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495708A - 输出装置及系统、格式信息变更方法、记录介质、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输出装置及系统、格式信息变更方法、记录介质、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5708A
CN113495708A CN202110352057.8A CN202110352057A CN113495708A CN 113495708 A CN113495708 A CN 113495708A CN 202110352057 A CN202110352057 A CN 202110352057A CN 113495708 A CN113495708 A CN 113495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ormat information
content data
display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20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龟仓崇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95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5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5Adapting incoming signals to the display forma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07General aspects irrespective of display type, e.g. determination of decimal point position, display with fixed or driving decimal point, suppression of non-significant zero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9Control of the bit-mapped memory
    • G09G5/391Resolution modifying circuits, e.g. variable screen form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related to booting a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09G2370/042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for monitor ident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能够将输出设备所具有的内容数据的格式信息传递到内容数据的发送源的设备里的输出装置及系统、格式信息变更方法、记录介质、控制器。输出内容数据的输出装置(2)的特征在于包括从发送源的设备来受理内容数据的受理单元(111)、输出受理单元受理的内容数据的输出单元(3)、从输出单元接收输出单元所具有的内容数据的第一格式信息的第一通信部(204)以及将受理单元具有的内容数据的第二格式信息变更为第一格式信息的变更部(206)。

Description

输出装置及系统、格式信息变更方法、记录介质、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出装置、输出系统、格式信息变更方法、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及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触摸面板上显示用笔或手指来手写的数据的显示装置等的输出装置已众所周知。具有较大的触摸面板型显示器的输出装置配置在会议室等中,并由多个用户作为电子黑板等来共享。另外,这样的输出装置有时具有输出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发送的视频、音频等的内容数据的功能。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站点的输出装置进行通信,发送接收内容数据,或者共享显示器等输出设备所显示的手写数据或画面。
输出装置所具有的控制器从显示器获取扩展显示器识别数据(EDID:Extended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并以显示器对应的分辨率、刷新速率来发送视频。已知有利用该EDID的视频的显示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视频的显示方法是视频显示装置和视频发送装置的连接不稳定,自动检测以失败告终时,视频发送装置就通过其他的EDID来尝试连接。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将输出设备所具有的内容数据的格式信息传递到内容数据的发送源的设备里。例如,作为显示器的格式信息,在显示器为4K(3840×2160)的分辨率,从内容数据的发送源受理内容数据的受理装置也与4K的分辨率对应时,输出装置以4K的分辨率用来显示视频的负荷难以增大。然而,在显示器对应于2K的分辨率,受理装置对应于4K的分辨率时,显示器仅对应于2K的分辨率一事是不会传递到内容数据的发送源里的。因此,由于内容数据的发送源将4K的视频发送到受理装置,输出装置就必须将4K的视频调整尺寸到2K里来显示。有时就会在变换时发生视频的劣化,或因为调整尺寸处理而增大输出装置的负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82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是提供能够将输出设备所具有的内容数据的格式信息传递到内容数据的发送源的设备里的输出装置。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涉及一种输出内容数据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受理单元,从发送源的设备受理所述内容数据;输出单元,输出所述受理单元受理的内容数据;第一通信部,从所述输出单元接收所述输出单元所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一格式信息,以及变更部,将所述受理单元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二格式信息变更为所述第一格式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将输出设备所具有的内容数据的格式信息传递到内容数据的发送源的设备里的输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显示装置具有的控制器变更采集板的EDID的处理的一个说明图例。
图2所示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整体构成图。
图3所示是电子黑板的硬件构成图。
图4所示是电子黑板的功能框图。
图5所示是文件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图6所示是服务器部及发送控制部的功能框图。
图7所示是页数据的概念图。
图8所示是笔画数据的概念图。
图9所示是坐标排列数据的概念图。
图10所示是介质数据的概念图。
图11所示是远程许可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2所示是地址簿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3所示是备份数据的概念图。
图14所示是连接目的地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5所示是参加站点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6所示是操作数据的概念图。
图17所示是各图像层的构成图。
图18所示是各显示装置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19所示是各显示装置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20是图3所示硬件构成之中提取了显示器、控制器以及采集板的一例的概要构成图。
图21(a)、图21(b)所示是模式化地说明采集板的更换的图。
图22所示是显示器、控制器及采集板的功能框图的一例。
图23所示是可表示视频格式保持部或可以受理视频格式保持部所保持的信息的一个例示图。
图24所示是使用EDID的视频发送时的通知的过程的一个说明图例。
图25所示是控制器或笔记本电脑从显示器或采集板获取EDID到发送视频为止的一般处理的时序图的一例。
图26所示是显示器以4K的分辨率显示笔记本电脑发送的4K的分辨率的视频的一个说明图例。
图27所示是显示器以2K的分辨率显示笔记本电脑发送的4K的分辨率的视频的一个说明图例。
图28所示是显示器以2K的分辨率显示笔记本电脑发送的4K的分辨率的视频的一个说明图例。
图29所示是控制器判断最佳分辨率的步骤的时序图的一例。
图30所示是控制器判断最佳分辨率的更为详细的步骤的时序图的一例。
图31所示是与音频有关的EDID的一个例示图。
图32所示是说明到控制器显示视频为止的整体流程的时序图的一例。
具体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例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所进行的格式信息变更方法。
<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概要>
首先,使用图1,对显示装置进行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所示是显示装置具有的控制器110变更采集板111的扩展显示器识别数据(EDID:Extended DisplayIdentification DATA)的处理的一个说明图例。
显示装置2具有控制器110和显示器3。另外,在使用时,将采集板111安装在显示装置2上。还有,在显示装置2使用时,虽然显示器3和采集板111与控制器110连接,但控制器110、显示器3以及采集板111有时是以单个的方式来流通的。另外,在连接控制器110、显示器3作为显示装置2来流通的同时,也可以将采集板111作为单个(外接用途)的选项来流通。
(1)控制器110能够从显示器3获取EDID(第一格式信息的一例),也能够从采集板111获取EDID(第二格式信息的一例)。
(2)控制器110判断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是否小于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小于时,控制器110通过变更采集板111的EDID,来将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限制为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例如,在采集板111的EDID中对应于4K(3840x2160),而在显示器3的EDID中仅对应于2K(1920×1080)时,控制器110就在采集板111的EDID中将最大分辨率限制为2K。因此,就能够将显示器3所具有的内容数据的格式信息(EDID)变成能够传递到作为内容数据的发送源的笔记本电脑6里的状态。
为了向采集板111输出视频而连接内容数据的发送源的笔记本电脑6时,由于笔记本电脑6获取最大分辨率为2K的EDID,因此显示装置2能够向笔记本电脑6传递显示器3所具有的EDID。其结果是,笔记本电脑6将分辨率为2K的视频发送到采集板111。由于与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为相同分辨率的视频从采集板111发送到控制器110中,控制器110就不需要对视频进行调整尺寸。因此,图像质量不容易降低,控制器110的负荷也不容易增大。
<关于术语>
内容数据是与采集板连接的发送源的设备所发送,并由控制器110输出的数据。例如,有图像数据、音频数据等。
输出设备是输出内容数据的装置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例举有显示器、投影机等。输出装置是将内容数据输出到输出设备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2来说明。
输出到输出设备是指显示、或再现音频等。也可以使显示装置、电子笔振动。
格式信息是指内容数据的形式。如果是视频,则是分辨率及刷新速率,音频的情况下则是采样频率或者比特率。在本实施方式中,以EDID中包含的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系统构成例>
图2所示是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整体构成图。另外,在图2中,为了简化说明,仅示出了两台显示装置2a、2b以及与其附带的电子笔4a、4b等,也可以利用三台以上的显示装置2、电子笔等。
如图2所示,通信系统1具有多个显示装置2a、2b、多个电子笔4a、4b、USB存储器5a、5b、笔记本电脑6(个人计算机)6a、6b、电视(视频)会议终端7a、7b、以及PC8。另外,显示装置2a、2b以及PC8经由通信网络9连接为能够通信。更进一步地,在多个显示装置2a、2b中分别设置有显示器3a、3b。
另外,在显示装置2a中,能够使显示器3a显示由电子笔4a产生的事件(电子笔3a的笔尖、或者电子笔4a的笔尾与显示器3a的触碰)所描绘的图像。此外,不仅是电子笔4a,还能够基于用户的手Ha等产生的事件(放大、缩小、翻页等手势),来变更显示在显示器3a上的图像。
另外,在显示装置2a中可以连接USB存储器5a,显示装置2a可以从USB存储器5a读出PDF等电子文件,或者显示装置2a可以在USB存储器5a中记录电子文件。另外,在显示装置2a中,经由通过显示端口(Display Port,注册商标)、数字视频接口(DVI:Digital Visual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注册商标)以及视频图形阵列(VGA:Video Graphics Array)等标准能够通信的线缆10a1来与笔记本电脑6a连接。然后,显示装置2a通过与显示器3a的接触来产生事件(event),并将表示该事件的事件信息与来自鼠标、键盘等输入装置的事件同样地发送到笔记本电脑6a。同样地,在显示装置2a中,经由通过上述标准能够通信的线缆10a2连接有电视(视频)会议终端7a。另外,笔记本电脑6a及电视会议终端7a也可以通过按照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各种无线通信协议的无线通信来与显示装置2a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在设置有显示装置2b的其他站点中,与上述同样地利用具备显示器3b的显示装置2b、电子笔4b、USB存储器5b、笔记本电脑6b、电视会议终端7b、线缆10b1、线缆10b2。更进一步地,也可以基于用户的手Hb等产生的事件,来变更显示在显示器3b上的图像。
由此,一个站点处在显示装置2a的显示器3a上描绘的图像也在其他站点处显示在显示装置2b的显示器3b上,反过来,其他站点处在显示装置2b的显示器3b上描绘的图像在一个站点处显示在显示装置2a的显示器3a上。如此,在通信系统1中,由于在远程处能够进行共享相同图像的远程共享处理,所以用于远程的会议等时,会非常方便。但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说明,显示装置2a与其他站点的显示装置2b的通信不是必须的。
还有,以下,在表示多个的显示装置2之中任意的显示装置2时,表示为"显示装置2"。在表示多个的显示器3之中任意的显示器3时,表示为"显示器3"。在表示多个的电子笔之中任意的电子笔时,表示为"电子笔4"。在表示多个的USB存储器之中任意的USB存储器时,表示为"USB存储器5"。在表示多个的笔记本电脑6之中任意的笔记本电脑6时,表示为"笔记本电脑6"。在表示多个的电视会议终端之中任意的电视会议终端时,表示为"电视会议终端7"。另外,在表示多个的用户的中的任意的手时,表示为"手H"。在表示多个的线缆之中的任意的线缆时,表示为"线缆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例,虽然说明的是显示装置2,但并不限于此,作为显示装置的其他例子,也可以是电子看板(数字标牌)、运动或天气预报等利用的电视直播、或远程图像(视频)诊断装置等。另外,作为信息处理终端的一例,虽然说明的是笔记本电脑6,但并不限于此,作为信息处理终端的其他例子,也可以是能够供给图像帧的台式PC、平板型PC、智能电话、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游戏机等的终端。更进一步地,通信网络中包括互联网、局域网(LAN)、移动电话通信网络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虽然说明的是USB存储器,但并不限于此,作为记录介质的其他例子,也可以是SD卡等各种记录介质。
<显示装置的硬件构成>
接着,使用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的硬件构成。另外,图3所示是显示装置2的硬件构成图。在图3中,作为显示装置2的一个例子设想的是电子黑板。
显示装置2具有控制器110和显示器3。另外,在使用时,将采集板111安装在控制器110上。将采集板111安装在显示装置2上的状态下的控制器110、显示器3以及采集板111称为输出系统。
控制器110具有对控制器110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CPU101、存储有用于IPL等CPU101的驱动的程序的ROM102、用作CPU101的工作区域的RAM103、存储显示装置2用的程序等各种数据的SSD104、控制与通信网络9的通信的网络控制器105以及控制与USB存储器5的通信的外部存储控制器106。
控制器110具有专门处理图形的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112,以及为了向显示器3或电视会议终端7输出来自GPU的图像而对画面显示进行控制及管理的显示控制器113。
更进一步地,控制器110还包括控制接触传感器115的处理的传感器控制器114,以及用于检测电子笔4或用户的手H等是否接触了显示器3的接触传感器115。该接触传感器115通过红外线阻断方式进行坐标的输入以及坐标的检测。该坐标的输入及坐标的检测的方法是,设置在显示器3的上侧两端里的两个受发光装置与显示器3平行地放射多个红外线,并通过设置在显示器3的周围的反射部件来反射后,受光元件接收与放射的光的光路为相同的光路上返回来的光。接触传感器115将由物体阻挡的两个受发光装置所放射的红外线的ID(Identification:标识号)输出到传感器控制器114,并由传感器控制器114确定作为物体的接触位置的坐标位置。另外,以下所示各ID是识别信息的一例。
另外,作为接触传感器115,并不限于红外线阻断方式,也可以使用通过检测静电电容的变化来确定接触位置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通过对置的两个电阻膜的电压变化来确定接触位置的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通过检测接触物体与显示部接触而产生的电磁感应来确定接触位置的电磁感应方式的触摸面板等各种检测机构。
另外,控制器110还包括电子笔控制器116。该电子笔控制器116通过与电子笔4的通信来判断对显示器3是否有笔尖或笔尾的触碰。另外,不仅是电子笔4的笔尖以及笔尾,电子笔控制器116也可以是判断用户握持的电子笔4的部分、以及电子笔的其他部分是否有触碰。
更进一步地,控制器110还包括如图3所示地用于电连接CPU101、ROM102、RAM103、SSD104、网络控制器105、外部存储控制器106、采集板111、GPU112、传感器控制器114及电子笔控制器116的地址总线及数据总线等的总线120。
还有,控制器110用的程序既可以以记录在CD-ROM等的通过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使其流通的方式来分发,也可以从程序分发服务器(服务器的方式既可以是云(Cloud)也可以是就地(On-premise))下载。
采集板111可以通过例如USB3.0等串行线缆与控制器110连接(受理设备、受理装置的一例)。另外,也可以通过HDMI(注册商标)、显示端口(DisplayPort,注册商标)、或者VGA等的显示器线缆来连接。另外,也可以通过无线来通信。采集板111将笔记本电脑6输出的内容数据(视频或音频)作为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以及音频)来接收。采集板111将接收到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发送到控制器110。另外,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发送既可以按照控制器110的请求来进行,也可以没有请求就发送。
采集板111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PROM(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ROM)等中保存EDID,不仅能够从控制器110获取,也能够从笔记本电脑6获取。
还有,笔记本电脑6和采集板111可以通过HDMI(注册商标)、Display Port(注册商标,显示端口)或VGA等的显示器线缆来连接。另外,采集板111和笔记本电脑6也可以通过无线来发送视频信号。
显示器3可以通过例如OPSI/F(Open Pluggable Specification:开放式可插拔规范)等的线缆与控制器110连接。另外,也可以通过HDMI(注册商标)、DisplayPort(注册商标,显示端口)、或者VGA等的显示器线缆来连接。另外,也可以通过无线来通信。显示器3显示由笔记本电脑6输出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另外,能够显示手写数据。另外,也能够显示其他站点或本站点的图像。
另外,显示器3除了所谓的液晶或有机EL等的平板显示器之外,也可以是投影机、抬头数字显示仪(HUD:HeadUpDisplay)等。
显示器3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PROM(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ROM)等中保存EDID,并且能够从控制器110获取。
接着,使用图4至图17,说明显示装置2的功能构成。还有,首先使用图4,对显示装置2的整体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图4所示是显示装置2的功能框图。
显示装置2通过图3所示的硬件构成及程序,具有图4所示的各功能构成。显示装置2既可以是最初开始远程共享处理的"主办装置",也可以是在已经开始的远程共享处理之后参加的"参加装置"。另外,显示装置2大致分为由客户端部20和服务器部90的两部分来构成。客户端部20和服务器部90是在显示装置2的一台的框体内实现的功能。然后,在显示装置2为主办装置的情况下,在该显示装置2中,实现客户端部20和服务器部90。另外,在显示装置2为参加装置的情况下,在该显示装置2中,实现客户端部20,而不实现服务器部90。即,在图2中,显示装置2a是主办装置,显示装置2b是参加装置时,显示装置2a的客户端部20,通过在相同显示装置2a内实现的服务器部90,与其他显示装置2b的客户端部20进行通信。另一方面,显示装置2b的客户端部20通过在其他显示装置2a内实现的服务器部90,与其他显示装置2a的客户端部进行通信。
<<客户端部的功能构成>>
接着,主要使用图4至图6,对客户端部20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客户端部20包括视频获取部21、坐标检测部22、自动调整部23、接触检测部24、事件分配部25、操作处理部26、手势处理部27、视频叠加部28、图像处理部30以及通信控制部60。
其中,视频获取部21获取与线缆10连接的笔记本电脑6的输出视频(在图4中虽然省略了采集板111,是从采集板111获取的)。视频获取部21从笔记本电脑6接收图像信号时,就分析该图像信号,导出由该图像信号形成的笔记本电脑6的显示图像即图像帧的分辨率、该图像帧的更新频率等的图像信息,并输出到图像获取部31。
坐标检测部22检测在显示器3上由用户产生的事件(用户的手H触碰到显示器3上的动作等)的坐标位置。另外,坐标检测部22还检测所触摸的面积。
自动调整部23随显示装置2启动而启动,并且以接触传感器115能够向坐标检测部22输出适当的值的方式,来调整接触传感器115的光传感器方式中的传感器照相机的图像处理的参数。
接触检测部24检测由用户产生的事件(电子笔4的笔尖或电子笔4的笔尾被按下(触碰)到显示器3上的动作等)。
事件分配部25将坐标检测部22检测到的事件的坐标位置和接触检测部24检测到的检测结果分配到笔画描绘、UI操作、以及手势操作的各事件中。
这里,"笔画描绘"是指在显示器3上显示图17所示的后述的笔画图像(B)时,用户在显示器3上按下电子笔4,并以该按下的状态使电子笔4移动,最终电子笔4从显示器3上离开为止的事件。通过该笔画描绘,例如将字母"S"、"T"等描绘在显示器3上。另外,该"笔画描绘"中不仅是描绘图像,还包括删除已经描绘的图像、或对描绘的图像进行编辑的事件。
"UI操作"是指在显示器3上显示图17所示的后述的笔画图像(A)时,用户通过电子笔4或手H来按下规定位置的事件。通过该UI操作,例如设定由电子笔4描绘的线的颜色或宽度等。
"手势操作"是指在显示器3上显示图17所示的后述的笔画图像(B)时,用户用手H在显示器3上进行触碰或移动的事件。通过该手势操作,例如通过用户以手H触碰显示器3的状态来移动手H,能够进行图像的放大(或缩小)、显示区域的变更、或页面切换等。
操作处理部26是从通过事件分配部25判断为UI操作之中,根据发生了事件的UI的要素,来执行各种操作。作为UI的要素,例如可以例举有按键、列表、复选框和文本框。手势处理部27执行的是对应于通过事件分配部25判断为手势操作的操作。
事件分配部25、操作处理部26、手势处理部27、以及笔画处理部32成为受理用户的操作的操作受理部99。
视频叠加部28将在后述的显示叠加部36中叠加的图像作为视频来显示到显示器3等上。另外,视频叠加部28对来自笔记本电脑6等的视频,将电视会议终端7等发送来的视频进行画中画处理。更进一步地,视频叠加部28执行切换以将画中画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器3的一部分里的视频显示到整个显示器3上。
图像处理部30进行如图17所示的各图像层的重叠处理等。该图像处理部30具有图像获取部31、笔画处理部32、UI图像生成部33、背景生成部34、布局管理部35、显示叠加部36、页处理部37、文件处理部40、页数据存储部300以及远程许可管理表310。
其中,图像获取部31从由视频获取部21所获取的视频,获取各帧作为图像。图像获取部31将该图像的数据输出到页处理部37。该图像相当于来自图17所示的笔记本电脑6等的输出图像(C)。
笔画处理部32基于由事件分配部25分配的笔画描绘的事件,来描绘图像、删除已描绘的图像、或对描绘的图像进行编辑。该笔画描绘的图像相当于图17所示的笔画图像(B)。另外,基于该笔画描绘的图像的描绘、删除、编辑的各结果作为后述的操作数据被存储到操作数据存储部840中。
UI图像生成部33生成预先在显示装置2中设定的UI(用户界面)图像。该UI图像相当于图17所示的UI图像(A)。
背景生成部34从页处理部37接收页处理部37从页数据存储部300读出的页数据之中的介质数据。背景生成部34将该接收到的介质数据输出到显示叠加部36。另外,该介质数据的图像相当于图17所示的背景图像(D)。背景图像(D)的图案是空白、点格显示等。
布局管理部35对显示叠加部36管理表示从图像获取部31、笔画处理部32及UI图像生成部33(或背景生成部34)输出的各图像的布局的布局信息。由此,布局管理部35对于显示叠加部36能够指示将输出图像(C)及笔画图像(B)显示到UI图像(A)及背景图像(D)中的哪个位置上或使其不显示。
显示叠加部36基于从布局管理部35输出的布局信息,来进行从图像获取部31、笔画处理部32以及UI图像生成部33(背景生成部34)输出的各图像的布局。
页处理部37将笔画图像(B)的数据和输出图像(C)的数据汇总为一个页数据并存储到页数据存储部300。笔画图像(B)的数据,作为由图7所示笔画排列数据ID表示的笔画排列数据(各笔画数据),构成页数据的一部分。输出图像(C)的数据作为由图7所示的介质数据ID表示的介质数据,构成页数据的一部分。然后,当该介质数据从页数据存储部300来读出时,是作为背景图像(D)的数据来对待处理的。
另外,页处理部37通过将暂时存储的页数据之中的介质数据经由背景生成部34发送到显示重叠部36,视频叠加部28能够使背景图像(D)再次显示到显示器3上。另外,页处理部37通过使页数据中的笔画排列数据(各笔画数据)返回笔画处理部32,能够使得笔画的重新编辑成为可能的状态。更进一步地,页处理部37还可以删除或复制页数据。
即,在页处理部37将页数据存储到页数据存储部300里的时间点显示在显示器3上的输出图像(C)的数据暂时被存储在页数据存储部300中,并在之后从页数据存储部300读出时,作为表示背景图像(D)的介质数据来读取。然后,页处理部37从页数据存储部300读出的页数据之中,将表示笔画图像(B)的笔画排列数据输出到笔画处理部32。另外,页处理部37从页数据存储部300读出的页数据之中,将表示背景图像(D)的介质数据输出到背景生成部34。
显示叠加部36按照布局管理部35指定的布局,对来自图像获取部31的输出图像(C)、来自笔画处理部32的笔画图像(B)、来自UI图像生成部33的UI图像(A)以及来自背景生成部34的背景图像(D)进行叠加。
由此,如图17所示地,即使各图像重叠,在用户可见的顺序上是UI图像(A)、笔画图像(B)、输出图像(C)、背景图像(D)的各层的构成。
另外,显示叠加部36也可以切换图17所示的图像(C)和图像(D),对图像(A)和图像(B)进行排他的重叠。例如,在最初显示图像(A)、图像(B)以及图像(C)的状态下,显示装置2与笔记本电脑6等之间的线缆10被拔出时,通过布局管理部35的指定,能够将图像(C)从叠加对象排除并显示图像(D)。这时,显示叠加部36也进行显示的放大、显示的缩小、显示区域的移动处理。
页数据存储部300存储如图7所示的页数据。图7所示是页数据的概念图。页数据是显示在显示器3上的一页的数据(笔画排列数据(各笔画数据)及介质数据)。另外,由于页数据中包含的参数的种类多,因此在此分为图7至图10来说明页数据的内容。
页数据如图7所示地,用于识别任意1页的页数据ID、表示开始该页的显示的时刻的开始时刻、表示不再通过笔画或手势等进行页的内容的重写的时刻的结束时刻、用于识别由电子笔4或用户的手H的笔画而产生的笔画排列数据的笔画排列数据ID以及用于识别介质数据的介质数据ID被相互关联地存储。笔画排列数据是用于将后述的图17所示的笔画图像(B)显示到显示器3上的数据。介质数据是用于将后述的图16所示的背景图像(D)显示到显示器3上的数据。
通过这样的页数据,例如用户通过电子笔4来描绘字母"S"时,因为是一笔画的,所以以笔画数据ID为1个来表示一个字符的字母[S]。然而,用户通过电子笔4来描绘字母"T"时,因为是二笔画的,所以以笔画数据ID为2个来表示一个字符的字母[T]。
另外,笔画排列数据如图8所示地显示有详细的信息。图8所示是笔画排列数据的概念图。如图8所示地,1个笔画排列数据是通过多个的笔画数据来表示的。并且,1个笔画数据表示用于识别该笔画数据的笔画数据ID、表示1个笔画的开始写的时刻的开始时刻、表示1个笔画的写结束的时刻的结束时刻、笔画的颜色、笔画的宽度以及用于识别笔画的通过点的排列的坐标排列数据ID。
更进一步地,该坐标排列数据如图9所示地显示有详细的信息。图9所示是坐标排列数据的概念图。如图9所示,坐标排列数据表示显示器3上的一点(X坐标值、Y坐标值)、从通过该一点时的笔画的开始时刻开始的时间差(ms)、以及该一点中的电子笔4的笔压的各信息。即,图9所示的一点的集合以图8所示1个坐标排列数据来表示。例如,在用户通过电子笔4描绘字母"S"的情况下,虽然是一笔画,但在描绘完"S"之前,由于通过多个的通过点,所以坐标排列数据表示的是这些个多个的通过点的信息。
另外,图7中所示页数据中的介质数据如图10所示地显示有详细的信息。图10所示是介质数据的概念图。如图10所示,介质数据相互关联地表示图7所示页数据中的介质数据ID、介质数据的数据类型、页数据从页处理部37存储到页数据存储部300里的记录时间、根据页数据显示在显示器3上的图像的位置(X坐标值、Y坐标值)及图像的大小(宽度、高度),以及表示介质数据的内容的数据。其中,根据页数据显示在显示器3上的图像的位置在将显示器3的左上端的坐标设为(X坐标值、Y坐标值)=(0,0)时,显示的是通过页数据来显示的图像的左上端的位置。
另外,回到图4,远程许可管理表310管理的是用于执行远程共享处理所需的许可数据。如图11所示,在该远程许可管理表310中,显示装置2的产品ID、认证所使用的许可ID以及许可的有效期限被相互关联地管理。
<<文件处理部的功能构成>>
接着,使用图5来说明图4所示的文件处理部40的功能构成。图5所示是文件处理部40的功能框图。
文件处理部40包括复原处理部41、文件输入部42a、文件输出部42b、文件转换部43、文件发送部44、地址簿输入部45、备份处理部46、备份输出部47、设定管理部48、设定文件输入部49a以及设定文件输出部49b。更进一步地,文件处理部40具有地址簿管理表410、备份数据存储部420、设定文件存储部430、以及连接目的地管理表440。
其中,复原处理部41在显示装置2异常结束后,检测异常结束,并对未保存的页数据进行恢复原状。例如,在正常结束的情况下,页数据作为PDF文件通过文件处理部40被记录到USB5里,而在电源宕机等的异常结束时,页数据和仍然记录在页数据存储部300中。因此,电源再次开启时,复原处理部41通过从页数据存储部300读出页数据来进行恢复原状。
文件输入部42a从USB存储器5读入PDF文件,并将各页作为页数据来存储到页数据存储部300中。
文件转换部43将存储在页数据存储部300中的页数据转换为PDF形式的文件。
文件输出部42b将文件转换部42输出的PDF文件记录到USB存储器5中。
文件发送部44将文件转换部43生成的PDF文件附加到电子邮件中并发送。该文件的发送目的地是通过显示叠加部36在显示器3上显示地址簿管理表410的内容,并且文件发送部44通过用户对触摸面板等的输入装置的操作,通过受理目的地的选择来决定的。如图12所示,在地址簿管理表410中,目的地的名字以及目的地的电子邮件的邮件地址是被关联地管理的。另外,文件发送部44通过用户对触摸面板等的输入装置的操作,也能够受理作为目的地的邮件地址的输入。
地址簿输入部45从USB存储器5读入电子邮件地址的一览文件,并在地址簿管理表410中进行管理。
备份处理部46通过将文件输出部42b输出的文件、文件发送部44发送的文件存储到备份数据存储部420中来进行备份。另外,在用户未进行备份设定的情况下,不进行备份的处理。备份数据如图13所示地,以PDF格式来存储。
备份输出部47将备份了的文件存储到USB存储器5中。该存储时,通过用户对触摸面板等的输入装置的操作,出于安全性而输入密码。
设定管理部48将显示装置2的各种设定信息存储或读出到设定文件存储部430中来管理。作为该各种设定信息,例如可以举出网络设定、日期或时刻的设定、地域或语言的设定、邮件的设定、地址簿的设定、连接目的地列表的设定、与备份有关的设定。此外,网络设定是例如显示装置2的IP地址的设定、网络掩码的设定、缺省网关(Default Gateway)的设定、或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的设定等。
设定文件输出部49b将显示装置2的各种设定信息作为设定文件记录到USB存储器5中。另外,由于设定文件的安全性,用户看不到其中的内容。
设定文件输入部49a读入存储在USB存储器5中的设定文件,并将各种设定信息反映到显示装置2的各种设定中。
连接目的地列表输入部50从USB存储器5读入远程共享处理的连接目的地IP地址的一览文件,并在连接目的地管理表440中进行管理。另外,如图14所示,在显示装置2是要参加远程共享处理的参加装置的情况下,为了减少该参加装置的用户输入起到作为主办装置的作用的显示装置2的IP地址的时间和步骤,连接目的地管理表440是用于预先管理的表。在该连接目的地管理表440中,作为能够参加的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所设置的站点的名称、以及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的IP地址是相关联地来管理的。
另外,也可以没有连接目的地管理表440。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参加装置的用户与主办装置之间为了开始远程请求处理,需要通过触摸面板等的输入装置来输入主办装置的IP地址。因此,参加装置的用户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从主办装置的用户可以得知主办装置的IP地址。
<<通信控制部的功能构成>>
接着,使用图6说明通信控制部60的功能构成。通信控制部60经由通信网络9来控制与其他显示装置2进行通信、或与服务器部90中的后述的通信控制部70进行通信。因此,通信控制部60具有远程开始处理部61、远程参加处理部62、远程图像发送部63、远程图像接收部64、远程操作发送部65、远程操作接收部66、以及参加站点管理表610。
其中,远程开始处理部61对相同的显示装置2的服务器部90发出开始新的远程共享处理的请求,并从服务器部90接收请求的结果。这时,远程开始处理部61参照远程许可管理表310,并在许可信息(产品ID、许可ID以及有效期限)得到管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开始远程共享处理的请求。但是,在许可信息没有得到管理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开始远程共享处理的请求。
参加站点管理表610是在显示装置2为主办装置的情况下,对于作为现在参加远程共享处理的参加装置的显示装置2进行管理的表。在该参加站点管理表610中,如图15所示,参加中的显示装置2所设置的站点的名称以及该显示装置2的IP地址是相关联地来管理的。
远程参加处理部62经由通信网络9对于作为已经开始远程共享处理的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的服务器部90中的远程连接请求接收部71进行参加远程共享处理的请求。在这种情况下,远程参加处理部62也参照远程许可管理表310。另外,在远程参加处理部62参加已经开始的远程共享处理的情况下,参照连接目的地管理表440,来获取参加目的地的显示装置2的IP地址。另外,也可以是不通过远程参加处理部62参照连接目的地管理表,而是通过用户对触摸面板等的输入装置的操作,来输入参加目的地的显示装置2的IP地址。
远程图像发送部63将从视频获取部21经由图像获取部31发送来的输出图像(C)发送到服务器部90。
远程图像接收部64从服务器部90接收来自与其他显示装置2连接的笔记本电脑6的图像数据,并输出到显示叠加部36,从而能够进行远程共享处理。
远程操作发送部65将远程共享处理所需的各种操作数据发送到服务器部90。作为该各种操作数据,例如可以列举有笔画的追加、笔画的删除、笔画的编辑(放大、缩小、移动)、页数据的存储、页数据的创建、页数据的复制、页数据的删除、与所显示的页的切换等有关的数据。另外,远程操作接收部66从服务器部90接收由其他显示装置2输入的操作数据,并输出到图像处理部30,由此进行远程共享处理。
<服务器部的功能构成>
接着,使用图6,对服务器部90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服务器部90设置在各显示装置2中,无论是哪一个显示装置2,都能够起到作为服务器部90的作用。因此,服务器部90包括通信控制部70和数据管理部80。
<<通信控制部的功能构成>>
对通信控制部70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通信控制部70对相同的显示装置2内的客户端部20中的通信控制部60以及经由通信网络9与其他显示装置2内的客户端部20中的通信控制部60的通信进行控制。数据管理部80管理操作数据、图像数据等。
更详细地说明就是,通信控制部70具有远程连接请求接收部71、远程连接结果发送部72、远程图像接收部73、远程图像发送部74、远程操作接收部75以及远程操作发送部76。
其中,远程连接请求接收部71接收来自远程开始处理部61的远程共享处理的开始请求,并接收来自远程参与处理部62对远程共享处理的参加请求。远程连接结果发送部72向远程开始处理部61发送远程共享处理的开始请求的结果,并向远程参加处理部62发送对远程共享处理的参加请求的结果。
远程图像接收部73接收来自远程图像发送部63的图像数据(输出图像(C)的数据),并发送到后述的远程图像处理部82。远程图像发送部74从远程图像处理部82接收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发送到远程图像接收部64。
远程操作接收部75接收来自远程操作发送部65的操作数据(笔画图像(B)等的数据),并发送到后述的远程操作处理部83。远程操作发送部76从远程操作处理部83接收操作数据,并将该操作数据发送到远程操作接收部66。
<<数据管理部的功能构成>>
接着,使用图6说明数据管理部80的功能构成。数据管理部80包括远程连接处理部81、远程图像处理部82、远程操作处理部83、操作合成处理部84以及页处理部85。更进一步地,服务器部90还包括密码管理部810、参加站点管理表820、图像数据存储部830、操作数据存储部840以及页数据存储部850。
其中,远程连接处理部81进行远程共享处理的开始和远程共享处理的结束。另外,远程连接处理部81基于远程连接请求接收部71从远程开始处理部61与远程共享处理的开始请求一起接收的许可信息,或从远程参加处理部62与远程共享处理的参加请求一起接收的许可信息,来确认有无许可及是否在许可的期间内。更进一步地,远程连接处理部81还确认来自作为客户端部的其他显示装置2的参加请求是否超过了预定的可以参加数量。
更进一步地,远程连接处理部81判断其他显示装置2对远程共享处理发出参加请求时送来的密码是否与密码管理部810管理的密码相同,如果相同,就许可参加远程共享处理。还有,在新地开始远程共享处理时,该密码由远程连接处理部81发行,并且作为要参加远程共享处理的参加装置的显示装置2的用户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等,由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的用户告知。由此,要参加远程共享处理的参加装置的用户通过触摸面板等输入装置向参加装置输入密码请求参加,就会得到许可。还有,与安全性相比优先考虑用户的使用便利性时,也可以仅确认许可状况,而省略密码的确认。
另外,在显示装置2为主办装置的情况下,远程连接处理部81将参加装置经由通信网络9从远程参加处理部62发送来的参加请求中所包含的参加站点信息存储到服务器部90的参加站点管理表820中。然后,远程连接处理部81读出存储在参加站点管理表820中的远程站点信息,并发送到远程连接结果发送部72。远程连接结果发送部72将远程站点信息发送到同一主办装置的客户端部20中的远程开始处理部61里。远程开始处理部61在参加站点管理表610中存储远程站点信息。由此,在主办装置中,就以客户端部20和服务器部90的双方来管理远程站点信息了。
远程图像处理部82在接收来自于与远程共享处理中的各显示装置2的客户端部(包括作为主办装置本身的显示装置2的客户端部)连接的笔记本电脑6等的图像数据(输出图像(C))并存储到图像数据存储部830的同时,以到达作为主办装置自身的显示装置2的服务器部90的时间顺序,来判断应进行远程共享处理的图像数据的显示顺序。另外,远程图像处理部82参照参加站点管理表820,并经由通信控制部70(远程图像发送部74),以上述判断的顺序向参加远程共享处理的所有显示装置2的客户端部20(包括作为主办装置自身的显示装置2的客户端部)发送图像数据。
远程操作处理部83接收远程共享处理中的各显示装置2的客户端部(包括作为主办装置本身的显示装置2的客户端部)所描绘的笔画图像等的各种操作数据(笔画图像(B)等),并以到达主办装置自身的显示装置2的服务器部90的时间顺序,来判断应进行远程共享处理的图像的显示顺序。还有,各种操作数据与上述的各种操作数据相同。另外,远程操作处理部83参照参加站点管理表820,并向远程共享处理中的所有显示装置2的客户端部20(包括作为主办装置自身的显示装置2的客户端部)发送操作数据。
操作合成处理部84对远程操作处理部83输出的各显示装置2的操作数据赋予全局序列(global sequence),并在将操作数据存储到操作数据存储部840里的同时返回远程操作处理部83。该操作数据从远程操作发送部76被分别发送到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的客户端部以及作为参加装置的显示装置2的客户端部,从而在各显示装置2中显示与相同操作数据有关的图像。因此,操作数据存储部840也共享各显示装置2的客户端部。
页处理部85具有与客户端部20的图像处理部30中的页处理部37同样的功能,在服务器部90中也将图7至图10所示的页数据存储到页数据存储部850中。另外,由于页数据存储部850与图像处理部30中的页数据存储部300是相同内容,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16所示是存储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操作数据存储部840中的操作数据管理表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在操作数据管理表中,对用于识别在参加相同会议的各显示装置2之间进行相互通信的时域(session)的每个时域ID,在显示装置2之间共享的操作数据和图像数据中存储并管理信息。
在操作数据管理表所示的数据中包含用于识别各数据的ID、表示各数据的发生顺序的序列号(全局序列号)、表示数据的内容的信息(body)、以及用于确定作为原数据的信息(parent)。例如,在表示由多个显示装置2执行的远程会议的会议信息时,在操作数据管理表中包含用于识别正在执行的会议的会议ID(时域ID)、表示通过会议生成的页的信息(children)、以及表示构成显示装置2中当前正在显示的画面的页的信息(Current Page)。另外,例如在页数据的情况下,在操作数据管理表中包括用于识别页(页数据)的页ID,以及表示构成相应页的背景图像数据的保存位置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
更进一步地,例如在笔画数据的情况下,在操作数据管理表中包含用于识别由"笔画描绘"事件所生成的笔画数据的笔画ID、表示笔画数据的内容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作为原页(页数据)的信息(parent)。这时,在表示笔画数据的内容的信息(body)中包含所描绘的笔画的颜色、显示所描绘的笔画的线的粗细的宽度、以及所描画的笔画的顶点(x,y)的信息。通过该操作数据管理表,显示装置2能够管理与包含笔画数据的共享画面有关的各种数据,该笔画数据是通过使用确定的通信时域的视频会议等产生的。
<实施方式的处理及操作>
接着,使用图18及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及动作。另外,图18及图19是表示各显示装置2的处理的时序图。
在图18及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显示装置2a起到作为主办远程共享处理的主办装置(服务器部及客户端部)的作用,以及显示装置2b、2c起到作为参加远程共享处理的参加装置(客户机部)的作用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这里的显示装置2a、2b、2c中分别连接有显示器3a、3b、3c,更进一步地,分别连接有笔记本电脑6a、6b、6c。另外,在显示装置2a、2b、2c中,分别使用电子笔4a、4b、4c。
(参加的处理)
首先,使用图18来说明用于显示装置2b、2c参加远程共享处理的处理。
当用户接通显示装置2a的电源开关时,显示装置2a的客户机部20就启动了。然后,当用户通过触摸面板等的输入装置来进行启动服务器部90的操作时,就从客户端部20的远程开始处理部61向相同显示装置2a的服务器部90中的远程连接请求接收部71输出开始服务器部90的处理的指示。由此,在显示装置2a中,不仅是客户端部20,服务器部90也能够开始各种处理(步骤S21)。
接着,显示装置2a的客户端部20中的UI图像生成部33生成用于与显示装置2a建立连接的连接信息,视频叠加部28使显示器3a显示通过显示叠加部36从UI图像生成部33得到的连接信息(步骤S22)。该连接信息中包含主办装置的IP地址、以及为了本次的远程共享处理而生成的密码。这时,通过图6所示的远程连接处理部81读取存储在密码管理部810中的密码,并按照远程连接结果发送部72、远程开始处理部61的顺序发送。更进一步地,密码从包括远程开始处理部61的通信控制部60发送到图4所示的图像处理部30,并最终输入到UI图像生成部33。由此,在连接信息中包含了密码。然后,连接信息通过显示装置2a的用户,经电话或电子邮件通知给显示装置2b、2c的用户。另外,如果有连接目的地管理表440,则在连接信息中即使不包含主办装置的IP地址,参加装置也能够进行参加请求。
接着,在显示装置2b、2c中,当通过各用户对触摸面板等的输入装置的操作而受理连接信息的输入时,各显示装置2a、2b的客户端部20中的远程参加处理部62就基于连接信息的IP地址,经由通信网络9对显示装置2a的服务器部90中的通信控制部70发送密码进行参加请求(步骤S23、S24)。由此,通信控制部70的远程连接请求接收部71从各显示装置2b、2c接收参加请求(包含密码),并将该密码输出到远程连接处理部81。
接着,远程连接处理部81对于从各显示装置2b、2c接收到的密码,使用密码管理部810所管理的密码来进行认证(步骤S25)。然后,远程连接结果发送部72将认证结果通知给各显示装置2b、2c的客户端部20(步骤S26、S27)。通过步骤S25的认证,在判断各显示装置2b、2c是正当的显示装置2的情况下,就建立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a和作为参加装置的显示装置2b、2c之间的远程共享处理的通信,并且各显示装置2b、2c的客户端部20中的远程参加处理部62能够分别开始与其他显示装置2之间的远程共享处理(步骤S28、S29)。
(输出图像的显示)
接着,使用图18说明远程共享处理中的显示输出图像(C)的处理。
首先,显示装置2b在显示器3b上显示输出图像(C)(步骤S30)。具体来说,显示装置2b的图像获取部31从笔记本电脑6b经由视频获取部21接收由笔记本电脑6b显示的输出图像(C)的数据,并经由显示叠加部36及视频叠加部28发送到显示器3b,由此显示器3b显示输出图像(C)。
接着,包括显示装置2b的图像获取部31的图像处理部30向远程图像发送部63发送输出图像(C)的数据,由此,包括远程图像发送部63的通信控制部60经由通信网络9向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a的通信控制部70发送输出图像(C)的数据(步骤S31)。由此,显示装置2a的远程图像接收部73接收输出图像(C)的数据,并输出到远程图像处理部82,由此,远程图像处理部82将输出图像(C)的数据存储到图像数据存储部830中。
接着,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a在显示器3a上显示输出图像(C)(步骤S32)。具体来说,显示装置2a的远程图像处理部82将从远程图像接收部73接收到的输出图像(C)的数据输出到远程图像发送部74。远程图像发送部74将输出图像(C)的数据输出到作为相同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a的客户端部20中的远程图像接收部64。远程图像接收部64将输出图像(C)的数据输出到显示叠加部36。显示叠加部36将输出图像(C)的数据输出到视频叠加部28。视频叠加部28将输出图像(C)的数据输出到显示器3a。由此,显示器3a显示输出图像(C)。
接着,包括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a的服务器部90中的远程图像发送部74的通信控制部70,经由通信网络9,向作为输出图像(C)的数据的发送源的显示装置2b以外的显示装置2c的通信控制部60发送输出图像(C)的数据(步骤S33)。由此,作为参加装置的显示装置2c的远程图像接收部64接收输出图像(C)的数据。
接着,显示装置2c在显示器3c上显示输出图像(C)(步骤S34)。具体而言,显示装置2c的远程图像接收部64将通过上述步骤S33接收到的输出图像(C)的数据输出到显示装置2c的显示叠加部36。显示叠加部36将输出图像(C)的数据输出到视频叠加部28。视频叠加部28将输出图像(C)的数据输出到显示器3c。由此,显示器3c显示输出图像(C)。
另外,不仅是输出图像(C)的数据,UI图像(A)以及笔画图像(B)的各数据被输入到显示叠加部36时,就通过显示叠加部36来生成叠加图像(A、B、C),并且视频叠加部28向显示器3c输出叠加图像(A、B、C)的数据。另外,当电视会议用的视频(E)的数据从电视会议终端7发送到视频叠加部28时,视频叠加部28通过画中画将电视会议用的视频(E)的数据叠加到叠加图像(A,B,C)上并输出到显示器3c。
(叠加图像的显示)
接着,使用图19来说明显示共享处理中的叠加图像的处理。
首先,显示装置2b是用户使用电子笔4b在显示装置2b上描绘笔画图像(B)(步骤S41)。
接着,显示装置2b的显示叠加部36如图17所示地,对UI图像(A)及输出图像(C)来叠加笔画图像(B),并使得视频叠加部28在显示装置2b的显示器3b上显示叠加后的叠加图像(A、B、C)(步骤S42)。具体而言,显示装置2b的笔画处理部32从坐标检测部22及接触检测部24经由事件分配部25来接收作为操作数据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并发送到显示叠加部36。由此,显示叠加部36对UI图像(A)以及输出图像(C)能够叠加笔画图像(B),并且视频叠加部28能够将叠加图像(A、B、C)显示到显示装置2b的显示器3b上。
接着,包括显示装置2b的笔画处理部32的图像处理部30向远程操作发送部65发送笔画图像(B)的数据,由此,显示装置2b的远程操作发送部65经由通信网络9向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a的通信控制部70发送笔画图像(B)的数据(步骤S43)。由此,显示装置2a的远程操作接收部75接收笔画图像(B)的数据,并输出到远程操作处理部83,由此,远程操作处理部83将笔画图像(B)的数据输出到操作合成处理部84中。如此一来,每次描绘,由显示装置2b描绘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都被依次发送到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a的远程操作处理部83里。该笔画图像(B)的数据是图8所示各笔画数据ID所示的数据。因此,例如如上所述,在用户通过电子笔4描画字母"T"时,因为是二笔画,因此依次发送由两个笔画数据ID分别表示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
接着,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a在显示器3a中显示包含有从显示装置2b发送来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的叠加图像(A、B、C)(步骤S44)。具体而言,显示装置2a的操作合成处理部84对经由远程操作处理部83依次发送来的多个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进行合成,存储到操作数据存储部840中的同时返回到远程操作处理部83。由此,远程操作处理部83将从操作合成处理部84接收到的合成后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输出到远程操作发送部76。远程操作发送部76将合成后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输出到作为相同的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a的客户机部20中的远程操作接收部66。远程操作接收部66向图像处理部30中的显示叠加部36输出合成后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因此,显示重叠部36将合成后的笔画图像(B)叠加到UI图像(A)及输出图像(C)上。最后,视频叠加部28在显示器3a上显示通过显示叠加部36叠加的叠加图像(A、B和C)。
接着,包括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a的服务器部90中的远程操作发送部76的通信控制部70,经由通信网络9,向作为笔画图像(B)的数据的发送源的显示装置2b以外的显示装置2c的通信控制部60发送合成后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步骤S45)。由此,作为参加装置的显示装置2c的远程操作接收部66接收合成后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
接着,显示装置2c在显示器3c上显示叠加图像(A、B、C)(步骤S34)。具体而言,显示装置2c的远程操作接收部66将通过上述步骤S45接收的合成后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输出到显示装置2c的图像处理部30。图像处理部30的显示叠加部36叠加UI图像(A)及输出图像(C)的各数据和合成后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并将叠加图像(A、B、C)的数据输出到视频叠加部28。视频叠加部28将叠加图像(A、B、C)的数据输出到显示器3c。由此,显示器3c显示叠加图像(A、B、C)。
另外,在上述处理中,虽然在显示器3上显示了输出图像(C),但也可以显示背景图像(D)来代替该输出图像(C)。另外,也可以停止输出图像(C)和背景图像(D)的排他的关系,而使输出图像(C)和背景图像(D)双方同时显示到显示器3上。
(参加的结束)
接着,使用图19说明参加装置结束参加远程共享处理的处理。在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显示装置2c结束参加的处理。
首先,在显示装置2c中,通过用户对触摸面板等输入装置的操作来受理参加的结束请求时,远程参加处理部62就在作为主办装置的显示装置2a的服务器部90中的通信控制部70进行参加的结束请求(步骤S47)。由此,通信控制部70的远程连接请求接收部71从显示装置2c来接收参加的结束请求,并与显示装置2c的IP地址一起向远程连接处理部81输出参加的结束请求。然后,显示装置2a的远程连接处理部81基于从远程连接请求接收部71发送来的IP地址,从参加站点管理表820删除进行了参加的结束请求的显示装置2c的IP地址以及设置了显示装置2c的站点的名称,并向远程连接结果发送部72输出显示装置2c的IP地址以及已经删除了的通知。
接着,包括远程连接结果发送部72的通信控制部70经由通信网络9来指示显示装置2c的客户端部20中的通信控制部60结束参加(步骤S48)。由此,显示装置2c中的通信控制部60的远程参加处理部62通过切断远程共享处理的通信,进行参加的结束处理,参加就结束了(步骤S49)。
<关于EDID的变更的显示装置的构成例>
接下来,参照图20说明关于EDID的变更的显示装置2的构成、处理及功能。图20是图3所示硬件构成之中提取了显示器3、控制器110及采集板111的一例的概要构成图。
如图所示,控制器110通过线缆232与显示器3连接,并通过线缆231与采集板111连接。采集板111通过线缆233与笔记本电脑6连接。笔记本电脑6输出的内容数据(视频或音频)由采集板111接受,并发送到控制器110。控制器110根据需要来进行调整尺寸并将内容数据显示到显示器3上。
控制器110和显示器3通过作为线缆231一例的OPSI/F来连接,并且内部的内容数据通过内置于OPSI/F的显示端口(DisplayPort,注册商标)来发送。控制器110和采集板111通过作为线缆232一例的USB3.0来连接,并进行内容数据或控制数据的发送接收。采集板111和笔记本电脑6通过作为线缆233一例的HDMI(注册商标)、DisplayPort(注册商标)或VGA来连接,能够受理来自笔记本电脑6的内容数据。
控制器110和采集板111可在显示器3上装卸,用户可在购买显示装置2后更换显示器3,或更换采集板111。由于显示装置2出厂时不包含采集板111或即使包含也没有连接,所以销售者在出厂时难以将采集板111的EDID按照显示器3的EDID来变更。
图21(a)、图21(b)所示是模式化地说明采集板11的更换的图。由于采集板111能够通过USB线缆与控制器110连接,所以容易交换。假设图21(a)的显示器3具有4K的分辨率,图21(b)的显示器3具有2K的分辨率。假定采集板111的可受理的最大分辨率例如为4K(3840x2160)。如图21(a)所示,在显示器3对应于4K的分辨率的情况下,控制器110无需调整尺寸就能够全画面显示来自笔记本电脑6的视频。但是,如图21(b)所示,在显示器3只对应到2K的分辨率的情况下,控制器110为了全画面显示视频就需要调整尺寸。调整尺寸时,有可能增大用于调整尺寸处理的CPU101或GPU112的负荷,或者因调整尺寸而发生图像劣化。这样,显示装置2可以变更控制器110、显示器3以及采集板111的组合,并且根据组合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不良情况。
<关于EDID的变更的显示装置的功能>
图22所示是将显示器3、控制器110以及采集板111的功能划分为块来进行说明的功能框图的一例。显示器3具有视频显示部201、可显示视频格式保持部202、以及外部输入连接部203。外部输入连接部203是连接有线缆231的端子的内容数据的接口。与控制器110的通信部204连接为能够通信,就能够接收内容数据,以及发送分辨率等的可显示视频格式。
可显示视频格式保持部202保持自身(显示器3)能够显示的视频格式。可显示视频格式保持部202例如保持EDID。当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控制器110)连接到外部输入连接部203时,通过外部输入连接部件203将可显示视频格式发送到连接目的地的设备里,来将可显示视频格式传送给该设备。
视频显示部201显示外部输入连接部203接收到的视频。例如,显示器3的液晶面板对应于此。
控制器110具有通信部204、显示视频创建部205、变更部206、以及通信部207。控制器110所具有的各功能是图3所示各构成要素中的某一个通过根据CPU101的指令进行动作而实现的功能或手段,其中,CPU101是按照从SSD104展开在RAM103上的程序来发出指令的。
通信部204是连接有线缆231的端子的视频的接口(第一通信部的一例)。与显示器3的外部输入连接部203连接为能够通信,就能够接收内容数据,以及发送分辨率等的可显示视频格式。
显示视频创建部205将从采集板111接收的视频在操作系统中进行混合。所谓混合,例如是指对输入到操作系统所形成的窗口内的视频进行合成。例如,将视频作为背景,在前面显示其他应用程序或OS所输出的对话框等。优选的是不进行对应于窗口大小的视频的缩放。
通信部207从采集板111接收可受理视频格式(第二通信部的一例)。变更部206将经由外部输入连接部从显示器3获取的显示器3的可显示视频格式、与通信部207从采集板111获取的可受理视频格式进行比较。在后述的判断流程中确定最合适的可受理视频格式,并变更采集板111的可受理视频格式。
采集板111具有外部输入视频接收部208、可受理视频格式保持部209、以及外部输入连接部210。
外部输入连接部210是连接有线缆233的端子的内容数据的接口。可以受理(接收)来自笔记本电脑6的内容数据,并且向笔记本电脑6传递可受理视频格式。
外部输入视频接收部208是连接有线缆232的端子的内容数据的接口。外部输入连接部210能够将从笔记本电脑6接收到的内容数据发送到控制器110。外部输入视频接收部208对经由外部输入连接部210从笔记本电脑6接收到的视频进行了适当的图像处理(RGB→YUV变换等)后,将视频发送到控制器110。
可受理视频格式保持部209保持自身(采集板111)可受理的视频格式。可受理视频格式保持部209例如保持EDID。当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笔记本电脑6)连接到外部输入连接部210时,通过外部输入连接部件210将可受理视频格式发送到连接目的地的设备里,来传送可受理视频格式。
<EDID中包含的信息>
图23所示是可显示视频格式保持部202以及可受理视频格式保持部209所保持的视频格式的一例。另外,可显示视频格式保持部202以及可受理视频格式保持部209所具有的视频格式虽然有时会不同,但在图中为了说明EDID而仅示出一个EDID。
图23的视频格式有时会包含在EDID中。图23中,作为EDID包含的信息,示出了横向分辨率、纵向分辨率、以及刷新速率。作为一例,意味着能够显示或受理720×400@70Hz、640×480@60Hz、800×600@60Hz、1024×768@60Hz、1280×960@60Hz、1280×1024@60Hz、1680x1050@60Hz、1600x1200@60Hz、1920x1080@60Hz的视频格式。因此,最大分辨率为1920×1080。
尽管在图23中没有包括,但在EDID中可以保持显示器3的主要制造商的设备型号、电源控制项目(Standby、Suspend、Active等)。此外,由于EDID是可改写的,所以提供者等可以写入任意的信息。例如,在采集板111中能够保持采集板111的型号、序列号等。如果控制器110最后保存了从采集板111获取的EDID,则通过从采集板111读出EDID就能够检测采集板的更换。因此,在检测到采集板的更换的情况下,控制器110能够进行变更采集板111的EDID的处理。
<EDID的通知方法>
图24所示是使用EDID的视频发送时的通知流程的说明图。(1)控制器110从显示器3获取EDID。(2)笔记本电脑6从采集板111获取EDID。(3)笔记本电脑6在采集板111的EDID所对应的分辨率之中,以自己能够输出的最大分辨率来输出视频。(4)控制器110在控制器3的EDID所对应的分辨率之中,以自己能够输出的最大分辨率来输出视频。
另外,通过用户的操作,控制器110和笔记本电脑6也能够以获取的EDID所对应的任意的分辨率来输出视频。
图25所示是控制器110或笔记本电脑6从显示器3或采集板111获取EDID到发送视频为止的一般处理的时序图的一例。另外,在图25中,对连接了HDMI线缆(注册商标)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能够发送数字信号的其他线缆也是同样的。
S1:显示器3与控制器110,或者笔记本电脑6与采集板111物理连接。由此,5V的电流从控制器110或笔记本电脑6流向显示器3或采集板111。
S2:在显示器3或采集板111中,通过HPD(热插拔检测)信号从低变为高,将能够连接一事通知给控制器110或笔记本电脑6。
S3:确认了HDP信号的变化时,控制器110或笔记本电脑6向显示器3或采集板111请求EDID。
S4:显示器3或采集板111将EDID发送至控制器110或笔记本电脑6。
S5:控制器110或笔记本电脑6从EDID之中确定自己能够输出的最大分辨率。
S6:控制器110或笔记本电脑6将所确定的视频的分辨率等发送给显示器3或采集板111。
S7:当这些完成时,控制器110或笔记本电脑6以在显示器3或采集板111中确定的分辨率等来发送视频。在图25中,以视频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对于音频来说也是同样的。
<视频的发送的具体例>
图26所示是显示器3以4K的分辨率来显示笔记本电脑6发送的4K的分辨率的视频时的说明图。
(a)通过显示器3向控制器110发送EDID来通知能够以4K的分辨率来显示。
(b)通过采集板111向笔记本电脑6发送EDID来通知能够以4K的分辨率来显示。
(c)笔记本电脑6向采集板111发送4K的分辨率的视频。
(d)控制器110向显示器3发送4K的分辨率的视频。
图27所示是显示器3以2K的分辨率来显示笔记本电脑6发送的4K的分辨率的视频时的说明图。
(a)通过显示器3向控制器110发送EDID来通知能够以2K的分辨率来显示。
(b)通过采集板111向笔记本电脑6发送EDID来通知能够以4K的分辨率来显示。
(c)笔记本电脑6向采集板111发送4K的分辨率的视频。
(d)控制器110由于显示器3仅对应于2K,所以判断为需要将4K的分辨率的视频转换为2K。然后,将视频调整尺寸到2K(分辨率的缩小)。
(e)控制器110以2K向显示器3发送视频。
在以该图27说明的视频发送中,伴随调整尺寸就会发生图像劣化、CPU101或GPU112的负荷的增加。
图28所示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器3以2K的分辨率来显示笔记本电脑6发送的2K的分辨率的视频时的说明图。
(a)通过显示器3向控制器110发送EDID来通知能够以2K的分辨率来显示。
(b)控制器110从采集板111获取能够以4K的分辨率来显示的信息。
(c)通过采集板111向笔记本电脑6发送EDID来通知能够以4K的分辨率来显示。
(d)控制器110判断到显示器3仅对应于2K的分辨率,而采集板111对应至4K的分辨率,将采集板111的EDID的最大分辨率限制为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即,从采集板111的EDID删除3840×2160@60Hz(改写EDID)。
(e)通过采集板111向笔记本电脑6发送EDID来再次通知能够以4K的分辨率来显示。由于并不是一定要再次通知,所以分情况来说明。
·在显示装置2的电源接通之前笔记本电脑6与采集板111连接的情况。采集板111的EDID已经通知给笔记本电脑6。但是,由于控制器110的电源接通,采集板111也导通,所以笔记本电脑6根据ON信号来检测线缆的装卸。由此,笔记本电脑6能够再次从采集板111获取EDID。
·在显示装置2的电源接通之后笔记本电脑6与采集板111连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笔记本电脑6通过线缆的连接来获取采集板111的变更后的EDID。即,不进行步骤(c)。
(f)笔记本电脑6基于在步骤(e)中获取的EDID,以2K向采集板111发送视频。
(g)由于显示器3对应于2K的分辨率,并且接收到的视频也为2K,因此控制器110就判断不需要转换。
控制器110以2K向显示器3发送视频。
这样,控制器110通过变更采集板111的EDID,控制器110就能够将从采集板111接收到的视频在不进行调整尺寸的情况下显示到显示器3上。
另外,EDID中也包含宽高比为不同的分辨率。控制器110在宽高比为相同的分辨率中,将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设置到采集板111。显示器3和采集板111被设计为在显示器3和采集板111的EDID中没有相同的宽高比的分辨率时就不存在。
<分辨率的判断处理>
图29所示是控制器110判断最佳分辨率的步骤的时序图的一例。图29的处理是通过在OS上启动显示装置2的应用程序来自动执行的。由于在显示装置2的电源接通时应用程序也会启动,所以在显示装置2的电源接通时也会执行。
控制器110的通信部204获取显示器3的EDID(S101)。
接着,控制器110的通信部207获取采集板111的EDID(S102)。还有,步骤S101和S102可以是任意一个在先。
变更部206判断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是否小于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S103)。
当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小于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时,变更部206变更采集板111的EDID(S104)。即,将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限制为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
这样,在显示器3的EDID(格式信息)和采集板111的EDID(格式信息)为不同的情况下,采集板111的EDID被变更为显示器3的格式信息。另外,在显示器3的EDID中的数据大小(分辨率或后述的频率采样数)的最大值比采集板111的EDID中的数据大小的最大值小的情况下,采集板111的EDID的数据大小的最大值被限制为显示器3的EDID的数据大小的最大值。
图30所示是控制器110判断最佳分辨率的更为详细的步骤的时序图的一例。
控制器110的通信部204获取显示器3的EDID(S201)。变更部206将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和采集板111的本来的最大分辨率中较小的一方存储到变量A中(S202)。本来的最大分辨率是指采集板111能够对应的最大的分辨率,被保持为初始值。例如为4K、8K等。
变更部206判断变量A是否与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一致(S203)。
当步骤S203的判断为"否"时,通信部207从采集板111的可受理视频格式保持部209获取当前的EDID(S204)。
变更部206判断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与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是否相同(S205)。该判断对应于图29的步骤S103所判断的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是否小于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的判断。
当步骤S205的判断为"是"时,由于采集板111的EDID已被改写,所以变更部206不进行改写。
当步骤S205的判断为"否"时,变更部206从采集板111的EDID中删除超过变量A的分辨率的信息(S206)。换句话说就是,以从采集板111的EDID中除去变量A的分辨率之后的分辨率,来改写采集板111的EDID。因此,变更部206可以将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限制为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
另外,也可以不进行步骤S203、S205的判断,而是在步骤S206中,变更部206变更采集板111的EDID。对于相同的EDID,即使在其上改写也没有问题。
<EDID中包含的与音频有关的信息>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关于包含在EDID中的视频格式,说明了控制器110变更采集板111的EDID的例子。相对于此,EDID还具有与音频有关的信息,关于音频格式,控制器110也能够变更采集板111的EDID。
图31所示是与音频有关的EDID的一个例示图。音频的EDID具有频道数、采样频率、以及比特率等各项。例如,在显示器3的最大采样频率为44、采集板111的最大采样频率为48时,控制器110将采集板111的EDID限制为44。因此,控制器110可以与视频同样地限制音频的EDID。
<整体的步骤>
图32所示是说明到控制器110显示视频为止的整体流程的时序图的一例。
S11:控制器110的通信部204获取显示器3的EDID。
S12:控制器110的通信部207获取采集板111的EDID。还有,步骤S11和S12可以是任意一个在先。
S13:控制器110的变更部206判断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是否小于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这里,是以"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来说明的。
S14:变更部206将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限制为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变更)。
S15:笔记本电脑6与采集板111连接,或者通过显示装置2的电源接通,采集板111将变更后的EDID发送到笔记本电脑6。
S16:笔记本电脑6在采集板111的EDID之中,确定自己能够输出的最大分辨率。
S17:笔记本电脑6将所确定的分辨率的视频发送到采集板111。
S18:采集板111的外部输入连接部210接收视频后,外部输入视频接收部208进行信号转换并发送给控制器110。
S19:控制器110的显示视频创建部205接收视频,并判断调整尺寸的必要性。这里,由于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与接收到的视频的分辨率一致,因此判断为不需要调整尺寸。显示视频创建部205将视频合成到操作系统准备的窗口中。
S20:控制器110的通信部204将视频发送至显示器3。
S21:显示器3的外部输入连接部203接收视频,并且视频显示部201显示视频。
<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通过变更采集板111的EDID,来将采集板111的最大分辨率限制为显示器3的最大分辨率。由此,不需要对内容数据的发送源发送的视频进行调整尺寸,就能够抑制图像劣化,并抑制CPU101或GPU112的负荷的增大。
<其他适用例>
以上,虽然通过实施例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做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子,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就可以追加各种变形及置换。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显示器3的可显示视频格式、或采集板的可受理视频格式被存储在EDID中的情况,但可显示视频格式或采集板的可受理视频格式也可以不存储在EDID中。只要控制器110能够获取可显示视频格式,能够改写采集板的可受理视频格式即可。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变更采集板111的可受理视频格式的分辨率的例子,但也可以变更采集板111的刷新速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2的一例,使用电子黑板进行了说明,具有与电子黑板同样的功能的装置也可以称为电子白板、电子信息板、交互板等。
另外,显示装置2也可以通过PC等通用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应用程序来实现。因此,显示装置2也可以是PC、平板型PC、可佩带PC、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投影仪(PJ:Projector)、数字标牌等的输出装置、抬头数字显示仪(HUD:HeadUp Display)装置、工业机械、摄像装置、集音装置、医疗设备、网络家电、互联汽车(Connected Car)、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汽车导航仪、游戏机等。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是通过控制器110判断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和采集板的最大分辨率的大小的,但也可以由采集板111一侧来判断。作为一个例子,可以考虑的方式是,采集板111从控制器110接收显示器3所具有的最大分辨率,并由采集板111判断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和采集板的最大分辨率的大小。
另外,图22等的构成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显示装置2的处理而根据主要功能分割而成的。本发明不限于处理单位的分割的方法或名称。显示装置2的处理也可以根据处理内容而进一步分割成更多的处理单位。另外,一个处理单位也可以分割成包含更多的处理。
另外,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各功能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来实现。这里,本说明书中的"处理电路"包括由电子电路装配的处理器那样的为了通过软件来执行各功能而被编程的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上述各功能的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应用专用集成电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以往的电路模块等设备。

Claims (13)

1.一种输出内容数据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受理单元,从发送源的设备受理所述内容数据;
输出单元,输出所述受理单元受理的内容数据;
第一通信部,从所述输出单元接收所述输出单元所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一格式信息,以及
变更部,将所述受理单元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二格式信息变更为所述第一格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通信部,其从所述受理单元接收所述受理单元所受理的所述内容数据的所述第二格式信息,
当所述第一格式信息和所述第二格式信息不同时,所述变更部将所述第二格式信息变更为所述第一格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格式信息中的数据大小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二格式信息中的数据大小的最大值时,所述变更部将所述第二格式信息的数据大小的最大值变更为所述第一格式信息的数据大小的最大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数据是视频,
所述第一格式信息和所述第二格式信息中包含所述视频的最大分辨率,
当所述第一格式信息中的所述最大分辨率小于所述第二格式信息中的所述最大分辨率时,所述变更部将所述第二格式信息的所述最大分辨率变更为所述第一格式信息的所述最大分辨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数据是音频,
所述第一格式信息和所述第二格式信息中包含所述音频的最大采样频率,
当所述第一格式信息中的所述最大采样频率小于所述第二格式信息中的所述最大采样频率时,所述变更部将所述第二格式信息的所述最大采样频率变更为所述第一格式信息的所述最大采样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格式信息和所述第二格式信息是扩展显示器识别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单元是显示器或投影仪,所述受理单元是从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源接收所述内容数据的采集板。
8.一种具备受理装置和输出装置的输出系统,所述受理装置具有从发送源的设备受理内容数据的受理单元,所述输出装置具有输出所述受理的所述内容数据的输出单元,所述输出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部,从所述输出单元接收所述输出单元输出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一格式信息,以及
变更部,将所述受理单元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二格式信息变更为所述第一格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理装置还具有对能够受理的所述内容数据的所述第二格式信息进行保持的保持部,
当所述输出装置的电源接通时,所述受理装置启动,该受理装置将其已被连接一事通知给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源的设备,将所述保持部的所述第二格式信息发送给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源的设备。
10.一种输出装置执行的格式信息变更方法,所述输出装置具有受理内容数据的受理单元和输出所述内容数据的输出单元,所述格式信息变更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受理步骤,从发送源的设备受理所述内容数据;
输出步骤,输出所述受理单元接收的内容数据;
第一通信步骤,从所述输出单元接收所述输出单元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一格式信息,和
变更步骤,将所述受理单元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二格式信息变更为所述第一格式信息。
11.一种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输出内容数据的输出装置起着以下功能:
受理单元,从发送源的设备受理所述内容数据;
输出单元,输出所述受理单元受理的内容数据;
第一通信部,从所述输出单元接收所述输出单元所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一格式信息,以及
变更部,将所述受理单元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二格式信息变更为所述第一格式信息。
12.一种输出装置,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输出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起着以下功能:
受理单元,从发送源的设备受理所述内容数据;
输出单元,输出所述受理单元受理的内容数据;
第一通信部,从所述输出单元接收所述输出单元所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一格式信息,以及
变更部,将所述受理单元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二格式信息变更为所述第一格式信息。
13.一种将内容数据输出到输出单元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部,从所述输出单元接收所述输出单元所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一格式信息,以及
变更部,将从发送源的设备受理所述内容数据的受理单元所具有的所述内容数据的第二格式信息变更为所述第一格式信息。
CN202110352057.8A 2020-04-07 2021-03-31 输出装置及系统、格式信息变更方法、记录介质、控制器 Pending CN1134957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9317A JP7512655B2 (ja) 2020-04-07 2020-04-07 出力装置、出力システム、フォーマット情報変更方法、プログラム、コントローラー
JP2020-069317 2020-04-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5708A true CN113495708A (zh) 2021-10-12

Family

ID=75426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2057.8A Pending CN113495708A (zh) 2020-04-07 2021-03-31 输出装置及系统、格式信息变更方法、记录介质、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10560B2 (zh)
EP (1) EP3893496A1 (zh)
JP (1) JP7512655B2 (zh)
CN (1) CN11349570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7139A1 (ko) * 2020-02-21 2021-08-26 주식회사 모토브 영상을 디스플레이하는 장치,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2023982A1 (en) * 2020-07-27 2022-02-03 Promethean Limited Computer module plugin convers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9366177A (zh) * 2022-06-23 2025-01-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与投射图像的外部电子设备相结合地提供图像内容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TWI848338B (zh) * 2022-07-29 2024-07-11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傳輸端裝置
JP2024062813A (ja) * 2022-10-25 2024-05-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2183306B2 (en) * 2022-11-15 2024-12-31 Ag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d synchronizing the display of content on multiple gaming machines and/or external display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5480A1 (en) * 2003-05-05 2005-01-20 Foran James L. Devices for monitor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US20080133249A1 (en) * 2006-11-30 2008-06-05 Hashiguchi Kohei Audio data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audio data receiving device
CN101682745A (zh) * 2008-02-04 2010-03-24 索尼株式会社 视频信号传送装置、视频信号传送方法、视频信号接收装置和视频信号接收方法
CN102232296A (zh) * 2008-12-01 2011-11-02 索尼公司 发送设备和发送数据格式确定方法
CN102474633A (zh) * 2009-06-30 2012-05-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对3d图像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和音频/视频系统
US20140211941A1 (en) * 2013-01-28 2014-07-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urce device, content providing method using the source device, sink devic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ink device
CN104429058A (zh) * 2012-06-18 2015-03-18 株式会社理光 传输系统、外部输入装置、以及用于转换显示分辨率的程序
CN107135193A (zh) * 2016-02-26 2017-09-05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7509A1 (en) * 2000-03-02 2001-11-01 Joel Kligman Hybrid wired/wireless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JP3795442B2 (ja) 2002-09-11 2006-07-12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01129069B (zh) 2004-11-25 2010-12-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转发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070222779A1 (en) 2006-03-24 2007-09-27 Radiospire Networks,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 delivery format control
JP5086632B2 (ja) 2006-12-22 2012-11-28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表示装置、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JP2009055149A (ja) 2007-08-24 2009-03-12 Sony Corp 電子機器
JP5598281B2 (ja) * 2010-11-19 2014-10-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システム
JP2013255215A (ja) 2012-05-10 2013-12-19 Sharp Corp 分配器及びコンテンツ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
US9053657B2 (en) * 2012-08-10 2015-06-09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Two-way HDMI communication
CN105850117A (zh) 2013-12-25 2016-08-10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设备、程序和发送系统
JP6379533B2 (ja) 2014-03-11 2018-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出力装置及び出力システム
JP2015225400A (ja) 2014-05-26 2015-12-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システム、転送制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09905A (ja) 2014-06-23 2016-0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
US9794496B2 (en) 2014-08-12 2017-10-17 High Sec Labs Ltd Meeting room power and multimedia center device
CN106716322A (zh) 2014-09-16 2017-05-24 株式会社理光 显示装置、显示系统和显示控制程序
CN108293149B (zh) 2015-12-25 2020-05-19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影像显示装置
JP2017142355A (ja) 2016-02-10 2017-08-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情報端末、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7338330B2 (ja) 2019-08-30 2023-09-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5480A1 (en) * 2003-05-05 2005-01-20 Foran James L. Devices for monitor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US20080133249A1 (en) * 2006-11-30 2008-06-05 Hashiguchi Kohei Audio data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audio data receiving device
CN101682745A (zh) * 2008-02-04 2010-03-24 索尼株式会社 视频信号传送装置、视频信号传送方法、视频信号接收装置和视频信号接收方法
CN102232296A (zh) * 2008-12-01 2011-11-02 索尼公司 发送设备和发送数据格式确定方法
CN102474633A (zh) * 2009-06-30 2012-05-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对3d图像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和音频/视频系统
CN104429058A (zh) * 2012-06-18 2015-03-18 株式会社理光 传输系统、外部输入装置、以及用于转换显示分辨率的程序
US20140211941A1 (en) * 2013-01-28 2014-07-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urce device, content providing method using the source device, sink devic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ink device
CN107135193A (zh) * 2016-02-26 2017-09-05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10560B2 (en) 2023-03-21
JP2021166356A (ja) 2021-10-14
EP3893496A1 (en) 2021-10-13
US20210312881A1 (en) 2021-10-07
JP7512655B2 (ja) 202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95708A (zh) 输出装置及系统、格式信息变更方法、记录介质、控制器
US10572779B2 (e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oard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1294495B2 (en) Electronic whiteboard, method for image processing in electronic whiteboard, and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computer program of electronic whiteboard
US975455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EP3396510B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JP640282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
EP3358449A1 (en) Electronic blackboard,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JP2017068684A (ja)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48904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WO2016121310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whiteboard
CN107037939B (zh) 电子黑板和图像处理方法
JP2017091559A (ja) 装置及び方法
JP7306190B2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
JP736306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84568B2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5056038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