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3207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73207B CN113573207B CN202010359500.XA CN202010359500A CN113573207B CN 113573207 B CN113573207 B CN 113573207B CN 202010359500 A CN202010359500 A CN 202010359500A CN 113573207 B CN113573207 B CN 1135732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 generating device
- guiding section
- guiding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34—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4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 H04R1/403—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preventing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17/00—Details of magnetostrictive,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15/00 or H04R17/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 H04R2217/03—Parametric transducers where sound is generated or captured by the acoustic demodulation of amplitude modulated ultrasonic wav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第一发声器件和第二发声器件;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均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内,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发出第一超声波,所述第二发声器件发出第二超声波,所述第一超声波的频率与所述第二超声波的频率不同,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导音通道和第二导音通道,所述设备主体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导音孔和第二导音孔,所述第一发声器件通过所述第一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导音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发声器件通过所述第二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二导音孔相连通。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电子设备所发出的声音无法定向投送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
目前电子设备的扬声器以及受话器是将音频信号放大后由音膜推动空气发出声音,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kHz,由于可听声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不具备明显的指向性,导致该声音向周围各个方向传播,进而导致该声音能被较多的人听到。当人们在使用电子设备播放音乐、看视频或视频聊天时容易影响他人,因此,人们渴望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声音的定向投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电子设备所发出的声音无法定向投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第一发声器件和第二发声器件;
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均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内,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发出第一超声波,所述第二发声器件发出第二超声波,所述第一超声波的频率与所述第二超声波的频率不同,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导音通道和第二导音通道,所述设备主体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导音孔和第二导音孔,所述第一发声器件通过所述第一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导音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发声器件通过所述第二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二导音孔相连通。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发出第一超声波,第二发声器件发出第二超声波,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沿同一方向传播,由于空气的非线性解调作用,在空气中解调出差频声波,所产生的差频声波为人耳可听声,并且差频声波具有高指向性,以使声音传播到指定的区域,而其他区域不容易听不到。此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发声器件和第二发声器件的发声方向,以使第一发声器件和第二发声器件的发声方向朝向用户,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发声器件和第二发声器件发出的声音便能够定向传播至用户所在的位置,该声音不容易传播至周围的环境中,避免影响周围环境,进而不容易影响他人,从而能够实现电子设备所发出的声音能够定向投送到指定位置。
另外,由于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分别由两个独立的发声器件发出,第一发声器件的振膜和第二发声器件的振膜独立工作,第一发声器件的振膜和第二发声器件的振膜都仅产生一个振动频率,从而确保两个发声器件在振动发声的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因此能够避免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产生互解调失真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音频信号调制解调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主体、1011-第一导音段、1012-第二导音段、1013-第三导音段、101a-第一导音通道、101b-第二导音通道、102a-第一导音孔、102b-第二导音孔、110-壳体、120-透光盖板、130-主板支架、140-显示模组、150-主板、
200-第一发声器件、
300-第二发声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 100、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设备主体100为电子设备的主体部分,设备主体10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主要功能器件,例如显示屏、主板150等。
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均设置于设备主体100内,第一发声器件200发出第一超声波,第二发声器件300发出第二超声波,第一超声波的频率与第二超声波的频率不同,设备主体100内设置有第一导音通道101a和第二导音通道101b,设备主体100 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导音孔102a和第二导音孔102b,第一发声器件200通过第一导音通道 101a与第一导音孔102a相连通,第二发声器件300通过第二导音通道101b与第二导音孔 102b相连通。
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设备主体100设置有信号处理器和功率放大器,信号处理器可以将电子设备的音频信号调制为第一超声波载波信号和第二超声波载波信号,第一超声波载波信号和第二超声波载波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得到第一激励信号和第二激励信号,第一激励信号施加于第一发声器件200激发出第一超声波,第二激励信号施加于第二发声器件300激发出第二超声波,第一超声波通过第一导音通道101a和第一导音孔102a传递到电子设备之外,第二超声波通过第二导音通道101b和第二导音孔102b传递到电子设备之外,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在传递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的非线性解调作用,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形成可听声波。通过合理选择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的频率,以使两束超声波的差频声波为可听声波。
例如,第一超声波的频率可以为f1,第二超声波的频率可以为f2,受空气非线性交互作用影响,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解调为f1、f2、f1+f2、f1-f2、2f1、2f2等多束声波,其中,f1-f2为该差频声波。合理选择f1和f2的频率,能够使得f1-f2为可听声波,比如, f1=31kHz,f2=30kHz,f1-f2=1kHz,1kHz频率的声波属于可听声波。可选地,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可以是扬声器,也可以是受话器,本文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超声波的高度指向性,能够使得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在空气中定向传播,同时,由于空气的非线性解调作用,在空气中解调出差频声波,所产生的差频声波为人耳可听声,并且差频声波具有高指向性,以使声音传播到指定的区域,而其他区域不容易听不到,从而能够使得电子设备所发出的声音能够定向投送到指定位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超声波与第二超声波经过空气解调形成差频声波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的发声方向,以使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的发声方向朝向用户,此时,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发出的声音便能够定向传播至用户所在的位置,该声音不容易传播至周围的环境中,避免影响周围环境,进而不容易影响他人。
另外,由于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分别由两个独立的发声器件发出,第一发声器件 200的振膜和第二发声器件300的振膜独立工作,第一发声器件200的振膜和第二发声器件 300的振膜都仅产生一个振动频率,从而确保两个发声器件在振动发声的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因此能够避免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产生互解失真的情况,进而提高电子设备音频传输的可靠性。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也可以直接发出可听声,此时,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发出的可听声无指向性,因此可实现电子设备的声音外放,此时电子设备既可以发出有指向性的可听声,也可以发出无指向性的可听声,从而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的谐振频率不相等,发声器件的谐振频率由发声器件的组成材料和形状决定,因此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可以采用不同材料制作,也可以将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制作成不同的形状。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的谐振频率可以位于超声频段,也可以接近于超声频段。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的振膜材料硬度较大,振膜的球顶和音圈质地较轻。
第一超声波的频率与第一发声器件200的谐振频率可以相同,此时,第一发声器件200 的工作频率处于谐振频率,从而使得第一发声器件200的电声转换效率较高,同时也使得第一超声波的发声功率较高。
同理可知,第二超声波的频率也可以与第二发声器件300的谐振频率相同,从而使得第二发声器件300的电声转换效率较高,同时也使得第二超声波的发声功率较高。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可以位于设备主体100 的同一端,此时,第一导音孔102a和第二导音孔102b相连通可以形成一个导音孔。此方案能够减少电子设备的开孔数量,从而能够提高设备主体100的完整性和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和防尘性能。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音通道101a和第二导音通道101b也可以相连通形成一个导音通道,此时,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可以通过同一个导音通道传递至电子设备之外,从而能够减少导音通道的加工数量,进而减少电子设备加工工序,使得电子设备制作简单。
当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距离较远时,第一导音通道101a和第二导音通道101b的距离较长,从而使得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能量损耗严重,进而使得形成的可听声传播距离较短。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之间的距离小于20mm,此时,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的距离较近,第一导音通道101a和第二导音通道101b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的较近,第一超声波在第一导音通道 101a内的传播距离较短,第二超声波在第二导音通道101b内的传播距离较短,从而使得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能量损耗较小,进而使得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传播距离较远,进而使得可听声的传播距离较远。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可以分别位于设备主体100的两端,第一导音通道101a和第二导音通道101b分别设置于设备主体100的两端,第一导音孔102a和第二导音孔102b分别设置于设备主体100的两端,该设备主体100的两端可以是设备主体100的顶端和底端,第一发声器件200可以通过第一导音通道101a与第一导音孔102a相连通,第一超声波从电子设备的顶端发出,第二发声器件300可以通过第二导音通道101b与第二导音孔102b相连通,第二超声波从电子设备的底端发出。由于设备主体100的顶部通常设置有传感器、摄像头模组等部件,因此顶部可用的空间较小,设备主体100的顶部不便于同时设置两个发声器件,因此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 300可以分别位于设备主体100的两端,第一发声器件200可以设置于设备主体100的顶部,第二发声器件300可以设置于设备主体100的底部,第二发声器件300可以利用设备主体 100底部的位置,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在不改变其他部件的布局的情况下,能够设置两个发声器件,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可选地,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可以交错设置,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也可以沿直线分布。
另外,在第一发声器200和第二发声器300分别设置在设备主体100的顶部和底部的情况下,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使得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能够形成二元发声器件阵列,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的交汇处可以在电子设备的中心方向,从而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立体声效,进而使得电子设备的音质较好。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还可以有多个发声器件,多个发声器件形成多元阵列,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音质。
上述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可以包括壳体110,壳体110的表面可以开设有导音孔102,此时,导音孔102破坏了壳体110的完整性,使得电子设备的外观的一致性较低,同时,也导致电子设备的防水性和防尘性较低,从而造成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为此,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可以包括壳体110和第一功能模组,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可以均设置于壳体110内,壳体110与第一功能模组的装配缝隙可以形成第一导音孔102a或第二导音孔102b,再或者第一导音孔102a和第二导音孔102b均由壳体110与第一功能模组的装配缝隙形成。此方案中,第一功能模组和壳体110在装配后具有装配缝隙,因此可以利用第一功能模组和壳体110之间的装配缝隙传递超声波,从而使得壳体110上无需开设导音孔,从而减少了壳体110的开孔数量,进而提高了壳体110的完整性和外观一致性,从而使得壳体110的外观质感较好,改善了用户体验,同时,壳体110 与第一功能模组之间的装配缝隙形成的导音孔相对于在壳体110上开设的导音孔来说更窄,从而能够有效地缓解环境中的水汽和灰尘进入壳体110,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和防尘性能。
该第一功能模组可以为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等功能模组,当然,第一功能模组还可以是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等功能模组的装饰件。第一功能模组还可以是其他功能模组,第一功能模组的具体结构本文不作限制。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功能模组可以包括透光盖板120,透光盖板120可以与壳体110围成容纳空间,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均位于容纳空间内,壳体110 与透光盖板120的装配缝隙形成第一导音孔102a或第二导音孔102b,再或者第一导音孔 102a和第二导音孔102b均由壳体110与透光盖板120的装配缝隙形成。此方案中,透光盖板120与壳体110的装配缝隙位于设备主体100的边缘,形成的导音孔更加隐蔽,用户的视觉冲击感较弱,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
上述实施例中,外部环境中的灰尘和水汽可以沿着第一导音孔102a和第二导音孔102b 进入设备主体100内,从而造成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的出音口被堵塞或者电子元器件短路,致使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损坏,致使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导音通道101a的具体结构,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本文不作限制。具体地,第一导音通道101a可以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导音段1011、第二导音段1012和第三导音段1013,第一导音段1011可以与第一导音孔102a相连通。第一导音通道101a的第一导音段1011与第一导音孔102a相连通,本文对第一导音通道101a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
第一发声器件200位于第三导音段1013背离第二导音段1012的一端,第一导音段1011 中心轴线与第二导音段1012的中心轴线相交,第一导音段1011的中心轴线与第三导音段 1013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此方案中,第一导音通道101a可以为折弯结构,从而使得各个导音段的侧壁能够阻挡灰尘和水汽,同时,第一导音通道101a的路径较长,从而可以使得大部分灰尘和水汽沉降,附着在各个导音段的侧壁上,从而使得灰尘和水汽不容易达到第一发声器件200的安装位置,进而使得第一发声器件200的出音口较难被堵塞或者电子元器件短路,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然,第二导音通道101b也可以为上述的折弯结构,从而能够防止第二发声器件300的出音口较难被堵塞。
可选地,当设备主体100可以包括主板支架130时,第一导音通道101a和第二导音通道101b可以开设于主板支架130上,第一导音通道101a和第二导音通道101b的位置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设置。
优选地,第一导音段101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导音段1012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可以为90°,此时,第一导音段101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导音段1012的中心轴线可以相垂直。此时,导音通道的结构较为紧凑,从而使得导音通道占用设备主体100空间较小。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音段1011和第三导音段1013与第二导音段1012具有一定的夹角,当采用浇注的方式制作第二导音段1012时,第二导音段1012位于主板支架130内部,主板支架130脱模难度较大,从而造成电子设备加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可以包括主板支架130和显示模组140,主板支架 130朝向显示模组14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显示模组140覆盖第一凹槽的槽口的部分,显示模组140与第一凹槽形成第二导音段1012,第一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三导音段1013,第一导音段1011和第三导音段1013位于第一凹槽的两端。此方案中,第一凹槽为敞口,因此主板支架130更容易脱模,显示模组140覆盖在第一凹槽的槽口,从而形成第二导音段1012,使得第二导音段1012加工更加方便,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加工难度小,成本较低。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主板支架130背离显示模组140的一侧可以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发声器件200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第二凹槽内。此时,第一发声器件200的至少部分隐藏于第二凹槽内,从而使得主板支架130与第一发声器件200的堆叠厚度较小,使得电子设备的厚度较小。
当然,第二发声器件300的至少部分也可以位于第二凹槽内,此方案中,第一发声器件200的至少部分和第二发声器件300的至少部分均位于第二凹槽内,从而使得主板支架130与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的堆叠厚度较小,进一步减小了电子设备的厚度,进而能够改善用户体验。
主板支架130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主板150,电子设备的主板150为电路板,电子设备的主板150与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电连接,电子设备的主板150控制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发声。
第一导音段1011可以开设于壳体110上,此时需要对壳体110进行加工,使得壳体110 的加工工序增加,造成壳体110的加工难度较大,同时,壳体110上加工第一导音段1011容易造成壳体110的强度降低,为此,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可以包括壳体 110和显示模组140,第一发声器件200可以位于壳体110与显示模组140围成的空间内,显示模组140与壳体110之间的装配缝隙形成第一导音段1011。此时,壳体110与显示模组140装配后具有装配缝隙,因此可以利用壳体110与显示模组140之间的装配缝隙传递超声波,从而使得壳体110上无需开设第一导段,使得壳体110无需加工,进而使得壳体 110的加工难度较小,同时,壳体110上无需开设第一导音段1011,也使得壳体110的强度较高。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电子游戏机等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第一发声器件和第二发声器件;
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均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内,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发出第一超声波,所述第二发声器件发出第二超声波,所述第一超声波的频率与所述第二超声波的频率不同,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导音通道和第二导音通道,所述设备主体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导音孔和第二导音孔,所述第一发声器件通过所述第一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导音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发声器件通过所述第二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二导音孔相连通;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壳体和第一功能模组,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功能模组的装配缝隙形成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或所述第二导音孔;
所述第一功能模组包括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与所述壳体围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壳体与所述透光盖板的装配缝隙形成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或所述第二导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的谐振频率不相等,其中:
所述第一超声波的频率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的谐振频率相同;和/或,
所述第二超声波的频率与所述第二发声器件的谐振频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位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同一端,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分别位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两端,第一导音孔和第二导音孔分别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导音通道和所述第二导音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导音段、第二导音段和第三导音段,所述第一导音段与所述第一导音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发声器件位于所述第三导音段背离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一端,所述第一导音段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导音段的中心轴线相交,所述第一导音段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三导音段的中心轴线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主板支架和显示模组,所述主板支架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显示模组覆盖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的部分,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第二导音段,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开设有所述第三导音段,所述第一导音段和所述第三导音段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支架背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发声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壳体和显示模组,所述第一发声器件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模组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装配缝隙形成所述第一导音段。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59500.XA CN113573207B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电子设备 |
PCT/CN2021/076913 WO2021218307A1 (zh) | 2020-04-29 | 2021-02-19 | 电子设备 |
EP21795495.7A EP4145853A4 (en) | 2020-04-29 | 2021-02-19 | ELECTRONIC DEVICE |
US17/975,575 US20230051986A1 (en) | 2020-04-29 | 2022-10-27 |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59500.XA CN113573207B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73207A CN113573207A (zh) | 2021-10-29 |
CN113573207B true CN113573207B (zh) | 2022-09-23 |
Family
ID=78158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59500.XA Active CN113573207B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51986A1 (zh) |
EP (1) | EP4145853A4 (zh) |
CN (1) | CN113573207B (zh) |
WO (1) | WO2021218307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E276636T1 (de) * | 1999-04-30 | 2004-10-15 | Sennheiser Electronic | Verfahren zur wiedergabe von audioschall mit ultraschall-lautsprechern |
US7565949B2 (en) * | 2005-09-27 | 2009-07-28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Flat panel display module having speaker function |
JP5609384B2 (ja) * | 2010-07-29 | 2014-10-2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装置 |
JP2013013042A (ja) * | 2011-06-02 | 2013-01-17 | Denso Corp | 立体音響装置 |
WO2013051400A1 (ja) * | 2011-10-03 | 2013-04-11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超音波発生装置 |
WO2013114498A1 (ja) * | 2012-02-02 | 2013-08-08 |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電気音響変換器及び電子機器 |
WO2014054784A1 (ja) * | 2012-10-05 | 2014-04-10 |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音響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US8903104B2 (en) * | 2013-04-16 | 2014-12-02 | Turtle Beach Corporation | Video gaming system with ultrasonic speakers |
CN105101004B (zh) * | 2015-08-19 | 2018-08-1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和定向传输音频的方法 |
CN205946136U (zh) * | 2016-08-29 | 2017-02-08 | 北京凡景新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开发的定向扬声器系统 |
EP3471434A1 (en) * | 2018-02-26 | 2019-04-17 | Oticon A/s | Hearing aid having a microphone module with improved ultrasound properties |
CN108173997B (zh) * | 2018-03-23 | 2020-01-1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终端导声结构及终端 |
CN209448766U (zh) * | 2019-02-27 | 2019-09-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KR102679900B1 (ko) * | 2019-03-29 | 2024-06-2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컴퓨팅 장치 |
-
2020
- 2020-04-29 CN CN202010359500.XA patent/CN113573207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2-19 EP EP21795495.7A patent/EP4145853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02-19 WO PCT/CN2021/076913 patent/WO2021218307A1/zh unknown
-
2022
- 2022-10-27 US US17/975,575 patent/US20230051986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051986A1 (en) | 2023-02-16 |
WO2021218307A1 (zh) | 2021-11-04 |
EP4145853A1 (en) | 2023-03-08 |
CN113573207A (zh) | 2021-10-29 |
EP4145853A4 (en) | 2023-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44303B (en) | Resonation chambers within a cell phone | |
CN1679304B (zh) | 移动通信装置和相关的构建方法 | |
CN110519671A (zh) | 无线耳机 | |
CN112788480B (zh) | 出声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 |
CN105191349A (zh) | 声音输出装置、声音输出方法和视频显示装置 | |
US20170366893A1 (en) | Headphone device | |
CN111652100B (zh) | 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
EP1581926B1 (en) | Stereo imaging manifold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22143485A1 (zh) | 电子设备 | |
CN212278462U (zh) | 音频模组和终端 | |
CN117240952A (zh) | 电子设备 | |
WO2024032384A1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10042193U (zh) | 扬声器 | |
CN217216874U (zh) | 扬声器装置及电子设备 | |
WO2024000691A1 (zh) | 同轴扬声器箱 | |
CN113573207B (zh) | 电子设备 | |
US12207042B2 (en) | Loudspeak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911037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3055791B (zh) | 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 |
TWM590338U (zh) | 揚聲器 | |
CN212850997U (zh) | 发声单元及电子设备 | |
JPWO2008015901A1 (ja) |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携帯端末装置用筐体 | |
CN114071337A (zh) | 音频模组、终端和控制方法 | |
CN217010936U (zh) | 电子设备 | |
CN215682564U (zh) | 一种话筒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