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7369B - 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47369B CN113747369B CN202010477547.6A CN202010477547A CN113747369B CN 113747369 B CN113747369 B CN 113747369B CN 202010477547 A CN202010477547 A CN 202010477547A CN 113747369 B CN113747369 B CN 1137473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oadcast
- data
- field
- target data
- data fie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广播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广播广播包;其中,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广播数据承载的信息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通过蓝牙广播目标数据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从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目前,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受限于蓝牙广播协议定义的最大长度,导致目标数据承载的信息量有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广播数据承载的信息量的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广播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
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广播广播包;
其中,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包括:
从目标数据中确定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长度阈值;
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
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第二目标数据为目标数据中除第一目标数据外的至少部分数据;
根据填充后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包括:
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
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包括:
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静态地址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包括:
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
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包括:
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从目标数据中确定第一目标数据包括:
确定静态数据的第一数据长度;
当第一数据长度小于长度阈值时,将静态数据以及第二数据长度的动态数据确定为第一目标数据;
其中,第二数据长度等于长度阈值与第一数据长度的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包括:
获取用户属性数据,并将用户属性数据标记为静态数据;
测量用户的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并将至少部分生理参数标记为动态数据。
一种广播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广播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
广播包获得模块,用于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广播模块,用于广播广播包;
其中,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
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广播广播包;
其中,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
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广播广播包;
其中,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上述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待广播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并广播得到的广播包。通过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可以利用非广播数据字段携带目标数据进行广播,从而提升了广播数据承载的信息量。
一种广播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广播包,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
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包括:
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预设的长度阈值;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
根据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得到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
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
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包括:
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为静态地址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
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
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包括:
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一种广播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广播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广播包,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
广播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广播包,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
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广播包,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
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上述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从接收的广播包中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接收的广播包中通过可以利用非广播数据字段携带目标数据,从而提升了广播数据承载的信息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广播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广播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获得广播包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蓝牙广播包的格式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协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广播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目标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广播数据处理和广播数据处理方法的时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广播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广播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广播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广播发射设备102通过网络与广播接收设备104进行通信。广播发射设备102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在待广播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以得到广播包,并广播该广播包。广播接收设备104接收到广播发射设备102广播的广播包,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从而由广播接收设备104从接收的广播包中获得目标数据。
其中,广播发射设备102与广播接收设备104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可以进行广播通信的终端或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广播数据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广播发射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
目标数据为需要进行广播的信息,目标数据根据广播发射设备的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如广播发射设备为智能手环时,目标数据可以为智能手环监测到的运动数据、睡眠数据等。
步骤S204,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其中,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其中,预设的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广播协议为广播数据时遵循的数据传输协议,具体如ARP(Address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LLMNR(Link-Local Multicast NameResolution,链路本地多播名称解析)协议、蓝牙广播协议、Wifi广播协议、ZigbeeG广播协议、2.4G广播协议等。一般地,广播协议会对广播数据包的格式进行标准化设置,具体会对广播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值进行设置,广播数据字段为广播数据包中携带数据的字段,如蓝牙广播协议规定的蓝牙广播数据包中广播数据字段为31字节,即每一蓝牙广播数据包最多可携带31字节的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获得待广播的目标数据后,确定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并将其与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进行比较,即比较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和预设的长度阈值,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该长度阈值时,表明目标数据的数据量超过广播协议规定的广播数据字段可携带的数据量的最大值,则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即通过将目标数据分别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从而通过广播协议规定的非广播数据字段携带部分目标数据,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广播包即为符合广播协议的广播数据包。其中,广播数据字段为广播协议规定的用于携带数据的字段,非广播数据字段为广播协议规定的不携带数据的字段,例如可以为携带广播发射设备的地址信息的字段。具体地,对于蓝牙广播协议,广播数据字段可以为蓝牙广播包中携带蓝牙数据的字段,非广播数据字段可以为蓝牙广播包中携带蓝牙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Address,媒体存取控制位址,也称为物理地址)的字段。
步骤S206,广播广播包。
根据目标数据得到对应的广播包后,由广播发射设备广播该广播包,从而将广播数据对外广播发送,实现对目标数据的广播。由于广播包中的目标数据既由广播数据字段携带,又由广播数据字段携带,可以使得广播包携带的数据量大于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从而提升了广播数据承载的信息量。
上述广播数据处理方法中,在待广播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并广播得到的广播包。通过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可以利用非广播数据字段携带目标数据进行广播,从而提升了广播数据承载的信息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不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表明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不超过广播协议规定的广播数据字段可携带的数据量的最大值,此时,则可以直接将所有的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中,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广播包的标识信息,如设置对应的标识位,以指示广播数据字段已携带所有目标数据,即目标数据未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中,非广播数据字段中的数据与目标数据无关,以便广播包的接收方可以根据标识位确定广播包携带的目标数据的填充分布字段,从而从广播包中准确提取出对应的目标数据。例如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MAC地址的字段时,若广播包的标识位表明该广播包的广播数据字段已包括所有的目标数据,则此时为蓝牙MAC地址的字段为真实地址信息;对于接收到该广播包的接收端,则直接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目标数据,还可以从蓝牙MAC地址的字段提取得到蓝牙设备的地址信息。
此外,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不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也可以将目标数据同时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具体可以将部分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并将另一部分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以得到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如此,当广播接收设备接收到广播包时,不需要额外判断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是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可直接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默认的非广播数据字段中提取目标数据,从而便于广播接收设备端的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获得广播包的过程,即,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的步骤包括:
步骤S302,从目标数据中确定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长度阈值。
本实施例中,在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即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广播数据字段无法携带所有目标数据时,根据目标数据拆分获得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并将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分别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从而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具体地,在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从目标数据中确定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该长度阈值,即首先从目标数据中确定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的第一目标数据。
步骤S304,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
确定第一目标数据后,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即第一目标数据刚好填充满广播数据字段。
步骤S306,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第二目标数据为目标数据中除第一目标数据外的至少部分数据。
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则将数据量等于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的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后,对于目标数据中除第一目标数据外的其他目标数据,从中确定至少部分数据为第二目标数据,并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如填充至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发射设备地址字段中。非广播数据字段中,可以填充数据的字段有限,即非广播数据字段携带的数据量有限,若目标数据中除第一目标数据外的其他数据的数据量超过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长度,则从目标数据中除第一目标数据外的其他数据中确定部分数据为第二目标数据,并将其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若目标数据中除第一目标数据外的其他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长度,则可以将目标数据中除第一目标数据外的其他数据均作为第二目标数据,并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中。
步骤S308,根据填充后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将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后,根据填充后的广播数据字段和填充后的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广播包即为广播发射设备所广播的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目标数据填充满广播数据字段,并将目标数据中除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外的其他目标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以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可以使得广播包携带的数据量大于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从而提升了广播数据承载的信息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包括: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包括: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静态地址数据。
本实施例中,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通过将第二目标数据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静态地址数据,从而使得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可读,以便于还原出目标数据。其中,蓝牙广播协议规定的蓝牙地址字段为6个字节。具体地,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时,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时,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即按照蓝牙地址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同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静态地址数据。其中,对于静态地址数据,蓝牙广播协议规定数据的最高2bit,即最高2位为1,其它位不全为0也不全为1。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以由蓝牙地址字段携带部分目标数据,提升了蓝牙广播包携带的数据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的步骤包括: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包括: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本实施例中,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通过将第二目标数据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从而使得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可读,以便于还原出目标数据。其中,蓝牙广播协议规定的蓝牙地址字段为6个字节。具体地,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时,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时,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即按照蓝牙地址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从而使得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可读,以便于还原出目标数据。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以由蓝牙地址字段携带部分目标数据,提升了蓝牙广播包携带的数据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从目标数据中确定第一目标数据包括:确定静态数据的第一数据长度;当第一数据长度小于长度阈值时,将静态数据以及第二数据长度的动态数据确定为第一目标数据;其中,第二数据长度等于长度阈值与第一数据长度的差值。
本实例中,目标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优先将静态数据确定为第一目标数据并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中,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其中,静态数据可以为相对固定,即不发生改变或变化周期长的数据,例如身高、性别等;动态数据可以为相对不固定,即变化周期短的数据,如体重、阻抗值、心率等。
具体地,目标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确定第一目标数据时,确定目标数据中静态数据的第一数据长度,具体可以对静态数据的数据长度进行识别,得到第一数据长度,比较第一数据长度与长度阈值,若第一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长度阈值,则可以进一步从静态数据中确定数据量等于长度阈值的数据作为第一目标数据,并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从而确保广播数据字段中填充的均为静态数据。另一方面,若第一数据长度小于长度阈值,则表明静态数据的数据量不足以填充满广播数据字段,则根据长度阈值与第一数据长度的差值确定第二数据长度,并将静态数据和第二数据长度的动态数据确定为第一目标数据,并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本实例中,优先将静态数据确定为第一目标数据并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中,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的步骤包括:获取用户属性数据,并将用户属性数据标记为静态数据;测量用户的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并将至少部分生理参数标记为动态数据。
本实施例中,静态数据包括用户属性数据,用户属性数据可以为反映用户属性信息的数据,用户属性数据相对固定,其不会发生改变或变化周期长,例如身高、性别、年龄等。将用户属性数据标记为静态数据,以便优先将用户属性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进行广播。另一方面,对于用户测量的至少一种生理参数,例如体重、心率、睡眠数据、阻抗值等,将至少部分生理参数标记为动态数据。其中,标记为动态数据的生理参数的变化周期短,即短时间内测量值可能发生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广播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蓝牙广播场景中,具体应用于BLE(Bluetooth Low Energy,蓝牙低能耗)广播的场景中。对于BLE广播中的蓝牙广播包,其具体格式图4所示,蓝牙广播包包括7个字段,分别为前导帧(Preamble)字段、访问地址(Advertising Access Address)字段、帧头(Advertising Header)字段、有效数据包长度(Payload Length)字段、广播者设备地址(Device Address)字段、广播数据(Advertising Data)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字段。其中,BLE的CRC校验码通过对报头、有效数据包长度和广播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其中,前导帧字段的长度为1Byte,即1字节,访问地址字段的长度为4Byte,帧头字段的长度为1Byte,有效数据包长度字段的长度为1Byte,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的长度为6Byte,广播数据字段的长度为31Byte,CRC字段的长度为3Byte。具体地,一个实施例中,BLE空中包采用小端模式,以广播包AAD6BE898E600E3B75AB2A02E102010504FF5900538EC7B2为例,其中,AA为前导帧,D6BE898E为访问地址,60为帧头字段,0E为有效数据包长度,3B75AB2A02E1为广播者设备地址,02010504FF590053为广播数据,8EC7B2为CRC校验码。
其中,广播者设备地址为广播包中的强制字段,也称蓝牙MAC地址。进一步地,广播者设备地址分公共广播者设备地址(Public Device Address)和随机广播者设备地址(Random Device Address)两种。由于公共广播者设备地址是独一无二、不能修改的,因此,本申请将至少部分目标数据填充在蓝牙MAC地址字段时,将本字段的数据设置为除公共地址之外的其他地址类型,例如随机广播者设备地址。
随机广播者设备地址包含两种:静态地址(Static Device Address)和私有地址(PrivateDevice Address)。对于静态地址,静态地址的最高2位有效位必须是1,且静态地址最高2位有效位之外的其余部分不能全为0,且静态地址最高2位有效位之外的其余部分不能全为1。在私有地址的定义当中,又包含了两个子类:不可解析私有地址(Non-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和可解析私有地址(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RPA)。例如,对于蓝牙应用中常用的nRF51822芯片,其使用的是静态地址,芯片在出厂时已经设置好了48位地址,可以从寄存器读出地址类型和地址。
目前,BLE广播中采用广播数据字段的31字节作为载体广播数据,而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为BLE芯片真实MAC地址,即公共地址,而不用作与数据传输的载体,所以单次广播的最大长度为广播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即31字节,蓝牙广播包携带的数据量有限。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数据处理方法中,采用广播数据字段加上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作为数据传输载体,从而可以将最大数据发送长度扩展至37字节,比单独采用广播数据字段的发送数据最大长度多6字节,提升了蓝牙广播包携带的数据量。
具体地,广播者设备地址既可采用静态地址,也可采用私有地址;若采用静态地址,则需满足最高2bit为1,且其它位不全为0也不全为1,若采用私有地址时需要设置为可解析地址。同时,由于校验字段已包含广播数据字段和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的相关信息,因此发送的数据中可以不用再额外增加校验信息。
进一步地,具体应用时,广播者设备地址既可采用静态地址,也可采用私有地址,如下表1所示,
表1
具体地,广播者设备地址采用静态地址方式时,广播数据字段填充31Byte数据,并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进行填充写入,而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最多填充6Byte数据,并按照从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进行填充写入。广播者设备地址采用随机地址方式时,广播数据字段填充31Byte数据,并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进行填充写入,而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最多填充6Byte数据,并按照从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进行填充写入。
此外,在填充数据时,优先将数据填充写入广播数据字段,在广播数据字段写满后,将剩余的数据中至少部分数据写入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中,在广播数据字段足够填充所有数据时,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保留作为扩展。进一步地,广播数据字段有限写入静态数据,如身高、年龄和性别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作为广播数据的扩展字段,在广播数据字段写满后,将剩余的广播数据中至少部分数据写入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中,从而实现通过广播数据字段和广播者设备地址字段携带广播数据进行广播,提升了蓝牙广播中广播包携带的数据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广播数据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广播接收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2,接收广播包,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
广播包为广播发射设备基于广播协议发送的广播数据包,其携带有广播传输的目标数据。目标数据为广播接收设备需要接收的广播信息。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广播数据字段为广播协议规定的用于携带数据的字段,非广播数据字段为广播协议规定的不携带数据的字段,例如可以为携带广播发射设备的地址信息的字段。
步骤S704,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从广播包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具体地,广播包中的目标数据可以由广播数据字段携带,或目标数据既由广播数据字段携带,又由广播数据字段携带,具体可以根据广播包的标识信息确定广播包中目标数据的填充分布字段,从而从相应的字段中,如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中提取得到相应的目标数据。此外,接收到广播包后,也可以直接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均获取相应的数据,并对提取到的数据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为目标数据,从而筛选出广播包携带的目标数据。广播包中的目标数据既由广播数据字段携带,又由广播数据字段携带,则广播包携带的数据量超过大于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从而提升了广播数据承载的信息量。
上述广播数据处理方法中,从接收的广播包中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接收的广播包中通过可以利用非广播数据字段携带目标数据,从而提升了广播数据承载的信息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获取目标数据的过程,即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包括:
步骤S802,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预设的长度阈值;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本实施例中,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包括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一目标数据,分别被填充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中,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中分别提取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一目标数据,从而还原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一目标数据。预设的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广播协议为广播数据时遵循的数据传输协议,具体如可以为蓝牙广播协议。
具体地,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长度阈值。在具体应用中,第一目标数据可以优先为变化周期长的静态数据,如用户属性数据,具体如身高、年龄、性别等。
步骤S804,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
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为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中除第一目标数据外其他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
步骤S806,根据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得到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后,根据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组成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从而从广播包中提取得到目标数据。本实施例中,广播包中的目标数据既由广播数据字段携带,又由广播数据字段携带,可以使得广播包携带的数据量大于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从而提升了广播数据承载的信息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包括: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为静态地址数据。
本实施例中,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第二目标数据被写入至蓝牙地址字段中,且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静态地址数据。其中,蓝牙广播协议规定的蓝牙地址字段为6个字节。
具体地,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第一目标数据时,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第二目标数据时,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即按照蓝牙地址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提取得到的第二目标数据为静态地址数据。对于静态地址数据,蓝牙广播协议规定数据的最高2bit,即最高2位为1,其它位不全为0或全为1。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以由蓝牙地址字段携带部分目标数据,提升了蓝牙广播包携带的数据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包括: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本实施例中,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第二目标数据被写入至蓝牙地址字段中,且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其中,蓝牙广播协议规定的蓝牙地址字段为6个字节。
具体地,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第一目标数据时,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第二目标数据时,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即按照蓝牙地址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提取得到的第二目标数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即蓝牙地址字段的数据可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广播数据处理方法的时序图。本实施例中,广播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蓝牙广播场景,具体地,蓝牙广播端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并广播广播包。蓝牙接收端接收广播包,并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可以利用非广播数据字段携带目标数据进行广播,从而提升了广播数据承载的信息量。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3、7-8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3、7-8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广播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广播数据获取模块1002、广播包获得模块1004和广播模块1006,其中:
广播数据获取模块1002,用于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
广播包获得模块1004,用于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广播模块1006,用于广播广播包;
其中,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广播包获得模块1004包括第一数据确定模块、第一数据填充模块、第二数据填充模块和填充数据处理模块;其中:第一数据确定模块,用于从目标数据中确定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长度阈值;第一数据填充模块,用于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第二数据填充模块,用于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第二目标数据为目标数据中除第一目标数据外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填充后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第一数据填充模块,还用于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第二数据填充模块,还用于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静态地址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第一数据填充模块,还用于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第二数据填充模块,还用于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第一数据确定模块包括静态数据长度模块和动态数据提取模块;其中:静态数据长度模块,用于确定静态数据的第一数据长度;动态数据提取模块,用于当第一数据长度小于长度阈值时,将静态数据以及第二数据长度的动态数据确定为第一目标数据;其中,第二数据长度等于长度阈值与第一数据长度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广播数据获取模块1002包括静态数据标记模块和动态数据标记模块;其中:静态数据标记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属性数据,并将用户属性数据标记为静态数据;动态数据标记模块,用于测量用户的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并将至少部分生理参数标记为动态数据。
关于广播数据处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广播数据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广播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广播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广播包接收模块1102、数据字段确定模块1104和广播数据获取模块1106,其中:
广播包接收模块1102,用于接收广播包,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
广播数据获取模块1104,用于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广播数据获取模块1104包括第一数据提取模块、第二数据提取模块和目标数据还原模块;其中:第一数据提取模块,用于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预设的长度阈值;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第二数据提取模块,用于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目标数据还原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得到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第一数据提取模块,还用于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第二数据提取模块,还用于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为静态地址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第一数据提取模块,还用于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第二数据提取模块,还用于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关于广播数据处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广播数据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广播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
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广播广播包;
其中,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目标数据中确定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长度阈值;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第二目标数据为目标数据中除第一目标数据外的至少部分数据;根据填充后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静态地址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静态数据的第一数据长度;当第一数据长度小于长度阈值时,将静态数据以及第二数据长度的动态数据确定为第一目标数据;其中,第二数据长度等于长度阈值与第一数据长度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用户属性数据,并将用户属性数据标记为静态数据;测量用户的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并将至少部分生理参数标记为动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当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广播广播包;其中,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目标数据中确定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长度阈值;将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第二目标数据为目标数据中除第一目标数据外的至少部分数据;根据填充后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静态地址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蓝牙地址字段,并将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静态数据的第一数据长度;当第一数据长度小于长度阈值时,将静态数据以及第二数据长度的动态数据确定为第一目标数据;其中,第二数据长度等于长度阈值与第一数据长度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用户属性数据,并将用户属性数据标记为静态数据;测量用户的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并将至少部分生理参数标记为动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接收广播包,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预设的长度阈值;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根据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得到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为静态地址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广播包,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
从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预设的长度阈值;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从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根据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得到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为静态地址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按照从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按照从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广播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
当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其中,所述广播数据字段为预设广播协议规定的字段,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为所述预设广播协议规定的地址字段;
广播所述广播包;
其中,所述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包括:
从所述目标数据中确定第一目标数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所述长度阈值;
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
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为所述目标数据中除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外的至少部分数据;
根据填充后的所述广播数据字段和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
所述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包括:
按照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
所述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包括:
按照从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所述蓝牙地址字段,并将所述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静态地址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
所述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填充至广播数据字段包括:
按照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依次写入广播数据字段;
所述将第二目标数据填充至非广播数据字段包括:
按照从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依次写入所述蓝牙地址字段,并将所述蓝牙地址字段中的数据设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从所述目标数据中确定第一目标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静态数据的第一数据长度;
当所述第一数据长度小于所述长度阈值时,将所述静态数据以及第二数据长度的动态数据确定为第一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长度等于所述长度阈值与所述第一数据长度的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包括:
获取用户属性数据,并将所述用户属性数据标记为所述静态数据;
测量用户的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并将至少部分所述生理参数标记为所述动态数据。
7.一种广播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广播包,所述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其中,所述广播数据字段为预设广播协议规定的字段,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为所述预设广播协议规定的地址字段;
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和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所述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和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所述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包括:
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预设的长度阈值;所述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所述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从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和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得到所述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
所述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
按照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
所述从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包括:
按照从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的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从所述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为静态地址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广播协议为蓝牙广播协议,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为蓝牙地址字段;
所述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
按照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一目标数据;
所述从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包括:
按照从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的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从所述蓝牙地址字段依次提取得到第二目标数据;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为可解析私有地址。
11.一种广播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广播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广播的目标数据;
广播包获得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长度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时,将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填充至预设的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得到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广播包;其中,所述广播数据字段为预设广播协议规定的字段,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为所述预设广播协议规定的地址字段;
广播模块,用于广播所述广播包;
其中,所述长度阈值为根据预设广播协议确定的广播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值。
12.一种广播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广播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广播包,所述广播包具有广播数据字段和非广播数据字段;其中,所述广播数据字段为预设广播协议规定的字段,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为所述预设广播协议规定的地址字段;
广播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和所述非广播数据字段获得所述广播包对应的目标数据。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77547.6A CN113747369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77547.6A CN113747369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47369A CN113747369A (zh) | 2021-12-03 |
CN113747369B true CN113747369B (zh) | 2023-03-24 |
Family
ID=78724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77547.6A Active CN113747369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47369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54872C (zh) * | 2006-06-30 | 2009-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网中设备间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1162923A (zh) * | 2007-11-06 | 2008-04-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超长蓝牙短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超长蓝牙短消息的接收装置 |
CN106507272B (zh) * | 2016-10-09 | 2019-11-12 | 广州创想云科技有限公司 | 蓝牙手环的监测数据的广播方法及装置 |
CN108391237A (zh) * | 2018-01-29 | 2018-08-10 |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医疗器械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发送、接收设备 |
CN109561395A (zh) * | 2018-12-07 | 2019-04-02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0035016B (zh) * | 2019-02-26 | 2023-03-10 | 北京钰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2020
- 2020-05-29 CN CN202010477547.6A patent/CN11374736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47369A (zh) | 2021-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86249B2 (en) | USB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herein a human interface device (HID) descriptor and report are added to a driver of USB device | |
US10785713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multiple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367722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uitable location of access point device thereof | |
KR101882748B1 (ko) | 무선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다중 mtc 디바이스들의 머신 타입 통신 데이터를 다중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9495492B (zh) | 用于智能水务行业的通信系统 | |
CN112398635B (zh)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
KR20130132780A (ko) |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환경에서 개인 건강 데이터를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 |
US9729815B2 (en) |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content integrity using numerical data | |
CN111294792A (zh) | 一种缓存状态上报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3014510B (zh) | 惯导系统分布式测试中数据缓存方法及装置 | |
CN112583533B (zh) | Harq-ack反馈的获取、发送、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4745436B (zh) |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KR102240526B1 (ko) | 전자 장치의 컨텐츠 다운로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
CN111436137B (zh)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3747369B (zh) | 广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TWI698144B (zh) | 資源配置方法、終端及網路側設備 | |
US20080075102A1 (en) | Interface | |
CN105191419B (zh) | 使得设备能经由网络控制器或组拥有者来发现服务 | |
KR20180110896A (ko) |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복수의 무선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 |
CN112188591B (zh) |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7931465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2383386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163416A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 |
CN114095952B (zh) | 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7667739B (zh) | 应用程序调试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应用程序调试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