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7104B - 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27104B CN113727104B CN202010442632.9A CN202010442632A CN113727104B CN 113727104 B CN113727104 B CN 113727104B CN 202010442632 A CN202010442632 A CN 202010442632A CN 113727104 B CN113727104 B CN 1137271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value
- initial state
- signal
- state
- symbol c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54—Measured or subjectively estimated visual quality after decoding, e.g. measurement of distor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4—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digital televis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4—Deco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video decoders which are asymmetric with respect to the encod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编码方法包括: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和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进行跳变,并通过电子表格显示跳变后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完成编码。解码方法包括: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将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为信号值终始状态的过程进行解码,并通过电子表格显示对应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方法,解码和编码的过程均能在电子表格中实现,使测试者能够直观的获取信号值状态发生跳变的过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逐渐强大,获取的摄像像素也越来越多,高清显示屏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显示模块的通讯对高速带宽的通讯协议需求也越来越大。为实现高速传输,常在相机的接口物理层中,采用相机串行接口-端口物理层(Camera SerialInterface-Port Physics Layer,C-PHY)协议作为通信协议进行传输。基于C-PHY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就是通过不断的改变信号值状态,以形成符号(symbol)编码,完成数据的传输。相关技术中,进行数据传输测试时,需要结合实验室中的相关仪器一起使用,例如:示波器等。但进行symbol编/解码时,测试者无法直观的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发送跳变的过程,且示波器等相关仪器的操作需要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的测试者进行使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编码方法,包括: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以及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不同符号编码值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的不同跳变过程;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将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进行跳变,并通过电子表格显示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后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完成编码。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以及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包括:获取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其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多次的连续跳变过程;基于各二进制传输数据,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多次连续跳变的多个符号编码以及各符号编码对应的符号编码值,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包括:每个16位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七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编码方法还包括:基于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编码方法还包括:基于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解码方法,包括: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将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为信号值终始状态的过程进行解码,得到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以及符号编码对应的符号编码值,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完成所述解码;不同的符号编码对应不同的符号编码值,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不同的跳变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解码方法还包括: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连续跳变的多个符号编码;基于各符号编码,得到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其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的多次连续跳变过程。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包括:每个16位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七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解码方法还包括:基于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解码方法还包括:基于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编码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和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以及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不同符号编码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不同的跳变过程;编码单元,用于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将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进行跳变,并通过电子表格显示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后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完成编码。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单元采用下述方式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以及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获取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其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连续的多次跳变过程;基于各二进制传输数据,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多次连续跳变的多个符号编码以及符号编码对应的各符号编码值,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包括:每个16位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七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编码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基于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显示单元还用于:基于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解码装置,包括: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解码单元,用于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将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过程为信号值终始状态的过程进行解码,得到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以及符号编码对应的符号编码值,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完成解码;不同的符号编码对应不同的符号编码值,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不同的跳变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解码单元还用于: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连续跳变的多个符号编码;基于各符号编码,得到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其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连续的多次跳变过程。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包括:每个16位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七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解码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基于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显示单元还用于:基于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另一种编码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编码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编码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另一种解码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任意一种解码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解码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公开提供的编码方法,将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符号编码值对应的跳变过程进行跳变,并将经过编码后得到的信号值终始状态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使在进行传输测试时,测试者能够直观的从电子表格中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的跳变过程过程,进而有助于进行灵活测试。且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测试,有助于测试者解读编码过程,使测试者能够快速完成测试,测试体验更友好。
通过本公开提供的解码方法,将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跳变后变成信号值最终状态的过程进行解码,并将跳变过程对应的符号编码值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使测试者能够直观的从电子表格中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如何变化为信号值最终状态,进而进行灵活测试。且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测试,有助于测试者解读解码过程,使测试者能够快速完成测试,测试体验更友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符号编码变化原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映射关系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路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号电压连续跳变过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差分电压连续跳变过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路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号电压连续跳变过程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差分电压连续跳变过程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编码装置的框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解码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是MIPI联盟发起的为移动应用处理器制定的开放标准和一个规范。在MIPI的物理层中可以包括三种协议:M-PHY、D-PHY和C-PHY。三者区别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在这三个协议中,M-PHY的数据传输量最大,但在可在成像领域中,M-Phy的应用案例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和相机的应用发展有关,相机在达到20M的像素之后并没有像MIPI组织的预期一样继续大幅往上更高像素数方面发展。而M-Phy设备的开发过于复杂,并没有设备商的支持,因此很长一段时间相机设备停留在D-Phy协议上。随着高清显示屏的广泛应用,显示模块的通讯对高速带宽的通讯协议需求也越来越大。大数据量传输需要使用高速的通讯协议,由于C-PHY的速度可以达到5.7Gbps,比传统的D-PHY大,因此,C-PHY在相机的通讯协议中使用的越来越多。而基于C-PHY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就是通过不断的改变信号值状态,形成symbol编码,进而将数据传输的内容隐含在symbol编码中,完成数据传输。
相关技术中,针对symbol进行编/解码,主要是通过示波器等相关仪器的付费插件。在本公开中,通过设计电子表格,将映射关系预先存储至电子表格中,进而根据信号值初始状态和symbol编码对应的symbol编码值或相邻的信号值最终状态进行编/解码,使测试者能够直观地对symbol编码所包含的信息进行解读,确定数据完成传输或者如何进行传输,进而进行灵活测试。且无需通过仪器和付费插件的配合使用,节省成本。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编码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公开中,编码方法可以应用于基于C-PHY协议的数据传输,作为数据信息的载体,在数据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传输数据信息。如图1所示,编码方法10,包括以下步骤S11至步骤S13。
在步骤S11中,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C-PHY协议无时钟线,因此,接收端需要依据解码过程中的解调数据变化沿得出时钟频率。C-PHY协议位于接口物理层,在物理层中的每条信道中包括A、B、C三条数据线,分别与一组差分线(Dp=3/4V、Dm=1/4V)和一个共模线Dc=1/2V相对应。将A、B、C三条数据分别分配至Dp、Dm和Dc共有3*2*1=6种排列组合,并将这6种组合定义为+X、-X、+Y、-Y、+Z和-Z的6种符号表示各信号值状态。信号值初始状态可以为该6种信号值状态中的任意一种。信号值初始状态可以是指定信号值状态,也可以是当前进行测试的具有相机设备的信号值初始状态。通过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的获取,有助于确定需要进行传输的数据,进而便于通过symbol编码完成信号值状态的跳变,使接收端能够获取时钟的变化频率。
在步骤S12中,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以及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个信号值状态跳变成另一个信号值状态,是基于Symbol编码实现的。在C-PHY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改变信号值状态,形成symbol编码,进而完成数据的传输。不同的symbol编码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将发送的不同跳变过程。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symbol编码即为数据信息的载体。为保证接收端的数据边沿能够得到时钟频率,需发生数据边沿变化,因而,每一种信号值状态均具有5种有效跳变,即,除自身信号值状态之外的其他5种信号值状态。当信号值状态发生跳变时,接收端能够得到时钟频率。若信号值状态不发生改变,则无法形成变化的边沿,接收端也就无法获取时钟。针对不同的跳变过程,采用不同的定义编号区分各个不同的symbol编码,不同的定义编号即为不同symbol编码对应的symbol编码值。定义编号包括:<0>、<1>、<2>、<3>、<4>。通过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symbol编码值,能够根据symbol编码值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的发生何种跳变过程。获取symbol编码值的同时将symbol编码值对应的symbol编码进行获取,有助于测试者能够直观且清晰的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是如何根据symbol编码进行跳变,变成信号值终始状态,
在步骤S13中,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将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进行跳变,并通过电子表格显示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后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完成编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symbol编码值输入至电子表格中。根据电子表格中预先存储的C-PHY协议,将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获取的symbol编码值对应的symbol编码进行跳变,得到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完成数据传输的编码。将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的过程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有助于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在发生跳变时,使测试者能够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各信道中的线电压如何根据symbol编码转换成信号值终始状态,完成数据传输。例如:给定信号值初始状态为+X,symbol编码值为2,对应的symbol编码为[0,1,0],则表示将信号值初始状态进行顺时针旋转,得到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即为+Y,在该过程中是对symbol编码为[0,1,0]的传输。且通过电子表格将信号值初始状态进行跳变的过程进行展示,操作方便,且简单易学,便于提升测试者的测试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各信号值状态传输到接收端时,通过接收端设置的比较器,比较各信号值状态中各数据线之间的电压差。比较结果大于0为1,比较结果小于0为0。因此,接收端可以得到Rx_AB,Rx_BC,Rx_CA的数值,即为接收端在该信号值状态下接收到的信号输出。各信号值状态与其对应的各数据线的信号电压、接收端比较器得到的各数据线之间的电压差以及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C-PHY协议包括上述表2所示的信号值状态对应的信号电压、各接收端比较器得到的电压差和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各symbol编码和对应symbol编码值所表征的信号值状态变化规则。信号值状态变化一次的过程相当于发生一次数据变化,即传输一位数据。而在信号值状态的变化具有五种可能性,因此,可以理解为symbol的传输是5进制。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是基于机器进行传输,因此传输过程中,将5进制的数由3个比特(bit)的二进制表示。通过“Flip-翻转”“Rotation-旋转”“Polority-极性”3个bit位的属性组合形成的[Flip,Rotation,Polority]字符组表示5个symbol编码。即5个symbol用二进制等效为:<0>=[0,0,0];<1>=[0,0,1];<2>=[0,1,0];<3>=[0,1,1];<4>=[1,0,0]。在5个symbol编码中,只有<4>=100的第一bit位的二进制为1,其他4个symbol的bit位均为0,且第一bit位Flip代表“翻转”。因此,如图2所示,基于C-PHY协议,Symbol编码变化原理具有如下规定:
当Flip=1时,Rotation、Polority无效,在symbol编码中Rotation、Polority可以为任意二进制数字,即symbol编码的二进制可以表示为[1,x,x],在实际应用中,常用[1,0,0]表示,表示信号值状态发生翻转,例如:信号值初始状态为+X,经过symbol编码为[1,0,0]的跳变,信号值初始状态变为-X。信号值初始状态为-Y,经过symbol编码为[1,0,0]的跳变,信号值初始状态变为+Y。
当Flip=0时,信号值初始状态不发生翻转,此时Rotation、Polority有效。Rotation表示的是旋转,定义X->Y->Z->X的顺序为正序旋转,定义X->Z->Y->X的顺序为逆旋转。Polority表示的是极性是否变化,既“+”、“-”符号是否变化。
(1)Rotation=0,Polority=0:如图2所示,表示逆序,符号不变。
(2)Rotation=0,Polority=1:表示逆序,符号变化。
(3)Rotation=1,Polority=0:表示正序,符号不变。
Rotation=1,Polority=1:表示正序,符号变化。
在一实施场景中,预先将表2和各symbol编码和对应symbol编码值所表征的信号值状态变化规则分别存储在电子表格中。为了便于测试者能够快速明确各symbol编码对应的信号值状态变化规则,可将各symbol编码和对应symbol编码值以及对应的信号值状态变化规则形成如下述表3所示的表格存储在电子表格中。
symbol | Flip | Rotation | Polority | 变化规则 |
0 | 0 | 0 | 0 | 逆序,同极性 |
1 | 0 | 0 | 1 | 逆序,反极性 |
2 | 0 | 1 | 0 | 顺序,同极性 |
3 | 0 | 1 | 1 | 顺序,反极性 |
4 | 1 | 0 | 0 | 翻转 |
表3
将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获取的symbol编码进行跳变前,可以预先获取各信号值状态基于各symbol编码发生跳变成其他信号值状态的信号值状态跳变表,例如表4所示:
表4
通过信号值状态跳变表,使测试者能够直观且明确的了解,当信号值状态基于各symbol编码发生跳变时,可得到的对应跳变情况,进而能够明晰基于C-PHY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内容进行传输的过程。在电子表格中,根据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和对应的symbol编码值进行编码时,可通过代码,遍历表4中所有symbol编码值的可能性和对应的所有信号值初始状态,通过逻辑关系,确定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获取的对应的symbol编码值对应的跳变结果,得到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后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
在另一实施场景中,为便于测试者能够直观且清楚的观测基于C-PHY协议进行编码时,从一个信号值状态跳变成另一个信号值状态时的信道电压变化以及接收端比较器中各电压差的变化和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值的变化,可通过下述表5所示,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的同时,一并将该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道电压、接收端比较器中的各电压差以及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值进行获取,基于获取的symbol编码值进行跳变,得到信号值终始状态,并将该信号值终始状态对应的信道电压、接收端比较器中的各相邻电压差以及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值一并进行展示。
表5
通过上述实施例,将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对应的symbol编码值进行跳变,并将跳变后的信号值终始状态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使在进行传输测试时,测试者能够直观的从电子表格中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的跳变过程,进而有助于进行灵活测试。且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测试,方便快捷,使测试者能够快速完成测试,测试体验更友好。
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测试者能够更直观、更清楚的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前后,物理层中的3个数据线A\B\C的信号电压值发生的变化。基于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的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即该信号值初始状态在信道中A\B\C三线对应的信号电压,和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的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即为该信号值终始状态在信道中A\B\C三线对应的信号电压。通过电子表格生成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无需通过连接示波器,便可直接利用电子表格进行获取,方便快捷。在该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中,能够清晰看出3个数据线A\B\C的电压值从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跳变成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的电压变化,进而有助于测试者能够根据图示结果进行灵活测试。在一实施场景中,采用如表5所示的信号值状态编码过程,有信号值初始状态+X通过symbol编码值将信号状态跳变成信号值终始状态-X,基于信号值初始状态+X中包括的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信号值终始状态-X中包括的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生成如图3所示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通过电子表格生成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使测试者能够直观的根据生成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的跳变过程,进而有助于测试者对symbol编码进行解读。
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即该信号值初始状态在信道中A\B\C三线对应的电压在接收端比较器中各数据线之间的电压差。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即该信号值终始状态在信道中A\B\C三线对应的电压在接收端比较器中的各数据线之间的电压差。通过电子表格生成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无需通过连接示波器,便可直接利用电子表格进行获取,方便快捷。在该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中,能够清晰看出信号值初始状态在接收端获取的各线路之间的电压差在经过跳变后接收端获取的各线路的相邻电压差发生的变化,进而有助于测试者能够根据图示结果进行灵活测试。在一实施场景中,采用如表5所示的信号值状态编码过程,有信号值初始状态+X通过symbol编码值将信号状态跳变成信号值终始状态-X,基于信号值初始状态+X中包括的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信号值终始状态-X中包括的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生成如图4所示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通过电子表格生成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使测试者能够直观的根据生成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的跳变过程,进而有助于测试者对symbol编码进行解读。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编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编码方法20,包括以下步骤S21至步骤S24。
在步骤S21中,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
在步骤S22中,获取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二进制传输数据是基于多个且连续的symbol编码构成的,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的多次连续跳变过程。通过获取二进制传输数据,能够基于多次信号值状态的连续多次跳变,发现在传输数据的容易产生的问题,进而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测试效率。在实际应用中,传输数据是以“字”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是以16bit的二进制数据进行传输,因此,获取的二进制传输数据可以是16位二进制传输数据。通过该二进制传输数据,能够确定信号值初始状态的连续跳变过程。
在步骤S23中,基于各二进制传输数据,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多次连续跳变的多个符号编码以及各符号编码对应的符号编码值,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二进制传输数据中各位上的数字不同,对应信号值状态发生多次连续跳变过程不同。预先将二进制传输数据与多个symbol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在电子表格中。将获取的二进制传输数据根据映射关系转换成对应的连续的多个symbol编码,进而得到信号值初始状态的多个连续跳变过程,使测试者能够明确传输的数据内容。通过电子表格将各symbol编码以及对应的symbol编码值进行显示,使测试者能够直观的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及将发生多次连续跳变的具体跳变情况。且每经过一次跳变,得到的信号值终始状态是下一次跳变的信号值初始状态。
在步骤S24中,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将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进行跳变,并通过电子表格显示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后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完成编码。
在本公开中,步骤S21和步骤S24的实施方式分别与上述编码方法10中步骤S11和步骤S13的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预先将二进制传输数据与多个symbol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在电子表格中。将获取的二进制传输数据根据映射关系转换为多个且连续的symbol编码,进而确定信号值初始状态在各symbol编码下的跳变结果,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使测试者能够直观且清楚地明确在基于C-PHY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时,信号值初始状态在不断发生跳变的过程中,每次发生跳变后得到信号值终始状态,进而明确基于C-PHY协议,如何将symbol编码携带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
在一实施场景中,由于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是以16bit的二进制传输数据进行传输,因此,将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与5进制的symbol编码值形成映射关系,得到216=5x,其中,x为整数,表示的物理意义为16bit二进制数映射成5进制symbol编码值的传输个数(位数)。为保证16bit的二进制数均能全部被映射,需将216=65536个数全都包含在5x以内,因此需要满足不等式有5(x-1)<216<5x,进而得出x=7。且56<216<57,因此,7能够满足映射所有16bit二进制数的symbol编码值的传输个数(位数),因此得出,通过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可以映射为7个5进制的symbol编码值。在C-PHY协议规范中,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与7个symbol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如图6所示:各段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与连续的7个symbol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取决于7个symbol编码中含有Flip的个数。例如:当7个symbol编码中未出现Flip的情况时,则0x0000~0x3fff之间的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与各symbol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下:Flip[6:0]==0x00==[0,0,0,0,0,0,0]
[0,0,ro6,po6,ro5,po5,ro4,po4,ro3,po3,ro2,po2,rp1,po1,rp0,po0],其中,rp0,po0分别代表发生第1次跳变的symbol编码的[0,Rotation0,Polority0],rp1,po1分别代表发生第2次跳变中的symbol编码的[0,Rotation1,Polority1],以此类推,ro6,po6分别代表发生第7次跳变中的symbol编码的[0,Rotation6,Polority6]。当7个symbol编码中出现一个Flip的情况时,则0x4000~0x4fff之间的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与各symbol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下:Flip[6:0]==0x01==[0,0,0,0,0,1,0][0,1,0,0,ro6,po6,ro5,po5,ro4,po4,ro3,po3,ro2,po2,rp1,po1],认为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第一次跳变的symbol编码为[1,0,0],其余后6次symbol的映射关系与当7个symbol编码中未出现Flip的情况相同。
由于基于C-PHY协议的数据传输是在物理层中进行使用,因此,可以通过如图7所示的电路图来实现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与7个symbol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并通过代码将该电路的逻辑在电子表格中实现。电路图左边的数据为对应的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根据各bit上对应的数字与电路图右边各symbol编码的之间的对应关系。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中的第0位数据到第7位之间的数据由低位到高位,两两一组,每组与对应的symbol编码中的旋转位和极性位相对应,确定第1次一直到第5次控制信号值状态跳变的symbol编码。第8位到第15为之间的数据由高位到低位,两两一组,确定获取的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与Flip之间的对应关系,属于如图6所示中的哪一段symbol编码映射关系,进而获取7个连续的symbol编码(为便于表示,表6以及全文后续表格中,symbol简写均为sym)。其物理逻辑关系可以如表6和表7所示,例如:当mux0(开关0)的值为0时,则mux0闭合,进行第一次跳变的symbol编码(sym0)为[0,1,1]。当muxa1的值为1,且muxb1的值为0时,则muxa1打开,muxb1闭合,进行第二次跳变的symbol编码(sym1)为[0,1,1]。
表6
symbol个数 | Flip | Rotation | polority | symbol编码值 |
sym0 | 0 | 1 | 1 | 3 |
sym1 | 0 | 1 | 1 | 3 |
sym2 | 0 | 1 | 1 | 3 |
sym3 | 0 | 1 | 1 | 3 |
sym4 | 1 | 0 | 0 | 4 |
sym5 | 0 | 1 | 1 | 3 |
sym6 | 1 | 0 | 0 | 4 |
表7
在又一实施场景中,为便于电子表格能够直接使用图7电路图中的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与7个symbol编码之间的转换逻辑,可以预先将表6和表7存储在电子表格中。进而在使用时,可在电子表格中输入任意一组指定的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便可根据电子表格中预存的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与7个symbol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连续的7个symbol编码,并在电子表格的指定区域中按顺序进行显示,进而使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能够根据得到的symbol编码进行连续跳变,将数据进行传输。在进行连续跳变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每次进行跳变得到的信号值终始状态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使测试者能够容易对基于symbol编码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进行解读,便于快速了解基于C-PHY协议进行编码的过程。例如:如表7所示,得到的连续的7个symbol编码对应的symbol编码值分别为3,3,3,3,4,3,4,则如表8所示,还可以得到的7个连续的信号值状态。进而得到各信号值状态对应的各数据线电压值以及接收端比较器中各相邻电压差值。
表8
在又一实施场景中,还可以根据表8所示的信号值状态编码过程,通过电子表格生成如图8所示的信号电压连续跳变过程图,或者如图9所示的差分电压连续跳变过程图。进而使测试者能够直观的根据生成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的跳变过程,从而有助于测试者对Symbol编码进行解读。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解码方法,是上述编码方法的逆运算,其具体计算过程可参考编码方法的编码过程,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解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解码方法30可以应用于基于C-PHY协议的数据传输,包括以下步骤S31至步骤S32。
在步骤S31中,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C-PHY的数据传输过程就是通过不断的改变Wire State的状态,来形成symbol编码,进而完成数据的传输。通过上述编码方法的实施例可知,将信号值初始状态基于symbol编码进行跳变,得到信号值终始状态,进而实现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是对symbol编码进行传输,将数据传输的内容隐藏在symbol编码中。而解密的过程则是基于相邻的两个信号值状态进行解密,得到传输的数据内容,即symbol编码。信号值初始状态与其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即为两个相邻的信号值状态。进而通过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便可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成信号值终始状态所传输的数据内容进行解码。
在步骤S32中,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将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为信号值终始状态的过程进行解码,得到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以及符号编码对应的符号编码值,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完成解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同的符号编码对应不同的符号编码值,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的不同跳变过程。将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输入至电子表格中。根据电子表格中预先存储的C-PHY协议,将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过程为信号值终始状态的过程进行解码,并通过电子表格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和信号值终始状态相对应的symbol编码值以及symbol编码值对应的symbol编码。将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的过程通过电子表格进行解码和显示,有助于测试者能够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是基于何种跳变过程变成信号值终始状态的,进而提示测试者的测试体验。基于C-PHY协议进行解码的过程,是根据模拟接收端的比较器来实现给定相邻的两个信号值状态得出symbol编码。
在一实施场景中,预先将表2和各symbol编码和对应symbol编码值所表征的信号值状态变化规则分别存储在电子表格中。为了便于测试者能够快速明确各symbol编码对应的信号值状态变化规则,可将各symbol编码和对应symbol编码值以及对应的信号值状态变化规则形成如表3所示的表格存储在电子表格中。在进行解码时,根据表9中的信号值初始状态和其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通过代码,遍历表4中所有信号值终始状态的可能性和对应的所有信号值初始状态,通过逻辑关系,确定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成对应信号值终始状态的symbol编码值,进而通过电子表格将该symbol编码值与其对应的symbol编码进行显示,完成解码,使测试者能够直观的获取解码过程。
表9
通过上述实施例,将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跳变后变成信号值最终状态的过程进行解码,并将跳变过程对应的symbol编码值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使测试者能够直观的从电子表格中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如何变化为信号值最终状态,进而进行灵活测试。且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测试,方便快捷,使测试者能够快速完成测试,测试体验更友好。
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测试者能够更直观、更清楚的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前后,物理层中的3个数据线A\B\C的信号电压值发生的变化。基于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的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即该信号值初始状态在信道中A\B\C三线对应的信号电压,和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的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即为该信号值终始状态在信道中A\B\C三线对应的信号电压。通过电子表格生成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无需通过连接示波器,便可直接利用电子表格进行获取,方便快捷。在该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中,能够清晰看出3个数据线A\B\C的电压值从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跳变成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的电压变化,进而有助于测试者能够根据图示结果进行灵活测试。在一实施场景中,采用如表9所示的解码过程,根据信号值初始状态+X中的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信号值终始状态-Y中的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生成如图11所示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通过电子表格生成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使测试者能够直观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的跳变过程,无需借助其他专业仪器或者许可差价,方便快捷,且易进行灵活测试。
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即该信号值初始状态在信道中A\B\C三线对应的电压在接收端比较器中各数据线之间的电压差。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即该信号值终始状态在信道中A\B\C三线对应的电压在接收端比较器中的各数据线之间的电压差。C-PHY协议中不含有时钟线,须依靠解码过程中解调数据变化沿得出时钟频率。通过电子表格生成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无需通过连接示波器,便可直接利用电子表格进行获取,方便快捷。在该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中,能够清晰看出信号值初始状态在接收端获取的各线路之间的电压差在经过跳变后接收端获取的各线路的相邻电压差发生的变化,进而有助于测试者能够根据图示结果进行灵活测试。在一实施场景中,采用如表9所示的信号值状态解码过程,基于信号值初始状态+X中的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信号值终始状态-Y中的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生成如图12所示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通过电子表格生成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使测试者能够直观的根据生成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的跳变过程,进而有助于测试者对信号值状态解码的过程进行解读。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解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解码方法40,包括以下步骤S41至步骤S44。
在步骤S41中,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
在步骤S42中,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将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为信号值终始状态的过程进行解码,得到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以及符号编码对应的符号编码值,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完成解码。
在本公开中,步骤S41与步骤S42的实施方式分别与上述解码方法30中的步骤S31和步骤S32的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步骤S43中,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连续跳变的多个符号编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基于C-PHY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就是通过不断的改变信号值状态,以形成symbol编码,进而完成数据的传输。通过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连续跳变的多个symbol编码,能够确定信号值初始状态的连续跳变过程。且在实际应用中,传输数据是以“字”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是以16bit的二进制数据进行传输。因此,获取多个连续的symbol编码,能够基于二进制传输数据与多个symbol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二进制传输数据,进而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得到symbol编码所承载的传输数据,在一实施场景中,生成的二进制传输数据可以是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
在步骤S44中,基于各符号编码,得到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个二进制传输数据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不同二进制传输数据对应不同的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二进制传输数据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连续的多次跳变过程。预先将二进制传输数据与多个symbol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在电子表格中。基于获取的各连续的symbol编码和映射关系,得到与多个symbol编码对应的二进制传输数据,并将该二进制传输数据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使测试者能够明确当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连续跳变时,传输数据在进行传输时的具体内容,进而有助于测试者对解码过程进行解读,了解的更清晰且更直观。
通过上述实施例,预先将多个symbol编码与二进制传输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在电子表格中。将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多次跳变所产生的symbol编码进行获取,并根据映射关系转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二进制传输数据,由电子表格进行显示。使测试者能够直观且清楚地明确在基于C-PHY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时,信号值初始状态通过不断发生跳变,改变信号值状态进而形成symbol编码,进而加深基于C-PHY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理解,进行编/解测试时使用更灵活。
在一实施场景中,将7个symbol编码与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在电子表格中。可以通过如图14所示的电路图来实现7个symbol编码与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并通过代码将该电路的逻辑在电子表格中实现。电路图左边的数据各symbol编码,左边为对应的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根据该电路图的逻辑关系,形成各symbol编码与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图14中“7个symbol编码与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电路逻辑关系与图7中“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与7个symbol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电路逻辑关系相反。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7个连续的symbol编码值,生成与7个连续的symbol编码值对应的symbol编码的映射的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
在另一实施场景中,根据图14中的电路逻辑,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和对应的7个连续的symbol值,将其填写在电子表格相应区域中,能够得到如表10所示的表格。通过该表格,能够使测试者直观且清楚地观测到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成下一信号值状态的过程。
表10
通过表11,将连续跳变的7个symbol编码值进行获取,得到7个symbol编码,进而基于电子表格中存储的7个symbol编码与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如表12所述的16bit二进制传输数据,从而便可通过电子表格直接获取和确定信号值初始状态在发生多次跳变时,基于C-PHY协议的所进行传输的传输数据,使测试者更容易了解C-PHY协议的编/解码过程,更容易对基于symbol编码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进行解读。
symbol个数 | symbol编码值 | Flip | Rotation | polority |
sym0 | 3 | 0 | 1 | 1 |
sym1 | 3 | 0 | 1 | 1 |
sym2 | 3 | 0 | 1 | 1 |
sym3 | 3 | 0 | 1 | 1 |
sym4 | 4 | 1 | 0 | 0 |
sym5 | 3 | 0 | 1 | 1 |
sym6 | 4 | 1 | 0 | 0 |
表11
表12
在又一实施场景中,根据该表10中,各信号值状态的跳变过程,能够获取个信号值状态对应的信号电压和在接收端的比较器中的各数据线之间的电压差,生成如图15所示的信号电压连续跳变过程图,或者如图16所示的差分电压连续跳变过程图。进而使测试者能够直观的根据生成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明确信号值初始状态的跳变过程,从而有助于测试者对Symbol编码进行解读。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编码装置和一种解码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装置和解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单元。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编码装置框图。参照图17,该编码装置100包括获取单元101和编码单元102。
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和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的符号编码值以及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不同符号编码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不同的跳变过程。
编码单元102,用于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将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进行跳变,并通过电子表格显示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后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完成编码。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单元101采用下述方式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以及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获取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其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连续的多次跳变过程;基于各二进制传输数据,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多次连续跳变的多个符号编码以及各符号编码对应的各符号编码值,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包括:每个16位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七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编码装置100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基于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显示单元还用于:基于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解码装置框图。参照图18,该解码装置200包括状态获取单元201和解码单元202。
状态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
解码单元220,用于基于获取的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将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过程为信号值终始状态的过程进行解码,得到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以及符号编码对应的符号编码值,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完成解码;不同的符号编码对应不同的符号编码值,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不同的跳变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解码单元202还用于: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连续跳变的多个符号编码;基于各符号编码,得到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其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各符号编码相对应,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连续的多次跳变过程。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包括:每个16位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七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解码装置200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基于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显示单元还用于:基于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对应的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在电子表格中显示与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本公开中,还提供另一种编码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编码方法。
在本公开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编码方法。
在本公开中,还提供另一种解码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任意一种解码方法。
在本公开中,还提供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解码方法。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跳变过程,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跳变过程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4)
1.一种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方法包括:
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
获取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以及所述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不同符号编码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的不同跳变过程,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从一个信号值状态跳变成另一个信号值状态,是基于所述符号编码实现的;
基于获取的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所述符号编码值,将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所述符号编码值对应的所述符号编码进行跳变,并通过电子表格显示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后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完成所述编码,所述电子表格包括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与所述符号编码值的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以及所述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包括:
获取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其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的多次连续跳变过程;
基于各所述二进制传输数据,获取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多次连续跳变的多个所述符号编码以及各所述符号编码对应的所述符号编码值,并通过所述电子表格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包括:每个16位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七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
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
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所述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对应的所述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在所述电子表格中显示与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
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
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所述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对应的所述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在所述电子表格中显示与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6.一种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包括:
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
基于获取的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将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为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的过程进行解码,得到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以及所述符号编码对应的符号编码值,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完成所述解码,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从一个信号值状态跳变成另一个信号值状态,是基于所述符号编码实现的,所述电子表格包括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与所述符号编码值的映射关系;
不同的符号编码对应不同的符号编码值,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不同的跳变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连续跳变的多个所述符号编码;
基于各所述符号编码,得到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并通过所述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其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连续的多次跳变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包括:每个16位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七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
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
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所述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对应的所述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在所述电子表格中显示与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
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
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所述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对应的所述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在所述电子表格中显示与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11.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和获取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以及所述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不同符号编码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不同的跳变过程,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从一个信号值状态跳变成另一个信号值状态,是基于所述符号编码实现的;
编码单元,用于基于获取的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所述符号编码值,将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根据所述符号编码值对应的所述符号编码进行跳变,并通过电子表格显示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发生跳变后的信号值终始状态,完成所述编码,所述电子表格包括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与所述符号编码值的映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采用下述方式获取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值以及所述符号编码值对应的符号编码:
获取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其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的多次连续跳变过程;
基于各所述二进制传输数据,获取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多次连续跳变的多个所述符号编码以及各所述符号编码对应的所述符号编码值,并通过所述电子表格进行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包括:每个16位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七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
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
所述编码装置还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所述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对应的所述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在所述电子表格中显示与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
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所述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对应的所述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在所述电子表格中显示与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16.一种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装置包括:
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信号值终始状态;
解码单元,用于基于获取的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的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将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跳变为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的过程进行解码,得到对应发生跳变的符号编码以及所述符号编码对应的符号编码值,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完成所述解码,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从一个信号值状态跳变成另一个信号值状态,是基于所述符号编码实现的,所述电子表格包括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与所述符号编码值的映射关系;
不同的符号编码对应不同的符号编码值,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不同的跳变过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对应发生连续跳变的多个所述符号编码;
基于各所述符号编码,得到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并通过所述电子表格进行显示,其中,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用于表征信号值状态连续的多次跳变过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多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包括:每个16位二进制传输数据分别与七个连续的符号编码相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包括: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
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包括: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
所述解码装置还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和所述信号值初始信号电压对应的所述信号值终始信号电压,在所述电子表格中显示与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信号电压跳变过程图。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
所述信号值终始状态还包括: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和所述信号值初始差分电压对应的所述信号值终始差分电压,在所述电子表格中显示与所述信号值初始状态相对应的差分电压跳变过程图。
21.一种编码装置,其中,所述编码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
23.一种解码装置,其中,所述解码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42632.9A CN113727104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42632.9A CN113727104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27104A CN113727104A (zh) | 2021-11-30 |
CN113727104B true CN113727104B (zh) | 2024-01-16 |
Family
ID=78671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42632.9A Active CN113727104B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27104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1197A (zh) * | 2006-03-27 | 2009-04-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视频压缩中进行精化系数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550027A (zh) * | 2009-10-06 | 2012-07-04 | 思科技术公司 | 用于图像和视频压缩的局部可变量化和混合可变长度编码 |
CN108391129A (zh) * | 2018-04-25 | 2018-08-10 |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编码方法及装置 |
CN109450596A (zh) * | 2018-11-12 | 2019-03-08 | 湖南瑞利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设备、解码设备、存储介质及终端 |
CN110927560A (zh) * | 2019-12-16 | 2020-03-27 | 无锡矽鹏半导体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电路测试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06821A1 (en) * | 1994-03-04 | 2004-10-21 | Andrew Longacre | Autodiscriminating bar code reading apparatus having solid state image sensor |
GB2454193B (en) * | 2007-10-30 | 2012-07-18 | Sony Corp |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
2020
- 2020-05-22 CN CN202010442632.9A patent/CN1137271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1197A (zh) * | 2006-03-27 | 2009-04-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视频压缩中进行精化系数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550027A (zh) * | 2009-10-06 | 2012-07-04 | 思科技术公司 | 用于图像和视频压缩的局部可变量化和混合可变长度编码 |
CN108391129A (zh) * | 2018-04-25 | 2018-08-10 |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编码方法及装置 |
CN109450596A (zh) * | 2018-11-12 | 2019-03-08 | 湖南瑞利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设备、解码设备、存储介质及终端 |
CN110927560A (zh) * | 2019-12-16 | 2020-03-27 | 无锡矽鹏半导体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电路测试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数据编码压缩技术研究;鞠子剑;《北京工业大学》;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27104A (zh) | 2021-1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68785B (zh) | 一种编、解码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
KR20150121724A (ko) | 신호 상태의 트랜지션시 클록 정보를 삽입하는 다중-와이어 시그널링을 위한 트랜스코딩 방법 | |
CN108280039B (zh) | 一种MIPI C-Phy RX端的输入信号解码电路 | |
CN108694918A (zh) | 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及显示装置 | |
CN114258537B (zh) | 用于多相和幅度编码传输器的驱动器架构 | |
CN112214349B (zh) | 一种数据循环冗余校验装置和方法 | |
WO2019214139A1 (zh) | 编码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768587B (zh) | 编码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657481A (zh) | 一种存储、查询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727104B (zh) | 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7592124A (zh) | 基于分数低阶协方差谱频谱感知算法的fpga实现 | |
JP2018506915A (ja) | データリンク電力低減およびスループット向上のためのマルチ変調 | |
US20180062978A1 (en) | Sliced architecture for a current mode driver | |
CN112148661A (zh) | 数据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hang et al. | A fast multi-radio rendezvous algorithm in heterogeneous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 |
JP2007306212A (ja)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
CN115550030A (zh) | 数据加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1371530B (zh) | 一种正交振幅调制qam信号调制和解调方法及装置 | |
US841775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ulo N calculation wherein calculation result is applied to match speed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8881097B (zh) | 一种基于格雷码的方形qam星座图编码方法和系统 | |
CN107094050B (zh) | 处理数字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9309548B (zh) | 编码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196661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0958076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RU226603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сигнально-кодовы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