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661779A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1779A
CN113661779A CN202080026257.8A CN202080026257A CN113661779A CN 113661779 A CN113661779 A CN 113661779A CN 202080026257 A CN202080026257 A CN 202080026257A CN 113661779 A CN113661779 A CN 113661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address
mobile device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62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1779B (zh
Inventor
金镇昊
柳槿荣
尹锡彦
李珉柱
咸喆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61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1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1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1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H04N21/44218Detecting physical presence or behaviour of the user, e.g. using sensors to detect if the user is leaving the room or changes his face expression during a TV progr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14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between local and globa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8Caching of addresses or n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6Power management, e.g. shutting down unused components of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36IEEE1394 identification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77Multiple interfaces, e.g. multihomed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通信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第二通信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式下执行与接入点的无线通信;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电子装置以:通过第一通信电路获得外部装置的基于第一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一标识信息,通过第一通信电路获得外部装置的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地址信息,使用所获得的地址通过第二通信电路获得外部装置的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二标识信息,基于所获得的第一标识信息、地址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来识别是否通过第一通信电路或第二通信电路建立了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并且基于是否建立了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来执行操作。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能够与诸如移动装置等的外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并且例如涉及通过各种无线通信协议与外部装置执行通信连接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根据某些处理来计算和处理预定信息,电子装置基本上包括用于计算的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芯片组、存储器等电子组件。这种电子装置可以根据什么信息将被处理以及它被用于什么而被不同地分类。例如,电子装置被分类为用于处理一般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诸如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服务器等;用于处理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用于音频处理的音频装置;用于杂务的家用电器;等等。图像处理装置可以由在其自己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基于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显示装置实现。此外,根据使用模式,电子装置被分为安装在一个地方的固定类型和可由用户携带的移动类型。
在一般家庭中用作电视(TV)的显示装置具有各种操作模式,诸如用于再现广播节目以显示广播屏幕的正常模式、用于在关闭屏幕而不再现广播节目时仅在最小待机功率下操作的待机模式、用于不再现广播节目但在屏幕上显示先前准备的待机图像的所谓环境模式等。显示装置可以根据先前指定的条件选择性地在各种操作模式当中的一种模式下操作。
作为这样的条件的示例,显示装置可以识别用户是否在显示装置的安装地点附近。因为在环境模式下显示在屏幕上的待机图像是为用户观看而准备的,所以当用户不靠近显示装置时,它可能不太有效。也就是说,在显示装置不显示广播图像的情况下,当用户在附近时,显示装置在环境模式下操作,而当用户不在附近时,显示装置在待机模式下操作。
为了识别用户是否靠近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识别与用户携带的移动装置的预设短距离无线通信是否可能。为了使显示装置能够与移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这两个电子装置必须共同支持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协议,并且显示装置需要具有基于无线通信协议的移动装置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和物理网络地址。因此,当与用户的移动装置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是可能的时,显示装置在环境模式下操作,并且当与移动装置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是不可能的时,切换到待机模式。
发明内容
技术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示例电子装置,包括:第一通信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第二通信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式下执行与接入点的无线通信;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电子装置以:通过第一通信电路获得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一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一标识信息,通过第一通信电路获得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地址信息,使用所获得的地址通过第二通信电路获得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二标识信息,基于所获得的第一标识信息、地址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来识别是否通过第一通信电路或第二通信电路建立了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并且基于是否建立了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来执行操作。
基于第一模式的无线通信可以包括符合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5标准的蓝牙通信,并且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可以包括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
用于基于第一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用于蓝牙通信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信息,并且用于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二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用于WLAN通信的MAC地址信息。
用于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地址信息可以包括互联网协议(IP)地址。
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电子装置以:在广播模式下基于IP地址向连接到接入点的多个外部装置发送对第二标识信息的请求,并且通过第二通信电路从多个外部装置当中对应于IP地址的外部装置接收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的响应。
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电子装置以:存储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的响应尚未被接收的记录,并且基于所存储的记录周期性地发送请求。
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电子装置以:基于IP地址发送对应于通过第二通信电路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请求,并且更新外部装置的记录,该IP地址被识别为等于外部装置所连接的接入点。
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电子装置以:通过第一通信电路从外部装置获得外部装置所连接的接入点的标识信息,并且基于所获得的标识信息来识别接入点是否等于通过第二通信电路连接的接入点。
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电子装置以:基于通过第一通信电路获得的第二标识信息,通过第二通信电路基于IP地址在单播模式下向外部装置发送对第二标识信息的请求,并且基于从外部装置接收的响应,识别外部装置在电子装置的指定邻近范围内。
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电子装置识别对应于所获得的第二标识信息的IP地址是否已经改变,并且基于IP地址的改变,通过扫描子网网络的地址范围内的IP地址来重新获得改变的IP地址。
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电子装置以:基于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的识别来显示图像,并且在显示图像的同时,基于与外部装置的通信断开的识别来停止显示图像。
第一模式可以包括不使用接入点的一对一通信,并且第一模式具有比第二模式更短的通信范围。
处理器可以控制电子装置以基于使用第一通信电路的通信连接的断开,使用第二通信电路执行通信连接。
处理器可以控制电子装置以基于即使使用第一通信电路的通信连接是可能的也没有获得第二标识信息,通过第一通信电路向外部装置发送用于接入接入点的引导消息。
基于在通过第二通信电路连接到多个接入点当中的某个接入点时没有获得第二标识信息,处理器可以控制电子装置以通过接入多个接入点当中的另一个接入点来获得第二标识信息。
处理器可以控制电子装置以通过第一通信电路从外部装置获得IP地址。
处理器可以控制电子装置以通过第二通信电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标识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电路从服务器接收对应于第一标识信息的IP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公开内容的另一示例实施例,提供了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电路,获得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一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一标识信息;通过第一通信电路获得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地址信息;通过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式下执行与接入点的无线通信的第二通信电路,使用所获得的地址,通过第二通信电路获得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二标识信息;基于所获得的第一标识信息、地址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识别是否通过第一通信电路或第二通信电路建立了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以及基于是否建立了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来执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移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示例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显示装置和示例移动装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控制显示装置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显示装置在初始设置下通过移动装置的应用(application,App)获得Wi-Fi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时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由显示装置在初始设置下制成列表的示例网络信息表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显示装置可以通过蓝牙低能量(Bluetooth low energy,BLE)通信获得Wi-Fi MAC地址时,装置之间的示例信号流的信号流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显示装置不能通过BLE通信获得Wi-FiMAC地址时,装置之间的示例信号流的信号流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显示装置不能通过BLE通信获得Wi-FiMAC地址并且显示装置和移动装置分别连接到不同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时,装置之间的示例信号流的信号流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重试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在初始设置下,显示装置不能获得该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显示装置向移动装置发送对移动装置的Wi-Fi信息的请求时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移动装置在没有从显示装置接收到请求的情况下发送Wi-Fi信息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显示装置在初始设置之后重新获得连接到同一AP的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时,装置之间的示例信号流的信号流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发送信息以通知移动装置显示装置正常获得Wi-Fi MAC地址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显示装置在初始设置之后重新获得Wi-Fi MAC地址时显示装置和移动装置分别连接到不同的AP的示例的信号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在初始设置之后移动装置向显示装置发送对关于显示装置的信息的请求的示例的信号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移动装置在初始设置之后向显示装置发送关于显示装置的信息的请求时移动装置和显示装置分别连接到不同的AP的示例的信号流程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识别先前连接的移动装置的IP地址是否有效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要由显示装置执行的示例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扫描操作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要由显示装置执行的示例ARP Keepalive操作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广播模式下的示例ARP检查原理的示意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单播模式下的示例ARP检查原理的示意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在ARP Keepalive操作期间周期性地检测本地网络内的移动装置的示例的信号流程图;
图23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指示移动装置接入显示装置所连接的AP的示例的信号流程图;以及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显示装置通过BLE通信获得Wi-Fi MAC地址时装置之间的示例信号流的信号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各种示例实施例。此外,参考附图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并不相互排斥,除非另外提及,并且多个实施例可以选择性地组合在一个装置内。可以任意选择和应用这些不同实施例的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不同方面。
在本公开中,在诸如第一元件、第二元件等术语中使用的序数用于描述各种元件,并且这些术语用于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元件的含义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并且这些术语也仅用于解释相应的实施例,而不限制本公开。
此外,本公开中的术语多个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不仅表示所有元件,还表示元件中的每一个,这排除了其他元件或元件的所有组合。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移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示例环境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诸如家庭100等预定环境下使用多个电子装置110和120。根据示例实施例,某个电子装置110可以例如但不限于通过固定安装在一个地方的电视(TV)等显示装置110来实现,而另一个电子装置120可以例如但不限于通过用户可携带和移动的移动装置120来实现。然而,电子装置110和120可以通过其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的任何类型的装置来实现,并且对装置的名称和种类没有限制。例如,当多个装置110和120中的一个被称为电子装置110时,另一个可以被称为外部装置120,以与电子装置110区分开来。
显示装置110和移动装置120可以共同支持多种无线通信协议,并且因此基于无线通信协议彼此进行无线通信。例如,显示装置110可以基于第一无线通信协议执行与移动装置120的直接1:1通信。此外,显示装置110可以基于第二无线通信协议通过接入点(AP)130执行与移动装置120的通信。AP 130可以连接到存在服务器(未示出)的广域网,使得显示装置110可以通过AP 130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根据示例实施例,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可以对应于例如蓝牙低能量(BLE),并且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可以对应于例如Wi-Fi。然而,这仅仅是示例,并且第一无线通信协议或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可以通过各种通信协议来实现。
当显示装置110由TV实现时,显示装置110可以例如在显示广播图像的正常模式和不显示广播图像的待机模式之一下操作。此外,待机模式可以分为第一待机模式和第二待机模式,在第一待机模式中,屏幕被关闭并且使用最小待机功率,在第二待机模式中,显示适合于预定目的的待机图像,诸如广告、节目指南等。当用户在房屋100中时,在屏幕打开的同时显示待机图像的第二待机模式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当用户不在房屋100中时,第二待机模式是不必要的。
当在第一待机模式期间发生与移动装置120的基于BLE的通信时,显示装置110可以切换到第二待机模式。作为参考,典型的基于BLE的通信范围可以例如在大约10m的范围内,并且由于墙壁或类似结构,在基于BLE的通信中可能出现信号干扰。例如,用户可能距显示装置110 10米远,就像显示装置110安装在一楼的客厅中而用户在二楼的情况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户在房屋100中,显示装置110和移动装置120之间的基于BLE的通信也可能被断开,因此显示装置110可能不会保持第二待机模式。
当与移动装置120的基于BLE的无线通信和基于Wi-Fi的无线通信之一是可能的时,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10可以保持第二待机模式。当显示装置110执行与移动装置120的基于BLE的无线通信并在第二待机模式下操作的同时基于BLE的无线通信被断开时,显示装置110可以尝试执行与移动装置120的基于Wi-Fi的无线通信。当基于BLE或Wi-Fi中的至少一个的无线通信是可能的时,显示装置110可以保持第二待机模式。另一方面,当无线通信不可能或不能通过BLE和Wi-Fi中的任何一个实现时,显示装置110可以不保持第二待机模式。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显示装置和示例移动装置的框图。
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210包括通信器(例如,包括通信电路)211、信号输入/输出单元(例如,包括输入/输出电路)214、显示器215、用户输入单元(例如,包括输入电路)216、存储217和处理器(例如,包括处理电路)218。移动装置220包括移动通信器(例如,包括移动通信电路)221、移动显示器224、移动用户输入单元(例如,包括输入电路)225、移动存储226和移动处理器(例如,包括处理电路)227。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显示装置210的示例配置。
通信器211可以包括例如交互式通信电路(通信电路),该交互式通信电路包括诸如通信模块、通信芯片等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每个元件包括对应于各种有线和无线通信协议的各种通信电路。根据示例实施例,通信器211可以支持多种无线通信协议,并且包括用于基于无线通信协议执行通信的通信电路、通信芯片或通信模块。通信器211可以包括用于基于第一通信协议执行通信的第一通信电路212,以及用于基于第二通信协议执行通信的第二通信电路213。例如,第一通信电路212可以包括用于BLE通信的BLE模块212,并且第二通信电路213可以包括用于Wi-Fi通信的Wi-Fi模块213。
BLE模块212可以基于BLE通信向移动装置220的移动BLE模块222发送信号,以及从移动装置220的移动模块222接收信号。此外,如果移动装置220基于无线通信通过AP 230,则Wi-Fi模块213可以向移动Wi-Fi模块223发送信号和从移动Wi-Fi模块223接收信号。BLE模块212和Wi-Fi模块213可以分别具有独立的物理网络地址。如同物理网络地址,BLE模块212可以具有BLE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并且Wi-Fi模块213可以具有Wi-Fi MAC地址。这些物理网络地址是不变的特征值,因此被用作BLE模块212和Wi-Fi模块213的各自标识信息。
信号输入/输出单元214可以包括各种输入/输出电路,并且通过电缆一对一或一对多地连接到诸如机顶盒或光学媒体播放器的外部装置,从而从相应的外部装置接收数据或向相应的外部装置输出数据。信号输入/输出单元214可以例如包括根据预设传输标准的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端口、显示端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端口等连接器或端口。
显示器215可以包括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被提供为具有诸如液晶类型的光接收结构,或者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类型的自发射结构。根据显示面板的结构,显示器215可以包括附加元件。例如,当显示面板是液晶类型时,显示器215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被配置为发光的背光单元以及被配置为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的面板驱动基板。
用户输入单元216包括与各种输入接口相关的电路(例如,输入电路),这些输入接口被提供来由用户控制以进行输入。用户输入单元216可以根据显示装置210的种类而被不同地配置,并且可以例如包括显示装置210的机械或电子按钮、与显示装置210分离的遥控器、触摸板、安装在显示器215中的触摸屏等。
存储217可由处理器218访问,并在处理器218控制下执行对数据的诸如读取、记录、修改、删除、更新等操作。存储217可以包括例如闪存、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rive,SSD)、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无论是否供电都保留数据;以及加载处理数据的缓冲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易失性存储器。
处理器218可以包括各种处理电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由中央处理单元(CPU)、专用处理器、芯片组、缓冲器、电路等实现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各种处理电路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上。处理器218可以被设计为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处理器218可以包括对应于各种处理的模块,例如但不限于用于图像处理的解复用器、解码器、缩放器、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放大器等。在这些模块当中,模块中的一些或所有可以由SoC实现。例如,与图像处理相关的解复用器、解码器、缩放器等模块可以实现为图像处理SoC,并且音频DSP可以实现为与SoC分离的芯片组。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移动装置220的示例配置。
移动通信器221可以包括各种移动通信电路,并且可以指例如包括例如诸如通信模块、通信芯片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交互式通信电路,每一个元件可以包括对应于各种有线和无线通信协议的各种通信电路。移动通信器221可以包括例如用于执行基于BLE的无线通信的移动BLE模块222,以及用于执行基于Wi-Fi通信的移动Wi-Fi模块223。
移动显示器224可以基于由移动处理器227处理的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
移动用户输入单元225可以包括准备由用户控制以接收用户输入的各种输入接口相关电路。例如,移动用户输入单元225可以包括在移动装置220中提供的物理按钮、在移动显示器224中提供的触摸屏结构等。
移动存储226可以由移动处理器227执行对数据的诸如读取、记录、修改、删除、更新等操作。移动存储226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闪存、HDD、SSD、缓冲器、RAM等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
移动处理器227可以包括各种处理电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由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例如CPU、专用处理器、芯片组、缓冲器、电路等实现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并且也可以设计为SoC。移动处理器227可以在移动装置220中执行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和各种应用(App)。某个移动App可以具有从移动装置220向显示装置210发送无线通信连接所需的、移动装置220的网络地址(诸如,IP地址、物理网络地址等)的功能。通过这样的App,移动处理器227可以控制移动装置220向显示装置210发送BLE或无线通信所需的信息。
利用这种配置,显示装置210的处理器218可以如下操作。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控制显示装置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的处理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在操作310中,显示装置开始通过第一通信电路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通信可以响应于各种事件(诸如但不限于用户的输入、发现信号的检测等)开始。
在操作320中,显示装置通过第一通信电路获得用于第一模式的无线通信的、外部装置的第一物理网络地址。第一物理网络地址可以指例如外部装置的对应于第一通信电路的通信协议(例如,第一模式)的通信电路的标识信息。
在操作330中,显示装置通过第一通信电路获得用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外部装置的IP地址。
在操作340中,显示装置基于所获得的IP地址通过第二通信电路获得用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外部装置的第二物理网络地址。第二物理网络地址可以指例如外部装置的对应于第二通信电路的通信协议(例如,第二模式)的通信电路的标识信息。此外,第二通信电路的通信协议可以对应于使用AP的无线通信协议。
在操作350中,显示装置基于所获得的第一物理网络地址、IP地址和第二物理网络地址,识别是否通过第一通信电路或第二通信电路建立了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显示装置通过第一通信电路与外部装置连接需要第一物理网络地址。显示装置通过第二通信电路与外部装置连接需要IP地址和第二物理网络地址。
在操作360中,显示装置基于是否建立了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来执行操作。例如,当通过第一通信电路或第二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能够进行通信连接时,显示装置在显示待机图像的模式下操作,并且当不能通过第一通信电路和第二通信电路中的任何一个进行通信连接时,显示装置在关闭屏幕的模式下操作。
以这种方式,显示装置可以通过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通信协议或第二通信电路的第二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个来保持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因此,即使用于相对短的通信范围的第一通信协议的通信连接被断开,显示装置也可以通过保持用于相对长的通信范围的第二通信协议的通信连接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第一通信电路和第二通信电路的每个通信协议可以不同地实现。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通信协议可以是符合IEEE 802.15标准的蓝牙或BLE,并且第二通信电路的第二通信协议可以是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或Wi-Fi。然而,第一通信协议和第二通信协议不限于该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当显示装置在初始设置下通过移动装置的App获得Wi-Fi MAC地址时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的处理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在操作410中,显示装置基于BLE开始与移动装置的连接或配对。
在操作420中,显示装置通过基于BLE的通信从移动装置接收移动装置的网络信息。移动装置的网络信息可以包括例如移动装置的IP地址、AP的标识信息,例如AP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cation,BSSID)、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等。移动装置的网络信息可以通过在移动装置中执行的App获得,并被发送到显示装置。
然而,并非所有运行在移动装置中的App或OS都能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存在被允许通过App获得Wi-Fi MAC地址的移动装置,而因为Wi-Fi MAC地址是安全方面的重要信息,所以存在在策略中被设置为不能在App级别获得Wi-Fi MAC地址的移动装置。因此,根据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网络信息可以不包含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
在操作430中,显示装置识别移动装置的网络信息是否包含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
当移动装置的网络信息包含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时,在操作440中,显示装置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
在操作450中,显示装置用所获得的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更新网络信息表。根据网络信息表,显示装置可以执行基于BLE的通信和基于Wi-Fi的通信两者,或者执行基于BLE的通信和基于Wi-Fi的通信之一。
另一方面,当移动装置的网络信息不包含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时,在操作460中,显示装置基于移动装置的IP地址请求ARP。ARP的细节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在操作470中,显示装置识别在请求ARP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ARP响应。接收到ARP响应可以指例如移动装置连接到与显示装置相同的AP。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装置响应于ARP请求,向显示装置发送包括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的ARP响应。另一方面,没有接收到ARP响应可以指例如移动装置没有连接到与显示装置相同的AP。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装置不能接收ARP请求。
当接收到ARP响应时,显示装置进入操作440。
另一方面,当没有接收到ARP响应时,没有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并且在操作480中,显示装置在网络信息表中仅记录IP地址。显示装置周期性地执行后续过程,其细节将被详细描述。
例如,ARP可以指用于基于IEEE 802标准将IP地址与LAN上的物理网络地址相匹配的协议。物理网络地址可以指例如以太网或Wi-Fi芯片的48比特MAC地址。因为LAN环境下的通信是基于MAC地址的,所以某个装置需要获得对方装置的MAC地址和IP地址,以便与对方装置进行IP通信。
根据ARP,为了在已经获得对方装置的IP地址的条件下获得对方装置的MAC地址,ARP请求分组被发送为以对方装置的IP地址为目标(例如,ARP请求分组的目标IP地址被设置为对方装置的目标地址),并且接收到ARP请求的装置响应于ARP请求发送包括其自己的MAC地址的ARP回复分组。以这种方式收集的IP地址和对应于该IP地址的物理网络地址信息以表格形式存储在该装置的ARP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并且每当发送分组时都参考ARP高速缓冲表。通过使用ARP协议,可以识别连接到同一AP的装置的列表。
下面将参考图5更详细地描述网络信息表。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由显示装置在初始设置下制成列表的示例网络信息表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做出ARP请求,并根据是否接收到ARP响应来生成或更新网络信息表500。显示装置做出ARP请求并接收对应于该ARP请求的ARP响应或者没有接收到该ARP响应的一系列过程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ARP检查。
网络信息表500包括显示装置执行与移动装置的通信所需的移动装置的网络信息。在示例实施例中,网络信息表500示出了关于基于Wi-Fi的通信的网络信息,但是也可以包括关于基于BLE的通信的网络信息。
网络信息表500可以例如包括“移动ID”,例如移动装置的标识信息;“检测到Wi-FiMAC”(“Wi-Fi MAC Detected”)或“检测到MAC”(“MAC Detected”),例如,关于是否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的标志信息;“BLE MAC地址”,例如,为移动装置的BLE通信记录的BLE模块的物理网络地址;“注册的Wi-Fi MAC地址”,例如为移动装置的Wi-Fi通信记录的Wi-Fi模块的物理网络地址,“最近连接的IP地址”,例如移动装置的最近识别的ID地址等。
根据网络信息表500中,显示装置没有获得“移动ID”为‘1’的移动装置的Wi-FiMAC地址,因此对应移动装置的“检测到Wi-Fi MAC”显示为‘0’。另一方面,显示装置获得“移动ID”为‘2’的移动装置和“移动ID”为‘3’的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因此移动装置的“检测到Wi-Fi MAC”显示为‘1’。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对应于“检测到Wi-Fi MAC”的值的显示装置的后续过程。
显示装置可以基于网络信息表500中记录的Wi-Fi MAC地址和IP地址,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基于Wi-Fi的通信。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在初始设置中可能发生的前述情况。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显示装置可以通过BLE通信获得Wi-FiMAC地址时,装置之间的示例信号流的信号流图。
如图6所示,系统可以包括显示装置601、移动装置602和AP 603。
在操作610中,显示装置601连接到AP 603以用于Wi-Fi通信。然而,在该操作中,显示装置601不能执行与移动装置602的第一或第二无线通信。
在操作620中,移动装置602连接到AP 603以用于Wi-Fi通信。然而,在该操作中,显示装置601和移动装置602之间的Wi-Fi通信是不可能的,因为显示装置601和移动装置602不知道彼此的Wi-Fi MAC地址。移动装置602所连接的AP 603等于(例如,与之相同)显示装置601所连接的AP 603。
在操作630中,显示装置601建立与移动装置602的基于BLE的通信连接,从而使得执行BLE通信成为可能。在该操作中,显示装置601可以获得移动装置602的IP地址。
在操作640中,显示装置601通过BLE通信从移动装置602接收包括AP 603的BSSID的Wi-Fi资源信息或Wi-Fi信息。
在操作650中,显示装置601通过BLE通信从移动装置602接收包括移动装置602的Wi-Fi MAC地址的设备配置资源信息。
在操作660中,显示装置601从设备配置资源信息获得移动装置602的Wi-Fi MAC地址。
在示例实施例中,显示装置601获得移动装置602的Wi-Fi MAC地址,因此在操作670中,显示装置601通过与AP 603的Wi-Fi通信执行基于单播的ARP检查。也就是说,从显示装置601发送ARP请求的目标是移动装置602,并且移动装置602响应于ARP请求向显示装置601发送ARP响应。
在操作680中,显示装置601检测从移动装置602接收的ARP响应。检测到的ARP响应可以指由显示装置601获得的移动装置602的Wi-Fi MAC地址有效。
在操作690中,显示装置601在网络信息表中用‘1’更新“检测到MAC”或“检测标志”的值,从而记录获得了对应移动装置602的Wi-Fi MAC地址。
根据示例实施例,显示装置601可以从通过BLE通信从移动装置602接收的设备配置资源信息中获得移动装置602的Wi-Fi MAC地址。在获得移动装置602的Wi-Fi MAC地址之后的ARP检查的操作670在验证所获得的Wi-Fi MAC地址的级别上执行。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显示装置不能通过BLE通信获得Wi-FiMAC地址时,装置之间的示例信号流的信号流图。
如图7所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701、移动装置702和AP 703。
在操作710中,显示装置701连接到AP 703用于Wi-Fi通信。
在操作720中,移动装置702连接到AP 703用于Wi-Fi通信。
在操作730中,显示装置701与移动装置702建立基于BLE的通信连接,从而使得执行BLE通信成为可能。在该操作中,显示装置701可以获得移动装置702的IP地址。
在操作740中,显示装置701通过BLE通信从移动装置702接收包括AP 703的BSSID的Wi-Fi资源信息。
在操作750中,显示装置701通过BLE通信从移动装置702接收设备配置资源信息。然而,在示例实施例中,来自移动装置702的设备配置资源信息不包含移动装置702的Wi-FiMAC地址。替代地,可以考虑在显示装置701中没有接收到设备配置资源信息。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例如,移动装置702的OS或App可能没有被授权获得Wi-Fi MAC地址,或者移动装置702可能被限制通过BLE通信向显示装置701发送Wi-Fi MAC地址。类似这样,这种安全相关问题可能导致显示装置701中没有接收到设备配置资源信息。
因此,显示装置701如下操作以获得Wi-Fi MAC地址。
在操作760中,显示装置701通过Wi-Fi通信执行基于广播的ARP检查。也就是说,显示装置701通过AP 703向连接到AP 703的所有电子装置发送ARP请求。该ARP请求分组包括移动装置702的IP地址。连接到AP 703的所有电子装置共同接收ARP请求,并且各自识别ARP请求中的IP地址。
在连接到AP 703的所有电子装置当中,只有移动装置702在ARP请求中识别到其自己的IP地址,并且响应于ARP请求向显示装置701发送ARP响应。该ARP响应分组包含移动装置702的Wi-Fi MAC地址。其他电子装置忽略ARP请求,因为ARP请求中的IP地址不是它们自己的。
在操作770中,显示装置701检测从移动装置702接收的ARP响应。检测到的ARP响应可以指例如移动装置702和显示装置701连接到同一AP 703,并且ARP检查的操作760正常执行。
在操作780中,显示装置701从接收到的ARP响应中获得移动装置702的Wi-Fi MAC地址。
在操作790中,显示装置701在网络信息表中用‘1’更新“检测到MAC”或“检测标志”的值,从而记录获得了对应移动装置702的Wi-Fi MAC地址。
根据示例实施例,当不可能从通过BLE通信从移动装置702接收的设备配置资源信息中获得移动装置702的Wi-Fi MAC地址时,显示装置701尝试通过ARP检查760的操作获得移动装置702的Wi-Fi MAC地址。当显示装置701和移动装置702连接到同一AP 703时,显示装置701可以获得移动装置702的Wi-Fi MAC地址。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当显示装置不能通过BLE通信获得Wi-FiMAC地址并且显示装置和移动装置分别连接到不同AP时,装置之间的示例信号流的信号流图。
如图8所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801、移动装置802、第一AP 803和第二AP 804。在示例实施例中,系统包括多个AP 803和804。
在操作810中,显示装置801连接到第一AP 803用于Wi-Fi通信。
在操作820中,移动装置802连接到第二AP 804用于Wi-Fi通信。也就是说,在示例实施例中,显示装置801所连接的AP 803不同于移动装置802所连接的AP 804。
在操作830中,显示装置801建立与移动装置802的基于BLE的通信连接,从而使得执行BLE通信成为可能。在该操作中,显示装置801可以获得移动装置802的IP地址。
在操作840中,显示装置801通过BLE通信从移动装置802接收包括第二AP 804的BSSID的Wi-Fi资源信息。
在操作850中,显示装置801通过BLE通信从移动装置802接收设备配置资源信息。在示例实施例中,来自移动装置802的设备配置资源信息不包含移动装置802的Wi-Fi MAC地址。
当设备配置资源信息不包含移动装置802的Wi-Fi MAC地址时,在操作860中,显示装置801识别从移动装置802接收的第二AP 804的BSSID。例如,显示装置801比较与其连接的第一AP 803的BSSID和从移动装置802接收的第二AP 804的BSSID。
当二者相同时,显示装置801和移动装置802连接到相同的AP,并且等同于前面的示例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801可以通过ARP检查获得移动装置802的Wi-Fi MAC地址。
另一方面,当两者不同时,显示装置801和移动装置802分别连接到不同的AP,并且难以通过ARP检查获得移动装置802的Wi-Fi MAC地址。
因此,在操作870中,显示装置801在网络信息表中用‘0’更新“检测到MAC”或“检测标志”的值,从而记录没有获得对应移动装置602的Wi-Fi MAC地址。
在前面的示例实施例中,在使用移动装置802的App的初始设置下,显示装置801尝试获得移动装置802的Wi-Fi MAC地址,并将关于获得的信息记录在网络信息表中。网络信息表可以存储在显示装置801或服务器中。
显示装置801根据网络信息表中的记录,重试获得移动装置802的Wi-Fi MAC地址。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这样的示例实施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重试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在初始设置下,显示装置不能获得该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
如图9所示,显示装置的处理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在操作910中,显示装置接收用于通知移动装置连接到Wi-Fi的事件。该事件包括移动装置的IP地址和移动装置所连接的AP的BSSID。该事件可以从可以与移动装置和显示装置通信的服务器发送到显示装置。例如,当移动装置连接到AP时,移动装置所连接的AP的BSSID和移动装置的IP地址被发送到服务器。当服务器从移动装置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服务器将该事件发送到先前已经注册为与移动装置相关的显示装置。
移动装置和显示装置之间的关系可以被不同地识别。例如,当移动装置和显示装置注册到一个用户账户时,服务器可以识别它们彼此相关。
在操作920中,显示装置识别移动装置和显示装置是否连接到同一AP。该识别基于显示装置所连接的AP的BSSID是否等于移动装置所连接的AP的BSSID。
当移动装置和显示装置连接到同一AP时,在操作930中,显示装置广播ARP请求以执行ARP检查。另一方面,当移动装置和显示装置没有连接到同一AP时,不可能执行ARP检查,因此显示装置等待接收下一事件。
在操作940中,显示装置识别是否接收到ARP响应。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ARP响应时,显示装置重复发送ARP请求。当再次发送ARP请求的次数高于阈值时,不执行ARP检查,因此显示装置等待直到接收到下一个事件。
当接收到ARP响应时,在操作950中,显示装置从ARP响应中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MAC地址。
在操作960中,显示装置用获得的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更新网络信息表。
因为移动装置由用户携带和移动,所以根据移动装置的移动,移动装置可以连接到显示装置所连接的AP。因此,尽管显示装置不能在先前的初始设置下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但是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执行新的ARP检查来重试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
下面将通过示例更详细地描述显示装置在初始设置之后向移动装置发送对移动装置的Wi-Fi信息的请求。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向移动装置发送对移动装置的Wi-Fi信息的请求的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1010响应于与移动装置1020的Wi-Fi通信连接或有线连接等事件,在网络信息表中搜索“检测标志”(“Detected Flag”)为‘0’的移动装置1020。当找到“检测标志”为‘0’的移动装置1020,例如没有获得Wi-Fi MAC地址的移动装置1020时,显示装置1010发送消息1030“getWiFiInfo”,以向移动装置1020请求Wi-Fi信息。该消息1030包括显示装置1010的ID。
响应于消息1030“getWiFiInfo”,移动装置1020识别移动装置1020是否连接到预定AP。当识别到移动装置1020连接到预定的AP时,移动装置1020发送响应消息1040,该响应消息1040包括用于指示移动装置1020连接到AP的标志值、移动装置1020所连接的AP的BASSID、移动装置1020的IP地址等。
当显示装置1010接收到响应消息1040时,显示装置1010通过检查响应消息1040的BSSID来识别显示装置1010和移动装置1020是否连接到同一AP。
另一方面,当移动装置1020没有连接到任何AP时,移动装置1020发送包括用于指示移动装置没有连接到AP的标志值的响应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消息不包括AP的BSSID和移动装置1020的IP地址,因此显示装置1010不执行对应的操作。
同时,移动装置可以发送Wi-Fi信息,即使它不是由显示装置请求的。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在不从显示装置接收请求的情况下移动装置发送Wi-Fi信息的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移动装置1120连接到AP用于Wi-Fi通信,并在网络信息表中搜索是否存在“检测标志”为‘0’的显示装置1110。移动装置1120还可以在其中存储网络信息表。当移动装置1120在初始设置下向显示装置1110发送移动装置1120的Wi-Fi MAC地址时,在网络信息表中用‘1’更新对应于显示装置1110的ID的“检测标志”。另一方面,当移动装置1120没有向显示装置1110发送移动装置1120的Wi-Fi MAC地址时,用‘0’更新“检测标志”。
当找到“检测标志”为‘0’的显示装置1110时,移动装置1120向对应的显示装置1110发送包括移动装置1120的Wi-Fi信息的消息1130“updateWiFiInfo”。发送到显示装置1110的消息1130“updateWiFiInfo”包括用于指示移动装置1120连接到AP的标志值、移动装置1120所连接的AP的BSSID以及移动装置1120的IP地址。
显示装置1110基于接收到的消息1130“updateWiFiInfo”中记录的AP的BSSID,识别显示装置1110和移动装置1120是否连接到同一AP。显示装置1110向移动装置1120发送包括识别结果的响应消息1140。
下面将通过示例更详细地描述,显示装置1110不能在初始设置下获得移动装置1120的Wi-Fi MAC地址,并且移动装置1120连接到与显示装置1110相同的AP。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当显示装置在初始设置之后重新获得连接到同一AP的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时,装置之间的示例信号流的信号流。
如图12所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1201、移动装置1202和AP 1203。
在操作1210中,显示装置1201连接到AP 1203,因此能够执行Wi-Fi通信。
在操作1215中,移动装置1202连接到AP 1203,因此能够执行Wi-Fi通信。
在操作1220中,显示装置1201在先前存储的网络信息表中搜索“检测标志”为0的移动装置1202,例如,在先前的初始设置下没有获得其Wi-Fi MAC地址的移动装置1202。
在操作1225中,显示装置1201通过与AP 1203的Wi-Fi通信向对应的移动装置1202发送消息“getWiFiInfo”,以请求移动装置1202的Wi-Fi信息。
在操作1230中,移动装置1202响应于接收到的消息“getWiFiInfo”,经由AP 1203向显示装置1201发送响应。该响应包括移动装置1202所连接的AP 1203的BSSID。
在操作1235中,显示装置1201检查包括在接收到的响应中的BSSID,并识别显示装置1201和移动装置1202是否连接到同一AP 1203。
当显示装置1201和移动装置1202连接到同一AP 1203时,在操作1240中,显示装置1201执行ARP检查。显示装置1201通过AP 1203广播ARP请求。该ARP请求包括移动装置1202的IP地址。移动装置1202在ARP请求中识别其自己的IP地址,并将包括移动装置1202的Wi-Fi MAC地址的ARP响应发送到显示装置1201。
在操作1245中,显示装置1201从接收到的ARP响应中获得移动装置1202的Wi-FiMAC地址。
在操作1250中,显示装置1201在网络信息表中用‘1’更新“检测标志”,从而记录获得了对应移动装置1202的Wi-Fi MAC地址。
在操作1255中,显示装置1201向移动装置1202发送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该消息通知通过ARP检查获得了移动装置1202的Wi-Fi MAC地址。
在操作1260中,当移动装置1202接收到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时,移动装置1202在存储在其中的网络信息表中用‘1’更新显示装置1201的“Detected Flag”,从而通知移动装置1202的Wi-Fi MAC地址被正常发送到显示装置1201。
在操作1265中,移动装置1202向显示装置1201发送响应,该响应通知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被正常接收。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发送信息以通知移动装置显示装置正常获得Wi-Fi MAC地址的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当显示装置1310正常地从移动装置1320获得Wi-Fi MAC地址时,移动装置1320的Wi-Fi MAC地址被记录在存储在显示装置1310中的网络信息表中,并且用‘1’更新“Detected Flag”。此外,显示装置1310向移动装置1320发送消息1330“notifyDetectedStatus”,该消息通知获得了移动装置1320的Wi-Fi MAC地址。
当移动装置1320接收到的消息1330“notifyDetectedStatus”时,在存储在移动装置1320中的网络信息表中用‘1’更新对应于显示装置1310的ID的“Detected Flag”。此外,移动装置1320向显示装置1310发送响应消息1340,该响应消息1340通知基于消息1330“notifyDetectedStatus”正常执行更新。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其中当显示装置在初始设置之后重新获得Wi-Fi MAC地址时显示装置和移动装置分别连接到不同的AP示例的信号流程图。
如图14所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1401、移动装置1402、第一AP 1403和第二AP1404。在该示例实施例中,系统包括多个AP 1403和1404。
在操作1410中,显示装置1401连接到第一AP 1403用于Wi-Fi通信。
在操作1415中,移动装置1402连接到第二AP 1404用于Wi-Fi通信。
在操作1420中,显示装置1401在先前存储的网络信息表中搜索“Detected Flag”为‘0’的移动装置1402,例如,在先前的初始设置中没有获得其Wi-Fi MAC地址的移动装置1402。
在操作1425中,显示装置1401通过Wi-Fi通信向相应的移动装置1402发送消息“getWiFiInfo”,以请求移动装置1402的Wi-Fi信息。因为第一AP 1403和第二AP 1404连接到WLAN,所以第一AP 1403和第二AP 1404之间的通信是可能的。
在操作1430中,移动装置1402响应于接收到消息“getWiFiInfo”,向显示装置1401发送响应。该响应包括移动装置1402所连接的第二AP 1404的BSSID。
在操作1435中,显示装置1401检查包括在接收到的响应中的BSSID,并识别显示装置1401和移动装置1402是否连接到同一AP。
当显示装置1401具有的第一AP 1403的BSSID与从移动装置1402接收到的响应中包括的第二AP 1404的BSSID不同时,显示装置1401和移动装置1402分别连接到不同的AP。因此,显示装置1401不执行ARP检查。
因此,在操作1440中,显示装置1401将网络信息表中移动装置1402的“DetectedFlag”保持为‘0’。
在操作1445中,显示装置1401向移动装置1402发送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该消息通知没有通过ARP检查获得移动装置1402的Wi-Fi MAC地址。在这种情况下,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可以包含发出来向移动装置1402的用户通知AP的改变或到第一AP 1403的连接改变的指令。
在操作1450中,移动装置1402向显示装置1401发送响应,该响应通知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被正常接收。当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包括该消息时,移动装置1402可以显示对应的消息,或者根据该消息改变用于与移动装置1402连接的AP的用户界面。
在操作1455中,根据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移动装置1402将存储在其中的网络信息表中的显示装置1401的“Detected Flag”保持在‘0’,从而指示移动装置1402的Wi-Fi MAC地址没有被发送到显示装置1401。
在前述示例实施例中,描述了显示装置执行触发操作以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MAC地址。然而,这种触发操作也可以在移动装置中执行,并且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其中移动装置在初始设置之后向显示装置发送对关于显示装置的信息的请求的信号流程图。
如图15所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1501、移动装置1502和AP 1503。
在操作1510中,显示装置1501连接到AP 1503,从而能够执行Wi-Fi通信。
在操作1515中,移动装置1502连接到AP 1503,从而能够执行Wi-Fi通信。因此,显示装置1501和移动装置1502连接到同一AP 1503。
在操作1520中,当连接到AP 1503时,移动装置1502在先前存储的网络信息表中搜索“Detected Flag”为‘0’的显示装置1501。也就是说,移动装置1502识别不能发送移动装置1502的Wi-Fi MAC地址的显示装置1501的ID是否存在于网络信息表中的显示装置1501的ID当中。
当存在其“Detected Flag”为‘0’的显示装置1501时,在操作1525中,移动装置1502通过Wi-Fi通信发送包括移动装置1502的Wi-Fi信息的消息“updateWiFiInfo”。
在操作1530中,显示装置1501向移动装置1502发送响应,该响应通知消息“updateWiFiInfo”被正常接收。
在操作1535中,显示装置1501检查包括在消息“updateWiFiInfo”中的BSSID,并识别显示装置1501和移动装置1502是否连接到同一AP 1503。
当显示装置1501和移动装置1502连接到同一AP 1503时,在操作1540中,显示装置1501执行ARP检查。显示装置1501通过AP 1503发送ARP请求。ARP请求包括移动装置1502的IP地址。移动装置1502在ARP请求中标识其自己的IP地址,并且包括移动装置1502的Wi-FiMAC地址的ARP响应到显示装置1501。
在操作1545中,显示装置1501从接收到的ARP响应中获得移动装置1502的Wi-FiMAC地址。
在操作1550中,显示装置1501在网络信息表中用‘1’更新“检测标志”,从而记录获得了移动装置1502的Wi-Fi MAC地址。
在操作1555中,显示装置1501向移动装置1502发送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该消息指示通过ARP检查获得了移动装置1502的Wi-Fi MAC地址。
在操作1560中,移动装置1502向显示装置1501发送响应,该响应通知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被正常接收。
在操作1565中,移动装置1502在存储在其中的网络信息表中用‘1’更新显示装置1501的“Detected Flag”,从而指示移动装置1502的Wi-Fi MAC地址被正常发送到显示装置1501。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其中当移动装置在初始设置之后向显示装置发送对关于显示装置的信息的请求时,移动装置和显示装置分别连接到不同的AP示例的信号流程图。
如图16所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1601、移动装置1602、第一AP 1603和第二AP1604。在该示例实施例中,系统包括多个AP 1603和1604。
在操作1610中,显示装置1601连接到第一AP 1603用于Wi-Fi通信。
在操作1615中,移动装置1602连接到第二AP 1604用于Wi-Fi通信。
在操作1620中,当连接到第二AP 1604时,移动装置1602在先前存储的网络信息表中搜索其“Detected Flag”为‘0’的显示装置1601。也就是说,移动装置1602识别不能发送移动装置1502的Wi-Fi MAC地址的显示装置1601的标识是否存在于网络信息表中的显示装置1601的ID当中。
当存在其“Detected Flag”为‘0’的显示装置1601时,在操作1625中,移动装置1602通过Wi-Fi通信发送包括移动装置1602的Wi-Fi信息的消息“updateWiFiInfo”。
在操作1630中,显示装置1601向移动装置1602发送响应,该响应通知消息“updateWiFiInfo”被正常接收。
在操作1635中,显示装置1601检查包括在消息“updateWiFiInfo”中的BSSID,并识别显示装置1601和移动装置1602是否连接到同一AP。
当显示装置1601和移动装置1602分别连接到不同的AP时,显示装置1601不执行ARP检查。因此,在操作1640中,显示装置1601在网络信息表中将移动装置1602的“DetectedFlag”保持为‘0’。
在操作1645中,显示装置1601向移动装置1602发送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该消息通知没有通过ARP检查获得移动装置1602的Wi-Fi MAC地址。
在操作1650中,移动装置1602向显示装置1601发送响应,该响应通知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被正常接收。
在操作1655中,移动装置1602根据消息“notifyDetectedStatus”,在存储在其中的网络信息表中将显示装置1601的“Detected Flag”保持在‘0’,从而指示移动装置1602的Wi-Fi MAC地址没有被发送到显示装置1601。
与前述示例实施例类似,当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时,显示装置周期性地执行ARP检查,从而识别移动装置是否存在于Wi-Fi上。需要这个操作是因为移动装置的IP地址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为了描述方便,这种操作将被称为Wi-Fi存在检查,并且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识别先前连接的移动装置的IP地址是否有效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17所示,在显示装置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和IP地址之后,显示装置的处理器周期性地执行以下操作。
在操作1710中,显示装置等待触发执行Wi-Fi存在检查的事件。
在操作1720中,显示装置识别该事件是否发生。当事件没有发生时,显示装置返回到操作1710,并等待直到该事件发生。
当该事件发生时,在操作1730中,显示装置调用网络信息表。
在操作1740中,显示装置识别注册到网络信息表的Wi-Fi MAC地址是否存在。当注册的Wi-Fi MAC地址不存在时,显示装置返回到操作1710。
当注册的Wi-Fi MAC地址存在时,在操作1750中,显示装置在单播模式下发送具有网络信息表的IP地址的ARP请求。
在操作1760中,显示装置识别是否接收到ARP响应。接收到ARP响应可以指的是记录在网络信息表中的移动装置的最近连接的IP地址没有被改变。另一方面,没有接收到ARP响应可能指的是记录在网络信息表中的移动装置的最近连接的IP地址已经被改变。当没有接收到ARP响应时,显示装置进入发现状态(Discovery State)或ARP扫描操作。ARP扫描操作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当接收到ARP响应时,在操作1770中,显示装置识别对应的Wi-Fi MAC地址是否存在于网络信息表中。当Wi-Fi MAC地址不存在时,显示装置返回到操作1710。
当Wi-Fi MAC地址存在时,在操作1780中,显示装置认证该IP地址,并且识别移动装置存在于显示装置所属的本地网络中。显示装置进入检测到状态(Detected State)或ARP Keepalive操作。为了描述方便,操作1750至1780将被称为检查IP操作。
ARP扫描操作和ARP Keepalive操作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要由显示装置执行的示例ARP扫描操作的流程图。
如图18所示,结合先前的检查IP操作,显示装置的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操作1810中,显示装置通过计算当前子网网络来识别用于ARP扫描的IP地址范围,从而可以扫描连接到本地网络的所有IP地址。
在操作1820中,显示装置用子网的起点指定初始IP地址。
在操作1830中,显示装置生成用于用指定的IP地址更新和认证IP地址的ARP请求分组。
在操作1840中,显示装置发送具有指定的IP地址的ARP请求。
在操作1850中,显示装置识别是否接收到ARP响应。
当接收到ARP响应时,在操作1860中,显示装置识别对应的MAC地址是否存在于网络信息表中。
当对应的MAC地址存在于表中时,显示装置进入前述检查IP操作的操作1780(见图17)。
另一方面,当在操作1850中识别出没有接收到ARP响应时,或者当在操作1860中识别出对应的MAC地址不存在时,在操作1870中,显示装置识别出该IP地址是否是子网的末端。
当IP地址是子网的末端时,在操作1880中,显示装置重置IP地址的起点,并进入ARP Keepalive操作的操作1970(见图19)。稍后将描述ARP Keepalive操作的操作1970。
另一方面,当IP地址不是子网的末端时,在操作1890中,显示装置设置子网中的下一个IP地址,并返回到操作1830。
像这样,当识别出网络信息表中的IP地址改变时,显示装置使子网范围内的IP地址顺序地经受ARP检查,从而执行ARP扫描操作来搜索改变的IP地址。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要由显示装置执行的示例ARP Keepalive操作的流程图。
如图19所示,结合先前的检查IP操作,显示装置的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操作1910中,显示装置通知移动装置连接到本地网络。显示装置可以在其自己的显示器上显示消息,或者向另一个装置发送消息。
在操作1920中,显示装置操作计数器。
在操作1930中,显示装置发送具有IP地址的ARP请求。
在操作1940中,显示装置识别是否接收到ARP响应。当接收到ARP响应时,显示装置返回到操作1910。
另一方面,当没有接收到ARP响应时,在操作1950中,显示装置识别发送ARP请求的次数是否达到最大值。
当发送次数没有达到最大值时,在操作1960中,显示装置对发送次数进行计数,并返回到操作1930。
另一方面,当发送次数达到最大值时,在操作1970中,显示装置通知移动装置没有连接到本地网络。显示装置返回到前述实施例的操作1710(见图17)。
像这样,显示装置识别与在检查IP操作中在网络信息表中注册的注册Wi-Fi MAC地址相对应的IP地址在当前时间点是否有效。当IP地址无效时,显示装置进入ARP扫描操作,但是当IP地址有效时,显示装置进入ARP Keepalive操作。显示装置在ARP扫描操作中重新获得有效的IP地址,并进入ARP Keepalive操作。在ARP Keepalive操作中,显示装置周期性地执行ARP检查,以识别移动装置是否存在于本地网络中。
因此,显示装置基于网络信息表的IP地址周期性地执行Wi-Fi存在检查,并且识别先前已经获得其Wi-Fi MAC地址的移动装置是否连接到本地网络。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ARP检查方法。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广播模式下的示例ARP检查原理的示意图。
如图20所示,根据广播ARP检查方法,显示装置生成ARP请求分组并将其广播给连接到AP的所有外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ARP请求分组不会以某个特定的外部装置为目标进行传输。
然而,ARP请求分组包括外部装置的IP地址,其中显示装置希望获得该外部装置的Wi-Fi MAC地址。例如,当显示装置希望获得其Wi-Fi MAC地址的外部装置的IP地址为‘192,168.0.20’时,显示装置生成包括IP地址‘192,168.0.20’的ARP请求分组,并将向外部装置发送该ARP请求分组。
连接到显示装置所连接的AP的所有外部装置接收从显示装置共同广播的ARP请求分组。外部装置中的每一个分析接收到的ARP请求分组,并识别记录在ARP请求分组中的‘192,168.0.20’的IP地址是否等于它自己的IP地址。当外部装置自身的IP地址不等于记录在ARP请求分组中的IP地址时,外部装置忽略ARP请求。
另一方面,当外部装置自己的IP地址等于记录在ARP请求分组中的IP地址时,对应的外部装置生成包括其自己的Wi-Fi MAC地址‘22:22:22:22:22:22’的ARP响应分组。因为当外部装置接收到ARP请求分组时,显示装置已经在外部装置中被识别,所以外部装置在单播模式下发送针对显示装置的ARP响应分组。
显示装置从接收到的ARP响应分组中获得外部装置的Wi-Fi MAC地址。因此,显示装置识别出外部装置存在于本地网络中。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单播模式下的示例ARP检查原理的示意图。
如图21所示,在从移动装置正常接收到ARP响应之后,显示装置根据单播ARP检查方法周期性地识别移动装置是否存在于本地网络中。通过单播ARP检查方法,显示装置生成包括移动装置的IP地址的ARP请求分组,并发送以对应移动装置为目标的ARP请求分组。也就是说,与广播方法不同,单播方法以在连接到AP的所有装置当中对应于该IP地址的装置为目标发送ARP请求分组。
当移动装置接收到ARP请求分组时,移动装置生成包括Wi-Fi MAC地址的ARP响应分组,并将其发送到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从接收到的ARP响应分组中获得外部装置的Wi-Fi MAC地址。因此,显示装置识别出外部装置存在于本地网络中。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其中显示装置在ARP Keepalive操作期间周期性地检测本地网络内的移动装置的示例的信号流程图。
如图22所示,显示装置2210包括用于执行预设操作的操作执行模块2211、用于执行BLE通信的BLE模块2212和用于执行Wi-Fi通信的Wi-Fi模块2213。
响应于从BLE模块2212接收的触发事件,Wi-Fi模块2213执行ARP检查。当显示装置2210和移动装置2230连接到同一AP 2220时,移动装置2230正常对来自显示装置2210的ARP请求执行ARP响应。Wi-Fi模块2213接收到ARP响应,从而识别出本地网络中存在移动装置2230,并且操作执行模块2211执行与检测到的移动装置2230相对应的操作。
Wi-Fi模块2213在执行ARP检查后待机预定的时间段,然后执行下一次ARP检查。
然而,移动装置2230和AP 2220可以在Wi-Fi模块2213待机时断开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装置2230不能从显示装置2210接收ARP请求。因此,Wi-Fi模块2213不能在下一次ARP检查中接收到与ARP请求相对应的ARP响应。
因此,Wi-Fi模块2213识别到移动装置2230不存在于本地网络中,并且操作执行模块2211执行对应于没有检测到移动装置2230的情况的操作。
同时,在前述实施例的描述中,显示装置不能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因为当显示装置所连接的AP不同于移动装置所连接的AP时,不执行ARP检查。此外,在前述实施例的描述中,显示装置周期性地识别显示装置和移动装置是否连接到同一AP。
替代地,显示装置可以向移动装置发送消息,使得移动装置可以接入特定的AP,从而使移动装置和显示装置连接到同一AP。下面,将对此进行描述。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指示移动装置接入显示装置所连接的AP的示例的信号流程图。
如图23所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2301、移动装置2302、第一AP 2303、第二AP 2304和服务器2305。
在操作2310中,显示装置2301连接到第一AP 2303。因为第一AP 2303通过WLAN连接到服务器2305,所以显示装置2301也通过第一AP 2303连接到服务器2305。
在操作2315中,移动装置2302连接到第二AP 2304。这里,移动装置2302可以通过第二AP 2304连接到服务器2305,或者可以通过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等附加移动通信技术连接到服务器2305。
在操作2320中,显示装置2301通过BLE连接到移动装置2302。显示装置2301和移动装置2302之间的基于BLE的连接指的是移动装置2302位于第一AP 2303可接入的区域内。
在操作2325中,显示装置2301通过BLE通信向移动装置2302发送对Wi-Fi信息的请求。
在操作2330中,移动装置2302通过BLE通信向显示装置2301发送包括移动装置2302所连接的AP的BSSID的Wi-Fi信息。
在操作2335中,显示装置2301基于Wi-Fi信息识别到移动装置2302没有连接到第一AP 2303。
在操作2340中,显示装置2301向服务器2305发送消息,该消息指示移动装置2302接入第一AP 2303。
在操作2345,服务器2305基于先前注册的账户认证该消息。例如,当显示装置2301和移动装置2302注册在相同的用户账户中时,或者当显示装置2301的用户账户和移动装置2302的用户账户属于家庭等相同类别时,服务器2305认证消息有效。
在操作2350,服务器2305向移动装置2302发送认证消息。服务器2305可以通过Wi-Fi方法或LTE等单独通信通过第二AP 2304发送消息。
在操作2355中,移动装置2302基于接收到的消息与第二AP 2304断开连接,并接入第一AP 2303。当不可能接入第一AP 2303时,移动装置2302向服务器2305发送不可接入状态的消息,并且服务器2305再次向显示装置2301发送对应的消息。
在操作2360中,移动装置2302向服务器2305发送通知成功接入第一AP 2303的消息,并且服务器2305向显示装置2301发送该消息。
在操作2365中,显示装置2301基于通知成功接入第一AP 2303的消息,通过ARP检查获得移动装置2302的Wi-Fi MAC地址。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获得Wi-Fi MAC地址的方法,因此这里不再重复其详细描述。
此外,替换地,显示装置可以通过第二通信电路连接到多个可接入AP当中的预定第一AP,并且移动装置可以连接到多个AP当中的预定第二AP。当显示装置不能获得移动装置的Wi-Fi MAC地址时,显示装置接入多个可接入AP当中除第一AP之外的AP,从而搜索移动装置所连接的AP。
例如,显示装置在接入某个AP之后执行ARP检查,并且识别是否接收到ARP响应。当没有接收到ARP响应时,显示装置接入另一个AP,然后重复相同的过程,直到接收到ARP响应。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ARP检查,因此将避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同时,在前述示例实施例的描述中,显示装置通过BLE通信从移动装置获得IP地址。然而,在显示装置中获得IP地址的方法不限于示例实施例,并且各种其他方法也是可能的。下面,将对此进行描述。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BLE通信获得Wi-Fi MAC地址的示例的信号流程图。
如图24所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2401、移动装置2402、AP 2403和服务器2404。
在操作2410中,显示装置2401连接到AP 2403用于Wi-Fi通信。AP 2403正在与服务器2404连接和通信,因此显示装置2401可以通过AP 2403与服务器2404通信。
在操作2420中,移动装置2402连接到AP 2403用于Wi-Fi通信。然而,在该操作中,显示装置2401和移动装置2402不知道彼此的Wi-Fi MAC地址,因此显示装置2401和移动装置2402之间的Wi-Fi通信是不可能的。
在操作2430中,显示装置2401从移动装置2402获得BLE MAC地址,并基于所获得的BLE MAC地址建立基于BLE的通信连接。BLE指的是一对一的通信方法,显示装置2401可以在执行与移动装置2402的基于BLE的配对的同时通过BLE模块获得移动装置2402的BLE MAC地址。
在操作2440中,显示装置2401向服务器2404发送所获得的移动装置2402的BLEMAC地址。
在操作2450中,服务器2404搜索与从显示装置2401接收的BLE MAC地址相对应的IP地址,并向显示装置2401发送找到的IP地址。以账户为单位注册的MAC地址、IP地址等装置信息可以作为数据库(database,DB)存储在服务器2404中,因此可以从该DB获得与移动装置2402的BLE MAC地址相对应的记录的IP地址。当获得或改变相应的IP地址时,在服务器2404中注册的装置向服务器2404通知IP地址,从而更新服务器2404的DB。
在操作2460中,显示装置2401通过Wi-Fi通信执行基于广播的ARP检查。ARP检查的细节与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
在操作2470中,显示装置2401检测从移动装置2402接收的ARP响应。
在操作2480中,显示装置2401从接收到的ARP响应中获得移动装置2402的Wi-FiMAC地址。因此,显示装置2401可以基于移动装置2402的Wi-Fi AMC地址来执行与移动装置2402的Wi-Fi通信。
在操作2490中,显示装置2401在网络信息表中用‘1’更新“检测标志”,从而记录获得了对应移动装置2402的Wi-Fi MAC地址。
这样,当在服务器2404中提供记录有移动装置2402的BLE MAC地址和IP地址的DB时,显示装置2401可以从服务器2404获得对应于移动装置2402的BLE MAC地址的IP地址。
前述示例实施例中描述的装置的操作可以由相应装置中提供的人工智能来执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各种通用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指,例如,具有人类或仅次于人类的智能的计算机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机器、装置或系统自主地执行学习和识别,并且基于积累的经验提高了认知和识别的准确度。人工智能可以基于利用机器学习(深度运行)技术的基础技术,以及基于自主分类和学习输入数据的特征以及复制人脑的感知、识别等功能的算法的算法。
基础技术可以例如包括用于识别人类的语言和文本的语言理解技术、用于识别类似人类视觉的事物的视觉理解技术、用于识别信息并逻辑地进行推理和预测的推理和预测技术、用于将人类的经验信息处理成知识数据的知识表示技术、以及用于控制车辆自动驾驶或机器人运动的运动控制技术中的至少一种。
这里的语言理解是指识别、应用和处理人类语言或文本的技术,并且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会话系统、问答、语音识别和合成等。
推理和预测是指识别信息并进行逻辑预测的技术,并且包括基于知识和概率的推理、优化预测、基于偏好的计划、推荐等。
知识表示是指将人类的经验信息自动化为知识数据的技术,并且包括诸如数据创建和分类的知识构建,诸如数据利用的知识管理等。
根据前述实施例的方法可以以可以在各种计算机中实现并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程序命令的形式来实现。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程序命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或其组合。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存储在电压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等)中,而不管它是可删除的还是可重写的,例如RAM、存储器芯片、设备或集成电路(IC)等存储器,或者光学或磁性可记录或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光盘(compact disk,CD)、数字多功能盘(digital versatile disk,DVD)、磁盘、磁带等。应当理解,可以包括在移动终端中的存储器是适于存储具有用于实现实施例的指令的程序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记录在该存储介质中的程序命令可以根据实施例被特别设计和配置,或者可以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和可用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各种示例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
第二通信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式下执行与接入点的无线通信;和
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子装置以: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获得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一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一标识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获得所述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地址信息,
使用所获得的地址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获得所述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二标识信息,
基于所获得的第一标识信息、地址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识别是否通过第一通信电路或第二通信电路建立了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以及
基于是否建立了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来执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于第一模式的无线通信包括符合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802.15标准的蓝牙通信,并且所述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包括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用于基于第一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用于蓝牙通信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信息,并且用于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二标识信息包括用于WLAN通信的MAC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地址信息包括互联网协议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子装置以:在广播模式下,基于所述IP地址向连接到所述接入点的多个外部装置发送对第二标识信息的请求,并且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从所述多个外部装置当中对应于所述IP地址的外部装置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子装置以:存储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响应尚未被接收的记录,并且基于所存储的记录周期性地发送所述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子装置以:基于所述IP地址发送对应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电路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请求,并且更新所述外部装置的记录,所述IP地址与所述外部装置所连接的接入点的IP地址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子装置以: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从所述外部装置获得所述外部装置所连接的接入点的标识信息,以及
基于所获得的标识信息识别所述接入点是否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连接的接入点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子装置以:
基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获得的第二标识信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在单播模式下基于所述IP地址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对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请求,以及
基于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的响应,识别所述外部装置在所述电子装置的指定邻近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子装置以:
识别与所获得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对应的IP地址是否已经改变,以及
基于IP地址的改变,通过扫描子网网络的地址范围内的IP地址,重新获得改变的IP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子装置以:基于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的识别来显示图像,并且在显示所述图像的同时,基于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通信断开的识别来停止显示所述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式包括不使用所述接入点的一对一通信,其中,所述第一模式具有比所述第二模式更短的通信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子装置以基于使用所述第一通信电路的通信连接的断开使用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建立通信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子装置以:基于当使用所述第一通信电路的通信连接是可能的时没有获得所述第二标识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用于接入所述接入点的引导消息。
15.一种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包括:
通过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电路,获得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一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一标识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获得所述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地址信息;
通过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式下执行与接入点的无线通信的第二通信电路,使用所获得的地址,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获得所述外部装置的用于基于第二模式的无线通信的第二标识信息;
基于所获得的第一标识信息、地址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识别是否通过第一通信电路或第二通信电路建立了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以及
基于是否建立了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通信连接来执行操作。
CN202080026257.8A 2019-04-01 2020-03-20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661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37873 2019-04-01
KR1020190037873A KR20200116285A (ko) 2019-04-01 2019-04-01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PCT/KR2020/003859 WO2020204429A1 (en) 2019-04-01 2020-03-20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1779A true CN113661779A (zh) 2021-11-16
CN113661779B CN113661779B (zh) 2024-07-12

Family

ID=69953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6257.8A Active CN113661779B (zh) 2019-04-01 2020-03-20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2577B2 (zh)
EP (1) EP3720101B1 (zh)
KR (1) KR20200116285A (zh)
CN (1) CN113661779B (zh)
WO (1) WO20202044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79837B1 (ko) * 2018-12-31 2024-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전기기의 연결 방법 및 가전기기의 연결 장치
JP7555731B2 (ja) * 2020-05-29 2024-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06726A2 (en) * 2012-09-10 2014-03-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ecuting application
EP2871788A1 (en) * 2013-11-07 2015-05-13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Energy saving set top box
CN105282733A (zh) * 2014-06-11 2016-01-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网络连接方法
US20160219329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3319300A1 (en) * 2016-11-08 2018-05-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8337019A (zh) * 2011-11-30 2018-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终端中连接到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EP3373528A1 (en) * 2016-12-28 2018-09-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evice control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73430A2 (en) * 2001-03-08 2002-09-19 Maule Charles R Device and method combining different wireless connectivity technologies
EP1569384B1 (en) * 2004-02-25 2007-05-23 Sony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transfer
KR100601673B1 (ko) * 2004-05-10 2006-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인터페이스들이 탑재된 이동 스테이션에서의 통신방법 및 장치
EP2434834B1 (en) * 2007-07-30 2016-09-0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imultaneously maintaining bluetooth and 802.11 connections to increase data throughput
US20100318633A1 (en) * 2009-06-16 2010-12-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 Time Weighted Network Identification and Fingerprinting for IP Based Networks Based on Collection
WO2012068793A1 (zh) * 2010-11-26 2012-05-31 深圳市同洲软件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与移动终端交互方法、终端和系统
US8639266B2 (en) * 2012-04-18 2014-01-28 Google Inc. Using peer devices to locate a mobile device
KR20150143735A (ko) 2013-05-06 2015-12-23 애플 인크. Wifi 네트워크 발견 및 트래픽 모니터링의 위임
US10021067B2 (en) * 2015-06-08 2018-07-10 Allied Telesis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distribu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
JP6265192B2 (ja) * 2015-09-25 2018-01-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7019A (zh) * 2011-11-30 2018-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终端中连接到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EP2706726A2 (en) * 2012-09-10 2014-03-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ecuting application
EP2871788A1 (en) * 2013-11-07 2015-05-13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Energy saving set top box
CN105282733A (zh) * 2014-06-11 2016-01-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网络连接方法
US20160219329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3319300A1 (en) * 2016-11-08 2018-05-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EP3373528A1 (en) * 2016-12-28 2018-09-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evice control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20101A1 (en) 2020-10-07
EP3720101C0 (en) 2023-12-27
US20200314958A1 (en) 2020-10-01
CN113661779B (zh) 2024-07-12
EP3720101B1 (en) 2023-12-27
KR20200116285A (ko) 2020-10-12
WO2020204429A1 (en) 2020-10-08
US11412577B2 (en)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20339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390979B1 (ko) 외부 전자 장치의 상태에 대응하도록 IoT 장치를 제어할 수 있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운용 방법
KR102473262B1 (ko) 통신 연결의 형성 또는 해제를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2144046B1 (ko) 전자장치들간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US9798533B2 (en) Transferring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registered network to unregistered network
JP6601188B2 (ja) 電子機器、端末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切替え方法、無線通信接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503893B2 (e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lay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WO2021135299A1 (zh) 一种设备配网绑定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032862B2 (e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ethod for connecting multiple devices
JP2007251637A (ja) 無線通信装置、個体情報書込装置及び個体情報設定方法
CN112019913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61779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30502B (zh) 在智能家庭系统中用于搜索和控制受控者的方法和设备
JPWO2011129115A1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登録方法
JP5669967B2 (ja) 通信装置、アドレス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2239563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의 근거리 통신망의 액세스 포인트 탐색 방법
WO2019160286A1 (ko) 스마트 카드의 액세스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20001924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주변 노드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2007053639A (ja)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制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US20220007166A1 (en) Wireless network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non-predetermine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582079A (zh) 一种蓝牙连接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567132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7286125B1 (ja) 機器制御サーバ
KR20160109920A (ko) 사용자 위치 기반 사물 인터넷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13099170B (zh)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