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3417B - 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33417B CN113533417B CN202010314226.4A CN202010314226A CN113533417B CN 113533417 B CN113533417 B CN 113533417B CN 202010314226 A CN202010314226 A CN 202010314226A CN 113533417 B CN113533417 B CN 1135334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 preservation
- plate
- daub
- insulation co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混凝土浇筑成混凝土板;步骤二:将混凝土板的一侧涂抹保温胶泥后涂抹反射隔热涂料,并在混凝土板的下侧钻螺孔;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涂抹了保温胶泥和反射隔热涂料之后的混凝土板放入靠近热源的两个限位板之间,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分别设置有一组一一对应且均匀排布的圆孔;步骤四:将膨胀螺栓穿过圆孔和对应的螺孔后使用螺母固定。本发明涉及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本方法能对不同位置进行温度测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保温胶泥—反射隔热涂料外墙外保温系统是以新型保温胶泥为保温层、反射隔热涂料为隔热装饰层的外墙外保温构造系统,其结构简单,不同构造层间的界面较少,从而可有效解决建筑外墙保温层的开裂、渗水、脱落等质量问题,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且可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该系统与普通保温砂浆类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集隔热、保温、防水、抗裂、装饰于一体,在弥补传统建筑保温砂浆不足的同时,可有效解决外墙传统保温砂浆产品在应用中存在的剥落、渗水、开裂、施工复杂等问题,同时由于其具有的良好耐久性,可与建筑物同寿命,是保温砂浆的良好替代产品,为了测试保温胶泥和反射隔热涂料的保温性能,需要设计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便于增加外墙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混凝土浇筑成混凝土板;
步骤二:将混凝土板的一侧涂抹保温胶泥后涂抹反射隔热涂料,并在混凝土板的下侧钻螺孔;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涂抹了保温胶泥和反射隔热涂料之后的混凝土板放入靠近热源的两个限位板之间,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分别设置有一组一一对应且均匀排布的圆孔;
步骤四:将膨胀螺栓穿过圆孔和对应的螺孔后使用螺母固定;
步骤五:转动圆板,所述圆板转动带动弧形滑槽转动,弧形滑槽带动圆柱滑块移动,所述圆柱滑块带动圆轴在滑槽内滑动,所述圆柱滑块带动温度传感器移动,调节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
步骤六:所述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显示器显示温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一组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U形支架的横板上侧,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均匀排布的的所述圆孔,所述U形支架的一个竖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热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所述U形支架的另一个竖板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圆形,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一组圆周均匀排布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分别嵌入所述圆轴,每个所述圆轴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每个所述圆轴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柱滑块,每个所述圆柱滑块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滑槽的两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圆柱滑块的一端分别嵌入所述弧形滑槽内,所有所述弧形滑槽均设置在所述圆板上,所述圆板的中心轴铰接所述固定板的中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进行温度的测量;
(2)设置有多个限位板,可以测试混凝土板距离热源不同位置的温度;
(3)温度传感器可以改变位置,可以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 1、固定板,2、U形支架,4、限位板,5、圆孔,6、热源,7、滑轨,8、滑槽,9、温度传感器,10、圆轴,11、圆柱滑块,12、圆板,13、弧形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混凝土浇筑成混凝土板;
步骤二:将混凝土板的一侧涂抹保温胶泥后涂抹反射隔热涂料,并在混凝土板的下侧钻螺孔;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涂抹了保温胶泥和反射隔热涂料之后的混凝土板放入靠近热源6的两个限位板4之间,每个所述限位板4上分别设置有一组一一对应且均匀排布的圆孔5;
步骤四:将膨胀螺栓穿过圆孔5和对应的螺孔后使用螺母固定;
步骤五:转动圆板12,所述圆板12转动带动弧形滑槽13转动,弧形滑槽13带动圆柱滑块11移动,所述圆柱滑块11带动圆轴10在滑槽8内滑动,所述圆柱滑块11带动温度传感器9移动,调节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位置;
步骤六:所述温度传感器9进行温度测量,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显示器显示温度。
具体的,为进一步展示本发明,以下结合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测试方法的测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组所述限位板4固定连接U形支架2的横板上侧,每个所述限位板4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均匀排布的的所述圆孔5,所述U形支架2的一个竖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热源6。
所述U形支架2的另一个竖板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为圆形,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一组圆周均匀排布的滑槽8,每个所述滑槽8内分别嵌入所述圆轴10,每个所述圆轴10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9,每个所述圆轴1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柱滑块11,每个所述圆柱滑块11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滑槽8的两侧,所述U形支架2的另一个竖板上设置有滑轨7,所述滑轨7连通对应的所述滑槽8,所述温度传感器9穿过所述滑轨7。
每个所述圆柱滑块11的一端分别嵌入所述弧形滑槽13内,所有所述弧形滑槽13均设置在所述圆板12上,所述圆板12的中心轴铰接所述固定板1的中心。
所述温度传感器9为现有产品,所述温度传感器9电性连接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显示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信号与温度传感器9和显示器进行通信。
可以在测试时,选择不同的相邻的限位板4,将混凝土板放入限位板4之间,方便测量混凝土板和热源之间距离不同时的温度测量。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为:使用时,将混凝土浇筑成混凝土板,将混凝土板的一侧涂抹保温胶泥后涂抹反射隔热涂料,并在混凝土板的下侧钻螺孔,将步骤二中涂抹了保温胶泥和反射隔热涂料之后的混凝土板放入靠近热源6的两个限位板4之间,每个所述限位板4上分别设置有一组一一对应且均匀排布的圆孔5,将膨胀螺栓穿过圆孔5和对应的螺孔后使用螺母固定,转动圆板12,所述圆板12转动带动弧形滑槽13转动,弧形滑槽13带动圆柱滑块11移动,所述圆柱滑块11带动圆轴10在滑槽8内滑动,所述圆柱滑块11带动温度传感器9移动,调节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位置,所述温度传感器9进行温度测量,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显示器显示温度。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混凝土浇筑成混凝土板;
步骤二:将混凝土板的一侧涂抹保温胶泥后涂抹反射隔热涂料,并在混凝土板的下侧钻螺孔;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涂抹了保温胶泥和反射隔热涂料之后的混凝土板放入靠近热源(6)的两个限位板(4)之间,每个所述限位板(4)上分别设置有一组一一对应且均匀排布的圆孔(5);
步骤四:将膨胀螺栓穿过圆孔(5)和对应的螺孔后使用螺母固定;
步骤五:转动圆板(12),所述圆板(12)转动带动弧形滑槽(13)转动,弧形滑槽(13)带动圆柱滑块(11)移动,所述圆柱滑块(11)带动圆轴(10)在滑槽(8)内滑动,所述圆柱滑块(11)带动温度传感器(9)移动,调节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位置;
步骤六:所述温度传感器(9)进行温度测量,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显示器显示温度;
其中,上述测试方法采用一种特殊测试装置实现,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一组所述限位板(4)固定连接U形支架(2)的横板上侧,每个所述限位板(4)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均匀排布的的所述圆孔(5),所述U形支架(2)的一个竖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热源(6);
所述U形支架(2)的另一个竖板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为圆形,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一组圆周均匀排布的滑槽(8),每个所述滑槽(8)内分别嵌入所述圆轴(10),每个所述圆轴(10)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9),每个所述圆轴(1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柱滑块(11),每个所述圆柱滑块(11)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滑槽(8)的两侧;
每个所述圆柱滑块(11)的一端分别嵌入所述弧形滑槽(13)内,所有所述弧形滑槽(13)均设置在所述圆板(12)上,所述圆板(12)的中心轴铰接所述固定板(1)的中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14226.4A CN113533417B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14226.4A CN113533417B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33417A CN113533417A (zh) | 2021-10-22 |
CN113533417B true CN113533417B (zh) | 2022-10-14 |
Family
ID=7812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14226.4A Active CN113533417B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33417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127754A (ja) * | 2006-11-16 | 2008-06-05 | Tesuku:Kk |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外断熱建物の外壁構造、及び使用する断熱支持パネル |
JP2009139280A (ja) * | 2007-12-07 | 2009-06-25 |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 温度予測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2183455A (zh) * | 2011-03-04 | 2011-09-14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用于岩土动荷载模型试验的保温槽 |
WO2011159355A2 (en) * | 2010-06-15 | 2011-12-22 | Biofilm Ip, Llc | Methods, devices systems for extraction of thermal energy from a heat conducting metal conduit |
CN203097002U (zh) * | 2013-02-20 | 2013-07-31 | 苏州大乘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反射隔热外墙保温系统 |
CN103553542A (zh) * | 2013-10-25 | 2014-02-05 | 安徽天锦云漆业有限公司 | 一种保温防水胶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896605A (zh) * | 2018-09-04 | 2018-11-27 | 成都市科创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用保温隔热涂料的等效热阻及导热系数检测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34175Y (zh) * | 2007-12-28 | 2008-10-15 | 大金氟涂料(上海)有限公司 | 隔热涂料演示箱 |
CN101936933B (zh) * | 2010-07-01 | 2012-02-22 | 东华大学 | 一种织物防明火绝热性能测试装置 |
CN203688484U (zh) * | 2014-02-17 | 2014-07-02 | 贵州柯维建材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反射隔热保温涂料检测装置 |
CN207181340U (zh) * | 2017-08-23 | 2018-04-03 | 滁州银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加快导热系数检测速度的装置 |
CN108132279B (zh) * | 2018-03-15 | 2024-03-22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一种轨道板用反射隔热涂料隔热效果评价装置 |
CN209573849U (zh) * | 2018-03-31 | 2019-11-05 | 李尚明 | 一种医用病理科标本存放装置盒 |
CN108593708B (zh) * | 2018-07-18 | 2020-08-11 | 东华大学 | 一种织物凉爽功能的测试装置和评价方法 |
-
2020
- 2020-04-20 CN CN202010314226.4A patent/CN1135334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127754A (ja) * | 2006-11-16 | 2008-06-05 | Tesuku:Kk |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外断熱建物の外壁構造、及び使用する断熱支持パネル |
JP2009139280A (ja) * | 2007-12-07 | 2009-06-25 |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 温度予測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11159355A2 (en) * | 2010-06-15 | 2011-12-22 | Biofilm Ip, Llc | Methods, devices systems for extraction of thermal energy from a heat conducting metal conduit |
CN102183455A (zh) * | 2011-03-04 | 2011-09-14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用于岩土动荷载模型试验的保温槽 |
CN203097002U (zh) * | 2013-02-20 | 2013-07-31 | 苏州大乘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反射隔热外墙保温系统 |
CN103553542A (zh) * | 2013-10-25 | 2014-02-05 | 安徽天锦云漆业有限公司 | 一种保温防水胶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896605A (zh) * | 2018-09-04 | 2018-11-27 | 成都市科创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用保温隔热涂料的等效热阻及导热系数检测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Study on energy saving effect of heat-reflective insulation coating on envelopes in the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W. Guo 等;《Energy and Buildings》;20120731;第50卷;第196-203页 * |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薛黎明;《安徽建筑》;20181231;第24卷(第3期);第308-309、34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33417A (zh) | 2021-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84441A (zh) | 一种凸轮轴表面瑕疵自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
CN113533417B (zh) | 一种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胶泥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效果的测试方法 | |
CN113155631A (zh) | 一种提供混凝土持载的简易装置及方法 | |
CN109490064B (zh) | 多物理因素作用的环形轨道轮轨受力与基底病害试验装置 | |
CN220568715U (zh) | 一种探头定位装置 | |
CN207703609U (zh) | 一种陶瓷砖断裂模数测试仪 | |
CN112139770A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楼板制备工艺 | |
CN112051393A (zh) | 一种模拟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收缩测定仪 | |
CN116771126A (zh) | 一种地面找平工具 | |
CN113865521B (zh) | 一种检测模板内侧平整度的装置及操作方法 | |
CN216208286U (zh) | 一种荷载与湿热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形变测试装置 | |
CN214333673U (zh) | 一种地下管道竖井内径测距装置 | |
CN212206910U (zh) | 一种桥梁施工路面混凝土试块检测装置 | |
CN222419840U (zh) | 一种混凝土抗裂测试装置 | |
CN111521634B (zh) | 一种高精度保温板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 |
CN219038626U (zh) | 一种螺栓强度检测平台 | |
CN218935508U (zh) | 一种固定支撑结构 | |
CN115078038B (zh) | 一种沥青混合料空心圆柱体试件静压成型仪具及其成型方法 | |
CN222519972U (zh) | 钢包耐高温砖 | |
CN208557829U (zh) | 一种实木复合用平贴机 | |
CN106108772A (zh) | 一种建筑玻璃清洁用旋转支撑设备 | |
CN218082277U (zh) | 一种高精度的导热系数测定装置 | |
CN222377644U (zh) | 一种仓顶高支模施工的监控装置 | |
CN219708986U (zh) | 一种液压顶升设备 | |
CN216012159U (zh) |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气阀钢长度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