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9115A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39115A CN113539115A CN202110874518.8A CN202110874518A CN113539115A CN 113539115 A CN113539115 A CN 113539115A CN 202110874518 A CN202110874518 A CN 202110874518A CN 113539115 A CN113539115 A CN 1135391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 electromagnet
- display device
- display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具有多个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的支撑模组、设在第一支撑件并和显示面板间隔的第一调节组件、设在第二支撑件并和显示面板间隔的第二调节组件及控制件。控制件用以发出控制信号,使第一调节组件及第二调节组件相互配合以弯曲显示面板,并可依据需求调节弯曲曲率,提升观看体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薄型显示装置早已成为主流显示器,并已广泛应用于电视或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一般来说,薄型显示装置可区分为平面显示型及曲面显示型。随着观看者与显示装置的距离远近不同,视角也会发生着变化。如图1所示,传统的平面显示装置91只能提供观看者单一平面的显示角度,亦即,观看者相对于显示画面的不同位置存在不同的观看距离。相较之下,传统平面显示装置的观影体验没有曲面显示装置好。然而,如图2所示,目前的曲面显示装置92都是固定的曲率。在曲率固定的状况下,为了使观看距离与显示画面的任一位置都是等距而达到最佳观看效果,观看者最佳的观看位置只能在固定的区域,从而限制了观看着范围。
因此,如何改良曲面显示装置,使曲面显示装置的曲率可以随意变更调节,进而可以随意调节观看者的位置与范围,给用户带来更加人性化的观看体验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曲面显示装置的曲率无法调节,造成最佳观看位置受限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二侧部及位在所述二侧部之间的中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及背离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支撑膜组,设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及多个第二支撑件,所述多个第一支撑件及所述多个第二支撑件相互间隔并设置在至少所述二侧部,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支撑件及每一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包括支撑平台及间隔部,所述间隔部位在所述支撑平台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及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第一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支撑平台上;第二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支撑平台上;及控制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控制件用于发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使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相互配合以调节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曲曲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包括第一铁芯和环绕所述第一铁芯设置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包括第二铁芯和环绕所述第二铁芯设置的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及所述第二电磁铁互相对齐设置并通过所述控制件的控制产生磁力作用,以调节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曲曲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及所述第二支撑件还设在所述显示装置的中间部,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及所述第二支撑件相互间隔交替设置并平均分布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线及多个所述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线及多个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连接线串联所述多个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连接线串联所述多个第二电磁铁,且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于所述控制件。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的每一所述侧部设有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且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平均分布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二侧部,其中位在所述二侧部之一的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以所述侧部的最外端朝内的方向依序对称并联位在另一所述侧部的第一连接线及第二连接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信号还用以改变所述第一电磁铁及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磁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互相间隔交替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一端的磁极与相邻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相应端的磁极相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互相间隔交替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一端的磁极与相邻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相应端的磁极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支撑平台及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支撑平台上分别具有通道部,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通道部,所述第二电磁铁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通道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利用设置在第一支撑件的第一调节组件及设置在第二支撑件的第二调节组件之间产生的磁吸力或磁推力,实现显示屏幕的内弯曲或外弯曲,并可依据实际需求调整弯曲曲率,满足使用者不同的观看需求,避免观看者的观看位置受限才能得到最佳观看效果,从而提升观看体验。此外,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提供了第一调节组件及第二调节组件更佳的力矩效应,以使显示屏幕的弯曲更顺畅,弯曲曲面更顺滑。据此,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解决传统显示装置必须限制使用者在特定位置才能得到较佳的观看效果的缺点,并且改善传统显示装置不能改变弯曲曲率而无法提供多样化显示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平面显示装置与观看者的观看视角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曲面显示装置与观看者的观看视角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背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显示装置的弯曲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显示装置的弯曲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在附图中,为了清晰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即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弯曲的显示装置,尤其是指一种曲率可以调节,并可实现内弯曲或外弯曲的显示装置。请参阅图3及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背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支撑模组2、第一调节组件31、第二调节组件32及控制件4。显示面板1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其为可弯曲,挠性材料所制作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11及背离显示区11的非显示区12(如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亦可为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 display,LCD)面板,其可利用多面板拼接结合借由可弯曲的背框实现弯曲的功能。
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00区分有二侧部101,102及位在二侧部101,102之间的中间部103。支撑模组2设在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区12。于此实施例中,非显示区12即为显示面板1的背面。此外,支撑模组2可利用贴合、锁固、卡接等固定方式固定在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区12。续请参阅图3,支撑模组2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支撑件21及多个第二支撑件22,其中第一支撑件21设有第一调节组件31,及第二支撑件22上设有第二调节组件32。具体的,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相互间隔并交替设置,且第一支撑件21的数量相同于第二支撑件22的数量,其中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可成列或成行排列。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件21是以奇数列排列,多个第二支撑件22为偶数列排列,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的,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相互平行,并分别以平行于显示面板1的短轴方向并列在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区1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可只设在显示装置100对应的二侧部101,102,利用第一调节组件31及第二调节组件32相互产生磁力作用即可实现显示面板1的弯曲功效。然而,为达到更加的弯曲效果,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还可设在显示装置100的中间部103,亦即,所有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相互间隔并交替设置,平均分布在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区1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为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所制作,例如,钢、铝、镁或其合金,或聚合物复合材料,优选的,为铝合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为铝挤型条状物,其具有质量轻、硬度强且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容易加工成型。
请参阅图4及图4A,图4A为图4的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的细部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具有完全相同的构型。具体的,第一支撑件21包括支撑平台211及间隔部212,第二支撑件22同样包括支撑平台221及间隔部222。由于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的构型相同,如下仅以第一支撑件21为示例作说明。第一支撑件21的间隔部212位在支撑平台211面向显示面板1的表面与显示面板1之间,亦即,支撑平台211与显示面板1之间相隔一预定间距。如图4A所示,支撑平台211的底面一体延伸形成基壁213,基壁213固定于显示面板1的背面(即对应非显示区12),使支撑平台211与显示面板1之间形成间隔部212。需要注意的是,支撑平台211的二侧朝相反于显示面板1的方向一体延伸出支撑壁214,且二支撑壁214的端部朝相对方向延伸出挡部214a,其中支撑壁214及挡部214a构成通道部215,用以容置第一调节组件31。如上所述,第二支撑件22与第一支撑件21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第二支撑件22包括支撑平台221、间隔部222、基壁223、支撑壁224、挡部224a及通道部225,上述元件的结构关系于此不再赘述。
续请参阅图4,图4B及图4C。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磁铁310的结构示意图,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磁铁3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调节组件31设置在第一支撑件21的支撑平台211上,第二调节组件32设置在第二支撑件22的支撑平台221上。第一调节组件31包括多个第一电磁铁310(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电磁铁310包括第一铁芯311和环绕第一铁芯311设置的第一线圈312(如图4B所示)。第二调节组件32包括多个第二电磁铁320(如图3所示),其中第二电磁铁320包括第二铁芯321和环绕第二铁芯321设置的第二线圈322(如图4C所示)。具体的,如图3所示,每一第一支撑件21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调节组件31,每一第二支撑件22设置有至少一第二调节组件32,其中,第一支撑件21上的多个第一电磁铁310相互等距间隔排列,及第二支撑件22上的多个第二电磁铁320相互等距间隔排列,且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230彼此对齐设置。
续请参阅图3,第一调节组件31还包括第一连接线313,第二调节组件32还包括第二连接线323。设置在第一支撑件21上的多个第一电磁铁310通过第一连接线313串联一起,其中第一连接线313可设在间隔部212内,避免走线外露而影响整体显示装置100的美观。同样地,设置在第二支撑件22上的多个第二电磁铁320通过第二连接线323串联。第一连接线313及第二连接线323最终连接于所述控制件4。利用串联技术可以有效率的将控制件4发出的控制信号传递到每列的各个第一电磁铁310及每一列的第二电磁铁320,更可保证每一列上的各个电磁铁的磁极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除了将同列的第一电磁铁310串联及同列的第二电磁铁320串联之外,更在串联之后,将每一列的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并联。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调节组件31及第二调节组件32可以只有设置在显示面板1的二侧部101,102,并平均分布,其中位在侧部101的第一连接线313及第二连接线323,以所述侧部101的最外端朝内的方向依序对称并联位在另一侧部102的第一连接线313及第二连接线323。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31及第二调节组件32平均设置在二侧部101,102及中间部103(如图3所示)。具体的,第一调节组件31的第一连接线313及第二调节组件32的第二连接线323以二侧部101,102的最外端朝内的方向相对称并联。亦即,第一调节组件31及第二调节组件32以中间部103的中间轴为基准,呈左、右二侧对称方式的并联。通过并联架构可以快速将控制件4发出的控制信号传递到左、右二侧的第一调节组件31及第二调节组件32,使整体第一调节组件31及第二调节组件32的左、右二侧的磁力对称,进而实现显示装置100弯曲后的左、右曲率对称,以提供使用者舒适的观看体验。
续请参阅图4及图5,图5为图4的显示装置的弯曲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调节组件31与相邻第二调节组件32之间为同极相斥关系。亦即,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互相面对的端部为相同的磁极。具体的,第一电磁铁310的一端为S极(即电磁铁的南极),第二电磁铁320面对所述第一电磁铁310的S级的一端也是S级,而第二电磁铁320的另一端则为N级(即电磁铁的北极)。亦即,如图4所示,奇数列的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而右端为S极,偶数列的电磁铁的左端为S极而右端为N极。利用上述磁极配置,控制件4发出的控制信号经由第一连接线313及第二连接线323分别传递至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使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分别通电,并造成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之间产生的磁力相互排斥(即磁推力),进而使显示装置100向内弯曲(如图5所示),实现显示屏幕的内弯曲。所述内弯曲表示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11朝中间方向弯曲。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电流信号、电压信号及电极信号,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之间的磁推力的大小可根通电电流的大小而改变。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的关系可为:奇数列的电磁铁的左端为S极而右端为N极,偶数列的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而右端为S极(未图示)。利用上述磁极配置,第一调节组件31与相邻第二调节组件32之间同样为同极相斥关系,以产生磁推力,从而实现显示屏幕的内弯曲。
请参阅图6及图7,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显示装置的弯曲示意图。图6所示的实施例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的磁极关系不同。具体的,奇数列的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而右端为S极,偶数列的电磁铁的左端同样为N极,且右端为S极,亦即,第一调节组件31与相邻第二调节组件32之间为异极相吸关系。利用上述磁极配置,控制件4发出的控制信号经由第一连接线313及第二连接线323分别传递至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使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分别通电,并造成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之间产生的磁力相互吸引(即磁吸力),进而使显示装置100向外弯曲(如图7所示),实现显示屏幕的外弯曲。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的磁极可根据输入电压电极方向进行切换,从而实现磁力相吸或相斥。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本申请的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是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件21及第二支撑件22的支撑平台211,221,借由间隔部212使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与显示面板1之间相隔一预定间距,从而产生力矩,以提供更佳的磁力效果驱使显示面板1发生内弯曲或外弯曲。此外,如图4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磁铁310可移动地内嵌在通道部215,第二电磁铁320是可移动地内嵌在通道部225内。亦即,第一电磁铁310及第二电磁铁320的位置可依据实际需求在通道部215,225内改变,以产生不同的磁力效果,从而达到不同的弯曲功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8,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的背向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包括显示装置100,显示装置100可以为前面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于此不再赘述。电子设备200可根据显示装置100的弯曲而弯曲。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20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利用设置在第一支撑件的第一调节组件及设置在第二支撑件的第二调节组件之间产生的磁吸力或磁推力,实现显示屏幕的内弯曲或外弯曲,并可依据实际需求调整弯曲曲率,满足使用者不同的观看需求,避免观看者的观看位置受限才能得到最佳观看效果,从而提升观看体验。此外,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提供了第一调节组件及第二调节组件更佳的力矩效应,以使显示屏幕的弯曲更顺畅,弯曲曲面更顺滑。据此,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解决传统显示装置必须限制使用者在特定位置才能得到较佳的观看效果的缺点,并且改善传统显示装置不能改变弯曲曲率而无法提供多样化显示效果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二侧部及位在所述二侧部之间的中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及背离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支撑膜组,设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及多个第二支撑件,所述多个第一支撑件及所述多个第二支撑件相互间隔并设置在至少所述二侧部,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支撑件及每一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包括支撑平台及间隔部,所述间隔部位在所述支撑平台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及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第一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支撑平台上;
第二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支撑平台上;以及
控制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控制件用于发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使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相互配合,以调节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曲曲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包括第一铁芯和环绕所述第一铁芯设置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包括第二铁芯和环绕所述第二铁芯设置的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及所述第二电磁铁互相对齐设置并通过所述控制件的控制产生磁力作用,以调节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曲曲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及所述第二支撑件还设在所述显示装置的中间部,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及所述第二支撑件相互间隔交替设置,并平均分布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线及多个所述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线及多个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连接线串联所述多个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连接线串联所述多个第二电磁铁,且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于所述控制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每一所述侧部设有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且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平均分布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二侧部,其中位在所述二侧部之一的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以所述侧部的最外端朝内的方向依序对称并联位在另一所述侧部的第一连接线及第二连接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还用以改变所述第一电磁铁及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磁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互相间隔交替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一端的磁极与相邻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相应端的磁极相异。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互相间隔交替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一端的磁极与相邻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相应端的磁极相同。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支撑平台及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支撑平台上分别具有通道部,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通道部,所述第二电磁铁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通道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74518.8A CN113539115A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74518.8A CN113539115A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39115A true CN113539115A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812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74518.8A Pending CN113539115A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3911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55762A1 (zh) * | 2022-02-21 | 2023-08-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99479A1 (en) * | 2012-10-10 | 2014-04-10 | Emory Krall | Flexible screen backed with rigid ribs |
CN105280100A (zh) * | 2014-04-10 | 2016-01-27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205281990U (zh) * | 2016-01-04 | 2016-06-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显示装置 |
CN108269499A (zh) * | 2018-01-11 | 2018-07-10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445151A (zh) * | 2018-10-18 | 2019-03-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衬底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显示制备装置 |
CN111192525A (zh) * | 2020-02-28 | 2020-05-2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弯折控制方法 |
CN111223406A (zh) * | 2020-01-17 | 2020-06-02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组件 |
-
2021
- 2021-07-30 CN CN202110874518.8A patent/CN11353911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99479A1 (en) * | 2012-10-10 | 2014-04-10 | Emory Krall | Flexible screen backed with rigid ribs |
CN105280100A (zh) * | 2014-04-10 | 2016-01-27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205281990U (zh) * | 2016-01-04 | 2016-06-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显示装置 |
CN108269499A (zh) * | 2018-01-11 | 2018-07-10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445151A (zh) * | 2018-10-18 | 2019-03-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衬底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显示制备装置 |
CN111223406A (zh) * | 2020-01-17 | 2020-06-02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组件 |
CN111192525A (zh) * | 2020-02-28 | 2020-05-2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弯折控制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55762A1 (zh) * | 2022-02-21 | 2023-08-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05550B2 (en) | Electrically-driven liquid crystal lens and stereoscop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957651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2116989B (zh) | 电驱动液晶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立体显示器件 | |
CN110264967B (zh) |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US8502953B2 (en) | Liquid crystal lens electrically driven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5118390B (zh) | 背板结构和显示装置 | |
CN108594448B (zh) | 高光学效率和均匀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 |
US20060082519A1 (en) |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 |
US11531512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GB2454085A (en) | Electrically-driven liquid crystal lens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8445687A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4808406A (zh) | 一种基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1192525A (zh)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弯折控制方法 | |
GB2457692A (en) | A display device with a plurality of viewing modes | |
CN105572885A (zh) | 一种液晶透镜阵列及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9541831A (zh) | 防窥结构及调节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US20160249475A1 (en) |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curvature changing member | |
US20170213488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5093544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4503011A (zh) | 棱镜膜片、曲面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 |
CN113539115A (zh)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EP2881786B1 (en) | Liquid crystal lens module | |
US20120300279A1 (en) | Display device | |
TW201227675A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
CN109445151A (zh) | 衬底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显示制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