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6877A - 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16877A CN113616877A CN202110905575.8A CN202110905575A CN113616877A CN 113616877 A CN113616877 A CN 113616877A CN 202110905575 A CN202110905575 A CN 202110905575A CN 113616877 A CN113616877 A CN 1136168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indwelling needle
- needle assembly
- assembly according
- clo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至少包括能够彼此相对活动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内部设置第一部件。第二区段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二部件。当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基于外力彼此靠近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靠近并最终连通以将第一接头内的药液输送到患者处。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痛苦,便于危重病人急救。留置针在使用结束后需要进行封管,避免患者血液回流,也避免外界污染物通过留置针进入患者血管造成患者感染。现有的留置针在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配带的卡子只是一个薄片式的条形夹槽或者椭圆形按压式夹体,在使用时无法将卡子完全固定于靠近针座的位置,即使将卡子最大限度的卡在离针座最近的位置,在患者稍用力或未用力时还会产生回血,回血在留置针输液管内凝固后,就无法继续使用。因此在输液结束后保持管道密封血液不倒流是延长留置针使用寿命至关重要的一步。
现有技术中基于该技术问题对留置针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例如,CN108992737A公开了一种防血栓不堵管留置针,包括三通针座、设置于三通针座前端的留置软管、以及从三通针座后端穿入至留置软管中的穿刺针,在三通针座内设置封堵结构;在一次输液结束后,封堵结构穿入至留置软管前端且将留置软管前端开口进行封堵;输液过程中,封堵结构退回至留置软管后方的三通针座内以不阻碍输液流速。该装置通过在三通振作远端控制封堵结构从留置针的软管中延伸要留置针的针尖处,以将留置针留置在使用者的血管中的软管进行封堵。但该装置在伸入到使用者的血管中的软管端时会沾染到血液,再次收回后的封堵组件会将血液沾染到封堵组件的其他部位,并且随时间的增长,该血液残留会滋生细菌,而该装置并未设置对封堵组件进行清洁或消毒的结构,因此在下一次使用该封堵组件封堵留置针时,会将细菌直接输送到使用者的血液中,引起患者感染。因此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不符合医疗的无菌安全规范,使用过程中隐患极大。
CN205379514U公开了一种缓释正压装置及其留置针,包括螺旋接头、前三通、缓释导管、中导管、小调节器、后三通和贮液器,小调节器套于中导管上,缓释导管、中导管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三通的双孔端连接,其它配件相互连接,所述留置针缓释正压装置为带有双导管,其一导管为中间有一微孔的缓释导管,另一导管为通用孔径的中导管,当中导管被小调节器夹闭后,其贮液器释放的液压形成压力,生理盐水从缓释导管的微孔缓慢流出至留置针导管组件后渗入血管。但该装置的小调节器在固定在使用者手上的过程中容易被误触,误触后可能生理盐水基于储液腔的压力快速经中导管进入到患者的血液中,而失去缓释作用。并且,小调节器和外置的储液装置会增加装置的体积,增加使用者的佩戴负担和装置的误触概率。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所述组件包括能够彼此相对活动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一部件,所述第二区段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二部件。当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基于外力彼此靠近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靠近并最终连通以将第一接头内的药液输送到患者处。优选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为滑动连接。优选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以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组件设置于留置针的透明三通上。
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具备以下优点: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滑动密封连接,能够通过简单的拔插操作将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连通或分离,当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分离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分离并且独立密封,能够分别隔离液体端和针尖端,血液不会由针尖返回到液体端,甚至无法经该第一接头到达延长管中,从而不会出现血液倒流堵管的问题,而当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彼此联通时,单独封闭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够互相连接并彼此开启,从而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之间液体流通,从而药液能够经第一部件进入到第二部件中进而经针尖到患者的血液中,以便于留置针下一次输液后使用。并且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彼此活动连接,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能够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结构和清洁性起到保护作用,保证下一次使用时符合医疗卫生规范。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件设置有用于伸入第二接头内部的注射部。当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彼此分离的情况下,所述注射部按照能够独立密封的方式设置有朝向远端开启的第一单向阀。
这样的设置方式有以下优点:第一单向阀朝向远离患者的远端开启,因此由远端流向近端的药液不能够打开第一单向阀,从而通过第一单向阀能够对第一区段实行隔离密封。从而在将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分离时,第一部件能够通过第一单向阀自行密封,避免内部加入的药液撒漏,以便下一次输液时使用。同时能够避免进入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连接处的微生物通过注射部进入第一区段中污染药液。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件按照能够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打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凸部。当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凸部能够打开第一部件上的第一单向阀,并能够允许第一部件内的液体通过注射部到达第二部件内。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件包括壳体和能够通过挤压或拉伸扩大内部体积的伸缩部,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连接时,所述伸缩部外壁和所述壳体内壁构成流体通道。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伸缩部包括彼此连接的伸缩段与限流段,当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彼此分离的情况下,所述限流段与所述壳体靠近第一部件的一端紧密连接以封闭所述第二部件。
这样的设置方式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改变伸缩段的长度能够改变限流段与壳体的连接情况,从而改变壳体与伸缩部的之间构成的流体通道的存在与否,通过伸缩部配合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插入和分离,能够实现在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快速分离的情况下使得第二部件快速密封,而不需要其他复杂的操作,从而能够保持第二部件与第一部分的独立密封状态,以避免血液经第二部件到达第一部件中进而到达延长管中堵塞管道。并且,能够减小第二部件的体积,以减小装置的体积重量和误触概率。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靠近第二区段的一端设置有与伸缩段靠近第二区段的一端连接的隔片,所述隔片对应流体通道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连通流体通道和第一区段内部的第一孔。以将流体通道与留置针的针头连接,以将液体输送到患者处。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靠近第一区段的外侧壁上按照能够使得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密闭连接的密封件。优选地,密封件为滑动密封件。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区段按照能够在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彼此活动的过程中保持第一区段内部气压平衡的方式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按照能够保持所述第一部件清洁的方式设置有滤膜。
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有以下优点:通过滑动密封件将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连接处密封,避免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内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受到外界空气或微生物的污染;通过第二孔能够在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彼此相对滑动而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空间缩小或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向外界排出气体或从外界吸入气体以实现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内部气压过低或过高影响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相对活动。第二孔上设置的滤膜能够在吸入气体的过程中对气体中的微生物进行过滤,以避免外界微生物随空气进入到该空间,对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造成污染。优选地,滤膜能够进行更换。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按照能够保持在彼此远离的第一工作位置和彼此靠近的第二工作的方式设置有彼此契合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这样的设置方式有以下优点:能够提高装置的防误触性能,通过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的限位件设置能够将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分别保持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不通过操作解除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连接的情况下,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触碰都不会导致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从第一工作位置改变或从第二工作位置改变,因此固定更稳定,防止误触的效果更好。
一种留置针,至少包括用于连接延长管和针头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能够彼此相对活动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一部件,所述第二区段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二部件,
当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基于外力彼此靠近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靠近并最终连通以将第一接头内的药液输送到患者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在留置针上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第一区段 200:第二区段 110:第一部件
210:第二部件 111:注射部 112:第一单向阀
211:宽部 212:窄部 213:第一凸部
214:限流段 215:伸缩段 216:密封件
217:隔片 2171:第一孔 2172:气体通道
120:第二孔 220:第一限位件 130:第二限位件
218:抵靠部 300:压力调整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进行详细说明。
留置针常用于静脉注射中,留置针包括钢针、导管、持针柄、白色隔离塞、透明三通、延长管、单手夹和正压接头或肝素帽。使用时通过透明三通连接延长管进行药物注射,但在留置的过程中,如若延长管上的单手夹固定不稳,患者的血液容易倒流回到延长管中并且在管中凝固而造成留置针失效。
实施例1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其至少包括能够彼此相对活动的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组件设置于留置针的透明三通上,第一区段100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一部件110,第二区段200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二部件210。当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彼此远离时,第一部件110能够将第一区段100单独封闭;第二部件210能够将第二区段200单独封闭,从而将第一接头分隔为彼此独立并不互相连通的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从而能够达到将针头和延长管完全隔离开,血液将无法经第一接头达到延长管中,而当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基于外力彼此靠近时,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210彼此靠近并最终连通以将第一接头内的药液输送到患者处,从而便于在需要输液时提供正常的输液功能,使用灵活,操作简单。优选地,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为滑动连接。优选地,第一区段100与第二区段200具有不同的尺寸。第一区段100的内径等于第二区段200的外径,从而,第一区段100的内壁与第二区段200的外壁彼此接触,以使得第一区段100能够相对第二区段200彼此活动连接。优选地,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以螺纹连接。第一区段100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区段200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彼此匹配,以通过从不同的方向上旋转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实现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之间相对位置的靠近或远离,通过螺纹的方式能够实现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之间的位置固定。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部件110设置有用于伸入第二部件210内部的注射部111和连接片。注射部111保持均匀的尺寸,以便能够伸入第二部件210中。优选地,注射部111远离第二部件210的一端通过连接片与第一区段100内壁密封连接。优选地,注射部111和连接片与第一区段100是采用彼此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尤其是在一道工序内一次性制备完成的。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大大节省装置制备时的材料配置、上模和脱模等的工序,使用与第一区段100相同的材料和与第一区段100一体的模具能够使得在制作时与输液管采用相同的流水线和工序进行,不需要新增人力,也不需要单独开设流水线,极大降低了装置的制作成本。优选地,注射部111和连接片可以采用与第一区段100相同的材料,例如可以是符合医疗卫生安全标准的聚氨酯材料。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彼此分离的情况下,注射部111按照能够独立密封的方式设置有朝向远端开启的第一单向阀112。第一单向阀112设置于注射部111的内部,与第一单向阀112的内壁封闭连接。第一单向阀112的开启方向朝向远端即与药液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当第一部件110与第二部件210分离时,药液朝向第一单向阀112关闭方向的压力会推动第一单向阀112关闭,从而使得第一部件110能够实现自行封闭。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部件210按照能够在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210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打开第一单向阀112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凸部213。第一凸部213设置于第二部件210靠近第一部件110的一端。优选地,第一凸部213设置为锥形,锥形的顶点朝向第一单向阀112,底面朝向第二部件210远离第一部件110的一端。优选地,锥形的底面直径小于注射部111的内径,以使得在第一凸部213全部处于注射部111内的情况下,注射部111还能够存在药液流道,以通过该药液流道将药液输送到第二部件210内。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部件210包括壳体和能够通过挤压或拉伸扩大内部体积的伸缩部,当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210彼此连接时,伸缩部外壁和壳体内壁构成流体通道。优选地,壳体包括一体成形的窄部212和宽部211。窄部212设置于宽部211靠近第一部件110的一端。并且,窄部212的内径与所述注射部111的外径相同,以使得注射部111能够插入到窄部212内,并能够相对窄部212密封地滑动,以避免药液撒漏。优选地,伸缩部设置于壳体内部,并且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以使得当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彼此靠近,并且第一部件110的注射部111和插入到第二部件210的窄部212并与窄部212液体连通的情况下,被打开的第一部件110内的药液能够进入到壳体与伸缩部之间的流体通道中,并进一步朝近端输送到使用者的静脉中。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伸缩部包括彼此连接的伸缩段与限流段215。优选地,限流段215设置于伸缩段靠近第一部件110的一端。优选地,伸缩段设置为自然长度下长度大于等于宽部211的长度。限流段215的外径等于窄部212的内径。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在伸缩段未受到外力挤压的状态下,伸缩段能够基于自身的弹力将限流段215抵靠到窄部212中,以实现对第二部件210的流体通道的密封。优选地,锥形的第一凸部213的底面与限流端靠近第一部件110的一端连接。并且,限流端靠近第一部件110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注射部111稳定抵靠的抵触面。并且,在注射部111的端面抵靠在抵触面上,并且第一凸部213将第一单向阀112打开的情况下,第一凸部213和注射部111之间还存在供液体从第一部件110流动到第二部件210中的液体通道。优选地,当第一部件110与第二部件210彼此之间距离最远的情况下,第一部件110的注射部111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二部件210的窄部212中。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在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分离和靠近的过程中,快速实现对第二部件210的窄端的封闭和开启,装置的结构小巧,重量轻巧,能够减少使用者佩戴的负担,并且降低了使用者佩戴过程中的误触概率。并且能够避免微生物进入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210的液体流道中污染药液,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和在卫生标准范围内的使用寿命。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靠近第二区段200的一端设置有与伸缩段靠近第二区段200的一端连接的隔片217,隔片217对应流体通道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连通流体通道和第一区段100内部的第一孔2171,以将流体通道与留置针的针头连接,将液体输送到患者处。优选地,隔片217的形状与第二区段200的截面形状相同,并且隔片217的尺寸与第二区段200的内径相同,以使得隔片217能够密封地设置于第二区段200中。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伸缩段内部空间通过隔片217内和第一区段100上设置的气体通道2172与外界环境气体连通,以使得伸缩段在被压缩时能够通过该气体通道2172将气体排出到外界环境中,在伸长时能够通过该气体通道2172从外界环境中吸取空气,以使得伸缩部与流体通道之间彼此隔离,从而避免外界气体进入污染流体通道内的药液而引起使用者感染。优选地,限流段215与伸缩段的内部空间连通,以使得在伸缩段通过弹性推动限流段215朝向窄部212移动的情况下,限流段215也能够基于外部吸气回弹,从而加快伸缩段回到窄部212中的时间,以避免药液的撒漏。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靠近第一区段100的外侧壁上按照能够使得第一区段100与第二区段200密闭连接的方式设置有密封件216。优选地,密封件216为滑动密封件216,以使得能够在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相对彼此活动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的密封连接,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污染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210进而污染药液。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区段100按照能够在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彼此活动的过程中保持第一区段100内部气压平衡的方式设置有第二孔120,第二孔120按照能够保持第一部件110清洁的方式设置有滤膜。优选地,当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彼此连接并且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210彼此连接的情况下,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210彼此之间存在只能通过第二孔120与外界环境连通的第一气体空间。当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彼此靠近时,第一气体空间的体积缩小,从而将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二孔120排出到外界环境中。当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彼此远离时,第一气体空间的容积增大,从而从第二孔120从外界吸入气体。从第二孔120进入第一气体空间的气体会经第二孔120上的滤膜过滤,从而能够将空气中的细菌过滤,降低细菌进入第一部件110内部或第二部件210内部污染药液的风险。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滤膜能够被更换。优选地,滤膜与第二孔120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例如可以是通过连接部件螺纹连接等。例如,滤膜固定设置于一固定环的截面上,固定环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孔120内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彼此匹配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按照能够保持在彼此远离的第一工作位置和彼此靠近的第二工作的方式设置有彼此契合的第一限位件220和第二限位件130。优选地,第一限位件220例如可以是周向设置于第一区段100外侧的凸部。第二限位件130例如可以是具有能够容纳所述凸部的凹部的管套。当第一限位件220旋转到与第二限位件130位置不对应时,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能相对彼此活动,以实现在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的锁定。当第一限位件220旋转到与第二限位件130位置对应时,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能够彼此相对活动,以实现解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对实施例1的补充和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留置针,至少包括用于连接延长管的第一接头,第一接头包括能够彼此相对活动的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第一区段100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一部件110,第二区段200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二部件210,当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基于外力彼此靠近时,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210彼此靠近并最终连通以将第一接头内的药液输送到患者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其至少包括能够彼此相对活动的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组件设置于留置针的透明三通上,第一区段100内部设置有第一部件110,第二区段200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二部件210。当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彼此远离移动到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接头分隔为彼此独立并不互相连通的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从而能够达到将针头和延长管完全隔离开,血液将无法经第一接头达到延长管中。此时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之间完全被输入的封管液体占据,避免微生物污染留置针管内。优选地,第一部件110具有用于伸入第二部件210窄部212的注射部111。注射部111的外壁与窄部212的内部滑动密封连接,以使得当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相对彼此滑动时,注射部111相对窄部212滑动并且保持留置针的液体通道密封,液体不会由注射部111和窄部212的间隙流出。优选地,第二区段200的限流段214靠近第一区段100的端部上连接有抵靠部218。抵靠部218与限流段214同轴连接,并且,抵靠部218周向上设置有沟槽。沟槽用于在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210连通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区段100内的液体经注射部111后能够通过沟槽进入到宽部211中,随后经第一孔2171进入到留置针的针尖部分,并从针尖部分流入到患者的血液中。优选地,注射部111靠近第二区段200的一端部抵靠所述抵靠部218靠近第一区段100的一端,从而能够通过注射部111的外壁推动抵靠部218,注射部111内部的液体能够进入抵靠部218的沟槽内。通过注射部111推动使得伸缩段215压缩,使得限流段214能够与窄部212脱离连接,进而能够进入抵靠部218的沟槽内的液体能够流动到宽部211的空腔中。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留置针的白色隔离塞远离导管的一端在拔出钢针后的一端形成有压力调整部件300。压力调整部件300可以是类似活塞结构。气体通道2172的气体出口处与压力调整部件300。能够通过压力调整部件300向气体通道2172内注入气体或吸走气体,以使得伸缩段215的伸长和收缩还能够通过外部操作控制。即,在将留置针的导管和钢针插入到患者的血管内相应的位置后,拔出钢针,隔离塞能够保持密封,此时通过形成的压力提供部件例如活塞通过拉动活塞杆等的动作能够卸去伸缩段215内的气体压力,便于其收缩,使得限流段214脱出窄部212,使得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液体连通。而当需要快速截断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之间的液体连通时,例如通过推动活塞杆的动作能够增加伸缩段215内部的气体压力,从而使得伸缩段215能够快速伸长将限流段214送入到窄段212中,堵塞液体流动通道。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至少包括能够彼此相对活动的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所述第一区段(100)内部设置有能够密封的第一部件(110),所述第二区段(200)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二部件(210),
当所述第一区段(100)和所述第二区段(200)基于外力彼此靠近时,所述第一部件(110)和所述第二部件(210)彼此靠近并最终连通以将第一接头内的药液输送到患者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10)设置有用于伸入第二接头内部的注射部(111),所述第二部件(210)按照能够抵靠所述注射部(111)并在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彼此靠近时基于所述抵靠液体连通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的方式设置有与所述注射部(111)靠近抵靠部(218)。
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区段(100)和所述第二区段(200)彼此隔断的情况下,所述注射部(111)按照能够独立密封的方式设置有朝向远端开启的第一单向阀(112);
所述第二部件(210)按照能够在所述第一部件(110)和所述第二部件(210)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打开所述第一单向阀(112)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凸部(213)。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210)包括壳体和能够通过挤压或拉伸扩大内部体积的伸缩部,当所述第一部件(110)和所述第二部件(210)彼此连接时,所述伸缩部外壁和所述壳体内壁构成流体通道。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包括彼此连接的伸缩段(215)与限流段(214),当所述第一部件(110)与所述第二部件(210)彼此远离的情况下,所述限流段(214)与所述壳体靠近第一部件(110)的一端紧密连接以封闭所述第二部件(210)。
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第二区段(200)的一端设置有与伸缩段(215)靠近第二区段(200)的一端连接的隔片(217),所述隔片(217)对应流体通道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连通流体通道和第一区段(100)内部的第一孔(2171)。
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第一区段(100)的外侧壁上按照能够使得所述第一区段(100)与所述第二区段(200)密闭连接的方式设置有密封件(216)。
8.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100)按照能够在所述第一区段(100)和所述第二区段(200)彼此活动的过程中保持第一区段(100)内部气压平衡的方式设置有第二孔(120),所述第二孔(120)按照能够保持所述第一部件(110)清洁的方式设置有滤膜。
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100)和所述第二区段(200)按照能够保持在彼此远离的第一工作位置和彼此靠近的第二工作位置的方式设置有彼此契合的第一限位件(220)和第二限位件(130)。
10.一种留置针,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用于连接延长管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能够彼此相对活动的第一区段(100)和第二区段(200),所述第一区段(100)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一部件(110),所述第二区段(200)内部设置有能够独立密封的第二部件(210),
当所述第一区段(100)和所述第二区段(200)基于外力彼此靠近时,所述第一部件(110)和所述第二部件(210)彼此靠近并最终连通以将第一接头内的药液输送到患者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05575.8A CN113616877B (zh) | 2021-08-06 | 2021-08-06 | 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05575.8A CN113616877B (zh) | 2021-08-06 | 2021-08-06 | 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16877A true CN113616877A (zh) | 2021-11-09 |
CN113616877B CN113616877B (zh) | 2023-03-21 |
Family
ID=78383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05575.8A Active CN113616877B (zh) | 2021-08-06 | 2021-08-06 | 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16877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076522A1 (en) * | 2007-09-18 | 2009-03-19 | Ela Medical S.A.S. | Toolkit for implanting an intracorporeal lead such as for cardiac pacing or sensing |
CN206896561U (zh) * | 2017-01-20 | 2018-01-19 |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具反复防血液逆流留置导管组件 |
JP2019042104A (ja) * | 2017-09-01 | 2019-03-22 | メディキット株式会社 | 針組立体 |
CN208785463U (zh) * | 2018-04-26 | 2019-04-26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一种新型动静脉留置针 |
WO2020189468A1 (ja) * | 2019-03-18 | 2020-09-24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
CN213158468U (zh) * | 2020-06-18 | 2021-05-11 | 河南省戈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正压接头的静脉留置针 |
CN113171509A (zh) * | 2021-04-25 | 2021-07-27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一种收集注射残液的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输液器 |
-
2021
- 2021-08-06 CN CN202110905575.8A patent/CN1136168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076522A1 (en) * | 2007-09-18 | 2009-03-19 | Ela Medical S.A.S. | Toolkit for implanting an intracorporeal lead such as for cardiac pacing or sensing |
CN206896561U (zh) * | 2017-01-20 | 2018-01-19 |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具反复防血液逆流留置导管组件 |
JP2019042104A (ja) * | 2017-09-01 | 2019-03-22 | メディキット株式会社 | 針組立体 |
CN208785463U (zh) * | 2018-04-26 | 2019-04-26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一种新型动静脉留置针 |
WO2020189468A1 (ja) * | 2019-03-18 | 2020-09-24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
CN213158468U (zh) * | 2020-06-18 | 2021-05-11 | 河南省戈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正压接头的静脉留置针 |
CN113171509A (zh) * | 2021-04-25 | 2021-07-27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一种收集注射残液的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输液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16877B (zh) | 2023-03-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78624B2 (en) | Medical connector with closeable luer connector | |
EP2382006B1 (en) | Medical connector with closeable luer connector | |
JP5507564B2 (ja) | 接続および分離中の流体の漏出を最小化する閉鎖雄型ルアー装置 | |
US6290206B1 (en) | Needleless valve | |
EP0901389B1 (en) | Needleless injection site | |
JP5160623B2 (ja) | 押し込み変位洗浄注射器 | |
US6428520B1 (en) | Positive-flow valve | |
US4512766A (en) | Catheter valve | |
US7094218B2 (en) | Valved catheter | |
CA2937744A1 (en) | Self-prim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
JP2012501742A5 (zh) | ||
CA2765054A1 (en) | Medical valve with improved back-pressure sealing | |
CN201263811Y (zh) | 一种用于无针输液的正压接头 | |
CN107635618A (zh) | 带有流量控制阀机构的导管组件和相关方法 | |
JP2009505756A (ja) | 一方向弁の改良 | |
CN113616877A (zh) | 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 | |
WO2000027452A1 (en) | Manifold with one-way needleless injection sit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