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3593B - 一种料场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料场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53593B CN113753593B CN202111166023.6A CN202111166023A CN113753593B CN 113753593 B CN113753593 B CN 113753593B CN 202111166023 A CN202111166023 A CN 202111166023A CN 113753593 B CN113753593 B CN 1137535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able
- feeding
- devices
- material taking
- sta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3/00—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 B65G63/008—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for bulk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02—Loading or unloading machi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conveyor for moving the loads associated with a device for picking-up the loads
- B65G65/06—Loading or unloading machi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conveyor for moving the loads associated with a device for picking-up the loads with endless scraping or elevating pick-up convey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料场布置结构,包括:进料输送装置、移动堆料装置、移动取料装置、出料输送装置、顶层平台和料格,进料输送装置设置于顶层平台顶部;移动堆料装置设置于顶层平台顶部;移动取料装置的上行走机构设置于顶层平台顶部,移动取料装置的下行走机构设置于地面,且进料输送装置和移动堆料装置均位于移动取料装置上行走机构的外侧。在本方案中,通过优化进料输送装置、移动堆料装置和移动取料装置三者的布置方式,使得进料输送装置和移动堆料装置均分布在移动取料装置上行走机构的外侧,可避免移动取料装置顶部上跨于进料输送装置和移动堆料装置,使得移动取料装置的总高度无需增加,有助于减少料场的土建及设备投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料场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C型料场布置结构是堆料装置及进料输送装置与取料装置上轨道都布置在顶层平台上,堆料装置采用斜溜槽将物料堆放在单侧料格内,取料装置上轨道上跨于堆料装置及进料输送装置,相对而言,堆料装置及进料输送装置布置在取料装置内侧,取料装置的下轨道布置在地面上。
然而,目前的C型料场存在如下问题:
1)上述布置结构,由于取料装置上轨道上跨于堆料装置及进料输送装置,取料装置的总高度会增加(导致料场的大棚高度会增加、设备重量会增加),其次是顶层平台宽度会相应加宽,土建工程量及设备重量大。
2)堆料装置采用斜溜槽将物料堆放在单侧料格内,实际应用中大多C型料场用于存储铁料,水分较大,物料较粘,尤其是铁精矿,斜溜槽存在堵料问题。另外由于堆料装置堆放物料只能实现单侧堆放存储,生产上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料场布置结构,能够通过优化进料输送装置、移动堆料装置和移动取料装置三者的布置方式,使得进料输送装置和移动堆料装置均分布在移动取料装置上行走机构的外侧,可避免移动取料装置顶部上跨于进料输送装置和移动堆料装置,使得移动取料装置的总高度无需增加,在满足C型料场正常作业的同时,从而有助于减少C型料场的土建及设备投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料场布置结构,包括:进料输送装置、移动堆料装置、移动取料装置、出料输送装置、顶层平台、料格和纵向支撑,所述顶层平台底部通过所述纵向支撑支撑于地面上方;所述进料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顶部;所述移动堆料装置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顶部;所述移动取料装置的上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顶部,所述移动取料装置的下行走机构设置于地面,且所述进料输送装置和所述移动堆料装置均位于所述移动取料装置上行走机构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移动堆料装置的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顶部,且横跨于单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或两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移动堆料装置包括移动进料机构和设置于所述移动进料机构的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能够将由所述移动进料机构送来的物料卸至单侧所述料格或左右两侧所述料格。
优选地,所述卸料机构包括:横跨于左右两侧所述料格,且设置于所述移动进料机构的卸料输送机构。
优选地,所述进料输送装置和所述移动堆料装置的数量均为单个,且两者对位配合;
或,所述进料输送装置的数量为单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沿单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依次布置;
或,所述进料输送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并行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顶部;所述移动堆料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与两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一一对位配合,且两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错位分布;
或,所述进料输送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并行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顶部;所述移动堆料装置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多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中至少有两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沿两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中的一个依次布置,多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中剩余且至少为两个的所述移动堆料装置沿两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中的另一个依次布置。
优选地,所述卸料输送机构高于所述移动取料装置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卸料输送机构与所述移动取料装置的顶部平齐,所述卸料输送机构的中间部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移动进料机构,且所述卸料输送机构能够在垂直于所述进料输送装置的方向与平行于所述进料输送装置的方向之间转动切换。
优选地,所述卸料输送机构包括飞机皮带。
优选地,所述移动取料装置包括半门架刮板取料机。
优选地,所述半门架刮板取料机包括:刮板取料机构、取料行走机构、俯仰机构和半门架;
所述取料行走机构包括上行走机构和下行走机构;
所述上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半门架的上部,且位于所述顶层平台顶部;所述下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半门架的下部,且位于所述地面;所述刮板取料机构一侧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半门架的下部,所述俯仰机构设置于所述半门架,用于带动所述刮板取料机构另一侧转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料场布置结构中,通过优化进料输送装置、移动堆料装置和移动取料装置三者的布置方式,使得进料输送装置和移动堆料装置均分布在移动取料装置上行走机构的外侧,可避免移动取料装置顶部上跨于进料输送装置和移动堆料装置,使得移动取料装置的总高度无需增加,在满足C型料场正常作业的同时,从而有助于减少C型料场的土建及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料场布置结构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料场布置结构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料场布置结构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料场布置结构的结构侧视图。
其中,1为进料输送装置、2为移动堆料装置、3为飞机皮带、4为移动堆料装置轨道、5为移动取料装置上轨道、6为顶层平台、7为移动取料装置、8为移动取料装置下轨道、9为纵向支撑、10横向隔墙、11为出料输送装置、12为料格、13为大棚、14为移动进料机构、15为刮板取料机构、16为俯仰机构、17为半门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料场布置结构,对C型料场进行重新布置设计,在满足正常作业的同时,减少土建及设备投资,解决堵料问题及实现灵活生产。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料场布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进料输送装置1、移动堆料装置2、移动取料装置7、出料输送装置11、顶层平台6、料格12和纵向支撑9,顶层平台6底部通过纵向支撑9支撑于地面上方;进料输送装置1设置于顶层平台6顶部;移动堆料装置2设置于顶层平台6顶部;移动取料装置7的上行走机构设置于顶层平台6顶部,每个移动取料装置7的下行走机构设置于地面,且进料输送装置1和移动堆料装置2均位于移动取料装置7上行走机构的外侧。
在本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上文的移动取料装置7为单边布置,除此之外,移动取料装置7还可为双边布置;具体地,如图3所示,移动取料装置7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顶层平台6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每个移动取料装置7的上行走机构设置于顶层平台6顶部,每个移动取料装置7的下行走机构设置于地面,且进料输送装置1和移动堆料装置2均位于两个移动取料装置7上行走机构的外侧之间;另外,如图1所示,进料输送装置1与移动堆料装置2对位分布,而且两者均位于两个移动取料装置7的中间,也相当于两者均位于移动取料装置7的外侧,可避免移动取料装置7的上行走机构上跨于这两者的设置,使得无需增加移动取料装置7的总高度,从而有助于减少C型料场(本料场即为C型料场)的土建及设备投资。当然,如图1所示,进料输送装置1和移动堆料装置2均位于顶层平台6的中间位置,两个移动取料装置7的上行走机构关于顶层平台6的中间位置左右对称分布。此外,为了便于理解本方案,现对本料场的工作流程作如下简单介绍:
本料场在正常工作时,进料输送装置1接收从水路、铁路、公路运输来的物料,通过沿顶层平台6长度方向行走的移动堆料装置2将物料卸入对应的料格12中,再由沿料场长度方向行走的移动取料装置7将对应的料格12中的物料取出送至出料输送装置11,并再由出料输送装置11将物料送至下游工序。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料场布置结构中,通过优化进料输送装置、移动堆料装置和移动取料装置三者的布置方式,使得进料输送装置和移动堆料装置均分布在移动取料装置上行走机构的外侧,可避免移动取料装置顶部上跨于进料输送装置和移动堆料装置,使得移动取料装置的总高度无需增加,在满足C型料场正常作业的同时,从而有助于减少C型料场的土建及设备投资。
在本方案中,如图1和图3所示,移动堆料装置2的行走机构设置于顶层平台6顶部,且横跨于单个进料输送装置1或两个进料输送装置1的左右两侧。其中,移动堆料装置2的行走机构分为左行走机构和右行走机构,且分别横跨于单个进料输送装置1或两个进料输送装置1的左右两侧。如图3所示,尤其是当进料输送装置1的数量为并行的两个时,移动堆料装置2的左行走机构和右行走机构分别横跨于两个进料输送装置1的左右两侧;在此基础上即便当移动堆料装置2的数量也为两个时,每个移动堆料装置2的左行走机构和右行走机构也分别横跨于两个进料输送装置1的左右两侧。也就是说,不管进料输送装置1的数量为单个还是双个,移动堆料装置2的行走机构也只是一对左右行走机构,并不会为对应每个进料输送装置1而设置成一对左右行走机构,如此一来,以便于减少了移动堆料装置2行走轨道的数量,减少了移动堆料装置2行走轨道的安装空间,进而有利于缩小顶层平台6的宽度,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减少C型料场的土建投资。
具体地,如图4所示,移动堆料装置2包括移动进料机构14和设置于移动进料机构14的卸料机构;卸料机构能够将由移动进料机构14送来的物料卸至单侧料格12或左右两侧料格12。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实现灵活卸料,有助于使得本料场达到灵活生产的目的。此外,如图4所示,移动进料机构14包括移动进料主体和如上文所述的移动堆料装置行走机构(移动堆料装置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和车轮驱动机构;当然,顶层平台6上也设有用于同移动堆料装置行走机构配合的移动堆料装置轨道);其中,移动进料主体设置于移动堆料装置行走机构,卸料机构也设置于移动堆料装置行走机构,且与移动进料主体对接。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卸料机构包括:横跨于左右两侧料格12,且设置于移动进料机构14的卸料输送机构。也就是说,移动堆料装置2的卸料部分为横跨于左右两侧料格12的物料输送机构,可有效避免了堵料的问题。当然,本方案中的卸料输送机构可双向或单向运行输送物料。
再进一步地,进料输送装置1和移动堆料装置2的数量均为单个,且两者对位配合,确保两者形成良好地对接;
或,进料输送装置1的数量为单个;移动堆料装置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移动堆料装置2沿单个进料输送装置1依次布置,即为多个移动堆料装置2沿移动堆料装置2的轨道串联布置;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实现了单线进料上的多点堆料,有助于提高了堆料效率,而且本方案特别适用于料场的长度过长的应用场景中;当然,多个移动堆料装置2需错位分布;此外,在料场实际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会根据料格位置对多个移动堆料装置2进行分工,避免出现运行干涉;
或,如图3所示,进料输送装置1的数量为两个,且并行设置于顶层平台6顶部;移动堆料装置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移动堆料装置2与两个进料输送装置1一一对位配合;其中,移动堆料装置2从进料输送装置1上进料的工作原理可参照图4所示,此处不再赘述;由于每个移动堆料装置2均具有横跨于左右两侧料格12的卸料输送机构,为了避免两个移动堆料装置2发生运行干涉;相应地,这就要求将两个移动堆料装置2错位分布。也就是说,两个移动堆料装置2在运行时不能处于对位状态,而是需要保持错位状态。
或,进料输送装置1的数量为两个,且并行设置于顶层平台6顶部;移动堆料装置2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多个移动堆料装置2中至少有两个移动堆料装置2沿两个进料输送装置1中的一个依次布置,多个移动堆料装置2中剩余且至少为两个的移动堆料装置2沿两个进料输送装置1中的另一个依次布置。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实现了双线进料上的多点堆料,进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了堆料效率;当然,每条线上的多个移动堆料装置2也需错位分布;此外,在料场实际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会根据料格位置对每条线上的多个移动堆料装置2进行分工,避免出现运行干涉。
在本方案中,由于卸料输送机构横跨于左右两侧料格12,为了避免移动堆料装置2与移动取料装置7发生运行干涉,这就要求卸料输送机构处于高位设置;相应地,卸料输送机构高于移动取料装置7的顶部。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卸料输送机构是固定设置于移动进料机构14。
进一步地,卸料输送机构除了高位设置,但为了减少投资,卸料输送机构还可以选择低位设置,如图2所示,即为卸料输送机构与移动取料装置7的顶部平齐;但同样为了避免卸料输送机构与移动取料装置7发生运行干涉,这就要求卸料输送机构设有卸料工位和避让工位。当然,本方案可通过转动设置实现卸料输送机构的上述两个工位的快速切换;相应地,卸料输送机构的中间部分可转动设置于移动进料机构14,且卸料输送机构能够在垂直于进料输送装置1的方向与平行于进料输送装置1的方向之间转动切换。也就是说,当卸料输送机构转动至垂直于进料输送装置1的方向时,作为其的卸料工位;当卸料输送机构转动至平行于进料输送装置1的方向时,作为其的避让工位,以便于避开移动取料装置7的移动让其通行。
再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卸料输送机构的平稳、可靠卸料;作为优选,如图1和图3所示,卸料输送机构包括飞机皮带3。当然,卸料输送机构还可包括胶带机等任何可实现双向或单向运行输送物料的机构。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进料输送装置接收到的物料通过移动堆料装置2顶部的漏斗将物料转运至飞机皮带3上,飞机皮带3再向左右两个方向或者单向转运物料,使其落入单侧料格12内或左右两侧料格12内。
在本方案中,如图1所示,移动取料装置7包括半门架刮板取料机。
具体地,如图1所示,半门架刮板取料机包括:刮板取料机构15、取料行走机构、俯仰机构16和半门架17;
取料行走机构包括上行走机构和下行走机构;其中,取料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和车轮驱动机构等;当然,顶层平台6也设有用于同移动取料装置7的上行走机构配合的轨道,料场内地面也设有用于同移动取料装置7的下行走机构配合的轨道;
上行走机构设置于半门架17的上部,且位于顶层平台6顶部;下行走机构设置于半门架17的下部,且位于地面;刮板取料机构15一端可转动设置于半门架17的下部,俯仰机构16设置于半门架17,用于带动刮板取料机构15另一端转动。其中,俯仰机构16用于抬升或放低刮板取料机构15,以便于实现刮板取料机构15刮料角度的调节,以使得其更好地适应料堆的角度,而由刮板取料机构15刮出的物料再落入出料输送装置11上。此外,刮板取料机构15为链条式刮板结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料场布置结构,减少土建及设备投资,解决堵料问题及实现灵活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料场布置结构,包括进料输送装置1、移动堆料装置2、飞机皮带3、移动堆料装置轨道4、移动取料装置上轨道5、顶层平台6、移动取料装置7、移动取料装置下轨道8、纵向支撑9、横向隔墙10、出料输送装置11、料格12和大棚13。
所述的进料输送装置1为安装在料场顶层平台6上,接收从水路、铁路、公路运输来的物料,根据生产需要设置单条或双条;该进料输送装置可以是胶带机等任何可输送散状物料的输送装置。
所述的移动堆料装置2为安装在料场顶层平台6的移动堆料装置轨道4上,布置在移动取料装置7的外侧,沿顶层平台6安装的移动堆料装置轨道4(进料输送装置运行方向)行走,并往料格12卸料的设备,根据生产需要设置多台;该装置可以是卸料车、堆料机等可移动的任何堆料装置。
所述的飞机皮带3为安装在移动堆料装置2上(即飞机皮带3安装在移动进料机构14上),每台移动堆料装置2上安装一台,可逆运行,可实现向两侧料格12堆料,飞机皮带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回转的,飞机皮带可以是胶带机等任何可实现双向或单向运行输送物料的装置。
所述的移动堆料装置轨道4为安装在料场顶层平台6上,为左右两根,横跨于单条或双条胶带机两侧。
所述的移动取料装置上轨道5为安装在料场顶层平台6上,为左右两根,每台移动取料装置7各一根,布置在移动堆料装置轨道4两侧。
所述的顶层平台6为料场内用于安装进料输送装置1、移动堆料装置2、移动堆料装置轨道4、移动取料装置上轨道5,支撑于纵向支撑9上,该平台可以是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
所述的移动取料装置7为安装在料场内移动取料装置上轨道5和移动取料装置下轨道8上,沿料场长度方向行走,并且向料场两侧的出料输送装置11取料的设备,根据生产需要在料场两侧各设置单台或多台;该装置可以是半门架刮板取料机等可移动的任何取料装置。
其中,半门式刮板取料机主要组成:刮板取料机构、取料行走机构、俯仰机构、门架钢结构等。
1.门架钢结构
半门架结构的设计,如一个带内侧刚性肋的焊接箱体结构。这样半门架装置可防止灰尘和腐蚀。
半门装置内部部件通过人工孔和内置的爬梯很容易到达。半门架结构含底座和用于支撑提升设备的梁,悬臂、梯子或入口阶梯,带护栏和栏杆的底座。
2.取料行走机构
行走机构采用机械传动,变频调速,设有清轨器、制动器、缓冲器及两级终端限位开关。走行机构分上行走和下行走,通过变频器,调节行走速度,行走车轮组可以互换。两个驱动装置可实现用工作速度或快速移动运行。移动速度的调整通过变频器完成。驱动装置应具有成组性、互换性。无扭矩箱结构,钢板焊接,保证行走机构持久的方向稳定性。设备侧部导向装置为高强度的水平导辊。行走机构由轨道清理设备、缓冲器和必需的尾端止动组成。
3.刮板取料机构
刮板取料机悬臂为焊接管钢结构,上下轨道为型钢加耐磨衬板的结构。刮板为结构件,主体由板材和型材焊接而成。刮板系统采用链条式,由驱动链轮组、张紧链轮组、链条、管板等组成。俯仰(卷扬)机构采用单卷筒单缠绕形式,配有压绳机构,采用变频调速机械驱动。
所述的移动取料装置下轨道8为安装在料场内地面上,为左右两根,每台移动取料装置7各一根,布置在料格12两侧。
所述的纵向支撑9为料场内用于支撑顶层平台6,该支撑可以是墙或柱的任何结构形式。
所述的横向隔墙10为料场内用于隔出长度方向多个存放区域的隔墙。
所述的出料输送装置11为安装在料场内地面上,为左右布置,布置在料格12两侧,根据生产需要设置单条或双条,接收移动取料装置7取来的物料,并将物料送至下游工序;该输送装置可以是胶带机等任何可输送的输送装置。
所述的料格12为储存物料的设施,根据生产需要设置多个。
所述的大棚13为料场的厂房,该厂房结构形式可以是网架、门式刚架、管桁架等形式。
本发明是一种料场布置结构。正常工作时,所述的进料输送装置1接收从水路、铁路、公路运输来的物料,通过沿顶层平台6长度方向行走的移动堆料装置2及飞机皮带3(固定或可转动)将物料卸入两侧对应的料格12中,再由沿料场长度方向行走的移动取料装置7将对应料格12中的物料取出送至出料输送装置11,再由出料输送装置11将物料送至下游工序。
物料通过从水路、铁路、公路运输来,通过卸料设备、输送设备等运至进料输送装置上,通过安装在进料输送装置上的移动堆料装置及飞机皮带将物料卸入大棚内的料格中储存,待下游工序需要物料时,移动取料装置负责向料场两侧的出料输送装置上取料,然后出料输送装置将物料送至下游工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减少土建及设备投资,解决堵料问题及实现灵活生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料场布置结构,包括:进料输送装置(1)、移动堆料装置(2)、移动取料装置(7)、出料输送装置(11)、顶层平台(6)、料格(12)和纵向支撑(9),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平台(6)底部通过所述纵向支撑(9)支撑于地面上方;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6)顶部;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6)顶部;所述移动取料装置(7)的上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6)顶部,所述移动取料装置(7)的下行走机构设置于地面,且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和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均位于所述移动取料装置(7)上行走机构的外侧;
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包括移动进料机构(14)和设置于所述移动进料机构(14)的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能够将由所述移动进料机构(14)送来的物料卸至单侧所述料格(12)或左右两侧所述料格(12);
所述卸料机构包括:横跨于左右两侧所述料格(12),且设置于所述移动进料机构(14)的卸料输送机构;
所述卸料输送机构与所述移动取料装置(7)的顶部平齐,所述卸料输送机构的中间部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移动进料机构(14),且所述卸料输送机构能够在垂直于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的方向与平行于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的方向之间转动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的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6)顶部,且横跨于单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或两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和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的数量均为单个,且两者对位配合;
或,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的数量为单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沿单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依次布置;
或,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的数量为两个,且并行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6)顶部;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与两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一一对位配合,且两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错位分布;
或,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的数量为两个,且并行设置于所述顶层平台(6)顶部;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多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中至少有两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沿两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中的一个依次布置,多个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中剩余且至少为两个的所述移动堆料装置(2)沿两个所述进料输送装置(1)中的另一个依次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输送机构高于所述移动取料装置(7)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输送机构包括飞机皮带(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取料装置(7)包括半门架刮板取料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门架刮板取料机包括:刮板取料机构(15)、取料行走机构、俯仰机构(16)和半门架(17);
所述取料行走机构包括上行走机构和下行走机构;
所述上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半门架(17)的上部,且位于所述顶层平台(6)顶部;所述下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半门架(17)的下部,且位于所述地面;所述刮板取料机构(15)一侧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半门架(17)的下部,所述俯仰机构(16)设置于所述半门架(17),用于带动所述刮板取料机构(15)另一侧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66023.6A CN113753593B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料场布置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66023.6A CN113753593B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料场布置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53593A CN113753593A (zh) | 2021-12-07 |
CN113753593B true CN113753593B (zh) | 2023-04-25 |
Family
ID=7879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66023.6A Active CN113753593B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料场布置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5359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75567A (zh) * | 2022-01-06 | 2022-04-05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C型料场智能喷雾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4313890A (zh) * | 2022-01-06 | 2022-04-12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C型料场堆料料层动态模拟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4148707A (zh) * | 2022-01-06 | 2022-03-08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C型料场复杂原料堆料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4148706A (zh) * | 2022-01-06 | 2022-03-08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C型料场移动堆料控制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2154B (zh) * | 2014-02-14 | 2017-11-14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封闭煤场 |
CN105151628B (zh) * | 2015-08-11 | 2018-09-25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料场 |
CN206156260U (zh) * | 2016-06-22 | 2017-05-10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可分料单尾车带式卸料车及卸料系统 |
CN209651122U (zh) * | 2019-03-15 | 2019-11-19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条形复合封闭料场 |
JP7281999B2 (ja) * | 2019-08-29 | 2023-05-26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屋内貯蔵設備 |
-
2021
- 2021-09-30 CN CN202111166023.6A patent/CN11375359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53593A (zh) | 2021-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53593B (zh) | 一种料场布置结构 | |
CN210735606U (zh) | 一种散料带式堆料机的均匀布料装置 | |
CN101687602A (zh) | 用于钢铁原料的堆取料系统和堆积方法 | |
EP0375667A2 (de) | Förderanlage aus Sektionen | |
CN109552898A (zh) | 矩形原料库 | |
CN116462006A (zh) | 平房仓破拱出仓机、破拱出仓系统及破拱出仓方法 | |
CN102642720A (zh) | 一种散料堆放机 | |
CN118720381A (zh) | 一种钢筋顶送焊接装置 | |
CN110697436B (zh) | 一种水平旋转的折叠臂输送机 | |
CN114933117B (zh) | 一种储料场系统 | |
CN2935049Y (zh) | 立式型煤烘干炉配套车式布料装置 | |
CN205555549U (zh) | 节能环保的顶堆门架取料场 | |
CN111646248A (zh) | 一种可移动式堆料输送机 | |
US9522788B2 (en) | Mobile conveyor apparatus | |
CN106494905A (zh) | 一种多仓格原料车间连续取料的桥式链斗取料机 | |
CN202508634U (zh) | 一种散料堆放机 | |
US3618744A (en) | Apparatus for stacking and reclaiming bulk materials | |
CN202508636U (zh) | 一种散货移动卸料装置 | |
CN118239290A (zh)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智能布料系统 | |
CN217807491U (zh) | 一种大容量c型环保料场 | |
CN105197615A (zh) | 一种门式堆取料机 | |
CN212126862U (zh) | 平房仓瀑布式进仓布仓装置 | |
US3756369A (en) | Apparatus for stacking and reclaiming bulk material | |
CN205060988U (zh) | 一种门式堆取料机 | |
CN115108349A (zh) | 一种双向式行走结构及移动式装船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