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6575A -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66575A CN113766575A CN202010500734.1A CN202010500734A CN113766575A CN 113766575 A CN113766575 A CN 113766575A CN 202010500734 A CN202010500734 A CN 202010500734A CN 113766575 A CN113766575 A CN 1137665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qos
- communication
- quality
- service
- parameter combina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JZEPSDIWGBJOEH-UHFFFAOYSA-N 4-decylbicyclo[2.2.1]hept-2-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2C=CC1(CCCCCCCCCC)C2 JZEPSDIWGBJOE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800 disod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为一个服务质量流映射出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和获取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由该装置自行决定用于传输服务质量流,从而提升网络通信的灵活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衍生出面向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五代移动通信(the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在上述通信系统中,终端与终端之间可以通过旁链路(sidelink)直接通信。sidelink通信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即车联网(vehicle to X,V2X)。在车联网中,每辆车可以理解为一个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通过sidelink直接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有效减少通信时延。
在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与终端间的业务数据的传输直接由核心网设备配置,通过演进型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承载得以实现。如何基于新的通信系统,实现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是业界企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描述了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以实现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通信设备为一个服务质量流映射出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所述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基于该通信方式,可以实现终端与终端之前通信的灵活配置,提升系统适配可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所述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和目标标识。因此,网络设备可以自主获取合适的服务质量参数组合,用于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通信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一个。因此,可以降低通信设备的设计复杂度。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旁链路配置信息;所述通信设备基于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在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选择一个。因此,通信设备可以自主获取合适的服务质量参数组合,用于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选择的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因此,可以降低网络设备的设计复杂度。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繁忙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和信道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根据旁链路配置信息,通信设备可以进一步提升灵活配置可靠性,实现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通信设备获取服务质量的映射规则;所述通信设备为服务质量流映射出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具体包括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映射规则,为所述服务质量流映射出所述多个服务质量流参数组合。因此,可以提升通信设备的灵活配置,增加系统适配。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QoS流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QoS流标识、QoS流参数、QoS流对应的分组数据单元会话标识PUD session ID和分层slicing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所述网络设备为基站;或,所述网络设备装置为集中式单元CU。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流为具有相同QoS参数的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基于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获取至少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对应一个服务质量流。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通信设备的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所述服务质量流标识、和目标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基于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获取的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旁链路配置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基于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获取至少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具体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基于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在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选择的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繁忙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和信道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所述网络设备为基站;或,所述网络设备为集中式单元CU或分布式单元DU。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流为具有相同QoS参数的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旁链路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可以用来执行第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设备的操作。具体地,所述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设备的各个操作的模块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旁链路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可以用来执行第二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的操作。具体地,所述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的各个操作的模块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所述执行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方法,或者所述执行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第三方面提供的装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所述执行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方法,或者所述执行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实现第四方面提供的装置。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通信设备(例如,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通信单元、处理单元或收发器、处理器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设备(例如,网络设备或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不同通信系统进行终端与中间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图1a所述的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用于提高系统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有效性。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的系统架构包括第二设备101和第一设备10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第一设备连接,即第二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应理解,图1a仅为通信系统的一个架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通信系统中第一设备的数量、第二设备的数量不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系统架构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进行旁链路通信。参见图1b,为旁链路通信场景示意图,如图1b所示,该通信场景中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5以及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比如终端设备1061、终端设备1062)。网络设备105与终端设备1061、终端设备1062可以通过空口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终端设备1061和终端设备1062之间可以通过旁链路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1061,第二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1062,或者反之。图1b中,以上行传输为例,网络设备105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1061或终端设备1062)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可以承载在上行(uplink,UL)载波(比如第一UL载波)中。终端设备1061和终端设备1062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可以承载在SL载波中。在一个示例中,SL载波可以为UL载波(比如第二UL载波),第一UL载波和第二UL载波可以为同一载波。
旁链路(sidelink,SL)通信是指允许终端设备之间进行相互通信的技术,用于承载终端设备通信的资源可以称为旁链路资源。由于旁链路通信能够实现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从而能够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较低的时延和较低的功耗。旁链路通信可以包括比如车对车(vehicle-to-vehicle)、车对基础设施(vehicle-to-infrastructure)、车对用户(vehicle-to-pedestrians)。可以理解地,工业互联网通信场景和无线网格网络通信场景中,均可以使用旁链路通信技术。
如图1c所示,该通信系统至少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10c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DU)11c。上述DU11c与终端12c通信。例如,将NR基站的部分功能部署在CU,将剩余功能部署在DU。此时,DU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DU可以共用一个CU,以节省成本,易于网络扩展。具体而言,CU和DU的切分可以按照协议栈切分,其中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将以下协议层中的至少一个部署在CU: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其余协议层中的至少一个部署在DU: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或、物理层。CU和DU之间可以通过F1接口连接。CU代表NR基站和NR核心网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CU和DU可以位于不同物理实体或独立于NR基站。换言之,CU和DU结合,可以得以实现NR基站的功能或取代NR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以及车辆网系统中的通信。其中,车辆网系统中的通信方式统称为V2X(X代表任何事物),例如,该V2X通信包括:车辆与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车辆与路边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通信、车辆与行人之间的通信(vehicle to pedestrian,V2P)或车辆与网络(vehicle to network,V2N)通信等。
应理解,上述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宿主基站(donor eNB,De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还应理解,上述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本申请中将前述终端设备及可设置于前述终端设备的芯片统称为终端设备。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在介绍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前,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概念做简要介绍。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术语和相关技术做一简单介绍。
带宽部分
NR中基站一个载波的带宽相较于LTE载波带宽更宽,例如,NR的载波带宽可以为100M,而不同终端的射频能力不同,所能支持的最大带宽不同,因此引入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概念。BWP是载波上一组连续的RB资源。不同的BWP可以占用部分重叠但带宽不同的频域资源,也可以是具有不同numerology的带宽资源,频域上可以互不重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简单描述,DL BWP表示下行BWP,UL BWP表示上行BWP。
当一个小区包括多个激活的带宽部分时,可以对一个小区中的多个配置的BWP进行分组。其中,该多个激活的带宽部分可以位于一个小区的相同或不同载波内时。换句话说,当一个小区可以包括多个下行载波,或一个载波中包括多个激活的DL BWP时,可以对一个小区中的多个配置的BWP进行分组。一般情况下,在基站进行BWP分组的时候,可以考虑不同BWP所处的带宽位置,期望支持BWP间数据重传需求的BWP相互关系,进行BWP分组。此外,基站还可以考虑一些特殊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BWP的分组。
一种可能的方式,如图2a和图2b所示,将D2D或V2X的旁链路(side link,SL)数据收发所使用的BWP分为单独的组。可以是单独的一组或多组。其中SL指的是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的D2D和SL链路。在SL中,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不经过网络设备进行中转,即SL可以为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
如图2b所示,车辆可以通过V2V、V2I、V2P或者V2N来及时获取路况信息或接收信息服务,这些通信方式可以统称为V2X通信。图2b中的图(1)、图(2)、图(3)分别是V2V、V2I、V2P的示意图。其中,110为网络设备。例如,该网络设备可以是E-UTRAN。120可以表示车辆,130可以表示路边基础设施,140可以表示行人。以最常见的V2V通信和V2I通信为例,如图2b中的图(1)所示,车辆之间通过V2V通信,可以将自身的车速、行驶方向、具体位置、是否踩了紧急刹车等信息广播给周围车辆,周围车辆的驾驶员通过获取该类信息,可以更好的感知视距外的交通状况,从而对危险状况作出提前预判进而作出避让。而对于图2b中的图(2)所示的V2I通信,除了上述安全信息的交互外,路边基础设施,例如,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可以为车辆提供各类服务信息和数据网络的接入,不停车收费、车内娱乐等功能都极大的提高了交通智能化。
资源单元、频域单元
资源单元可用于作为资源在时域、频域或时频域占用的资源的计量单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资源单元例如可以包括符号、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子载波等中至少一项,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资源单元可以作为资源在频域上占用的资源的计量单位,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资源单元的描述可以理解为在频域上的资源单元。并且,为了描述方便,将频域上的资源单元可以称为频域单元。
BWP的配置
关于BWP的配置,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BWP的起始频域单元、BWP的带宽大小和帧结构参数(numerology),从而使得终端设备确定该BWP。其中,BWP的起始频域单元是BWP中频域位置最高或最低的频域单元,带宽大小可以表示为BWP中包括的频域单元的数量。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
QoS流由具有相同或相似QoS参数的数据流或数据包组成,例如可包含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tol,IP)包或Ethernet frames(以太网帧)等。基于终端与终端间的通信,该QoS流可以理解为具有相同QoS参数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例如,核心网设备将包或IP流映射为QoS流,该QoS流中的IP包或IP流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QoS参数。QoS参数可用于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和错误率。上述PDU session可以是终端和通信网络之间的链接以提供分组数据单元链接服务。
旁链路NR网络中的通信可以基于业务流的方式进行区分,如IP流或以太网流可以理解为对应不同的业务。上述业务流基于不同的QoS参数或特性,会区分为不同QoS流。具体而言,基站会将上述QoS流映射为sidelink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或定义上述QoS流与sidelink DRB的映射关系。例如,基站将不同QoS流映射为不同sidelinkDRB或将具有类似相近参数的QoS流映射为相同sidelink DRB。终端会基于上述映射关系,建立sidelink DRB,并将对应的QoS流通过该sidelink DRB发送给其他终端。其中,sidelink DRB是用于终端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DRB。以下描述终端与终端之间直连接口(PC5)的QoS流适配机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QoS流的配置主要针对sidelink通信方式,以下不再赘述。
为使基站能够保障的QoS流,快速地适配出最优的QoS参数组合(QoS profile),引入了多重QoS(alternative QoS)机制。一种方式为,核心网与基站之间为UE建立QoS流,会向基站提供多个QoS参数组合。进而,基站可以基于自己的网络状况,从多套QoS profile中选择一套能够满足当前网络状态的最优QoS profile,并指示给核心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会为sidelink上的QoS流衍生出多套QoS profile,随后可以由基站或者终端自行决定基于上述sidelink QoS流的一套QoS profile,用于终端和终端间的通信,从而提升网络对sidelink通信的灵活配置。例如,终端或者基站可以基于多套QoS profile决定最终选择的QoS profile的内容、参数、组合;或决定QoS流与QoSprofile的映射关系,以下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其中,在常规sidelink场景中,以通信设备为终端,网络设备为基站进行描述;在CU-DU场景中,以网络设备分别为CU和DU进行描述。上述通信设备、网络设备、CU、DU均可为芯片,或由芯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该方法包括:
基于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QoS profile),获取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其中,该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对应一个服务质量流(QoS)。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获取动作的执行主体可以为通信设备或网络设备。例如,以终端为例,终端可以为一个QoS流映射出的多个QoS profile,自行确定一个合适的QoSprofile,用于终端的sidelink通信。或者,以基站为例,基站可以基于接收来自终端的多个QoS profile,自行确定一个合适的QoS profile,用于终端的sidelink通信。
可选的,上述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体现:
301,为一个服务质量流映射出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
302,获取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
可以理解,301的动作可以由通信设备执行,302的动作可以由通信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具体而言,UE可以将一个QoS流映射出多个QoS profile。随后,UE基于该多个QoSprofile自行选择一个合适的QoS profile。或者,UE向基站发送上述多个QoS profile,从而基站在该多个QoS profile中选择一个合适的QoS profile。
具体的,UE可以从核心网网元收到QoS映射规则。与现有技术中的QoS映射规则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UE基于核心网网元提供的QoS映射规则,可以为单个QoS流映射出多套QoS profile。可选的,该映射规则可以适用于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Flow BitRate,GBR)的QoS流。
Sidelink的通信系统与无线通信系统类似,同样可以支持广播、单播、组播的传输方式。广播类似于基站向终端广播系统信息,例如基站向UE不做加密,发送广播业务数据,任何在有效接收范围内的其他UE,如果对该广播业务感兴趣都可以接收该广播业务数据。单播类似于UE与基站之间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之后进行的数据通信,需要两个UE之间首先建立单播连接。在建立单播连接之后,两个UE可以基于协商的标识进行数据通信,该数据可以是加密或不加密。相比于广播通信,在单播通信中,只能是建立了单播连接的两个UE之间才能进行该单播通信。组播通信是指一个通信组内所有UE之间的通信,组内任一UE都可以收发该组播业务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当UE处于连接态时,上述映射规则可以通过单播方式从核心网网元获取;当UE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上述映射规则可以通过广播方式获取。可选地,上述规则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广播或信令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此处不做任何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预定义为将上述映射规则预配置在终端上或者预配置在终端的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核心网确定的上述映射规则发送给终端。在一个示例中,基站可以通过半静态信令向终端发送(可以理解为半静态方式),例如,半静态信令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广播消息、系统消息、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等。在又一个示例中,基站可以在完成初始化后,将映射规则发送给第一设备(可以理解为静态方式)。
该QoS流可以为具有相同QoS参数的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QoS流标识来识别一个QoS流,也可以通过QoS流标识和该QoS流所述的目标标识(destination ID)来识别一个QoS流。上述QoS流对应的QoS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任意组合:QoS流标识,QoS流的QoS参数组合(QoS profile),QoS流所属的目标标识(destination ID)、或切片(slicing)信息。例如,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QoS流标识,用于网络设备确定该QoS流标识所对应的QoS流。
上述QoS参数组合(QoS profile)可以针对映射到同一个QoS流的业务数据,用于基站或终端对该业务数据进行相同或相似处理,如调度策略、排队管理策略、速率调整策略、RLC配置等。该QoS参数组合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任意组合:QoS指示、分配和保留优先级、资源类型、优先级水平、包时延预算、包错误率、平均窗、下行最大流比特率、上行最大流比特率、下行保证比特率、上行保证比特率、通知控制、发射QoS属性、最大丢包率、通信范围、最大数据爆发量。例如,QOS指示可以为sidelink接口(PC5)的5G服务质量流标识(5GQoS ID,5QI),也可以理解成一套QOS参数的取值集合。
本实施例中,上述PC5 5QI需要区分动态和非动态。具体而言,动态的5QI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优先等级、包延迟预算,错包率、是否时延敏感(delay critical)、平均窗口、最大数据爆发量(maximum data burst volume)。非动态5QI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优先等级、平均窗口、最大数据爆发量(maximum data burst volume)。
相对现有技术中核心网设备直接进行QoS流与QoS profile间的映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基站或终端决策的自由度和配置的灵活性。
针对CU-DU场景,可以通过CU-DU之间的信令交互,由CU统一管理,为QoS流映射出的多个QoS profile中选择一个最优的QoS profile。
本实施例中,UE会为一个QoS流映射多套QoS profile,并且基于当前现网状况,UE或基站基于多套QoS profile确定最优的QoS profile。并且,当出现基站当前链路情况无法保证UE的业务QoS要求时,UE或基站可以做适配地调整,进而提升业务体验。
以下就常规sidelink场景和sidelink CU-DU场景进行详细描述:
1、常规sidelink场景的实现方式一
在该场景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以及对应的服务质量流标识。具体的,UE可以通过旁链路终端信息(SidelinkUEInformation,SUI)向基站上报QoS流标识,该QoS流映射出的多套QoSprofile、和对应的目标标识(destination ID,DST ID),该SUI用于请求进资源配置。
本实施例中,该目标标识的获取途径有以下多种:
1、针对广播传输,目标标识与业务相关,例如不同目标标识可对应不同广播业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目标标识通过默认方式获取,例如预定义或预配置。
2、针对组播传输,目标标识与通信组相关,可通过UE的PC5-S层自行获取。例如,UE的上层为PC5-S层,用于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UE的层2可以为AS层,用于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所述UE的上层可以理解为非接入(Non-access stratum,NAS)层,也可以称为V2X层或PC5-S层。本发明实施例中,UE的上层以PC5-S层举例描述,以下不再赘述。
3、针对单播传输,目标标识为对端UE分配。
本方案的各个实施例中,UE和基站交互的QoS流标识,适用于UE,即以UE为粒度进行通信;UE的AS层和PC5-S层交互的QoS流标识,适用于目标标识,即以目标标识为粒度进行通信,以下不再赘述。可以理解为针对同一个QoS流,UE和基站之间交互时使用的QoS流标识和UE的上层与AS之间交互时使用的QoS流标识可以不同。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一个。具体而言,基站收到UE上报的QoS流的多套QoS profile后,从中选择一套,并告知UE。例如,基站可以按照当前检测的sidelink通信状况从多套QoS profile中选择一套。可选的,基站会选择当前sidelink通信状况下能够满足的QoS要求最高的那套QoSprofile。具体的,基站给UE的指示信息可以是索引或者标识,也可以是选择的QoS profile的完整信息。另外,如果基站确定UE上报的多套QoS profile不符合当前网络通信状况,基站也可以独立于UE上报的QoS profile自行构造一套QoS profile,该QoS profile不同于UE上报的多套QoS profile中的任何一套。进一步的,基站给UE的指示信息中还包括QoS流标识。即基站会向UE指示QoS流标识及其对应的选择的QoS profile。
进一步的,基站还可以向终端发送Sidelink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delinkQoS流与sidelink承载的对应关系、Sidelink承载配置、sidelink资源配置、物理层传输配置。可以理解,所述sidelink配置基于选择的这套QoS profile确定。
Sidelink资源配置可以包括频域资源和/或时域资源配置。频域资源可以理解为频带(band)或频段。在一个示例中,频域资源可以为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还可以为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亦或为载波频带(carrier band)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其中BWP可以为连续的频域资源,也可以为不连续的频域资源。时域资源可以包括时域单元,是指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在时域上的单位,比如,可以为时隙、符号等。在使用常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时,一个时隙可以包含14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符号,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一个时隙包含14个符号为例进行描述,在其它情形下,一个时隙也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符号,具体不做限定。
上述物理层传输配置可以包括旁链路控制信道(PSCCH,Physical SidelinkControl CHannel)和旁链路数据信道(PSSCH,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在本申请中,PSCCH资源可以是指用于一次PSCCH传输的PRB个数,同一个PSCCH可以发送一次或多次。如果为多次,则多次PSCCH发送所占用的资源之间可以独立,或者PSCCH多次传输占用的资源由某一预定义或预配置的资源图样确定,每个资源图样均关联唯一的索引值。UE通过接收基站信令或者通过预配置确定所述资源池的子集,资源池子集可以关联一个或多个PSCCH资源,或者关联一个或多个PSCCH图样。
在本申请中,PSCCH和被调度的PSSCH可以在同一个子帧内发送,或者PSCCH总是在被调度的PSSCH之前发送,前者在本申请中称为传输方式一,后者称为传输方式二。在配置或预配置PSCCH资源池子集的情况下,UE可以根据业务类型决定传输方式和选择PSCCH资源的位置,例如,如果UE发送的数据属于第一业务类型,则UE采用传输方式一,并且UE在PSCCH资源池子集内选择PSCCH资源,如果UE发送的数据属于第二业务类型,则UE采用传输方式二,PSCCH资源池内选择PSCCH资源。所述第一和第二业务类型由标准定义。
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基于获取的sidelink配置信息,可以配置M个资源池,该M个资源池的至少一个参数相同,该至少一个参数是基于第一参数确定的。
具体而言,终端可以基于上文所述的确定BWP的方式确定SL BWP,在配置SL BWP中的资源池的过程中,获取资源池公用的第一参数,基于该第一参数可以确定该M个资源池的相关参数(即,至少一个参数),即该M个资源池的至少一个参数相同。
该M个资源池中任意两个资源池的频域资源可以完全重叠,可以不重叠,也可以部分重叠,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当该M个资源池中任意两个资源池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时,可以为频域资源存在重叠的资源池配置不同的帧结构(例如,子载波间隔或CP),使得频域资源重叠的资源池传输不同数据。
下面,对该第一参数与该至少一个参数的关系进行说明。
在一种情况中,第一参数可以是终端使用M个资源池实际通信过程中公用的参数,这种情况下,该终端可以将SL BWP配置信息中的第一参数确定为该M个资源池的相关参数(即,该至少一个参数),这样,使得该M个资源池的该至少一个参数都相同。应理解,这种情况中,该至少一个参数即为该第一参数。也可以理解,该第一参数是BWP级别的参数,适用于一个SL BWP中的所有资源池,一个SL BWP中的所有资源池的参数特征都相同。
在另一种情况中,该第一参数可以是与预配置的M个资源池公用的参数,或者说,是网络设备或系统期望的M个资源池都公用的参数,因而,终端在配置该M个资源池时可以使用该第一参数,比如该第一参数中可以包括多个参数取值。不过,在实际配置每个资源池时可以从该第一参数中选择至少一个参数取值配置资源池,并且,从该第一参数中确定的至少一个参数是该M个资源池都适用的参数,这样,使得该M个资源池的该至少一个参数都相同。这种情况下,该至少一个参数等于该第一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取值。可选地,该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波形、帧结构的上下行配置或参数集合,该参数集合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循环前缀CP。
波形表示的是传输数据采用的是单载波还是多载波,比如是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多址(cyclic prefix-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CP-OFDMA)还是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OFDMA,DFT-S-OFDMA)。
帧结构的上下行配置表示SL BWP中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用于下行传输的资源和预留资源,或者,根据帧结构的上下行配置可以确定SL BWP中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用于下行传输的资源和预留资源中的至少一项。应理解,此处的预留资源可以是由上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灵活符号组成的资源,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可以是由上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上行符号组成的资源,用于下行传输的资源可以是由上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下行符号组成的资源。可选地,在SL通信中,不能使用用于下行传输的资源,或者,在SL通信中可以使用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和/或预留的资源;参数集合可以理解为上文所述的帧结构参数,是用于表示帧结构的一套参数,可以包括子载波间隔和CP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包括一个子帧或一个时隙包括的符号的数量的参数,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一个或多个”,两种描述可以替换。
作为实例而非限定,该第一参数还可以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参数:
用于指示资源池中包括的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channel,PSCCH)和物理旁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是否始终相邻的参数adjacency PSCCH-PSSCH,即在一个SL BWP中的所有资源池的PSCCH和PSSCH是否始终相邻的特征可以是相同的。
用于指示同步配置的参数sync Config Index,即在一个SL BWP中的所有资源池的同步配置参数可以是相同的。
用于指示允许的同步类型的参数SL-Sync Allowed,即在一个SL BWP中的所有资源池的允许的同步类型的参数可以是相同的。其中,同步类型可以是包括卫星同步,基站同步,终端设备同步等同步类型。
用于表示区域的区域标识Zone ID,即在一个SL BWP中的所有资源池对应的区域标识可以是相同的。其中,区域可以是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的区域,具体的区域划分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通过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所述区域标识用于标识区域。应理解,上述仅是对第一参数的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配置一个SL BWP中的所有资源池都公用的参数都可以归为该第一参数,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进一步,基站也可以向UE指示不能支持的QoS流标识。例如针对某些sidelink QoS流的QoS profile,即使是要求最低的QoS profile也无法在当前基站或者小区获得满足,基站可以指示所述QoS流不支持。换句话说,QoS流不支持也可以理解为基站拒绝所述QoS流。
本场景中,还可以包括UE收到基站的指示信息后,将基站选择的QoS profile指示给上层。以下具体描述:
首先,核心网通过基站向UE发送携带映射规则的指示信息。QoS的映射属于UE的接入(access stratum,AS)层的上层的功能具体而言,UE的PC5-S层获取映射规则后,可根据该映射规则映射出多个QoS profile,并向UE的AS层发送该多个QoS profile,以及对应的QoS流标识和目标标识。
随后,AS层向基站发送上述自PC5-S层获取的多套QoS profile,对应的QOS流标识和对应的目标标识。基站从上述多套QoS profile中选取一个合适QoS profile或者自行确定一个QoS profile,并向AS层发送该QoS profile的指示信息,以及相应的QOS流标识。可选的,基站还可以向AS层发送该QoS profile对应的目标标识。
接下来,UE的AS层收到基站的指示后,需要进一步指示PC5-S层,并告知VX2层应该遵循或应用哪套QoS profile。具体的,AS层将上述获取的QoS profile发送给PC5-S层,从而PC5-S层对其进行适配并且与对端终端进行sidelink通信。进一步,AS层还可以向PC5-S层发送上述QoS profile相应的QOS流标识和相应的目标标识。可选的,AS层还可以向PC5-S层指示不支持或被拒绝的QoS流。进一步的,基站也可以更新选择的QoS profile,并向UE指示。对应的,UE的AS层同样需要向PC5-S层指示更新信息。
可以理解,UE的PC5-S层为UE的单播连接分配的AS层的目标标识,会与对端UE进行交互,并以对端UE的AS层的目标标识作为数据通信的标识。具体而言,UE1的上层给UE1分配的AS层的标识,UE1当做源标识使用。将其发送给对端UE即UE2后,UE2是当做目标标识使用的。
在本实现方式中,针对连接态的UE,通过基站的参与能够让UE适配出最优的QoSprofile,从而提升网络通信效率。
2、常规sidelink场景的实现方式二
与实现方式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UE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一套QoSprofile。
可选的,本场景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旁链路配置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基于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在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选择一个。
在本方式中,UE接收基站的发送的sidelink配置,所述sidelink配置可以是基站通过广播,或通过RRC专用信令发给UE的。例如,当UE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基站通过广播消息向UE发送sidelink配置。当UE处于连接态时,基站通过RRC专用信令向UE发送sidelink配置。
可选的,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包括旁链路测量结果与QoS的对应关系。具体的,旁链路测量结果可以包括信道繁忙率(Channel Busy Ratio,CB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ing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ing received quality,RSRQ)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以CBR为例,旁链路配置信息包括CBR取值及其对应的QoS profile,表示在相应的CBR范围内能够支持的QoS,用于UE从多套QoS profile中确定最符合当前网络环境的QoS profile。上述CBR可以用于评估当前时刻的信道负载或信道质量。
UE可以基于该sidelink配置从多套QoS profile中确定一套QoS profile,并基于该套选定的QoS profile确定sidelink承载的配置。具体的,UE通过测量获得当前资源池的CBR,然后根据sidelink配置确定对应的QoS profile,该QoS profile可以理解为当前能够满足或得到保证的QoS。随后,UE在获取的多套QoS profile中选择一套QoS profile,该QoSprofile可以是当前能够满足的QoS范围内QoS要求最高的QoSprofile,或者最符合当前网络通信环境的QoS profile。
可选的,当UE处于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还可以按照这套选择的Qos profile确定sidelink承载配置。具体的,UE可以从基站广播中获取QoS profile和sidelink承载的映射关系,以及sidelink承载配置。
本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选择的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
具体的,UE确定了QoS profile之后,可以将该QoS profile告知基站,如携带在旁链路终端信息(SidelinkUEInformation,SUI)中上报给基站。如果UE是连接态,UE在选择了QoS profile之后上报给基站。换言之,当UE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UE无需将所述选择的QoS profile发送给基站。
可选的,UE可以通过旁链路终端信息(SidelinkUEInformation,SUI)向基站上报QoS流标识、该QoS流映射出的QoS profile、和目标标识(destination ID,DST ID),该SUI用于请求进资源配置。本方案中,UE的AS层可以自行在上述多套QoS profile中选择一套合适的QoS profile,并向PC5-S层发送该选择的QoS profile,以及相应的QOS流标识和对应的目标标识,从而PC5-S层基于获取的信息进行适配并与对端UE进行sidelink通信,具体交互方式参考方式1。
进一步的,如果UE测得的CBR结果发生了变化,UE也需要更新选择结果,按照最新测量得到的CBR确定当前能够满足的QoS,进一步确认是否需要更新选择结果。如果更新,则还需要相应的更新Sidelink承载配置。具体的,所述更新sidelink承载配置可以是删除之前建立的sidelink承载,然后按照更新后的QoS确定sidelink承载配置,并按照该sidelink承载配置建立新的sidelink承载。或者,UE向基站上报更新后的QoS profile。可选的,AS层向PC5-S层指示更新信息,从而PC5-S层可以基于该更新信息进行后续操作。
本实现方式中,由基站提供sidelink测量结果与QoS的对应关系,结合UE自己测量得到的sidelink测量结果,综合判定当前环境能够满足的QoS,从而更准确地选择QoSprofile,提升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效率。
3、Sidelink CU-DU场景的实现方式:
与常规sidelink实现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DU从多套QoS profile中选择一套QoSprofile,用于UE与UE之间的通信。
在该场景中,本方法还可以包括:
CU向DU发送sidelink QoS流的标识及其对应的多套QoS profile。
具体而言,CU接收UE的AS层发送的自PC5-S层获取的多套QoS profile,及其对应的QOS流标识和对应的目标标识。DU从上述多套QoS profile中选取一个合适QoS profile或者自行生成一个QoS profile,并向CU指示该QoS profile,以及相应的QoS流标识,从而由CU向UE指示上述信息。可选的,DU向CU指示该QoS profile,可以理解为DU向CU发送该QoSprofile的指示信息。进一步的,DU还可以向CU发送该QoS profile对应的目标标识。
接下来,CU向UE的AS层发送上述指示后,UE的AS需要进一步指示PC5-S层,并告知PC5-S层应该遵循或应用哪套QoS profile。具体的,AS将上述获取的QoS profile,相应的QOS流标识和相应的目标标识发送给PC5-S层,从而PC5-S层对其进行适配并且与对端终端进行sidelink通信。可选的,AS层还可以向PC5-S层指示不支持或被拒绝的QoS流。进一步的,基站也可以更新选择的QoS profile,并向UE指示。对应的,UE的AS层同样需要向PC5-S层指示更新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CU向DU发送的sidelink QoS流对应的多套QoS profile,可以与CU从UE收到的多套QoS profile相同或不同。上述不同可以理解为多套QoS profile的数量不同,或者多套QoS profile的排列顺序不同,或者多套QoS profile中QoS参数取值不同,等等。换句话说,多套QoS profile中只要有任意一个参数不同,不论是该参数的具体内容还是数量,即可以认为不同。
可选的,DU向CU发送Sidelink QoS流的信息和指示该QoS流对应的QoS profile的信息。具体而言,DU在从CU获取的多套QoS profile中选择一套,并将该套QoS profile发送给CU。例如,DU向CU指示的一套QoS profile,可以携带在profile指示信息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DU选择的QoS profile。该指示信息可以是索引或标识,也可以是完整的一套QoSprofile,只要可以让CU获悉或定位到DU选择的QoS profile即可,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CU收到上述Sidelink QoS流的信息和该QoS流对应的QoS profile指示信息后,可以不解析直接打包在RRC消息中;也可以对上述信息进行解析,并生成给UE的指示信发送UE。可以理解,DU向CU反馈的指示信息和CU向UE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相同或不同,但指代的QoS profile是相同。例如,上述DU向CU反馈的指示信息中QoS profile的取值范围可以不同于CU向UE发送的指示信息中QoS profile的取值范围。
可选的,CU向UE发送Sidelink QoS流的信息及其对应的选择的QoS profile指示信息。所述QoS profile的指示信息用于向UE指示为该sidelink QoS流选择的QoSprofile。
可选的,如果上述信息需要随网络环境进行调整,通过DU发起更新,并将更新后的信息发送给CU。CU获取上述更新信息后,同样需要发送给UE。
本实现方式中,因为DU清楚当前sidelink资源的使用情况,故由DU进行选择多套QoS profile中的一套会优化网络通信效率,从而更好的适配当前通信环境。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4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4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通信总线402,存储器4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404。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4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4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4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或者,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处理器401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的处理相关的功能,通信接口404负责与其他设备或网络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4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和处理器4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可以理解的是,图4仅仅示出了通信装置40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该任意数量的通信单元可以单独提供或以组合方式提供上述功能。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4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405和输入设备406。输出设备405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4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406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4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此外,如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40可以为芯片、终端、基站、CU或DU,或者有图4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装置40的类型。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可以为各实施例中的终端、具有终端功能的装置、或芯片,等。以下出现的术语或名词,可以结合上文的描述理解其含义或功能;以下出现的步骤或动作,同样可以结合上文的描述理解其具体细节或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该通信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510和发送单元530。进一步的,上述通信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520,其可以与发送单元530基于天线连接。
发送单元530和接收单元520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收发信息。或者,上述发送单元530和接收单元52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描述的通信方法中由通信设备进行的处理。
例如,上述处理单元510用于为一个服务质量流映射出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上述发送单元530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上述发送单元530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所述服务质量流和目标标识。
可选的,上述接收单元520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一个。
可选的,上述接收单元520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旁链路配置信息;上述处理单元510还用于基于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在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选择一个。
可选的,上述发送单元530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选择的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
可选的,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繁忙率对应的通信范围信息。
可选的,上述接收单元520还用于获取服务质量的映射规则;上述处理单元510为服务质量流信息映射出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具体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映射规则,为所述服务质量流信息映射出所述多个服务质量流参数组合。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以为各实施例中的基站、具有基站功能的装置、或芯片等。以下出现的术语或名词,可以结合上文的描述理解其含义或功能;以下出现的步骤或动作,同样可以结合上文的描述理解其具体细节或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该网络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620。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610和接收单元630。上述发送单元610和接收单元630可以分别与天线连接。
发送单元610和接收单元630可以用于支持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收发信息。或者,上述发送单元610和接收单元63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描述的通信方法中由网络设备进行的处理。
例如,处理单元620用于基于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获取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该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由一个服务质量流所映射。
又如,处理单元620获取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该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由一个服务质量流所映射。
可选的,接收单元630用于接收来自的UE的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所述服务质量流和目标标识。
可选的,发送单元610用于向UE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一个。
可选的,发送单元610用于向UE发送旁链路配置信息,用于UE基于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在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选择一个。
可选的,接收单元630用于接收来自的UE的从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选择的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
可选的,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繁忙率对应的通信范围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通信设备或网络设备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装置500或600可以分别采用图4所示的形式。比如,图5中的发送单元530/接收单元520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的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3来实现。具体的,可以通过由处理器401来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或者,可选的,图5中的发送单元530/接收单元520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的处理器401来实现,或通过图4的通信接口404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又如,图6中的发送单元610/接收单元630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的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3来实现。具体的,可以通过由处理器401来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或者,可选的,图6中的发送单元610/接收单元630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的处理器401来实现,或通过图4的通信接口404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设备实现上述的通信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通信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基站、终端、基站或终端的控制器/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终端或基站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终端或基站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各个网元本身、以及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终端、通信装置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用于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设备为一个服务质量流映射出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
所述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所述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和目标标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旁链路配置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基于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在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选择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选择的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繁忙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和信道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获取服务质量的映射规则;
所述通信设备为服务质量流映射出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具体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映射规则,为所述服务质量流映射出所述多个服务质量流参数组合。
8.一种用于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基于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获取至少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对应一个服务质量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通信设备的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所述服务质量流标识、和目标标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基于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获取的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旁链路配置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获取至少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具体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基于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在所述多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中选择的一个服务质量参数组合。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链路配置信息包括信道繁忙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和信道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
14.一种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项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项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3项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
1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
1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0734.1A CN113766575A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
PCT/CN2021/094882 WO2021244299A1 (zh) | 2020-06-04 | 2021-05-20 |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
EP21818654.2A EP4152815A4 (en) | 2020-06-04 | 2021-05-20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18/074,097 US20230095067A1 (en) | 2020-06-04 | 2022-12-02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0734.1A CN113766575A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66575A true CN113766575A (zh) | 2021-12-07 |
Family
ID=78783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00734.1A Pending CN113766575A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95067A1 (zh) |
EP (1) | EP4152815A4 (zh) |
CN (1) | CN113766575A (zh) |
WO (1) | WO202124429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23143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数据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4255711A1 (zh) * | 2023-06-14 | 2024-12-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85101B (zh) * | 2022-04-26 | 2022-10-28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 网络功能划分方法、无线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49657A (zh) * | 2018-02-14 | 2019-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QoS描述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US20200053596A1 (en) * | 2018-08-10 | 2020-02-13 | Mediatek Inc. | Enhanced Handling on QoS Flow Descrip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412571B2 (en) * | 2015-03-24 | 2019-09-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figuration by eNB for D2D UE to network relay search |
CN110769461B (zh) * | 2018-07-26 | 2023-05-0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QoS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831075B (zh) * | 2018-08-10 | 2024-08-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3016229A (zh) * | 2018-11-13 | 2021-06-2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副链路服务质量流管理以及相关方法和装置 |
EP4301010A3 (en) * | 2019-03-26 | 2024-02-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nection for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communication |
US11889344B2 (en) * | 2019-10-29 | 2024-01-3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QOS information in NR V2X |
JP7394991B2 (ja) * | 2019-11-07 | 2023-12-08 |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サイドリンク通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2020
- 2020-06-04 CN CN202010500734.1A patent/CN113766575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5-20 WO PCT/CN2021/094882 patent/WO2021244299A1/zh unknown
- 2021-05-20 EP EP21818654.2A patent/EP4152815A4/en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12-02 US US18/074,097 patent/US20230095067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49657A (zh) * | 2018-02-14 | 2019-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QoS描述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US20200053596A1 (en) * | 2018-08-10 | 2020-02-13 | Mediatek Inc. | Enhanced Handling on QoS Flow Descrip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R2-1903702 Discussion on UE assistance information for SLRB configuration"", 3GPP TSG_RAN\\WG2_RL2, 28 March 2019 (2019-03-28), pages 2 * |
ERICSSON: ""S2-1904426_3369_V2X_Discussion on PC5 QoS model_r7"", 3GPP TSG_SA\\WG2_ARCH, 11 April 2019 (2019-04-11), pages 1 * |
HUAWEI: "R3-195093 "Support of alternative QoS profiles during UE mobility"", 3GPP TSG_RAN\\WG3_IU, no. 3, 5 October 2019 (2019-10-05), pages 2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23143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数据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4255711A1 (zh) * | 2023-06-14 | 2024-12-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152815A1 (en) | 2023-03-22 |
WO2021244299A1 (zh) | 2021-12-09 |
US20230095067A1 (en) | 2023-03-30 |
EP4152815A4 (en) | 2023-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40733B (zh) | 用于车辆通信中的资源预留的方法 | |
JP7340648B2 (ja) | 車両間通信のためのロケーションおよびリッスンビフォアスケジュールベースのリソース割振り | |
CN111357365B (zh) | 用于多频率上传输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56418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 |
US20200305139A1 (en) |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5734202A (zh) | 旁链路通信方法及设备 | |
CN119450489A (zh) | 侧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095067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20230156670A1 (en) | Partial sen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1867089B (zh)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 |
JP7546003B2 (ja) | 解放されたリソースを利用する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WO2019062746A1 (zh)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4640963A (zh) | 旁链路通信方法及设备 | |
US20200374862A1 (en) |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4788385A (zh) | 用于支持nr v2x中终端的副链路发送和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时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 |
JP2023514078A (ja) | パケット遅延バジェットが制限されるシナリオにおいてモード2のリソースを(再)選択する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JP7604503B2 (ja) | 予約されたリソースを利用する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JP2024534433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間調整と関連した情報の送受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WO2019174017A1 (zh) | 车联网中载波选择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JP2023023408A (ja) |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 |
WO2023013548A1 (ja)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
WO2024034227A1 (ja)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
CN119729803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25031258A1 (zh) |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23207774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