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8498B - 一种应用于vr设备的辅助对焦方法及vr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vr设备的辅助对焦方法及vr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68498B CN113568498B CN202010353277.8A CN202010353277A CN113568498B CN 113568498 B CN113568498 B CN 113568498B CN 202010353277 A CN202010353277 A CN 202010353277A CN 113568498 B CN113568498 B CN 1135684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ance
- user
- feature point
- wearing
- sen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2—Walk-in-place systems for allowing a user to walk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while constraining him to a given position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VR设备的辅助对焦方法及VR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镜片结构的佩戴距离,其中,所述用户的水平视线与所述镜片结构垂直,所述佩戴距离为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所述镜片结构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令所述佩戴距离位于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内。这样可以在对焦之前首先补偿用户的视力,以令用户的视力恢复至正常范围,以提高后续对焦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VR设备的辅助对焦方法及VR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发展,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呈现影像的VR设备得到了更加广泛地应用,通常,用户通过佩戴VR设备来观看影像,以起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当用户在观看影像时,通常首先需要进行对焦,即令视线聚焦至VR设备的显示屏上,以清晰地观看显示屏上的影像。但是,对于近视用户来说,为了能够提高这些用户佩戴VR设备的舒适度,VR设备中会设置镜片结构,以代替他们的有框眼镜。也正因为这样,在对焦过程开始前,用户需要首先利用VR设备中设置的镜片结构来补偿视力,以起到戴眼镜观看影像的效果,然后才能继续进行对焦。但是,部分用户经常无法准确掌握佩戴距离,也就无法将VR设备置于可以良好补偿视力的位置,也就无法保证下一步对焦的效果,从而降低观看体验。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VR设备的辅助对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镜片结构的佩戴距离,其中,所述用户的水平视线与所述镜片结构垂直,所述佩戴距离为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所述镜片结构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点之间的距离;
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令所述佩戴距离位于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所对应的感测距离范围;
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所对应的感测距离范围包括:
利用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中的镜眼距离最小值减去各样本用户中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得到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小值;
利用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中的镜眼距离最大值减去所述各样本用户中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小值,得到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大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的距离由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大值由各所述样本用户对应的数据中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小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
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由各所述样本用户对应的数据中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镜片结构的佩戴距离包括:
利用一个或者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相应的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利用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相应的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距离包括:所述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为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大值,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为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小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包括:
实时测量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佩戴距离的平均佩戴距离值;
对比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
如果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或者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则提示所述用户调整所述佩戴距离至由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所组成的范围内;
如果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且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则利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佩戴距离,并调整所述佩戴距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佩戴距离在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以外,则采用熄灭所述显示屏、语音提示、所述显示屏闪烁或者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提示文字的方式提示所述用户调整所述佩戴距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VR设备,所述VR设备包括显示屏、镜片结构、至少一个距离传感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显示屏用于向用户显示影像,所述镜片结构用于补偿用户的视力,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用户的头部特征点至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佩戴距离,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样本用户与所述VR设备之间的佩戴数据以及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相应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VR设备的辅助对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传感单元,用于通过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镜片结构的佩戴距离,其中,所述用户的水平视线与所述镜片结构垂直,所述佩戴距离为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所述镜片结构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点之间的距离;
处理单元,用于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令所述佩戴距离位于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所对应的感测距离范围;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利用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中的镜眼距离最小值减去各样本用户中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得到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小值;利用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中的镜眼距离最大值减去所述各样本用户中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小值,得到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大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的距离由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大值由各所述样本用户对应的数据中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小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由各所述样本用户对应的数据中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传感单元,还用于利用一个或者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相应的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距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为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大值,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为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小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佩戴距离的平均佩戴距离值;对比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如果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或者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则提示所述用户调整所述佩戴距离至由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所组成的范围内;如果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且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则利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佩戴距离,并调整所述佩戴距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佩戴距离在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以外,则采用熄灭所述显示屏、语音提示、所述显示屏闪烁或者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提示文字的方式提示所述用户调整所述佩戴距离。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VR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VR设备执行相应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装置或者VR设备实现上述各方面及其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的镜眼距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特征点测量距离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对焦装置的软件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辅助对焦方法应用于VR设备,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所述VR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距离传感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图1作为示例,VR设备包括距离传感器100、存储器200、处理器300和镜片结构400,其中,距离传感器100、存储器200、处理器300和镜片结构400耦合,距离传感器100可以用于测量用户的头部特征点至该距离传感器100的佩戴距离,镜片结构400用于补偿用户的视力,存储器200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处理器300可调用存储器200中的程序指令,使VR设备执行相关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距离传感器10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单元,如光传感单元、温度传感单元、红外线传感单元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单元,例如系统芯片(system on a chip,SoC)、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MCU)、存储控制器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单元,例如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等;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闪存(flash memory)等。其中,不同的存储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或者封装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通信接口中,成为处理器或者通信接口的一部分。
当近视用户使用VR设备观看影像时,在进行对焦之前,首先需要调整VR设备的佩戴距离,以使镜片结构400起到补偿视力至正常视力的效果。针对具有不同视力条件的用户,VR设备具有对应的镜眼距离,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的镜眼距离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针对近视用户,VR设备中会有设有镜片结构400,来模仿真实的眼镜,用来补偿用户的视力。那么,该镜片结构400至用户的眼球500的距离即为镜眼距离,可以用图2中的距离A+D表示。具体地,距离A为用户的眉间特征点600与眼球500之间的距离,距离D为用户的眉间特征点600与镜片结构400之间的距离,其中,为了能够准确测得用户的眉间特征点600与镜片结构400之间的距离,在VR设备中,设置距离传感器100,且令该距离传感器100与所述镜片结构400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优选地,如图2所示,将距离传感器100设置于与镜片结构400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或者将多个距离传感器100均匀分布于所述镜片结构400所在竖直线的两侧。
对于不同的用户,由于视力条件的不同,镜眼距离也就不一样,在本实施例中,将针对于当前用户的视力条件设定的镜眼距离,即为预设镜眼距离。只有,当用户的眼球与VR设备中的镜片结构400的距离位于预设镜眼距离范围内时,此时,镜片结构400才能够发挥作用,有效提高用户的视力。在提高了用户的视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焦,这样,才能够得到最佳的对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距离,均为测量点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即水平距离,下文将不再赘述。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对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S1、通过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镜片结构的佩戴距离,其中,所述用户的水平视线与所述镜片结构垂直,所述佩戴距离为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所述镜片结构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点之间的距离。
通过VR设备中设置的距离传感器100,可以有效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600至距离传感器100之间的距离,即为佩戴距离,进一步地,用户通过调整该佩戴距离进行对焦。其中,眉间特征点600为距离传感器100在水平方向至对应至用户头部上的点。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高距离测量的准确性,需要首先令用户的水平视线与镜片结构400垂直,这样测量所得的距离更贴紧用户的眉间特征点600到镜片结构400的真实距离。
S2、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令所述佩戴距离位于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内。
由上文可知,只有在用户的眼球500与镜片结构400之间的距离位于VR设备设定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内时,才能够足够补偿用户的视力,以利于后续的对焦调整。因此,需要将上文测量所得的佩戴距离与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做比较,并根据对比结果不断调整佩戴距离。
具体地,在对焦过程中,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600与距离传感器100之间的距离,会需要一定的时间,并占用VR设备中一定的计算资源,可见,如果需要测量的特征点越多,那么测距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多,而且测距时所占用的计算资源也就越多。为了可以提高对焦效率,减轻对焦操作的计算负担,需要有效减少特征点的数量。
在本申请中,仅将眉间特征点600作为需要进行测距的特征点,即仅测量眉间特征点600到镜片结构400的距离,而不再对其他特征点进行测量。此时,距离传感器100具有针对性的测量眉间特征点600到距离传感器100之间的距离,即用户的佩戴距离。为了与该佩戴距离做比较,也就需要从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中分析得到感测距离范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感测距离范围即为VR设备预设的眉间特征点600到镜片结构400的距离范围。其中,如果用户的佩戴距离在感测距离范围内,那么证明镜片结构400可以很好的补偿用户的视力,用户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对焦操作;反之,如果用户的佩戴距离在感测距离范围之外,那么证明镜片结构400并没有很好的补偿用户的视力,用户需要进一步调整佩戴距离,以使镜片结构400起到补偿视力的效果,再进行进一步的对焦操作。
通常,在设定好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之后,VR设备中的处理器300就会相应的计算得到对应的感测距离范围。具体地,VR设备的存储器200会存储有大量的样本用户关于佩戴该VR设备的一些佩戴数据,例如,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点到眉间特征点600的距离B,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点700到眼球500的距离C等。当然,这些样本用户的相关佩戴数据也可以存储于服务器、云服务器等其他存储设备中,由VR设备通过网络请求获得。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特征点测量距离的示意图,如图4中所展示的测量距离之间的几何关系,根据样本用户的佩戴数据,可以通过减法计算,B-C,得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600到眼球500的距离A。
在计算确定感测距离范围时,采用极限值设计原则,即在确定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小值时,利用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中的镜眼距离最小值减去各样本用户中的最大A值,得到的即为D的最小值,即感测距离最小值。在确定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大值时,利用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中的镜眼距离最大值减去各样本用户中的最小A值,得到的即为D的最大值,即感测距离最大值。其中,可以选择各样本用户中的一个样本用户作为计算的参考,也可以同时选择多个样本用户,并将这些样本用户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的参考。
具体地,同样采用极限值设计原则来计算样本用户的最大A值和最小A值。样本用户的最大A值,可以通过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700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600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小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700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500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其中,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700与该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600之间的水平距离,说明该样本用户所对应的B值位于全部样本用户中的较大值的范围内。小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700与该样本用户的眼球500之间的水平距离,说明该样本用户所对应的C值位于全部样本用户中的较小值的范围内。此时,通过较大的B值减去较小的C值,即可得到样本用户的最大A值。
相反的,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700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600之间的水平距离,说明该样本用户所对应的B值位于全部样本用户中的较小值的范围内。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700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500之间的水平距离,说明该样本用户所对应的C值位于全部样本用户中的较大值的范围内。此时,通过较小的B值减去较大的C值,即可得到样本用户的最小A值。
进一步地,对于上文中的预设第一阈值,可以将各样本用户对应的耳上附着特征点700至眉间特征点600的水平距离从大到小排列,然后,以位于样本用户总数中某一比例的数量所对应样本用户对应的距离作为预设第一阈值,同样的,可以依据上述方法,设定预设第二阈值。也可以,直接将具体数值设定为预设第一阈值和预设第二阈值。
基于上述实施例,VR设备中可以设置一个或者两个,或者更多个距离传感器100以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700到镜片结构400的佩戴距离。
当采用一个距离传感器100测量用户的佩戴距离时,该距离传感器100设定的预设镜眼距离为一个范围,因此,用户在调整佩戴距离至预设镜眼距离时,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调整,具有较高的灵活度。
而当采用两个或者多个距离传感器100测量用户的佩戴距离时,以两个距离传感器100为例,此时,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分别对应一个具体的预设镜眼距离,通过两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预设镜眼距离形成一个预设镜眼距离范围。而当用户的佩戴距离位于该预设镜眼距离范围内时,就可以仅激活第一距离传感器,并利用第一距离传感器继续调整佩戴距离,以对焦。
进一步地,当用户在对焦的过程中,又重新将佩戴距离错误调整至超出预设镜眼距离范围时,再同时激活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以辅助用户重新调整佩戴距离至预设镜眼距离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用户调整佩戴距离时,VR设备需要针对调整失误(佩戴距离超出预设镜眼距离范围)时,通知用户。此时,可以采用熄灭所述显示屏、语音提示、所述显示屏闪烁或者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提示文字的方式提示用户。
上述VR设备可以通过软件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对焦装置的软件结构示意,所述装置包括:
传感单元1001,用于通过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镜片结构的佩戴距离,其中,所述用户的水平视线与所述镜片结构垂直,所述佩戴距离为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所述镜片结构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点之间的距离;
处理单元1002,用于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令所述佩戴距离位于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所对应的感测距离范围;
所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利用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中的镜眼距离最小值减去各样本用户中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得到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小值;利用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中的镜眼距离最大值减去所述各样本用户中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小值,得到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大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的距离由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大值由各所述样本用户对应的数据中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小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由各所述样本用户对应的数据中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传感单元1001,还用于利用一个或者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相应的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距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为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大值,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为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小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佩戴距离的平均佩戴距离值;对比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如果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或者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则提示所述用户调整所述佩戴距离至由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所组成的范围内;如果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且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则利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佩戴距离,并调整所述佩戴距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如果所述佩戴距离在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以外,则采用熄灭所述显示屏、语音提示、所述显示屏闪烁或者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提示文字的方式提示所述用户调整所述佩戴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VR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VR设备执行相应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装置或者VR设备实现上述各方面及其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VR设备的辅助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镜片结构的佩戴距离,所述镜片结构用于替代近视眼镜,其中,所述用户的水平视线与所述镜片结构垂直,所述佩戴距离为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所述镜片结构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点之间的距离;
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感测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令所述佩戴距离位于所述感测距离范围内,以补偿所述用户的视力,其中,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为将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和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进行差值计算获得,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由所述用户的视力条件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中的镜眼距离最小值减去各所述样本用户中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得到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小值;
利用所述预设镜眼距离范围中的镜眼距离最大值减去各所述样本用户中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小值,得到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的距离由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大值由各所述样本用户对应的数据中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小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
所述样本用户的眉间特征点与眼球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由各所述样本用户对应的数据中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眉间特征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的所述样本用户的耳上附着特征点与所述样本用户的眼球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镜片结构的佩戴距离包括:
利用一个或者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相应的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VR设备中相应的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距离包括:
所述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为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大值,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为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中的感测距离最小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所述佩戴距离与感测距离范围,以使所述用户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佩戴距离包括:
实时测量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佩戴距离的平均佩戴距离值;
对比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
如果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小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或者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则提示所述用户调整所述佩戴距离至由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所组成的范围内;
如果所述平均佩戴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且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则利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所述用户的眉间特征点至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佩戴距离,并调整所述佩戴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佩戴距离在所述感测距离范围以外,则采用熄灭显示屏、语音提示、所述显示屏闪烁或者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提示文字的方式提示所述用户调整所述佩戴距离。
9.一种VR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R设备包括显示屏、镜片结构、至少一个距离传感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显示屏用于向用户显示影像,所述镜片结构用于补偿用户的视力,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用户的头部特征点至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佩戴距离,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样本用户与所述VR设备之间的佩戴数据以及所述VR设备的预设镜眼距离范围,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53277.8A CN113568498B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一种应用于vr设备的辅助对焦方法及vr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53277.8A CN113568498B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一种应用于vr设备的辅助对焦方法及vr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68498A CN113568498A (zh) | 2021-10-29 |
CN113568498B true CN113568498B (zh) | 2024-09-17 |
Family
ID=78158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53277.8A Active CN113568498B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一种应用于vr设备的辅助对焦方法及vr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68498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81733A (zh) * | 2018-01-30 | 2018-06-1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眼镜的辅助佩戴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70355A (zh) * | 2015-01-19 | 2015-04-29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可调式头戴显示器 |
CN105319719A (zh) * | 2015-08-27 | 2016-02-10 | 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 镜眼距调节方法和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 |
CN106125310A (zh) * | 2016-08-31 | 2016-11-1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vr设备用户视力的适配方法、装置及vr设备 |
CN206671680U (zh) * | 2017-02-10 | 2017-11-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用户体验设备及智能头盔 |
CN106802486A (zh) * | 2017-04-11 | 2017-06-06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焦距的方法及头戴显示器 |
CN207181829U (zh) * | 2017-09-25 | 2018-04-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现实头盔 |
CN109271021B (zh) * | 2018-08-28 | 2021-11-09 |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头戴式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441909A (zh) * | 2019-08-12 | 2019-11-12 | 郑州迈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vr眼镜的佩戴装置 |
-
2020
- 2020-04-29 CN CN202010353277.8A patent/CN11356849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81733A (zh) * | 2018-01-30 | 2018-06-1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眼镜的辅助佩戴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68498A (zh) | 2021-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55671B (zh) | 用於眼鏡之虛擬試戴系統及方法 | |
CA3023690C (en) | Fixtureless lensmet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 |
US10691393B2 (en) | Processing circuit of display panel,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 |
US9291834B2 (en) | System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using a device equipped with a display and a camera | |
US8733936B1 (en) | Fitting glasses frames to a user | |
US20100283844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on-line selection of a virtual eyeglass frame | |
US11178389B2 (en) | Self-calibrating display device | |
JP6592132B2 (ja) | 肌状態検出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6526857B (zh) | 调焦方法和装置 | |
CN112099622B (zh) | 一种视线追踪方法及装置 | |
CN111163303A (zh) |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WO2019127319A1 (zh) | 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畸变测量方法及系统 | |
JP2003329541A (ja) | アイポイントの位置決定方法及びアイポイント測定システム | |
US11099642B2 (en) | Display adaptation for visual impairment | |
CN110399930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3568498B (zh) | 一种应用于vr设备的辅助对焦方法及vr设备 | |
US20170031438A1 (en) | Interaction method, interaction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 |
CN113423013A (zh) | 观看距离提醒方法及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TWI676821B (zh) | 適應性視線追蹤的校正方法 | |
WO2023030109A1 (zh) | 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其显示亮度调节方法 | |
CN203396368U (zh) | 一种眼镜架配戴变形移位测定器 | |
CN111665638A (zh) | 头戴设备的对焦方法、头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100727B (zh) | 数据驱动的戴镜视线估计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342976A1 (en) |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estimation method | |
US20250204771A1 (en) | System for conducting eye examinations for visual acuit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