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0203B -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40203B CN113540203B CN202110900469.0A CN202110900469A CN113540203B CN 113540203 B CN113540203 B CN 113540203B CN 202110900469 A CN202110900469 A CN 202110900469A CN 113540203 B CN113540203 B CN 1135402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pixel
- pixels
- metal mask
- s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1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 passive matrix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4—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 C23C14/042—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using mask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 H10K71/16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using selective deposition, e.g. using a mask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2—Compensation of deficiencies in the appearance of colou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多个按序排成阵列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均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排列在同一行,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排列在相邻的另一行,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与其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三子像素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在本申请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通过拆分子像素并调节其分布位置,使得子像素能够共用开口区域,由此提升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和使用寿命,并有效改善锯齿、黑线等显示不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与诸多显示装置相比,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简称OLED)具有全固态、自发光、广视角、广色域、反应速度快、高发光效率、高亮度、高对比度、超薄超轻、低功耗、工作温度范围广、可制作大尺寸与可挠曲的面板及制程简单等诸多优点,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柔性显示,最能符合人们对未来显示器的要求。
OLED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精密金属掩膜板(Fine Metal Mask,简称FMM)制备红、绿、蓝发光层,构成红(R)、绿(G)、蓝(B)子像素,RGB三个子像素为一组合单元依序重复排列。然而,在FMM的制作过程中,由于每个开口区域之间都要保留一定的原材料作为桥接部分(Rib),使得子像素的开口区域受限,影响了像素的开口率,进而对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和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显示面板的亮度和使用寿命难以提升。
基此,如何解决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存在的显示亮度和使用寿命难以提升的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存在显示亮度和使用寿命难以提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所述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按序排成阵列,每个像素单元均包括一第一子像素、一第二子像素和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排列在同一行且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排列在相邻的另一行且具有第二间距;
其中,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与其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三子像素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对应于金属掩膜板同一个开口区域的第三子像素为一组第三子像素,相邻两组第三子像素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不重叠,且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的间距均保持一致;
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排列方式均为镜像对称排列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在同一行像素单元中,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与其邻近的两个第三子像素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在同一行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交替重复排列;或者
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均为镜像对称排列。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在相邻两行像素单元中,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与其邻近的六个第三子像素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均为镜像对称设置,且纵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均为镜像对称设置;或者
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均为镜像对称设置,且纵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其中一个像素单元在旋转180°后与另一个像素单元重合设置。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重叠,且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其中一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的间距均大于另一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的间距。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在同一行像素单元中,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与其邻近的一个或两个第三子像素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间距、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间距均相等。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颜色互不相同,且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分别选自于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任一者。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所述第三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或绿色子像素。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所述像素单元为正方形,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均为矩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圆形。
可选的,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中,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面积之比在0.5到1.5之间,且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面积之比在0.5到1.5之间。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掩膜板,所述金属掩膜板包括:基板;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区域,所述多个开口区域依次排列,每个开口区域与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的一组第三子像素相对应,每组第三子像素包括四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或八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
可选的,在所述的金属掩膜板中,所述多个开口区域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均为并排设置;或者
所述多个开口区域在行方向上为并排设置,在列方向上呈错位排列。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同一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均由同一条数据信号线驱动;或者
同一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由两条数据信号线分别驱动。
在本发明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通过将像素单元的其中一个子像素一拆为二,增加子像素的个数,并调节子像素在像素单元中的分布位置,由此提升显示效果,有效改善锯齿、黑线等显示不良,而且对应的金属掩膜板能够采用共用开口区域的形式确保同色开口间距,由此增强金属掩膜板的强度,并缓解金属掩膜板制作精度对高分辨率屏的制约,提升像素开口率,进而提升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用于蒸镀第三子像素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用于蒸镀第三子像素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采用单线驱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采用双线驱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像素排列结构及其第一子像素对应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像素排列结构及其第二子像素对应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像素排列结构及其第一子像素对应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像素排列结构及其第二子像素对应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用于蒸镀第三子像素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采用单线驱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像素排列结构及其第一子像素对应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像素排列结构及其第二子像素对应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像素排列结构及其第一子像素对应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像素排列结构及其第二子像素对应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者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像素排列结构1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图中标号未示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按序排成阵列,每个像素单元(单个实线框所示)均包括一第一子像素1、一第二子像素2和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排列在同一行且具有第一间距d1,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排列在相邻的另一行且具有第二间距d2;其中,所述第一间距d1小于所述第二间距d2,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不重叠,且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均为镜像对称排列,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对应于金属掩膜板同一个开口区域的第三子像素3为一组第三子像素3,相邻两组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d3大于所述第二间距d2。
具体的,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按序排列成阵列,每一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子像素1、一个第二子像素2和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这4个子像素中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同一侧。
如图1所示,在每一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之间以及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之间均保持预设距离,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所述第一间距d1小于所述第二间距d2。
其中,所述像素单元为正方形,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不重叠,即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偏离对应像素单元的中心,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均为镜像对称排列,因此第一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与第二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相对邻近,第三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与第四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相对邻近,而第二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与第三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相对远离。
优选的,同一行的第一子像素1与第二子像素2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均等距排布。进一步的,相邻异色子像素间距(包括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间距、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2与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均相等。
请继续参考图1,在所述阵列的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交替重复排列,所述第一子像素1在列方向上排成第一子像素列,所述第二子像素2在列方向上排成第二子像素列,即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其中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1和第二子像素2的排列方式与另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1和第二子像素2的排列方式相同。所述第三子像素3在行方向上排列成第三子像素行,在列方向上排成第三子像素列,且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均为镜像对称排列。为简洁,图1中仅以4行4列像素单元为例。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第二子像素2和第三子像素3的颜色互不相同,且所述第一子像素1、第二子像素2和第三子像素3分别选自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中的任一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第二子像素2和第三子像素3依次为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第二子像素2和第三子像素3可以依次为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也可以依次为蓝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红色子像素或者其他颜色组合,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第二子像素2和第三子像素3均为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第二子像素2和第三子像素3也可为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1与第二子像素2均位于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上方。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1与第二子像素2也可均位于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或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面积之比均要求在0.5到1.5之间。
请继续参考图1,同一行的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且在同一行像素单元中,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与其邻近的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即一组第三子像素)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图中虚线框所示),对应于金属掩膜板同一个开口区域的四个第三子像素3为一组,每组第三子像素包括4个并排设置的第三子像素3,相邻两组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即第三子像素组的间距)d3大于相邻异色子像素间距,所述相邻异色子像素间距分别是指同一行像素单元中直接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与第二子像素2之间的距离(即第二间距d2),直接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与第三子像素3之间的距离,以及直接相邻的第二子像素2与第三子像素3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间距、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间距均为第二间距d2。
在实际制备OLED像素阵列时,上述d1、d2、d3均需满足一定工艺设计要求。例如,各距离均需满足大于其最小值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OLED的像素设计通常采用红色(R)、绿色(G)、蓝色(B)三个子像素作为一组合单元进行重复排列组合,每个组合单元的R G B三色子像素均呈倒三角形排列(称为Real排列),或者呈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的交错排列(称为Delta排列)。然而,R G B三色子像素均呈倒三角形排列的设计由于三色排列为非密排的形式,导致显示器整体的发光面积较小,最终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R G B三色子像素呈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交错排列的设计,虽然三色排列为密排的形式,能够增加显示器整体的发光面积,但是R G B三色子像素的中心在像素单元中的分布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由于人眼对绿色的感光最为敏感,因此会出现锯齿状的显示问题。
相应的,若采用Real排列或Delta排列这些传统的红绿蓝排列方式,对应的精密金属掩膜板(FMM)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在每个开口区域之间保留一定的原材料作为桥接部分(Rib),导致开口区域受限,进而影响总开口率,最终使得整个面板的显示亮度和使用寿命难以提升。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其中一个子像素一拆为二,增加子像素的个数,并调节子像素在像素单元中的分布位置,由此提升显示效果,极大地改善锯齿、黑线等显示不良。
众所周知,利用金属掩膜板进行蒸镀时,由于金属掩膜板自身板厚以及蒸镀角搭配会产生阴影效应(Shadow Effect)。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10中,由于第三子像素3能够共用金属掩膜板的开口,因此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d1不受阴影效应(ShadowEffect)的影响,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可以进一步缩小,由此增加对应空间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开口率。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掩膜板。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金属掩膜板包括基板(图中标号未示出),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区域13,所述多个开口区域13依次排列,每个开口区域13与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10的一组第三子像素3相对应,每组第三子像素3包括四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
具体的,所述金属掩膜板用于蒸镀第三子像素3,所述金属掩膜板上设置的多个开口区域13的位置与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布位置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为蓝色子像素,即所述金属掩膜板用于蒸镀蓝色子像素。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也可为红色子像素或绿色子像素,即所述金属掩膜板用于蒸镀红色子像素或绿色子像素。
在金属掩膜板的制作中,同色开口间距是影响其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掩膜板中,由于四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共用同一个开口区域13,因此能够确保同色开口间距A足够大,能够在不牺牲金属掩膜板自身强度的基础上减少开口区域13的个数,由此降低掩膜版的制备难度,而并够缓解金属掩膜板制作精度对高分辨率屏的制约,进而提升开口率,在满足工艺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制造出更小尺寸的像素单元,提高有机发光显示屏的分辨率,使得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使用寿命更长,成像效果更加细腻。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掩膜板为精密金属掩膜板(FMM),所述金属掩膜板的多个开口区域13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均为并排设置。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10。具体请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在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10中,每组第三子像素组均包括四个蓝色子像素,这四个蓝色子像素通过同一个开槽(即开口区域13)蒸镀而成。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像素排列结构2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图中标号未示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按序排成阵列,每个像素单元(单个实线框所示)均包括一第一子像素1、一第二子像素2和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排列在同一行且具有第一间距d1,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排列在相邻的另一行且具有第二间距d2;其中,所述第一间距d1小于所述第二间距d2,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不重叠,且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均为镜像对称排列,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对应于金属掩膜板同一个开口区域的第三子像素3为一组第三子像素3,相邻两组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d3大于所述第二间距d2。
具体的,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按序排列成阵列,在所述阵列的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交替重复排列,所述第三子像素3并排设置,且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均为镜像对称排列。为简洁,图1中仅以4行4列像素单元为例。
如图3所示,每一个像素单元中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之间以及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之间均保持预设距离,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d1小于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间距d2。
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像素单元为正方形,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不重叠,且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均为镜像对称排列,因此奇数行第一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与奇数行第二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相对邻近,奇数行第三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与奇数行第四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相对邻近,而奇数行第二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与奇数行第三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相对远离,而偶数行第一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与偶数行第二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相对远离,偶数行第三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与偶数行第四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相对远离,而偶数行第二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与偶数行第三列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相对邻近。
其中,相对邻近的四个第三子像素3可为一组,每组第三子像素包括4个并排设置的第三子像素3。优选的,同一行的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且在同一行像素单元中,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与其邻近的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即一组第三子像素)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图中虚线框所示)。
本实施例中,同样通过将其中一个子像素一拆为二,增加子像素的个数,并调节子像素在像素单元中的分布位置,由此提升显示效果,极大地改善锯齿、黑线等显示不良。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掩膜板。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金属掩膜板包括基板(图中标号未示出),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区域23,所述多个开口区域23依次排列,每个开口区域23与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20的一组第三子像素3相对应,每组第三子像素3包括四个位置相邻且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
具体的,所述金属掩膜板用于蒸镀第三子像素3,所述金属掩膜板上设置的多个开口区域23的位置与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布位置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为蓝色子像素,即所述金属掩膜板用于蒸镀蓝色子像素。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也可为红色子像素或绿色子像素,即所述金属掩膜板用于蒸镀红色子像素或绿色子像素。
在金属掩膜板的制作中,同色开口间距是影响其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掩膜板中,由于四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共用同一个开口区域23,因此能够确保同色开口间距A足够大,能够在不牺牲金属掩膜板自身强度的基础上减少开口区域23的个数,由此降低掩膜版的制备难度,而并够缓解金属掩膜板制作精度对高分辨率屏的制约,进而提升开口率,使得显示器件的使用寿命更长,成像效果更加细腻。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掩膜板为精密金属掩膜板(FMM),所述金属掩膜板的多个开口区域23在行方向上为并排设置,在列方向上呈错位排列。
本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掩膜板同样采用共用开口区域的形式确保同色开口间距,在不牺牲FMM自身强度的基础上减少了开口区域的个数,由此降低掩膜版的制备难度,并缓解FMM制作精度对高分辨率屏的制约,提升了开口率,可以用于生产成像效果更细腻,使用寿命更长的显示屏。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20。具体请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在所述像素排列结构20中,每组第三子像素组均包括四个蓝色子像素,这四个蓝色子像素通过同一个开槽(即开口区域23)蒸镀而成。
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不同。
在实施例一中,每一行像素单元的子像素排列方式保持一致,即奇数行的子像素排列方式与偶数行的子像素排列方式相同,在所述阵列的行方向和列方向上,所述第三子像素3均为并排设置。相应的,实施例一提供的金属掩膜板的开口区域13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也均为并排设置。
而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行像素单元的子像素排列方式并未保持一致,即奇数行的子像素排列方式与偶数行的子像素排列方式并不相同,奇数行的第三子像素3与偶数行的第三子像素3相互错开一预定距离,即在所述阵列的行方向上,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为并排设置,在所述阵列的列方向上,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为错位排列。相应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掩膜板的开口区域23在行方向上为并排设置,而在列方向上呈错位排列。
在实施例一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10中,由于其第三子像素3(即蓝色子像素)的间距较大,因此可能出现隐约黑线。而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20中,其第三子像素3(即蓝色子像素)的间距相对更小,因此能够改善黑线问题,显示性能更佳。
针对人眼对绿色的感光最为敏感,若绿色子像素的中心在像素的分布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则会出现锯齿状的显示效果问题。为此,可将绿色子像素设置为第三子像素3,并调节两个第三子像素3(即绿色子像素)在像素单元中的位置,进行改善。
此外,采用所述像素排列结构20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采用单线驱动或双线驱动这两种不同的面板驱动方式。如图5所示,水平的实线为扫描信号线SL,竖直的虚线为数据信号线DL,同一个像素单元(pixel)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串联,由同一条数据信号线DL驱动,即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采用单线驱动方式。如图7所示,水平的实线为扫描信号线SL,竖直的虚线为数据信号线DL,同一个像素单元(pixel)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由两条数据信号线DL分别驱动,即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采用双线驱动方式,如此若其中一个第三子像素3有损坏,另一个第三子像素3还可以支持pixel正常发光。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7,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像素排列结构3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图中标号未示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按序排成阵列,每个像素单元(单个实线框所示)均包括一第一子像素1、一第二子像素2和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排列在同一行且具有第一间距d1,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排列在相邻的另一行且具有第二间距d2;其中,所述第一间距d1小于所述第二间距d2,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不重叠,且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均为镜像对称排列,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对应于金属掩膜板同一个开口区域的第三子像素3为一组第三子像素3,相邻两组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d3大于所述第二间距d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排列方式不同。如图7所示,在所述阵列的行方向上,所述第三子像素3并排设置,且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均为镜像对称排列,在所述阵列的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并非交替重复排列,而是两两间隔交替排列,即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均为镜像对称排列。相应的,蒸镀所述第一子像素1的金属掩膜板和蒸镀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金属掩膜板的开口位置均应相应调整。
在实施例一中,蒸镀所述第一子像素1的金属掩膜板的每个开口对应一个第一子像素1,蒸镀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金属掩膜板的每个开口对应一个第二子像素2。对于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而言,相邻同色子像素的间距受阴影效应(Shadow Effect)的制约。
而本实施例中,蒸镀所述第一子像素1的金属掩膜板的每个开口对应两个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蒸镀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金属掩膜板的每个开口对应两个相邻的第二子像素2,蒸镀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金属掩膜板不变,仍是四个相邻的第三子像素3共用一个开口。
如图8所示,在蒸镀所述第一子像素1的金属掩膜板上,其开口区域31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的排布位置相适配,两个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共用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31。如图9所示,在蒸镀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金属掩膜板上,其开口区域32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排布位置相适配,两个相邻的第二子像素2共用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32。由于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在行方向上均能共用掩膜板的开口,因此除了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d1不受阴影效应(Shadow Effect)的影响之外,相邻同色子像素的间距(包括第一子像素1的间距d4、第二子像素2的间距d5)也不受阴影效应(Shadow Effect)的制约,相邻同色子像素的间距可以进一步缩小以增加对应空间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开口率。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30。具体请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10,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像素排列结构4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图中标号未示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按序排成阵列,每个像素单元(单个实线框所示)均包括一第一子像素1、一第二子像素2和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排列在同一行且具有第一间距d1,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排列在相邻的另一行且具有第二间距d2;其中,所述第一间距d1小于所述第二间距d2,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不重叠,且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均为镜像对称排列,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与其相邻的六个第三子像素3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对应于金属掩膜板同一个开口区域的第三子像素3为一组第三子像素3,相邻两组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d3大于所述第二间距d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列方向上的排列方式不同。在实施例三中,第一子像素1和第二子像素2排成的子像素行与第三子像素3排成的子像素行交替排列。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1和第二子像素2排成的两个子像素行与第三子像素3排成的两个子像素行交替排列。如图10所示,在横向相邻和纵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所述第二子像素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均为镜像对称排列,即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均为镜像对称设置,且纵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均为镜像对称设置。如此,四个第一子像素1相邻设置可共用同一个开口,四个第二子像素2相邻设置可共用同一个开口,八个相邻的第三子像素3也相邻设置可共用同一个开口。
相应的,蒸镀所述第一子像素1的金属掩膜板、蒸镀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金属掩膜板和蒸镀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金属掩膜板的开口位置均应相应调整。本实施例中,蒸镀所述第一子像素1的金属掩膜板的每个开口对应四个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蒸镀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金属掩膜板的每个开口对应四个相邻的第二子像素2,蒸镀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金属掩膜板的每个开口对应八个相邻的第三子像素3。
如图11所示,在蒸镀所述第一子像素1的金属掩膜板上,其开口区域41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的排布位置相适配,四个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共用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41。如图12所示,在蒸镀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金属掩膜板上,其开口区域42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排布位置相适配,四个相邻的第二子像素2共用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42。由于所述第一子像素1、所述第二子像素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均能共用掩膜板的开口,因此相邻同色子像素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包括第一子像素1的间距d4、第二子像素2的间距d5、第三子像素3的水平间距d1和竖直间距d6)均不受阴影效应(ShadowEffect)的制约,由此相邻同色子像素的间距可以进一步缩小以增加对应空间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开口率。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掩膜板,所述金属掩膜板包括基板(图中标号未示出),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区域(图中标号未示出),所述多个开口区域依次排列,每个开口区域与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40的一组第三子像素3相对应,每组第三子像素3包括八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所述金属掩膜板用于蒸镀所述第三子像素3。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40。具体请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请参考图1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所述像素排列结构5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图中标号未示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按序排成阵列,每个像素单元(单个实线框所示)均包括一第一子像素1、一第二子像素2和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排列在同一行且具有第一间距d1,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排列在相邻的另一行且具有第二间距d2;其中,所述第一间距d1小于所述第二间距d2,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不重叠,且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均为镜像对称排列,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与其相邻的六个第三子像素3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对应于金属掩膜板同一个开口区域的第三子像素3为一组第三子像素3,相邻两组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d3大于所述第二间距d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四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排列方式不同。相应的,蒸镀所述第一子像素1的金属掩膜板和蒸镀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金属掩膜板的开口位置均应相应调整。
如图13所示,在所述阵列的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1、所述第二子像素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均为镜像对称排列,即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均为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阵列的行方向上,所述第三子像素3仍为为镜像对称排列,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并非为镜像对称排,而是纵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为镜像对称设置或者其中一个像素单元在旋转180°后与另一个像素单元重合设置,即包含了四个同色子像素的第一子像素组和包含了四个同色子像素的第二子像素组在奇数行和偶数行呈交错排列。相应的,蒸镀所述第一子像素1的金属掩膜板、蒸镀所述第二子像素2的金属掩膜板和蒸镀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金属掩膜板的开口位置均应相应调整,使得开口位置同样呈交替排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所述第二子像素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同样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均能共用掩膜板的开口,因此相邻同色子像素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均不受阴影效应(Shadow Effect)的制约,由此相邻同色子像素的间距可以进一步缩小以增加对应空间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开口率。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50。具体请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请参考图1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像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所述像素排列结构6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图中标号未示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按序排成阵列,每个像素单元(单个实线框所示)均包括一第一子像素1、一第二子像素2和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排列在同一行且具有第一间距d1,所述第一子像素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排列在相邻的另一行且具有第二间距d2;其中,所述第一间距d1小于所述第二间距d2,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与其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三子像素3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对应于金属掩膜板同一个开口区域的第三子像素3为一组第三子像素3,相邻两组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d3大于所述第二间距d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不同。在实施例一中,每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均相等,且这两个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均偏离对应像素单元的中心,即两个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对应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不重叠。而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三子像素3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对应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重叠,且每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并未保持一致,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其中一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即相邻两组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d3,另一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由于d3>d2>d1,因此其中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三子像素3更加靠近其右侧的像素单元,另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三子像素3更加靠近其左侧的像素单元。由此,在同一行像素单元中,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与其邻近的一个或两个第三子像素3能够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掩膜板,所述金属掩膜板用于蒸镀所述第三子像素3。请参考图1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金属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所述金属掩膜板包括基板(图中标号未示出),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区域63,所述多个开口区域63依次排列,每个开口区域63与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60的一组第三子像素3相对应,每组第三子像素3包括四个位置相邻且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或者三个位置相邻且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3,由于多个第三子像素3共用同一个开口区域63,因此能够确保同色开口间距A足够大。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60。具体请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采用所述像素排列结构60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采用单线驱动方式。如图16所示,水平的实线为扫描信号线SL,竖直的虚线为数据信号线DL,同一个像素单元(pixel)的两个第三子像素3由同一条数据信号线DL驱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像素排列结构60还可采用其他排列方式。在实施六中,同一行的第一子像素1和第二子像素2交替重复排列。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像素3的排列方式不变,但同一行的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为两两间隔交替排列,如此,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均可共用金属掩膜板的开口区域。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均为镜像对称排列,两个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或四个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对应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两个相邻的第二子像素2对应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
在实施六中,第一子像素1和第二子像素2排成的子像素行与第三子像素3排成的子像素行交替排列。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1和第二子像素2排成的两个子像素行与第三子像素3排成的两个子像素行交替排列。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横向相邻和纵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均为镜像对称排列。如此,两个或四个第一子像素1相邻设置可共用同一个开口,两个或四个第二子像素2相邻设置可共用同一个开口。
上述附图仅仅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为了清楚起见,简化上述各图中的元件形状、元件数量并省略部分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变化,这些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通过将像素单元的其中一个子像素一拆为二,增加子像素的个数,并调节子像素在像素单元中的分布位置,由此提升显示效果,有效改善锯齿、黑线等显示不良,而且对应的金属掩膜板能够采用共用开口区域的形式确保同色开口间距,由此增强金属掩膜板的强度,并缓解金属掩膜板制作精度对高分辨率屏的制约,提升像素开口率,进而提升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和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者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按序排成阵列,每个像素单元均包括一第一子像素、一第二子像素和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排列在同一行且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排列在相邻的另一行且具有第二间距;
其中,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与其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三子像素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对应于金属掩膜板同一个开口区域的第三子像素为一组第三子像素,相邻两组第三子像素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垂直中心线重叠,且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其中一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的间距均大于另一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行像素单元中,所述两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与其邻近的一个或两个第三子像素对应于金属掩膜板的同一个开口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间距、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间距均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颜色互不相同,且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分别选自于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任一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或绿色子像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为正方形,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均为矩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圆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面积之比在0.5到1.5之间,且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面积之比在0.5到1.5之间。
8.一种金属掩膜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区域,所述多个开口区域依次排列,每个开口区域与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的一组第三子像素相对应,每组第三子像素包括四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或八个面积相等的第三子像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掩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区域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均为并排设置;或者
所述多个开口区域在行方向上为并排设置,在列方向上呈错位排列。
10.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均由同一条数据信号线驱动;或者
同一个像素单元的两个第三子像素由两条数据信号线分别驱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08717.3A CN115884638A (zh) | 2021-05-19 | 2021-08-06 |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PCT/CN2021/113476 WO2022241963A1 (zh) | 2021-05-19 | 2021-08-19 |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US18/040,832 US20240265860A1 (en) | 2021-05-19 | 2021-08-19 |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metal mask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
JP2022539722A JP7664259B2 (ja) | 2021-05-19 | 2021-08-19 | 画素配列構造、メタルマスク板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
KR1020227027070A KR20240010382A (ko) | 2021-05-19 | 2021-08-19 | 화소 배열 구조, 메탈 마스크 플레이트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449500 | 2021-05-19 | ||
CN202110544950 | 2021-05-19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08717.3A Division CN115884638A (zh) | 2021-05-19 | 2021-08-06 |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40203A CN113540203A (zh) | 2021-10-22 |
CN113540203B true CN113540203B (zh) | 2022-11-18 |
Family
ID=781220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08717.3A Pending CN115884638A (zh) | 2021-05-19 | 2021-08-06 |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CN202110900469.0A Active CN113540203B (zh) | 2021-05-19 | 2021-08-06 |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08717.3A Pending CN115884638A (zh) | 2021-05-19 | 2021-08-06 |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65860A1 (zh) |
KR (1) | KR20240010382A (zh) |
CN (2) | CN115884638A (zh) |
WO (1) | WO20222419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49391B (zh) * | 2022-03-14 | 2025-01-10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5101566A (zh) * | 2022-06-28 | 2022-09-23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696990B (zh) * | 2022-09-29 | 2024-04-19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 |
CN115802837B (zh) * | 2022-11-29 | 2023-10-2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6193921B (zh) * | 2023-01-30 | 2023-09-12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模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42039A (zh) * | 2016-04-29 | 2017-11-10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38191B (zh) * | 2013-03-04 | 2016-06-11 |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彩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
KR102096051B1 (ko) * | 2013-03-27 | 2020-04-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JP6566289B2 (ja) * | 2014-11-26 | 2019-08-28 |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 表示デバイス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気機器並びにメタルマスク並びに画素アレイ |
CN104465706A (zh) * | 2014-12-17 | 2015-03-25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N104617129A (zh) * | 2015-02-05 | 2015-05-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掩模板和显示装置 |
CN106887208B (zh) * | 2015-12-15 | 2020-05-05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及其像素阵列 |
CN205487172U (zh) * | 2016-03-25 | 2016-08-17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器 |
CN108010934B (zh) * | 2016-10-31 | 2024-01-23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其形成方法、oled显示面板以及蒸镀掩膜版 |
JP6892576B2 (ja) * | 2017-04-28 | 2021-06-23 | 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表示装置 |
CN109326623B (zh) * | 2017-07-31 | 2021-04-16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427852B (zh) * | 2017-08-31 | 2021-09-1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掩膜版及显示装置 |
KR102708881B1 (ko) * | 2018-12-04 | 2024-09-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를 위한 표시 패널 구동 방법 |
-
2021
- 2021-08-06 CN CN202211308717.3A patent/CN115884638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8-06 CN CN202110900469.0A patent/CN113540203B/zh active Active
- 2021-08-19 KR KR1020227027070A patent/KR20240010382A/ko active Pending
- 2021-08-19 US US18/040,832 patent/US2024026586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8-19 WO PCT/CN2021/113476 patent/WO202224196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42039A (zh) * | 2016-04-29 | 2017-11-10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241963A1 (zh) | 2022-11-24 |
CN113540203A (zh) | 2021-10-22 |
US20240265860A1 (en) | 2024-08-08 |
CN115884638A (zh) | 2023-03-31 |
KR20240010382A (ko) | 2024-01-23 |
JP2024518858A (ja) | 2024-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40203B (zh) |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膜板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EP3346497B1 (en) | Pixel structure and oled display panel | |
EP3382683B1 (en) | Display | |
CN115542617B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3123927B (zh) | 用于oled显示屏的像素结构及其金属掩膜板 | |
CN109148543B (zh) | 一种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 |
CN109427850B (zh) | 像素结构及包含所述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 | |
CN106653799B (zh) | 像素结构以及包含所述像素结构的oled显示面板 | |
WO2019041938A1 (zh) | 像素结构、oled 显示屏以及蒸镀掩膜版 | |
CN206322697U (zh) | 像素结构及包含所述像素结构的oled显示面板 | |
CN108091667B (zh) | 像素结构及包含所述像素结构的oled显示面板 | |
JP7005657B2 (ja) | 画素構造及びoled表示パネル | |
US20230240111A1 (en) |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mask assembly | |
WO2018196496A1 (zh) | 像素结构驱动方法 | |
CN109524449B (zh) | 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19042048A1 (zh) | 像素结构、掩膜版及显示装置 | |
US20210249483A1 (en) |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9585508B (zh) | 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列结构及显示装置 | |
CN109148547B (zh) | 像素排列结构和显示面板 | |
CN108807475B (zh) | 像素排布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 |
WO2022062785A1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214043670U (zh) | 像素排布结构、精密金属掩膜版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3314578A (zh) | 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212412057U (zh) | 一种显示面板、掩膜组件和显示装置 | |
CN112909060A (zh) | 像素结构及掩膜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