连接,所述外层和固定内衬上端通过帽领连接,所述固定内衬下端设置有拆卸口,所述拆卸口可拆卸连接有拆卸内衬,所述拆卸内衬面向所述外层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袋,所述容纳袋内承装有气瓶及与所述气瓶插接的电子器件;
气囊本体,包括相互连通的背部气囊、头部气囊和前胸气囊,所述背部气囊设置于所述固定内衬与外层之间对应背部的位置,所述头部气囊从所述帽领与固定内衬和外层之间的连通处穿过并收纳于所述帽领内,所述前胸气囊穿过所述固定内衬与外层的连通处设置于前襟内,所述前胸气囊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气囊包括与所述背部气囊连通的主气道,以及若干沿主气道间隔向外延伸的第一囊柱,所述第一囊柱之间固定连接使头部气囊形成包握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领为衣帽,所述第一囊柱端部连接有与所述衣帽内缘配合的固定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领为衣领,所述衣领分别连接所述固定内衬和外层,所述衣领与所述外层相连的一侧设置有掀开部,所述掀开部对应后颈位置设置,所述掀开部与所述衣领和外层之间可分离连接,所述头部气囊对应于所述掀开部折叠收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气囊与所述背部气囊连接的一端向所述固定内衬一侧折叠有第一道褶,所述头部气囊继续向所述掀开部一侧折叠有第二道褶,所述头部气囊其余部分沿第二道褶S形折叠于对应所述背部气囊与掀开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道下端向两侧延伸有颈部气囊,所述颈部气囊插入所述衣领内,所述颈部气囊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衣领内部配合的固定扣,所述主气道中部对应所述衣领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压实孔,所述固定内衬和外层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压实孔的固定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气囊与背部气囊的连接处向两侧延伸有肩部气囊,所述肩部气囊包括若干向外间隔延伸的第二囊柱,所述第二囊柱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包握形状,所述固定内衬对应肩部的位置与所述外层之间可分离连接,所述肩部气囊折叠于所述固定内衬与外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胸气囊连通于所述肩部气囊与头部气囊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内衬和外层向下延伸有收纳袋,所述收纳袋下端可分离封口,所述背部气囊下方连通有臀部气囊,所述臀部气囊从上端穿入所述收纳袋内,所述前胸气囊下方穿过所述收纳袋连通髋部气囊的进气口,所述髋部气囊的上端与所述收纳袋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髋部气囊一侧与所述臀部气囊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气囊通过第一压实线分隔为若干横向气囊柱,所述髋部气囊通过第二压实线分隔为若干纵向气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06761.4A CN113768214A (zh) | 2021-08-30 | 2021-08-30 | 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及拆卸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06761.4A CN113768214A (zh) | 2021-08-30 | 2021-08-30 | 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及拆卸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68214A true CN113768214A (zh) | 2021-12-10 |
Family
ID=78839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06761.4A Pending CN113768214A (zh) | 2021-08-30 | 2021-08-30 | 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及拆卸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6821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3105297A1 (de) * | 2023-03-03 | 2024-09-05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Tragbarer aufprallschutzairbag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908337D0 (en) * | 1999-02-27 | 1999-06-09 | Kerr Andrew R E | Body protection |
CN103029674A (zh) * | 2011-10-10 | 2013-04-10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副驾驶座位气囊及副驾驶座位气囊的折叠方法 |
CN205306052U (zh) * | 2016-01-20 | 2016-06-15 | 北京格宇布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拆卸多点电加热服 |
CN108391864A (zh) * | 2018-04-26 | 2018-08-14 | 圣凯诺服饰有限公司 | 透气功能的运动衣 |
CN108674358A (zh) * | 2018-06-27 | 2018-10-19 | 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安全保护气囊 |
CN109008010A (zh) * | 2018-08-15 | 2018-12-18 | 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安全保护气囊 |
CN110859343A (zh) * | 2019-11-18 | 2020-03-06 | 利辛县雨果家居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服装内温度的智能服装 |
CN210169107U (zh) * | 2019-03-20 | 2020-03-24 | 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保护衣 |
CN111466628A (zh) * | 2020-03-19 | 2020-07-31 |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 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
CN111642852A (zh) * | 2020-05-26 | 2020-09-11 |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
CN211960974U (zh) * | 2019-12-03 | 2020-11-20 |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气囊服 |
CN212520868U (zh) * | 2019-12-03 | 2021-02-12 |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气囊服 |
CN213307545U (zh) * | 2020-07-13 | 2021-06-01 |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 安全气囊防护服及安全防护气囊 |
CN213881845U (zh) * | 2020-09-11 | 2021-08-06 |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半身保护气囊及保护服 |
-
2021
- 2021-08-30 CN CN202111006761.4A patent/CN11376821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908337D0 (en) * | 1999-02-27 | 1999-06-09 | Kerr Andrew R E | Body protection |
CN103029674A (zh) * | 2011-10-10 | 2013-04-10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副驾驶座位气囊及副驾驶座位气囊的折叠方法 |
CN205306052U (zh) * | 2016-01-20 | 2016-06-15 | 北京格宇布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拆卸多点电加热服 |
CN108391864A (zh) * | 2018-04-26 | 2018-08-14 | 圣凯诺服饰有限公司 | 透气功能的运动衣 |
CN108674358A (zh) * | 2018-06-27 | 2018-10-19 | 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安全保护气囊 |
CN109008010A (zh) * | 2018-08-15 | 2018-12-18 | 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安全保护气囊 |
CN210169107U (zh) * | 2019-03-20 | 2020-03-24 | 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保护衣 |
CN110859343A (zh) * | 2019-11-18 | 2020-03-06 | 利辛县雨果家居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服装内温度的智能服装 |
CN211960974U (zh) * | 2019-12-03 | 2020-11-20 |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气囊服 |
CN212520868U (zh) * | 2019-12-03 | 2021-02-12 |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气囊服 |
CN111466628A (zh) * | 2020-03-19 | 2020-07-31 |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 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
CN111642852A (zh) * | 2020-05-26 | 2020-09-11 |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
CN213307545U (zh) * | 2020-07-13 | 2021-06-01 |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 安全气囊防护服及安全防护气囊 |
CN213881845U (zh) * | 2020-09-11 | 2021-08-06 |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半身保护气囊及保护服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3105297A1 (de) * | 2023-03-03 | 2024-09-05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Tragbarer aufprallschutzairbag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90580B2 (en) | Airbag suitable for head protection | |
ES2611310T3 (es) | Chaqueta con airbag | |
ES2281010T3 (es) | Dispositivos neumaticos para proteccion personal y prenda correspondiente que incluye dicho dispositivo. | |
CN111418916B (zh) | 一种防护气囊衣 | |
CN109008010B (zh) | 一种人体安全保护气囊 | |
KR100465886B1 (ko) | 자동팽창식 조끼 | |
JP5113731B2 (ja) | エアバッグ付きジャケット | |
US5911612A (en) | Foldable, inflatable flotation device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means | |
CN202456575U (zh) | 一种跌倒防护装置 | |
CN109998200A (zh) | 一种智能呵护腰带的应用方法 | |
CN113768214A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及拆卸方法 | |
JP7597801B2 (ja) | ウェアラブル保護具 | |
CN213881845U (zh) | 一种上半身保护气囊及保护服 | |
CN211417555U (zh) | 一种防溺水自动救生项链 | |
CN113712303A (zh) | 一种防护救生气囊衣 | |
JP4129380B2 (ja) | 救命具 | |
CN112869282A (zh) | 隐形智能充气头盔 | |
CN113749321A (zh) | 一种立体式保护气囊 | |
CN212545601U (zh) | 一种防护气囊衣 | |
CN212437369U (zh) | 一种安全打开的穿戴气囊 | |
CN209002992U (zh) | 一种智能呵护腰带 | |
CN203075485U (zh) | 高空降落救生气囊 | |
CN211672617U (zh) | 一种方便组装的摔倒防护腰带外壳 | |
JPH11342217A (ja) | 空気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人体用衝撃吸収補助具 | |
CN110641652A (zh) | 一种防溺水自动救生项链及其工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