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4340A - 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34340A CN113734340A CN202110969657.9A CN202110969657A CN113734340A CN 113734340 A CN113734340 A CN 113734340A CN 202110969657 A CN202110969657 A CN 202110969657A CN 113734340 A CN113734340 A CN 1137343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brake
- fixed
- inlet port
-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19 centrifu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03 redu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8—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aking more than one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外盘,固定外盘的外表面分别一组设有连通至其内部的主进油端口、主进油端口和后刹油端口,固定外盘内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回油槽和第二回油槽以连通主进油端口、主进油端口和后刹油端口。该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对于第一回油槽、单向阀、第二回油槽以及环形卡板的设置,当该联动机构前后刹配合完成刹车减速动作之后,因失去了制动油缸的挤压力,可以有效地将刹车油回流到制动油缸中,而不会对制动盘形成持续性的挤压摩擦,既降低了制动盘的磨损,同时避免该两轮车辆的不必要的动力损耗问题,可靠性及适用性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两轮车辆特别是一种以电力为动力驱动的电瓶车或助力车,以其小巧轻便的体积及重量而成为广大市民短距离出行的常规选择,但是因其前后两轮的设计,致使其在刹车时的稳定性相对于其它三轮或四轮车型较差,特别是在速度较快或是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对于前后刹车的使用配合要求就比较的高。
在使用后刹作为主刹车时,需要配合前刹以为其提供充足的刹车动力,以有效缩短该两轮车辆的刹车距离,同时避免因后刹用力过猛而发生后轮抱死现象,进而造成驾乘人员发生侧滑的现象。
但是,现有的两轮车辆中对于前后刹的配合使用全是依靠驾驶人员的经验来判断的,对于一些驾驶经验不足或是在速度较快的紧急情况下,常会因为紧张而造成其对于后轮的刹车用力过猛,进而因后轮的抱死而发生侧滑、摔倒的现象,或是对前轮的刹车用力过猛而发生甩尾的现象,致使其在驾驶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故,亟需一种基于两轮车辆中前后相互配合的联动机构,以在其刹车的过程中灵活的调整控制前后刹的刹车动作,以解决上述现有两轮车辆前后刹在刹车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具备不需要人为对前后刹的使用进行判断、制动性能好、不易在制动的过程中出现侧滑、甩尾等现象、稳定性及可靠性较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两轮车辆中对于前后刹的配合使用全是依靠驾驶人员的经验来判断的,对于一些驾驶经验不足或是在速度较快的紧急情况下,常会因为紧张而造成其对于后轮的刹车用力过猛,进而因后轮的抱死而发生侧滑、摔倒的现象,或是对前轮的刹车用力过猛而发生甩尾的现象,致使其在驾驶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外盘,所述固定外盘的外表面分别一组设有连通至其内部的主进油端口、主进油端口和后刹油端口,所述固定外盘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传动主轴,所述固定外盘内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回油槽和第二回油槽以连通主进油端口、主进油端口和后刹油端口,所述第一回油槽和第二回油槽的内部分别设有一组单向阀,所述传动主轴外表面的中部通过固定胶体与活动套接在固定外盘内腔之中的活动内盘摩擦连接,所述活动内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一组通流凹槽和固定凹槽,且活动内盘上固定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连杆与固定外盘内腔的一侧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凹槽的外部固定安装环形卡板。
优选的,所述主进油端口与后刹油端口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活动内盘上的通流凹槽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且主进油端口位于主进油端口与后刹油端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活动内盘上通流凹槽的一端位于主进油端口与后刹油端口之间,而其另一端位于主进油端口与后刹油端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胶体的外表面与活动内盘的内壁之间在预设的速度以下时不发生接触,而在超过预设的速度时与活动内盘的内壁之间发生接触,且其与活动内盘之间的摩擦阻力大于弹性连杆的恒定弹力。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对于固定外盘、固定胶体以及活动内盘的设置,利用传动主轴在不同的旋转时对于固定胶体所产生的离心力大小,以利用活动内盘的旋转来控制固定外盘上后刹油端口的启闭状态,相对于现有的两轮车辆的制动技术,在对其进行刹车动作时,对于前后刹的配合使用,不需要通过驾驶人员的经验来进行判断,在每次进行刹车时先启用后刹,而后通过速度来判断是否启用前刹,在为其提供充足有效地摩擦制动力的同时,提高其在刹车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而不易发生侧滑、甩尾等现象。
2、该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对于第一回油槽、单向阀、第二回油槽以及环形卡板的设置,当该联动机构前后刹配合完成刹车减速动作之后,因失去了制动油缸的挤压力,可以有效地将刹车油回流到制动油缸中,而不会对制动盘形成持续性的挤压摩擦,既降低了制动盘的磨损,同时避免该两轮车辆的不必要的动力损耗问题,可靠性及适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外盘及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活动内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常速下刹车时的结构示图;
图5为本发明在高速下刹车时的结构示图。
图中:1、固定外盘;P1、主进油端口;P2、后刹油端口;P3、前刹油端口;2、传动主轴;3、固定胶体;4、活动内盘;5、离心配珠;6、弹性连杆;7、第一回油槽;8、单向阀;9、第二回油槽;10、通流凹槽;11、固定凹槽;12、环形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外盘1,固定外盘1的外表面分别一组设有连通至其内部的主进油端口P1、主进油端口P2和后刹油端口P3,固定外盘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传动主轴2,如图2所示,固定外盘1内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回油槽7和第二回油槽9以连通主进油端口P1、主进油端口P2和后刹油端口P3,第一回油槽7和第二回油槽9的内部分别设有一组单向阀8,且两组单向阀8的流通方向分别是由主进油端口P2以及后刹油端口P3流向主进油端口P1的,传动主轴2外表面的中部通过固定胶体3与活动套接在固定外盘1内腔之中的活动内盘4摩擦连接,且在固定胶体3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一组离心配珠5,用以增加其在随着传动主轴2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进而增大其与活动内盘4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如图3所示,活动内盘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一组通流凹槽10和固定凹槽11,且活动内盘4上固定凹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连杆6与固定外盘1内腔的一侧之间传动连接,固定凹槽11的外部固定安装环形卡板12,用以封堵后刹油端口P3中的回油以防止其进入到固定外盘1的内部。
其中,弹性连杆6的弹力等于仅利用后刹进行刹车动作时,从主进油端口P1中进入的制动液压油的压力,而当其受到固定胶体3的摩擦传动力与从主进油端口P1中进入的制动液压油压力的同步挤压时,其就会随之发生旋转动作。
其中,对于固定外盘1、固定胶体3以及活动内盘4的设置,利用传动主轴2在不同的旋转时对于固定胶体3所产生的离心力大小,以控制固定外盘1上后刹油端口P3的启闭,相对于现有的两轮车辆的制动技术,在对其进行刹车动作时,对于前后刹的配合使用,不需要通过驾驶人员的经验来进行判断,在每次进行刹车时先启用后刹,而后通过速度来判断是否启用前刹,在为其提供充足有效地摩擦制动力的同时提高其在刹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其中,对于第一回油槽7、单向阀8以及第二回油槽9的设置,当该联动机构前后刹配合完成刹车减速动作之后,因失去了制动油缸的挤压力,可以有效地将刹车油回流到制动油缸中,而不会对制动盘形成持续性的挤压摩擦,既降低了制动盘的磨损,同时避免该两轮车辆的动力损耗,可靠性及适用性较高。
其中,固定外盘1正面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至其前后两侧的固定通孔,用于固定固定外盘1使其不会随着活动内盘4而发生旋转动作。
本技术方案中,主进油端口P2与后刹油端口P3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活动内盘4上的通流凹槽10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且主进油端口P1位于主进油端口P2与后刹油端口P3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活动内盘4上通流凹槽10的一端位于主进油端口P1与后刹油端口P3之间,而其另一端位于主进油端口P2与后刹油端口P3。
其中,对于主进油端口P1、主进油端口P2以及后刹油端口P3之间相对位置的设置,以在固定胶体3的摩擦传动以及弹性连杆6的弹性作用下,使得该联动机构在低速情况下刹车时,主进油端口P1与主进油端口P2之间相连通,主进油端口P1与后刹油端口P3之间不连通;而在高速情况下刹车时,主进油端口P1与主进油端口P2以及主进油端口P1与后刹油端口P3之间分别相连通,以自行实现对于前刹启用的判断。
本技术方案中,固定胶体3的外表面与活动内盘4的内壁之间在预设的速度以下时不发生接触,而在超过预设的速度时与活动内盘4的内壁之间发生接触,且其与活动内盘4之间的摩擦阻力大于弹性连杆6的恒定弹力。
其中,对于固定胶体3与活动内盘4之间的设置,利用其在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并通过摩擦传动的方式,以为主进油端口P1与后刹油端口P3之间的连通提供有效地动力,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正常的触发。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传动主轴2将该联动机构传动连接在两轮车辆的车轮主轴上,并将主进油端口P1与制动油缸相连通,主进油端口P2、后刹油端口P3分别与后刹油缸、前刹油缸相连通:
如图4所示,当该两轮车辆的运行速度低于该联动机构触发预设的速度时,传动主轴2在旋转时对固定胶体3及其上的离心配珠5所处产生的离心力不足撑开固定胶体3,其外表面与活动内盘4的内壁之间不发生接触,当对该两轮车辆进行刹车动作时,其中的制动液压油由主进油端口P1进入,并通过活动内盘4上的通流凹槽10而从主进油端口P2挤压输送到后刹车油缸中,以利用后刹对其进行刹车动作,而在完成刹车减速动作之后,在失去制动油缸的压力时,后刹油缸中的制动液压油经由主进油端口P2、第一回油槽7或通流凹槽10、主进油端口P1而回流到制动油缸中;
如图5所示,当该两轮车辆的运行速度高于该联动机构触发预设的速度时,传动主轴2在旋转时对固定胶体3及其上的离心配珠5所处产生的离心力而撑开固定胶体3,并使其外表面与活动内盘4的内壁之间发生接触,并在对该两轮车辆进行刹车动作时,其中的制动液压油由主进油端口P1进入,并通过活动内盘4上的通流凹槽10而从主进油端口P2挤压输送到后刹车油缸中,以利用后刹对其进行刹车动作,同时带动活动内盘4发生旋转动作,并经由其上的通流凹槽10而从后刹油端口P3挤压输送到前刹车油缸中,以下后刹启动的同时,同步启动前刹以为其提供充足的刹车动力,缩短其刹车距离,而在完成刹车减速动作之后,在失去制动油缸的压力时,后刹油缸中的制动液压油经由主进油端口P2、第一回油槽7或通流凹槽10、主进油端口P1而回流到制动油缸中;前刹油缸中的制动液压油油后刹油端口P3、第二回油槽9、主进油端口P1而回流到制动油缸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外盘(1),所述固定外盘(1)的外表面分别一组设有连通至其内部的主进油端口(P1)、主进油端口(P2)和后刹油端口(P3),所述固定外盘(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传动主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盘(1)内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回油槽(7)和第二回油槽(9)以连通主进油端口(P1)、主进油端口(P2)和后刹油端口(P3),所述第一回油槽(7)和第二回油槽(9)的内部分别设有一组单向阀(8),所述传动主轴(2)外表面的中部通过固定胶体(3)与活动套接在固定外盘(1)内腔之中的活动内盘(4)摩擦连接,所述活动内盘(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一组通流凹槽(10)和固定凹槽(11),且活动内盘(4)上固定凹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连杆(6)与固定外盘(1)内腔的一侧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凹槽(11)的外部固定安装环形卡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油端口(P2)与后刹油端口(P3)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活动内盘(4)上的通流凹槽(10)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且主进油端口(P1)位于主进油端口(P2)与后刹油端口(P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内盘(4)上通流凹槽(10)的一端位于主进油端口(P1)与后刹油端口(P3)之间,而其另一端位于主进油端口(P2)与后刹油端口(P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体(3)的外表面与活动内盘(4)的内壁之间在预设的速度以下时不发生接触,而在超过预设的速度时与活动内盘(4)的内壁之间发生接触,且其与活动内盘(4)之间的摩擦阻力大于弹性连杆(6)的恒定弹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69657.9A CN113734340B (zh) | 2021-08-23 | 2021-08-23 | 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69657.9A CN113734340B (zh) | 2021-08-23 | 2021-08-23 | 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34340A true CN113734340A (zh) | 2021-12-03 |
CN113734340B CN113734340B (zh) | 2022-09-27 |
Family
ID=7873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69657.9A Active CN113734340B (zh) | 2021-08-23 | 2021-08-23 | 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34340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57856A (en) * | 1991-07-23 | 1993-11-02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brakes |
US6238017B1 (en) * | 1997-10-03 | 2001-05-29 | Frederick G. Eitel | Advanced motorcycle chassis and braking system |
CN101407241A (zh) * | 2008-11-18 | 2009-04-15 | 浙江大学 | 基于电动自行车刹车系统的节能限速装置 |
CN102745182A (zh) * | 2012-07-11 | 2012-10-24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离心式液压轻型车辆辅助制动系统 |
CN105579734A (zh) * | 2013-09-30 | 2016-05-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用前后联动制动装置 |
CN206679178U (zh) * | 2017-04-13 | 2017-11-28 | 瑞安市爱得利液压制动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刹车平衡系统 |
CN213228595U (zh) * | 2020-02-10 | 2021-05-18 | 明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刹车连动与刹车力分配装置 |
-
2021
- 2021-08-23 CN CN202110969657.9A patent/CN1137343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57856A (en) * | 1991-07-23 | 1993-11-02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brakes |
US6238017B1 (en) * | 1997-10-03 | 2001-05-29 | Frederick G. Eitel | Advanced motorcycle chassis and braking system |
CN101407241A (zh) * | 2008-11-18 | 2009-04-15 | 浙江大学 | 基于电动自行车刹车系统的节能限速装置 |
CN102745182A (zh) * | 2012-07-11 | 2012-10-24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离心式液压轻型车辆辅助制动系统 |
CN105579734A (zh) * | 2013-09-30 | 2016-05-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用前后联动制动装置 |
CN206679178U (zh) * | 2017-04-13 | 2017-11-28 | 瑞安市爱得利液压制动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刹车平衡系统 |
CN213228595U (zh) * | 2020-02-10 | 2021-05-18 | 明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刹车连动与刹车力分配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34340B (zh) | 2022-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45644A (zh) | 一种车辆刹车失灵时电子控制强制停车系统 | |
CN110588846A (zh) | 一种电动车侧向倾倒时的安全防护装置 | |
CN201777285U (zh) | 一种婴儿车的刹车装置 | |
CN113734340B (zh) | 一种基于两轮电车中前后刹配合的联动机构 | |
CN109808502B (zh) | 一种适用于纯电动车的能量回馈退出控制方法 | |
CN102923104A (zh) | 一种汽车备用制动装置 | |
CN203920888U (zh) | 一种工程机械制动转向系统 | |
CN206914311U (zh) | 一种刹车辅助系统 | |
CN111501601A (zh) | 一种智能型辅助车辆减速装置 | |
CN114194152B (zh) |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安全制动装置 | |
CN201136496Y (zh) | 双轮动力车防抱死刹车装置 | |
CN213981408U (zh) | 一种车辆的液压行走系统及越野高空作业车 | |
CN206067494U (zh) | 大、中型载客汽车前驱动机构 | |
CN104908729B (zh) | 车辆双保险制动系统 | |
CN104494751B (zh) | 一种具有重心自动调节功能的自平衡独轮车 | |
CN107161118A (zh) | 一种刹车辅助系统 | |
CN203246556U (zh) | 一种点式刹车装置 | |
JPH0524523A (ja) |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 |
CN206327512U (zh) | 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机构 | |
CN201026862Y (zh) | 汽车联合中央制动器 | |
CN116807124A (zh) | 一种基于车盔融合电动车的车盔转向刹停智能联动系统 | |
CN213862550U (zh) | 带制动分配及缓速装置的制动系统 | |
CN206644798U (zh) | 一种汽车用辅助刹车装置 | |
CN109823164A (zh) | 窄体独立驱动双轮车 | |
CN216580869U (zh) | 一种关于自行车的刹车防抱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7 Address after: 200080 room 2302, 218 Wusong Road,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OASIS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560 5-2, unit 2, No. 268, Tieshi Road, Bachuan Town, Tongliang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Zha Xiuhua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