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7080A - 排气阀组件及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排气阀组件及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57080A CN113757080A CN202111188744.7A CN202111188744A CN113757080A CN 113757080 A CN113757080 A CN 113757080A CN 202111188744 A CN202111188744 A CN 202111188744A CN 113757080 A CN113757080 A CN 1137570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 hole
- valve plate
- vent
- exhau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04B39/102—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the members being disc valves
- F04B39/1026—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the members being disc valves without sp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阀组件及压缩机,排气阀组件,包括:阀座、主排气阀片和副排气阀片,主排气阀片和副排气阀片均设置在阀座上,阀座开设有主排气孔和副排气孔,主排气阀片弹性压设在主排气孔上,副排气阀片弹性压设副排气孔上,主排气阀片的刚度与副排气阀片的刚度不相同。解决设置两个独立的排气口及在压缩机的外部设置排气通道的结构造成的排气通道相对变长的问题,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阀组件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设备需要全年不间断运行,除了夏季室外温度较高时必须运行制冷外,在过渡季节及冬季,可以直接利用室外低温冷源给数据中心冷却。利用自然冷源有多种方案,其中热管方案被广泛关注并应用。专利CN113187726A公开了一种具有压缩和气泵两种作用的装置,所采用的方案为气缸上设置有两个独立的排气口及排气通道,通过在壳体外侧增加电磁阀实现压缩和气泵两种功能的切换。但是,该方案存在如下问题,在电磁阀关闭时,对应的排气阀片所处状态未知,且排气通道相对变长、余隙容积变大。为此,需要简化排气结构,实现排气阀片的实际状态可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设置两个独立的排气口及在压缩机的外部设置排气通道的结构造成了排气通道相对变长,而导致余隙容积变大,影响压缩机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排气阀组件及压缩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阀组件,包括:
阀座、主排气阀片和副排气阀片,主排气阀片和副排气阀片均设置在阀座上,阀座开设有主排气孔和副排气孔,主排气阀片弹性压设在主排气孔上,副排气阀片弹性压设副排气孔上,主排气阀片的刚度与副排气阀片的刚度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阀片的刚度大于副排气阀片的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阀片和副排气阀片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阀座上,主排气阀片弹性压设在主排气孔及副排气孔上,主排气阀片与副排气孔相对处开设有排气通孔,副排气阀片弹性压设排气通孔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孔与副排气孔为并排设置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孔为通孔,副排气孔为与主排气孔并排设置的盲孔,阀座内部开设有通道,通道将主排气孔与副排气孔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阀片挡板,阀片挡板设置在副排气阀片远离主排气阀片的一侧,阀片挡板限制主排气阀片与副排气阀片的变形量始终小于其自身的工作状态时的塑性变形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副排气孔位于主排气孔和固定装置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阀片的长度大于副排气阀片的长度,副排气阀片的头部与排气通孔相对且能完全覆盖排气通孔;主排气阀片的头部与主排气孔相对且能完全覆盖主排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阀片弯曲贴合在阀片挡板时的变形量小于主排气阀片塑性变形量,副排气阀片弯曲贴合在阀片挡板时的变形量小于副排气阀片的塑性变形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片挡板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阀座上,且阀片挡板从固定装置固定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远离阀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片挡板的长度不小于主排气阀片的长度,阀片挡板为一不可变形的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装置为铆钉,主排气阀片、副排气阀片以及阀片挡板通过铆钉固定在阀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阀片设置有供铆钉穿过的第一铆钉孔,副排气阀片设置有供铆钉穿过的第二铆钉孔,阀片挡板设置有供铆钉穿过的第三铆钉孔,阀座设置有供铆钉穿过的第四铆钉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排气阀组件,压缩机的气缸内的气体通过排气阀组件排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本发明提供的排气阀组件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阀组件,包括:阀座、主排气阀片、副排气阀片,主排气阀片和副排气阀片均设置在阀座上,阀座开设有主排气孔和副排气孔,主排气阀片弹性压设在主排气孔上,副排气阀片弹性压设副排气孔上,主排气阀片的刚度与副排气阀片的刚度不相同。解决设置两个独立的排气口及在压缩机的外部设置排气通道的结构造成的排气通道相对变长的问题,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基于上述排气阀组件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排气阀组件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气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气阀组件的主排气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气阀组件的副排气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排气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0、阀座;11、主排气孔;12、副排气孔;14、通道;20、主排气阀片;21、排气通孔;22、第一铆钉孔;30、副排气阀片;31、第二铆钉孔;40、阀片挡板;50、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排气阀组件,包括:
阀座10、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均设置在阀座10上,阀座10开设有主排气孔11和副排气孔12,主排气阀片20弹性压设在主排气孔11上,副排气阀片30弹性压设副排气孔12上,主排气阀片20的刚度与副排气阀片30的刚度不相同。
需要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阀座10设置在压缩机的排气出口处,用于根据气压控制压缩机的排气。
主排气阀片20的刚度与副排气阀片30的刚度不相同,使主排气阀片20打开主排气孔11和副排气阀片30打开副排气孔12的压力不同。达到压缩机在不同压力下打开不同的孔。
本实施例将主排气孔11和副排气孔12同时设置在阀座10,解决设置两个独立的排气口及在压缩机的外部设置排气通道的结构造成了排气通道相对变长,而导致余隙容积变大的问题,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阀片20的刚度大于副排气阀片30的刚度。
需要要说明的是,常规压缩机构起压缩功效的排气压力比,最小值一般为1.5~2,最大值为10~11,
压缩机构应用于需要全年制冷运行的环境中,室外工况变化范围宽,极端条件下室外冷凝温度可达80℃以上,而室内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排气压力比远高于常规空调用压缩机。
而副排气阀片30排气时起到气泵作用,主要是给空调系统中冷媒提供驱动力,在冬季运行制冷时,室外环境温度低,空调系统所需冷凝温度较低,压缩比略大于1即可驱动冷媒正常流动并换热。
在过渡季节,此时室外环境温度高于冬季,冷媒在室外换热器换热时需要的换热温差大于冬季,因此所需气泵的压力提升较大。1.5是兼顾了极端过渡季节,此时可以是气泵运行,也可以压缩机运行。
本实施例的主排气阀片20的刚度大于副排气阀片30的刚度,使主排气阀片20打开主排气孔11大于副排气阀片30打开副排气孔12的压力。达到压缩机在较低压力下通过副排气阀片30打开副排气孔12,起气泵作用。
在较高压力下通过主排气阀片20打开主排气孔11,此时副排气孔12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因此此时可以是气泵,也可以压缩机运行。
本实施例的压缩机运行在压缩比较小的工况时(如压缩比小于1.6),此时由于压缩比较小,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两侧压差较小,小的压差不足以打开(或不足以完全打开)主排气阀片20,即主排气阀片20不能正常工作;由于副排气阀片30的刚度小于主排气阀片20,使得副排气阀片30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阀座10上,主排气阀片20弹性压设在主排气孔11及副排气孔12上,主排气阀片20与副排气孔12相对处开设有排气通孔21,副排气阀片30弹性压设排气通孔21上。
本实施例的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阀座10上,主排气阀片20弹性压设在主排气孔11及副排气孔12上,主排气阀片20与副排气孔12相对处开设有排气通孔21,副排气阀片30弹性压设排气通孔21上。由于主排气阀片20的刚度大于副排气阀片30的刚度,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保证了压缩机输出压力小的情况下副排气阀片30弹性打开排气通孔21时打开了副排气孔12,同时主排气阀片20关闭主排气孔11,压缩机输出压力小的情况下,主排气阀片20同时打开主排气孔11副排气孔12,压缩机可以是气泵和压缩机同时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孔11与副排气孔12为并排设置的通孔。
本实施例的结构使气流通畅,保证压力有效传导到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上,保证主排气孔11和副排气孔12及时打开,同时使主排气阀片20可以同时盖住主排气孔11和副排气孔12,保证主排气孔11和副排气孔12的关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孔11为通孔,副排气孔12为与主排气孔11并排设置的盲孔,阀座10内部开设有通道14,通道14将主排气孔11与副排气孔12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结构使气流通畅,保证压力有效传导到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上,保证主排气孔11和副排气孔12及时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阀片挡板40,阀片挡板40设置在副排气阀片30远离主排气阀片20的一侧,阀片挡板40限制主排气阀片20与副排气阀片30的变形量始终小于其自身的工作状态时的塑性变形量。
本实施例的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在受到气体压力时,副排气阀片30先受力变形,打开副排气孔12,使气体从排出,当气体压力时进一步增大时主排气阀片20受力变形,打开主排气孔11,使气体从排出,由于副排气阀片30远离主排气阀片20的一侧设置阀片挡板40,阀片挡板40限制主排气阀片20与副排气阀片30的变形量均小于其自身的工作状态时的塑性变形量,而始终处于可以恢复的状态。对主排气阀片20与副排气阀片30起到保护作用,使排气阀组件的主排气阀片20与副排气阀片30开度的实际状态处于可控范围,同时有效保证主排气阀片20与副排气阀片30在常态时能够恢复原状,关闭主排气孔11和副排气孔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副排气孔12位于主排气孔11和固定装置之间。
本实施例中副排气阀片30刚度小于主排气阀片20的刚度,因此,在相同气压下副排气阀片30的变形量大于主排气阀片20的变形量,副排气孔12位于固定装置和主排气孔11之间,副排气孔12比主排气孔11更靠近阀片挡板40固定的一端,使阀片挡板40能更好的保护刚度小的副排气阀片30。使本发明的排气阀组件的结构能实现实际状态的可控,防止主排气阀片与副排气阀片损坏,提高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阀片20的长度大于副排气阀片30的长度,副排气阀片30的头部与排气通孔21相对且能完全覆盖排气通孔21;主排气阀片20的头部与主排气孔11相对且能完全覆盖主排气孔11。
本实施例中副排气阀片30的长度只需要覆盖主排气阀片20上的排气通孔21就可以实现关闭或打开副排气孔12,而主排气阀片20需要同时盖住主排气孔11和副排气孔12,因此,主排气阀片20的长度大于副排气阀片30的长度。另一方面副排气阀片30刚度小其变形更为容易,因此设计其长度比主排气阀片20短,也可以防止副排气阀片30过度升程而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阀片20弯曲贴合在阀片挡板40时的变形量小于主排气阀片20塑性变形量,副排气阀片30弯曲贴合在阀片挡板40时的变形量小于副排气阀片30的塑性变形量。
本实施例的主排气阀片20弯曲贴合在阀片挡板40上时的变形量小于主排气阀片20塑性变形量。保证主排气阀片20处于最大开度时,还可以恢复至原状,从而保证主排气孔11的关闭。
副排气阀片30弯曲贴合在阀片挡板40时的变形量小于副排气阀片30的塑性变形量。保证副排气阀片30处于最大开度时,还可以恢复至原状,从而保证副排气孔12的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片挡板40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阀座10上,且阀片挡板40从固定装置固定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远离阀座10。
阀片挡板40从固定装置固定的一端向阀片挡板40另一端延伸时,阀片挡板40逐渐远离阀座10。保证副排气阀片30不因为变形过大导致不能恢复的同时,使主排气阀片20打开较大使气流从主排气孔11顺畅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片挡板40的长度不小于主排气阀片20的长度,阀片挡板40为一不可变形的钢板。本实施例的阀片挡板40的长度不小于主排气阀片20的长度。保证了阀片挡板40对主排气阀片20与副排气阀片30有效限位。阀片挡板40为不变形的钢板,保证了阀片挡板40对主排气阀片20与副排气阀片30有效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装置为铆钉50,主排气阀片20、副排气阀片30以及阀片挡板40通过铆钉50固定在阀座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气阀片20设置有供铆钉50穿过的第一铆钉孔22,副排气阀片30设置有供铆钉50穿过的第二铆钉孔31,阀片挡板40设置有供铆钉50穿过的第三铆钉孔,阀座10设置有供铆钉50穿过的第四铆钉孔。
本实施例通过在主排气阀片20设置有供铆钉50穿过的第一铆钉孔22,副排气阀片30设置有供铆钉50穿过的第二铆钉孔31,阀片挡板40设置有供铆钉50穿过的第三铆钉孔,阀座10设置有供铆钉50穿过的第四铆钉孔。便于铆钉50的安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排气阀组件,压缩机的气缸内的气体通过排气阀组件排出。
本实施例的压缩机运行在压缩比较小的工况时(如压缩比小于1.6),此时由于压缩比较小,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两侧压差较小,小的压差不足以打开(或不足以完全打开)主排气阀片20,即主排气阀片20不能正常工作;由于副排气阀片30的刚度小于主排气阀片20,使得副排气阀片30打开。
在副排气阀片30打开的时,由于其上面设有阀片挡板40,因此其升程、变形都会受到阀片挡板40的保护。
当压缩机运行在较大压缩比工况时,此时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两侧的压差可以确保主排气阀片20正常打开工作,同时副排气阀片30也同步工作。
阀片挡板40为一不可变形的钢板,设计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防止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在开启过程中过度变形而无法恢复。主要从两个角度保护:一是通过升程限制,当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升程碰到挡板后,无法继续升程,限制了其开启过大;二是通过阀片挡板40的形状优化,使得阀片挡板40的形状与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的变形一致,确保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不过度变形而损坏。
副排气阀片30其刚度较小,因此其变形更为容易,因此设计其长度比主排气阀片20短,以防止其过度升程而变形。
因此,使本发明的排气阀组件的结构能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实际状态的可控,提高了防止主排气阀片与副排气阀片损坏,提高了压缩机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座(10)、主排气阀片(20)和副排气阀片(30),所述主排气阀片(20)和所述副排气阀片(30)均设置在所述阀座(10)上,所述阀座(10)开设有主排气孔(11)和副排气孔(12),所述主排气阀片(20)弹性压设在所述主排气孔(11)上,所述副排气阀片(30)弹性压设所述副排气孔(12)上,所述主排气阀片(20)的刚度与所述副排气阀片(30)的刚度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气阀片(20)的刚度大于所述副排气阀片(30)的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气阀片(20)和所述副排气阀片(30)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阀座(10)上,所述主排气阀片(20)弹性压设在所述主排气孔(11)及所述副排气孔(12)上,所述主排气阀片(20)与所述副排气孔(12)相对处开设有排气通孔(21),所述副排气阀片(30)弹性压设所述排气通孔(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气孔(11)与所述副排气孔(12)为并排设置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气孔(11)为通孔,所述副排气孔(12)为与所述主排气孔(11)并排设置的盲孔,所述阀座(10)内部开设有通道(14),所述通道(14)将所述主排气孔(11)与副排气孔(1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片挡板(40),所述阀片挡板(40)设置在所述副排气阀片(30)远离所述主排气阀片(20)的一侧,所述阀片挡板(40)限制所述主排气阀片(20)与所述副排气阀片(30)的变形量始终小于其自身的工作状态时的塑性变形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排气孔(12)位于所述主排气孔(11)和所述固定装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气阀片(20)的长度大于所述副排气阀片(30)的长度,所述副排气阀片(30)的头部与所述排气通孔(21)相对且能完全覆盖所述排气通孔(21);所述主排气阀片(20)的头部与所述主排气孔(11)相对且能完全覆盖所述主排气孔(1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气阀片(20)弯曲贴合在所述阀片挡板(40)时的变形量小于所述主排气阀片(20)塑性变形量,所述副排气阀片(30)弯曲贴合在所述阀片挡板(40)时的变形量小于所述副排气阀片(30)的塑性变形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挡板(40)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阀座(10)上,且所述阀片挡板(40)从固定装置固定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远离所述阀座(10)。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挡板(40)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主排气阀片(20)的长度,所述阀片挡板(40)为一不可变形的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铆钉(50),所述主排气阀片(20)、副排气阀片(30)以及所述阀片挡板(40)通过所述铆钉(50)固定在所述阀座(1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气阀片(20)设置有供所述铆钉(50)穿过的第一铆钉孔(22),所述副排气阀片(30)设置有供所述铆钉(50)穿过的第二铆钉孔(31),所述阀片挡板(40)设置有供所述铆钉(50)穿过的第三铆钉孔,所述阀座(10)设置有所述供铆钉(50)穿过的第四铆钉孔。
14.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排气阀组件,所述压缩机的气缸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阀组件排出。
15.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缩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88744.7A CN113757080A (zh) | 2021-10-12 | 2021-10-12 | 排气阀组件及压缩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88744.7A CN113757080A (zh) | 2021-10-12 | 2021-10-12 | 排气阀组件及压缩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57080A true CN113757080A (zh) | 2021-12-07 |
Family
ID=78799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88744.7A Withdrawn CN113757080A (zh) | 2021-10-12 | 2021-10-12 | 排气阀组件及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57080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58508A (en) * | 1992-03-03 | 1996-09-24 |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mpany | Reed-type discharge valve arrangement for a hermetic compressor |
US20090175746A1 (en) * | 2006-05-10 | 2009-07-09 | Kyoung-Jun Park | Compressor |
CN105179209A (zh) * | 2015-10-26 | 2015-12-23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排气阀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CN213063889U (zh) * | 2020-06-01 | 2021-04-27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组件和压缩机 |
CN216198830U (zh) * | 2021-10-12 | 2022-04-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
CN116104737A (zh) * | 2023-01-17 | 2023-05-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阀板组件、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
-
2021
- 2021-10-12 CN CN202111188744.7A patent/CN11375708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58508A (en) * | 1992-03-03 | 1996-09-24 |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mpany | Reed-type discharge valve arrangement for a hermetic compressor |
US20090175746A1 (en) * | 2006-05-10 | 2009-07-09 | Kyoung-Jun Park | Compressor |
CN105179209A (zh) * | 2015-10-26 | 2015-12-23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排气阀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CN213063889U (zh) * | 2020-06-01 | 2021-04-27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组件和压缩机 |
CN216198830U (zh) * | 2021-10-12 | 2022-04-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
CN116104737A (zh) * | 2023-01-17 | 2023-05-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阀板组件、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07948B2 (en) |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flow control device | |
US6860116B2 (en) |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s with multiple circuits | |
CN102967092B (zh) | 一种保压组件及具有该保压组件的节能空调 | |
CN109869941B (zh) | 热泵系统、吸气过热度及气液分离器积液蒸发控制方法 | |
CN216198830U (zh) | 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 |
US20060150667A1 (en) |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 |
CN110500804B (zh) | 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 |
NO20054511L (no) | Klimaanlegg | |
CN113757080A (zh) | 排气阀组件及压缩机 | |
KR100696718B1 (ko) | 일체형 에어컨의 방열 제습 시스템 | |
CN113187726A (zh) | 压缩机构、转子压缩机和空调装置 | |
JP2007046895A (ja) | 複数の圧縮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の運転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 |
KR100688170B1 (ko) | 히트펌프식 공기조화기 | |
KR100812779B1 (ko) | 환기장치와 에어컨을 이용한 냉방장치 | |
CN115788882A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 |
JP2000055444A (ja) | 空気調和機 | |
KR20050102529A (ko) | 에어콘용 압축기의 압력 평형 장치 | |
CN112361484A (zh) | 双冷源多流道温湿度调节系统及制冷设备 | |
CN220163628U (zh) |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集成式电池冷却热泵空调系统 | |
KR100652799B1 (ko) |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 |
JP4169521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222993243U (zh) | 空调系统 | |
US20060123839A1 (en) |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08332443B (zh) | 可实现变流量单级压缩循环与复叠式循环的制冷系统 | |
CN1811300A (zh) | 一种耐高温电梯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