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1154B - 燃烧器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燃烧器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01154B CN113701154B CN202111029588.XA CN202111029588A CN113701154B CN 113701154 B CN113701154 B CN 113701154B CN 202111029588 A CN202111029588 A CN 202111029588A CN 113701154 B CN113701154 B CN 1137011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fire cover
- burner
- seat
- connec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04—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12—Radiant burn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48—Nozzles
- F23D14/58—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和烹饪器具。其中,燃烧器包括:火盖座;火盖,与火盖座相连接,火盖座和火盖合围出腔室,火盖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相连通。本发明的火盖与火盖座相连接,故而可保证火盖与火盖座的配合尺寸,使得火盖和火盖座成为一个整体,可以保证腔室的尺寸,且可保证火孔结构和腔室的配合尺寸。避免因火盖和火盖座错位,而导致燃气由火盖和火盖座的连接处泄漏的情况发生,也即避免漏火、漏气的情况发生。该设置在保证燃烧器工作的有效性及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烧器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燃烧器包括火盖座和火盖。火盖座和火盖分离设置,火盖搭靠在火盖座上,该设置易发生火盖与火盖座错位,进而导致漏火、漏气的情况发生。另外,火盖与火盖座错位,会导致烧损火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燃烧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火盖座;火盖,与火盖座相连接,火盖座和火盖合围出腔室,火盖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烧器包括火盖座和火盖。其中,火盖与火盖座相连接,火盖与火盖座之间合围出腔室,火盖上的火孔结构与腔室相连通。
由于火盖与火盖座相连接,故而可保证火盖与火盖座的配合尺寸,使得火盖和火盖座成为一个整体,可以保证腔室的尺寸,且可保证火孔结构和腔室的配合尺寸。避免因火盖和火盖座错位,而导致燃气由火盖和火盖座的连接处泄漏的情况发生,也即避免漏火、漏气的情况发生。该设置在保证燃烧器工作的有效性及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燃烧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火盖的口部位于火盖座的外侧并与火盖座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火盖与火盖座的配合结构,使得火盖的口部位于火盖座的外侧并与火盖座相连接,也即,火盖的口部套设于火盖座的外侧,且火盖的口部与火盖座相连接。该设置增大了火盖与火盖座的配合面积及配合角度,可以保证火盖座与火盖连接处的气密性,避免漏火、漏气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火盖座和火盖中的至少一者为不锈钢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火盖座和火盖的结构,使得火盖座和火盖中的至少一者为不锈钢件,具有材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及耐温性能好的优点。
具体地,火盖和火盖座均为冲压成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火盖座和火盖的厚度相等。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火盖和火盖座的配合结构,使得火盖座和火盖的厚度相等,这样,燃烧器工作时,火盖和火盖座因受热而发生的形变量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腔室的尺寸,及保证火孔结构和腔室的配合结构。避免因火盖座或火盖的局部受热变形较大而导致出现漏气、漏火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火孔结构包括多个火孔,每个火孔的孔壁的一部分形成导向部,导向板倾斜设置,且多个火孔的导向部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布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火孔结构,使得火孔结构包括多个火孔,每个火孔的孔壁的一部分形成导向部,且多个火孔的导向部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布置。多个火孔的分布位置和结构对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火盖的表面流动,呈上升状态,火焰呈现内聚的旋转状态,差异性明显,加热效率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向部包括百叶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导向部的结构,使得导向部包括百叶片,百叶片在保证导向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具有加工便利,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火盖的第一部分朝向火盖座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火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火孔的结构,使得火盖的第一部分朝向火盖座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火孔。凹陷结构配合火孔的导向部,为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火盖的表面流动,呈上升状态,火焰呈现内聚的旋转状态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火盖的第二部分朝向背离火盖座的方向凸起以形成火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火孔的结构,使得火盖的第二部分朝向背离火盖座的方向凸起以形成火孔。凸起结构配合火孔的导向部,为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火盖的表面流动,火焰呈现内聚的旋转状态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火孔结构为多孔陶瓷板或金属网。
在该技术方案中,火孔结构为多孔陶瓷板或金属网,为燃烧器以红外燃烧的方式工作提供了结构支撑。且多孔陶瓷板或金属网可保证火焰分布的均衡性及一致性,有利于提升包括燃烧器的烹饪器具的烹饪口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火盖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围设于第一连接部的周侧,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火孔结构,第二连接部与火盖座相连接;其中,火盖座设置有引射口,引射口与腔室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火盖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围设于第一连接部的周侧。也就是说,火焰通过位于第一连接部周侧的第二连接部喷出。该设置可保证火孔结构的出火面积,进而可保证火焰与食材的加热面积和加热角度,可保证烹饪口感。
该设置实现了单环燃烧系统,可以使用在燃气烤箱上的灶台燃烧系统中。
可以理解的是,火盖座设置有引射口,引射口与腔室相连通,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通过引射口进入到腔室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部包括火盖的口部,也就是说,第二连接部的外边缘位于火盖座的外侧,且第二连接部的外边缘与火盖座相连接。
具体地,火孔结构均布于第二连接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火盖座至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小于火盖座至第二连接部的距离;其中,引射口与第一连接部对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火盖座的配合结构,使得引射口与第一连接部对应设置。该设置使得由引射口进入腔室内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先流向第一连接部和火盖座之间的空间,再流向第二连接部与火盖座之间的空间。
火盖座至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小于火盖座至第二连接部的距离。即,由引射口进入腔室内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由小空间流向大空间,该设置能够使腔室内的燃气和空气混合的更加充分和更加均匀,这样,燃烧更加充分,烟气更少,有利于提升燃烧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火盖座至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在3mm至3.5mm的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火盖座和第一连接部的配合结构,使得火盖座至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3.5mm。该设置有利于腔室内的燃气和空气混合,使得混合更加充分和均匀。
若火盖座至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小于3mm,则,混合气体的流量较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若火盖座至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大于3.5mm,则,燃气和空气的混合不充分,烟气多,燃烧效果差。
具体地,火盖座至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包括3.1mm、3.2mm、3.3mm和3.4mm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朝火盖座的边缘倾斜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火盖座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二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朝火盖座的边缘倾斜设置,为火盖座至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小于火盖座至第二连接部的距离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先向远离火盖座的方向凸起,再延伸至火盖座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火盖座的配合结构,使得引射口与第一连接部对应设置。该设置使得由引射口进入腔室内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向流先向第一连接部和火盖座之间的空间,再流向第二连接部与火盖座之间的空间。
第二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先向远离火盖座的方向凸起,再延伸至火盖座处。即,由引射口进入腔室内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由小空间流向大空间,该设置能够使腔室内的燃气和空气混合的更加充分和更加均匀,这样,燃烧更加充分,烟气更少,有利于提升燃烧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火盖座与第一开口对应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口壁与第二开口的口壁相抵接并合围出通道;其中,通道位于引射口的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火盖座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火盖座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对应设置,且第一开口的口壁与第二开口的口壁相抵接并合围出通道。这样,燃烧器工作时,火盖座底部处的空气会通过通道流向火孔结构,也即,实现了二次补充空气,使得燃烧器工作时燃烧更加充分,烟气量更少,有利于提升燃烧效率。
具体地,第一开口的口壁朝向第二开口的方向延伸,第二开口的口壁朝向第一开口的方向延伸,第一开口的口壁与第二开口的口壁抵靠。也即,通道的壁面由第一开口的口壁和第二开口的口壁合围出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第一开口与一个第二开口对应设置;
其中,多个第一开口沿引射口的周向间隔布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开口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开口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第一开口与一个第二开口对应设置。这样,多个第一开口的口壁和多个第二开口的口壁合围出多个通道,且多个通道沿引射口的周向间隔布置。
该设置有利于增大二次补充空气的量,使得燃烧器工作时燃烧更加充分。另外,多个通道沿引射口的周向间隔布置,以向不同位置处的火孔结构二次补充空气,有利于提升不同位置处的火孔结构燃烧的均衡性及一致性,有利于提升烹饪口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烧器还包括:凸部,与火盖座的外表面相连接;水盘,位于火盖座背离火盖的一侧,且凸部与水盘相抵靠。
在该技术方案中,燃烧器还包括凸部和水盘。其中,凸部设于火盖座,火盖座通过凸部与水盘相抵靠。也即,火盖座的外表面与水盘的外表面之间因为凸部地设置而具有间隙,凸部具有支撑火盖座的作用,为空气从火盖座和水盘之间的间隙补入火孔结构处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另外,凸部的结构设置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燃烧器工作时火盖座向水盘处传递的热量,可以有效防止燃烧器整机温升过高,且该结构设置也减少了能量的散失,有利于提升燃烧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烧器还包括:定位销,与火盖座的外表面相连接;定位孔,设于水盘,定位销能够插入定位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燃烧器还包括定位销和定位孔,其中,定位销与火盖座的外表面相连接,定位孔设于水盘。火盖座和水盘装配时,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内,也即,定位销与定位孔相配合以实现限位火盖座和水盘的作用,保证火盖座和水盘的配合尺寸,避免火盖座或水盘移位的情况发生。为燃烧器稳定工作提供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同时,该结构设置便于火盖座和水盘的拆装,装配简单,效率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烧器还包括:引射器,引射器的一部分穿过水盘并与引射口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燃烧器还包括引射器,引射器的一部分穿过水盘并与引射口相连接,也即,引射器通过引射口与腔室相连通。通过合理设置引射器和水盘的配合结构,使得引射器的一部分穿过水盘并与引射口相连接,该设置可保证水盘和引射器装配的稳固性,避免引射器移位的情况发生,为引射器向腔室内供气的有效性提供了结构支撑。
具体地,引射器的第一端与引射口相连接。燃烧器工作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由引射器的第二端进入引射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烧器还包括:喷嘴,位于引射器背离火盖座的一侧,且喷嘴与引射器间隔且对应设置;支架,支架用于连接喷嘴和水盘。
在该技术方案中,燃烧器还包括喷嘴和支架,引射器位于喷嘴和火盖之间,支架用于安装固定喷嘴,以保证喷嘴和引射器的位置关系,使得喷嘴与引射器间隔且对应设置。燃烧器工作时,燃气通过喷嘴喷出,射入引射器中,燃气进入引射管的同时会带入空气进入到引射管中,燃气和空气在腔室内混合,并从火孔结构喷出燃烧。
可以理解的是,喷嘴与引射器对应设置,以保证喷嘴喷出的燃气能够进入到引射器中。喷嘴与引射器间隔布置,这样,燃气进入引射管的同时会带入空气随之进入引射管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烧器还包括:卡簧,支架和喷嘴通过卡簧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燃烧器还包括卡簧,卡簧起到连接支架和喷嘴的作用,也就是说,支架和喷嘴通过卡簧装配在一起。该设置具有减震功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燃烧器。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燃烧器,因此具有上述燃烧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具体地,烹饪器具包括烤箱、烤炉及蒸烤一体机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火盖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喷嘴、支架、卡簧和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火盖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火盖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火盖座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火盖座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火盖和火盖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火盖、火盖座和引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火盖和火盖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燃烧器,110火盖座,120火盖,122第一连接部,124第二连接部,126第一开口,128第二开口,129火盖的口部,130通道,140腔室,150火孔,152导向部,160凸部,170水盘,180定位销,200引射器,210喷嘴,220支架,230卡簧,240座体,250引射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燃烧器100和烹饪器具。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详细地,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其中,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120与火盖座110之间合围出腔室140,火盖120上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由于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故而可保证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的配合尺寸,使得火盖120和火盖座110成为一个整体,可以保证腔室140的尺寸,且可保证火孔结构和腔室140的配合尺寸。避免因火盖120和火盖座110错位,而导致燃气由火盖120和火盖座110的连接处泄漏的情况发生,也即避免漏火、漏气的情况发生。该设置在保证燃烧器100工作的有效性及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具体地,火盖座110和火盖120的连接方式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卡接、通过紧固件(如,螺栓、螺钉或铆钉)紧固连接、磁吸连接及焊接连接。
其中,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卡接连接时,火盖座110和火盖120中的一个设置有卡槽,另一个设置有卡扣,卡扣与卡槽卡接配合。
其中,火盖座110和火盖120磁吸连接时,火盖座110和火盖120中的一个设置有磁吸部,另一个设置有磁吸配合部,磁吸部和磁吸配合部磁吸连接。
具体地,磁吸部和磁吸配合部中的任一者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钐钴磁体、铁氧体磁体、钕铁硼磁体及铝镍钴磁体。
具体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热电偶和点火针,热电偶和点火针均设于火盖120,且热电偶和点火针对应设置。热电偶和点火针配合以实现燃气点火。
具体地,烹饪器具包括烤箱、烤炉和蒸烤一体机等等,在此不一一例举。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进一步地,火盖的口部129位于火盖座110的外侧并与火盖座110相连接。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的配合结构,使得火盖的口部129位于火盖座110的外侧并与火盖座110相连接,也即,火盖的口部129套设于火盖座110的外侧,且火盖的口部129与火盖座110相连接。该设置增大了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的配合面积及配合角度,可以保证火盖座110与火盖120连接处的气密性,避免漏火、漏气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进一步地,火盖座110和火盖120中的至少一者为不锈钢件。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火盖座110和火盖120的结构,使得火盖座110和火盖120中的至少一者为不锈钢件,具有材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及耐温性能好的优点。
具体地,火盖120和火盖座110均为冲压成型。
实施例4: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进一步地,火盖座110和火盖120的厚度相等。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火盖120和火盖座110的配合结构,使得火盖座110和火盖120的厚度相等,这样,燃烧器100工作时,火盖120和火盖座110因受热而发生的形变量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腔室140的尺寸,及保证火孔结构和腔室140的配合结构。避免因火盖座110或火盖120的局部受热变形较大而导致出现漏气、漏火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5: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1、图6和图10所示,火孔结构包括多个火孔150,每个火孔150的孔壁的一部分形成导向部152。
导向板倾斜设置,且多个火孔150的导向部15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布置。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火孔结构,使得火孔结构包括多个火孔150,每个火孔150的孔壁的一部分形成导向部152,且多个火孔150的导向部15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布置。多个火孔150的分布位置和结构对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火盖120的表面流动,呈上升状态,火焰呈现内聚的旋转状态,差异性明显,加热效率高。
进一步地,导向部152包括百叶片。
其中,通过合理设置导向部152的结构,使得导向部152包括百叶片,百叶片在保证导向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具有加工便利,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实施例6: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火孔结构包括多个火孔150,每个火孔150的孔壁的一部分形成导向部152。
导向板倾斜设置,且多个火孔150的导向部15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布置。
进一步地,如图6、图7、图10和图12所示,火盖120的第一部分朝向火盖座110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火孔150。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火孔150的结构,使得火盖120的第一部分朝向火盖座110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火孔150。凹陷结构配合火孔150的导向部152,为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火盖120的表面流动,呈上升状态,火焰呈现内聚的旋转状态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实施例7: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火孔结构包括多个火孔150,每个火孔150的孔壁的一部分形成导向部152。
导向板倾斜设置,且多个火孔150的导向部15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布置。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火盖120的第二部分朝向背离火盖座110的方向凸起以形成火孔150。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火孔150的结构,使得火盖120的第二部分朝向背离火盖座110的方向凸起以形成火孔150。凸起结构配合火孔150的导向部152,为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火盖120的表面流动,火焰呈现内聚的旋转状态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实施例8: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火孔结构为多孔陶瓷板或金属网。
详细地,火孔结构为多孔陶瓷板或金属网,为燃烧器100以红外燃烧的方式工作提供了结构支撑。且多孔陶瓷板或金属网可保证火焰分布的均衡性及一致性,有利于提升包括燃烧器100的烹饪器具的烹饪口感。
实施例9: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6和图7所示,火盖120包括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二连接部124。
第二连接部124与第一连接部122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4围设于第一连接部122的周侧。
第二连接部124设置有火孔结构,第二连接部124与火盖座110相连接。
其中,火盖座110设置有引射口250,引射口250与腔室140相连通。
详细地,火盖120包括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二连接部124。其中,第二连接部124与第一连接部122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4围设于第一连接部122的周侧。也就是说,火焰通过位于第一连接部122周侧的第二连接部124喷出。该设置可保证火孔结构的出火面积,进而可保证火焰与食材的加热面积和加热角度,可保证烹饪口感。
该设置实现了单环燃烧系统,可以使用在燃气烤箱上的灶台燃烧系统中。
可以理解的是,火盖座110设置有引射口250,引射口250与腔室140相连通,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通过引射口250进入到腔室140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部124包括火盖的口部129,也就是说,第二连接部124的外边缘位于火盖座110的外侧,且第二连接部124的外边缘与火盖座110相连接。
具体地,火孔结构均布于第二连接部124。
实施例10: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火盖120包括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二连接部124。
第二连接部124与第一连接部122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4围设于第一连接部122的周侧。
第二连接部124设置有火孔结构,第二连接部124与火盖座110相连接。
其中,火盖座110设置有引射口250,引射口250与腔室140相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12所示,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小于火盖座110至第二连接部124的距离;其中,引射口250与第一连接部122对应设置。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4和火盖座110的配合结构,使得引射口250与第一连接部122对应设置。该设置使得由引射口250进入腔室140内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先流向第一连接部122和火盖座110之间的空间,再流向第二连接部124与火盖座110之间的空间。
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小于火盖座110至第二连接部124的距离。即,由引射口250进入腔室140内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由小空间流向大空间,该设置能够使腔室140内的燃气和空气混合的更加充分和更加均匀,这样,燃烧更加充分,烟气更少,有利于提升燃烧效果。
进一步地,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在3mm至3.5mm的范围内。
其中,通过合理设置火盖座110和第一连接部122的配合结构,使得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3.5mm。该设置有利于腔室140内的燃气和空气混合,使得混合更加充分和均匀。
若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小于3mm,则,混合气体的流量较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若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大于3.5mm,则,燃气和空气的混合不充分,烟气多,燃烧效果差。
具体地,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包括3.1mm、3.2mm、3.3mm和3.4mm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实施例11: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实施例10的基础上,实施例11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火盖120包括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二连接部124。
第二连接部124与第一连接部122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4围设于第一连接部122的周侧。
第二连接部124设置有火孔结构,第二连接部124与火盖座110相连接。
火盖座110设置有引射口250,引射口250与腔室140相连通。
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小于火盖座110至第二连接部124的距离;其中,引射口250与第一连接部122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124自第一连接部122朝火盖座110的边缘倾斜设置。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4和火盖座110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二连接部124自第一连接部122朝火盖座110的边缘倾斜设置,为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小于火盖座110至第二连接部124的距离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实施例12: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实施例10的基础上,实施例12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火盖120包括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二连接部124。
第二连接部124与第一连接部122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4围设于第一连接部122的周侧。
第二连接部124设置有火孔结构,第二连接部124与火盖座110相连接。
火盖座110设置有引射口250,引射口250与腔室140相连通。
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小于火盖座110至第二连接部124的距离;其中,引射口250与第一连接部122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124自第一连接部122,先向远离火盖座110的方向凸起,再延伸至火盖座110处。
详细地,如图6、图7和图12所示,第二连接部124自第一连接部122,先向远离火盖座110的方向凸起,再延伸至火盖座110处。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4和火盖座110的配合结构,使得引射口250与第一连接部122对应设置。该设置使得由引射口250进入腔室140内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向流先向第一连接部122和火盖座110之间的空间,再流向第二连接部124与火盖座110之间的空间。
第二连接部124自第一连接部122,先向远离火盖座110的方向凸起,再延伸至火盖座110处。即,由引射口250进入腔室140内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由小空间流向大空间,该设置能够使腔室140内的燃气和空气混合的更加充分和更加均匀,这样,燃烧更加充分,烟气更少,有利于提升燃烧效果。
实施例13: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实施例9至实施例12中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13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火盖120包括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二连接部124。
第二连接部124与第一连接部122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4围设于第一连接部122的周侧。
第二连接部124设置有火孔结构,第二连接部124与火盖座110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连接部122设置有第一开口126,火盖座110与第一开口126对应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开口128。
第一开口126的口壁与第二开口128的口壁相抵接并合围出通道130。
通道130位于引射口250的周侧。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122和火盖座110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122设置有第一开口126,火盖座110设置有第二开口128,第一开口126与第二开口128对应设置,且第一开口126的口壁与第二开口128的口壁相抵接并合围出通道130。这样,燃烧器100工作时,火盖座110底部处的空气会通过通道130流向火孔结构,也即,实现了二次补充空气,使得燃烧器100工作时燃烧更加充分,烟气量更少,有利于提升燃烧效率。
具体地,第一开口126的口壁朝向第二开口128的方向延伸,第二开口128的口壁朝向第一开口126的方向延伸,第一开口126的口壁与第二开口128的口壁抵靠。也即,通道130的壁面由第一开口126的口壁和第二开口128的口壁合围出来。
进一步地,如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开口126和第二开口128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第一开口126与一个第二开口128对应设置;其中,多个第一开口126沿引射口250的周向间隔布置。
其中,第一开口126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开口128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第一开口126与一个第二开口128对应设置。这样,多个第一开口126的口壁和多个第二开口128的口壁合围出多个通道130,且多个通道130沿引射口250的周向间隔布置。
该设置有利于增大二次补充空气的量,使得燃烧器100工作时燃烧更加充分。另外,多个通道130沿引射口250的周向间隔布置,以向不同位置处的火孔结构二次补充空气,有利于提升不同位置处的火孔结构燃烧的均衡性及一致性,有利于提升烹饪口感。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26和第二开口128的数量均为一个,一个第一开口126的口壁与一个第二开口128的口壁相抵接并合围出一个通道130。
实施例14:
如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实施例9至实施例13中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14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
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合围出腔室140。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火盖120包括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二连接部124。
第二连接部124与第一连接部122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4围设于第一连接部122的周侧。
第二连接部124设置有火孔结构,第二连接部124与火盖座110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4、图9、图11和图12所示,燃烧器100还包括凸部160和水盘170。
凸部160与火盖座110的外表面相连接。
水盘170位于火盖座110背离火盖120的一侧,且凸部160与水盘170相抵靠。
详细地,燃烧器100还包括凸部160和水盘170。其中,凸部160设于火盖座110,火盖座110通过凸部160与水盘170相抵靠。也即,火盖座110的外表面与水盘170的外表面之间因为凸部160地设置而具有间隙,凸部160具有支撑火盖座110的作用,为空气从火盖座110和水盘170之间的间隙补入火孔结构处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另外,凸部160的结构设置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燃烧器100工作时火盖座110向水盘170处传递的热量,可以有效防止燃烧器100整机温升过高,且该结构设置也减少了能量的散失,有利于提升燃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凸部16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部160间隔布置,该设置在保证减少热量传递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可保证火盖座110和水盘170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避免火盖座110倾斜的情况发生。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凸部160的数量为一个。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燃烧器100还包括定位销180和定位孔。
定位销180与火盖座110的外表面相连接。
定位孔,设于水盘170,定位销180能够插入定位孔内。
其中,燃烧器100还包括定位销180和定位孔,其中,定位销180与火盖座110的外表面相连接,定位孔设于水盘170。火盖座110和水盘170装配时,定位销180插入定位孔内,也即,定位销180与定位孔相配合以实现限位火盖座110和水盘170的作用,保证火盖座110和水盘170的配合尺寸,避免火盖座110或水盘170移位的情况发生。为燃烧器100稳定工作提供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同时,该结构设置便于火盖座110和水盘170的拆装,装配简单,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销180和定位孔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定位销180与一个定位孔对应设置。该设置增大了火盖座110和水盘170的配合面积及配合角度,有利于提升火盖座110和水盘170配合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孔和定位销180的数量均为一个。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9、图11和图12所示,燃烧器100还包括引射器200,引射器200的一部分穿过水盘170并与引射口250相连接。
其中,燃烧器100还包括引射器200,引射器200的一部分穿过水盘170并与引射口250相连接,也即,引射器200通过引射口250与腔室140相连通。通过合理设置引射器200和水盘170的配合结构,使得引射器200的一部分穿过水盘170并与引射口250相连接,该设置可保证水盘170和引射器200装配的稳固性,避免引射器200移位的情况发生,为引射器200向腔室140内供气的有效性提供了结构支撑。
具体地,引射器200的第一端与引射口250相连接。燃烧器100工作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由引射器200的第二端进入引射器200。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燃烧器100还包括喷嘴210和支架220。
喷嘴210位于引射器200背离火盖座110的一侧,且喷嘴210与引射器200间隔且对应设置。
支架220用于连接喷嘴210和水盘170。
其中,燃烧器100还包括喷嘴210和支架220,引射器200位于喷嘴210和火盖120之间,支架220用于安装固定喷嘴210,以保证喷嘴210和引射器200的位置关系,使得喷嘴210与引射器200间隔且对应设置。燃烧器100工作时,燃气通过喷嘴210喷出,射入引射器200中,燃气进入引射管的同时会带入空气进入到引射管中,燃气和空气在腔室140内混合,并从火孔结构喷出燃烧。
可以理解的是,喷嘴210与引射器200对应设置,以保证喷嘴210喷出的燃气能够进入到引射器200中。喷嘴210与引射器200间隔布置,这样,燃气进入引射管的同时会带入空气随之进入引射管中。
具体地,引射器200包括引射管和/或文丘里管。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燃烧器100还包括卡簧230。支架220和喷嘴210通过卡簧230相连接。
其中,燃烧器100还包括卡簧230,卡簧230起到连接支架220和喷嘴210的作用,也就是说,支架220和喷嘴210通过卡簧230装配在一起。该设置具有减震功能。
实施例15: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燃烧器100。
详细地,烹饪器具包括燃烧器100,燃烧器100包括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其中,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火盖120与火盖座110之间合围出腔室140,火盖120上的火孔结构与腔室140相连通。
由于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相连接,故而可保证火盖120与火盖座110的配合尺寸,使得火盖120和火盖座110成为一个整体,可以保证腔室140的尺寸,且可保证火孔结构和腔室140的配合尺寸。避免因火盖120和火盖座110错位,而导致燃气由火盖120和火盖座110的连接处泄漏的情况发生,也即避免漏火、漏气的情况发生。该设置在保证燃烧器100工作的有效性及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实施例16:
如图1至图4所示,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均冲压成型,火盖座110和火盖120铆接配合。增加了燃烧器100的耐温性能,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更低,火焰形式独特,显性化较强。
具体地,燃烧器100包括火盖120、火盖座110、引射器200、水盘170和喷嘴210等部件。
火盖120、火盖座110和引射器200均为不锈钢件。且火盖120、火盖座110和引射器200的厚度均相同,便于量产,且可降低生产成本。且有利于火盖120和火盖座110在受热过程中的形变量相同,不易出现漏气漏火现象。
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包括多个火孔150,火孔150为外凸的百叶窗形式的火孔150,火焰形式是旋转的状态,显性化较强。
火盖120包括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二连接部124,第二连接部124与第一连接部122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4围设于第一连接部122的周侧,第二连接部124设置有火孔结构,第二连接部124与火盖座110相连接。
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小于火盖座110至第二连接部124的距离,火盖座110至第一连接部122的距离在3mm至3.5mm的范围内。这样能够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火盖座110与第一连接部122之间的空间更好的进行混合,燃烧更加充分,烟气更低。
火盖座110底部设置有多个凸部160,使得火盖座110和火盖120放置在水盘170上时能够将火盖座110和火盖120顶起。减缓了燃烧器100在燃烧状态下,通过火盖座110往水盘170进行导热,防止整机温升过高,也减少了能量的散失,提高了燃烧效率。
火盖座110底部还设置有定位销180,水盘170上面也有对应了定位孔,使得火盖座110和火盖120放置在水盘170上能够定位,防止转动,这样点火的位置更加稳定。
火盖120和火盖座110是通过铆接的形式保证侧面密封不漏气。引射器200是通过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火盖座110的中间位置。
燃烧器100还包括:支架220、座体240、卡簧230和喷嘴210。座体240通过螺钉固定在水盘170下方,使得喷嘴210的喷口中心正好和引射器200(如,引射管)中心对应。座体240为铝合金材件,支架220和卡簧230均为钣金件。座体240通过卡簧230紧固在支架220上,防止座体240转动。
燃气通过座体240和喷嘴210后喷出,射入引射管中,带入空气进入到火盖120和火盖座110形成的腔室140中,燃气和空气在腔室140中进行混合,从火盖120的火孔150中喷出燃烧。
实施例17:
如图6至图12所示,火盖座110和火盖120均冲压成型,火盖座110和火盖120铆接配合。增加了燃烧器100的耐温性能,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更低,火焰形式独特,显性化较强。且方便点火针和热电偶布置。
具体地,燃烧器100包括火盖120、火盖座110、引射器200、水盘170等部件。
火盖120和火盖座110均为不锈钢件。火盖120设置有火孔结构,火孔结构包括多个火孔150,火孔150为内凹的百叶窗形式的火孔150,火焰形式是旋转的状态,显性化较强。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从火孔150喷出,在火盖120的表面流动,呈上升状态,火焰呈现内聚的旋转状态,差异性明显,效率较高。
火盖120包括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二连接部124,第二连接部124与第一连接部122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4围设于第一连接部122的周侧,第二连接部124设置有火孔结构,第二连接部124与火盖座110相连接。
火盖座110的中间位与引射器200(如,引射管)相连接,引射管和火盖座110是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的方式固定的。引射管开口竖直向下,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从引射管开口喷入腔室140,从火孔150喷出燃烧。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过腔室140,燃气和空气混合的更加充分和均匀,燃烧效果更好。这样就形成简单的单环燃烧系统,可以使用在燃气烤箱上灶台燃烧系统中。
第一连接部122设置有第一开口126,火盖座110与第一开口126对应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开口128,第一开口126的口壁与第二开口128的口壁相抵接并合围出通道130;其中,通道130位于引射口250的周侧。通过通道13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
火盖座110与凸部160焊接或铆接在一起,凸部160将火盖座110支撑起来,火盖座110下面与水盘170有一定距离间隙,空气从该间隙及通道130流向火孔结构,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使得燃烧器100在燃烧时燃烧更加充分,烟气更低。
引射管直接插进水盘170中间的孔中,这样结构更加简单,适应性更强。
燃烧器100为大气式燃烧器,或燃烧器100为红外燃烧器。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火盖座;
火盖,与所述火盖座相连接,使得所述火盖和所述火盖座成为一个整体,所述火盖和所述火盖座的厚度相同,所述火盖座和所述火盖合围出腔室,所述火盖设置有火孔结构,所述火孔结构与所述腔室相连通;
所述火盖的口部位于所述火盖座的外侧并与所述火盖座相连接;或
所述火盖座和所述火盖中的一个设置有卡槽,另一个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或
所述火盖座和所述火盖中的一个设置有磁吸部,另一个设置有磁吸配合部,所述磁吸部和所述磁吸配合部磁吸连接;
所述火孔结构包括多个火孔,每个所述火孔的孔壁的一部分形成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倾斜设置,且所述多个火孔的导向部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盖座和所述火盖中的至少一者为不锈钢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包括百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盖的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火盖座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火孔;或
所述火盖的第二部分朝向背离所述火盖座的方向凸起以形成所述火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孔结构为多孔陶瓷板或金属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包括:
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所述火孔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火盖座相连接;
其中,所述火盖座设置有引射口,所述引射口与所述腔室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盖座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火盖座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距离;
其中,所述引射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盖座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在3mm至3.5mm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朝所述火盖座的边缘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先向远离所述火盖座的方向凸起,再延伸至所述火盖座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火盖座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口壁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口壁相抵接并合围出通道;
其中,所述通道位于所述引射口的周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开口与一个所述第二开口对应设置;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引射口的周向间隔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凸部,与所述火盖座的外表面相连接;
水盘,位于所述火盖座背离所述火盖的一侧,且所述凸部与所述水盘相抵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销,与所述火盖座的外表面相连接;
定位孔,设于所述水盘,所述定位销能够插入所述定位孔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射器,所述引射器的一部分穿过所述水盘并与所述引射口相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喷嘴,位于所述引射器背离所述火盖座的一侧,且所述喷嘴与所述引射器间隔且对应设置;
支架,所述支架用于连接所述喷嘴和所述水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簧,所述支架和所述喷嘴通过所述卡簧相连接。
18.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29588.XA CN113701154B (zh) | 2021-09-03 | 2021-09-03 | 燃烧器和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29588.XA CN113701154B (zh) | 2021-09-03 | 2021-09-03 | 燃烧器和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01154A CN113701154A (zh) | 2021-11-26 |
CN113701154B true CN113701154B (zh) | 2023-04-18 |
Family
ID=78657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29588.XA Active CN113701154B (zh) | 2021-09-03 | 2021-09-03 | 燃烧器和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01154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327036Y (zh) * | 2008-12-29 | 2009-10-14 | 佛山市顺德区裕安燃气具实业有限公司 | 中心火盖与长明小火孔一体结构的灶具燃烧器 |
CN202392800U (zh) * | 2011-12-16 | 2012-08-22 | 中山万和电器有限公司 | 上进风式燃气灶的燃烧器 |
CN109959004B (zh) * | 2017-12-26 | 2024-01-16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CN110566945A (zh) * | 2018-06-06 | 2019-12-13 |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
CN110906326B (zh) * | 2018-09-17 | 2021-04-16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燃烧器 |
CN111964054B (zh) * | 2019-05-19 | 2022-01-21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燃烧器 |
-
2021
- 2021-09-03 CN CN202111029588.XA patent/CN11370115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01154A (zh) | 2021-1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73905B1 (en) | Gas burner, in particular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 |
CN108386838B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109000234B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113701154B (zh) | 燃烧器和烹饪器具 | |
CN109000239B (zh) | 燃烧器 | |
CN109000236B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107940453B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107559825B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109000244B (zh) | 燃烧器 | |
CN216953050U (zh) |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 |
CN212204516U (zh) |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 |
CN214094465U (zh) | 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 | |
CN212719734U (zh) |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 |
CN211316162U (zh) | 一种具有不锈钢炉头的三环火燃烧器 | |
CN113701155B (zh) | 燃烧器和烹饪器具 | |
CN109000245B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217763425U (zh) | 一种旋直火集成式燃烧器 | |
CN219318428U (zh) | 燃烧器 | |
CN212204517U (zh) |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 |
CN216744329U (zh) | 燃气灶具及聚能组件 | |
WO2019169784A1 (zh) | 燃烧器及烹饪器具 | |
CN222773345U (zh) | 一种燃气灶 | |
CN212178870U (zh) |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 |
CN221054999U (zh) | 燃烧器和灶具 | |
CN217610628U (zh) | 燃气烹饪炉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