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507574A - 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7574A
CN113507574A CN202110658967.9A CN202110658967A CN113507574A CN 113507574 A CN113507574 A CN 113507574A CN 202110658967 A CN202110658967 A CN 202110658967A CN 113507574 A CN113507574 A CN 113507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production
subsystem
cloud
broadc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89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玓
徐翔
尹利
赵国强
张庆雨
董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avi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China Media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Sumavi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China Media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avi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China Media Group filed Critical Sumavi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589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75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7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75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包括:前端采集系统,用于采集超高清视频信号并对其进行编码,得到视频码流;网络传输系统,用于将所述视频码流传输给部署在云端的云制播系统;云制播系统;固定制播系统;移动制播系统。本系统可以安全、高质、低成本地替代传统卫星传输、有线传输等广播电视制播系统应用,相较现有技术,在使用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完成制播,大大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实现多地、多人的协同制播,提升整体制播系统的效率,系统成本低、延时低。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广播电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广播电视制播技术,一般采用固定机位实现视频信号采集或者采用摄像机进行视频录制后进行制作,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然后,基于卫星链路传输将视频信号汇聚到卫星转播车进行信号切换、制作,制作完成的PGM信号通过车载编码器进行编码压缩,转换为IP信号,通过车载的卫星调制器进行信号上传,卫星转发器进行转发后,地面接收天线进行无线信号接收,专用卫星接收设备进行信号解调解码实现节目信号的接收,然后进行制作或由分发系统进行应用发布。
卫星转播车整体包括采集、编码、传输、制作、供电等系统,其中,传输系统又包括卫星转发系统、地面接收系统、信号转换系统等,整体系统庞大、灵活性差,且卫星链路传输整体成本高、延时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以解决基于卫星链路传输的广播电视制播系统中存在的系统庞大、灵活性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包括:前端采集系统,用于采集超高清视频信号并对其进行编码,得到视频码流;网络传输系统,用于将所述视频码流传输给部署在云端的云制播系统;云制播系统,用于接收视频码流并基于视频码流的内容进行视频导播、视频制作和/或视频分发;固定制播系统,部署在电视台内,用于接收来自前端采集系统、云制播系统及移动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基于视频码流的内容进行视频调度、视频制作和/或视频分发;移动制播系统,用于接收来自前端采集系统、云制播系统及固定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基于视频码流的内容进行视频导播、视频制作和/或视频分发。
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网络传输系统和部署在云端的云制播系统,实现广播电视制播技术的传输、制作、多渠道发布,在云端可以直接将制作后的节目成品分发到各新媒体平台上,可以安全、高质、低成本地替代传统卫星传输、有线传输等广播电视制播系统应用,相较现有技术,在使用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完成制播,大大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实现多地、多人的协同制播,提升整体制播系统的效率,系统成本低、延时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的又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请参照图1,该制播处理系统包括:前端采集系统、网络传输系统和云制播系统。其中,前端采集系统用于采集超高清视频信号并对其进行编码,得到视频码流;网络传输系统用于将前端采集系统输出的视频码流传输给部署在云端的云制播系统;云制播系统用于接收网络传输系统传来的视频码流并基于视频码流的内容进行视频导播、视频制作和/或视频分发;部署在电视台内的固定制播系统,用于接收来自前端采集系统及云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基于视频码流的内容进行视频调度、视频制作和/或视频分发;固定制播系统的数量可为多个;移动制播系统,用于接收来自前端采集系统、云制播系统及固定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基于视频码流的内容进行视频导播、视频制作和/或视频分发;移动制播系统的数量可为多个。
在具体实施例中,前端采集系统包括超高清摄像机和便携式编码背包,超高清摄像机用于完成超高清视频信号采集并通过输出接口输出基带信号,输出接口采用4×3G-SDI接口或12G-SDI/HDMI接口。便携式编码背包为5G+4K/8K背包,便携式编码背包通过4×3G-SDI接口或12G-SDI/HDMI接口接收超高清摄像机采集的超高清视频信号,使用HEVC编码协议对超高清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将其压缩成符合传输标准的数字信号,即视频码流。通过网络传输系统连接室外宏站(或室内分布小站)进行外向传输。
在另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手机完成超高清视频信号的采集和编码,具体的,通过手机APP调用手机摄像头进行视频采集,借助手机本身具备的编码能力对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借助手机本身的网络通信能力将编码后的视频码流上传到云制播系统。从而通过手机APP完成超高清视频信号的前端采集、编码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将常规的制播系统进行“云端化”部署,形成云制播系统,云制播系统可实现视频信号的转协议、调度、制作、转码、存储、多渠道分发等功能,从而打破传统专业硬件设备支持才能完成制播的要求,而且在使用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完成制播,大大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实现多地、多人的协同制播,提升整体制播系统的效率。
移动制播系统可部署在可移动车辆上,可移动车辆包括但不限于转播车、列车、小型SUV等。
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网络传输系统可通过5G通信无线网络、有线互联网、互联网专线等方式,将前端采集系统、云制播系统、固定制播系统、移动制播系统进行连接,实现整体制播处理系统中业务数据、管理数据的互通,尤其是视频码流的互联互通。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云制播系统包括云接收子系统、云导播子系统、云制作子系统以及云存储子系统。通过云制播系统可实现任何子系统的任意视频素材跨区域分发,例如:云接收子系统的视频素材不仅在云端提供给其他子系统,也具备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同时提供给多个固定制播系统和多个移动制播系统,只要具备网络条件,视频分发不受地域、区域等限制。
云接收子系统用于接收来自前端采集系统、固定制播系统及移动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对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转协议处理,将处理后的视频码流传输给云制播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系统。云接收子系统在收到4K、8K超高清视频码流后,进行协议转换,实现将RTC、SRT、RIST、RTMP、RIST、UDP、私有聚合协议等转换为UDP、RTMP、NDI或RTC等协议。其中,RTC协议具备超低延时的特性,但是画面质量不佳,一般在视频连线对话节目中使用;SRT协议具备低延时、高可靠性的特性,比较适合于公网条件下进行信号的传输;RIST协议具备低延时、高可靠性、多链路传输的特性,与SRT相比可靠性更高,但是需要多链路保障;私有聚合协议一般是通过SRT、RIST为基础的优化协议,通过智能算法进行传输效率与网络条件的匹配优化,传输效果较好;RTMP协议延时较长、可靠性高,适合于对延时要求不高的新媒体视频直播传输;UDP协议具备低延时、低可靠性的特点,需要在良好的网络条件下进行传输,一般适合于局域网传输,比如云制播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直接传输;NDI协议是一种高码率的内网传输协议,广泛应用于新媒体制作领域的传输。
云接收子系统可根据云制播系统中各子系统的部署情况以及视频码流的使用场景,进行协议转换,例如,如果云制播系统中全部子系统都在同一个云端,网络条件有保障,则可以采用UDP协议使视频码流在同一个云端内传输,如果各子系统所部署的云端不同,子系统间的视频码流传输还需要经过公网,则可以选择适用于公网条件的传输协议,保证码流的传输能力。在完成转协议处理后,将处理后的视频码流传输给云导播子系统、云制作子系统以及云存储子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云接收子系统的输出也支持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并行传输到固定制播系统和移动制播系统。
云导播子系统用于获取来自云接收子系统的视频码流,通过云导播端对获取的至少一个视频码流进行视音频预览、预监,并输出PGM信号,通过云导播平台对PGM信号进行视频包装。
具体的,云接收子系统可同时向云导播子系统传输多路视频码流信号;云导播子系统将多个视频码流进行云导播帧同步切换,通过云导播端进行视音频预览,并选中一路码流信号进行预监,输出PGM(播出监看)信号;通过云导播平台对PGM信号进行视频包装,包括:增加台标(静态、动态图标)及字幕、设置切换特效、设置音频输出属性,切换特效支持淡入淡出、从上飞入、从下飞入等效果,音频输出支持多路混音随PGM输出和制定单路音频跟随PGM输出。云导播子系统将获得的视频结果进行输出,可输出给云存储子系统和云制作子系统。云导播子系统的输出也支持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并行传输到固定制播系统和移动制播系统。
云制作子系统用于获取来自云接收子系统和云导播子系统的视频码流,根据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视频编辑。具体的,云制作子系统接收云导播子系统或者云接收子系统的视频码流,将其作为视频素材并将其与其他视频素材(云端视频素材或来自前端采集系统、固定制播系统、移动制播系统的视频素材)进行单一编辑或混合编辑、高码率渲染、AI图像效果增强、虚拟场景编辑等处理,便于视频和图文稿的跨地域制作,得到的视频结果可作为视频素材,存储在云存储子系统中,或者作为节目成品,以视频文件或新媒体稿件方式推送至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央视频”、“腾讯视频”等新媒体视频平台。
在完成视频编辑后,将获得的视频结果作为节目成品,根据各新媒体平台的转码要求,对该节目成品的视频格式、分辨率、码率、色域及传输协议进行转码,得到各待推送视频文件,然后,将各待推送视频文件推送给对应的新媒体平台。云制作子系统将所有视频结果统一存储在云存储子系统,也支持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并行传输到固定制播系统和移动制播系统,以便于后续可以根据节目需要直接进行广播电视播出,或者经过二次制作以后进行播出,二次制作例如包括:更换台标、更换字幕、更换部分素材、和其他素材进行合并制作、码率转换和分辨率转换等。
云存储子系统,用于将云接收子系统、云导播子系统和云制作子系统获得的视频结果作为视频素材进行存储。存储时,有源码收录和编码收录两种存储模式,对于源码收录,不变更IP码流中的视音频编码,根据编码匹配适宜的封装方式实现文件落地;对于编码收录,将IP码流中的视音频信息转码成NDI格式,以统一制作格式。云存储子系统可实现视频素材的智能拆条,可以按照节目内容、节目时间、关键字等进行拆条收录存储;实现视频素材的收录服务准实时回看和编辑,即对于已经录制的视音频文件,在未完成封口的时候即可对视音频文件进行访问,延时不超过10s;实现视频素材的多种码率同时录制和迁出,不同码率可按照不同目标格式设置,为给移动制作过程中多码率编辑提供基础,同时录制不低于三种码率。
进一步的,固定制播系统主要利用现有电视台内建设的制播系统完成视频信号的转协议、调度、转码、制作、存储、多渠道分发等功能,其包括:固定接收子系统、固定总控子系统、固定制作子系统、固定监控子系统以及固定播出子系统。
固定接收子系统用于接收来自前端采集系统、云制播系统及移动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对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转协议处理,将处理后的视频码流传输给固定制播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系统。固定接收子系统完成视频码流的接收和协议转换,实现将RTC、SRT、RIST、RTMP、RIST、UDP、私有聚合协议等转换为UDP、RTMP或NDI等协议。固定接收子系统可以为固定制播系统其他子系统提供视频素材,固定接收子系统的输出也支持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并行提供给云制播系统和移动制播系统。
同时,固定接收子系统中配置视频解码功能,用于将超高清视频码流解码为基带信号,并传输给固定总控子系统,由固定总控子系统调度给其他子系统使用。
固定总控子系统用于获取来自固定接收子系统的视频码流,将获取的视频码流调度给对应的演播室或将视频码流调度给固定制作子系统。例如,当外场的实时视频码流到达固定总控子系统时,固定总控子系统将实时视频码流调度给对应的演播室,在演播室中将演播室内画面和外场视频画面组合,进行制作处理,包括增加字幕、特效、对实时视频码流的包装、渲染等处理,得到演播节目。
固定总控子系统的调度分为IP信号调度和基带信号调度。IP信号调度主要应用于新媒体业务的调度处理,而对于传统媒体的调度处理一般通过基带信号调度实现,调度的信号进入固定制播系统的其他子系统,也支持将其作为视频素材通过网络传输系统提供给云制播系统和移动制播系统。
固定总控子系统具备信号备份、信号检测及自动切换能力,以提供信号安全保障。通常情况下,视频传输分为主路信号传输和备路信号传输,主路信号一般通过5G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备路信号一般通过专线或有线网络传输,主路信号和备路信号同时到达固定总控子系统。固定总控子系统监控所调度的视频码流的信号质量,当检测到所调度的视频码流存在异常时,如有丢包或者断流等,切换至该视频码流的备路视频码流进行调度输出,从而保证固定总控子系统的输出是连续、完整的。
固定制作子系统,用于获取来自固定接收子系统和固定总控子系统的视频码流,根据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视频编辑。具体的,固定制作子系统用于获取来自固定接收子系统和固定总控子系统的视频码流,将其作为视频素材并将其与本地视频素材进行单一编辑或混合编辑、高码率渲染、AI图像效果增强、虚拟场景编辑等处理,便于视频和图文稿的制作,得到的视频结果可作为视频素材,存储在媒资系统中,也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并行传输到云制播系统和移动制播系统,或者作为节目成品,以视频文件或新媒体稿件方式推送至新媒体平台。
在完成视频编辑后,将获得的视频结果作为节目成品,根据各新媒体平台的转码要求,对该节目成品的视频格式、分辨率、码率、色域及传输协议进行转码,得到各待推送视频文件,然后,将各待推送视频文件推送给对应的新媒体平台。
固定监控子系统用于对固定制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获得的视频结果进行监控。具体的,固定监控子系统监控的内容包括:完整的TR101 290标准的三级检错信息、带宽的预览及统计、PSI/SI表解析、PSI表间隔分析、断流检测、ES分析等。ES分析包括多种格式的音视频ES分析,视频格式支持MPEG-1、MPEG-2、H.264、H.265、AVS、AVS+、AVS2等,音频格式支持MPEG-1、MPEG-2、杜比音频、增强型杜比音频、PCM、DRA、AAC等。
固定监控子系统利用解码系统将多路视频码流进行合屏输出,在监视墙上进行图像呈现,实现对码流的全天候实时客观分析,智能高效定位故障设备,快速响应解决问题。
固定播出子系统用于获取待播出节目,待播出节目以基带信号形式传输,利用自动审查机制对待播出节目中涉黄、涉暴等内容进行审查,在审查通过后,采用AVS2或AVS3编码方式对待播出节目进行编码,其中,4K超高清视频采用AVS2进行编码,8K超高清视频采用AVS3进行编码,编码后的待播出节目通过卫星进行传统广播电视大屏播出。
进一步的,移动制播系统可实现在车辆移动状态下进行节目移动制播生产工作,主要包括:传输、接收、转码、切换、包装、存储、剪辑、分发等功能。移动制播系统利用多路网络聚合技术实现灵活的超大带宽传输,实现端到端全IP化架构,车内满足多路高清或4K超高清视频处理能力。移动制播系统通过与云制播系统连接以减少车载设备,云端具备无限扩展性能,可剪掉上下行有线传输辫子,实现真无线化。移动制播系统支持车载边缘基础算力、云端媒资与总台媒资系统互通互联,协同制作。具体的,移动制播系统包括移动接收子系统、移动调度子系统、移动制作子系统和移动监控子系统。
其中,移动接收子系统用于通过网关设备获取来自前端采集系统、云制播系统及固定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对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转协议处理,将处理后的视频码流传输给移动制播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系统。移动接收子系统的核心设备为多路网络聚合网关,可以实现弱网环境下将多路的5G/4G无线信号、WIFI信号及有线信号进行汇聚,从而提升网络带宽资源。移动接收子系统利用流媒体协议网关设备实现云制播系统或固定制播系统输出的视频码流、或者本地采集的视频码流的协议转换,支持将RTC、SRT、RIST、RTMP、RIST、UDP、私有聚合协议等转换为UDP、RTMP或NDI等协议。
移动调度子系统用于通过IP切换矩阵将来自移动接收子系统的视频码流分发给导播台、移动制作子系统和移动监控子系统;通过导播台对分发到的视频码流进行视音频预览、预监,输出PGM信号,并对PGM信号进行视频包装。
其中,IP切换矩阵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移动接收子系统的IPV4、IPV6单播、组播码流,并将任意端口输入的码流转发给多端口进行输出,多端口输出包括导播台、移动制作子系统、移动监控子系统等。并且,IP切换矩阵还实现码流的备份、手动或自动切换,当主路视频码流出现异常时,切换至备路视频码流输出,保障码流传输业务的高可靠性。导播台主要功能是输入码流的视音频预览,并选中一路码流信号进行预监,输出PGM(播出监看)信号;对PGM信号进行视频包装,包括:增加台标(静态、动态图标)及字幕、设置切换特效、设置音频输出属性,切换特效支持淡入淡出、从上飞入、从下飞入等效果,音频输出支持多路混音随PGM输出和制定单路音频跟随PGM输出。导播台包括IP导播台和SDI导播台,IP导播台的输入为IP信号,SDI导播台的输入为基带信号,IP信号主要用于新媒体,SDI信号主要用于传统媒体,两者功能基本一致。
移动调度子系统的视频结果可输出至移动制作子系统和移动监控子系统,当然,也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系统提供给固定制播系统和云制播系统。
移动制作子系统用于获取来自移动接收子系统和移动调度子系统的视频码流,根据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视频编辑,将编辑后的视频结果作为节目成品,根据各新媒体平台的转码要求,对该节目成品的视频格式、分辨率、码率、色域及传输协议进行转码,得到各待推送视频文件,将各待推送视频文件推送给对应的新媒体平台。具体的,移动制作子系统接收移动接收子系统或者移动调度子系统的视频码流,将其作为视频素材并将其与其他视频素材(本地视频素材或来自前端采集系统、固定制播系统、云制播系统的视频素材)进行单一编辑或混合编辑、高码率渲染、AI图像效果增强、虚拟场景编辑等处理,便于视频和图文稿的跨地域制作,得到的视频结果可作为视频素材,存储在媒资系统中,或者作为节目成品,以视频文件或新媒体稿件方式推送至新媒体平台。移动制作子系统的视频结果也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并行传输到云制播系统和固定制播系统。
移动监控子系统用于对移动制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输出的视频码流的质量指标进行监控以及对各个子系统的视频结果进行预览、监看,及时提供报警和响应的处理措施。监控的内容包括:完整的TR101 290标准的三级检错信息、带宽的预览及统计、PSI/SI表解析、PSI表间隔分析、断流检测、ES分析等。ES分析包括多种格式的音视频ES分析,视频格式支持MPEG-1、MPEG-2、H.264、H.265、AVS、AVS+、AVS2等,音频格式支持MPEG-1、MPEG-2、杜比音频、增强型杜比音频、PCM、DRA、AAC等。
在图2中,通过云制播系统、移动制播系统、固定制播系统生成的节目,最终在新媒体平台的终端APP上进行内容呈现。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现有技术由于信号采集机位和卫星转播车位置的限制,无法实现对视频信号的移动采集,本方案采用便携式超高清摄像机、5G+4K/8K便携式编码背包(或者手机+APP)等,可以在5G通信信号良好覆盖区域内随时随地开展高清、超高清视频信号的采集及编码,并进行实时传输,很好的解决了转播车与摄像机位固定,无法移动采集的问题;
2、现有技术中卫星转播车整体包括采集、编码、传输、制作、供电等系统,传输系统又包括卫星转发系统、地面接收系统、信号转换系统等,整体系统庞大、灵活性差;而本方案采集端只需要便携式超高清摄像机、5G+4K/8K便携式编码背包(或者手机+APP),单人就可以完成信号的采集上传,整体便携性高,传输系统采用现在商用的5G通信网络,接收端只需要通过接收系统进行接收,即可进入现有播出、制作、发布系统。故本方案可以解决现有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灵活性差的问题;
3、现有技术中卫星链路传输整体成本高,而本方案提供的基于5G通信链路传输的方案,便携式超高清摄像机、5G+4K/8K便携式编码背包的成本以及5G流量费用和云端转发费用都比较低廉,整体成本较卫星传输方案降低了数倍,成本大幅降低;
4、现有技术中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整体延时较大,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卫星链路的延时大于270ms,而本方案采用5G通信链路传输的延时小于20ms;
5、本方案可实现4K/8K超高清直播信号的外场传输,通过云端系统实现5G外场无线下行,采用多路聚合网关实现多路、稳定、可靠的超高清视频无线下行;
6、传统制播处理系统的视频业务仅点对点开展,无法实现跨区域、多点进行传输;而基于5G网络加云端系统可以实现业务的广泛分发,不受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7、对于传统的电视节目的拍摄、素材的采集传输,搭建传输通道的成本较高且耗时较长,通常需要以天、周为单位计算,面对新时代对于全媒体传播的时效性、突发性,原有的传统传输方式越来越难满足传输与制播需求,本方案利用5G网络的高带宽、低延时特性,结合4K、8K编解码超低延时传输基础,大大提升传输效率保障素材质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端采集系统,用于采集超高清视频信号并对其进行编码,得到视频码流;
网络传输系统,用于将所述视频码流传输给部署在云端的云制播系统;
云制播系统,用于接收视频码流并基于视频码流的内容进行视频导播、视频制作和/或视频分发;
固定制播系统,部署在电视台内,用于接收来自前端采集系统、云制播系统及移动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基于视频码流的内容进行视频调度、视频制作和/或视频分发;
移动制播系统,用于接收来自前端采集系统、云制播系统及固定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基于视频码流的内容进行视频导播、视频制作和/或视频分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采集系统包括:
超高清摄像机,用于采集超高清视频信号;
便携式编码背包,用于对所述超高清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得到视频码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云制播系统、固定制播系统和移动制播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实现视频码流的互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传输系统采用5G通信网络进行视频码流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制播系统包括:
云接收子系统,用于接收来自前端采集系统、固定制播系统及移动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对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转协议处理,将处理后的视频码流传输给云制播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系统;
云导播子系统,用于获取来自云接收子系统的视频码流,通过云导播端对获取的至少一个视频码流进行视音频预览、预监,并输出PGM信号,通过云导播平台对PGM信号进行视频包装;
云制作子系统,用于获取来自云接收子系统和云导播子系统的视频码流,根据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视频编辑;
云存储子系统,用于将云接收子系统、云导播子系统和云制作子系统获得的视频结果作为视频素材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制作子系统用于:
在根据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视频编辑后,将获得的视频结果作为节目成品;
根据各新媒体平台的转码要求,对所述节目成品的视频格式、分辨率、码率、色域及传输协议进行转码,得到各待推送视频文件;
将各待推送视频文件推送给对应的新媒体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制播系统包括:
固定接收子系统,用于接收来自前端采集系统、云制播系统及移动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对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转协议处理,将处理后的视频码流传输给固定制播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系统;
固定总控子系统,用于获取来自固定接收子系统的视频码流,将所述视频码流调度给对应的演播室或将所述视频码流调度给固定制作子系统;
固定制作子系统,用于获取来自固定接收子系统和固定总控子系统的视频码流,根据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视频编辑;
固定监控子系统,用于对所述固定制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获得的视频结果进行监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制播系统还包括:
固定播出子系统,用于获取以基带信号形式传输的待播出节目,对所述待播出节目进行内容审查,在审查通过后,采用AVS2或AVS3编码方式对所述待播出节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待播出节目通过卫星播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总控子系统用于:
监控所调度的视频码流的信号质量,当检测到所调度的视频码流存在异常时,切换至备路视频码流进行调度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制播系统包括:
移动接收子系统,用于通过网关设备获取来自前端采集系统、云制播系统及固定制播系统的视频码流,并对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转协议处理,将处理后的视频码流传输给移动制播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系统;
移动调度子系统,用于通过IP切换矩阵将来自移动接收子系统的视频码流分发给导播台、移动制作子系统和移动监控子系统;通过导播台对分发到的视频码流进行视音频预览、预监,输出PGM信号,并对PGM信号进行视频包装;
移动制作子系统,用于获取来自移动接收子系统和移动调度子系统的视频码流,根据获取的视频码流进行视频编辑,将编辑后的视频结果作为节目成品,根据各新媒体平台的转码要求,对所述节目成品的视频格式、分辨率、码率、色域及传输协议进行转码,得到各待推送视频文件,将各待推送视频文件推送给对应的新媒体平台;
移动监控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移动制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输出的视频码流的质量指标进行监控以及对各个子系统的视频结果进行预览、监看。
CN202110658967.9A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 Pending CN1135075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8967.9A CN113507574A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8967.9A CN113507574A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7574A true CN113507574A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09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8967.9A Pending CN113507574A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7574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6022A (zh) * 2021-12-31 2022-04-05 北京中联合超高清协同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支持5g直播的8k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
CN114630051A (zh) * 2022-03-28 2022-06-14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以及系统
CN114727118A (zh) * 2022-04-06 2022-07-08 北京广播电视台 一种实现轻量化播出的电视台超高清播出架构
CN114885190A (zh) * 2022-07-07 2022-08-0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一种组播流量检测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15802A (zh) * 2022-06-21 2022-08-16 上海华录超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多功能直播系统及方法
CN116582696A (zh) * 2023-07-14 2023-08-11 北京医百科技有限公司 切换节目场景到预设监视窗口的方法和系统
CN118555419A (zh) * 2024-07-30 2024-08-27 成都卓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uhd视频帧精度连续存储的方法及系统
CN118590669A (zh) * 2024-06-19 2024-09-03 广西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 高安全组播控制iptv直播网络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4014A (zh) * 2017-02-20 2017-06-06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一种基于4g无线专网的媒体直播方法
CN106851131A (zh) * 2016-12-01 2017-06-13 中央电视台 一种互动连线处理方法、服务器、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8600776A (zh) * 2017-09-15 2018-09-28 杭州趣看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播控的系统及方法
CN108924577A (zh) * 2018-07-17 2018-11-30 杭州雅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直播的节目制作播出系统及方法
CN112261416A (zh) * 2020-10-20 2021-01-22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2565634A (zh) * 2020-12-11 2021-03-26 中仪英斯泰克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超高清制播系统的转播车
CN112601033A (zh) * 2021-03-02 2021-04-02 中国传媒大学 云转播系统及方法
CN213094332U (zh) * 2021-03-02 2021-04-30 中国传媒大学 转播车和云转播车
CN213186288U (zh) * 2020-10-28 2021-05-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视频直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131A (zh) * 2016-12-01 2017-06-13 中央电视台 一种互动连线处理方法、服务器、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6804014A (zh) * 2017-02-20 2017-06-06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一种基于4g无线专网的媒体直播方法
CN108600776A (zh) * 2017-09-15 2018-09-28 杭州趣看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播控的系统及方法
CN108924577A (zh) * 2018-07-17 2018-11-30 杭州雅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直播的节目制作播出系统及方法
CN112261416A (zh) * 2020-10-20 2021-01-22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213186288U (zh) * 2020-10-28 2021-05-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视频直播系统
CN112565634A (zh) * 2020-12-11 2021-03-26 中仪英斯泰克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超高清制播系统的转播车
CN112601033A (zh) * 2021-03-02 2021-04-02 中国传媒大学 云转播系统及方法
CN213094332U (zh) * 2021-03-02 2021-04-30 中国传媒大学 转播车和云转播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文波: "5G+4K_8K+AI重构电视媒体制播体系"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6022A (zh) * 2021-12-31 2022-04-05 北京中联合超高清协同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支持5g直播的8k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
CN114630051A (zh) * 2022-03-28 2022-06-14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以及系统
CN114727118A (zh) * 2022-04-06 2022-07-08 北京广播电视台 一种实现轻量化播出的电视台超高清播出架构
CN114727118B (zh) * 2022-04-06 2023-06-16 北京广播电视台 一种实现轻量化播出的电视台超高清播出架构
CN114915802A (zh) * 2022-06-21 2022-08-16 上海华录超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多功能直播系统及方法
CN114885190A (zh) * 2022-07-07 2022-08-0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一种组播流量检测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85190B (zh) * 2022-07-07 2022-11-08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一种组播流量检测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82696A (zh) * 2023-07-14 2023-08-11 北京医百科技有限公司 切换节目场景到预设监视窗口的方法和系统
CN116582696B (zh) * 2023-07-14 2023-09-26 北京医百科技有限公司 切换节目场景到预设监视窗口的方法和系统
CN118590669A (zh) * 2024-06-19 2024-09-03 广西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 高安全组播控制iptv直播网络系统
CN118555419A (zh) * 2024-07-30 2024-08-27 成都卓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uhd视频帧精度连续存储的方法及系统
CN118555419B (zh) * 2024-07-30 2024-09-20 成都卓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uhd视频帧精度连续存储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07574A (zh) 一种超高清视频的制播处理系统
CN105392020B (zh) 一种互联网视频直播方法,及系统
CN108495141B (zh) 一种音视频的合成方法及系统
CN101964904B (zh) 一种利用无线通讯网络实现电视新闻直播的方法
CN101917389B (zh) 一种网络电视直播系统
US20090293093A1 (en) Content serv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network device, content distribution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US9398315B2 (en) Multi-source video clip online assembly
CN104756099A (zh) 添加内容以及相关客户端装置
CN112752115A (zh) 直播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447460B (zh) 一种将低延时网络应用于导播台的实现方法
JP2015513717A (ja) データ、マルチメディアおよびビデオの送信の更新システム
US20050094562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ducing total bandwidth when streaming multiple media streams
CN113727144A (zh) 基于混合云的高清直播系统及流媒体方法
JP2017520940A (ja) 階層符号化されたコンテンツを多重化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10088069A1 (en) Network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tream switch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Colman-Meixner et al. 5G city: A novel 5G-enabled architecture for ultra-high definition and immersive media on city infrastructure
WO2011099254A1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符号化装置
JP4735666B2 (ja) コンテンツサーバ、情報処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CN114286022A (zh) 支持5g直播的8k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
Milovanovic et al. An evolution of 5G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New ecosystem
CN114071193B (zh)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4598853A (zh)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CN115314478B (zh) 一种应用于金融系统的全ip音视频系统
Wang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4K ultra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production and broadcasting system
KR20030013012A (ko) 인터넷 생방송용 무인 리모트모듈 및 그 원격제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