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9139A - 样本分析仪及其供液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样本分析仪及其供液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59139A CN113759139A CN202010485856.8A CN202010485856A CN113759139A CN 113759139 A CN113759139 A CN 113759139A CN 202010485856 A CN202010485856 A CN 202010485856A CN 113759139 A CN113759139 A CN 1137591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storage tank
- reservoir
- liquid storage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472 biological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412 per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1550 stock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95 di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0 di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00 ur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样本分析仪及其供液方法,该样本分析仪包括供液组件、驱动组件、采样组件、反应组件、检测组件、废液处理组件以及控制器;其中,供液组件包括第一储液池、第二储液池和用液组件,所述第一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连通以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连通,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内的液体不足时,所述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通过设置第一储液池和第二储液池,第一储液池为用液组件供液,当第一储液池的液体不足时,使用第二储液池为用液组件供液,实现连续供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样本分析仪及其供液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样本分析仪的供液组件中,当储液池中的液体被消耗,需要补充液体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储液池的压力切换成负压,利用试剂桶与储液池之间的压差,将试剂桶中的液体灌注到储液池内。灌注完成后,储液池再切换成正压,向外供液。在储液池灌注液体过程中,由于储液池内为负压,无法继续向外供液,将导致样本分析仪中需要上述液体的管路被迫停止工作,从而降低了样本分析仪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连续供液的样本分析仪及其供液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供液组件、驱动组件、采样组件、反应组件、检测组件、废液处理组件以及控制器;所述供液组件用于供液;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样本分析仪中的流路;所述采样组件用于采集和分配生物样本;所述反应组件用于对所述生物样本进行处理以形成待测液;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液以形成检测信息;所述废液处理组件用于收集和排放所述样本分析仪中的废液;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样本分析仪的工作流程并处理检测信息以形成分析结果;
其中,所述供液组件包括第一储液池、第二储液池和用液组件,所述第一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连通以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连通,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内的液体不足时,所述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
其中,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切换件,所述第一切换件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件还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切换件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第一储液池或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件包括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之间,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之间,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均用于连通或切断。
其中,所述第三阀门和/或所述第四阀门为单向阀,允许所述第一储液池或所述第二储液池的液体流入所述用液组件,而阻止反向流动。
其中,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试剂桶和第四切换件,所述试剂桶通过所述第四切换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储液池,所述第四切换件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试剂桶与所述第一储液池。
其中,所述试剂桶还通过所述第四切换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储液池。
其中,所述第四切换件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试剂桶之间,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试剂桶之间,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用于连通或切断。
其中,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为单向阀,允许所述试剂桶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一储液池或所述第二储液池,而阻止反向流动。
其中,所述第四切换件和所述试剂桶之间还设有第五切换件,所述第五切换件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试剂桶与所述第四切换件,以避免所述第四切换件的液体泄漏而流动到所述试剂桶中。
其中,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储液池连接的第一正压源和第一负压源;当所述第一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所述第一正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增压;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内的液体不足而进行灌注时,所述第一负压源为所述储液池减压。
其中,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储液池连接的第二正压源和封闭端,当所述第一储液池灌注液体时,所述第二正压源为所述第二储液池加压,以使所述第二储液池向所述用液组件供液;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供液,且所述第二储液池向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所述第二储液池连通至所述封闭端。
其中,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第三切换件,所述第三切换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正压源和所述封闭端与所述第二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三切换件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第二正压源或所述封闭端的连接。
其中,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第七切换件及第二负压源或大气端,所述第七切换件与所述第三切换件连接,所述第二正压源、所述封闭端及所述第二负压源或所述大气端通过所述第七切换件与所述第三切换件连通至所述第二储液池;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灌注液体时,所述第二负压源为所述第二储液池减压,或所述大气端将所述第二储液池连通至大气。
其中,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之间还设置有第六切换件,所述第六切换件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储液池通过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连通;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供液,并通过所述第二储液池向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所述第六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灌注,所述第六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当所述第一储液池进行灌注,所述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所述第六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
其中,所述第一储液池的体积比所述第二储液池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的供液方法,包括:
第一储液池为用液组件供液;
当所述第一储液池的液体不足时,使用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
其中,当所述第一储液池的液体不足时,进行向所述第一储液池灌注液体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储液池与试剂桶连通,第一负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减压,以使所述试剂桶内的液体在压差的作用下流入所述第一储液池。
其中,所述“第二储液池为用液组件供液”的步骤包括:
第一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第二正压源为所述第二储液池增压,以使所述第二储液池的液体流入所述用液组件。
其中,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在灌注液体,所述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第一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一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所述第一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
其中,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在灌注液体,所述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第六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的步骤包括:
第一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所述第一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第一正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增压。
其中,当所述第二储液池的液体不足时,所述供液方法还包括:
第六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第一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第一正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增压,第二负压源为所述第二储液池减压,使得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灌注液体。
其中,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的液体充足时,所述供液方法还包括:
第六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供液,同时所述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且所述第二储液池的液体的液面高度不下降。
其中,所述供液方法还包括:
第一正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增压,封闭端将所述第二储液池封闭,使得所述第二储液池内压力恒定。
其中,所述供液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六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正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增压,大气端将所述第二储液池连通至大气,所述第一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样本分析仪,通过设置第一储液池和第二储液池,第一储液池为用液组件供液,当第一储液池的液体不足时,使用第二储液池为用液组件供液,实现连续供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样本分析仪的供液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分析仪的供液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分析仪的供液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分析仪的供液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分析仪的供液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分析仪的供液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分析仪的供液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样本分析仪的供液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可用于进行生物样本分析,生物样本可以为血液、尿液等。
样本分析仪包括供液组件、驱动组件、采样组件、反应组件、检测组件、废液处理组件以及控制器。供液组件用于为样本分析仪供液。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样本分析仪中的各种流路(包括气路和液路)。驱动组件包括多个储气罐和气泵,气泵在多个储气罐内分别建立正压和负压,正压和负压用于实现驱动。采样组件用于采集和分配生物样本。采样组件包括采样针。反应组件用于对生物样本进行处理以形成待测液。反应组件包括多个反应池或流动室。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待测液以形成检测信息。检测组件包括流动室。废液处理组件用于收集和排放样本分析仪中的废液。控制器用于控制样本分析仪的工作流程并处理检测信息以形成分析结果。
请参考图1和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其供液组件包括第一储液池1、第二储液池2和用液组件3,所述第一储液池1与所述用液组件3连通以为所述用液组件3供液,所述第二储液池2与所述用液组件3连通,当所述第一储液池1内的液体不足时,所述第二储液池2为所述用液组件3供液。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第一储液池1为用液组件3供液,当第一储液池1的液体不足时,使用第二储液池2为用液组件3供液,实现连续供液。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一储液池1与用液组件3连通可以为直接连通,如图1所示,也可以为间接连通,如图5所示,第一储液池1通过第二储液池2与用液组件连通。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并联设置,当第一储液池1内的液体不足而进行灌注时,第二储液池2用于向用液组件3供液;当第二储液池2内的液体不足而进行灌注时,第一储液池1用于向用液组件3供液,使得用液组件3始终能够有液体供应,实现连续供液。
可选的,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的形状和结构相同,且体积相同,方便制造和零件的备件。
可选的,用液组件3可以为反应组件或检测组件。例如,用液组件1可以为反应池或流动室。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可用于存储稀释液。
可选的,第一储液池1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液池1内的液面高度。第二储液池2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储液池2内的液面高度。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可为浮子传感器。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与用液组件3之间设有第一切换件41,第一储液池1经第一切换件41连接至用液组件3,第二储液池2经第一切换件41连接至用液组件3,第一切换件3用于切换第一储液池1或第二储液池2与用液组件3的连接状态。换而言之,第一切换件41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一储液池1与用液组件3,第一切换件41还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二储液池2与用液组件3,且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不同时连通或切断,而是交叉进行。即第一切换件41连通第一储液池1和用液组件3时,切断第二储液池2和用液组件3;第一切换件41连通第二储液池2和用液组件3时,切断第一储液池1和用液组件3。
本实施例中,第一切换件41连通第一储液池1和用液组件3时,第一储液池1用于向用液组件3供液,此时第一切换件41切断第二储液池2与用液组件3的连接,第二储液池2可进行灌注。第一切换件41连通第二储液池2和用液组件3时,第二储液池2用于向用液组件3供液,此时第一切换件41切断第一储液池1与用液组件3的连接,第一储液池1可进行灌注。第一切换件41可以为单个两位三通电磁阀或者两个截止阀。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储液池1连接有第一正压源12和第一负压源13,第二储液池2连接有第二正压源22和第二负压源23。第一正压源12用于向第一储液池1增压,使得第一储液池1内的液体在压强作用下流动至用液组件3;第一负压源13用于向第一储液池1减压,使得第一储液池1内的压力小于外界压力(例如大气压),第一储液池1具有吸力,用于向第一储液池1内灌注液体。类似的,第二正压源22用于使得第二储液池2向用液组件3供液,第二负压源23用于向第二储液池2内灌注液体。
可选的,第一正压源12和第一负压源13与第一储液池1之间设有第二切换件11,第二切换件11用于切换第一储液池1与第一正压源12或第一负压源13的连接状态。
具体的,第二切换件11连通第一正压源12与第一储液池1时,切断第一负压源13与第一储液池1;第二切换件11连通第一负压源13与第一储液池1时,切断第一正压源12与第一储液池1。第二切换件11可以为单个两位三通电磁阀或者两个截止阀。
可选的,第二正压源22和第二负压源23与第二储液池2之间设有第三切换件21,第三切换件21用于切换第二储液池2与第二正压源22或第二负压源23的连接状态。
具体的,第三切换件21连通第二正压源22与第二储液池2时,切断第二负压源23与第二储液池2;第三切换件21连通第二负压源23与第二储液池2时,切断第二正压源22与第二储液池2。第三切换件21可以为单个两位三通电磁阀或者两个截止阀。
一种实施例中,供液组件还包括试剂桶5,试剂桶5与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连接。当第一储液池1连通第一负压源13,或第二储液池2连通第二负压源23时,试剂桶5向第一储液池1或第二储液池2灌注液体,即试剂桶5内的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第一储液池1或第二储液池2内。
可选的,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与试剂桶5之间设置有第四切换件42,第四切换件42用于切换试剂桶5与第一储液池1或第二储液池2的连接状态。
具体而言,当第四切换件42连通第一储液池1和试剂桶5时,切断第二储液池2和试剂桶5;当第四切换件42连通第二储液池2和试剂桶5时,切断第一储液池1和试剂桶5。
本实施例中,第四切换件42包括第一阀门421和第二阀门422。第一阀门421设置在第一储液池1与试剂桶5之间,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二阀门422设置在第二储液池2与试剂桶5之间,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一阀门421和第二阀门422可以为截止阀。
优选的,第一阀门421、第二阀门422和试剂桶5之间设有第一三通接头423,使得第一阀门421设置在第一储液池1和第一三通接头423之间,第二阀门422设置在第二储液池2和第一三通接头423之间,第一三通接头423用于将试剂桶5的液体分配至第一阀门421和第二阀门422。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第一切换件41包括第三阀门411和第四阀门412。第三阀门411设置在第一储液池1和用液组件3之间,用于连通或切断;第四阀门412设置在第二储液池2和用液组件3之间,用于连通或切断。
具体而言,第三阀门411连通第一储液池1和用液组件3时,第四阀门412切断第二储液池2和用液组件3;第四阀门412连通第二储液池2和用液组件3时,第三阀门411切断第一储液池1和用液组件3。
本实施例中,第三阀门411和第四阀门412为单向阀,允许第一储液池1或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流入用液组件3,而不能反向流动,避免用液组件3的液体污染第一储液池1或第二储液池2。
优选的,第三阀门411、第四阀门412和用液组件3之间设有第二三通接头413,第二三通接头413用于将第三阀门411或第四阀门412的液体接通至用液组件3。
一种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第四切换件42的第一阀门421和/或第二阀门422为单向阀,第一阀门421允许试剂桶5的液体流入第一储液池1,而不能反向流动;第二阀门422允许试剂桶5的液体流入第二储液池2,而不能反向流动。采用单向阀可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同样可在第一阀门421和第二阀门422与试剂桶5之间设有第一三通接头423,使得第一阀门421设置在第一储液池1和第一三通接头423之间,第二阀门422设置在第二储液池2和第一三通接头423之间,第一三通接头423用于将试剂桶5的液体分配至第一阀门421和第二阀门422。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第一阀门421和第二阀门422与试剂桶5之间设有第五切换件51,第五切换件51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一阀门421和第二阀门422与试剂桶5的连接。
优选的,第五切换件51设置在第一三通接头423和试剂桶5之间。当第一阀门421和/或第二阀门422为单向阀时,为避免第一阀门421和/或第二阀门422可能的液体反向泄漏,第五切换件51可切换至切断第一阀门421和第二阀门422与试剂桶5的连接的状态,以使第一储液池1和/或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不会回流进入试剂桶5中而造成污染。第五切换件51优选为两通电磁阀。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第四切换件42为单个两位三通阀,第一储液池1、第二储液池2和试剂桶5均与第四切换件42连接,第四切换件42用于连通或切断试剂桶5与第一储液池1和/或第二储液池2的连接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第四切换件42和试剂桶5之间设置有第五切换件51,第五切换件51为单向阀,允许试剂桶5的液体流向第四切换件42,而不能反向流动。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连接,第二储液池2连接用液组件3。第一储液池1的液体流入第二储液池2,再流入用液组件3,实现连续供液。
优选的,第一储液池1的体积比第二储液池2大,可节省空间。
优选的,第二储液池2与用液组件3之间同样设有第一切换件41,第一切换件41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二储液池2与用液组件3。当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不足时,设置第一切换件41切断第二储液池2与用液组件3,并使用第一储液池1对第二储液池2进行灌注;待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充足时,再打开第一切换件41,以继续进行供液。
优选的,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之间设有第六切换件43,第六切换件43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一储液池1与第二储液池2。当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均充足时,第六切换件43连通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且第一切换件41连通第二储液池2和用液组件3,第一储液池1的液体流入第二储液池2,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流入用液组件3,以保持连续供液,且使得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保持充足。当供液一段时间后,第一储液池1的液体不足,则第六切换件43切断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对第一储液池1进行灌注,同时第一切换件41继续连通第二储液池2和用液组件3,第二储液池2为用液组件3供液。当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不足时,第一切换件41切断第二储液池2与用液组件3,且第六切换件43连通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第一储液池1对第二储液池2进行灌注。由于在第二储液池2单独供液的过程中,第一储液池1在进行灌注,待第二储液池2供液一段时间后,第一储液池1被灌注而液体充足,可以用于向第二储液池2进行灌注。当第一储液池1对第二储液池2进行灌注时,可以选择用液组件3的工作间隙,从而可不影响用液组件3的用液。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储液池1连接有第一正压源12和第一负压源13,第一正压源12用于为第一储液池1内增压,第一负压源13用于为第一储液池1内减压。当第一储液池1向第二储液池2供液或灌注时,第一正压源12对第一储液池1增压;当第一储液池1灌注时,第一负压源13对第一储液池1减压。
优选的,第一正压源12和第一负压源13与第一储液池1之间可设有第二切换件11,第二切换件11用于切换第一储液池1与第一正压源12或第一负压源13的连接状态,即用于连通或切断。
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储液池2连接有第二正压源22和第二负压源23,第二正压源22用于为第二储液池2增压,第二负压源23用于为第二储液池2减压。当第一储液池1灌注,第二储液池2用于供液时,第二正压源22为第二储液池2增压;当第二储液池2灌注时,第一正压源12用于为第一储液池1增压,第二负压源23为第二储液池2减压,可加速第一储液池1的液体灌注到第二储液池2中,迅速灌满后可用于供液,实现短时间间隔供液的目的。
优选的,第二正压源22和第二负压源23与第二储液池2之间可设有第三切换件21,第三切换件21用于切换第二储液池2与第二正压源22或第二负压源23的连接状态,即用于连通或切断。
本实施例中,第二储液池2还连接有封闭端25,封闭端25使得第二储液池2内的压力恒定。当第一储液池1用于向第二储液池2供液,且第二储液池2向用液组件3供液时,第二储液池2连接封闭端25,以保持第二储液池2内的压力不变,从而使得第二储液池2内的液面高度保持在一定高度而不降低。
优选的,封闭端25和第三切换件21与第二储液池2之间设有第七切换件24,第七切换件24用于切换第二储液池2与封闭端25或第二正压源22/第二负压源23的连接状态。
具体而言,当第一储液池1向第二储液池2供液,且第二储液池2向用液组件3供液时,第七切换件24切换至第二储液池2与封闭端25连通;当第一储液池1灌注,第二储液池2向用液组件3供液时,第七切换件24切换至第二储液池2与第三切换件21连通,且第三切换件21切换至与第二正压源22连通,使得第二正压源22为第二储液池2增压;当第一储液池1向第二储液池2灌注时,第七切换件24切换至第二储液池2与第三切换件21连通,且第三切换件21切换至与第二负压源23连通,使得第二负压源23为第二储液池2减压。第七切换件24可以为单个两位三通阀或两个电磁阀。
应当理解,第二正压源22、第二负压源23/大气端26和封闭端25通过第七切换件24和第三切换件21与第二储液池2连接,第二正压源22、第二负压源23/大气端26和封闭端25在第七切换件24和第三切换件21上的连接位置可自由排列,例如图5所示的,第三切换件21连接封闭端25,第七切换件24连接第二正压源22和第二负压源23;又如图7所示的,第三切换件21连接第二正压源22,第七切换件24连接封闭端25和大气端26。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储液池1还连接有试剂桶5,试剂桶5用于在第一储液池1处于灌注状态时为第一储液池1供液。
优选的,第一储液池1与试剂桶5之间设有第四切换件42,第四切换件42用于连通或切断第四切换件42与试剂桶5。本实施例中,第四切换件42为截止阀。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第六切换件43为单向阀,第六切换件43除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外,还仅允许第一储液池1的液体流入第二储液池2,而不能反向流动。
一种实施例中,第四切换件42也为单向阀,第四切换件42除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一储液池1和试剂桶5外,还仅允许试剂桶1的液体流入第一储液池1,而不能反向流动。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第三切换件21设置在第二正压源22和第七切换件24与第二储液池2之间,即第三切换件21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二储液池2与第二正压源22,还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二储液池2与第七切换件24。第七切换件24设置在封闭端25和大气端26与第三切换件21之间,即第七切换件24用于连通或切断封闭端25与第三切换件21,还用于连通或切断大气端26与第三切换件21。第三切换件21和第七切换件24均为两位三通阀。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储液池1向第二储液池2供液,且第二储液池2向用液组件3供液时,第三切换件21连通至第七切换件24,且第七切换件24连通至封闭端25,以保持第二储液池2内的压力不变。当第一储液池1灌注,且第二储液池2向用液组件3供液时,第三切换件21连通至正压源22,以向第二储液池2内增压。当第一储液池1向第二储液池2灌注时,第三切换件21连通至第七切换件24,且第七切换件24连通至大气端26,使得第二储液池2内的压力为大气压。相对于第二储液池2内的压力为负压,第二储液池2内的压力为大气压也可以实现灌注,仅速度稍慢一些。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第三切换件21设置在第二正压源22和第七切换件24与第二储液池2之间,即第三切换件21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二正压源22和第二储液池2,以及用于连通或切断第七切换件24和第二储液池2。第七切换件24设置在大气端26和第三切换件21之间,即用于连通或切断大气端26和第三切换件21。第三切换件21为两位三通阀。第七切换件24为两通阀,一个接口与大气端26连接,一个接口封闭,当第七切换件24需要连通至封闭端25(见图7)时,第七切换件24连通至封闭的接口,同样实现与连通封闭端25相同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的灌注动作和供液动作,是通过对其内部的液体消耗量、其内部的液位传感器状态以及灌注时间的精确控制来实现的。基本原则是:A.每个功能时序对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内液体的消耗量(即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的供液量)应少于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灌满状态的总量,例如总量为140mL,消耗量为120mL。B.每个功能时序如果消耗了第一储液池1或第二储液池2内的液体,就必须在时序结束之前将第一储液池1或第二储液池2灌满。C.每个功能时序中,灌注的时机,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是供液和灌注分开进行,由于设置了两个储液池,可以第一储液池1灌注时,第二储液池2供液,或者第一储液池1供液时,第二储液池2供液,还可以第一储液池1为第二储液池2供液,从而大幅减少仪器测量和维护的耗时,提高时序动作安排的灵活性。
请参考图1和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的供液方法,供液方法可采用如上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进行供液。供液方法可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
该供液方法包括:
第一储液池1为用液组件3供液;
当所述第一储液池1的液体不足时,使用第二储液池2为所述用液组件3供液。
本实施例中,使用第一储液池1向用液组件3供液,当第一储液池1的液体不足时,使用第二储液池2向用液组件3供液,实现连续供液。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该当所述第一储液池1的液体不足时,进行向所述第一储液池1灌注液体的步骤,包括:
将第一储液池1与试剂桶5连通,第一负压源13为第一储液池1减压,以使试剂桶5内的液体在压差的作用下流入第一储液池1。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或图5,通过第四切换件42连通第一储液池1与试剂桶5,第四切换件42还可以切断第一储液池1与试剂桶5。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第四切换件42还可以连通第二储液池2和试剂桶5,从而使得试剂桶5也可以为第二储液池2灌注液体。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或图5,该“第二储液池2为用液组件3供液”的步骤包括:
第一切换件41连通所述第二储液池2与所述用液组件3,第二正压源22为第二储液池2增压,以使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流入用液组件3。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当第一储液池1在灌注液体,第二储液池2为用液组件3供液时,第一切换件41的第三阀门411切断第一储液池1与用液组件3,第四阀门412连通第二储液池2与用液组件3。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第三切换件42的第一阀门421连通第一储液池1与试剂桶5,第二阀门422切断第二储液池2与试剂桶5。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当第一储液池1在灌注液体,第二储液池2为用液组件3供液时,第六切换件43切断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的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第一储液池1为用液组件3供液”的步骤包括:
第一切换件41的第三阀门411连通第一储液池1和用液组件3,第四阀门412切断第二储液池2和用液组件3,第一正压源12为第一储液池1增压。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当所述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不足时,所述供液方法还包括:
第六切换件43连通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所述第一切换件41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2和所述用液组件3,第一正压源12为第一储液池1增压,第二负压源23为第二储液池2减压,使得所述第一储液池1向所述第二储液池3灌注液体。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当所述第一储液池1和所述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充足时,该供液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六切换件43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1和所述第二储液池2,第一储液池1向第二储液池2供液,同时所述第二储液池2为所述用液组件3供液,且所述第二储液池2的液体的液面高度不下降。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所述供液方法还包括:
第一正压源12为第一储液池1增压,封闭端25将第二储液池2封闭,使得第二储液池2内压力恒定。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5,“第二储液池2为用液组件3供液”的步骤包括:
第一切换件41连通第二储液池2与用液组件3,使得第一储液池1的液体进入第二储液池2时,第二储液池2向用液组件3供液,并保持第二储液池2的液面高度保持不降低。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所述供液方法还包括:
第六切换件43连通第一储液池1和第二储液池2,第一正压源12为第一储液池1增压,大气端26将第二储液池2连通至大气,所述第一切换件41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2和所述用液组件3,以使第一储液池1向第二储液池2灌注液体。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6)
1.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组件、驱动组件、采样组件、反应组件、检测组件、废液处理组件以及控制器;所述供液组件用于供液;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样本分析仪中的流路;所述采样组件用于采集和分配生物样本;所述反应组件用于对所述生物样本进行处理以形成待测液;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液以形成检测信息;所述废液处理组件用于收集和排放所述样本分析仪中的废液;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样本分析仪的工作流程并处理检测信息以形成分析结果;
其中,所述供液组件包括第一储液池、第二储液池和用液组件,所述第一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连通以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连通,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内的液体不足时,所述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切换件,所述第一切换件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件还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切换件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第一储液池或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件包括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之间,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之间,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均用于连通或切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门和/或所述第四阀门为单向阀,允许所述第一储液池或所述第二储液池的液体流入所述用液组件,而阻止反向流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试剂桶和第四切换件,所述试剂桶通过所述第四切换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储液池,所述第四切换件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试剂桶与所述第一储液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桶还通过所述第四切换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储液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切换件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试剂桶之间,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试剂桶之间,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用于连通或切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为单向阀,允许所述试剂桶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一储液池或所述第二储液池,而阻止反向流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切换件和所述试剂桶之间还设有第五切换件,所述第五切换件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试剂桶与所述第四切换件,以避免所述第四切换件的液体泄漏而流动到所述试剂桶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储液池连接的第一正压源和第一负压源;当所述第一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所述第一正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增压;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内的液体不足而进行灌注时,所述第一负压源为所述储液池减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储液池连接的第二正压源和封闭端,当所述第一储液池灌注液体时,所述第二正压源为所述第二储液池加压,以使所述第二储液池向所述用液组件供液;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供液,且所述第二储液池向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所述第二储液池连通至所述封闭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第三切换件,所述第三切换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正压源和所述封闭端与所述第二储液池之间,所述第三切换件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第二正压源或所述封闭端的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第七切换件及第二负压源或大气端,所述第七切换件与所述第三切换件连接,所述第二正压源、所述封闭端及所述第二负压源或所述大气端通过所述第七切换件与所述第三切换件连通至所述第二储液池;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灌注液体时,所述第二负压源为所述第二储液池减压,或所述大气端将所述第二储液池连通至大气。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之间还设置有第六切换件,所述第六切换件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储液池通过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连通;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供液,并通过所述第二储液池向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所述第六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灌注,所述第六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当所述第一储液池进行灌注,所述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所述第六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池的体积比所述第二储液池大。
17.一种样本分析仪的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储液池为用液组件供液;
当所述第一储液池的液体不足时,使用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储液池的液体不足时,进行向所述第一储液池灌注液体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储液池与试剂桶连通,第一负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减压,以使所述试剂桶内的液体在压差的作用下流入所述第一储液池。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池为用液组件供液”的步骤包括:
第一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第二正压源为所述第二储液池增压,以使所述第二储液池的液体流入所述用液组件。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在灌注液体,所述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第一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一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所述第一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用液组件。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在灌注液体,所述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时,第六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的连接。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的步骤包括:
第一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所述第一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第一正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增压。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储液池的液体不足时,所述供液方法还包括:
第六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第一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第一正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增压,第二负压源为所述第二储液池减压,使得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灌注液体。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的液体充足时,所述供液方法还包括:
第六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储液池向所述第二储液池供液,同时所述第二储液池为所述用液组件供液,且所述第二储液池的液体的液面高度不下降。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方法还包括:
第一正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增压,封闭端将所述第二储液池封闭,使得所述第二储液池内压力恒定。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六切换件连通所述第一储液池和所述第二储液池,所述第一正压源为所述第一储液池增压,大气端将所述第二储液池连通至大气,所述第一切换件切断所述第二储液池和所述用液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85856.8A CN113759139A (zh) | 2020-06-01 | 2020-06-01 | 样本分析仪及其供液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85856.8A CN113759139A (zh) | 2020-06-01 | 2020-06-01 | 样本分析仪及其供液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59139A true CN113759139A (zh) | 2021-12-07 |
Family
ID=78782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85856.8A Pending CN113759139A (zh) | 2020-06-01 | 2020-06-01 | 样本分析仪及其供液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5913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60326A (zh) * | 2022-04-11 | 2022-05-10 |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样本分析仪的试剂补充装置及其试剂补充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47539A (zh) * | 2012-12-21 | 2013-04-17 |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化学药液供给系统 |
CN104914263A (zh) * | 2015-06-24 | 2015-09-16 | 广州埃克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血液细胞分析仪强力清洁液自动加注方法及装置 |
CN106814183A (zh) * | 2016-12-27 | 2017-06-09 |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鞘流检测系统及鞘流控制方法 |
CN109212246A (zh) * | 2017-06-30 | 2019-01-15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供液装置、样本分析仪、建压装置及供液方法 |
CN110741257A (zh) * | 2017-06-30 | 2020-01-31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样本分析仪及其驱动方法 |
CN110741263A (zh) * | 2017-06-30 | 2020-01-31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供液装置、样本分析仪及供液方法 |
-
2020
- 2020-06-01 CN CN202010485856.8A patent/CN11375913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47539A (zh) * | 2012-12-21 | 2013-04-17 |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化学药液供给系统 |
CN104914263A (zh) * | 2015-06-24 | 2015-09-16 | 广州埃克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血液细胞分析仪强力清洁液自动加注方法及装置 |
CN106814183A (zh) * | 2016-12-27 | 2017-06-09 |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鞘流检测系统及鞘流控制方法 |
CN109212246A (zh) * | 2017-06-30 | 2019-01-15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供液装置、样本分析仪、建压装置及供液方法 |
CN110741257A (zh) * | 2017-06-30 | 2020-01-31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样本分析仪及其驱动方法 |
CN110741263A (zh) * | 2017-06-30 | 2020-01-31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供液装置、样本分析仪及供液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60326A (zh) * | 2022-04-11 | 2022-05-10 |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样本分析仪的试剂补充装置及其试剂补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37838U (zh) | 样本分析仪 | |
CN110741257B (zh) | 样本分析仪及其驱动方法 | |
US8881580B2 (en) | Process analysis unit | |
CN101482571A (zh) | 试剂盒 | |
CN109580321B (zh) | 一种液路除气泡装置及方法 | |
CN215711746U (zh) | 试剂加注装置 | |
CN105188871B (zh) | 瓶子加压输送系统 | |
US20080044894A1 (en) | Cellular culture chip device | |
CN217652869U (zh) | 定量组件、样本处理装置及试剂制备装置 | |
CN110168381A (zh) | 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装置的废液方法、以及三通电磁阀 | |
CN110741263A (zh) | 供液装置、样本分析仪及供液方法 | |
CN113759139A (zh) | 样本分析仪及其供液方法 | |
CN106324266B (zh) | 自动分析仪的流路控制系统及流路控制方法 | |
CN102171561A (zh) | 分析装置 | |
JP5553705B2 (ja) | 試薬調製装置 | |
CN214374851U (zh) | 一种供液装置以及样本分析仪 | |
CN213068894U (zh) | 样本分析仪 | |
CN205241694U (zh) | 一种应用于全海深的微生物原位自动化富集固定装置 | |
CN114441416B (zh) | 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
CN111830269A (zh) | 试剂供应装置、样本分析仪及其试剂供应方法 | |
CN115676759A (zh) | 试剂加注装置和方法 | |
CN101303363B (zh) | 多用途的微流量液体综合处理系统 | |
CN115902180A (zh) | 样本分析系统及样本分析系统的试剂供应方法 | |
CN115931522A (zh) | 样本处理系统、样本处理系统的供液方法及存储介质 | |
WO2024119462A1 (zh) | 歧管组件、流体系统和生化分析检测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