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499011A -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9011A
CN113499011A CN202110956378.9A CN202110956378A CN113499011A CN 113499011 A CN113499011 A CN 113499011A CN 202110956378 A CN202110956378 A CN 202110956378A CN 113499011 A CN113499011 A CN 113499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ump casing
temperature
heat
upp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63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运生
郭丙春
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563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901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1415 priority patent/WO202301969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9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90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285Water-heater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6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501/00Output in controlling method of 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i.e. quantities or components controlled, or actions performed by the controlling device executing the controlling method
    • A47L2501/06Water he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泵和洗涤电器,其中加热泵包括上泵壳和下泵壳,所述下泵壳与所述上泵壳围设形成加热腔,所述上泵壳设有进水口,所述下泵壳设有出水口,加热器和温度保护器安装在上泵壳,并在上泵壳开设通孔且在通孔处覆盖导热件,使导热件成为加热腔内壁的一部分;温度保护器位于上泵壳的外侧且其感温面与导热件贴合,通过导热件能够将加热腔的热量传递到感温面上,使得感温面能够快速感应加热腔内的温度变化,感应温度更准确,能够显著提高温度感应的灵敏度,温度保护器响应更迅速,从而提高控温的精准度,有利于降低液体加热过程温度的波动幅度,大大降低加热腔内出现高温、高压、干烧等情况,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泵及洗涤电器。
背景技术
加热泵用于加热流体,应用于洗碗机等洗涤设备,从安全角度考虑,加热泵在使用过程中需保证加热过程液体不能过热沸腾,避免加热腔内产生高温、高压、干烧等问题。相关技术中,在加热泵上增加温度保护器,当加热腔内温度过高时通过温度保护器可断开加热器的通电,起到加热保护的作用,通常将温度保护器安装在泵壳的外侧,利用加热泵的外壳传递的热量来感应水温,然而容易受壳体导热性能的影响,温度保护器感应的温度与加热腔内温度偏差较大,感温效果不佳,温度响应速度低,降低控温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加热泵,无需采用外壳进行导热,能够提高温度感应的准确度,有效降低加热腔内出现高温、高压、干烧等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应用上述加热泵的洗涤电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热泵,包括:
上泵壳,所述上泵壳设有进水口;
下泵壳,所述下泵壳与所述上泵壳围设形成加热腔,所述下泵壳设有出水口,所述加热腔均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上泵壳连接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加热腔;
温度保护器,所述温度保护器设于所述上泵壳的外侧且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上泵壳开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通孔,所述加热泵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通孔的导热件,所述温度保护器的感温面与所述导热件贴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泵,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上泵壳开设进水口和通孔,上泵壳与下泵壳连接围成加热腔,将加热器和温度保护器安装在上泵壳,并在上泵壳开设通孔且在通孔处覆盖导热件,使导热件成为加热腔内壁的一部分;温度保护器位于上泵壳的外侧且其感温面与导热件贴合,通过导热件能够将加热腔的热量传递到感温面上,使得感温面能够快速感应加热腔内的温度变化,感应温度更准确,能够显著提高温度感应的灵敏度,温度保护器响应更迅速,从而提高控温的精准度,有利于降低液体加热过程温度的波动幅度,大大降低加热腔内出现高温、高压、干烧等情况,安全性更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件设有与所述通孔匹配的凹部,所述温度保护器设于所述凹部,所述凹部的底面与所述感温面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保护器位于所述感温面的外周壁与所述凹部的内周壁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部的外周沿设有环绕所述凹部的凸缘,所述凸缘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凸出于所述通孔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泵还包括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塑料制成且与所述上泵壳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度保护器固定于所述上泵壳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凹部围设形成与所述温度保护器匹配的容纳腔,所述固定件设有沿垂直于所述感温面的方向顶压所述温度保护器的第一弹性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泵壳的外侧面环绕所述通孔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的上端面与所述导热件贴合,所述固定件设有顶压所述导热件的第二弹性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件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上泵壳的外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以使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上泵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上泵壳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凹部与所述通孔的内周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泵壳为塑料制成,所述导热件为金属导热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器设有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固定于所述上泵壳,所述温度保护器设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接线端通过第一硬质导线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通过第二硬质导线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上泵壳的外侧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硬质导线的第一固线部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硬质导线的第二固线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线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硬质导线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卡槽的底壁支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固线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硬质导线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卡槽的底壁支撑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弯折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泵壳的外侧面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有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第一硬质导线连接,以使所述连接器串联于所述温度保护器和所述第一硬质导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器为加热管,所述上泵壳的外侧面设有凸台,所述加热管的两端沿所述加热腔内侧延伸至所述凸台的顶部,所述凸台设有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对应的开孔,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沿所述开孔延伸至所述上泵壳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泵还包括电机和叶轮组件,所述电机设于所述下泵壳内,所述叶轮组件设于所述加热腔内且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洗涤电器,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加热泵。
洗涤电器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加热泵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热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泵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泵壳与温度保护器、加热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泵壳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热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护器的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护器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热件的装配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加热泵1000;
上泵壳100;进水口110;进水通道111;凸台120;开孔121;通孔130;第四柱面131;凸环140;第三端面141;环形槽150;第四端面151;第五柱面152;第二连接部160;卡口161;第一固线部170;第一卡槽171;第二固线部180;第二卡槽181;进水管190;
加热管200;第一接线端210;第二接线端220;第一硬质导线230;第一弯折部231;第二硬质导线240;第二弯折部241;
温度保护器300;感温面310;第三柱面320;第一引脚330;第二引脚340;
固定件400;容纳腔410;第一连接部420;卡扣421;第一弹性部430;第二弹性部440;
导热件500;凹部510;第一导热面511;第二导热面512;第一柱面513;第二柱面514;凸缘520;第一端面521;第二端面522;
O型圈600;
连接器700;第三引脚710;第四引脚720;
下泵壳800;电机810;叶轮组件820;出水管8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至图15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泵1000,该加热泵1000适用于洗碗机、洗衣机等需要加热流体的洗涤电器,下面以洗碗机为示例,对加热泵1000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热泵1000包括上泵壳100和下泵壳800,上泵壳100和下泵壳800连接构成加热泵1000的外壳,在上泵壳100与下泵壳800之间围设形成有加热腔,其中,上泵壳100覆盖在加热腔上方,在上泵壳100设置进水口110,在下泵壳800设置出水口,进水口110和出水口均与加热腔连通,加热器安装在加热腔内,加热器与上泵壳100固定连接。水流经过进水口110进入加热腔内,并通过加热器对加热腔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热水。
参见图1所示,在下泵壳800设置电机810和叶轮组件820,电机810固定安装在下泵壳800内,叶轮组件820位于加热腔内,电机810的驱动轴延伸至加热腔内且与叶轮组件820连接,通过电机810能够带动叶轮组件820旋转。其中,上泵壳100内设置有与进水口110连通的进水通道111,进水通道111与叶轮组件820的位置对应,使水流从进水口110进入经过进水通道111后到达叶轮组件820处。进水通道111位于上泵壳100的中间位置,加热腔环绕进水通道111设置,加热器为加热管200且呈环状分布在加热腔内。
此外,在上泵壳100的外侧可设置进水管190,该进水管190与进水口110连通,同时在下泵壳800的外侧设置出水管830,该出水管830与出水口(附图未示出)连通,通过进水管190和出水管830可便于加热泵1000与洗碗机的供水管路和喷水管路连接。可理解到,进水管190与上泵壳100之间、出水管830与下泵壳800之间以及上泵壳100与下泵壳800之间均设置密封结构,使加热泵1000具有可靠的防水性,此处不再赘述。加热泵1000运行时,水流沿进水管190和进水口110进入上泵壳100,通过进水通道111到达叶轮组件820位置,叶轮组件820将水泵入到加热腔,使水在加热腔内旋转流动,经过加热后沿出水口和出水管830排出,从而达到加热水的目的。
参见图2所示,在上泵壳100开设有通孔130,进水口110和通孔130均设置在上泵壳100的顶部,通孔130与加热腔连通。参见图3所示,在上泵壳100的外侧面设置有温度保护器300,并在通孔130位置设置导热件500,通过导热件500覆盖在通孔130,温度保护器300匹配安装通孔130内且在与导热件500位置对应,通过导热件500能够将加热腔内的热量传递至温度保护器300上。
具体来说,导热件500大致呈板体结构,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而成,具有较佳的导热性能,导热件500的下侧面朝向加热腔,导热件500的上侧面朝向上泵壳100的外侧,温度保护器300的感温面310与导热件500的上侧面贴合。由于通孔130与加热腔贯通,导热件500覆盖在通孔130上,导热件500构成加热腔内侧壁的一部分,加热腔内的热量能够直接传递到导热件500上,这样温度保护器300的感温面310所感应到的温度更接近于加热腔内的温度,使感温面310能够快速感应加热腔内的温度变化,感应效果更佳。
相对于传统采用泵体外壳作为导热结构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导热件500能够快速传递加热腔内的热量,无需依靠上泵壳100或下泵壳800自身的壳体进行导热,这样温度保护器300通过导热件500能够快速感应加热腔内的温度变化,温度响应效率更高,大大降低因壳体的厚度、导热性能等因素的影响,传热效果更佳,能够显著提高温度保护器300温度感应的灵敏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加热腔内控温的精准度。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加热管200具有两个接线端,包括第一接线端210和第二接线端220,第一接线端210和第二接线端220均穿过上泵壳100且与温度保护器300进行串联连接。其中,上泵壳100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加热管200的凸台120,凸台120凸出于上泵壳100的外侧面。加热管200包括环形管段和直管段,其中环形管段环绕加热腔设置,加热管200的两端均沿凸台120的高度方向延伸形成直管段,凸台120的顶端设有开孔121,第一接线端210和第二接线端220穿过开孔121并固定在凸台120的顶部位置,第一接线端210和第二接线端220分别通过导线与温度保护器300进行电连接,从而使加热管200与上泵壳100连接成一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保护器300属于温控器的一种,温度保护器300具有感温面310,感温面310采用双金属片作为感温元件,双金属片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而产生动作,可以通过双金属片打开或闭合电路的通电,从而起到控温作用。实施例中,温度保护器300串联在加热管200的供电电路中,温度保护器300能够根据感温面310的感应温度来控制加热管200的通电,降低加热腔内产生高温、高压、干烧等问题,有利于延长加热泵1000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加热管200对加热腔内的水进行加热时,温度保护器300处于通电状态;当水温过高而超过设定温度时,感温面310的双金属片会产生动作,使电路断开通电,加热管200停止加热,从而避免水温过高带来的安全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当水温降低到低于设定温度时,温度保护器300会恢复通电,进而恢复加热管200的正常加热状态,达到控温的目的,具有性能稳定、精度高、可靠性高、寿命长等特点。
由于加热腔内的水升温达到沸腾时,在加热腔内会形成高温高压状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加热管200与沸腾产生的气体接触产生干烧,降低加热泵1000的使用寿命。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加热腔内的液体加热温度不能过热沸腾,即不超过100℃,具体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要求而设定温度阈值,此处不作限定。
以洗碗机为示例,水温通常设置不超过85℃,既可满足使用要求,也降低加热腔内产生高温、高压、干烧等风险。也就是说,通过温度保护器300通过导热件500实时感应水温的变化,当水温低于85℃时,温度保护器300处于导通状态,加热管200正常加热;当水温高于85℃时,温度保护器300断开供电电路的通电,使加热管200停止加热,从而使水温降低至85℃以下,起到有效的温度保护作用,降低水加热过程温度的波动幅度,延长加热泵1000的使用寿命,也提高洗碗机的使用安全性。
参见图4和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通孔130的尺寸可根据温度保护器300的感温面310的尺寸而设置,实施例不作进一步限定。通孔130设置位于上泵壳100的顶端,导热件500覆盖在通孔130位置,通过导热件500可以封堵通孔130,能够防止液体从通孔130泄露到加热腔外侧,感温面310也便于与导热件500进行定位,使感温面310与导热件500贴合更紧密,减少热量的散失,结构简单可靠。
实施例中上泵壳100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具体由塑料制作而成,上泵壳100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也更加可靠。相对于金属材料的壳体,一方面可以降低上泵壳100的导热性能,减少加热腔内热量的散失,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塑料材质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泵壳100的绝缘性能,由于加热管200直接与上泵壳100连接,对加热管200能够起到有效的绝缘作用,降低漏电等风险,从而提升加热泵1000的安全性。当然,上泵壳100也可以是陶瓷等其它非金属材料,此外下泵壳800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此处不再限定。
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件500的表面沿通孔130的轴向向下凹陷形成有凹部510,该凹部510与通孔130匹配,导热件500覆盖在通孔130上时,凹部510能够伸入通孔130内,使导热件500与通孔130紧密配合。温度保护器300上具有感温面310的一端插入到凹部510内,使感温面310能够与凹部510的底面相贴合。可理解到,凹部510的底面为导热面,其中,凹部510的底面朝向加热腔的一侧为第一导热面511,凹部510的底面与感温面310贴合的一侧为第二导热面512,加热腔的热量能够依次经过第一导热面511和第二导热面512传递至感温面310上,使感温面310能够快速感知加热腔内的温度变化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凹部510沿通孔130的轴向由通孔130的上端向下延伸,使凹部510在通孔130的轴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高度,通过温度保护器300的下端插入到凹部510内,既能够使温度保护器300与导热件500进行定位,也能够使导热件500与通孔130进行定位,进而使感温面310与第二导热面512定位更准确,贴合更紧密,也便于快速安装温度保护器300,结构更稳定可靠。
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凹部510大致为圆形的凹槽结构,凹部510上端的外周边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凸缘520,凸缘520向外延伸呈圆环形状,凸缘520的外直径大于通孔130的孔径,这样导热件500的凹部510可以伸入通孔130内,而凸缘520可以连接在上泵壳100上。如图6所示,凸缘520由凹部510的上端口位置向外延伸,使凸缘520与凹部510配合能够完全覆盖在通孔130上,沿通孔130的轴向方向上,通过凸缘520对凹部510起到限位作用;沿通孔130的径向方向上,通过凹部510对凸缘520起到限位作用,有效提高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然,凸缘520的形状不限于圆环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方形或其它形状的结构,此处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凹部510与凸缘520连接组成导热件500,实施例中导热件500采用金属导热材料制作而成,具体为高导热材料,能够实现快速传递热量,例如,可以是不锈钢、铜、铝合金等。以不锈钢材料为示例,导热件500采用不锈钢板冲压成型,使不锈钢板上形成凹部510,且凹部510的边缘形成凸缘520,也就是说凹部510与凸缘520为一体成型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可理解到,在满足安装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不锈钢板的厚度可设置足够小,相对于上泵壳100的厚度,导热面的厚度更薄,提高导热性能,温度响应更迅速,大大提高温度保护器300感温的灵敏度。
可以理解的是,温度保护器300设置在上泵壳100的外侧,且感温面310通过导热件500进行导热,上泵壳100为塑料制作而成,制作容易实现,成本更低。考虑到上泵壳100与导热件500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导热件500安装在通孔130位置时,导热件500可通过凸缘520与上泵壳100连接,例如,凸缘520与上泵壳100可以是粘接、通过螺丝等连接件进行连接,结构稳定可靠。
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凹部510大致呈圆柱形状,凹部510的外周壁为第一柱面513,凹部510的内周壁为第二柱面514。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感温面310设置在温度保护器300的下端面,靠近温度保护器300下端面的端部与凹部510匹配,该端部的外周壁为第三柱面320。
参见图6所示,温度保护器300的第三柱面320与凹部510的第二柱面514贴合,使温度保护器300能够稳定限位在凹部510内,使感温面310与第二导热面512配合更紧密,导热效果更佳,有利于提升感温灵敏度。凹部510的第一柱面513与通孔130的内周壁贴合,使导热件500得到有效的限位,导热件500与通孔130配合更紧密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凸缘520沿通孔130的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面521和第二端面522,其中,第一端面521朝向下,第二端面522朝向上且与凹部510的端口齐平,第一端面521与第一柱面513过渡连接,第二端面522与第二柱面514过渡连接。第一端面521与上泵壳100的外侧面贴合,而且第一柱面513与通孔130的内周壁贴合,使得导热件500与通孔130配合更紧密。
参见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件500和温度保护器300的结构与图9至图12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导热件500与温度保护器300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温度保护器300的下端固定在导热件500的凹部510内,保持感温面310与凹部510内侧的底面紧密接触,凸缘520由温度保护器300的外侧壁向外延伸。装配时,将温度保护器300的下端插入到通孔130内,通过凸缘520进行限位,无需单独装配导热件500,简化安装结构,具体不再赘述。
参见图6所示,在通孔130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环绕凹部510的外周壁设置,有效提高导热件500与通孔130之间的密封性。具体来说,图6所示实施例的密封件为橡胶材质的O型圈600,通孔130的内周壁设置有与O型圈600匹配的环形槽150,O型圈600设置在环形槽150内。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中将环形槽150设置位于通孔130上端的内周壁,装配到位后,O型圈600受到凹部510沿径向的压力,可以使O型圈600与第一柱面513抵接;也可以是通过凸缘520沿轴向压紧O型圈600,使O型圈600与第一端面521抵接;还可以是O型圈同时600受到凸缘520和凹部510的压力,O型圈600分别与第一端面521和第一柱面513紧贴。通过O型圈600与第一柱面513的贴合,有效提高第一柱面513与通孔130内周壁之间的密封性。而且进一步通过第一端面521与O型圈600的贴合,提高第一端面521与上泵壳100的外侧面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有效防止加热腔的液体在通孔130位置发生渗漏,可靠性高。
值得注意的是,密封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O型圈600,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密封结构,例如,采用密封胶替代O型圈600,密封胶填充在凹部510的第一柱面513与通孔130的内周壁之间,以及在第一端面521与外侧面之间。又如,第一柱面513通过螺纹方式与通孔130的内周壁连接,在第一柱面513与通孔130的内周壁之间增加密封材料,达到密封的效果,导热件500与上泵壳100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
参见图1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520与上泵壳100可通过包塑方式连接成一体,包塑成型后,凸缘520嵌入到上泵壳100内,这样导热件500既能起到导热作用,又可以有效封闭通孔130,可无需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进一步简化安装结构。
参见图7和图8所示,在上泵壳100的外侧面设置有凸环140,凸环140向上凸出于外侧面且环绕通孔130设置,通过凸环140能够增加通孔130的高度,提高上泵壳100在通孔130位置的强度,保证温度保护器300和导热件500的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来说,环形槽150设置在凸环140上端的内侧壁,由上端面沿轴向向下凹陷形成环形槽150,其中,凸环140上端的端面为第三端面141,环形槽150的底面为第四端面151,通孔130的内周壁为第四柱面131,环形槽150的内周壁为第五柱面152,第三端面141与第五柱面152过渡连接,第四端面151与第四柱面131过渡连接。O型圈600安装在环形槽150内,导热件500覆盖在通孔130上,温度保护器300安置在导热件500上。
参见图6所示,在装配到位后,凹部510的第一柱面513与O型圈600紧密贴合,O型圈600受挤压而紧贴在第四端面151和第五柱面152上,凸缘520的第一端面521均与第三端面141和O型圈600紧密贴合,从而形成有效的密封结构,具有较佳的密封效果。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上泵壳100的外侧设置固定件400,固定件400用于将温度保护器300固定在上泵壳100上,固定件400能够与凹部510配合围成与温度保护器300匹配的容纳腔410,固定件400上设有第一连接部420,在上泵壳100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420对应的第二连接部160,通过第一连接部420与第二连接部160配合进行连接,使固定件400能够连接在上泵壳100的外侧面上,并通过固定件400将温度保护器300限位在容纳腔410内,这样装配到位后,固定件400和导热件500分别对温度保护器300的上下两端进行限位,使温度保护器300固定在固定件400与导热件500中间,实现固定温度保护器300的目的。
参见图15所示,固定件400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固定件400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420,固定件400的中部为容纳腔410所在的位置,固定件400设有第一弹性部430,第一弹性部430为与固定件400一体成型的弹性凸起,通过第一弹性部430能够将温度保护器300压紧在导热件500上,使感温面310与第二导热面512接触更紧密,保证感温面310具有较高的感温灵敏度。
参见图15所示,在固定件400上还设置有第二弹性部440,第二弹性部440位于固定件400的侧边位置,第二弹性部440用于压紧导热件500。可理解到,温度保护器300的下端定位在凹部510内,凸缘520位于温度保护器300的外侧,固定件400盖合在温度保护器300的上方,温度保护器300的上端设有两个接电引脚,接电引脚能够延伸出固定件400的外侧,便于与加热管200连接。如图6所示,当固定件400与上泵壳100装配到位后,第一弹性部430顶压温度保护器300的上端面,第二弹性部440顶压凸缘520的第二端面522,在弹力作用下,温度保护器300和导热件500均得到限位,提升结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固定件400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弹性部430和四个第二弹性部440,通过两个第一弹性部430同时压紧温度保护器300,有利于感温面310受力平衡,使感温面310与导热面接触更均匀,保证感温的准确度。四个第二弹性部440沿凸缘520的周向分布,使凸缘520受到的弹性作用力更均匀,更加稳定可靠,此外,由于加热腔内在加热升温时气压会增大,在固定件400固定温度保护器300的同时,通过第二弹性部440压紧导热件500,减小出现因加热腔的压力推动作用下使导热件500偏离通孔130的情况,结构可靠性更高。第一弹性部430和第二弹性部44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而设置,具体不再赘述。
参见图8和图15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20设有卡扣421,第二连接部160设有卡口161,卡扣421设置在第一连接部420的侧壁上;第二连接部160设置在凸环140位置,卡口161开设在第二连接部160的侧壁上,第一连接部420与第二连接部160相抵接时通过卡扣421扣合在卡口161内,从而使固定件400与上泵壳100连接。通过卡扣421与卡口161配合的连接结构,便于安装与拆卸温度保护器300,操作简便。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400与上泵壳10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固定件400与上泵壳100可以通过螺钉、螺纹等连接件进行连接,例如将卡扣421和卡口161替换为螺纹结构,使第一连接部420和第二连接部160能够通过螺纹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件400和上泵壳100也可以采用粘接、过盈配合、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其中焊接可以是超声波焊接、热熔焊接或其它的焊接方式,具体不作限定。
参见图3和图4所示,温度保护器300的两个接电引脚分别是第一引脚330和第二引脚340,第一引脚330和第二引脚340伸出固定件400的外侧,第一引脚330与加热管200的第一接线端210电性连接,第二引脚340与加热管200的第二接线端220电性连接。实施例中,采用硬质导线作为电路的连接线,具体来说,第一接线端210通过第一硬质导线230与第一引脚330连接,第二接线端220通过第二硬质导线240与第二引脚340连接,从而使温度保护器300与加热管200串联。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硬质导线230和第二硬质导线240采用硬质金属,例如不锈钢材质,此处不作进一步限定。第一硬质导线230和第二硬质导线240的形状固定,刚性大,在施加压力时,需要保持第一硬质导线230、第二硬质导线240的位置稳定。实施例中,在上泵壳100的外侧面设置第一固线部170和第二固线部180,利用第一固线部170限定第一硬质导线230的位置,以及利用第二固线部180限定第二硬质导线240的位置,防止第一硬质导线230和第二硬质导线240的位置发生偏移,便于在第一硬质导线230与第二硬质导线240安装到位后进行焊接操作,提高焊接效率。
参见图2和图3,第一固线部170和第二固线部180均采用立柱结构,并且凸出在上泵壳100的外侧面上,第一固线部170能够支撑起第一硬质导线230,第一硬质导线230与上泵壳100之间具有空间,可供进行焊接时施加夹持力;第二固线部180能够支撑起第二硬质导线240,第二硬质导线240与上泵壳100之间具有空间,可供进行焊接时施加夹持力。第一固线部170和第二固线部180分布在温度保护器300的两侧,第一硬质导线230和第二硬质导线240互不干涉,便于进行焊接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线部170设置有第一卡槽171,第一硬质导线230的其中一部分卡装于第一卡槽171,达到固定第一硬质导线230的目的;第二固线部180设置有第二卡槽181,第二硬质导线240的其中一部分卡装于第二卡槽181,达到固定第二硬质导线240的目的。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卡槽171的开口朝向上方,在组装时,将第一硬质导线230从上向下压入第一卡槽171即可,组装简便,而且第一卡槽171将第一硬质导线230限定在第一固线部170的顶端,具有足够的支撑,使得第一硬质导线230的位置、高度固定;同样的,第二卡槽181的开口朝向上方,在组装时,将第二硬质导线240从上向下压入第二卡槽181即可,使第二硬质导线240得到足够的支撑,使得第二硬质导线240的位置、高度固定,便于进行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槽171的开口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固线部170的侧面,比如第一卡槽171的开口朝向温度保护器300,第一硬质导线230部分卡入第一卡槽171,便于微调第一硬质导线230与温度保护器300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一固线部170和第二固线部180的数量不限于一个,根据实际产品要求可设置多个第一固线部170和第二固线部180,使第一硬质导线230和第二硬质导线240得到更可靠的支撑,具体不再赘述。
参见图3和图4所示,第一硬质导线230通过弯折形成有第一弯折部231,第二硬质导线240通过弯折形成有第二弯折部241,使得第一硬质导线230和第二硬质导线240的端部转为水平方向,便于焊接操作。以第一硬质导线230为示例进行说明,第一弯折部231卡装在第一卡槽171中,第一卡槽171通过两侧的侧壁夹持第一弯折部231,第一卡槽171的底壁能够支撑第一弯折部231。可以是第一卡槽171的底壁支撑第一弯折部231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第一卡槽171的底壁对第一弯折部231提供多点支撑,还可以是第一卡槽171的底壁完全支撑第一弯折部231。
需要说明的是,上泵壳100采用塑料材质,第一固线部170和第二固线部180均为塑料材质,且与上泵壳100为一体注塑成型。第一固线部170和第二固线部180具有一定塑料弹性,使得第一硬质导线230能够卡装到第一卡槽171,第二硬质导线240能够卡装到第二卡槽181,不容易发生松脱,对第一硬质导线230和第二硬质导线240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当然,在第一固线部170和第二固线部180上还可以设置限位结构,分别用于对第一硬质导线230和第二硬质导线240进行进一步的限定,提高装配结构稳定性,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3、图4和图5所示,上泵壳100上还安装有连接器700,连接器700与加热管200、温度保护器300串联,该连接器700用于连接洗碗机的电路,为加热管200提供供电。连接器700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引脚710和第四引脚720,其中,第三引脚710与温度保护器300的第一引脚330焊接,第四引脚720与第一硬质导线230焊接,温度保护器300的第二引脚340与第二硬质导线240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第一硬质导线230和第二硬质导线240的焊接方式均采用电阻焊,电阻焊是以电阻热为能源的焊接方式,包括以熔渣电阻热为能源的电渣焊和以固体电阻热为能源的电阻焊。电阻焊能够使工件处在一定电极压力作用下,并利用电流通过工件时所产生的电阻热将两工件之间的接触表面熔化而实现连接的焊接方式,焊接结构稳定可靠,导电性能佳。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洗涤电器,该洗涤电器可以是洗碗机(附图未示出),由于洗涤电器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加热泵1000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6)

1.一种加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泵壳,所述上泵壳设有进水口;
下泵壳,所述下泵壳与所述上泵壳围设形成加热腔,所述下泵壳设有出水口,所述加热腔均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上泵壳连接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加热腔;
温度保护器,所述温度保护器设于所述上泵壳的外侧且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上泵壳开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通孔,所述加热泵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通孔的导热件,所述温度保护器的感温面与所述导热件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设有与所述通孔匹配的凹部,所述温度保护器设于所述凹部,所述凹部的底面与所述感温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保护器位于所述感温面的外周壁与所述凹部的内周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外周沿设有环绕所述凹部的凸缘,所述凸缘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凸出于所述通孔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泵还包括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塑料制成且与所述上泵壳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度保护器固定于所述上泵壳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凹部围设形成与所述温度保护器匹配的容纳腔,所述固定件设有沿垂直于所述感温面的方向顶压所述温度保护器的第一弹性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泵壳的外侧面环绕所述通孔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的上端面与所述导热件贴合,所述固定件设有顶压所述导热件的第二弹性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上泵壳的外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以使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上泵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上泵壳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凹部与所述通孔的内周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泵壳为塑料制成,所述导热件为金属导热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设有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固定于所述上泵壳,所述温度保护器设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接线端通过第一硬质导线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通过第二硬质导线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上泵壳的外侧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硬质导线的第一固线部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硬质导线的第二固线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线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硬质导线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卡槽的底壁支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固线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硬质导线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卡槽的底壁支撑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弯折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泵壳的外侧面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有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第一硬质导线连接,以使所述连接器串联于所述温度保护器和所述第一硬质导线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加热管,所述上泵壳的外侧面设有凸台,所述加热管的两端沿所述加热腔内侧延伸至所述凸台的顶部,所述凸台设有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对应的开孔,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沿所述开孔延伸至所述上泵壳外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泵还包括电机和叶轮组件,所述电机设于所述下泵壳内,所述叶轮组件设于所述加热腔内且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
16.一种洗涤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泵。
CN202110956378.9A 2021-08-19 2021-08-19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Pending CN1134990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6378.9A CN113499011A (zh) 2021-08-19 2021-08-19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PCT/CN2021/121415 WO2023019695A1 (zh) 2021-08-19 2021-09-28 加热泵的加热组件及加热泵、洗涤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6378.9A CN113499011A (zh) 2021-08-19 2021-08-19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9011A true CN113499011A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5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6378.9A Pending CN113499011A (zh) 2021-08-19 2021-08-19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90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6365A (zh) * 2021-08-19 2021-11-02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泵的加热组件及加热泵、洗涤电器
WO2023065586A1 (zh) * 2021-10-18 2023-04-27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泵及洗碗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95718U (zh) * 2009-12-16 2010-10-06 顾永洪 一种防干烧食品加工机
CN109744899A (zh) * 2018-03-15 2019-05-1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US20190162204A1 (en) * 2016-07-27 2019-05-30 I.R.C.A. S.P.A. Industria Resistenze Corazzate E Affini Centrifugal pump cover
CN209285223U (zh) * 2018-09-27 2019-08-2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温准确的食品加工机
CN211422934U (zh) * 2019-12-25 2020-09-04 浙江老百姓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铸铁污水泵
CN111706520A (zh) * 2020-06-19 2020-09-25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泵的壳体组件、电泵和洗碗机
CN211692951U (zh) * 2019-12-06 2020-10-16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加热泵的泵盖组件及集成加热泵
CN112921596A (zh) * 2019-12-06 2021-06-08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泵组件及洗涤装置
CN215687628U (zh) * 2021-08-19 2022-02-01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95718U (zh) * 2009-12-16 2010-10-06 顾永洪 一种防干烧食品加工机
US20190162204A1 (en) * 2016-07-27 2019-05-30 I.R.C.A. S.P.A. Industria Resistenze Corazzate E Affini Centrifugal pump cover
CN109744899A (zh) * 2018-03-15 2019-05-1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CN209285223U (zh) * 2018-09-27 2019-08-2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温准确的食品加工机
CN211692951U (zh) * 2019-12-06 2020-10-16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加热泵的泵盖组件及集成加热泵
CN112921596A (zh) * 2019-12-06 2021-06-08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泵组件及洗涤装置
CN211422934U (zh) * 2019-12-25 2020-09-04 浙江老百姓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铸铁污水泵
CN111706520A (zh) * 2020-06-19 2020-09-25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泵的壳体组件、电泵和洗碗机
CN215687628U (zh) * 2021-08-19 2022-02-01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6365A (zh) * 2021-08-19 2021-11-02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泵的加热组件及加热泵、洗涤电器
WO2023065586A1 (zh) * 2021-10-18 2023-04-27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泵及洗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99011A (zh)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CN112921596A (zh) 加热泵组件及洗涤装置
US8358922B2 (en) Fluid heating device, continuous flow heater,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215687628U (zh)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CN215687629U (zh) 加热泵的加热组件及加热泵、洗涤电器
CN215838907U (zh) 加热泵的加热组件及加热泵、洗涤电器
CN112780573B (zh) 一种洗碗机一体化循环热泵动力模块
WO2023019695A1 (zh) 加热泵的加热组件及加热泵、洗涤电器
CN214366759U (zh) 一种洗碗机一体化循环热泵动力模块
CN113576365A (zh) 加热泵的加热组件及加热泵、洗涤电器
CN113499010A (zh) 加热泵的加热组件及加热泵、洗涤电器
CN112922842B (zh) 集成加热泵及洗涤装置
CN216905342U (zh) 一种新型厚膜加热器
CN211795940U (zh) 加热装置
CN206943091U (zh) 管接口设有加热装置的水泵
CN214791946U (zh) 一种家用电器用集成加热泵的双腔体结构
CN116369815A (zh) 加热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15584071U (zh) 加热泵的加热组件及加热泵、洗涤电器
CN212755314U (zh) 加热器
CN109423875B (zh) 包括通过线缆与熨斗连接的基部的熨烫设备
CN111163541A (zh) 一种加热组件
CN217772262U (zh) 一种加热泵及具有该加热泵的洗碗机
CN109826827B (zh) 一种集成加热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1823110U (zh) 加热装置
CN215127467U (zh)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