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0068A - 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60068A CN113660068A CN202110772609.0A CN202110772609A CN113660068A CN 113660068 A CN113660068 A CN 113660068A CN 202110772609 A CN202110772609 A CN 202110772609A CN 113660068 A CN113660068 A CN 1136600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pilot frequency
- otfs
- domain
- de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OTFS系统的导频分配技术领域的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及系统,提高了有效数据的发送效率和频谱利用率。方法包括:接收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所述OTFS帧内包括三种符号,分别为导频、保护间隔和数据符号;根据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确定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在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内,确定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根据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重新安排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实现动态导频分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OTFS系统的导频分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OTFS帧中,保护间隔的大小根据最大多普勒频移抽头数和时延抽头数而确定,且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这种方式能保证导频和数据符号是之间没有干扰,对于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的精确度是有利的,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保护间隔占用太多网格资源,导致一帧内传输的有效数据减少,于是就引入了一个信道估计准确度和资源有效性的权衡问题。同样地,这种基于脉冲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案应用在多用户的场景中也会造成较大的导频开销,原因在于为了区分不同用户间的不同信道,通常需要使用正交导频,即每个用户必须发送一个脉冲,并且需要任意两个相邻脉冲之间有适当的保护间隔用以避免在时延-多普勒域进行二维周期卷积时引起多个导频之间的干扰,其中多普勒维度和时延维度的保护间隔长度分别由最大多普勒扩展和最大路径延迟决定。在用户数过多时就会导致导频的开销过大。在导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多用户场景下导频的选取成了一个大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及系统,提高了有效数据的发送效率和频谱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包括:接收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所述OTFS帧内包括三种符号,分别为导频、保护间隔和数据符号;根据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确定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在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内,确定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根据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重排OTFS帧内符号排列,实现动态导频分配。
进一步地,所述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为:
其中,xu[k,l]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导频,xu[k,l]为0时表示保护间隔,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中的数据符号,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多普勒域的坐标,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时延域的坐标,kν表示最大多普勒频移抽头数,lτ表示最大时延抽头数,M表示时延域的格子数,N表示多普勒域的格子数,U表示用户数。
进一步地,所述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的方法,包括:已知用户数为U,把DD平面平分成U块,每一个用户占一块区域,每一块在多普勒域的长度是N,在时延域的长度为M/U,则第u个用户所占的区域为:0≤k≤N-1,(u-1)M/U≤l≤uM/U-1;根据用户数来动态决定导频位置,当用户数确定为U时,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时延域的位置确定为其中在每个用户区域的一侧预留出保护间隔,保护间隔在多普勒域的长度是N,在时延域的长度是lτ,即保护间隔为:和0≤k≤N-1,当导频和保护间隔的位置都确定后,每个用户区域的剩余位置即为数据符号的位置。
进一步地,整个OTFS系统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分别为:其中,K表示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L表示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时延抽头数,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经过第i条路径后在多普勒域的坐标,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多普勒域的坐标,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经过第i条路径后在时延域的坐标,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时延域的坐标。
进一步地,在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内,确定整个OTFS系统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的方法,包括:第u个用户的位于的导频经过信道后偏移到则第i条路径的多普勒频移抽头数为时延抽头数为第u个用户所经历的所有路径中,最大多普勒频移抽头数为时延抽头数为整个OTFS系统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为最大时延抽头数为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重排OTFS帧内符号排列,实现动态导频分配,具体为:
其中,xu[k,l]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导频,xu[k,l]为0时表示保护间隔,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中的数据符号,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多普勒域的坐标,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时延域的坐标,K表示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表示第u个用户所经历的所有路径中的最大时延抽头数,M表示时延域的格子数,N表示多普勒域的格子数,U表示用户数。
进一步地,重排OTFS帧内符号排列的方法,包括:已知用户数为U,把DD平面平分成U块,每一个用户占一块区域,每一块在多普勒域的长度是N,在时延域的长度为M/U,则第u个用户所占的区域为:0≤k≤N-1,(u-1)M/U≤l≤uM/U-1;每个用户的导频位置不再是随机的,而是特定的,当用户数为U,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时延多普勒域的位置确定为其中在每个用户区域的一侧预留出保护间隔,保护间隔在多普勒域的长度是N,在时延域的长度是即保护间隔为:和0≤k≤N-1,当导频和保护间隔的位置都确定后,每个用户区域的剩余位置即为数据符号的位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模块,用于接收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所述OTFS帧内包括三种符号,分别为导频、保护间隔和数据符号;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确定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第三模块,用于在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内,确定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第四模块,用于根据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重排OTFS帧内符号排列,实现动态导频分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合理地安排导频、保护间隔和数据符号的排列,从而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符号,提高了有效数据的发送效率和频谱利用率;
(2)本发明基于“动态保护间隔”的原则,在多用户场景下,优化每个用户的上行发送符号排列方式,保证了用户间的资源利用的公平性,系统化了多用户发送符号的排列方式,摆脱了随机排列带来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多用户上行发送符号导频排列方式和基站接收符号排列方式的对比图;
图3为多用户上行发送符号动态导频排列方式和基站接收符号动态排列方式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包括:接收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所述OTFS帧内包括三种符号,分别为导频、保护间隔和数据符号;根据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确定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在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内,确定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根据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重排OTFS帧内符号排列,实现动态导频分配。
步骤一:接收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所述OTFS帧内包括三种符号,分别为导频、保护间隔和数据符号;
在多用户场景下,当用户数确定为U时,在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安排三种符号,分别是:导频、保护间隔和数据符号;如图2所示,图中,(a)表示用户1发送的符号排列,(b)表示用户2发送的符号排列,(c)表示用户3发送的符号排列,(d)表示基站接收的符号排列;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的方法,包括:
a1、已知用户数为U,为了公平性,把DD平面平分成U块,每一个用户占一块区域,每一块在多普勒域的长度是N,在时延域的长度为M/U,则第u个用户所占的区域为:0≤k≤N-1,(u-1)M/U≤l≤uM/U-1;每个用户占有的资源块在图中用不同的字母标记;
d1、当导频和保护间隔的位置都确定后,每个用户区域的剩余位置即为数据符号的位置,图中的x、x2、x3分别表示用户1、用户2、用户3的数据符号;
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为:
其中,xu[k,l]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导频,xu[k,l]为0时表示保护间隔,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中的数据符号,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多普勒域的坐标,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时延域的坐标,kν表示最大多普勒频移抽头数,lτ表示最大时延抽头数,M表示时延域的格子数,N表示多普勒域的格子数,U表示用户数。
步骤二:根据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确定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
在基站处,根据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结合多普勒频移和时延的特性,合理地划分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
确定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的方法,包括:
步骤三:在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内,确定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
在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内,确定整个OTFS系统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的方法,包括:
c3、整个OTFS系统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为
在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内,计算整个多用户系统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分别为:其中,K表示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L表示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时延抽头数,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经过第i条路径后在多普勒域的坐标,表示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多普勒域的坐标,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经过第i条路径后在时延域的坐标,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时延域的坐标。
步骤四:根据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重排OTFS帧内符号排列,实现动态导频分配,具体为:
其中,xu[k,l]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导频,xu[k,l]为0时表示保护间隔,表示第u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中的数据符号,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多普勒域的坐标,表示第u个用户的导频在时延域的坐标,kν表示最大多普勒频移抽头数,lτ表示最大时延抽头数,M表示时延域的格子数,N表示多普勒域的格子数,U表示用户数,K表示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
如图3所示,图中,(a)表示用户1发送的符号排列,(b)表示用户2发送的符号排列,(c)表示用户3发送的符号排列,(d)表示基站接收的符号排列;重新安排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的方法,包括:
a4、已知用户数为U,为了公平性,把DD平面平分成U块,每一个用户占一块区域,每一块在多普勒域的长度是N,在时延域的长度为M/U,则第u个用户所占的区域为:0≤k≤N-1,(u-1)M/U≤l≤uM/U-1;每个用户占有的资源块在图中用不同的字母标记;
d4、当导频和保护间隔的位置都确定后,每个用户区域的剩余位置即为数据符号的位置,图中的x、x2、x3分别表示用户1、用户2、用户3的数据符号。
本实施例通过合理地安排导频、保护间隔和数据符号的排列,从而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符号,提高了有效数据的发送效率和频谱利用率;基于“动态保护间隔”的原则,在多用户场景下,优化每个用户的上行发送符号排列方式,保证了用户间的资源利用的公平性,系统化了多用户发送符号的排列方式,摆脱了随机排列带来的弊端。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所述的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系统,包括:第一模块,用于接收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所述OTFS帧内包括三种符号,分别为导频、保护间隔和数据符号;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确定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第三模块,用于在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内,确定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第四模块,用于根据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重新安排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实现动态导频分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接收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所述OTFS帧内包括三种符号,分别为导频、保护间隔和数据符号;
根据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确定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
在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内,确定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
根据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重排OTFS帧内符号排列,实现动态导频分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根据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重排OTFS帧内符号排列,实现动态导频分配,具体为:
10.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接收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所述OTFS帧内包括三种符号,分别为导频、保护间隔和数据符号;
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用户发送的OTFS帧内的符号排列,确定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
第三模块,用于在基站接收导频的范围内,确定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
第四模块,用于根据整个OTFS系统及每个用户实际所达的最大多普勒偏移抽头数和最大时延抽头数,重排OTFS帧内符号排列,实现动态导频分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72609.0A CN113660068B (zh) | 2021-07-08 | 2021-07-08 | 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72609.0A CN113660068B (zh) | 2021-07-08 | 2021-07-08 | 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60068A true CN113660068A (zh) | 2021-11-16 |
CN113660068B CN113660068B (zh) | 2022-11-01 |
Family
ID=7847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72609.0A Active CN113660068B (zh) | 2021-07-08 | 2021-07-08 | 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6006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14940A (zh) * | 2022-09-29 | 2022-11-08 | 西南交通大学 | 基于自适应otfs帧结构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方法及系统 |
CN115426224A (zh) * | 2022-11-07 | 2022-12-02 |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otfs信号的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
WO2024250297A1 (zh) * | 2023-06-09 | 2024-12-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09534A (zh) * | 2005-08-02 | 2007-02-0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可重构ofdm系统及其发送和接收操作方法 |
CN106716825A (zh) * | 2014-07-21 | 2017-05-24 | 科希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操作和实施无线otfs通信系统的方法 |
WO2021099168A1 (en) * | 2019-11-19 | 2021-05-27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Otfs embedded pilot estimation extension |
WO2021099169A1 (en) * | 2019-11-19 | 2021-05-27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Differential power analysis for otfs pilot interference detection |
-
2021
- 2021-07-08 CN CN202110772609.0A patent/CN1136600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09534A (zh) * | 2005-08-02 | 2007-02-0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可重构ofdm系统及其发送和接收操作方法 |
CN106716825A (zh) * | 2014-07-21 | 2017-05-24 | 科希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操作和实施无线otfs通信系统的方法 |
WO2021099168A1 (en) * | 2019-11-19 | 2021-05-27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Otfs embedded pilot estimation extension |
WO2021099169A1 (en) * | 2019-11-19 | 2021-05-27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Differential power analysis for otfs pilot interference detec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P. RAVITEJA 等: "Embedded_Pilot-Aided_Channel_Estimation_for_OTFS_in_DelayDoppler_Channels", 《IEEE》 * |
杜坤鹏等: "OTFS系统中基于最小多普勒间干扰的导频设计", 《信息技术》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14940A (zh) * | 2022-09-29 | 2022-11-08 | 西南交通大学 | 基于自适应otfs帧结构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方法及系统 |
CN115314940B (zh) * | 2022-09-29 | 2022-12-13 | 西南交通大学 | 基于自适应otfs帧结构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方法及系统 |
CN115426224A (zh) * | 2022-11-07 | 2022-12-02 |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otfs信号的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
WO2024250297A1 (zh) * | 2023-06-09 | 2024-12-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60068B (zh) | 2022-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660068A (zh) | 一种otfs系统中多用户上行动态导频分配方法及系统 | |
KR100626671B1 (ko) | 콤 패턴 심벌의 주파수 도약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방법 | |
CN101540751B (zh) | 用于多流数据的解调方法和系统 | |
WO2016045429A1 (zh) | 一种多用户码分多址接入通信方法与相应发射机、接收机 | |
KR101137329B1 (ko) |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의 부반송파 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11030771B (zh) | 非正交多重接入系统中的用户装置选择方法及其基站 | |
WO2003013038A1 (fr) | Appareil et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 |
JP2014180063A (ja) | 単一キャリア周波数分割多重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6160787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EP2852068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distribution point unit and an end user device | |
WO2016150241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JP7463477B2 (ja) | 系列に基づく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 |
KR20080112998A (ko)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 |
CN106416160B (zh) |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15096125A1 (zh) | 窄带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WO2006037257A1 (fr) | Procede permettant d'affecter une largeur de bande de spectre de frequences d'un systeme de coexistence ofdm et ofdma | |
US20180034501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2164008B (zh) | 一种无控制信道的水下动态频谱接入方法 | |
Guo et al. | An efficient medium access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MC-CDMA for mobile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 |
WO2019179273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KR102286877B1 (ko) | 필터뱅크 기반의 멀티 캐리어 신호 송수신을 위한 필터 재사용 방법 | |
WO2018141301A1 (zh) |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Zhao et al. | FS-MACA: A future scheduling mac protocol in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 |
KR100695462B1 (ko) | Mc-cdma 통신 시스템의 기지국에서 주파수 차원확산 부호 할당 방법 | |
EP2452536B1 (en) | Method for granting medium acce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and network theref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