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503096B - 保护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保护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3096B
CN113503096B CN202110624618.5A CN202110624618A CN113503096B CN 113503096 B CN113503096 B CN 113503096B CN 202110624618 A CN202110624618 A CN 202110624618A CN 113503096 B CN113503096 B CN 113503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in
pin
accommodating cavity
lock
lock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46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03096A (zh
Inventor
黄春华
仇丹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Dian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Dian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Dian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46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3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3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3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03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3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2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Adaptation of locks, latches, or parts thereof, for 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E05B47/026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Adaptation of locks, latches, or parts thereof, for 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the bolt moving rectilinear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0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electromag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8Electrical using electromagnets or solenoi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锁机构。其包括锁销、动力销和第一电磁感应元件。动力销作用于锁销,动力销能够相对于锁销运动,以与锁销接合或分离。第一电磁感应元件设于动力销,用于在外部电磁设备的作用下带动动力销施加给锁销沿缩回方向的作用力。锁销具有执行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执行部的一端,连接部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置动力销。第一容置腔的内壁面上具有第一倾斜部,动力销的首端具有与第一倾斜部相适配的第二倾斜部。当第一电磁感应元件与外部电磁设备吸合时,并施加给锁销沿缩回方向的作用力,以使锁销处于缩回状态。该保护锁机构通过电磁方式使得锁销缩回,效率和可靠性均较高。

Description

保护锁机构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2月29日、申请号为2017114788589、发明创造名称为“保护锁机构”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锁机构。
背景技术
保护锁机构是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保护装置,如门关闭时,为了可靠地实现门的关闭,通常需要使用保护锁机构。该种保护锁机构包括可以伸出、缩进的锁销。其中,当锁销处于伸出状态时,门能够可靠地关闭;当锁销处于缩回状态时,门才能够打开。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保护锁机构通常是通过手动或机械方式使得保护锁机构在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切换,使得保护锁机构在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切换的效率较低,可靠性也较低。
从而,现有技术中的保护锁机构具有在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切换的效率和可靠性均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保护锁机构具有在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切换的效率和可靠性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保护锁机构。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保护锁机构,包括锁销,其特点在于,保护锁机构还包括有:
动力销,动力销作用于锁销,动力销能够相对于锁销运动,以与锁销相接合或相分离;
第一电磁感应元件,第一电磁感应元件设于动力销,第一电磁感应元件用于在外部电磁设备的作用下带动动力销施加给锁销沿锁销的缩回方向的作用力;
所述锁销具有执行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执行部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所述执行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动力销;
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面上具有第一倾斜部,所述动力销的首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相适配的第二倾斜部;
其中,当第一电磁感应元件与外部电磁设备吸合时,动力销与锁销相分离,所述第二倾斜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部向下运动并施加给锁销沿缩回方向的作用力,以使锁销处于缩回状态。
在本方案中,保护锁机构通过第一电磁感应元件与外部电磁设备的配合,使得动力销能够较为快速、可靠地与锁销分离,从而使得锁销能够较为快速、可靠地缩回状态,进而能够提高护锁机构缩回的效率和可靠性,也有利于提高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切换的效率和可靠性。巧妙地利用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的配合,当动力销朝着远离锁销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倾斜部相对于第二倾斜部滑动,第一倾斜部施加给第二倾斜部的摩擦力可以分解为一沿缩回方向的分力,在该分力的作用下,锁销缩回。
较佳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与动力销的高度方向形成有第一夹角,且第一夹角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
第一容置腔沿动力销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动力销相对于锁销沿动力销的高度方向运动。
较佳地,动力销沿其高度方向具有首端和尾端,动力销的首端嵌设于第一容置腔,第一电磁感应元件设于动力销的尾端。
较佳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面上还具有凹陷部,动力销的首端具有与凹陷部相适配的凸出部;
第一容置腔的内壁面上具有两个第一倾斜部,且两个第一倾斜部相对设置于凹陷部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凹陷部能够对动力销起到限位作用,有助于使得动力销与锁销的可靠接合,从而有助于实现锁销的稳定伸出,从而有助于实现对锁轴的可靠锁止。
较佳地,第一电磁感应元件嵌设于动力销的尾端。
在本方案中,第一电磁感应元件不会在动力销的外部额外占用空间,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也有利于保护第一电磁感应元件。
较佳地,动力销的尾端套设有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施加给动力销沿靠近连接部的方向的作用力;
第二弹性元件施加给动力销的作用力大于动力销的重力。
在本方案中,当动力销与锁销接合时,第二弹性元件施加给动力销的作用力,能够使得动力销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动力销与锁销接合的可靠性。当需要动力销朝着靠近锁销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弹性元件施加给动力销的作用力能够克服动力销的重力,从而使得动力销能够较为可靠地朝着靠近锁销的方向运动。
较佳地,动力销的外壁面上与第二弹性元件的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阻挡部,第二弹性元件卡设于两阻挡部之间;
和/或,第二弹性元件为弹簧。
在本方案中,第二弹性元件整体套设在动力销的外壁面。其中,阻挡部的主要作用是对第二弹性元件进行定位,以限制第二弹性元件沿动力销的高度方向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保护锁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锁销的端部;
当所述第一电磁感应元件与所述外部电磁设备分离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施加给所述锁销沿伸出方向的作用力,所述动力销与所述锁销相接合,以使所述锁销处于伸出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执行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施加给所述连接部沿所述伸出方向的作用力。较佳地,保护锁机构还包括:
第一下壳体,第一下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二容置腔,下壳体的侧壁具有与第二容置腔相连通的贯穿孔,锁销位于第二容置腔内,且执行部穿设于贯穿孔,以在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弹性元件位于第二容置腔内,且第一弹性元件抵接于连接部远离执行部的一端与第二容置腔的内壁面之间;
第二下壳体,第二下壳体连接于第一下壳体的底部,第二下壳体具有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相连通,动力销位于第三容置腔内。
优选地,所述动力销的尾端套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施加给所述动力销沿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的作用力;
其中,动力销的外壁面上与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阻挡部,第二弹性元件卡设于阻挡部与第二下壳体之间;
和/或,第二弹性元件为弹簧。
在本方案中,第二弹性元件一部分套设在动力销的外壁面、另一部分抵接于第二下壳体。
较佳地,保护锁机构还包括:
第一下壳体,第一下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二容置腔,下壳体的侧壁具有与第二容置腔相连通的贯穿孔,锁销位于第二容置腔内,且执行部穿设于贯穿孔;
第二下壳体,第二下壳体连接于第一下壳体的底部,第二下壳体具有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相连通,动力销位于第三容置腔内;
和/或,第二下壳体的中心轴线与第一下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等于第一夹角。
较佳地,第一下壳体与第二下壳体一体成型。
较佳地,保护锁机构还包括:
上壳体,上壳体压设于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下壳体。上壳体能够对锁销、动力销等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
较佳地,上壳体具有第四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设有第一传感器;
执行部上设有第二电磁感应元件;
其中,第一传感器作用于第二电磁感应元件,以检测执行部处于伸出状态。
较佳地,第四容置腔内还设有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作用于第二电磁感应元件,以检测执行部处于缩回状态;
和/或,第二电磁感应元件为磁钢。
在本方案中,与第一传感器相比,第二传感器更靠近动力销。通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第二电磁感应元件能够可靠地检测到锁销何时处于伸出状态、缩回状态,有利于实现对电池包的解锁和锁止。
较佳地,第一电磁感应元件为磁钢。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公开的保护锁机构通过第一电磁感应元件与外部电磁设备的配合,使得动力销能够较为快速、可靠地与锁销分离,从而使得锁销能够较为快速、可靠地缩回状态,进而能够提高护锁机构缩回的效率和可靠性,也有利于提高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切换的效率和可靠性。另外,巧妙地利用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的配合,当动力销朝着远离锁销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倾斜部相对于第二倾斜部滑动,第一倾斜部施加给第二倾斜部的摩擦力可以分解为一沿缩回方向的分力,在该分力的作用下,锁销缩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保护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锁销处于伸出状态。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保护锁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锁销处于伸出状态。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保护锁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保护锁机构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锁销处于缩回状态。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保护锁机构中锁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保护锁机构中动力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保护锁机构
101第一下壳体
1011第二容置腔
1012贯穿孔
102锁销
1021执行部
1022连接部
1023第一容置腔
1024第一倾斜部
1025凹陷部
1026第二电磁感应元件
103动力销
1031阻挡部
1032第二倾斜部
104第一电磁感应元件
105第一弹性元件
106第二弹性元件
107第二下壳体
1071第三容置腔
108上壳体
1081第四容置腔
1082第一传感器
1083第二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施例揭示一种保护锁机构,用于电池包的解锁和锁止。参照图1-4予以理解,保护锁机构10包括锁销102、动力销103、第一电磁感应元件104和第一弹性元件105。其中,锁销102能够在一伸出状态和一缩回状态之间切换。动力销103作用于锁销102,动力销103能够相对于锁销102运动,以与锁销102相接合或相分离。第一电磁感应元件104设于动力销103,第一电磁感应元件104用于在外部电磁设备的作用下带动动力销103施加给锁销102沿锁销102的缩回方向的作用力。第一弹性元件105连接于锁销102的端部,第一弹性元件105用于施加给锁销102沿锁销102的伸出方向的作用力。
其中,当第一电磁感应元件104与外部电磁设备吸合时,动力销103与锁销102相分离,并施加给锁销102沿缩回方向的作用力,以使锁销102处于缩回状态。当第一电磁感应元件104与外部电磁设备分离时,第一弹性元件105施加给锁销102沿伸出方向的作用力,动力销103与锁销102相接合,以使锁销102处于伸出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元件105为弹簧。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锁机构10通过第一电磁感应元件104与外部电磁设备的配合,使得动力销103能够较为快速、可靠地与锁销102接合或分离,从而使得锁销102能够较为快速、可靠地在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切换,进而能够提高护锁机构在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切换的效率和可靠性。
参照图1-5予以理解,锁销102具有执行部1021、连接部1022。连接部1022沿执行部1021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执行部1021的一端,连接部1022具有第一容置腔1023,第一容置腔1023用于容置动力销103。其中,第一弹性元件105连接于连接部1022远离执行部1021的一端,第一弹性元件105施加给连接部1022沿伸出方向的作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动力销103与锁销102接合时,动力销103靠近锁销102的一端卡合于第一容置腔1023,属于内嵌式连接,占用的空间较少。
继续参照图1-4予以理解,连接部1022的长度方向与动力销103的高度方向形成有第一夹角,且第一夹角等于90°,第一容置腔1023沿动力销103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动力销103相对于锁销102沿动力销103的高度方向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角也可设置为大于0°且小于90°之间的任意角度。
参照图1-4和图6予以理解,动力销103沿其高度方向具有首端和尾端,动力销103的首端嵌设于第一容置腔1023,第一电磁感应元件104设于动力销103的尾端。第一容置腔1023的内壁面上具有第一倾斜部1024,动力销103的首端具有与第一倾斜部1024相适配的第二倾斜部1032。其中,动力销103与锁销102相接合时,第一倾斜部1024贴合于第二倾斜部1032;当动力销103与锁销102相分离时,第二倾斜部1032相对于第一倾斜部1024向下运动,并施加给锁销102沿缩回方向作用力,以使锁销102处于缩回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巧妙地利用第一倾斜部1024和第二倾斜部1032的配合,当动力销103朝着远离锁销102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倾斜部1024相对于第二倾斜部1032滑动,第一倾斜部1024施加给第二倾斜部1032的摩擦力可以分解为一沿缩回方向的分力,在该分力的作用下,锁销102缩回。
参照图3和图5予以理解,第一容置腔1023的内壁面上还具有凹陷部1025,动力销103的首端具有与凹陷部1025相适配的凸出部。第一容置腔1023的内壁面上具有两个第一倾斜部1024,且两个第一倾斜部1024相对设置于凹陷部1025的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陷部1025能够对动力销103起到限位作用,有助于使得动力销103与锁销102的可靠接合,从而有助于实现锁销102的稳定伸出,从而有助于实现对锁轴的可靠锁止。
参照图2予以理解,第一电磁感应元件104嵌设于动力销103的尾端。第一电磁感应元件104不会在动力销103的外部额外占用空间,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也有利于保护第一电磁感应元件104。
参照图1-4予以理解,动力销103的尾端套设有第二弹性元件106,第二弹性元件106施加给动力销103沿靠近连接部1022的方向的作用力。第二弹性元件106施加给动力销103的作用力大于动力销103的重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动力销103与锁销102接合时,第二弹性元件106施加给动力销103的作用力,能够使得动力销103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动力销103与锁销102接合的可靠性。当需要动力销103朝着靠近锁销102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弹性元件106施加给动力销103的作用力能够克服动力销103的重力,从而使得动力销103能够较为可靠地朝着靠近锁销102的方向运动。
参照图2-4和图6予以理解,动力销103的外壁面上与第二弹性元件106的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阻挡部1031,第二弹性元件106卡设于两阻挡部1031之间。第二弹性元件106为弹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元件106整体套设在动力销103的外壁面。其中,阻挡部1031的主要作用是对第二弹性元件106进行定位,以限制第二弹性元件106沿动力销103的高度方向的运动。
参照图1-4予以理解,保护锁机构10还包括第一下壳体101、第二下壳体107。第一下壳体101的内部具有第二容置腔1011,下壳体的侧壁具有与第二容置腔1011相连通的贯穿孔1012,锁销102位于第二容置腔1011内,且执行部1021穿设于贯穿孔1012,以在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弹性元件105位于第二容置腔1011内,且第一弹性元件105抵接于连接部1022远离执行部1021的一端与第二容置腔1011的内壁面之间。第二下壳体107连接于第一下壳体101的底部,第二下壳体107具有第三容置腔1071,第三容置腔1071与第二容置腔1011相连通,动力销103位于第三容置腔1071内。第二下壳体107的中心轴线与第一下壳体101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等于第一夹角。且第一下壳体101与第二下壳体107一体成型。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元件106也可以一部分套设在动力销103的外壁面、另一部分抵接于第二下壳体107,即,动力销103的外壁面上与第二弹性元件106的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阻挡部,第二弹性元件106卡设于阻挡部与第二下壳体107之间。具体地,第二弹性元件106的一端抵靠在动力销103的首端的阻挡部,第二弹性元件106的另一端抵靠在靠近动力销103的尾端的第二下壳体107的底面上,且此时第二弹性元件106处于弹性压缩状态,以向动力销103施加靠近所锁销102的方向的作用力。
参照图1-4予以理解,保护锁机构10还包括上壳体108,上壳体108压设于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下壳体101。上壳体108能够对锁销102、动力销103等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上壳体108具有第四容置腔1081,第四容置腔1081内设有第一传感器1082,执行部1021上设有第二电磁感应元件1026。其中,第一传感器1082作用于第二电磁感应元件1026,以检测执行部1021处于伸出状态。第四容置腔1081内还设有第二传感器1083,第二传感器1083作用于第二电磁感应元件1026,以检测执行部1021处于缩回状态。与第一传感器1082相比,第二传感器1083更靠近动力销103。通过第一传感器1082、第二传感器1083与第二电磁感应元件1026能够可靠地检测到锁销102何时处于伸出状态、缩回状态,有利于实现对电池包的解锁和锁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磁感应元件104和第二电磁感应元件1026为磁钢。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一个实施例可能配有多张附图,同一实施例中的同一部件的附图标记不一定在每一张附图中均标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对实施例中的某一张或多张附图进行描述的时候,可以结合该实施例中的其他附图加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指明文字具体对应的是哪一张附图时,可以结合该实施例中的所有附图加以理解。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保护锁机构,包括锁销,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锁机构还包括有:
动力销,所述动力销作用于所述锁销,所述动力销能够相对于所述锁销运动,以与所述锁销相接合或相分离;
第一电磁感应元件,所述第一电磁感应元件设于所述动力销,所述第一电磁感应元件用于在外部电磁设备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动力销施加给所述锁销沿所述锁销的缩回方向的作用力;
所述锁销具有执行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执行部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所述执行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动力销;
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面上具有第一倾斜部,所述动力销的首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相适配的第二倾斜部;
其中,当所述第一电磁感应元件与所述外部电磁设备吸合时,所述动力销与所述锁销相分离,所述第二倾斜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部向下运动并施加给所述锁销沿所述缩回方向的作用力,以使所述锁销处于缩回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动力销的高度方向形成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
所述第一容置腔沿所述动力销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动力销相对于所述锁销沿所述动力销的高度方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销沿其高度方向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动力销的首端嵌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电磁感应元件设于所述动力销的尾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面上还具有凹陷部,所述动力销的首端具有与所述凹陷部相适配的凸出部;
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面上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倾斜部,且两个所述第一倾斜部相对设置于所述凹陷部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感应元件嵌设于所述动力销的尾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销的尾端套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施加给所述动力销沿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的作用力;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施加给所述动力销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动力销的重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销的外壁面上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阻挡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卡设于两所述阻挡部之间;
和/或,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弹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锁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锁销的端部;
当所述第一电磁感应元件与所述外部电磁设备分离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施加给所述锁销沿伸出方向的作用力,所述动力销与所述锁销相接合,以使所述锁销处于伸出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执行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施加给所述连接部沿所述伸出方向的作用力。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锁机构还包括:
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下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二容置腔,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通的贯穿孔,所述锁销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所述执行部穿设于所述贯穿孔,以在伸出状态和所述缩回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抵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执行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内壁面之间;
第二下壳体,所述第二下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下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下壳体具有第三容置腔,所述第三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通,所述动力销位于所述第三容置腔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销的尾端套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施加给所述动力销沿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的作用力;
其中,所述动力销的外壁面上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阻挡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卡设于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第二下壳体之间;
和/或,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弹簧。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锁机构还包括:
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下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二容置腔,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通的贯穿孔,所述锁销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所述执行部穿设于所述贯穿孔;
第二下壳体,所述第二下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下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下壳体具有第三容置腔,所述第三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通,所述动力销位于所述第三容置腔内;
和/或,所述第二下壳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下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等于所述第一夹角。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壳体与所述第二下壳体一体成型。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锁机构还包括: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压设于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下壳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具有第四容置腔,所述第四容置腔内设有第一传感器;
所述执行部上设有第二电磁感应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作用于所述第二电磁感应元件,以检测所述执行部处于伸出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容置腔内还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作用于所述第二电磁感应元件,以检测所述执行部处于所述缩回状态;
和/或,所述第二电磁感应元件为磁钢。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护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感应元件为磁钢。
CN202110624618.5A 2017-12-29 2017-12-29 保护锁机构 Active CN113503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4618.5A CN113503096B (zh) 2017-12-29 2017-12-29 保护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4618.5A CN113503096B (zh) 2017-12-29 2017-12-29 保护锁机构
CN201711478858.9A CN10998962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保护锁机构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8858.9A Division CN10998962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保护锁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3096A CN113503096A (zh) 2021-10-15
CN113503096B true CN113503096B (zh) 2022-05-06

Family

ID=6706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4618.5A Active CN113503096B (zh) 2017-12-29 2017-12-29 保护锁机构
CN201711478858.9A Active CN10998962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保护锁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8858.9A Active CN10998962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保护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3503096B (zh)
WO (1) WO2019129283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4415A (en) * 1986-02-24 1988-11-15 Fichet-Bauche Locking and unlocking device
CN101386290A (zh) * 2007-09-12 2009-03-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副钥匙收纳装置
CN103359202A (zh) * 2013-07-16 2013-10-23 陶金刚 手动按压斜面接触式电动车龙头锁
CN105545114A (zh) * 2016-02-02 2016-05-04 河南省风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控防撬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7807Y (zh) * 2000-08-30 2001-07-04 邓全忠 电控自锁防盗锁
JP2003097124A (ja) * 2001-09-27 2003-04-03 Nabco Ltd 車両用ドアのロック装置
US7455335B2 (en) * 2005-05-29 2008-11-25 Southco, Inc. Electromechanical push to close latch
US20080100418A1 (en) * 2006-11-01 2008-05-01 Anatoli Stobbe Device for identifying and storing objects comprising identification carriers
CN102003116B (zh) * 2010-11-11 2012-07-25 王义斌 电动锁
CN103057390A (zh) * 2011-10-24 2013-04-24 李立国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锁紧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3375075A (zh) * 2012-04-27 2013-10-30 都江堰市凯鑫自动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门的电磁锁止装置
DE202015100627U1 (de) * 2014-03-05 2015-04-2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Türschloss mit drehbarem Schieber
CN205382803U (zh) * 2015-12-15 2016-07-13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式手套箱锁机构
ITUB20161254A1 (it) * 2016-03-02 2017-09-02 Bonaiti Serrature Spa Serratura per porta a battente
CN106329225B (zh) * 2016-11-16 2019-07-30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的公插头及连接装置
CN107013102B (zh) * 2017-06-12 2022-06-24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控锁
CN107419966B (zh) * 2017-06-20 2023-04-11 宁波东海定时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磁门锁的锁销动作板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4415A (en) * 1986-02-24 1988-11-15 Fichet-Bauche Locking and unlocking device
CN101386290A (zh) * 2007-09-12 2009-03-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副钥匙收纳装置
CN103359202A (zh) * 2013-07-16 2013-10-23 陶金刚 手动按压斜面接触式电动车龙头锁
CN105545114A (zh) * 2016-02-02 2016-05-04 河南省风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控防撬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29283A1 (zh) 2019-07-04
CN113503096A (zh) 2021-10-15
CN109989628B (zh) 2021-06-25
CN109989628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6940B (zh) 锁止系统及包含其的快换支架组件
CN206957391U (zh) 电子挂锁
CN113511059B (zh) 锁止组件、锁止机构、快换支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CA2458045A1 (en) Reversible latch bolt
WO2019129288A1 (zh) 锁止机构、锁止系统、快换支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CN113503096B (zh) 保护锁机构
CN216624045U (zh) 棘轮弹按结构、开关和用电设备
US8601839B1 (en) Deadlocking drawer lock
CN101832085B (zh) 一种保险箱用新型伸缩式手柄机构
CN107975307B (zh) 一种自动上锁的u形锁
CN110984724A (zh) 柜锁
CN209958979U (zh) 一种防误电子挂锁
CN101240678B (zh) 一种单斜舌锁体
CN211851345U (zh) 电子锁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CN211598120U (zh) 一种边锁及应用该边锁的箱包
CN210685644U (zh) 一种电磁柜锁
CN20990816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磁柜锁
CN114293851A (zh) 自动封闭锁眼的锁具
CN210134723U (zh) 一种电磁锁装置
CN216902757U (zh) 一种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213774907U (zh) 锁芯及电子锁
CN218029637U (zh) 一种锁具的限位结构
CN216658004U (zh) 锁、锁装置及机器人
KR200288731Y1 (ko) 현관용 도어록의 상자앗세이
CN216277385U (zh) 锁扣装置及收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