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9412A - 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49412A CN113649412A CN202110815703.XA CN202110815703A CN113649412A CN 113649412 A CN113649412 A CN 113649412A CN 202110815703 A CN202110815703 A CN 202110815703A CN 113649412 A CN113649412 A CN 1136494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ing
- plate blank
- rolling mill
- slab
- det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5098 hot rol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28 prem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1B1/24—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in a continuous or semi-continuous proc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005—Control of time interval or spacing between workpie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热轧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轧机、第二轧机、多个探测器及传送辊道,其中,所述多个探测器按进程依次排布,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在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第三探测器下方时,获取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基于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块板坯的轧制间隙时间偏大及产线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轧制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轧工艺中,热轧轧线粗轧采用1+5轧制模式,前一块板坯第五道次在第二轧机咬钢后,后一块板坯在第一轧机咬钢。但是,前一块板坯在第二轧机轧制完成后,后一块板坯还未到达第二轧机的入口。造成两块板坯的轧制间隙时间偏大,影响产线和产能和效率发挥,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块板坯的轧制间隙时间偏大及产线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轧制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应用于热轧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轧机、第二轧机、多个探测器及传送辊道,其中,所述多个探测器按进程依次排布,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在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第三探测器下方时,获取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包括:
其中,所述L2为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所述L1为所述第三探测器与第四探测器的间距,V2为所述第一板坯在所述第二轧机的轧制速度,V1为辊道运行速度。
优选地,所述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包括:
所述第一板坯在所述第二轧机中完成倒数第二次轧制时,延迟1~3秒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优选地,所述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包括:
所述第一板坯在所述第二轧机中进行倒数第二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优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包括:
所述第二板坯完成倒数第二次轧制后,间隔10秒再开始进行最后一次轧制。
优选地,包括:每个板坯分别在所述第一轧机轧制一次,在所述第二轧机轧制五次;每个板坯分别在所述第一轧机轧制三次,在所述第二轧机轧制三次。
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轧扎线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第三探测器下方时,获取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
所述第一板坯在所述第二轧机中完成倒数第二次轧制时,延迟1~3秒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
所述第一板坯在所述第二轧机中进行倒数第二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
其中,所述L2为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所述L1为所述第三探测器与第四探测器的间距,V2为所述第一板坯在所述第二轧机的轧制速度,V1为辊道运行速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
所述第二板坯完成倒数第二次轧制后,间隔10秒再开始进行最后一次轧制。
优选地,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每个板坯分别在所述第一轧机轧制一次,在所述第二轧机轧制五次;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每个板坯分别在所述第一轧机轧制三次,在所述第二轧机轧制三次。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通过在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第三探测器下方时,获取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然后基于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可以使得前后两个板坯的轧制时间间隙减小,并且还能避免第四探测器和第五探测同时检测到板坯使得系统认为前后两个板坯为同一板坯。进而,降低了产线的故障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块板坯的轧制间隙时间偏大及产线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轧制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热轧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热轧扎线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块板坯的轧制间隙时间偏大及产线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轧制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应用于热轧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轧机、第二轧机、多个探测器及传送辊道,其中,所述多个探测器按进程依次排布,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在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第三探测器下方时,获取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说明,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应用于热轧系统中,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轧机8、第二轧机9、多个探测器及传送辊道14,其中,所述多个探测器包括:第一探测器1、第二探测器2、第三探测器3、第四探测器4、第五探测器5、第六探测器6及第七探测器7。
具体来讲,第一轧机8可以为两辊可逆式轧机,第二轧机9可以为四辊可逆式轧机,多个探测器可以为热金属探测器。当然,第一轧机8也可以是四辊可逆式轧机,第二轧机9可以是两辊可逆式轧机,多个探测器可以是红外线探测器或物体探测器,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那么参见图1和图2,所述方法包括:
S210,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板坯12先从第一探测器下方通过,进入第一轧机8的入口进行轧制,当第二板坯12的尾部从第一轧机出口出来,则完成一次轧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板坯12可以在第一轧机完成一次或多次轧制。可以为3次或5次轧制,以便于板坯经辊道进入第二轧机9进行后续轧制。当然,也可以是任意奇数次轧制,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第一板坯13在第二轧机9中完成倒数第二次轧制时,延迟1~3秒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可以避免板坯过早的完成轧制,需要等待第二板坯完成轧制。从而减少了辊道的启停次数,优化了产线的效率,节约了成本。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板坯13在第二轧机9中进行倒数第二次轧制时,控制第二板坯8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可以实现轧制节奏提升、缩短轧制间隙,从而提高产能。
S220,在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第三探测器下方时,获取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板坯12在第一轧制完成所有轧制后,传输辊道14会控制其运动到第二轧机9进行后续轧制。当第三探测器3检测到下方的第二板坯12,会获取当前前方第一板坯13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命为第一板坯尾距L2。
其中,尾距L2可以基于第二轧机的轧制速度V2与时间确定。具体来讲,基于公式:L2=L-V2×t,其中,L2为当前尾距,L为初始尾距,V2为第二轧机运行速度,t为第二板坯向前运行时间。当然,也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来确定第一板坯13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S230,基于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时,则控制第二板坯12向前运行到到第二轧机9开始后续轧制;若时,则控制第二板坯12停止向前运动,待 时,控制第二板12坯向前运行到第二轧机9开始后续轧制。其中,所述L2为第一板坯13尾部到第五探测器5正下方的距离,所述L1为第三探测器3与第四探测器4的间距,V2为第一板坯12在第二轧机9的轧制速度,V1为辊道运行速度。进而,可以使得第二板12坯头部运行到第四探测器下方时,前方的第一板坯13尾部已经通过了第五探测器的下方。从而,可以避免第四探测器4和第五探测器5同时检测到板坯,使得系统不会认为两个板坯为同一个板坯。
当然,也可以基于第一板坯13尾部到第五探测器5正下方的距离与阈值距离的关系,控制第二板坯12运行到第二轧机9开始后续轧制。若其大于阈值距离则控制第二板坯12停止向前运动,带小于阈值距离,控制第二板坯12向前运行到第二轧机9开始后续轧制;若其大于阈值距离,则不用等待直接控制第二板坯12向前运行到第二轧机9开始后续轧制。在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每个板坯可以在第二轧机完成一次或多次轧制。可以为3次或5次轧制,以便于板坯经辊道进入到后续工艺。当然,也可以是任意奇数次轧制,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板坯分别在第一轧机轧8制一次,在第二轧机9轧制五次;或者每个板坯分别在第一轧机轧8制三次,在第二轧机9轧制三次。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板坯在第二轧机9完成倒数第二次轧制抛钢后,开始减速头部停止在第二轧机9入口的前的第七探测器7下方,然后开始最后一次轧制。其中,板坯抛钢减速停止到开始咬钢进行最后一次轧制的时间为10s。
下面结合图1以一具体实例来帮助说明粗轧1+5轧制的具体步骤:
首先第二板坯12经传送辊道14停止在第一轧机8入口第一探测器1下方,待前方的第一板坯13在第二轧机9进行第四次轧制时,第二板坯12开始进入第一轧机8提前轧制。其中,第一板坯在第二轧机9完成第四次轧制抛钢后,开始减速头部停止在第二轧机9入口的前的第七探测器7下方,开始最后一次轧制,完成后流入后续工序。其中,板坯抛钢减速停止到开始咬钢进行最后一次轧制的时间为10s。
接下来,第二板坯12在第一轧机8完成一次轧制后运行到第三探测器下方,系统获取前方第一板坯13尾部到第五探测器下方的距离L2。若时,则控制所述第二板坯12向前运行到到所述第二轧机3开始后续轧制;若时,则控制所述第二板坯12停止向前运动,待时,控制第二板坯12向前运行到第二轧机9开始后续轧制。其中,所述L2为所述第一板坯13尾部到第五探测器5正下方的距离,所述L1为所述第三探测器3与第四探测器4的间距,V2为第一板坯13在第二轧机9的轧制速度,V1为辊道运行速度。
再下来,第二板坯13依次经过第四探测器4、第五探测器5、第六探测器6及第七探测器7,进入第二轧机9开始五次轧制。具体的,第二板坯在第二轧机9完成第四次轧制抛钢后,开始减速头部停止在第二轧机9入口的前的第七探测器7下方,开始最后一次轧制,完成后流入后续工序。其中,板坯抛钢减速停止到开始咬钢进行最后一次轧制的时间为10s。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轧扎线控制装置300,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310,用于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获取单元320,用于在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第三探测器下方时,获取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
第二控制单元33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热轧扎线控制装置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中热轧扎线控制方法所采用的装置,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介绍的热轧扎线控制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热轧扎线控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热轧扎线控制装置如何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中热轧扎线控制方法所采用的装置,都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通过在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第三探测器下方时,获取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然后基于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可以使得前后两个板坯的轧制时间间隙减小,并且还能避免第四探测器和第五探测同时检测到板坯使得系统认为前后两个板坯为同一板坯。进而,降低了产线的故障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块板坯的轧制间隙时间偏大及产线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轧制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热轧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轧机、第二轧机、多个探测器及传送辊道,其中,所述多个探测器按进程依次排布,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在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第三探测器下方时,获取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包括:
所述第一板坯在所述第二轧机中完成倒数第二次轧制时,延迟1~3秒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包括:
所述第一板坯在所述第二轧机中进行倒数第二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包括:
所述第二板坯完成倒数第二次轧制后,间隔10秒再开始进行最后一次轧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每个板坯分别在所述第一轧机轧制一次,在所述第二轧机轧制五次;
每个板坯分别在所述第一轧机轧制三次,在所述第二轧机轧制三次。
7.一种热轧扎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第三探测器下方时,获取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板坯尾部到第五探测器正下方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运行到所述第二轧机开始后续轧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
第一板坯在所述第二轧机中进行倒数第二次轧制时,控制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
所述第一板坯在所述第二轧机中完成倒数第二次轧制时,延迟1~3秒控制所述第二板坯进入所述第一轧机进行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15703.XA CN113649412A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15703.XA CN113649412A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49412A true CN113649412A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477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15703.XA Pending CN113649412A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4941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85492A (zh) * | 2022-05-12 | 2022-09-02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除鳞机进钢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2325A (zh) * | 2006-10-09 | 2009-09-02 | 西门子公司 | 在用于加工热轧板材或热轧带材的厚板轧机的控制的范围内对热轧板材或热轧带材的物理状态进行跟踪的方法 |
CN102220476A (zh) * | 2011-03-29 | 2011-10-19 | 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 | 满足步进加热炉插装坯料出钢节奏的控制方法 |
JP2013022615A (ja) * | 2011-07-20 | 2013-02-04 | Kobe Steel Ltd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板厚制御装置及び板厚制御方法 |
CN103372572A (zh) * | 2012-04-28 | 2013-10-30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粗轧机轧制节奏的控制方法 |
CN108637018A (zh) * | 2018-05-31 | 2018-10-12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中厚板轧制过程中防止两区域板坯发生碰撞的方法 |
CN110586661A (zh) * | 2019-08-09 | 2019-12-20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 |
CN111438193A (zh) * | 2020-03-31 | 2020-07-24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防止粗轧板坯轧制追尾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 |
CN112139260A (zh) * | 2019-06-26 | 2020-12-2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轧可逆道次轧制温降控制方法 |
-
2021
- 2021-07-19 CN CN202110815703.XA patent/CN11364941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2325A (zh) * | 2006-10-09 | 2009-09-02 | 西门子公司 | 在用于加工热轧板材或热轧带材的厚板轧机的控制的范围内对热轧板材或热轧带材的物理状态进行跟踪的方法 |
CN102220476A (zh) * | 2011-03-29 | 2011-10-19 | 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 | 满足步进加热炉插装坯料出钢节奏的控制方法 |
JP2013022615A (ja) * | 2011-07-20 | 2013-02-04 | Kobe Steel Ltd |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板厚制御装置及び板厚制御方法 |
CN103372572A (zh) * | 2012-04-28 | 2013-10-30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粗轧机轧制节奏的控制方法 |
CN108637018A (zh) * | 2018-05-31 | 2018-10-12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中厚板轧制过程中防止两区域板坯发生碰撞的方法 |
CN112139260A (zh) * | 2019-06-26 | 2020-12-2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轧可逆道次轧制温降控制方法 |
CN110586661A (zh) * | 2019-08-09 | 2019-12-20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 |
CN111438193A (zh) * | 2020-03-31 | 2020-07-24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防止粗轧板坯轧制追尾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85492A (zh) * | 2022-05-12 | 2022-09-02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除鳞机进钢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38193B (zh) | 一种防止粗轧板坯轧制追尾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 | |
CN109332626B (zh) | 连铸坯热送直轧自动出坯设备与方法 | |
CN105834224B (zh) | 一种防止热轧层冷辊道追钢的方法 | |
CN103372572B (zh) | 一种提高粗轧机轧制节奏的控制方法 | |
CN102527739B (zh) | 基于时间优化的可逆热轧机速度自动控制设备及方法 | |
CN111014307A (zh) | 一种炉卷和精轧机组连轧的轧机速度控制方法 | |
CN113649412A (zh) | 一种热轧扎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2872044A (zh) | 一种控制轧制节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2139260B (zh) | 一种热轧可逆道次轧制温降控制方法 | |
CN109590336A (zh) | 一种钢坯间距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
Khramshin | Ways to compensate for static deviations in speed in electric drives of broad-strip hot rolling-mill stands | |
CN109590337B (zh) | 一种防止废钢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
JP5838765B2 (ja) | 圧延材搬送方法および圧延装置 | |
CN102284504B (zh) | 一种热轧线卷取跟踪丢失重建的控制方法 | |
CN102896149B (zh) | 一种热轧带钢防止粗轧机高速抛钢的轧制工艺 | |
US4491006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iling strip between the roughing train and the finishing train | |
RU2610997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длинных стальных изделий в установке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литья | |
RU2254182C2 (ru) | Способ горячей прокатки тонкой полосы и мини-стан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
JP4885040B2 (ja) | 圧延材の圧延方法 | |
JP2738246B2 (ja) | タンデム配列された圧延機の圧延方法 | |
JP2516675B2 (ja) | 熱間スラブの圧延方法及び熱間圧延設備 | |
CN111957751B (zh) | 炉卷轧机可逆轧制过程中头尾减薄楔形控制的方法 | |
CN115138678B (zh) | 一种铝热连轧粗轧机快速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4700377B (zh) | 一种脱头轧制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8143054A (zh) | 热连轧精轧进钢时机实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