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6138A - 全自动带式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带式烘干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86138A CN113686138A CN202111020636.9A CN202111020636A CN113686138A CN 113686138 A CN113686138 A CN 113686138A CN 202111020636 A CN202111020636 A CN 202111020636A CN 113686138 A CN113686138 A CN 1136861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ven
- gear
- rod
- swing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0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carrying the materials;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or elements attached to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propelling the materials over stationary surfaces
- F26B17/04—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carrying the materials;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or elements attached to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propelling the materials over stationary surfaces the belts being all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26B25/08—Parts thereof
- F26B25/12—Walls or sides; Do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26B25/14—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 F26B25/18—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mainly open, e.g. dish, tray, pan, rac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包括:烘箱、输送带,烘箱两端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烘箱内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为网状,输送带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开口延伸出烘箱,所述烘箱一侧顶端设置有进料斗,烘箱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效率高、效果好的全自动带式烘干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
背景技术
带式烘干机是利用钢网作为传输带运载物料进行连续烘干的干燥设备,用于透气性较好的片状、条状、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对于脱水蔬菜、催化剂、中药饮片等类含水率高、而物料温度不允许高的物料尤为合适。传统的带式烘干机大都是直接采用高温直接进行蒸发水分烘干,物料烘干不均匀,造成物料烘干效率低,效果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烘干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包括:烘箱、输送带,所述烘箱两端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烘箱内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为网状所述输送带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延伸出所述烘箱,所述烘箱一侧顶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烘箱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烘箱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输送带两端分别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轮轴两端分别与U型支架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U型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靠近所述进料斗的一侧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穿过所述U型支架与所述滚筒的轮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底端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材质为进口PET纤维网。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风机、进气管、排气管,
所述烘箱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一端延伸入所述烘箱与进气管一端连接,所述风机另一端与加热器一端连接,所述加热器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加热器与所述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所述进气管另一端与所述烘箱远离所述风机的一侧内壁连接,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输送带下方,所述进气管顶端间隔设置有若干排气喷头,所述排气喷头朝向所述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方设置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底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排气罩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排气罩的一端穿过所述烘箱顶壁与所述加热器进气端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粉尘清理装置,所述粉尘清理装置包括:电动机、摆杆、曲柄、扫刷,
所述排气罩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顶端内壁上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朝下与曲柄一端连接,所述曲柄另一端与摇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箱体与所述排气罩之间通过通口连通,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摆杆,所述摆杆一端与所述箱体一侧内壁铰接,所述摆杆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口延伸入所述排气罩内,并与第一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过滤网上方;
所述摆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摇杆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口延伸入所述排气罩内,并与所述第二齿轮端面铰接,所述第一齿轮底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设置有扫刷,所述扫刷朝下与所述过滤网相接触,所述摇杆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刮杆,所述刮杆能够与所述扫刷相接触;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一端与所述摆杆铰接,所述套管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摆杆的一端设置有振动块,所述活塞杆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套管与所述摇杆铰接,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振动块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套管内壁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振动收集装置,所述振动收集装置包括:导轨、振动头、传动箱、第二滑块,
所述烘箱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烘箱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顶端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一端与所述传动箱一侧内壁连接,所述固定轴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导轨,所述导轨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箱上下两端内壁连接,所述导轨上套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能够在所述导轨上往复移动,所述传动箱顶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L型固定板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振动头连接;
所述振动头下方设置有摆动槽体,所述摆动槽体与所述L型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槽体一侧底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摆动槽体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端面铰接,所述摆动槽体另一侧底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摆动槽体的一端与所述从动齿轮端面铰接,所述摆动槽体两端分别铰接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远离所述摆动槽体的一端与收集箱连通,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烘箱两侧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烘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计时器,所述烘箱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机、加热器、风机、驱动电机、温度传感器、计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烘箱一侧壁上设置有箱门。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包括:烘箱、输送带,烘箱两端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烘箱内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开口延伸出烘箱,所述烘箱一侧顶端设置有进料斗,烘箱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由于使用进料斗向输送带投放物料,使用加热装置在输送带运送物料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加热烘干,物料传输速率可调,容易控制物料的干燥时间及成品含水率,物料烘干效率高,效果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输送带驱动图;
图3为本发明粉尘清理装置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粉尘清理装置碰撞机构图;
图5为本发明振动收集装置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振动收集装置L型固定板结构图;
其中,1-烘箱,2-输送带,3-进料斗,4-底座,5-U型支架,6-滚筒,7-第一开口,8-电机,9-传动轴,10-加热器,11-风机,12-进气管,13-排气管,14-排气喷头,15-排气罩,16-过滤网,17-电动机,18-摆杆,19-曲柄,20-扫刷,21-箱体,22-摇杆,23-通口,24-第一齿轮,25-第二齿轮,26-刮杆,27-计时器,28-处理器,29-导轨,30-振动头,31-传动箱,32-第二滑块,33-驱动电机,34-主动齿轮,35-固定轴,36-从动齿轮,37-第二开口,38-L型固定板。39-摆动槽体,40-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收集槽,43-收集箱,44-温度传感器,45-固定杆,46-弹簧,47-支撑板,48-套管,49-活塞杆,50-振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如图1所示,包括:烘箱1、输送带2,所述烘箱1两端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7,所述烘箱1内设置有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为网状,所述输送带2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开口7延伸出所述烘箱1,所述烘箱1一侧顶端设置有进料斗3,所述烘箱1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物料烘干的过程中,启动输送带2与加热装置,将物料沿进料斗3投放至输送带2上,输送带2带动物料移动,在物料移动的过程中,加热装置不断加热物料,对物料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物料沿第一开口7被输送带2运送出烘箱1,进行下一道工序。由于使用进料斗向输送带投放物料,使用加热装置在输送带运送物料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加热烘干,物料传输速率可调,容易控制物料的干燥时间及成品含水率,物料烘干效率高,效果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箱1底端设置有底座4,所述输送带2两端分别设置有滚筒6,所述滚筒6的轮轴两端分别与U型支架5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U型支架5设置在所述底座4顶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滚筒6转动带动输送带2移动,U型支架5与滚筒6起支撑输送带2的作用,调节滚筒6的转速就能调节输送带2的移动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4靠近所述进料斗3的一侧顶端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远离所述电机8的一端穿过所述U型支架5与所述滚筒6的轮轴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电机8为输送带2提供动力,启动电机8,带动传动轴9旋转,带动滚筒6旋转,带动输送带2,改变电机8的转速,就能改变输送带2的移动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斗3底端位于所述输送带2上方,便于物料准确投放到输送带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2的材质为进口PET纤维网,透气效率高,便于加热装置对物料进行加热烘干。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10、风机11、进气管12、排气管13,
所述烘箱1一侧设置有风机11,所述风机11一端延伸入所述烘箱1与进气管12一端连接,所述风机11另一端与加热器10一端连接,所述加热器10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加热器10与所述风机11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4顶端,所述进气管12另一端与所述烘箱1远离所述风机11的一侧内壁连接,所述进气管12位于所述输送带2下方,所述进气管12顶端间隔设置有若干排气喷头14,所述排气喷头14朝向所述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上方设置有排气罩15,所述排气罩15底端设置有过滤网16,所述排气罩15设置有排气管13,所述排气管13远离所述排气罩15的一端穿过所述烘箱1顶壁与所述加热器10进气端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需要烘干物料时,启动加热器10与风机11,风机11开始工作,通过负压将外界空气吸入加热器10内,加热器10对抽入的空气进行加热,风机11将加热后的空气鼓入进气管12内,进气管12内的热空气进入每一个排气喷头14内,排气喷头14均对准输送带2,热空气吹向输送中的物料,将物料内蕴含的水分通过高温进行蒸发,且空气气流将水蒸气带走,通过输送带2的空气进入排气罩15内,并沿排气管13重新进入加热器10内再次加热,重复使用,降低加热装置的能耗,过滤网16用于过滤随空气气流运动的物料分子,减小对加热器10的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还包括粉尘清理装置,所述粉尘清理装置包括:电动机17、摆杆18、曲柄19、扫刷20,
所述排气罩15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箱体21,所述箱体21顶端内壁上设置有电动机17,所述电动机17的输出轴朝下与曲柄19一端连接,所述曲柄19另一端与摇杆22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箱体21与所述排气罩15之间通过通口23连通,所述箱体21内设置有摆杆18,所述摆杆18一端与所述箱体21一侧内壁铰接,所述摆杆18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口23延伸入所述排气罩15内,并与第一齿轮2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4位于所述过滤网16上方,;
所述摆杆18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24与所述第二齿轮25相互啮合,所述摇杆22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口23延伸入所述排气罩15内,并与所述第二齿轮25端面铰接,所述第一齿轮24底端设置有固定杆45,所述固定杆45底端设置有扫刷20,所述扫刷20朝下与所述过滤网16相接触,所述摇杆22靠近所述第一齿轮24的一端设置有刮杆26,所述刮杆26能够与所述扫刷20相接触;
所述箱体21内设置有套管48,所述套管48一端与所述摆杆18铰接,所述套管48内设置有活塞杆49,所述活塞杆49靠近所述摆杆18的一端设置有振动块50,所述活塞杆49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套管48与所述摇杆22铰接,所述活塞杆49上套设有弹簧46,所述弹簧46一端与所述振动块50连接,所述弹簧46另一端与所述套管48内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烘干机工作的过程中,过滤网16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积聚大量灰尘,影响热空气的回收再利用,需要对过滤网16进行清理,启动电动机17,带动曲柄19旋转,带动摇杆22左右往复摆动,带动摆杆18往复摆动,摇杆22左右往复摆动带动第一齿轮24旋转,通过第一齿轮24与第二齿轮25之间的齿轮啮合传动,带动第二齿轮25旋转,带动扫刷20旋转,通过运动复合,扫刷20一边往复摆动,一边旋转对过滤网16进行清理,通过摇杆22摆动调节刮杆26与扫刷20之间的距离,使得刮杆26间歇碰撞扫刷20,清理扫刷20上粘附的灰尘,保持扫刷20干净,第一齿轮24、摇杆22、曲柄19与箱体21组成双曲柄机构,在双曲柄机构运动的过程中,摆杆18相对摇杆22往复摆动,当摆杆18远离摇杆22时,带动活塞杆49与振动块50沿套管48向远离摆杆18的一端移动,弹簧46压缩,当摆杆18靠近摇杆22时,带动活塞杆49与振动块50沿套管48向靠近摆杆18的一端移动,弹簧46拉伸,当摆杆18与摇杆22之间距离最近时,使得振动块50延伸出套管48撞击摆杆18,使得扫刷20二次振动,进一步清理扫刷20,避免扫刷20积聚灰尘,影响粉尘清理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还包括振动收集装置,所述振动收集装置包括:导轨29、振动头30、传动箱31、第二滑块32,
所述烘箱1内设置有支撑板47,所述支撑板47分别与所述烘箱1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47顶端所述传动箱3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33,所述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34,所述传动箱31内设置有固定轴35,所述固定轴35一端与所述传动箱31一侧内壁连接,所述固定轴35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36,所述主动齿轮34与所述从动齿轮36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36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齿轮34的直径,所述传动箱31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导轨29,所述导轨29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箱31上下两端内壁连接,所述导轨29上套设置有第二滑块32,所述第二滑块32能够在所述导轨29上往复移动,所述传动箱31顶端设置有第二开口37,所述传动箱31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L型固定板38,所述L型固定板38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块32连接,所述L型固定板38穿过所述第二开口37与振动头30连接;
所述振动头30下方设置有摆动槽体39,所述摆动槽体39与所述L型固定板38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槽体39一侧底端铰接有第一连杆40,所述第一连杆40远离所述摆动槽体39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34端面铰接,所述摆动槽体39另一侧底端铰接有第二连杆41,所述第二连杆41远离所述摆动槽体39的一端与所述从动齿轮36端面铰接,所述摆动槽体39两端分别铰接有收集槽42,所述收集槽42远离所述摆动槽体39的一端与收集箱43连通,所述收集箱43设置在所述烘箱1两侧内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物料在输送带2运动时,加热装置对物料的一面进行加热烘干,当需要烘干物料的另一面时,启动驱动电机33,带动主动齿轮34旋转,通过主动齿轮34与从动齿轮36之间的齿轮啮合传动,带动从动齿轮36旋转,带动第一连杆40与第二连杆41上下往复运动,由于主动齿轮34与从动齿轮36直径不同,且第一连杆40与第二连杆41的安装角度也不同,使得第一连杆40与第二连杆41的移动频率不同,当第一连杆40与第二连杆41向上移动时,带动摆动槽体39向上移动,带动L型固定板38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滑块32向上移动,带动振动头30向上移动,使得振动头30撞击输送带2,使得输送带2振动,使得输送带2的物料翻转,加热装置对物料未烘干的一面继续加热烘干,振动头30撞击输送带2,由于部分排气喷头14朝向振动头30撞击输送带2的撞击处,少量物料受到撞击和气流影响,掉落到摆动槽体39内,当第一连杆40快速下降而第二连杆41缓慢下降时,摆动槽体39向第一连杆40一侧摆动,摆动槽体39内的物料沿第一连杆40一侧的收集槽42进入靠近第一连杆40的收集箱43内;当第一连杆40快速上升而第二连杆41缓慢上升时,摆动槽体39向第二连杆41一侧摆动,摆动槽体39内的物料沿第二连杆41一侧的收集槽42进入靠近第二连杆41的收集箱43内,振动高效,物料收集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箱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4、计时器27,所述烘箱1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处理器28,所述处理器28分别与所述电机8、加热器10、风机11、驱动电机33、温度传感器44、计时器27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烘干机工作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44用于测量烘箱1的温度,计时器27用于计算物料加热的时间,当物料含水率较大时,处理器28控制降低电机8转速,提高加热时间,处理器28控制增大加热器10、风机11、驱动电机33的功率,提高加热温度与物料翻转频率,提高烘干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箱1一侧壁上设置有箱门,便于对烘箱1内的机构进行检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1)、输送带(2),所述烘箱(1)两端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7),所述烘箱(1)内设置有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为网状,所述输送带(2)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开口(7)延伸出所述烘箱(1),所述烘箱(1)一侧顶端设置有进料斗(3),所述烘箱(1)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1)底端设置有底座(4),所述输送带(2)两端分别设置有滚筒(6),所述滚筒(6)的轮轴两端分别与U型支架(5)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U型支架(5)设置在所述底座(4)顶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靠近所述进料斗(3)的一侧顶端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远离所述电机(8)的一端穿过所述U型支架(5)与所述滚筒(6)的轮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底端位于所述输送带(2)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的材质为进口PET纤维网。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10)、风机(11)、进气管(12)、排气管(13),
所述烘箱(1)一侧设置有风机(11),所述风机(11)一端延伸入所述烘箱(1)与进气管(12)一端连接,所述风机(11)另一端与加热器(10)一端连接,所述加热器(10)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加热器(10)与所述风机(11)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4)顶端,所述进气管(12)另一端与所述烘箱(1)远离所述风机(11)的一侧内壁连接,所述进气管(12)位于所述输送带(2)下方,所述进气管(12)顶端间隔设置有若干排气喷头(14),所述排气喷头(14)朝向所述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上方设置有排气罩(15),所述排气罩(15)底端设置有过滤网(16),所述排气罩(15)设置有排气管(13),所述排气管(13)远离所述排气罩(15)的一端穿过所述烘箱(1)顶壁与所述加热器(10)进气端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尘清理装置,所述粉尘清理装置包括:电动机(17)、摆杆(18)、曲柄(19)、扫刷(20),
所述排气罩(15)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箱体(21),所述箱体(21)顶端内壁上设置有电动机(17),所述电动机(17)的输出轴朝下与曲柄(19)一端连接,所述曲柄(19)另一端与摇杆(22)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箱体(21)与所述排气罩(15)之间通过通口(23)连通,所述箱体(21)内设置有摆杆(18),所述摆杆(18)一端与所述箱体(21)一侧内壁铰接,所述摆杆(18)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口(23)延伸入所述排气罩(15)内,并与第一齿轮(2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4)位于所述过滤网(16)上方;
所述摆杆(18)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24)与所述第二齿轮(25)相互啮合,所述摇杆(22)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口(23)延伸入所述排气罩(15)内,并与所述第二齿轮(25)端面铰接,所述第一齿轮(24)底端设置有固定杆(45),所述固定杆(45)底端设置有扫刷(20),所述扫刷(20)朝下与所述过滤网(16)相接触,所述摇杆(22)靠近所述第一齿轮(24)的一端设置有刮杆(26),所述刮杆(26)能够与所述扫刷(20)相接触;
所述箱体(21)内设置有套管(48),所述套管(48)一端与所述摆杆(18)铰接,所述套管(48)内设置有活塞杆(49),所述活塞杆(49)靠近所述摆杆(18)的一端设置有振动块(50),所述活塞杆(49)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套管(48)与所述摇杆(22)铰接,所述活塞杆(49)上套设有弹簧(46),所述弹簧(46)一端与所述振动块(50)连接,所述弹簧(46)另一端与所述套管(48)内壁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收集装置,所述振动收集装置包括:导轨(29)、振动头(30)、传动箱(31)、第二滑块(32),
所述烘箱(1)内设置有支撑板(47),所述支撑板(47)分别与所述烘箱(1)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47)顶端设置有传动箱(31),所述传动箱(3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33),所述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34),所述传动箱(31)内设置有固定轴(35),所述固定轴(35)一端与所述传动箱(31)一侧内壁连接,所述固定轴(35)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36),所述主动齿轮(34)与所述从动齿轮(36)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36)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齿轮(34)的直径,所述传动箱(31)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导轨(29),所述导轨(29)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箱(31)上下两端内壁连接,所述导轨(29)上套设置有第二滑块(32),所述第二滑块(32)能够在所述导轨(29)上往复移动,所述传动箱(31)顶端设置有第二开口(37),所述传动箱(31)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L型固定板(38),所述L型固定板(38)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块(32)连接,所述L型固定板(38)穿过所述第二开口(37)与振动头(30)连接;
所述振动头(30)下方设置有摆动槽体(39),所述摆动槽体(39)与所述L型固定板(38)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槽体(39)一侧底端铰接有第一连杆(40),所述第一连杆(40)远离所述摆动槽体(39)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34)端面铰接,所述摆动槽体(39)另一侧底端铰接有第二连杆(41),所述第二连杆(41)远离所述摆动槽体(39)的一端与所述从动齿轮(36)端面铰接,所述摆动槽体(39)两端分别铰接有收集槽(42),所述收集槽(42)远离所述摆动槽体(39)的一端与收集箱(43)连通,所述收集箱(43)设置在所述烘箱(1)两侧内壁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4)、计时器(27),所述烘箱(1)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处理器(28),所述处理器(28)分别与所述电机(8)、加热器(10)、风机(11)、驱动电机(33)、温度传感器(44)、计时器(27)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1)一侧壁上设置有箱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20636.9A CN113686138B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全自动带式烘干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20636.9A CN113686138B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全自动带式烘干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86138A true CN113686138A (zh) | 2021-11-23 |
CN113686138B CN113686138B (zh) | 2022-07-08 |
Family
ID=78584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20636.9A Active CN113686138B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全自动带式烘干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8613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67210A (zh) * | 2021-12-10 | 2022-04-19 | 中氢新能(北京)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甲醇纯水混合装置 |
CN114505331A (zh) * | 2022-02-14 | 2022-05-17 | 江苏龙净科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废催化剂处理装置 |
CN116379746A (zh) * | 2023-06-05 | 2023-07-04 | 常州市优博干燥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热风循环的带式干燥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08018176U1 (de) * | 2007-04-03 | 2011-11-30 | Hans Lingl Anlagenbau Und Verfahrenstechnik Gmbh & Co. Kg | Ein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Formteilen |
CN107677097A (zh) * | 2017-10-16 | 2018-02-09 | 湖北大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生物豆粕饲料的干燥装置 |
CN208075525U (zh) * | 2018-04-18 | 2018-11-09 | 浙江中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绢丝散纤维抗静电处理专用烘干装置 |
CN109028773A (zh) * | 2018-07-30 | 2018-12-18 | 郭鸿洲 | 一种生物样品冷冻干燥机用上下料装置 |
CN209246629U (zh) * | 2018-11-22 | 2019-08-13 | 浙江康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粉料用链式烘干机 |
-
2021
- 2021-09-01 CN CN202111020636.9A patent/CN1136861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08018176U1 (de) * | 2007-04-03 | 2011-11-30 | Hans Lingl Anlagenbau Und Verfahrenstechnik Gmbh & Co. Kg | Ein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Formteilen |
CN107677097A (zh) * | 2017-10-16 | 2018-02-09 | 湖北大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生物豆粕饲料的干燥装置 |
CN208075525U (zh) * | 2018-04-18 | 2018-11-09 | 浙江中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绢丝散纤维抗静电处理专用烘干装置 |
CN109028773A (zh) * | 2018-07-30 | 2018-12-18 | 郭鸿洲 | 一种生物样品冷冻干燥机用上下料装置 |
CN209246629U (zh) * | 2018-11-22 | 2019-08-13 | 浙江康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粉料用链式烘干机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67210A (zh) * | 2021-12-10 | 2022-04-19 | 中氢新能(北京)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甲醇纯水混合装置 |
CN114505331A (zh) * | 2022-02-14 | 2022-05-17 | 江苏龙净科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废催化剂处理装置 |
CN116379746A (zh) * | 2023-06-05 | 2023-07-04 | 常州市优博干燥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热风循环的带式干燥机 |
CN116379746B (zh) * | 2023-06-05 | 2023-08-22 | 常州市优博干燥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热风循环的带式干燥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86138B (zh) | 2022-07-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686138B (zh) | 全自动带式烘干机 | |
CN211503608U (zh) | 一种中药材网带干燥机 | |
CN115574567B (zh) | 一种用于蛋白粉生产的喷雾干燥设备 | |
CN215113793U (zh) | 一种翻板式茶叶烘干机 | |
CN118442788B (zh) | 一种烘干设备及用于水刺无纺布生产的烘干方法 | |
CN108582569B (zh) | 一种塑料颗粒的综合干燥设备 | |
CN113091426B (zh) | 一种高效的可除杂质粮食烘干机 | |
CN114413597A (zh) |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 |
CN221092565U (zh) | 一种带式干燥机皮带清理装置 | |
CN210712095U (zh) | 一种蓖麻蚕丝丝片清洗机 | |
CN218574408U (zh) | 一种环保合金材料表面清洁箱 | |
CN217986544U (zh) | 一种蔬菜干制品干燥装置 | |
CN219745646U (zh) | 一种钢化玻璃清洗破碎回收装置 | |
CN216409683U (zh) | 一种连续烘干节能设备 | |
CN210410884U (zh) | 一种水煤浆添加剂用制备装置 | |
CN216891516U (zh) | 一种棉针织面料的加工装置 | |
CN115888143A (zh) | 一种中药浸膏喷雾干燥机 | |
CN110548726B (zh) | 一种矿山石料离心除尘设备 | |
CN212037435U (zh) | 一种碗干燥装置 | |
CN112683040A (zh) | 一种用于化妆棉生产加工的轧液烘干装置 | |
CN221395743U (zh) | 一种水泥熟料加工用输送回收装置 | |
CN217451135U (zh) | 一种烤机主网清洁装置 | |
CN207231106U (zh) | 一种干燥机 | |
CN206799941U (zh) | 一种针织布用清洁装置 | |
CN219766132U (zh) | 一种橡胶加工用清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