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660909A - 具有导电接触元件的自配合机械紧固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导电接触元件的自配合机械紧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0909A
CN113660909A CN202080026768.XA CN202080026768A CN113660909A CN 113660909 A CN113660909 A CN 113660909A CN 202080026768 A CN202080026768 A CN 202080026768A CN 113660909 A CN113660909 A CN 113660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backing
fastener
mating fastener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67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0909B (zh
Inventor
科里·M·亚瑟
大卫·T·巴克利
狄伦·T·科斯格罗夫
库尔特·J·霍尔沃森
卡尔·M·克罗普
奥德丽·A·谢尔曼
史蒂文·P·斯旺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wanuo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13660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0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0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0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A44B18/0046Fasteners made integrally of plastics
    • A44B18/0053Fasteners made integrally of plastics in which each part has similar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3Means for maintaining contact with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7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multiple interengaging protrusions on the surfaces, e.g. hooks, co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4Measur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6Measuring bloo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Measur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or pH-value ;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or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or pH-value ;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or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integumentary system, e.g. skin, hair or nails
    • A61B5/441Skin evaluation, e.g. for skin disorder diagno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20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nections not cover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16B2200/93Fastener comprising feature for establishing a good electrical conn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or insulation fea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一种自配合紧固件,该自配合紧固件包括:背衬,该背衬具有第一侧面;以及导轨元件,该导轨元件从背衬的第一侧面垂直突出。该导轨元件沿背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该导轨元件具有附接到背衬的第一侧面的基部部分和远离背衬的盖部分。该盖部分的盖宽度大于基部部分的宽度,并且盖部分在相对侧上悬于基部部分之上。该自配合紧固件包括靠近导轨元件的导电接触元件。

Description

具有导电接触元件的自配合机械紧固件
背景技术
紧固件用于多种应用,包括建筑、机械、医疗设备、汽车组装、个人护理产品和纺织工业中。众所周知的紧固件范围从铆钉、按扣和纽扣到钩-环紧固件,它们中的每一种都涉及接合不同的部件(例如,公部件和母部件)以用于将两个制品组装在一起。一些紧固件(有时称为自配合紧固件或钩-钩紧固件)由互锁构件构成,这些互锁构件不包括公部件和母部件。为了将两个制品组装在一起,每个紧固构件附接到其相应制品的表面,并且当将紧固构件配合时,两个制品接合在一起。
据报道,某些紧固件在同一紧固构件上包括不同的结构。参见例如美国专利号5,586,372(Eguchi);5,884,374(Clune);6,276,032(Nortman);以及6,546,604(Galkiewicz)。不同的结构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大小或接合能力。
已经报道了一些具有导电元件的机械紧固件。参见例如美国专利号7,850,740(Ales)或美国专利号7,709,749(Meier)。然而,现有解决方案都没有要求自配合紧固件。此外,这些设计不利于在保持电连接的同时可滑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一种自配合紧固件,该自配合紧固件包括:背衬,该背衬具有第一侧面;以及导轨元件,该导轨元件从背衬的第一侧面垂直突出。导轨元件沿背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导轨元件具有附接到背衬的第一侧面的基部部分和远离背衬的盖部分。盖部分的盖宽度大于基部部分的宽度,并且盖部分在相对侧上悬于基部部分之上。自配合紧固件包括靠近导轨元件的导电接触元件。
当用作系统时,至少两个自配合紧固件能够在保持电连接时相对于彼此滑动。另外,电子装置可电耦合到自配合紧固件,以便于从第一电子装置到第二电子装置的通信。
附图说明
为了容易地识别对任何特定元件或动作的讨论,参考标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最高有效数位是指首先引入该元件的附图标号。
图1A是本公开的紧固件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B是图1A的紧固件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C是图1A的紧固件的示意性侧视图,该侧视图与图1B所示的侧视图正交。
图2A是本公开的紧固件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B是图2A的紧固件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C是本公开的紧固系统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两个紧固件构件包括图2A和图2B的紧固件。
图3A是在紧固期间经历变形的本公开的紧固件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由有限元建模计算的应变由阴影示出。图3B是在紧固之后图3A的紧固件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由有限元建模计算的残余应变由阴影示出。
图4是不根据本公开的紧固件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在紧固之后由有限元建模计算的永久塑性变形由阴影示出。
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自配合紧固件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5的自配合紧固件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紧固系统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7的紧固系统的顶视图。
图9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紧固系统的透视图。图9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9A的紧固系统的放大透视图。
图10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紧固系统的透视图。图10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0A的紧固系统的放大透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紧固系统的电子系统。
图12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紧固系统的正视图。图12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2A的紧固系统的侧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电子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具有导电接触元件的自配合紧固件。本公开的另外的方面还涉及自配合紧固件的系统,该系统被布置成使得第一自配合紧固件能够在保持电连接时相对于第二自配合紧固件滑动。
本公开的紧固件的实施方案在图1A、图1B和图1C中示出。紧固件1包括背衬2,该背衬具有长度(l)、宽度(w)和厚度(t)。紧固件1包括导轨区段4的排14。在图1A、图1B和图1C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4从背衬2垂直地突出。导轨区段4中的每一个具有附接到背衬2的基部部分10和远离背衬2的盖部分8。盖部分8的盖宽度X4大于基部部分10的宽度X1,并且盖部分8在相对侧上悬于基部部分10之上。盖宽度X4与基部部分10的宽度X1的比率通常为至少1.25:1、1.5:1或2:1,并且可为至多3:1、4:1或5:1。图1B示出了盖悬伸距离X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部分8在基部部分10的所有侧上悬于基部部分10之上。图1C示出了在平行于紧固件1的长度(l)的方向上的盖悬伸距离Y5。盖还具有盖厚度,如果盖不是直线的,则该盖厚度被测量为与背衬上方的盖上的最高点相切的线和与背衬上方的盖上的最低点相切的线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图1B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盖厚度是Z1减去Z2。通过术语“导轨区段的排”,应当理解,每排14包括不止一个导轨区段4。紧固件1不包括连续的导轨;相反,导轨区段4在背衬2上彼此分开。例如,排14中的导轨区段4的盖8在平行于紧固件1的长度(l)的方向上分开盖到盖距离Y3。
导轨区段4的基部部分10的长度Y1大于基部部分10的宽度X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基部部分10的长度Y1与宽度X1的比率为至少约1.5:1、2:1、3:1、4:1、或5:1、10:1、或15:1。导轨区段4的基部部分10可具有多种横截面形状。例如,基部部分1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多边形(例如,矩形、六边形或八边形),或者基部部分1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弯曲的(例如,椭圆形)。基部部分10可从其基部到其远侧端部渐缩。在这种情况下以及在弯曲基部部分的情况下,基部部分10的长度Y1与宽度X1的比率是从最长和最宽的点测量的。如图1B所示,基部部分在其最长点处的长度Y1与盖部分的长度大致相同。
对于实施方案(诸如图1C所示的实施方案),从其基部到其远侧端部渐缩的基部部分10具有倾斜面和在倾斜面与背衬2之间的锥角A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基部部分10的倾斜面与背衬2之间的锥角A1在91度至130度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91度至125度、95度至120度、95度至115度、95度至110度、93度至105度或95度至100度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4的最大高度Z1(在背衬2上方)为至多3毫米(mm)、1.5mm或1mm,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最小高度为至少0.1mm或0.2mm。导轨区段4的高度Z1可在0.3mm至0.7mm、0.3mm至0.6mm或0.35mm至0.55mm的范围内。导轨区段4的盖部分8(例如,Z1-Z2)的厚度可在0.03mm至0.3mm、0.04mm至0.15mm或0.04mm至0.1mm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4的基部部分10的最大宽度X1为至多约0.5mm、0.4mm、0.3mm或0.2mm,并且最小宽度为至少0.05mm、0.1mm或0.125mm。基部部分10的一些可用宽度X1在0.05mm至0.5mm、0.1mm至0.2mm或0.125mm至0.175mm的范围内。导轨区段4的一些可用盖宽X4在0.1mm至1.0mm、0.3mm至0.5mm、0.3mm至0.45mm或0.3mm至0.4mm的范围内。导轨区段4的一些可用盖悬伸距离X6在0.025mm至0.4mm、0.05mm至0.3mm或0.1m至0.25mm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4的最大长度Y1为至多约1.5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多1.25mm、1.0mm、0.9mm或0.8mm),并且最小长度Y1为至少约0.1mm、0.2mm、0.4mm或0.5mm。导轨区段的长度Y1可在0.1mm至1.5mm、0.2mm至1.0mm或0.600mm至0.800mm的范围内。导轨区段4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些可用盖悬伸距离Y5在0.025mm至0.2mm、0.025mm至0.1mm或0.04mm至0.075mm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平行于紧固件1的长度(l)的方向上的盖到盖距离Y3为至多约0.5mm、0.4mm、0.3mm或0.25mm,并且为至少约0.05mm、0.1mm或0.125mm。一些可用盖到盖距离Y3在0.05mm至0.5mm、0.1mm至0.3mm或0.125mm至0.225mm的范围内。
本公开的紧固件通常还包括柱的排。在图1A、图1B和图1C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紧固件1包括从背衬2垂直突出的柱6的排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4的排14和柱6的排16交替。紧固件1可具有与柱6的排16中的至少2、3、5或10个交替的导轨区段4的排14中的至少2、3、5或10个。通过术语“柱的排”,应当理解,每排16包括不止一个柱6。紧固件1不包括连续脊;相反,柱6在背衬2上彼此分开。例如,排16中的柱6在平行于紧固件1的长度(l)的方向上分开距离Y4。一般来讲,柱的长度不同于导轨区段的长度。在图1A、图1B和图1C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4的基部部分10的长度Y1大于柱6的长度Y2,并且在柱的排16中的一个中的柱6的数目大于在导轨区段的排14中的一个中的导轨区段4的数目。导轨区段4的基部部分10的长度Y1可以是柱6的长度Y2的至少两倍、三倍或四倍。在柱的排16中的一个中的柱6的数目可以是在导轨区段的排14中的一个中的导轨区段4的数目的1.5倍、2倍或3倍。由于紧固件1可用作自配合紧固件,因此柱的高度通常不大于导轨区段的高度。在图1A、图1B和图1C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柱6的高度Z3小于导轨区段4的高度Z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柱6的高度Z3为导轨区段4的高度Z1的至多95%、90%、80%、75%或70%。
在本公开的紧固件中可用的柱在平行于背衬的平面中可具有多种横截面形状。例如,柱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多边形(例如,正方形、矩形、菱形、六边形、五边形或十二边形),该多边形可为规则多边形或不为规则多边形,或者柱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弯曲的(例如,圆形或椭圆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柱具有附接到背衬的基部以及远侧端部,并且远侧端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基部的横截面积。柱可以从其基部到其远侧端部渐缩,但这不是必需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柱具有远侧盖,该远侧盖的盖宽度大于基部的宽度。盖可以在相对侧上悬于基部之上,或可以在所有侧上悬于基部之上。可用于本公开的紧固件的封盖柱可具有多种可用形状,包括蘑菇形(例如,具有相对于杆放大的圆形或椭圆形头部)、钉子形、T形或高尔夫球钉形。
再次参见图1A、图1B和图1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用于本公开的紧固件中的柱6的最大宽度X2为至多约0.5mm、0.4mm、0.3mm或0.2mm,并且最小宽度为至少0.05mm、0.1mm或0.125mm。柱6的一些可用宽度X2在0.05mm至0.5mm、0.1mm至0.2mm或0.125mm至0.175mm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用于本公开的紧固件中的柱6的最大长度Y2为至多约0.5mm、0.4mm、0.3mm或0.2mm,并且最小宽度为至少0.05mm、0.1mm或0.125mm。柱6的一些可用宽度Y2在0.05mm至0.5mm、0.1mm至0.2mm、0.1mm至0.15mm或0.125mm至0.175mm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平行于紧固件1的长度(l)的方向上在柱6之间的距离Y4为至多约至多约1.5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多1.25mm、1.0mm、0.9mm或0.8mm),并且为至少约0.1mm、0.2mm或0.4mm。柱6之间的距离Y4可在0.1mm至1.5mm、0.2mm至1.0mm或0.400mm至0.600mm的范围内。
对于实施方案(诸如图1C所示的实施方案),从其基部到其远侧末端渐缩的柱6具有倾斜面和在倾斜面与背衬2之间的锥角A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柱6的倾斜面与背衬2之间的锥角A2在91度至130度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91度至125度、91度至120度、91度至115度、91度至110度、91度至105度或95度至100度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柱6的最大高度Z3(在背衬2上方)为至多2.85毫米(mm)、1.25mm或1mm,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最小高度为至少0.08mm或0.16mm。柱的高度Z3可在0.2mm至0.6mm、0.3mm至0.6mm、0.3mm至0.4mm或0.35mm至0.55mm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柱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与宽度纵横比为至少1.5:1、至少2:1、或至少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柱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与长度纵横比为至少1.5:1、至少2:1、或至少3:1。
本公开的紧固件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在图2A和图2B中示出。在该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4的盖部分8具有与图1A、图1B和图1C所示的实施方案的盖部分8不同的形状。以上对于图1A、图1B和图1C所示的紧固件描述的实施方案中的任一个的特征和尺寸可与图2A和图2B所示的紧固件组合使用以提供对应实施方案。
紧固件1可用作例如自配合紧固件。如本文所用,自配合是指其中紧固通过使相同类型的紧固元件(例如,紧固头)相互接合来实现的紧固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自配合是指其中紧固通过使相同形状的紧固元件相互接合来实现的紧固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自配合是指当紧固件处于折叠构型时,例如沿着平行于紧固件的长度(L)或宽度(W)的轴线,紧固件与其自身接合的能力,参见图1A和图2A。两个紧固件构件(例如,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1,5))可如图2C所示以自配合接合被紧固在一起,其各自具有图2A和图2B所示的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自配合紧固件1是如上文在其实施方案中的任一个中所述的本公开的紧固件,并且第二自配合紧固件可包括导轨区段但不包括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可以是本公开的紧固件的不同实施方案。例如,第一自配合紧固件1可以具有如图1A所示的盖形状,并且第二自配合紧固件5可以具有如图2A所示的盖形状。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的任一个中,当第一紧固件构件1和第二紧固件构件5经历紧固时,柱通常弯曲远离导轨区段,而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的导轨区段的盖部分越过彼此通过,如图3A所示。在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被紧固之后,柱随后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如图3B所示。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紧固件的特征化侧面(即,背衬的具有柱和导轨的侧面)还可具有导电接触元件,该导电接触元件包括设置在其上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导电层。在一个示例中,导电层设置在整个特征化表面上方,使得整个第一侧面是导电的。导电层可为任何金属化颗粒或导电聚合物。形成导电层的方法包括将导电材料(诸如铜或锡)溅射、电解涂覆到特征化侧面上的柱、导轨和其间的区域上。当涂覆有导电材料的两个紧固件被紧固时,则在特征化侧面上形成从一个紧固件到另一个紧固件的电通路。
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柱的抗弯刚度低于导轨区段的抗弯刚度。小应变行为的抗弯刚度k由以下公式确定:k=3EI/H,其中E是构成柱和导轨区段的材料的模量,H是柱或导轨区段的高度;以及I=W3L/12,其中W是柱或导轨区段的宽度,并且L是柱或导轨区段的长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的基部部分的长度大于柱的长度。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当基部部分的宽度和柱的宽度相似时,导轨区段的抗弯刚度将高于柱的抗弯刚度。再次参见图1A,导轨区段4的排14可共同具有高于柱6的排16的抗弯刚度。当在柱的排16中存在更多的柱6时,可以调整柱的抗弯刚度(例如,通过选择长度或宽度),使得柱6的排16共同具有低于导轨区段4的排14的抗弯刚度。导轨区段或柱的每排的抗弯刚度可以由每排中的导轨区段或柱的数目以及导轨区段或柱中的每一者的抗弯刚度来确定。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紧固系统是能够以可释放的方式紧固的。如本文所用,术语“能够以可释放的方式紧固”意指紧固件构件可在紧固构型与未紧固构型之间交替一次或多次,而不会破坏紧固件的功能。通常且有利地,本公开的紧固件的独特结构可允许紧固和未紧固的多个循环,而不会使接合导轨区段过度地塑性(即,不可逆)变形。例如,当将导轨区段推靠于彼此并越过彼此以用于互锁时,包括导轨区段但不包括柱的比较紧固件可经历紧固。比较紧固件的导轨区段的盖部分在这样的接合之后表现出较高程度的塑性(即,不可逆)变形,如图4所示。塑性变形可限制比较紧固件未紧固和重新紧固的能力,因为紧固件的形状通过第一和相继接合而改变。相反,在本公开的紧固系统中,当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经历紧固时,柱经历弹性变形,而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的导轨区段的盖部分越过彼此,如图3A所示。本公开的紧固件的导轨区段的盖部分在接合之后表现出较低程度的塑性(即,不可逆)变形,如图3B所示。
由于图1A至图1C和图2A至图2C所示的紧固件1可用作例如自配合紧固件,因此在相邻排14、16中在柱6中的一个柱与导轨区段4的基部部分10中的一个基部部分之间的最短距离X8足够宽以允许插入导轨区段4的盖部分8。距离X8可与X4基本上相同,如上文在X4的实施方案中的任一个中所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距离X8在盖宽度X4的约20%、15%或10%之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距离X8与基部部分10的宽度X1的比率在2:1至5:1或2:1至4:1的范围内,或者该比率可为约3:1。在相邻排14、16中在柱6中的一个与导轨区段4的盖部分8中的一个之间的距离X3和X5通常小于距离X8,因为盖宽度X4宽于基部部分X1的宽度。一些可用距离X3和X5在0.08mm至0.8mm、0.1mm至0.5mm、0.2mm至0.4mm或0.2mm至0.35mm的范围内。在柱6与导轨区段4的盖部分8的两个相邻排之间的距离X3和X5不必相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被紧固时,它们可以在平行于背衬的长度的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滑动。例如,如果当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最初被紧固时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相对于彼此的定位是不期望的,则这可能是有利的。为了实现期望的定位,可以将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滑动到适当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的紧固系统的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可以连接在一起或可以不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可连接到两种离散的基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可以是相同材料条带的一部分,其中第一自配合紧固件被翻折以接触第二自配合紧固件。
在根据本公开的紧固件中,导轨区段、柱以及背衬的至少一部分是整体的(即,通常与单元同时整体地形成)。紧固元件诸如背衬上的导轨区段和直立柱可例如通过将热塑性材料进料到具有呈紧固元件的相反形状的腔的连续移动的模具表面上而制成。热塑性材料可以在两个辊形成的辊隙或者在模具面与辊表面之间的辊隙之间通过,其中辊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腔。由辊隙提供的压力迫使树脂进入腔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利用真空装置来抽空腔,从而更容易填充腔。辊隙具有足够大的间隙,使得在腔上方形成连贯的背衬。背衬可形成为没有穿过其的孔。在诸如通过剥除器辊从模具表面剥除一体形成的背衬和紧固元件之前,可以任选地对模具表面和腔体进行空气或水冷却。
用于形成背衬上的紧固元件的合适模具表面包括工具辊,诸如由围绕其周边限定多个腔的一系列板形成的那些,包括例如在美国专利4,775,310(Fischer)中所述的那些。例如,可通过钻孔或光致抗蚀剂技术在板中形成腔。其他合适的工具辊可以包括线材缠绕辊,它们连同其制造方法公开于例如美国专利6,190,594(Gorman等人)中。用于形成具有直立紧固元件的背衬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包括使用限定紧固元件状腔体的阵列的柔性模具带,如在美国专利7,214,334(Jens等人)中所述。用于形成具有直立紧固元件的背衬的另外其他可用方法可见于美国专利6,287,665(Hammer)、7,198,743(Tuma)和6,627,133(Tuma)中。
如果在离开腔时形成的导轨区段不具有盖,则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将彼此不具有任何闭合亲和力。随后可通过如美国专利5,077,870(Melbye等人)中所述的封盖方法在导轨区段上形成盖。通常,封盖方法包括使用热和/或压力使导轨区段的末端部分变形。热和压力如果均使用的话,可以按顺序施加或同时施加。导轨区段的形成也可包括例如如美国专利6,132,660(Kampfer)和/或6,592,800(Levitt)中所述改变盖的形状的步骤。例如,这些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对于将图1A所示的盖部分8的形状变成图2A所示的形状可能是有用的。导轨区段的形成也可包括例如如美国专利6,000,106(Kampfer)中所述压印盖的步骤。在这些封盖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后,可以将本公开的紧固系统中的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闭合在一起。闭合和剥离打开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所需的力的量可通过定制封盖过程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用于背衬上的紧固元件的另一种可用方法为例如美国专利4,894,060(Nestegard)中所述的外形挤压。通常,在该方法中,热塑性流动流穿过图案化的模唇(例如,由电子放电加工进行切割)来形成具有顺维脊的幅材,将脊切片,然后拉伸幅材以形成分开的紧固元件。脊可被认为是紧固元件的前体,并且表现出要形成的导轨区段和柱的横截面形状。脊沿着脊的延伸在间隔的位置处横向地切开,以形成离散的脊部分,该离散的脊部分沿脊的方向具有的长度大致对应于待形成的紧固元件的长度。拉伸背衬以使得其塑性变形导致紧固元件分开。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将脊切片或拉伸幅材可为任选的,并且产生连续的导轨元件和柱。
本公开的紧固件可以由多种合适的材料制成,包括热塑性塑料。适用于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紧固件的热塑性材料的示例包括聚烯烃均聚物,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乙烯、丙烯和/或丁烯的共聚物;包含乙烯的共聚物,诸如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和乙烯丙烯酸;聚酯,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丁酸酯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诸如聚(六亚甲基己二酰胺);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诸如聚醚醚酮的酮;聚苯硫醚;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用于制备紧固件的热塑性塑料包括聚烯烃、聚酰胺或聚酯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用于制备紧固件的热塑性塑料为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乙烯共聚物、丙烯共聚物、丁烯共聚物、以及这些材料的共聚物和共混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紧固件由这些热塑性材料中的任一种和弹性体的共混物制成。可用于此类接合层的弹性体的示例包括弹性体,诸如ABA嵌段共聚物(例如,其中A嵌段是聚苯乙烯并且主要由取代(例如,烷基化)或未取代的部分形成,并且B嵌段主要由可被氢化的共轭二烯(例如,异戊二烯和1,3-丁二烯)形成),聚氨酯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例如,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烯烃嵌段共聚物,聚酰胺弹性体,乙烯乙酸乙烯酯弹性体和聚酯弹性体。可用的聚烯烃弹性体的示例包括乙烯丙烯弹性体、乙烯辛烯弹性体、乙烯丙烯二烯弹性体、乙烯丙烯辛烯弹性体、聚丁二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丁烯或它们的组合。弹性体可从多种商业来源获得,如下所述。这些弹性体中的任一种可以至多20重量%、15重量%或10重量%的量存在于与热塑性塑料中的任一种的共混物中。
本公开的紧固件的背衬可具有多种厚度。在一些实施方案(包括图1A至图1C和图2A至图2C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与导轨区段4和柱6成一体的背衬2的厚度(Z4-Z5)可为至多约300微米(μm)、250微米或200微米,并且为至少约50微米或75微米。该厚度不包括从背衬的第一主表面突出的导轨区段和柱的高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塑性背衬的厚度在50微米至约300微米、约50微米至约200微米或约50微米至约150微米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包括图1A至图1C和图2A至图2C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的排14和柱的排16各自独立地形成在嵌边12上。参见图1B,背衬2上方的嵌边厚度Z6可为至多约100微米(μm)、75微米或50微米,并且为至少约10微米或15微米。该厚度不包括从背衬的第一主表面突出的导轨区段和柱的高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嵌边厚度Z6在10微米至约100微米、约15微米至约75微米或约20微米至约50微米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导轨区段、柱和嵌边之外的背衬在厚度上是基本上均匀的。对于在厚度上基本上均匀的热塑性塑料而言,背衬中的任何两个点之间的厚度差可为至多5%、2.5%或1%。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背衬的第一表面上的导轨区段的密度可为至少10/平方厘米(cm2)(63/平方英寸(in2))。例如,导轨区段的密度可为至少100/cm2(635/in2)、248/cm2(1600/in2)、394/cm2(2500/in2)或550/cm2(3500/in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的密度可为至多1575/cm2(10000/in2)、至多约1182/cm2(7500/in2)或至多约787/cm2(5000/in2)。例如,在10/cm2(63/in2)至1575/cm2(10000/in2)或100/cm2(635/in2)至1182/cm2(7500/in2)范围内的密度可为有用的。导轨区段的密度与导轨区段之间的距离X7有关,该距离被测量为相邻排中的导轨区段的中心到中心距离,如图1B所示。导轨区段的排之间的多种距离X7可能是有用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的排之间的距离X7为0.25mm至2.5mm、0.5mm至1.5mm或0.6mm至1.2mm。导轨区段和柱的排的间距不必是均匀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背衬可以被单轴或双轴拉伸。沿纵向的拉伸可以在背衬的连续幅材上进行,例如,通过将幅材导向到增速的辊上。沿横向的拉伸可使用例如发散导轨或发散盘在连续幅材上进行。允许对热塑性层进行单轴拉伸和相继的双轴拉伸的通用拉伸方法采用平膜拉幅机设备。这样的设备采用以下方式沿着热塑性幅材的相对的边缘使用多个夹具、夹持器或其他膜边缘抓紧装置来抓紧热塑性层,使得通过沿着发散导轨以不同的速度推进抓紧装置来获得沿期望方向的单轴和双轴拉伸。在纵向上增加夹具速度通常引起纵向拉伸。使用平膜拉幅机设备进行与纵向和横向成角度的拉伸也是可能的。还可例如通过美国专利7,897,078(Petersen等人)和其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所公开的方法和设备来完成单轴和双轴拉伸。平膜拉幅机设备可例如从德国锡格斯多夫的布鲁克纳机械公司(BrücknerMaschinenbau GmbH,Siegsdorf,Germany)商购获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拉伸之后,背衬的平均厚度为至多150μm、125μm、100μm、80μm或75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背衬在拉伸之后的平均厚度在30μm至150μm、50μm至150μm或50μm至125μm的范围内。一般来讲,背衬在拉伸之前或之后不具有通孔。然而,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具有工具元件的膜中的凹坑可利用火焰打开操作,其中将明火施加到闭合端,导致凹坑打开,从而产生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和/或柱在拉伸之后的密度可为至多约1182/cm2(7500/in2)或至多约787/cm2(5000/in2)。例如,在2/cm2(13/in2)至1182/cm2(7500/in2)、124/cm2(800/in2)至787/cm2(5000/in2)、248/cm2(1600/in2)至550/cm2(3500/in2)或248/cm2(1600/in2)至394/cm2(2500/in2)范围内的拉伸之后密度可为有用的。同样,导轨区段和柱的排的间距不必是均匀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背衬包括多层构造。多层构造可包括2至10、2至5或2至3层。多层可以包括膜、粘合剂和接合层。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将多层接合在一起,包括涂覆、粘合剂结合和挤出层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具有突出的导轨区段和柱的背衬可由热塑性材料的多层熔融流制成(例如,使用上述方法中的任一种)。这可产生至少部分地由与主要形成背衬的热塑性材料不同的热塑性材料形成的突出的导轨区段和柱。由多层熔融流制成的各种构型的直立柱示于例如美国专利6,106,922(Cejka等人)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背衬(包括多层背衬)的厚度加上导轨区段的高度为至多3300微米、2000微米、1000微米、900微米、800微米、700微米、650微米、600微米、500微米、540微米或400微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公开的紧固系统的厚度为至多3300微米、2000微米、1000微米、900微米、800微米、750微米或700微米,其中第一紧固件构件和第二紧固件构件彼此接合。
紧固件的抗弯刚度(例如,在平行于紧固件宽度的轴线处)受以下各项的影响:构成背衬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的模量,构成背衬的一个或多个层的厚度,背衬上的结构(包括导轨区段和柱)之间的距离,以及紧固件平行于弯曲轴线的尺寸。一般来讲,材料,紧固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层的厚度,以及结构之间的距离可被选择成向紧固件提供期望的抗弯刚度。有利地,在本公开的紧固件的许多实施方案中,紧固件的抗弯刚度足够低,使得当紧固件弯曲时紧固件不会无意地打开。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的一些中,处于闭合构型的紧固件的抗弯刚度在100mN/mm至1500mN/mm、200mN/mm至1200mN/mm或300mN/mm至1000mN/mm的范围内,如通过抗弯刚度测试方法所测量的,例如如以下实施例中所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紧固件和/或紧固件的背衬包括接合层。接合层可包括弹性体材料或熔点比与导轨区段和柱成一体的背衬的熔点低的其他材料。可用于此类接合层的弹性体的示例包括弹性体,诸如ABA嵌段共聚物(例如,其中A嵌段是聚苯乙烯并且主要由取代(例如,烷基化)或未取代的部分形成,并且B嵌段主要由可被氢化的共轭二烯(例如,异戊二烯和1,3-丁二烯)形成),聚氨酯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例如,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烯烃嵌段共聚物,聚酰胺弹性体,乙烯乙酸乙烯酯弹性体和聚酯弹性体。可用的聚烯烃弹性体的示例包括乙烯丙烯弹性体、乙烯辛烯弹性体、乙烯丙烯二烯弹性体、乙烯丙烯辛烯弹性体、聚丁二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丁烯或它们的组合。各种弹性体聚合物和其他聚合物可被共混以具有不同程度的弹性体特性。例如,这些弹性体材料中的任一种可以50重量%至95重量%的范围存在于与上述热塑性塑料中的任一种的共混物中以便形成与导轨区段和柱成一体的背衬。
多种类型的弹性体可商购获得,包括以商品名“STYROFLEX”来自新泽西州弗洛勒姆帕克的巴斯夫公司(BASF,Florham Park,N.J.)、以商品名“KRATON”来自德克萨斯州休斯敦的科腾聚合物公司(Kraton Polymers,Houston,Tex.)、以商品名“PELLETHANE”、“INFUSE”、“VERSIFY”、“NORDEL”和“ENGAGE”来自密歇根州米德兰的陶氏化学公司(DowChemical,Midland,Mich.),以商品名“ARNITEL”来自荷兰海尔伦的帝斯曼公司(DSM,Heerlen,Netherlands)、以商品名“HYTREL”来自特拉华州威明顿的杜邦公司(E.I.duPontde Nemours and Company,Wilmington,Del.)、以商品名“VISTAMAXX”来自德克萨斯州欧文的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Irving,Tex.)等的那些。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紧固件和/或紧固件的背衬包括热熔融粘合剂层。热熔融粘合剂在室温下通常是非粘性的,并且使用热熔融粘合剂可减少膜处理和层合期间对装备的污染。合适的热熔融粘合剂包括基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烯烃、聚酰胺、聚酯、聚氨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和聚碳酸酯的那些,并可包括多种增粘树脂、增塑剂、颜料、填料和稳定剂。合适的热熔融粘合剂的示例包括以商品名“3M SCOTCH-WELD”热熔融粘合剂(例如,产品3731B和3764PG)购自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3M公司(3M Company,St.Paul,Minn.)的那些。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粘合剂可以是导电的。
图5示出了自配合紧固件500,其在结构和构型上类似于本文所述的紧固件1,不同的是自配合紧固件500是至少部分导电的,并且具有设置在自配合紧固件的一部分上的接触元件。如自配合紧固件500中所示,接触元件包括设置在导轨元件和背衬502的部分上的导电层。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接触元件在第一侧面504上仅包括导电层或导电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接触元件包括所有导电层和导电桩。
自配合紧固件500包括第一侧面504和第二侧面54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侧面504具有从背衬502朝远侧突出的紧固件元件。第二侧面542可为旨在与目标表面诸如皮肤、第一电子装置等接合的侧面。第二侧面542还可具有设置在其上的任选的导电层548。例如,导电层548可被构造用于与下面的目标表面(例如,皮肤表面或电子装置)保持电通路。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548为非连续的。例如,导电层548与导电层544之间可以是可电隔离导电层的电绝缘层546。
第一侧面504可包括多个柱元件(例如,柱元件564和柱元件566)。柱元件可被布置成单独的柱的排。例如,柱元件564可包括柱508,并且柱元件566可包括柱506。第一侧面504还可包括多个导轨元件(例如,导轨元件558、导轨元件562和导轨元件560)。每个导轨元件可包括被布置成排的多个导轨区段。例如,导轨元件558可包括导轨区段530,导轨元件562可包括导轨区段522,并且导轨元件560可包括导轨区段510。
柱元件或导轨元件的数目是可变的,具有不同的可能构型选项,并且仅作为说明性示例示出。柱元件以与导轨元件交替的构型示出。例如,柱506被示出为在导轨区段510和导轨区段522之间。柱508被示出为在导轨区段530和导轨区段522之间。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柱元件可以是任选的,因为存在仅利用多个导轨元件的构型。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多个导轨元件和/或多个柱元件的部分可具有设置在其上的至少一个导电层。例如,导轨元件的盖部分以及基部部分的一部分可具有设置在其上的导电层,例如,对于盖部分514,为导电层520;对于盖部分526,为导电层528;并且对于盖部分516,为导电层534。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可设置在盖部分的顶表面上。导电层可覆盖盖部分的全部顶表面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或甚至整个顶表面。
背衬502的第一侧面504可具有设置在多个导轨元件和/或多个柱元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导电层。例如,导电层536可以设置在背衬502(第一侧面504)上与导轨元件560相邻处,并且还可以设置在导轨区段510的相邻基部部分512上。在另一个示例中,导电层540可设置在第一侧面504上位于柱元件564和导轨元件558之间。例如,导电层540可设置在第一侧面504上位于导轨元件558的右侧。导电层可以线性方式在纵向方向上连续延伸,并且沿宽度与其他导电层(例如,导电层538和导电层540)分离。
导电层538可从柱506的基部部分524延伸到基部部分552。设置在背衬502上的导电层可具有不均匀的厚度。此外,基部部分和背衬502之间的导电层可具有不大于0.25mm、不大于0.1mm的拐角半径。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可经由气相沉积或溅射来施加。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柱或柱元件的基部部分可被限定为柱元件的高度Z3的至少四分之一。例如,基部部分554可为柱508的高度Z3的至少四分之一。导轨元件的基部部分可由尺寸Z2限定,该尺寸由盖部分决定。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自配合紧固件500中的导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导轨元件可包括穿过其中的导电桩。导电桩可穿透导轨元件或导轨区段,并且大致居中在导轨元件的基部部分上。例如,导电桩518可穿透盖部分514和基部部分512两者,使得导电桩518形成从第二侧面542的导电层520到导电层544的导电路径。
同样,导电桩532可穿过背衬502的导电层548穿透盖部分516和基部部分556以形成从导电层534到导电层548的导电路径。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桩可以是导电的刚性元件。导电桩也可为具有导电的盖部分和/或基部部分的导轨元件。例如,导电桩可以是具有嵌入导轨元件并与导轨元件一体形成的金属化颗粒的聚合物,使得盖部分和第二侧面形成电通路。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534、导电桩532、导电层548形成第一电通路。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544、导电桩518和导电层520可形成第二电通路。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540、导电层550和导电桩568可形成第三电通路。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548可以延伸以覆盖背衬502的整个第二侧面542,然后覆盖导电层534、导电层540和导电层520。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544和导电层548由电绝缘层546分开。电绝缘层546可作为单独的层存在或可与背衬502本身成一体,例如,如果背衬502可由电绝缘材料形成,从而使电绝缘层546与背衬502成一体。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548可在电学上不同于电绝缘层546和导电层544。例如,导电层544可由与导电层548不同的材料形成,这将赋予导电层544适用于不同电气应用的不同电气特性。电绝缘层546可沿纵向方向布置,并且与导电层544和导电层548交替布置。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548可以与导轨元件558对准(如图6所述)。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桩是任选的。导电层528可形成不同且单独的电通路。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与具有导电桩的导轨区段相邻的导电层(例如,导电层540)也可电耦合到盖部分的顶部(例如,导电层534)。这可便于从自配合紧固件500的第二侧面542到另一个自配合紧固件的第二侧面的电连接。电耦合的示例可包括穿过背衬502或基部部分556的第二导电桩,使得导电层540形成通向导电层548的电通路。
图6示出了自配合紧固件500的不同视图。自配合紧固件500包括柱508、导轨区段530、导电层534、导电层540、电绝缘层546和导电层548。如图所示,除了导电层540的延伸到导轨区段530的基部部分上的部分之外,导电层540在纵向方向上连续延伸。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轨区段的每个盖部分可具有其自身的导电层。例如,导电层534可不同于用于导轨元件558中的不同导轨区段的导电层。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540可在纵向方向上是连续的,或者也可基于与导轨区段的接近度来分段。如本文所示,导轨元件558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在宽度尺寸上与柱元件564交替。
图7示出了包括如图5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500和第二自配合紧固件702的紧固系统700。第二自配合紧固件702被构造成类似于自配合紧固件500。
例如,第二自配合紧固件702包括背衬704。背衬704可以具有第一侧面706和第二侧面708。导电层710可以设置在第二侧面708上。尽管未示出,但是背衬704还可以具有设置在其上在导电层710的区域外部的电绝缘层。背衬704可具有从第一侧面706延伸的多个特征部。例如,背衬704可具有以交替方式布置的柱元件714、导轨元件718、柱元件724和导轨元件728。如图所示,导轨元件中的仅一些导轨元件具有插入穿过其中的导电桩。例如,导轨元件718可具有穿过基部部分732和盖部分734插入并居中的导电桩720。导电桩720可接触设置在盖部分734的顶表面上的导电层72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轨元件和柱元件可沿纵向是连续的(不同于自配合紧固件500中所述的导轨区段和柱的排)。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可设置在第一侧面706上位于导轨元件和/或柱元件之间。例如,导电层716可以与导轨元件728相邻,并且导电层726可以与导轨元件718相邻,类似于图5中的自配合紧固件500。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730可设置在盖部分736的顶表面上。
作为系统,自配合紧固件500能够相对于第二自配合紧固件702滑动(例如,在纵向方向上),同时保持例如导电层538和导电层730;导电层528和导电层726;导电层722和导电层540;以及导电层534和导电层716之间的电连接。
紧固系统700可具有多个电通路。在电通路738中,如果导电层716电耦合到导电桩720,则导电层548可电耦合到导电层710,并且形成接地电连接。另选地,在电通路738中,导电层548、导电桩532、导电层534、导电桩744和导电层712电耦合。在电通路740中,导电层540可接触导电层722以形成从导电层550到导电层710的纵向导电路径。在电通路742中,导电层538可接触导电层730以形成纵向导电路径。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紧固系统700的自配合紧固件可以由与图1至图5中紧固件1所述相同的方法形成。
图8示出了紧固系统700的顶视图,示出了第二自配合紧固件702能够围绕纵向方向而不是宽度尺寸移动。导轨元件718电耦合到导电层540,并且机械联接到导轨元件558(包括导轨区段530)。导轨元件728电耦合到导电层538,并且机械联接到导轨元件562(包括导轨区段522)。自配合紧固件500可具有多个排(示出为三排,包括横跨宽度尺寸布置的导轨元件558、柱元件564和导轨元件562)。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层可被设置为沿纵向方向的连续层(无中断)。因此,自配合紧固件500将具有由导电层制成的纵向设置的导电条的排。例如,导电层540可设置在导轨区段530和导轨元件558中的另一个导轨元件之间。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轨元件的排中的至少一个导轨元件可具有导电桩,使得在附接到导电桩的装置和导电层之间存在电连接。
图9示出了包括自配合紧固件902和自配合紧固件910的紧固系统900的实施方案。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接触元件为从背衬延伸的单独特征部。自配合紧固件902可具有从背衬906延伸的导轨元件918、接触元件912和柱元件914。自配合紧固件910可具有从背衬908延伸的柱元件916、接触元件922和导轨元件920。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两个柱元件均可在柱元件的整个长度上为I形的,并且两个导轨元件均可在导轨元件的整个长度上为T形的。
本文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902和自配合紧固件500之间的一个区别在于导轨元件和柱元件在纵向方向上是连续的,而在宽度尺寸上没有中断。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背衬906可为不均匀的,并且具有在纵向方向上连续延伸且在宽度尺寸上不同的多个区段。例如,包括背衬区段904的多个背衬区段可形成背衬906。背衬区段904可以与具有不同电特性的背衬906不同。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接触元件912可设置在背衬区段904上。在另一个示例中,柱元件914、接触元件912和导轨元件918可以各自从单独的背衬区段延伸,并且可以接合在一起以形成背衬906。
在至少一个示例中,接触元件912可由导电材料形成,并且具有导电材料作为背衬区段904,而背衬906由电绝缘材料形成。因此,背衬906可具有与非导电材料相邻的导电材料。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背衬可使用(型材)挤出形成,并且使用如美国专利号6,592,800中所述的粘结技术接合在一起。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材料为可挤出的或能够沉积在聚合物物质上。示例可包括使用各种掺杂剂和酸组合的金属、金属聚合物组合物、炭黑聚合物组合物、导电聚合物诸如聚苯胺-ES、聚苯胺-EB、聚苯胺-LS、反式聚乙炔、聚对亚苯、聚(3-乙烯基苝)、聚吡咯、聚(2,5-双(3-十四烷基噻吩-2-基)噻吩并[3,2-b]噻吩)、聚(2-(3-噻吩基氧基)乙磺酸盐)、聚噻吩或其组合。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导轨元件920可在一个侧面上与T形形状底部处的另一个导轨元件950接合,并且在T形形状的侧面上与柱元件914接合。这可允许自配合紧固件902能够相对于自配合紧固件910沿纵向方向滑动。
对于自配合紧固件902,接触元件912被示出为具有弧形形状928。如本文所提及的弧形形状可指部分弧形形状(如弧形形状928或弧形形状930所示)或拱形(如图10所述)。接触元件912可具有附接到背衬区段904的第一基部部分932。远侧端部924从背衬区段904朝远侧延伸。远侧端部924可从第一基部部分932偏移。例如,远侧端部924可沿着平行于第一轴线938的轴线不与第一基部部分932对准。第一轴线938可从背衬906的平面垂直地延伸。
弧形形状928可包括内表面942和外表面946。内表面942的截面的弧形尺寸小于外表面946的截面的弧形尺寸。例如,对于相同长度的接触元件912,内表面942的表面积小于外表面946的表面积。当朝向背衬区段904并沿着第一轴线938施加到接触元件912时,抗力940可导致接触元件912回弹。
对于自配合紧固件910,接触元件922被示出为具有类似于接触元件912的弧形形状930。接触元件922可具有附接到背衬908的第一基部部分934。远侧端部926从背衬908朝远侧延伸。远侧端部926可从第一基部部分934偏移。
弧形形状930可包括内表面944和外表面948。内表面944的截面的尺寸小于外表面948的截面的尺寸。例如,对于相同长度的接触元件922,内表面944的表面积小于外表面948的表面积。当沿着第一轴线938朝向背衬908施加到接触元件922时,抗力936可导致接触元件922回弹。
接触元件912可被构造用于接触接触元件922。两个接触元件均可具有允许在厚度尺寸上具有抗力的形状,使得当施加向下压力时接触元件回弹。接触元件可面向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例如,接触元件912被示出为具有朝向左(当特征部向上指向时,对比第一基部部分932并相对于导轨元件918)取向的远侧端部924,并且接触元件922被示出为具有朝向左(对比第一基部部分934并相对于导轨元件920)取向的远侧端部926。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当两个自配合紧固件配合形成侧面A形形状时,远侧端部924可沿与远侧端部926相同的方向取向。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远侧端部924的外表面946可接触远侧端部926的外表面948,使得当导轨元件950与导轨元件918配合时,接触元件912或接触元件922的抗力导致每个接触元件保持接触。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导轨元件950与导轨元件918配合时,内表面944可接触内表面942。接触元件能够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滑动。
尽管在纵向方向上被示出为连续导轨,但导轨元件和柱元件可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被分段。接触元件可被构造成连续的,使得导电路径在纵向方向上纵向地从一端到另一端形成。
图10示出了具有不同自配合紧固件的紧固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紧固系统1000可被构造成类似于紧固系统900,不同的是具有不同的接触元件。例如,紧固系统1000可包括自配合紧固件1002和自配合紧固件1004。自配合紧固件1002可包括背衬1006,并且自配合紧固件1004可包括背衬1008。接触元件1018可从背衬1006延伸,并且接触元件1020可从背衬1008延伸。
接触元件1018和接触元件1020可被成形为类似于从背衬1006和背衬1008延伸的(完整的)拱形。接触元件1018可包括第一基部部分1010和第二基部部分1014,并且接触元件1020可包括第一基部部分1012和第二基部部分1016。第一基部部分1010与第二基部部分1014间隔开。接触元件1018的壁可朝远侧延伸,并且会聚到形成顶点1026的远侧端部1024。类似地,接触元件1020的壁可朝远侧延伸,并且会聚到形成顶点1028的远侧端部1022。接触元件1020和接触元件1018的壁可形成管1030和管1032。管1030可完全封装空间。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管1030可被构造用于在纵向方向上输送或填充有流体(诸如药物、盐水、空气、氮气、氧气、水或生物流体诸如血液或胰岛素)。类似于接触元件912,接触元件1018和接触元件1020可响应于从远侧端部朝向背衬的抗力而提供回弹力。
当自配合紧固件1002与自配合紧固件1004配合时,来自自配合紧固件1002的导轨元件1034可与自配合紧固件1004上的导轨元件1036互锁。接触元件1018或接触元件1020可具有允许相对于接触元件1020或接触元件1018的接触和抗力的高度。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紧固系统900或紧固系统1000的接触元件可具有大于图1A所述的Z2尺寸的从基部到远侧端部的高度。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接触元件(来自图9的接触元件912和接触元件922的弧或者接触元件1020和接触元件1018的顶点)可具有从背衬表面到顶点或远侧端部的外表面的高度,该高度为图1A中所述的Z2尺寸的至少102%、至少104%、至少106%、至少108%或至少110%。自配合紧固件1002可形成为如图9所述的区段。例如,自配合紧固件1002可具有使用型材挤出形成并接合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背衬区段。
图11示出了电子系统1100的概述。电子系统1100包括哺乳动物对象1104、紧固系统1200和一个或多个电子装置诸如第一电子装置1102。紧固系统1200可包括本文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的任何组合。例如,紧固系统1200可以指与自配合紧固件1002配对的自配合紧固件902。自配合紧固件可包括各种粘合剂或机械接合,以将自配合紧固件的背衬可释放地附接到哺乳动物对象1104。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背衬可以附接到第一电子装置1102,并且第一自配合紧固件的接触元件可以接触第二自配合紧固件的接触元件。第二自配合紧固件的背衬可附接到哺乳动物对象1104的皮肤。因此,导电路径可经由接触元件从电子装置到皮肤形成,或经由接触元件从第一电子装置到第二电子装置形成。
图12A示出了本文所述的紧固系统1200的更详细视图。紧固系统1200可包括自配合紧固件1202、第一电子装置1102和第二电子装置1208。自配合紧固件1202可形成轨道,使得当自配合紧固件1214附接到电子装置,并且第一电子装置1102电耦合到自配合紧固件1202的一部分时,第一电子装置1102、第二电子装置1208或两者能够在纵向方向上滑动1210。
如图12B所示,自配合紧固件1202可具有两个侧面,即第一侧面1216和第二侧面1220。第一侧面1216(具有导轨元件和接触元件)可面向另一个自配合紧固件(例如,自配合紧固件1214)。第二侧面1220可以是其上设置有粘合剂1204的未特征化表面。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粘合剂1204可为对皮肤1206造成最小刺激的皮肤相容性(压敏)粘合剂,诸如由3M(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出售的有机硅粘合剂。粘合剂1204可任选地覆盖有剥离衬垫,直到自配合紧固件1202准备好附接到皮肤1206。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自配合紧固件1202的宽度1226至少为粘合剂1204的宽度。如果接地,则自配合紧固件1202的特征化表面的一部分可电耦合到皮肤1206。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的紧固件中的任一个紧固件的背衬或背衬区段、导轨元件、接触元件或柱元件的任何部分可为透明或半透明的,使得该部分被构造用于用作光导。构造和材料的示例可见于美国专利号U.S.8,758,237;9,480,760;和8,877,125中,这些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光可纵向穿过并沿着导轨元件、接触元件或柱元件传输。在另一个示例中,光可朝向皮肤导向,即,沿着垂直于皮肤的轴线通过导轨元件、接触元件、柱元件和/或背衬。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将紧固件1202附接到皮肤1206的粘合剂1204可以是光学通透的。
自配合紧固件1214可经由粘合剂1212附接到第一电子装置110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自配合紧固件1214的一个或多个特征部可以将来自第一电子装置1102的引线通过背衬(例如,经由导电桩或穿透背衬到接触元件上的引线)电耦合到自配合紧固件1214的特征化表面上。自配合紧固件1214可具有第一侧面1218(具有导轨元件和其他特征部)和大致非特征化的第二侧面1222。自配合紧固件1214可被构造成使得第一电子装置1102可形成从第一侧面1218到第一电子装置1102的电通路。
自配合紧固件1214的第一侧面1218可面向自配合紧固件1202的第一侧面1216,并且与导轨元件和接触元件机械接合。电信号可经由电通路从第一电子装置1102通过自配合紧固件1202纵向传输到第二电子装置1208。第一电子装置1102的宽度1224可以至少是自配合紧固件1214的宽度。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宽度1224可不大于宽度1226。
图13示出了类似于电子系统1100的电子系统1300。电子系统1100包括设置在基材(例如,基材1316)上的多个自配合紧固件。每个自配合紧固件可具有如本文所述的至少一个接触元件。基材1316可被构造成适形于皮肤1320,并且足够坚固以在粘附到皮肤1320时支撑自配合紧固件1302或自配合紧固件1308。
电子系统1300示出了设置在基材1316上的自配合紧固件1302和自配合紧固件1308。基材1316可为透明医用敷料,诸如水性胶体敷料。透明医用敷料的示例可以商品名Tegaderm从3M(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商购获得。自配合紧固件可利用粘合剂固定到基材1316或可形成于其中。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基材1318具有固定在其上的第一电子装置1314。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子装置1314可固定到基材1318。例如,基材1318可以是印刷电路板。
自配合紧固件1302可与自配合紧固件1304配合,并且自配合紧固件1308可与自配合紧固件1310配合。自配合紧固件1310和自配合紧固件1304可设置在基材1318上,使得基材1318能够沿着由自配合紧固件1302和自配合紧固件1308形成的轨道在纵向方向上滑动。基材1318可相对于基材1316更具刚性。此外,来自第一电子装置1314的电信号可沿着自配合紧固件1302和自配合紧固件1308以及自配合紧固件1312和自配合紧固件1306传输。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基材1318可支撑第二电子装置或其他基材。例如,基材1318可具有设置在其上的自配合紧固件1306和自配合紧固件1312。自配合紧固件1306和自配合紧固件1312可被构造用于与另一个基材上的其他自配合紧固件配合,使得基材堆叠并且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形成足以沿着电通路传输电信号的电连接。
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列表:
1.一种自配合紧固件,所述自配合紧固件包括:
背衬,所述背衬具有第一侧面;和
导轨元件,所述导轨元件从所述背衬的所述第一侧面垂直突出,所述导轨元件沿所述背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
导电接触元件,所述导电接触元件靠近所述导轨元件;
其中所述导轨元件具有附接到所述背衬的所述第一侧面的基部部分和远离所述背衬的盖部分,
其中所述盖部分具有大于所述基部部分的宽度的盖宽度,
其中所述盖部分在相对侧上悬于所述基部部分之上。
2.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导轨元件包括布置成排的多个导轨区段。
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
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的所述厚度与所述导轨区段的高度的组合为至多3300微米。
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的所述厚度与所述导轨区段的所述高度的组合不大于1500微米。
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的所述厚度与所述导轨区段的所述高度的组合不大于500微米。
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还包括柱元件,所述柱元件从所述背衬的所述第一侧面垂直地延伸并沿所述背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导轨元件相邻。
8.根据实施方案7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柱元件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导轨元件的所述高度。
9.根据实施方案7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柱元件包括布置成排的多个柱,在所述柱的排中的一排中的柱的数目多于在所述导轨区段的排中的一排中的导轨区段的数目。
10.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导轨区段的所述基部部分的所述长度大于所述柱的长度。
11.根据实施方案10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导轨区段的所述基部部分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为所述柱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所述长度的至少两倍。
12.根据实施方案11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导轨区段的所述基部部分的所述长度是所述柱的所述长度的至少三倍。
13.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在所述柱的排中的一个排中的柱的数目为在所述导轨区段的排中的一个排中的导轨区段的数目的至少1.5倍。
14.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在所述柱的排中的一个排中的柱的数目为在所述导轨区段的排中的一个排中的导轨区段的数目的至少两倍。
15.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柱中的每个柱具有以下中的至少一项:高度与宽度纵横比为至少1.5:1,或高度与长度纵横比为至少1.5:1。
16.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柱中的每个柱具有以下中的至少一项:高度与宽度纵横比为至少2:1,或高度与长度纵横比为至少2:1。
17.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柱的排具有比所述导轨区段的排更低的抗弯刚度。
18.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柱的所述高度不大于所述导轨区段的所述高度的95%。
19.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柱具有附接到所述背衬的基部以及远侧末端,其中所述远侧端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基部的横截面积。
20.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在相邻排中在所述柱中的一个柱与所述导轨区段的所述基部部分中的一个基部部分之间的宽度尺寸中的最短距离不大于所述盖宽度的20%。
21.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自配合紧固件具有与所述柱的排中的至少三个排交替的所述导轨区段的排中的至少三个排。
22.根据实施方案21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自配合紧固件具有与所述柱的排中的至少五个排交替的所述导轨区段的排中的至少五个排。
23.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还包括接合层,所述接合层位于所述背衬的与所述导轨区段的排和所述柱的排相对的主表面上。
24.根据实施方案23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合层包含聚烯烃弹性体。
2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基部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基部部分的宽度。
26.根据实施方案25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基部部分的所述长度与所述基部部分的所述宽度的比率为至少2:1。
27.根据实施方案26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基部部分的所述长度与所述基部部分的所述宽度的比率为至少5:1。
28.根据实施方案27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基部部分的所述长度与所述基部部分的所述宽度的比率为至少10:1。
2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基部部分是连续的,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取向。
3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盖部分在所有侧上悬于所述基部部分之上。
3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盖部分在相对侧上以至少25微米的量悬于所述基部部分之上。
3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形成为没有通孔。
3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从所述背衬的第一侧面垂直地延伸并且与所述导轨元件相邻。
34.根据实施方案33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包括接合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背衬区段。
35.根据实施方案34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从第一背衬区段的所述第一侧面垂直地延伸,并且导轨元件从第二背衬区段的所述第一侧面垂直地延伸。
35a.根据实施方案35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和所述第一背衬区段一体形成。
3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被构造成响应于从所述接触元件的远侧端部朝向所述背衬的向下压力而提供抗力。
3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包括远侧端部和第一基部部分。
3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远侧端部不与从所述第一基部部分垂直地延伸的第一轴线对准。
39.根据实施方案38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形成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弧形形状,所述外表面具有比所述内表面更大的面积。
40.根据实施方案3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外表面的一部分包括导电层。
41.根据实施方案39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弧形形状是半径小于180度的部分弧形形状。
42.根据实施方案37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包括第一基部部分和第二基部部分,所述第一基部部分和第二基部部分两者均从所述背衬延伸,并且所述远侧端部为顶点。
43.根据实施方案42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沿所述背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从所述背衬到所述顶点的高度,所述高度至少为所述基部部分的所述高度并且不大于所述基部部分的两倍。
44.根据实施方案42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一基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基部部分各自具有内表面,所述第一基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基部部分的所述内表面以及所述顶点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形成管。
45.根据实施方案44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管填充有药物或生物流体。
46.根据实施方案33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被构造成响应于从所述接触元件的远侧端部朝向所述背衬施加的向下力而提供回弹力。
47.根据实施方案46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具有从背衬到所述远侧端部的高度,所述高度至少为所述导轨元件的基部部分的高度。
4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包含导电材料,但是所述导轨元件不包含所述导电材料。
49.根据实施方案48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炭黑、金属组合物、导电聚合物或它们的组合。
5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盖部分的一部分上,并且设置在所述背衬的所述第一侧面上与基部部分相邻。
50a.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背衬的包括所述盖部分、所述柱元件和与所述柱元件相邻的区域的整个第一侧面上。
51.根据实施方案50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形成为所述柱元件的表面上的导电层。
5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具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接触元件包括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沿所述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一部分上并与所述导轨元件对准,还包括导电桩,所述导电桩电耦合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
5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二侧面是未特征化的。
5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还包括:
第二导轨元件,所述第二导轨元件从所述背衬的所述第一侧面朝远侧延伸,所述第二导轨元件包括盖部分;
第二接触元件,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包括:
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盖部分的一部分上,
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背衬的所述第二侧面上,以及
导电桩,所述导电桩形成为电耦合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形成导电路径。
5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还包括第三接触元件,所述第三接触元件包括:
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背衬的所述第一侧面上邻近所述导轨元件,并且设置在所述导轨元件的所述基部部分的一部分上;
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背衬的所述第二侧面上,并且在所述宽度尺寸上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对准;
导电桩,所述导电桩跨所述背衬的所述厚度将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耦合。
5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元件与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和所述第三接触元件电绝缘。
5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柱元件沿所述宽度尺寸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元件和所述第一导轨元件之间。
58.根据实施方案57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盖宽度大于所述柱元件和所述导轨元件之间的距离。
58a.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所述接触元件、导轨元件或柱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可用作光导。
58b.根据实施方案58a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光学通透的粘合剂。
58c.根据实施方案58b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的一部分是透明的。
59.一种紧固系统,所述紧固系统包括:
第一自配合紧固件和第二自配合紧固件,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和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两者均根据实施方案1至58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进行构造。
60.根据实施方案59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基部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基部部分的所述宽度。
61.根据实施方案60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当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被紧固时,它们可以在平行于所述背衬的所述长度的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滑动。
62.根据实施方案61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当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经历紧固时,所述柱远离所述导轨区段弯曲,同时所述第一紧固构件和所述第二紧固构件的所述导轨区段的所述盖部分越过彼此通过,然后在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被紧固之后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
6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或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背衬形成为没有通孔。
6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的所述接触元件朝向彼此摩擦抵抗,使得当相对于彼此滑动时,力被施加到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和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的所述接触元件。
6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的所述导轨元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的所述导轨元件对准,使得当紧固时,所述第一导轨元件的所述盖接合所述第二导轨元件的所述盖。
66.根据实施方案65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盖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导轨元件的所述盖部分的悬伸部的部分接触所述第二紧固构件的所述导轨元件的所述基部部分。
6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的所述接触元件在紧固所述导轨区段时彼此接触并且形成电连接。
68.根据实施方案67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中的每一者包括彼此电绝缘的至少两个导电路径。
69.根据实施方案68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三接触元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接触元件和第四接触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元件和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可释放地联接,并且所述第三接触元件和所述第四接触元件可释放地联接,所述第一接触元件与所述第二接触元件电绝缘。
70.根据实施方案67所述的紧固系统,还包括多个导电路径。
71.根据实施方案70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从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的所述第二侧面到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的所述第二侧面形成所述导电路径中的至少一个导电路径。
72.根据实施方案71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导电路径中的至少一个导电路径穿过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的背衬区段形成。
73.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系统,还包括压敏粘合剂,所述压敏粘合剂设置在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或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背衬的所述第二侧面上。
74.一种电子系统,所述电子系统包括:
根据实施方案59至73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系统,以及
第一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装置上,并且电耦合到所述第一电子装置。
75.根据实施方案74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被配置用于测量一个或多个生理参数。
76.根据实施方案75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接收电力,并且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电耦合到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的所述第二侧面。
77.根据实施方案76所述的电子系统,还包括第二自配合紧固件,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电耦合到所述第一电子装置。
78.根据实施方案77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具有比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更大的长度,并且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能够沿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滑动,同时保持所述两个紧固件构件之间的电连接。
79.根据实施方案78所述的电子系统,还包括第三紧固件构件,所述第三紧固件构件电耦合到第二电子装置,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紧固件滑动,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经由所述第二紧固件电耦合到所述第二电子装置。
80.根据实施方案79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是电池或传感器。
81.根据实施方案80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经由部分地由所述第二紧固件中的第一接触元件限定的第一电通路向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提供电信号,并且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中的第二接触元件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接收电荷。
82.根据实施方案81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紧固件被构造用于将流体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输送到所述第二电子装置。
83.根据实施方案82所述的电子系统,还包括哺乳动物对象,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或所述第二紧固件以足以从所述哺乳动物对象接收体液的方式流体联接到所述哺乳动物对象的所述皮肤。
84.根据实施方案83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当附接到所述皮肤时,所述第二紧固件的所述第二侧面建立从所述皮肤到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的所述第二侧面的接地连接。
85.一种制备根据实施方案1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的方法,包括:
沿纵向方向挤出导轨元件和第一背衬区段,其中所述导轨元件具有小于所述背衬区段的所述宽度的盖宽度,所述背衬区段由电绝缘材料形成;
沿纵向方向挤出接触元件和第二背衬区段,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和所述第二背衬区段由导电材料形成;
将所述第一背衬区段和所述第二背衬区段接合在一起。
86.一种使用根据实施方案59至84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系统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的第二侧面粘附到第一电子装置,使得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的所述接触元件电耦合到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一部分;以及
将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的第二侧面粘附到哺乳动物对象的所述皮肤,其中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沿所述纵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
通过用向下力按压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来将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的所述第一侧面连接到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的所述第一侧面。
87.一种使用根据实施方案86所述的紧固系统的方法,还包括沿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滑动所述第一电子装置。
88.一种套件,所述套件包括:
根据实施方案1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自配合紧固件;和
包装件。
89.根据实施方案88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是连续的,并且处于足以配合在所述包装件内部的卷绕构型。
90.根据实施方案88所述的套件,还包括第一电子装置。
91.根据实施方案88所述的套件,还包括第二自配合紧固件。
92.根据实施方案88所述的套件,还包括自配合紧固件的可延伸部或刚性延伸部。
后接列表的短语“包括(含)……中的至少一个(种)”是指包括(含)该列表中任何一个项目以及该列表中两个或更多个项目的任意组合。后接列表的短语“……中的至少一个(种)”是指该列表中任何一个项目或者该列表中两个或更多个项目的任意组合。
如本文所用,术语“或”一般按其通常的意义使用,包括“和/或”,除非该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
术语“和/或”意指所列要素中的一个或全部,或者所列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
如本文所用,术语“纵向”(MD)表示在制造工艺期间运行材料幅材的方向。当从连续幅材上切割条带时,纵向上的尺寸对应于条带的长度“L”。术语“纵向”(machinedirection)和“纵向方向”(longitudinal direction)可互换使用。如本文使用,术语“横向”(CD)表示与纵向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当从连续幅材上切割条带时,横向上的尺寸对应于条带的宽度“W”。因此,术语“宽度”通常是指在背衬的第一侧面(特征化侧面)的平面中的较短尺寸,该第一表面是支承导轨区段和柱的表面。如本文所用,术语“厚度”通常是指紧固件的最小尺寸,该尺寸是垂直于背衬的第一侧面的尺寸。
如本文所用,术语“交替”是指导轨区段的一个排设置在柱的任何两个相邻排之间(即,柱的排仅在其之间具有导轨区段的一个排),并且柱的一个排设置在导轨区段的任何两个相邻排之间。
如本文所用,术语“垂直”是指背衬与导轨区段和/或柱之间的关系包括基本上垂直。“基本上垂直”意指由背衬和导轨区段或柱的排限定的平面可偏离垂直至多10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多7.5度或5度)。
术语“生理参数”是指与哺乳动物的身体功能相关的任何测量结果。示例包括体温、心率、ECG、血压、血流量、血容量、呼吸、皮肤状况、颤抖、血糖或它们的组合。
术语“通孔”是指其中分立部件上的突起部穿过基材中的孔插入的技术。
术语“可滑动的”是指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另一个部件滑动的能力。
术语“管”是指中空细长的圆筒形状。
术语“导电的”是指传导电流的能力。导电材料具有至少2西门子/厘米的电导率。
术语“电绝缘的”(electrically insulated)或“电绝缘的”(electricallyinsulative)是指该材料对抗电流的流动的强度。电绝缘是指具有至少10^13欧姆/平方的表面电阻率。
术语“导电层”是指导电材料的均匀层或导电材料的不均匀涂层,使得整个涂层从一端到另一端都是导电的。
术语“哺乳动物对象”是指哺乳类的任何动物,其为雌性体内有乳腺、具有横膈膜和四室心脏的一大类温血脊椎动物。所述类别包括鲸、食肉动物、啮齿动物、蝙蝠、灵长类动物、人类等。
术语“电子装置”是指取决于电子器件的原理并且使用电子流的操纵来进行其操作的器件。电子装置可用于或便于监测哺乳动物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生理参数。电子装置的示例包括心率监视器、可穿戴计算机、胰岛素泵、电池、传感器等。
术语“摩擦抵抗”是指盖法向力乘以基部聚合物自身上的摩擦系数。
如本文所用,关于所测量的量,术语“约”是指所测量的量方面的偏差,这个偏差为如一定程度地小心进行测量的技术人员应当能预期的那种与测量的目标和所用测量装置的精确度相称的偏差。在本文中,“至多”某数字(例如,至多50)包括该数字(例如,50)。
除非另行指出,否则所有数值范围都包括端值以及端值之间的非整数值(例如1至5包括1、1.5、2、2.75、3、3.80、4、5等)。
本公开的这些以及其他方面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显而易见。然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将上述发明内容理解为是对要求保护的主题的限制,该主题仅由如在审查期间可以进行修改的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20)

1.一种自配合紧固件,所述自配合紧固件包括:
背衬,所述背衬具有第一侧面;和
导轨元件,所述导轨元件从所述背衬的第一侧面垂直突出,所述导轨元件沿所述背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
导电接触元件,所述导电接触元件靠近所述导轨元件;
其中所述导轨元件具有附接到所述背衬的第一侧面的基部部分和远离所述背衬的盖部分,
其中所述盖部分具有大于所述基部部分的宽度的盖宽度,
其中所述盖部分在相对侧上悬于所述基部部分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从所述背衬的第一侧面垂直地延伸并且与所述导轨元件相邻,其中所述接触元件被构造成响应于从所述接触元件的远侧端部朝向所述背衬的向下压力而提供抗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包括接合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背衬区段,所述接触元件从第一背衬区段的所述第一侧面垂直地延伸,并且导轨元件从第二背衬区段的所述第一侧面垂直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包括远侧端部和第一基部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远侧端部不与从所述第一基部部分垂直地延伸的第一轴线对准,并且所述接触元件形成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弧形形状,所述外表面具有比所述内表面更大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包括第一基部部分和第二基部部分,所述第一基部部分和第二基部部分两者均从所述背衬延伸并形成顶点,其中所述接触元件沿所述背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从所述背衬到所述顶点的高度,所述高度至少为所述基部部分的高度并且不大于所述基部部分的两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一基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基部部分各自具有内表面,所述第一基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基部部分的内表面以及所述顶点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形成管,其中所述管填充有药物或生物流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盖部分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背衬的第一侧面上与基部部分相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具有第二侧面,所述接触元件包括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沿所述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一部分上并与所述导轨元件对准,所述自配合紧固件还包括导电桩,所述导电桩电耦合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其中所述背衬形成为没有通孔。
11.一种紧固系统,所述紧固系统包括:
第一自配合紧固件和第二自配合紧固件,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和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两者均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配合紧固件进行构造,其中当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被紧固时,它们能够在平行于所述背衬的长度的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的所述接触元件朝向彼此摩擦抵抗,使得当相对于彼此滑动时,力被施加到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和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的所述接触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导轨元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导轨元件对准,使得当紧固时,所述第一导轨元件的盖部分接合所述第二导轨元件的盖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和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的所述接触元件在紧固所述导轨元件时彼此接触并且形成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由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形成的所述紧固系统包括彼此电绝缘的至少两个导电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紧固系统,其中从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的第二侧面到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的第二侧面形成所述导电路径中的至少一个导电路径。
17.一种电子系统,所述电子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系统,和
第一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装置上,并且电耦合到所述第一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被配置用于测量一个或多个生理参数;
第二自配合紧固件,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通过第一自配合紧固件电耦合到所述第一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自配合紧固件能够沿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滑动,同时保持电连接,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的第二侧面被构造用于附接至哺乳动物对象的皮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系统,还包括电耦合到第三自配合紧固件的第二电子装置,所述第三自配合紧固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紧固件滑动,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经由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电耦合到所述第二电子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自配合紧固件被构造用于将流体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输送到所述第二电子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子系统,还包括哺乳动物对象,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或所述第二紧固件以足以从所述哺乳动物对象接收体液的方式流体联接到所述哺乳动物对象的皮肤。
CN202080026768.XA 2019-04-10 2020-04-07 具有导电接触元件的自配合机械紧固件 Active CN113660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31970P 2019-04-10 2019-04-10
US62/831,970 2019-04-10
PCT/IB2020/053310 WO2020208522A1 (en) 2019-04-10 2020-04-07 Self-mating mechanical fastener with conductive contact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0909A true CN113660909A (zh) 2021-11-16
CN113660909B CN113660909B (zh) 2024-08-23

Family

ID=72751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6768.XA Active CN113660909B (zh) 2019-04-10 2020-04-07 具有导电接触元件的自配合机械紧固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2121115B2 (zh)
EP (1) EP3952772B1 (zh)
JP (1) JP2022527584A (zh)
CN (1) CN113660909B (zh)
TW (1) TWI838511B (zh)
WO (1) WO20202085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03794B2 (ja) * 2016-04-01 2019-11-06 Ykk株式会社 成形面ファス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3277A1 (en) * 2000-02-10 2001-08-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elf-mating reclosable binding strap and fastener
CN1350440A (zh) * 1999-05-21 2002-05-22 3M创新有限公司 扣件
US20040057775A1 (en) * 2000-10-10 2004-03-25 Golding-Griessel Lester Harold Coupling device
US20040117955A1 (en) * 2002-10-19 2004-06-24 William Barvosa-Carter Releasable fastener systems and processes
CN1607997A (zh) * 2001-12-28 2005-04-20 3M创新有限公司 背衬和使用该背衬制得的磨具以及制造和使用该背衬和磨具的方法
US20050186387A1 (en) * 2004-02-24 2005-08-25 Gallant Christopher M. Fastener products
US20050217087A1 (en) * 2004-04-05 2005-10-06 Gallant Christopher M Self-engaging, double-sided fastener products
CN1902100A (zh) * 2003-12-02 2007-01-24 维尔克罗工业公司 可重新封闭的包装封闭件
US20080185705A1 (en) * 2005-12-23 2008-08-07 Tessera, Inc. Microelectronic packages and methods therefor
US20090010735A1 (en) * 2007-07-03 2009-01-08 Velcro Industries B.V. Arrays of fastener elements
EP2175704A1 (en) * 2008-10-09 2010-04-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n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ally and mechanically connec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each other
US20140107488A1 (en) * 2012-10-16 2014-04-17 Muffin Incorporated Internal transducer assembly with slip ring
CN107810149A (zh) * 2015-04-13 2018-03-16 埃普利克斯公司 可关闭容器
US20180135674A1 (en) * 2015-06-03 2018-05-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exible displays with interlocking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08705A (en) 1966-07-07 1968-11-05 Minnesota Mining & Mfg Fastener articles
JPS57176132A (en) 1981-04-24 1982-10-29 Junkosha Co Ltd Sheet-shaped resin material
GB2152870B (en) 1984-01-19 1987-03-11 Smith & Nephew Ass Apertured film process
US4775310A (en) 1984-04-16 1988-10-04 Velcro Industries B.V. Apparatus for making a separable fastener
US5113555A (en) 1986-09-08 1992-05-1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ntainer with intermeshable closure members
US4894060A (en) 1988-01-11 1990-01-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Disposable diaper with improved hook fastener portion
JPH0355716U (zh) * 1989-10-03 1991-05-29
JP2902419B2 (ja) 1989-10-13 1999-06-07 大豊工業株式会社 すべり軸受
JP3136490B2 (ja) * 1990-04-02 2001-02-19 株式会社ニフコ 圧着、剥離型プラスチック製ファスナ
US5071363A (en) * 1990-04-18 1991-12-1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iniature multiple conducto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040275A (en) 1990-06-01 1991-08-2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rip material used for forming fasteners
US5077870A (en) 1990-09-21 1992-01-0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ushroom-type hook strip for a mechanical fastener
US5312456A (en) * 1991-01-31 1994-05-17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icromechanical barb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5212853A (en) * 1992-03-10 1993-05-25 Nifco Inc. Separable plastic fastene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5235731A (en) * 1992-03-26 1993-08-17 Kuraray Co., Ltd. Molded-resin separable fastener and fastening system utilizing the same
JP2886455B2 (ja) * 1994-07-08 1999-04-26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一体成形面ファスナーの係着片構造
JP3563484B2 (ja) * 1995-04-05 2004-09-08 株式会社ニフコ 圧着剥離型ファスナ
US5945193A (en) 1995-12-06 1999-08-31 Velcro Industries B.V. Touch fastener with porous metal containing layer
DE19646318A1 (de) 1996-11-09 1998-05-14 Binder Gottlieb Gmbh & Co Rationell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aftverschlußteils aus thermoplatischem Kunststoff
JPH10201504A (ja) * 1997-01-20 1998-08-04 Ykk Corp 一体成形により得られる面ファスナー用係合部材
US6132660A (en) 1997-06-19 2000-10-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for forming headed stem mechanical fasteners
US5868987A (en) 1997-06-19 1999-02-09 Minnesota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Superimposed embossing of capped stem mechanical fastener structures
US6432339B1 (en) 1997-08-25 2002-08-13 Velcro Industries B.V. Continuous molding of fastener products with a mold belt
US6106922A (en) 1997-10-03 2000-08-22 3M Innovative Company Coextruded mechanical fastener constructions
US5884374A (en) 1997-11-20 1999-03-23 Velcro Industries B.V. Fastener members and apparatus for their fabrication
DE19828856C1 (de) 1998-06-29 1999-10-07 Binder Gottlieb Gmbh & Co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aftverschlußteiles
US8277922B2 (en) 1998-10-05 2012-10-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em web
US6190594B1 (en) 1999-03-01 2001-02-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oling for articles with structured surfaces
JP2000333709A (ja) * 1999-05-27 2000-12-05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面ファスナ及び導電性接続部材
US6592800B1 (en) 1999-10-04 2003-07-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mechanical fastener
US6276032B1 (en) * 2000-01-25 2001-08-2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chanical fastening system having a plurality of engagement members which include stalk members
US6367128B1 (en) 2000-02-10 2002-04-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elf-mating reclosable mechanical fastener
DE10039937A1 (de) 2000-08-16 2002-03-07 Binder Gottlieb Gmbh & Co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Haftverschlußteils
US6516943B2 (en) * 2001-04-12 2003-02-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nveyor belt splice cover, and methods
US6763556B2 (en) * 2001-09-18 2004-07-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ating film and method for bundling and wrapping
US7052636B2 (en) 2002-01-15 2006-05-3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eat treated profile extruded hook
JP2003299506A (ja) * 2002-04-08 2003-10-2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導電性面ファスナー
US6919504B2 (en) 2002-12-19 2005-07-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exible heat sink
US20040170342A1 (en) 2003-02-28 2004-09-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lidable fastener bearing assembly
US7238314B2 (en) 2003-03-13 2007-07-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olymer transfer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osite webs
US7897078B2 (en) 2004-03-09 2011-03-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 stretched mechanical fastening web laminate
DE102005061336A1 (de) 2005-12-21 2007-06-28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Gehäuse zur Abschirmung von elektromagnetischen Störungen
US7850740B2 (en) 2008-04-03 2010-12-14 Teledyne Scientific & Imaging, Llc Indirect skeletal coupling and dynamic control of prosthesis
US8881369B2 (en) * 2008-07-02 2014-11-11 Brandon Charles Kirby Methods for using a reusable quick release fastener system
JP5840126B2 (ja) 2009-06-25 2016-01-06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光活性化抗微生物性物品及び使用方法
JP2012532103A (ja) 2009-06-30 2012-12-13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光活性化抗菌性物品及び使用方法
WO2011022525A1 (en) 2009-08-21 2011-02-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and products for illuminating tissue
JPWO2011086989A1 (ja) * 2010-01-14 2013-05-20 国立大学法人横浜国立大学 マイクロファスナー、マイクロファス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マイクロファスナー素子
US9015910B2 (en) * 2012-02-09 2015-04-2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paced multi-rib zipper
WO2013172960A1 (en) 2012-05-16 2013-11-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 mechanical fastener using a crowned surface
US20140199904A1 (en) 2013-01-31 2014-07-17 Laird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rous Material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DE102014003211A1 (de) * 2014-03-07 2015-09-10 Gottlieb Binder Gmbh & Co. Kg Verbindungsverfahren nebst hierfür einsetzbarem Funktionsteil und danach hergestelltes schwerentflammbares Gesamtsystem
WO2015162545A1 (en) 2014-04-22 2015-10-29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Integrated flexibl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US20180147766A1 (en) 2015-05-27 2018-05-3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otochromic array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10334723B2 (en) * 2015-06-03 2019-06-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exible displays having stiff layers for neutral plane adjustment
CN110050513B (zh) 2016-12-01 2022-09-27 3M创新有限公司 将柔性部件层与联锁装置结合的电子装置
KR102569087B1 (ko) 2017-07-17 2023-08-22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곡률 제한 필름
JP2021504085A (ja) 2017-11-27 2021-02-15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不均等な数のレールセグメント及びポストを有する締結具
US20210000226A1 (en) 2017-11-27 2021-01-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astening system with rail segments and bending posts
US20210000227A1 (en) 2017-11-27 2021-01-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astener having rail segments and posts
US20220110461A1 (en) 2019-01-04 2022-04-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djustable adhesive articles with permissible movement parallel to bonding plane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0440A (zh) * 1999-05-21 2002-05-22 3M创新有限公司 扣件
US20010013277A1 (en) * 2000-02-10 2001-08-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elf-mating reclosable binding strap and fastener
US20040057775A1 (en) * 2000-10-10 2004-03-25 Golding-Griessel Lester Harold Coupling device
CN1607997A (zh) * 2001-12-28 2005-04-20 3M创新有限公司 背衬和使用该背衬制得的磨具以及制造和使用该背衬和磨具的方法
US20040117955A1 (en) * 2002-10-19 2004-06-24 William Barvosa-Carter Releasable fastener systems and processes
CN1902100A (zh) * 2003-12-02 2007-01-24 维尔克罗工业公司 可重新封闭的包装封闭件
US20050186387A1 (en) * 2004-02-24 2005-08-25 Gallant Christopher M. Fastener products
US20050217087A1 (en) * 2004-04-05 2005-10-06 Gallant Christopher M Self-engaging, double-sided fastener products
US20080185705A1 (en) * 2005-12-23 2008-08-07 Tessera, Inc. Microelectronic packages and methods therefor
US20090010735A1 (en) * 2007-07-03 2009-01-08 Velcro Industries B.V. Arrays of fastener elements
EP2175704A1 (en) * 2008-10-09 2010-04-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n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ally and mechanically connec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each other
US20140107488A1 (en) * 2012-10-16 2014-04-17 Muffin Incorporated Internal transducer assembly with slip ring
CN107810149A (zh) * 2015-04-13 2018-03-16 埃普利克斯公司 可关闭容器
US20180135674A1 (en) * 2015-06-03 2018-05-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exible displays with interlocking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0909B (zh) 2024-08-23
EP3952772A4 (en) 2023-01-04
US20220175094A1 (en) 2022-06-09
EP3952772B1 (en) 2024-09-18
US12121115B2 (en) 2024-10-22
JP2022527584A (ja) 2022-06-02
WO2020208522A1 (en) 2020-10-15
TWI838511B (zh) 2024-04-11
TW202103641A (zh) 2021-02-01
EP3952772A1 (en) 202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1290B1 (ko) 가요성 이차 전지
US8469741B2 (en) Stretchable conductive connector
EP2164356B1 (en) Arrays of fastener elements
JP2007510901A5 (zh)
US20220220989A1 (en) Fastener for components in electronic device
JPH0436809Y2 (zh)
US20160079625A1 (en) Flexibl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including the electrode assembly
EP2654485B1 (en) Method of making a structured surface and article therefrom
CN113660909B (zh) 具有导电接触元件的自配合机械紧固件
US20200385175A1 (en) Reclosable package including self-mating fastener
KR20200075719A (ko) 복수의 관통홀을 포함한, 피부에 부착 가능한 플렉서블 패치 및 상기 플렉서블 패치를 제조하는 방법
JP6960860B2 (ja) トランスデューサ転写スタック
US20210000227A1 (en) Fastener having rail segments and posts
JP6998172B2 (ja) 伸縮性回路基板
US20200352287A1 (en) Fastener having unequal number of rail segments and posts
US4844258A (en) Wide carrier tape
US7584853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series
JP2021504084A (ja) レールセグメン及び屈曲ポストを有する締結システム
CA1279399C (en) Connectors for use with piezoelectric polymeric film transducers
EP3288119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US20040124119A1 (en) Carrier tape for use in the automated parts-implanting machine for carrying parts therewith
WO2020240450A1 (en) Process for making a structured film having a notched rib
JP6309678B1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4101000A3 (en) Loopless absorbent article
JPS6140072A (ja) 可撓性圧電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3

Address after: U.S.A.

Applicant after: Shuwanuo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U.S.A.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Minnesota

Applicant befor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U.S.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