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0821A - 纵置无级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纵置无级变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00821A CN113700821A CN202111044952.XA CN202111044952A CN113700821A CN 113700821 A CN113700821 A CN 113700821A CN 202111044952 A CN202111044952 A CN 202111044952A CN 113700821 A CN113700821 A CN 1137008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clutch
- continuously variable
- variable transmission
- rever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 F16H4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8—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reducing vibration or nois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置无级变速器,包括输出轴、无级变速机构、与所述无级变速机构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与第一离合器连接的齿轮变速机构以及与第二离合器和齿轮变速机构连接的减速齿轮机构,减速齿轮机构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采用无级变速机构与齿轮变速器机构组合的方式,可以实现更大的变速范围,可以实现低速工况下更高的扭矩承载能力及更高的传递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布置结构紧凑性,降低重量和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纵置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的最大总传动比除以最小总传动比的值被称为该变速器的变速范围,其代表变速器的变速能力,变速范围越大有利于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水平的提升及整车高速巡航工况噪声的降低,无级变速机构的变速范围取决于输入和输出锥轮最大运行半径和最小运行半径,受承载扭矩、结构及尺寸等方面的约束,现有结构的纵置无级变速器的变速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现有结构的纵置无级变速器的另一项需要被改进之处在于,当变速器处于低车速工况,则无级变速机构传动比处于大传动比位置,由动力源输入的动力的扭矩会被大幅度放大,在极限大扭矩工况下传动部件承受了极大的载荷,无级变速机构在大传动比工况下的承载能力不足,设计上通常会采用限制最大输入扭矩或减小最大传动比的办法,但会带来动力的不足或速比范围减小等负面的影响。
受无级变速机构自身效率特性的影响,在大传动比工况下无级变速机构传动效率偏低,另外由于推动锥盘夹紧的液压系统在此大传动比大扭矩工况需要足够大压力的液压支持,由此也带来了提供液压压力的油泵的负载消耗的加大;由此共同导致了现有的无级变速器在大传动比大扭矩工况的效率偏低的情况。
而且,现有的无级变速器具有行星轮”式倒挡机构,该机构受结构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限制,其普遍存在倒挡“啸叫”噪音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纵置无级变速器,目的是提高变速范围和布置结构紧凑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纵置无级变速器,包括输出轴、无级变速机构、与所述无级变速机构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与第一离合器连接的齿轮变速机构以及与第二离合器和齿轮变速机构连接的减速齿轮机构,减速齿轮机构与所述输出轴连接,齿轮变速机构的前进挡传动比大于1。
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包括中间轴、与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的一级减速主动齿轮、设置于中间轴上且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一级减速从动齿轮、设置于中间轴上的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和与二级减速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二级减速从动齿轮,二级减速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所述齿轮变速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的齿轮挡输入轴、设置于齿轮挡输入轴上的一挡主动齿轮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中间轴上且与一挡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一挡从动齿轮,中间轴上设置用于控制一挡从动齿轮与中间轴进行接合与分离的同步器。
所述齿轮变速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齿轮挡输入轴上的倒挡主动齿轮、与倒挡从动齿轮相啮合的倒挡惰轮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中间轴上且与倒挡惰轮相啮合的倒挡从动齿轮,所述同步器控制倒挡从动齿轮与中间轴进行接合与分离。
所述同步器位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和所述倒挡从动齿轮之间。
所述同步器具有接合齿套,接合齿套具有三个工作状态位置,三个工作状态位置分别为中间位置、第一接合位置和第二接合位置,中间位置位于第一接合位置和第二接合位置之间;接合齿套处于第一接合位置时,接合齿套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接合;接合齿套处于第二接合位置时,接合齿套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接合。
所述的纵置无级变速器还包括扭转减振部件,所述无级变速机构位于扭转减振部件和所述第一离合器之间。
所述无级变速机构包括输入锥轮和输出锥轮,输入锥轮位于所述扭转减振部件和所述第一离合器之间,输入锥轮与扭转减振部件和第一离合器连接且第一离合位于输入带轮和齿轮变速机构之间,输出锥轮与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且第二离合器位于输出带轮和齿轮减速机构之间。
所述扭转减振部件为液力变矩器、双质量飞轮或扭转减振器。
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采用无级变速机构与齿轮变速器机构组合的方式,可以实现更大的变速范围,可以实现低速工况下更高的扭矩承载能力及更高的传递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布置结构紧凑性,降低重量和成本。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纵置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液力变矩器;1a、泵轮;1b、涡轮;1c、导轮;2、变速器壳体;3、输入轴;4、传动带;5、输出锥轮;5a、第一输出锥盘;5b、第二输出锥盘;6、输入锥轮;6a、第一输入锥盘;6b、第二输入锥盘;7、第二离合器;8、第一离合器;9、一级减速主动齿轮;10、一级减速从动齿轮;11、齿轮挡输入轴;12、倒挡惰轮;13、倒挡主动齿轮;14、倒挡从动齿轮;15、同步器;16、一挡从动齿轮;17、一挡主动齿轮;18、二级减速从动齿轮;19、输出轴;20、二级减速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优选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纵置无级变速器,包括输出轴19、扭转减振部件、无级变速机构、与无级变速机构连接的第一离合器8和第二离合器7、与第一离合器8连接的齿轮变速机构以及与第二离合器7和齿轮变速机构连接的减速齿轮机构,减速齿轮机构与输出轴19连接,齿轮变速机构的前进挡传动比大于1。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无级变速机构位于第一离合器8和扭转减振部件之间,扭转减振部件与动力源连接。无级变速机构主要包括输入锥轮6、输出锥轮5以及与输入锥轮6和输出锥轮5配合的传动带4,输入锥轮6的中心轴与输入轴3连接,输入轴3与扭转减振部件连接,输入锥轮6由第一输入锥盘6a和第二输入锥盘6b构成,第一输入锥盘6a与第二输入锥盘6b无相对旋转的连接且可以一定范围内相对轴向移动,输出锥轮5由第一输出锥盘5a和第二输出锥盘5b构成,第一输出锥盘5a与第二输出锥盘5b之间无相对旋转的连接且可以一定范围内相对轴向移动,传动带4被缠绕在输入锥轮6与输出锥轮5之间,传动带4被第一输入锥盘6a和第二输入锥盘6b可控制地轴向夹紧,传动带4同时被第一输出锥盘5a和第二输出锥盘5b可控制地轴向夹紧。
如图1所示,输入锥轮6位于扭转减振部件和第一离合器8之间,输入锥轮6的中心轴与第一离合器8连接,输出锥轮5的中心轴与第二离合器7连接。第一离合器8与输入锥轮6为同轴布置,第一离合器8的输入端与输入锥轮6无相对旋转的联接。第二离合器7与输出锥轮5为同轴布置,第二离合器7的输入端与输出锥轮5无相对旋转的联接。
如图1所示,减速齿轮机构包括中间轴21、与第二离合器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一级减速主动齿轮9、设置于中间轴上且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9相啮合的一级减速从动齿轮10、设置于中间轴上的二级减速主动齿轮20和与二级减速主动齿轮20相啮合的二级减速从动齿轮18,二级减速从动齿轮18与输出轴19连接。第二离合器7用于控制减速齿轮机构与无级变速机构之间动力的传递与中断,第二离合器7位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9和输出锥轮5之间,一级减速从动齿轮10与中间轴为同轴固定连接,二级减速主动齿轮20与中间轴为同轴固定连接,二级减速从动齿轮18与输出轴19为同轴固定连接,输出轴19的轴线与中间轴和输入轴3的轴线相平行,输出轴19为纵置无级变速器的动力输出部件。
如图1所示,齿轮变速机构包括与第一离合器8连接的齿轮挡输入轴11、设置于齿轮挡输入轴11上的一挡主动齿轮17、可旋转的设置于中间轴上且与一挡主动齿轮17相啮合的一挡从动齿轮16、设置于齿轮挡输入轴11上的倒挡主动齿轮13、与倒挡从动齿轮14相啮合的倒挡惰轮12和可旋转的设置于中间轴上且与倒挡惰轮12相啮合的倒挡从动齿轮14,中间轴上设置用于控制一挡从动齿轮16与中间轴进行接合与分离的同步器15,同步器15并用于控制倒挡从动齿轮14与中间轴进行接合与分离。第一离合器8用于控制齿轮变速机构与无级变速机构之间动力的传递与中断,齿轮挡输入轴11与第一离合器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离合器8位于齿轮挡输入轴11和输入锥轮6之间,齿轮挡输入轴11的轴线与中间轴的轴线相平行,齿轮挡输入轴11与输入轴3和输出轴19的轴线相平行。齿轮挡输入轴11上设置了一个无相对旋转连接的一挡主动齿轮17,在中间轴上设置了一个无相对旋转连接的同步器15,在中间轴上还设置有一个相对中间轴可以自由旋转的一挡从动齿轮16和倒挡从动齿轮14,倒挡从动齿轮14、一挡从动齿轮16和同步器15位于一级减速从动齿轮10和二级减速主动齿轮20之间,一挡主动齿轮17的直径小于一挡从动齿轮16的直径。同步器15布置在一挡从动齿轮16与倒挡从动齿轮14之间。倒挡惰轮12为可旋转的设置于变速器壳体2内,齿轮挡输入轴11上设置了一个无相对旋转连接的倒挡主动齿轮13,倒挡惰轮12分别与倒挡主动齿轮13及倒挡从动齿轮14啮合。
同步器15具有与中间轴无相对旋转连接且可以轴向移动的接合齿套,接合齿套具有三个工作状态位置,三个工作状态位置分别为中间位置、第一接合位置和第二接合位置,中间位置位于第一接合位置和第二接合位置之间。接合齿套处于第一接合位置时,接合齿套与倒挡从动齿轮14接合,接合齿套与倒挡从动齿轮14接合后,同步器15将倒挡从动齿轮14与中间轴连接成一体,倒挡从动齿轮14与中间轴可以同步旋转,此时一挡从动齿轮16空套在中间轴上;接合齿套处于第二接合位置时,接合齿套与一挡从动齿轮16接合,接合齿套与一挡从动齿轮16接合后,同步器15将一挡从动齿轮16与中间轴连接成一体,一挡从动齿轮16与中间轴可以同步旋转,此时倒挡从动齿轮14空套在中间轴上。接合齿套处于中间位置时,接合齿套与倒挡从动齿轮14和一挡从动齿轮16均不接合,接合齿套与倒挡从动齿轮14和一挡从动齿轮16处于分离状态,倒挡从动齿轮14和一挡从动齿轮16不能与中间轴同步旋转,此时倒挡从动齿轮14和一挡从动齿轮16空套在中间轴上。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通过设置的两个离合器、无级变速机构、齿轮变速机构及减速齿轮机构共同构造出两条动力传递路径,两条动力传递路径分别为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和第二动力传递路径。第一动力传递路径为动力源的动力经由输入锥轮6的中心轴、第一离合器8、齿轮变速机构、中间轴21、二级减速主动齿轮20、二级减速从动齿轮18和输出轴19传递所通过的路径;第二动力传递路径为动力源的动力经由无级变速机构、第二离合器7、减速齿轮机构和输出轴19传递所通过的路径;两条传递路径通过第一离合器8和第二离合器7的配合进行切换,使得动力源的动力可选择性的通过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和第二动力传递路径进行传递。当纵置无级变速器的动力沿第一动力传递路径进行传递时,第一离合器8处于接合状态,第二离合器7处于分离状态;当纵置无级变速器的动力沿第二动力传递路径进行传递时,第一离合器8处于分离状态,第二离合器7处于接合状态。
扭转减振部件可以为液力变矩器、双质量飞轮或扭转减振器。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扭转减振部件为液力变矩器1。
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有三个实际工作挡位,分别为倒车挡齿轮挡位、前进挡齿轮挡位和无级变速挡位。
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处于倒车挡齿轮挡位时,第一离合器8处于接合状态,第二离合器7处于分离状态,同步器15的接合齿套处于第一接合位置,接合齿套与倒挡从动齿轮14接合,动力源的动力依次经由扭转减振部件、输入轴3、输入锥轮6的中心轴、第一离合器8、齿轮挡输入轴11、倒挡主动齿轮13、倒挡惰轮12、倒挡从动齿轮14、同步器15、中间轴21、二级减速主动齿轮20和二级减速从动齿轮18传递至输出轴19,输出轴19的动力传递至车辆的车轮,由此实现了倒车挡功能。
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处于前进挡齿轮挡位时,第一离合器8处于接合状态,第二离合器7处于分离状态,动力源的动力依次经由扭转减振部件、输入轴3、输入锥轮6的中心轴、第一离合器8、齿轮挡输入轴11、一挡主动齿轮17、一挡从动齿轮16、同步器15、中间轴21、二级减速主动齿轮20和二级减速从动齿轮18传递至输出轴19,输出轴19的动力传递至车辆的车轮,由此实现了前进挡齿轮挡功能,此前进挡齿轮挡通常作为车辆起步的一挡。
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处于无级变速挡位时,第一离合器8处于分离状态,第二离合器7处于接合状态,动力源的动力依次经由扭转减振部件、输入轴3、无级变速机构、第二离合器7和减速齿轮机构传递至输出轴19,输出轴19的动力传递至车辆的车轮。无级变速机构的输入锥轮6及输出锥轮5上分别设置有液压活塞夹紧机构,通过调节充入设置在输入锥轮6上液压活塞夹紧机构的液压压强以调节输入锥轮6上两个锥盘对传动带4的夹紧力,通过调节充入设置在输入锥轮6上液压活塞夹紧机构的液压压强以调节输出锥轮5上两个锥盘对传动带4的夹紧力,传动带4在输入锥轮6及输出锥轮5对其施加的夹紧力共同作用下保持“绷紧”状态以传递动力,传动带4在输出锥轮5上的运行半径除以传动带4在输入锥轮6上的运行半径的值被称为传动比,通过分别调节充入输入锥轮6和输出锥轮5上的液压活塞夹紧机构的液压压强可以调节传动带4在输入锥轮6及在输出锥轮5上的运行半径,进而可以调节无级变速机构的传动比,并且传动比是可连续调节的,由此实现了“无级变速”的功能。
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由于设置有前进挡齿轮挡位,纵置无级变速器齿轮变速机构的前进挡齿轮挡位传动比大于1,齿轮变速机构的前进挡齿轮挡的总传动比可以设置得比通常已知无级变速器的级变速机构的最大总传动比大,这样,本发明纵置无级变速器的前进挡齿轮挡位的总传动比除以本发明纵置无级变速器中无级变速机构的最小总传动比的值就大于其他通常已知无级变速器的无级变速机构的最大总传动比除以无级变速机构的最小总传动比的值,因此本发明相对于现有已知无级变速器具有更大的变速范围。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可被设计为比现有已知的纵置无级变速器有更大变速范围的同时适度的减小其中无级变速机构的变速范围,减小无级变速机构的变速范围带来的优点是可以相对减小和降低无级变速机构的输入锥轮6、输出锥轮5及其支撑壳体的尺寸和重量。
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设置的齿轮变速机构带来另一个好处是,本发明变速器的齿轮挡位通常被设置为起步挡位即一挡和倒挡以用于起步和低车速工况,一挡和倒挡通常具有大的传动比,在此大传动比条件下,由动力源输入的动力的扭矩值会被大幅度放大,使得传动部件承受很大的载荷,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在此低车速工况下,动力由齿轮变速机构传递,此时无级变速机构不传递动力。齿轮变速机构在承载能力及传递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无级变速机构,因此本发明的变速器相对于前述已知公开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在低车速工况下具有更高的扭矩承载能力及更高的传递效率优势。
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的构成倒挡的齿轮挡输入轴11及其上设置的主动齿轮的回转轴、倒挡惰轮12的回转轴、倒挡从动齿轮14回转轴相互平行布置,采用此平行轴齿轮布置的倒挡结构取代了现有变速器的到“行星轮”式倒挡结构,并由此相应取消了“行星轮”式倒挡机构用于切换倒挡路径的倒挡制动器,因此相对降低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行星轮”式倒挡机构受结构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限制,其普遍存在倒挡“啸叫”噪音大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变速器结构的倒挡,在常规的制造工艺条件下可以实现优良的倒挡噪音水平。
本发明的纵置无级变速器的其中一项特征是为实现齿轮挡位在中间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无相对旋转联接的同步器15,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对中间轴可以自由旋转的“空套”的齿轮,这些“空套”齿轮为齿轮变速机构的从动齿轮,此设计的优点是使得前述的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和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可以共用多个部件而不需要另外设置,共用的部件有中间轴21及其支撑轴承、二级减速主动齿轮20、二级减速从动齿轮18,由此节省了零件数量和布置空间,降低了重量和成本。
根据上述对本发明纵置无级变速器具体实施方式的阐述,可以发现本发明非限定的创新点及优点在于,在实现了更大的变速范围、实现了低速下更高的扭矩承载能力及更高的传递效率、实现更好倒挡运行噪声水平前提下,实现了紧凑、低重量、低成本的纵置无级变速器结构。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纵置无级变速器,包括输出轴和无级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无级变速机构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与第一离合器连接的齿轮变速机构以及与第二离合器和齿轮变速机构连接的减速齿轮机构,减速齿轮机构与所述输出轴连接,齿轮变速机构的前进挡传动比大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包括中间轴、与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的一级减速主动齿轮、设置于中间轴上且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一级减速从动齿轮、设置于中间轴上的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和与二级减速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二级减速从动齿轮,二级减速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变速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的齿轮挡输入轴、设置于齿轮挡输入轴上的一挡主动齿轮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中间轴上且与一挡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一挡从动齿轮,中间轴上设置用于控制一挡从动齿轮与中间轴进行接合与分离的同步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变速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齿轮挡输入轴上的倒挡主动齿轮、与倒挡从动齿轮相啮合的倒挡惰轮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中间轴上且与倒挡惰轮相啮合的倒挡从动齿轮,所述同步器控制倒挡从动齿轮与中间轴进行接合与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器位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和所述倒挡从动齿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器具有接合齿套,接合齿套具有三个工作状态位置,三个工作状态位置分别为中间位置、第一接合位置和第二接合位置,中间位置位于第一接合位置和第二接合位置之间;接合齿套处于第一接合位置时,接合齿套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接合;接合齿套处于第二接合位置时,接合齿套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转减振部件,所述无级变速机构位于扭转减振部件和所述第一离合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变速机构包括输入锥轮和输出锥轮,输入锥轮位于所述扭转减振部件和所述第一离合器之间,输入锥轮与扭转减振部件和第一离合器连接且第一离合位于输入带轮和齿轮变速机构之间,输出锥轮与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且第二离合器位于输出带轮和齿轮减速机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纵置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减振部件为液力变矩器、双质量飞轮或扭转减振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44952.XA CN113700821B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纵置无级变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44952.XA CN113700821B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纵置无级变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00821A true CN113700821A (zh) | 2021-11-26 |
CN113700821B CN113700821B (zh) | 2024-01-30 |
Family
ID=78660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44952.XA Active CN113700821B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纵置无级变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0082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65573A (zh) * | 2021-12-15 | 2022-03-11 | 芜湖万里扬变速器有限公司 | 纵置无级变速器 |
CN117553108A (zh) * | 2024-01-12 | 2024-02-13 | 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农用机械变速箱及农用机械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44821A (en) * | 1983-11-28 | 1987-02-24 | Ku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 Continuously variable vehicular transmission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torque applied to belt-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US6251038B1 (en) * | 1998-10-21 | 2001-06-26 | Nsk Ltd.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nit |
US20010024987A1 (en) * | 2000-03-27 | 2001-09-27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Torque-spli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JP2003247623A (ja) * | 2002-02-27 | 2003-09-05 | Toyota Motor Corp | 無段変速機 |
CN102352913A (zh) * | 2011-09-30 | 2012-02-15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多挡位纵置双离合变速器 |
CN203258048U (zh) * | 2013-04-28 | 2013-10-3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级双离合变速器及具有该变速器的汽车 |
CN104334922A (zh) * | 2012-05-23 | 2015-02-0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传动装置 |
US20150087463A1 (en) * | 2012-05-23 | 2015-03-26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US20150133257A1 (en) * | 2012-05-22 | 2015-05-14 | Honda Motor Co., Ltd.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US20150135894A1 (en) * | 2012-05-23 | 2015-05-2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for vehicle |
US20170234415A1 (en) * | 2014-10-01 | 2017-08-17 | Honda Motor Co., Ltd.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CN108019480A (zh) * | 2016-11-04 | 2018-05-1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及其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
-
2021
- 2021-09-07 CN CN202111044952.XA patent/CN1137008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44821A (en) * | 1983-11-28 | 1987-02-24 | Ku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 Continuously variable vehicular transmission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torque applied to belt-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US6251038B1 (en) * | 1998-10-21 | 2001-06-26 | Nsk Ltd.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nit |
US20010024987A1 (en) * | 2000-03-27 | 2001-09-27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Torque-spli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JP2003247623A (ja) * | 2002-02-27 | 2003-09-05 | Toyota Motor Corp | 無段変速機 |
CN102352913A (zh) * | 2011-09-30 | 2012-02-15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多挡位纵置双离合变速器 |
US20150133257A1 (en) * | 2012-05-22 | 2015-05-14 | Honda Motor Co., Ltd.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CN104334922A (zh) * | 2012-05-23 | 2015-02-0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传动装置 |
US20150087463A1 (en) * | 2012-05-23 | 2015-03-26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US20150087452A1 (en) * | 2012-05-23 | 2015-03-26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for vehicle |
US20150135894A1 (en) * | 2012-05-23 | 2015-05-2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for vehicle |
CN203258048U (zh) * | 2013-04-28 | 2013-10-3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级双离合变速器及具有该变速器的汽车 |
US20170234415A1 (en) * | 2014-10-01 | 2017-08-17 | Honda Motor Co., Ltd.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CN108019480A (zh) * | 2016-11-04 | 2018-05-1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及其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65573A (zh) * | 2021-12-15 | 2022-03-11 | 芜湖万里扬变速器有限公司 | 纵置无级变速器 |
CN117553108A (zh) * | 2024-01-12 | 2024-02-13 | 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农用机械变速箱及农用机械 |
CN117553108B (zh) * | 2024-01-12 | 2024-04-30 | 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农用机械变速箱及农用机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00821B (zh) | 2024-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57216B2 (en) | 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US9556943B2 (en) | IVT based on a ball-type CVP including powersplit paths | |
KR100788102B1 (ko) | 분류식 무단 변속기 | |
WO2014179717A1 (en) | Dual-mode synchronous shift continuousle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EP0245079A1 (en)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US5944628A (en)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 |
WO2014039439A1 (en) | Ball type cvt/ivt including planetary gear sets | |
JPH1061744A (ja) | 車両用無段変速機 | |
JPS60113850A (ja) | 無段変速機 | |
CN113700821A (zh) | 纵置无级变速器 | |
CN113685527B (zh) | 一种纵置无级变速器 | |
JP6227158B2 (ja) | 無段変速機 | |
CN111664238A (zh) | 一种无级变速器 | |
CN114542678A (zh) | 一种无级自动变速器及其运行方法 | |
CN212616167U (zh) | 一种无级变速器 | |
US4550629A (en) | Continuously variable speed transmission for motor vehicles | |
US10309506B2 (en) | Multiple-mod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CN114165573B (zh) | 纵置无级变速器 | |
CN220816444U (zh) | 一种变速器用的多轴传动结构及具有该多轴传动结构的平行轴式多挡位自动变速器 | |
US12209646B2 (en) | Hybrid transmission device with mechanic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114992299B (zh) | 一种变速器结构 | |
KR100242063B1 (ko) | 차량용 무단 변속장치 | |
CN217002952U (zh) | 一种无级自动变速器 | |
CN114934984B (zh) | 带牵引式环面无级变速器的复合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7145940A (zh) | 一种变速器用的多轴传动结构及具有该多轴传动结构的自动变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