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5269B - 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65269B CN113665269B CN202110524207.9A CN202110524207A CN113665269B CN 113665269 B CN113665269 B CN 113665269B CN 202110524207 A CN202110524207 A CN 202110524207A CN 113665269 B CN113665269 B CN 1136652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arizing
- counterfeiting
- alteration
- display layer
- pseud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8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4986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s (ChL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850 fluorescent dy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6 oriented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0 discrimin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75 dy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54 pattern ori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78—Special inks
- B42D25/391—Special inks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polarised ligh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40—Manufactur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6K19/061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 marking being selective to wavelength, e.g. color barcode or barcodes only visible under UV or 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及其应用方法,作为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介质,包括:含有所述偏光物质,并印刷有可辨别伪变造与否的特定图案的偏光层。所述伪变造与否是,可照射偏振光的伪变造确认装置照射到所述防伪变造介质,或者利用偏光膜确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需保证高档商品或内件物品真实性的商品伪造、变造,曾介绍过多种技术。以往主要利用精细图案、盲文点字、全息图、RFID等技术用于防止商品伪造、变造,但这种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在于,普通用户难以鉴别商品是否伪造或变造,或者制造防伪变造手段所需成本较大。
QR码是一种以黑白网格图案来显示信息的矩阵形式的二维条形码。QR码的优点是,可以存储比单向存储数字或文字信息的普通条形码更大尺寸的数据,因此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
通常,QR码是通过智能手机等上安装的相机或者具备独立读取器的装置进行图像截图,进而读取存储的数据。即,任何具有可读取标准QR码的手段的用户,皆可浏览QR码内的数据。
从以往利用QR码的防伪变造装置的技术文献中,可以看到包括基材上印有防伪变造图像的信息传达层的防伪变造印刷物等发明,这些发明主要利用光变油墨(opticallyvariable pigment,OVP)、热敏油墨、UV油墨、荧光油墨或全息图等。
上述的现有防伪变造印刷物,具有印刷物难以伪变造的优点,但也存在印刷物制作成本过高的缺点,导致难以实现批量生产以及产品单价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伪变造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伪变造难,制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可以使用周边的显示设备辨别伪变造的防伪变造装置的伪变造辨别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优选地,作为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介质,包括:偏光层,其含有所述偏光物质,印刷有可辨别伪变造与否的特定图案;所述伪变造与否是,可照射偏振光的伪变造确认装置照射到所述防伪变造介质,或者利用偏光膜确认。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QR码”是指,由多种形态的圆形或四角点(Dot)组成的印刷图案的多种组合中包含多种信息的二维(矩阵)形式代码。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偏光物质”是指,对物质照射偏振的光,通过与未照射偏振光的状态做比较,可以检测到特定颜色、图案或颜色及图案变化的一切物质。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伪变造”是指,以无权限者使用为目的,新制造出当前不存在物品的行为,或者无权限的条件下对现有物品加以更改的一切行为。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防伪变造介质优选的是,标签、贴纸、包装材料或涂料。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可辨别伪变造与否的特定图案优选的是,条码或QR码,最优选的是QR码。
本发明中可辨别所述伪变造与否的最优选的特定图案为QR码是非常重要的结构。因为,特定图案为QR码,则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等界面容易切换成可识别伪变造与否的专用界面,而且通过QR码识别即可一次确认伪变造与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特定图案中优选地,可以印刷通过由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等界面上生成的偏振光可以识别的其它识别图案。
本发明中,所述特定图案上印刷可用由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等界面生成的偏振光识别的不同识别图案是非常重要的结构。
因为,特定图案上印刷可用由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等界面生成的偏振光识别的识别图案,则除了QR码之外,还可以具备确认伪变造与否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伪变造确认装置优选的是,从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的组中选择,进一步优选的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最优选的是智能手机。
本发明中最优选的伪变造确认装置为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结构。因为利用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则可以利用安装于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上的相机轻松拍摄所述QR码,液晶界面上可以充分生成偏振的光,而且尺寸小,可以利用确认伪变造与否的专用界面轻松确认伪变造与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伪变造确认装置是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优选地,利用从包括所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以及液晶显示器的组中选择的伪变造确认装置的界面部分,对所述防伪变造介质照射由所述界面部分生成的光确认。
本发明中,利用具备伪变造确认装置即屏幕的移动设备界面部分,对所述防伪变造介质照射由所述界面部分发生的偏振的光确认是非常重要的结构。因为由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界面部分发生的偏振的光穿透所述防伪变造介质中包含的偏光物质或者反射的过程中,变更所述识别图案的色彩及/或图案,使得所述识别图案可以用肉眼进行识别。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所述界面部分,单色背景占所述界面部分面积的70%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单色,优选地,可从包括白色、灰色、象牙色、黄色、蓝色和淡绿色的组中选择,进一步优选的是白色或象牙色,最优选的是白色。
本发明中最优选的单色为白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利用白色界面将偏振的光照射到所述识别图案,与利用其它颜色界面照射偏振的光相比,识别图案的鲜明度显著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介质,优选地,包括:偏光膜层;所述偏光膜一面包括用液晶油墨印刷所述特定图案或所述识别图案的显示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显示层优选地,用同样或一眼看起来同样的油墨印刷,而某一油墨是使用液晶油墨,另一油墨是使用普通油墨印刷。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所述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介质,优选地,包括偏光膜层,以及层压在所述偏光膜层一面的相位差膜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相差位膜层,优选地,以阴刻形状印刷所述特定图案或所述识别图案。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介质,优选地,包括:偏光膜层;以及所述偏光膜层一面用相位差油墨印刷所述特定图案或所述识别图案的显示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显示层包括第一显示层和第二显示层;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具有相互不同的分子取向,使得入射的光以相互不同的方式被反射或折射。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分别包括相互不同取向的胆甾相液晶,所述第一显示层的胆甾相液晶具有螺旋形结构取向,所述第二显示层的胆甾相液晶具有反螺旋形结构取向。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非偏光照射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是用以肉眼观察同样的颜色印刷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非偏光照射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以肉眼观察为准的颜色同步率达98%。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使通过所述偏光层流入偏光的相位变化的相位差膜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层压在所述相位差膜层上侧的涂覆层;所述相位差膜层的两面中与所述涂覆层面对的部分设有阴刻。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显示层包括:由普通油墨或含胆甾相液晶的油墨设置的第一显示层;以及由普通油墨中混合有相位差膜粉的相位差油墨设置的第二显示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相位差油墨优选的是,普通印刷用油墨中混合相位差膜粉的油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显示层优选地,用同样或一眼看起来同样的油墨印刷,而某一油墨是使用所述相位差油墨,另一油墨是使用普通油墨印刷。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介质,优选地,用颜色同样或一眼看起来同样的油墨印刷,并包括某一油墨是使用特定结构的液晶油墨,另一油墨是使用与所述特定结构液晶油墨不同结构液晶油墨印刷的显示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所述特定图案优选的是QR码图案,利用所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识别所述QR码,使所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界面部分切换成可以确认所述用偏光物质印刷的印刷层的专用界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利用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伪变造辨别方法,其步骤包括:
(a)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识别作为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QR码的步骤;
(b)识别所述QR码以后,所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界面部分切换成可确认作为所述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QR码伪变造与否的专用界面的步骤;
(c)利用所述专用界面用肉眼确认所述QR码伪变造与否的步骤。
本发明中,利用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伪变造辨别方法的相关内容与上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内容相通,故不再详述,以免本说明书内容变得过于复杂。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利用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防变造辨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识别作为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QR码的步骤;
(b)通过识别所述QR码,第一次确认伪变造与否的步骤;
(c)识别所述QR码以后,所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界面部分切换成可确认作为所述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QR码伪变造与否的专用界面的步骤;
(d)利用所述专用界面用肉眼确认所述QR码伪变造与否的步骤。
本发明中,利用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伪变造辨别方法的相关内容与上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内容相通,故不再详述,以免本说明书内容变得过于复杂。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提供伪变造识别方法;
提供伪变造难,制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可以使用周边的显示设备辨别伪变造的防伪变造装置的伪变造辨别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一实施例,图示偏光层的一面层压用液晶油墨印刷识别图案的显示层的概念的一例;
图2为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一实施例,图示偏光层一面层压相位差膜层和涂覆层的概念的一例;
图3为包括偏光物质的防焦变造装置的一实施例,图示使用由普通油墨和相位差膜粉混合而成的相位差油墨在偏光层一面印刷识别图案的概念的一例;
图4为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一实施例,图示使用颜色相同或一眼看起来相同的油墨印刷,并使用相互不同结构取向的胆甾相液晶油墨印刷的显示层的概念;
图5是显示QR码上印刷有用包括偏光物质的油墨制作的识别图案的防伪变造QR码的状态;
图6是图示通过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专用应用程序识别QR码的状态,以及通过识别所述QR码的形状,将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界面切换为专用伪变造确认界面的状态;
图7是显示利用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的专用伪变造确认界面对QR码中间部分印刷的识别图案进行确认的状态;
图8是显示利用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确认伪变造与否的顺序图。
【符号说明】
10:QR码; 20:识别图案;
30: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应用程序;
40:伪变造确认界面;
50: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 60:界面发生的光;
100:防伪变造装置; 130:显示层;
131:第一显示层; 132:第二显示层;
160:偏光层; 170:相位差膜层;
170a:阴刻图案; 180:涂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详细地进行描述,但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100)的多种实施例。
下面图1至图4中说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性地增加设置由光学特性得到改进、透明性提高的定向聚丙烯薄膜(Bi-Axially oriented PP film)构成的延伸膜层(无图示)和基材层(无图示)。
所述延伸膜为光学特性得到改进、透明性提高的定向聚丙烯薄膜,具有使偏光折射呈现的颜色更闪烁的可见性改善效果。
首先,根据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100)还包括用偏光膜或含偏光物质的油墨设置或者用偏光膜设置的偏光层(160)。
所述偏光层(160)是直线偏光层和圆偏光层以及椭圆偏光层等,只要是能够将入射的光切换成偏光形态穿透的,皆可按需选择性地设置成任何形态。
当然可以用上述的圆偏光层之一即含胆甾相液晶的偏光膜或油墨设置,所述偏光层(160)上也可以通过偏光层的组合或偏光层与普通油墨层的组合使所述识别图案潜像。
进一步,所述偏光层(160)的一面还可以具备所述识别图案被潜像的显示层(130),所述显示层(130)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显示层(131)和第二显示层(132)。
与上述的同样,所述第一显示层(131)和第二显示层(132)可以包括:仅在其中某一个显示层上使用含胆甾相液晶的油墨印刷,其余显示层则使用普通油墨印刷的实施例,以及第一显示层(131)和第二显示层(132)皆使用含胆甾相液晶的油墨印刷的多个实施例。
含胆甾相液晶的油墨的胆甾相液晶中可以添加补色性荧光染料,而且添加的补色性荧光染料的颜色与偏光层(160)或基材层(无图示)设计印刷层(无图示)中包含的染料形成补色对比关系。
此时,所述设计印刷层(120)中也可以添加与所述胆甾相液晶中包含的补色性荧光染料形成补色对比关系的颜料。
所谓补色对比关系是指,一般在色相环中相互位于相反侧的颜色,朱黄色和绿色、黄色和蓝色等并排看时,由于相互的影响,各个颜色显得更加强烈鲜明的颜色的组合。
根据本实施例,由上到下照射非偏光的状态下,从上侧向下看时,可以通过所述显示层(130)和所述偏光层(160)显示识别图案(第一识别图案)。
而且从下侧向上侧照射光的状态下,向上看时,被所述偏光层(190)过滤的光,因所述显示层(130)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而看到其它识别图案(第二识别图案),从上向下看时,可以看到又另一识别图案(第三识别图案)。
即根据光的照射方向和视线方向所看到的识别图案变得不同,从而最大限度提高防伪变造装置(100)的安全性。
然后结合图2说明包括含偏光层的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100)的另一实施例。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100)包括所述偏光层(160)、显示层(130)、上侧形成阴刻图案(170a)的相位差膜层(17)以及罩住所述相位差膜层(170)的涂覆层(180)。
首先,所谓相位差膜是指光学各异向性薄膜,根据其目的发挥光学补偿或视角放大以及补色等功能的薄膜。
本实施例中,相位差薄膜将具有双折射率的光学元件宽带化,使通过偏光子稍倾斜入射的直线偏光旋转,转换为与检偏器穿透轴直接正交的偏光状态,进而即使偏光倾斜地入射到所述涂覆层,但也能清晰地看到显示层(130)和偏光层(160)的潜像。
根据本实施例,所述显示层(130)和偏光层(160)的潜像识别力通过所述相位差薄膜(170)得到改善,而且呈现出一部分通过所述阴刻图案(170a)变形的识别图案。
然后结合图3说明包括含偏光层的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100)的又另一实施例。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100)可以包括所述偏光层(160)和含相位差油墨的显示层(130)。
具体地,所述显示层(130)可以包括:用普通油墨或含胆甾相液晶的油墨设置的第一显示层(131)和,用普通油墨中混合相位差薄膜粉的相位差油墨设置的第二显示层(132’)。
所述第二显示层的普通油墨和相位差薄膜粉是可以按总重量的100:1~30比率混合。
根据本实施例,从下向上照射光时,第一显示层(131)上沿着取向方向显现,通过第二显示层(132’)的光转换成与穿透轴正交的偏光状态,进而更亮地照射到上侧。
然后结合图4说明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100)的另一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将具有相互不同取向结构的液晶油墨(K,T)涂在基材层(110),就是说,用一个液晶油墨(K)为取向于螺旋形方向的胆甾相液晶油墨,则其余液晶油墨(T)是取向于反螺旋形方向的胆甾相液晶油墨设置。
而且不仅是螺旋形或者是反螺旋形,也可以用具有不同特定图案取向的液晶油墨设置。
然后图5至图8中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100),以及用此的伪变造辨别方法的实施例。
首先,根据图5和图7,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100)可以包括QR码(10)、识别图案(20)。
根据图6,通过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50)第一次验证QR码(10)以后,对伪变造与否的第二次判断则可以利用由偏光膜(图5)或后述的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应用程序(30)诱导的伪变造确认界面(40),用肉眼进行识别和判断。
所述伪变造确认界面(40)中,可以照射特定图案的偏光,照射的偏光到达所述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100),进行利用偏光进行第二次辨别过程。
所述伪变造确认界面(40)除了白色以外,可以使用灰色、象牙色、黄色、蓝色或淡绿色,但使用白色背景,可以最明确地识别出识别图案(20)。
最优选的单色为白色是本发明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用白色界面将偏振的光照射到所述识别图案,与利用其它颜色界面照射偏振的光相比,识别图案的鲜明度显著提高。
所述伪变造确认界面(40)是界面的70%以上区域可以由单色背景组成,可以照射具有特定振动方向的偏光。进一步,本发明是没有其它偏光膜,也可以轻松进行第二次辨别过程。
下面结合图8详述通过具备所述屏幕的移动设备(50)进行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100)的伪变造辨别方法。
步骤(a)第一次确认伪变造步骤:
步骤(a)是利用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50)上安装的相机识别QR码(10),第一次判断伪变造与否的过程。
利用相机识别QR码(10)的过程中,可以判断伪变造与否,可以下载将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50)界面切换成专用界面(40)的专用应用程序(30),或者被引至将上述过程全部进行的专用网站。
步骤(b):将界面切换成伪变造确认界面的步骤:
进行第一次伪变造与否判断而第一次确认非伪变造的QR码(10)以后,可以进行将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50)的界面切换为第二次判断所需专用界面(40)的过程。
步骤(c):利用伪变造确认界面用肉眼确认印刷于所述QR码(10)的图案伪变造与否的步骤:
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50)的界面切换为第二次判断所需的专用界面(40)后,将由切换的专用界面(40)上产生的光(60)照射到QR码(10),通过有无识别图案(20)或图案一致与否进行伪变造与否的第二次判断。
在此,由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50)上照射的光具有偏光特征,因此优选地,使专用界面(40)以90度角度旋转同时将从界面上发生的光(60)照射到识别图案(20),进而判断有无识别图案(20)以及图案一致与否。
即使是本说明书中未记载的效果,但本发明是上述的各个结构还可以具有其它效果,根据上述的各结构之间的有机结合关系,可以得出现有技术中看不到的新的效果。
同时对图中图示的实施例可以修改为其它形态实施,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结构或者等同替换,但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做出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介质,
包括:偏光层,其含有所述偏光物质,印刷有可辨别伪变造与否的特定图案;所述偏光层一面还包括用液晶油墨印刷所述特定图案的显示层,使通过所述偏光层流入的偏光的相位变化的相位差膜层,及层压在所述相位差膜层上侧的涂覆层,所述显示层包括由普通油墨或含胆甾相液晶的油墨构成的第一显示层,及由普通油墨中混合有相位差膜粉的相位差油墨构成的第二显示层;所述相位差膜层的两面中与所述涂覆层面对的部分设有阴刻;其中,所述相位差膜层将具有双折射率的光学元件宽带化,使通过偏光子稍倾斜入射的直线偏光旋转,转换为与检偏器穿透轴直接正交的偏光状态;
所述伪变造与否是,可照射偏振光的伪变造确认装置照射到所述防伪变造介质,或者利用偏光膜确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伪变造介质为标签、贴纸、包装材料或涂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可辨别所述伪变造与否的特定图案为条码或QR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伪变造确认装置为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伪变造确认装置是,对所述防伪变造装置的特定图案上照射偏光,使潜像通过所述防伪变造装置的偏光物质显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伪变造确认装置的界面中单色背景占所述界面面积的7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具有相互不同的分子取向,使得入射的光以相互不同的方式被反射或折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分别包括相互不同取向的胆甾相液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层的胆甾相液晶具有螺旋形结构取向;
所述第二显示层的胆甾相液晶具有反螺旋形结构取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非偏光照射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是用以肉眼观察同样的颜色印刷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非偏光照射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以肉眼观察为准的颜色同步率达98%。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差油墨是,以油墨总重量为准,相位差膜粉重量占1%至3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非偏光照射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是用以肉眼观察同样的颜色印刷而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非偏光照射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以肉眼观察为准的颜色同步率达98%。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图案为QR码形状。
16.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伪变造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识别包括偏光物质防伪变造装置的QR码的步骤;
(b)所述QR码被识别以后,所述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界面切换成照射可确认所述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伪变造与否的偏光的专用界面的步骤;
(c)所述专用界面照射到所述QR码的步骤。
17.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伪变造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识别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的QR码的步骤;
(b)由所述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通过识别所述QR码,第一次确认伪变造与否的步骤;
(c)所述具备屏幕的移动设备界面切换成照射可确认所述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伪变造与否的偏光的专用界面的步骤;
(d)所述专用界面照射到所述QR码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00057146A KR20210138980A (ko) | 2020-05-13 | 2020-05-13 | 편광물질을 포함하는 위변조 방지수단 및 이의 활용방법 |
KR10-2020-0057146 | 2020-05-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65269A CN113665269A (zh) | 2021-11-19 |
CN113665269B true CN113665269B (zh) | 2023-11-24 |
Family
ID=78524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24207.9A Active CN113665269B (zh) | 2020-05-13 | 2021-05-13 | 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210138980A (zh) |
CN (1) | CN113665269B (zh) |
WO (1) | WO202123061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528188B1 (ko) * | 2022-06-07 | 2023-05-03 | 엔비에스티(주) | 콜레스테릭 액정 표시층 및 간섭광 형성층이 포함된 위변조 방지수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8113A (zh) * | 2004-12-24 | 2007-12-12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识别介质、具备识别介质的物品、识别方法和识别装置 |
CN101218090A (zh) * | 2005-06-23 | 2008-07-09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叠层反射体、认证卡、条形码标签、认证系统以及认证区域形成系统 |
CN102667580A (zh) * | 2009-11-27 | 2012-09-12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识别介质及其识别方法 |
CN102713698A (zh) * | 2010-01-28 | 2012-10-03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识别介质及其识别方法 |
CN102959475A (zh) * | 2010-07-02 | 2013-03-06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识别介质、数据读取方法、识别装置、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及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 |
KR20150074647A (ko) * | 2013-12-24 | 2015-07-02 | 한국조폐공사 | 위변조 방지기능을 가지는 2차원 바코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
JP2015128833A (ja) * | 2014-01-06 | 2015-07-1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偽造防止媒体および真偽判定装置 |
JP2016074121A (ja) * | 2014-10-06 | 2016-05-12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真偽判定具 |
KR20160083603A (ko) * | 2014-12-31 | 2016-07-12 | 한국조폐공사 | 반투과성 편광이미지가 부가된 진위판정용 매체 |
CN109034324A (zh) * | 2018-05-29 | 2018-12-18 | 新伟智方有限公司 | 含光子晶体材料的防伪变造用qr码及其应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06391B1 (ko) * | 2015-09-03 | 2018-01-10 | 한국조폐공사 | 다중 복합구조를 갖는 위조방지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2020
- 2020-05-13 KR KR1020200057146A patent/KR20210138980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21
- 2021-05-11 WO PCT/KR2021/005866 patent/WO2021230613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5-13 CN CN202110524207.9A patent/CN1136652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8113A (zh) * | 2004-12-24 | 2007-12-12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识别介质、具备识别介质的物品、识别方法和识别装置 |
CN101218090A (zh) * | 2005-06-23 | 2008-07-09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叠层反射体、认证卡、条形码标签、认证系统以及认证区域形成系统 |
CN102667580A (zh) * | 2009-11-27 | 2012-09-12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识别介质及其识别方法 |
CN102713698A (zh) * | 2010-01-28 | 2012-10-03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识别介质及其识别方法 |
CN102959475A (zh) * | 2010-07-02 | 2013-03-06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识别介质、数据读取方法、识别装置、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及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 |
KR20150074647A (ko) * | 2013-12-24 | 2015-07-02 | 한국조폐공사 | 위변조 방지기능을 가지는 2차원 바코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
JP2015128833A (ja) * | 2014-01-06 | 2015-07-1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偽造防止媒体および真偽判定装置 |
JP2016074121A (ja) * | 2014-10-06 | 2016-05-12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真偽判定具 |
KR20160083603A (ko) * | 2014-12-31 | 2016-07-12 | 한국조폐공사 | 반투과성 편광이미지가 부가된 진위판정용 매체 |
CN109034324A (zh) * | 2018-05-29 | 2018-12-18 | 新伟智方有限公司 | 含光子晶体材料的防伪变造用qr码及其应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10138980A (ko) | 2021-11-22 |
WO2021230613A1 (ko) | 2021-11-18 |
CN113665269A (zh) | 2021-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16312C (zh) | 目标物体的识别介质及识别方法 | |
AU2008240987B2 (en) | Method of marking a document or i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the marked document or item; use of circular polarizing particles | |
KR102432996B1 (ko) | 콜레스테릭 액정 표시층을 포함하는 위변조 방지수단 | |
KR102417435B1 (ko) | 압변색 형광층을 포함하는 위변조 방지수단 | |
KR102543844B1 (ko) | 위변조 방지용 필름 및 이의 활용방법 | |
KR20190135754A (ko) | 광결정 소재를 포함하는 위변조 방지용 큐알 코드 및 이의 활용방법 | |
EP2153422A1 (en) | Method of marking a document or i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the marked document or item; use of circular polarizing particles | |
EP2840417A1 (en) | Optical reading device, optical read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01435927A (zh) | 复合防伪元件及设置有该防伪元件的有价物品 | |
KR101362276B1 (ko) | 금융 증서 | |
EP3457323A1 (en) | Data carrier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data carrier | |
CN113665269B (zh) | 包括偏光物质的防伪变造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
KR102441227B1 (ko) | 콜레스테릭 액정 표시층을 포함하는 연포장재 | |
KR102460572B1 (ko) | 채도 대비관계를 이용해 시인성을 개선한 위변조 방지 수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위변조 인증방법 | |
KR102708876B1 (ko) | 위변조 방지용 필름 및 이의 활용방법 | |
KR102708874B1 (ko) | 위변조 방지용 필름 및 이의 응용제품 | |
KR102430790B1 (ko) | 명도 대비관계를 이용해 시인성을 개선한 위변조 방지 수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위변조 인증방법 | |
KR102460582B1 (ko) | 보색 대비관계를 이용해 시인성을 개선한 위변조 방지 수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위변조 인증방법 | |
KR102474178B1 (ko) | 콜레스테릭 액정 표시층 및 산란층이 포함된 위변조 방지수단 | |
KR102528188B1 (ko) | 콜레스테릭 액정 표시층 및 간섭광 형성층이 포함된 위변조 방지수단 | |
CN116047805A (zh) | 一种防伪变造装置及验证方法 | |
KR20200051537A (ko) | 광결정 소재를 포함하는 위변조 방지용 큐알 코드 및 이의 활용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