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5316A - 偏振板及使用了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振板及使用了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95316A CN113495316A CN202110341359.5A CN202110341359A CN113495316A CN 113495316 A CN113495316 A CN 113495316A CN 202110341359 A CN202110341359 A CN 202110341359A CN 113495316 A CN113495316 A CN 1134953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arizing plate
- film
- water content
- layer
- polarizing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8—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polarising materia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板,即使在用于层间填充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即使暴露于温度105℃的高温环境下时,也能够抑制透射率的降低。本发明的偏振板是具有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并取向而成的偏振元件、和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形成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硼吸附率为5.70质量%以上,所述偏振元件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板。此外,本发明涉及将该偏振板的一面贴合于图像显示单元、将另一面贴合于触控面板、前面板等透明构件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不仅在液晶电视中得到使用,还在个人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汽车导航等车载用途等中得到广泛使用。通常,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在液晶单元的两侧以粘合剂贴合有偏振板的液晶面板构件,利用液晶面板构件控制来自背光构件的光,由此进行显示。另外,近年来,有机EL显示装置也与液晶显示装置一样,在电视、手机等移动设备、汽车导航等车载用途中得到广泛使用。有机EL显示装置中,为了抑制外来光在金属电极(阴极)处被反射而观察成镜面的情况,有时在图像显示面板的可视侧表面配置圆偏振板(包含偏振元件和λ/4板的层叠体)。
如上所述,偏振板作为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的构件搭载于车中的机会增多起来。车载用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偏振板与其以外的电视、手机等移动设备用途相比,经常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因此要求更高温度下的特性变化小(高温耐久性)。
另一方面,出于防止来自外表面的冲击所致的图像显示面板的破损等目的,相对于图像显示面板的偏振板进一步在可视侧设置透明树脂板、玻璃板等前面板(也称作“窗层”等。)的构成增多起来。另外,具备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广泛地采用如下的构成,即,相对于图像显示面板的偏振板进一步在可视侧设置触控面板,相对于触控面板进一步在可视侧具备前面透明板。
此种构成中,若在图像显示面板与前面透明板、触控面板等透明构件之间存在空气层,则会产生空气层界面处的光的反射所致的外来光的反射眩光(日文原文:外光の映り込み),画面的可视性有降低的趋势。因此,采用如下构成的做法正在推广开来,即,将配置于图像显示面板的可视侧表面的偏振板与透明构件之间的空间用空气层以外、且通常为固体层的层(以下有时称作“层间填充剂”)填充的构成(以下有时称作“层间填充构成”),优选采用以折射率与这些材料接近的材料来填充的构成。作为层间填充剂,出于抑制界面处的反射所致的可视性的降低、并且将各构件间粘接固定的目的,使用粘合剂、UV固化型粘接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的层间填充构成在经常在室外使用的手机等移动设备用途中的采用正在拓展。另外,由于近年来的对可视性的要求的提高,在汽车导航装置等车载用途中,也正在研究在图像显示面板表面配置前面透明板、将面板与前面透明板之间用粘合剂层等填充的层间填充构成的采用。
但是有过报告,在将具备此种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在温度95℃的环境下放置例如200小时的情况下,在偏振板面内中央部可以观察到透射率的显著降低。另一方面也有过报告,若是单独的偏振板,则即使在温度95℃的环境下放置1000小时,也观察不到显著的透射率的降低。根据这些结果也有过报告,高温环境下的偏振板的透射率的显著降低是将采用层间填充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暴露于高温环境中的情况下特有的问题,所述层间填充构成是将偏振板的一面与图像显示单元贴合、将另一面与触控面板、前面透明板等透明构件贴合的构成(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2中作为该问题的解决对策,提出过如下的方法,即,将偏振板的每单位面积的水分量设为给定量以下,并且将与偏振元件相邻的透明保护膜的饱和吸水量设为给定量以下,由此来抑制透射率的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744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023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将试验环境的温度提高而设为105℃,并在该高温环境下暴露一定时间时,此前的偏振板有无法充分地抑制透射率降低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振板,即使在将其用于层间填充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情况下,即使在暴露于例如温度105℃的高温环境下时,透射率降低的抑制效果也优异,并提供使用了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偏振板、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1〕一种偏振板,是具有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并取向而成的偏振元件、和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
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形成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硼吸附率为5.70质量%以上,
所述偏振元件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
〔2〕一种偏振板,是具有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并取向而成的偏振元件、和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
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形成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硼吸附率为5.70质量%以上,
所述偏振板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
〔3〕根据〔1〕或〔2〕中记载的偏振板,其中,所述偏振元件的硼的含有率为4.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
〔4〕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板,其还具有将所述偏振元件与所述透明保护膜贴合的粘接剂层,
所述粘接剂层为水系粘接剂的涂层。
〔5〕根据〔4〕中记载的偏振板,其中,所述水系粘接剂的甲醇的浓度为1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6〕根据〔4〕或〔5〕中记载的偏振板,其中,所述水系粘接剂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
〔7〕根据〔4〕~〔6〕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板,其中,所述粘接剂层的厚度为0.01μm以上且7μm以下。
〔8〕根据〔1〕~〔7〕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板,其中,所述透明保护膜是从所述偏振元件侧起依次包含第1光学补偿层和第2光学补偿层的相位差膜,
所述偏振元件的吸收轴与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的慢轴大致正交,
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的慢轴与所述第2光学补偿层的慢轴大致平行,
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和所述第2光学补偿层满足下述式(1)~(4):
80nm≤Re1(590)≤120nm (1)
20nm<Re1(590)≤60nm (2)
1<Nz1<2 (3)
-4<Nz2<-1 (4)。
〔9〕根据〔1〕~〔8〕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板,其中,所述偏振板用于图像显示装置,
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中,在所述偏振板的两面接触地设有固体层。
〔1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图像显示单元、在所述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表面层叠的第1粘合剂层、和在所述第1粘合剂层的可视侧表面层叠的〔1〕~〔9〕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板。
〔11〕根据〔10〕中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还具有在所述偏振板的可视侧表面层叠的第2粘合剂层、和在所述第2粘合剂层的可视侧表面层叠的透明构件。
〔12〕根据〔11〕中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构件为玻璃板或透明树脂板。
〔13〕根据〔11〕中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构件为触控面板。
〔14〕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是〔1〕中记载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是具有偏振元件和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该制造方法具有:
含水率调整工序,以使所述偏振元件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的方式进行调整;和
层叠工序,将所述偏振元件与所述透明保护膜层叠。
〔15〕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是〔2〕中记载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是具有偏振元件和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该制造方法具有:
含水率调整工序,以使所述偏振板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的方式进行调整;和
层叠工序,将所述偏振元件与所述透明保护膜层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偏振板,即使在将其用于层间填充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暴露于例如温度105℃的高温环境下时的透射率的降低,高温耐久性优异,此外,还能够提供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偏振板而抑制了高温环境下的透射率降低的图像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偏振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具有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于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层并取向而成的偏振元件和透明保护膜。使用硼吸附率为5.70质量%以上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上述偏振元件。本实施方式的偏振板具有下述的(a)及(b)的至少一方的特征。
(a)偏振元件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
(b)偏振板的含水率为温度20℃且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偏振板具有上述的(a)及(b)的至少一方的特征,而且偏振元件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硼吸附率为上述的范围内,由此即使在作为层间填充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要素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时,也能够抑制透射率的降低。
<偏振元件>
作为本发明的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于包含聚乙烯醇(以下也称作“PVA”。)系树脂的层(本说明书中也称作“PVA系树脂层”。)并取向而成的偏振元件,可以使用公知的偏振元件。作为此种偏振元件,可以举出如下形成的偏振元件,即,使用PVA系树脂膜并将该PVA系树脂膜用二色性色素染色,进行单轴拉伸而形成;使用将包含PVA系树脂的涂布液涂布于基材膜上而得的层叠膜,将作为该层叠膜的涂布层的PVA系树脂层用二色性色素染色,对层叠膜进行单轴拉伸而形成。
偏振元件由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而得的PVA系树脂形成。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了可以举出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外,还可以举出乙酸乙烯酯与能够与之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作为能够共聚的其他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不饱和羧酸类、乙烯等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等。
本发明中,由硼吸附率为5.70质量%以上的PVA系树脂形成PVA系树脂层。即,实施染色、拉伸前的原料的阶段的PVA系树脂的硼吸附率为5.70质量%以上。通过使用此种PVA系树脂,即使在暴露于例如温度105℃的高温环境下时,透射率也不易降低。更优选使用硼吸附率为5.7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使用硼吸附率为5.75质量%以上、最优选使用硼吸附率为5.80质量%以上的PVA系树脂来制作偏振元件。另外,PVA系树脂的硼吸附率优选为10质量%以下。通过使用此种PVA系树脂制作偏振元件,不用将硼酸处理槽中的硼酸浓度设为高浓度,另外还可以缩短硼酸处理的处理时间,易于获得所期望的偏振元件,还可以提高偏振元件的生产率。若将PVA系树脂的硼吸附率设为10质量%以下,则向PVA系树脂层适量地引入硼,易于减小偏振元件的收缩力。其结果是,在组装到图像显示装置中时,不易产生在前面板等其他构件与偏振板之间发生剥离等不佳状况。另外,若PVA系树脂的硼吸附率小于5.70%,则在暴露于例如温度105℃的高温环境下时,透射率也易于降低,而且如前所述有生产率降低的情况。PVA系树脂的硼吸附率可以利用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PVA系树脂的硼吸附率是反映了PVA系树脂中的分子链之间的间隔、晶体结构的PVA系树脂的特性。可以认为,硼吸附率为5.70质量%以上的PVA系树脂与硼吸附率小于5.70质量%的PVA系树脂相比,分子链之间的间隔扩大,另外PVA系树脂的晶体更少。因此可以推测,硼易于进入到PVA系树脂层中,在高温环境下,易于防止多烯化(日文原文:ポリエン化)。
PVA系树脂的硼吸附率例如可以通过在制造偏振元件前的阶段中对PVA系树脂进行热水处理、酸性溶液处理、超声波照射处理、放射线照射处理等事前处理来进行调整。利用这些处理,可以拓宽PVA系树脂中的分子链之间的间隔、破坏晶体结构。作为热水处理,例如可以举出在30℃~100℃的纯水中浸渍1秒~90秒、并使之干燥的处理。作为酸性溶液处理,例如可以举出在10%~20%的浓度的硼酸水溶液中浸渍1秒~90秒、并使之干燥的处理。作为超声波处理,例如可以举出以200W~500W的输出功率照射30秒~10分钟的20kc~29kc的频率的超声波的处理。超声波处理可以在水等溶剂中进行。
PVA系树脂的皂化度优选为约8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约9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约99摩尔%~100摩尔%。作为PVA系树脂的聚合度,为1000~10000,优选为1500~5000。该PVA系树脂可以被改性,例如可以是由醛类改性了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等。
本实施方式的偏振元件的厚度优选为5~50μm,更优选为8~28μm,进一步优选为12~22μm,最优选为12~15μm。通过使偏振元件的厚度为50μm以下,可以抑制高温环境下PVA系树脂的多烯化对光学特性的降低造成的影响,另外通过使偏振元件的厚度为5μm以上,容易形成实现所期望的光学特性的构成。
偏振元件的硼的含有率优选为4.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2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4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在偏振元件的硼含有率大于8.0质量%的情况下,偏振元件的收缩力变大,在组装到图像显示装置中时有发生在其与被贴合的前面板等其他构件之间产生剥离等不佳状况的情况。另外,在硼的含有率小于2.4质量%的情况下,有无法实现所期望的光学特性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偏振元件中的硼的含有率例如可以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ICP)发光分光分析法作为硼相对于偏振元件的质量而言的质量百分率(质量%)算出。硼被认为在偏振元件中以硼酸或其与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构成要素形成交联结构的状态存在,但此处所说的硼的含有率是作为硼原子(B)的值。
对于偏振元件,通过使硼的含有率为4.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即使在作为层间填充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要素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时,也可以抑制透射率的降低。对此可以推测是因为,在偏振元件的硼的含有率为4.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的情况下,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不易发生多烯化,可以抑制透射率的降低。
对于偏振元件中的钾的含有率,从抑制高温环境下的偏振元件的光学特性的降低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28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3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4质量%以上,此外,从抑制高温环境下的色调变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0质量%以下。
虽然详细的机理还不清楚,然而可以推测是因为,与以往的偏振元件相比,硼的含量多,钾的含量少,因此偏振元件中的聚乙烯醇的羟基因硼酸交联而受到保护(稳定化),另外,由于适量的钾含有率,偏振元件中成为相反离子的碘离子得到稳定化,因此能够抑制多烯化。
偏振元件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优选为38.8%~44.8%,更优选为40.4%~43.2%,进一步优选为40.7%~43.0%。若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大于44.8%,则有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红变等光学特性的劣化变大的情况,若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小于38.8%,则在高温环境下多烯化容易推进,有光学特性的劣化变大的情况。
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可以通过测定利用JIS Z8701-1982中规定的2度视野(C光源)进行了可见度修正的Y值来求出。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例如可以利用日本分光(株)制的分光光度计(型号:V7100)等简便地测定。
偏振元件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然而典型的方法是:将预先卷绕成卷筒状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送出后进行拉伸、染色、交联等而制作的方法(以下设为“制造方法1”。);包括对层叠体进行拉伸的工序的方法,所述层叠体是将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涂布液涂布于基材膜上后形成作为涂布层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而得的(以下设为“制造方法2”。)。
制造方法1可以经由如下工序来制造,即,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通过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碘等二色性色素染色而吸附该二色性色素的工序、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硼酸水溶液处理的工序、以及在利用硼酸水溶液的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
偏振元件中含有的硼的含有率及钾的含有率可以利用溶胀工序、染色工序、交联工序、拉伸工序及水洗工序中的各处理浴的任意者中含有的硼酸、硼酸盐、硼砂等硼化合物等硼成分供给物质的浓度、及碘化钾等卤化钾等钾成分供给物质的浓度、上述的各处理浴的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来控制。特别是,在交联工序及拉伸工序中,通过改变硼成分供给物质的浓度等处理条件,易于将硼的含有率调整为所期望的范围。另外,水洗工序中,可以在考虑染色工序、交联工序、或拉伸工序等中使用的硼成分供给物质、钾成分供给物质的使用量等处理条件后,使硼、钾等成分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中溶出、或者使之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因此易于将硼的含有率及钾的含有率调整为所期望的范围。
溶胀工序是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溶胀浴中的处理工序,可以除去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表面的污物、粘连剂等,另外,可以通过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溶胀来抑制染色不均。溶胀浴通常使用水、蒸馏水、纯水等以水为主成分的介质。溶胀浴可以依照常法适当地添加表面活性剂、醇等。另外,从控制偏振元件的钾的含有率的观点出发,可以在溶胀浴中使用碘化钾,该情况下,溶胀浴中,碘化钾的浓度优选为1.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重量%以下。
溶胀浴的温度优选为10~60℃左右,更优选为15~45℃左右,进一步优选为18~30℃左右。另外,对于在溶胀浴中的浸渍时间,由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溶胀的程度受溶胀浴的温度的影响,因此无法一概而定,然而优选为5~300秒左右,更优选为10~200秒左右,进一步优选为20~100秒左右。溶胀工序可以仅实施1次,根据需要也可以实施多次。
染色工序是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染色浴(碘溶液)中的处理工序,可以使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并取向。碘溶液通常优选为碘水溶液,含有碘及作为溶解助剂的碘化物。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碘化物,可以举出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等。它们当中,从控制偏振元件中的钾的含有率的观点出发,适合为碘化钾。
染色浴中,碘的浓度优选为0.01~1重量%左右,更优选为0.02~0.5重量%左右。染色浴中,碘化物的浓度优选为0.01~10重量%左右,更优选为0.05~5重量%左右,进一步优选为0.1~3重量%左右。
染色浴的温度优选为10~50℃左右,更优选为15~45℃左右,进一步优选为18~30℃左右。另外,对于在染色浴中的浸渍时间,由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染色的程度受染色浴的温度的影响,因此无法一概而定,然而优选为10~300秒左右,更优选为20~240秒左右。染色工序可以仅实施1次,根据需要也可以实施多次。
交联工序是将染色工序中被染色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包含硼化合物的处理浴(交联浴)中的处理工序,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因硼化合物而发生交联,碘分子或染料分子可以吸附于该交联结构。作为硼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硼酸、硼酸盐、硼砂等。交联浴一般为水溶液,然而例如也可以是具有与水的混溶性的有机溶剂及水的混合溶液。另外,从控制偏振元件中的钾的含有率的观点出发,交联浴优选包含碘化钾。
交联浴中,硼化合物的浓度优选为1~15重量%左右,更优选为1.5~10重量%左右,进一步优选为2~5重量%左右。另外,在交联浴中使用碘化钾的情况下,交联浴中,碘化钾的浓度优选为1~15重量%左右,更优选为1.5~10重量%左右,进一步优选为2~5重量%左右。
交联浴的温度优选为20~70℃左右,更优选为30~60℃左右。另外,对于在交联浴中的浸渍时间,由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交联的程度受交联浴的温度的影响,因此无法一概而定,然而优选为5~300秒左右,更优选为10~200秒左右。交联工序可以仅实施1次,根据需要也可以实施多次。
拉伸工序是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至少沿一个方向以给定的倍率进行拉伸的处理工序。一般而言,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沿运送方向(长度方向)进行单轴拉伸。拉伸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湿润拉伸法和干式拉伸法的任意者。拉伸工序可以仅实施1次,根据需要也可以实施多次。拉伸工序在偏振元件的制造中可以在任意的阶段进行。
湿润拉伸法中的处理浴(拉伸浴)通常可以使用水、或具有与水的混溶性的有机溶剂及水的混合溶液等溶剂。从控制偏振元件中的钾的含有率的观点出发,拉伸浴优选包含碘化钾。在拉伸浴中使用碘化钾时,在该拉伸浴中,碘化钾的浓度优选为1~15重量%左右,更优选为2~10重量%左右,进一步优选为3~6重量%左右。另外,在处理浴(拉伸浴)中,从抑制拉伸中的膜断裂的观点出发,可以包含硼化合物,该情况下,在该拉伸浴中,硼化合物的浓度优选为1~15重量%左右,更优选为1.5~10重量%左右,进一步优选为2~5重量%左右。
拉伸浴的温度优选为25~80℃左右,更优选为40~75℃左右,进一步优选为50~70℃左右。另外,对于在拉伸浴中的浸渍时间,由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拉伸的程度受拉伸浴的温度的影响,因此无法一概而定,然而优选为10~800秒左右,更优选为30~500秒左右。需要说明的是,湿润拉伸法中的拉伸处理可以与溶胀工序、染色工序、交联工序、以及洗涤工序的任意1个以上的处理工序一起实施。
作为干式拉伸法,例如可以举出辊间拉伸法、加热辊拉伸法、压缩拉伸法等。需要说明的是,干式拉伸法可以与干燥工序一起实施。
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施加的总拉伸倍率(累积的拉伸倍率)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设定,然而优选为2~7倍左右,更优选为3~6.8倍左右,进一步优选为3.5~6.5倍左右。
洗涤工序是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洗涤浴中的处理工序,可以除去残存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表面等的异物。洗涤浴通常使用水、蒸馏水、纯水等以水作为主成分的介质。另外,从控制偏振元件中的钾的含有率的观点出发,优选在洗涤浴中使用碘化钾,该情况下,在洗涤浴中,碘化钾的浓度优选为1~10重量%左右,更优选为1.5~4重量%左右,进一步优选为1.8~3.8重量%左右。
洗涤浴的温度优选为5~50℃左右,更优选为10~40℃左右,进一步优选为15~30℃左右。另外,对于在洗涤浴中的浸渍时间,由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洗涤的程度受洗涤浴的温度的影响,因此无法一概而定,然而优选为1~100秒左右,更优选为2~50秒左右,进一步优选为3~20秒左右。洗涤工序可以仅实施1次,根据需要也可以实施多次。
干燥工序是将洗涤工序中被洗涤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干燥而得到偏振元件的工序。干燥可以利用任意的合适方法进行,例如可以举出自然干燥、鼓风干燥、加热干燥。
制造方法2可以经由如下的工序来制造,即,将包含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涂布液涂布于基材膜上的工序、对所得的层叠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通过将经过单轴拉伸的层叠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用二色性色素染色而吸附该二色性色素并制成偏振元件的工序、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膜用硼酸水溶液处理的工序、以及在利用硼酸水溶液的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为了形成偏振元件而使用的基材膜可以作为偏振元件的保护层使用。根据需要,可以将基材膜从偏振元件剥离除去。
<透明保护膜>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透明保护膜(以下也简称为“保护膜”。)经由粘接剂层贴合于偏振元件的至少一面。该透明保护膜贴合于偏振元件的一面或两面,然而更优选贴合于两面。
保护膜可以同时具有其他光学功能,也可以形成于层叠有多个层的层叠结构。从光学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保护膜的膜厚薄,然而若过薄则强度降低,加工性差。作为合适的膜厚,为5~100μm,优选为10~80μm,更优选为15~70μm。
保护膜可以使用纤维素酰化物系树脂膜、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的膜、包含降冰片烯等环烯烃系树脂的膜、(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膜等膜。在偏振元件的两面具有保护膜的构成的情况下,优选至少一侧的保护膜是纤维素酰化物系膜或(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膜的任意者,其中优选纤维素酰化物膜。这是因为,这些膜的透湿度较高,因此易于使PVA粘接剂等水系粘接剂干燥。
作为至少一方的保护膜,出于视角补偿等目的可以具备相位差功能。该情况下,可以膜自身具有相位差功能,也可以另行具有相位差层,还可以是两者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对将具备相位差功能的膜经由粘接剂直接贴合于偏振元件的构成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是将具备相位差功能的膜夹隔着贴合于偏振元件的另外的保护膜利用粘合剂或粘接剂贴合的构成。
例如,作为具备如下液晶层的液晶单元(以下称作IPS模式的液晶单元)的光学补偿中使用的视角补偿膜,可以是从所述偏振元件侧起依次包含第1光学补偿层和第2光学补偿层的相位差膜,所述液晶层包含在不存在电场的状态下以沿面取向进行了取向的液晶分子。此时,第2光学补偿层的面被使用粘合剂等贴合于液晶单元。所述偏振元件的吸收轴与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的慢轴大致正交。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的慢轴与所述第2光学补偿层的慢轴大致平行。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和所述第2光学补偿层可以满足下述式(1)~(4)。
80nm≤Re1(590)≤120nm (1)
20nm<Re2(590)≤60nm (2)
1<Nz1<2 (3)
-4<Nz2<-1 (4)
此处,将第1光学补偿层、第2光学补偿层各自的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1、nx2,将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1、ny2,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1、nz2,则Re1(λ)=(nx1-ny1)×d1,Re2(λ)=(nx2-ny2)×d2,Nz1=(nx1-nz1)/(nx1-ny1),Nz2=(nx2-nz2)/(nx2-ny2),d1、d2分别表示第1光学补偿层、第2光学补偿层的厚度,λ表示测定波长。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大致平行”,不仅包含完全平行,还包含实质上平行,其角度一般为±2°以内,优选为±1°以内,更优选为±0.5°以内。另外,所谓“大致正交”,不仅包含完全正交的情况,还包含实质上正交的情况,其角度一般为90±2°的范围,优选为90±1°的范围,更优选为90±0.5°的范围。
(第1光学补偿层)
第1光学补偿层如前所述,是满足Nz1>1的层。此种相位差膜有时被称作“负双轴板”、或“negative double axis plate”等。
第1光学补偿层优选满足以下的式(1)及式(3)。
80nm≤Re1(590)≤120nm (1)
1<Nz1<2 (3)
第1光学补偿层的正面延迟Re1(590)更优选为81~119nm,进一步优选为85~115nm,特别优选为90~110nm。
另外,Nz1的值更优选为1.15~1.6,进一步优选为1.2~1.55,特别优选为1.25~1.5。
此外,第1光学补偿层优选满足下述的式(5)。
60nm≤Rth1(590)≤100nm (5)
此处,Rth1(590)=Re1(590)×(Nz1-0.5),表示厚度方向的延迟。
第1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1(590)更优选为61~99nm,进一步优选为65~95nm,特别优选为70~90nm。
第1光学补偿层的材料、制造方法等只要满足上述的光学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制。上述第1光学补偿层可以是单独的相位差膜,也可以是2片以上的相位差膜的层叠体。优选第1光学补偿层为单独的相位差膜。这是因为,可以减小偏振元件的收缩应力、光源的热所致的延迟值的偏移、不均,并且可以减薄液晶面板。在第1光学补偿层为层叠体的情况下,可以包含用于将2片以上的相位差膜贴合的粘合剂层、粘接剂层。在层叠体包含2片以上的相位差膜的情况下,这些相位差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1光学补偿层中使用的相位差膜的光学特性可以根据所用的相位差膜的片数来适当地选择。例如,在第1光学补偿层由单独的相位差膜构成的情况下,优选相位差膜的正面延迟、厚度方向延迟分别与第1光学补偿层的正面延迟Re1(590)、厚度方向延迟Rth1(590)相等。因而,在将上述第1光学补偿层层叠于偏振元件、第2光学补偿层时使用的粘合剂层、粘接剂层等的延迟值优选尽可能小。
上述第1光学补偿层的整体厚度优选为5~200μm,更优选为10~100μm,最优选为15~50μm,通过使第1光学补偿层具有此种范围的厚度,制造时的操作性优异,并且可以提高相位差值等的光学均匀性。
作为第1光学补偿层中使用的相位差膜,优选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阻水性等优异、且不易因应变而产生光学不均的相位差膜。作为上述相位差膜,优选使用以热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的高分子膜的拉伸膜。本说明书中,所谓“拉伸膜”,是指在适当的温度下对未拉伸的膜施加张力、或者对预先经过拉伸的膜进一步施加张力而沿特定的方向提高了分子的取向的塑料膜。
作为上述相位差膜的利用波长590nm的光测定出的透射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特别优选为90%以上。光线透射率的理论上限为100%,然而由于空气与膜因折射率差的原因而产生表面反射,因此光线透射率的能够实现的上限大致上为94%。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第1光学补偿层整体,也优选具有同样的透射率。
上述相位差膜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优选为1.0×10-10m2/N以下,更优选为5.0×10-11m2/N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10-11m2/N以下,特别优选为1.0×10-11m2/N以下。通过将光弹性系数的值设为上述的范围,可以获得光学均匀性优异、并且在高温高湿等环境中光学特性的变化也小、耐久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光弹性系数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一般为5.0×10-13m2/N以上,优选为1.0×10-12m2/N以上。若光弹性系数过小,则延迟的体现性有变小的趋势,因此有难以将正面延迟Re1(590)设为像所述式(1)那样的范围的情况。光弹性系数是聚合物等的化学结构所固有的值,也可以通过将光弹性系数的符号(正负)不同的多种成分共聚或混合,来压低光弹性系数。
上述相位差膜的厚度可以根据相位差膜中使用的材料、光学补偿层的层叠结构来适当地选择,在第1光学补偿层由单独的相位差膜构成的情况下,为5~300μm,更优选为10~200μm,最优选为15~100μm。若为上述的范围,则可以制成机械强度、显示均匀性优异的相位差膜。
作为获得以上述热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的高分子膜的方法,可以使用任意的合适的成形加工法,例如可以从压缩成形法、传递成形法、注射成形法、挤出成形法、吹塑成形法、粉末成形法、FRP成形法、以及溶剂流延法等中适当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在这些制法当中优选使用挤出成形法或溶剂流延法。这是因为,能够获得平滑性高、并且具有良好的光学均匀性的相位差膜。更具体而言,上述挤出成形法是如下的方法,即,将包含成为主成分的热塑性树脂、增塑剂、添加剂等的树脂组合物加热而熔融,将其利用T形模头等向流延辊的表面以薄膜状挤出,使之冷却而制造膜。另外,上述溶剂流延法是如下的方法,即,将包含成为主成分的热塑性树脂、增塑剂、添加剂等的树脂组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对所得的浓厚溶液(涂料(日文原文:ドープ))进行脱泡,向金属制的环形带或旋转滚筒、或塑料基材等的表面均匀地以薄膜状流延,使溶剂蒸发而制造膜。需要说明的是,成形条件可以根据所用的树脂的组成、种类、成形加工法等来适当地选择。
作为形成上述热塑性树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出于获得满足Nz1>1的特性的负双轴板的目的,优选使用具有正双折射的聚合物。
此处,所谓“具有正双折射”,是指在利用拉伸等使聚合物取向时该取向方向的折射率相对变大的聚合物,大部分的聚合物与之相符。作为具有正双折射的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聚碳酸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三丙酰纤维素、二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脂肪酸酯、或纤维素醚等纤维素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聚酯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聚降冰片烯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酰胺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之类的聚烯烃系树脂等。这些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另外,也可以将它们利用共聚、支化、交联、分子末端修饰(或封端)、以及立构改性(日文原文:立体規則変性)等进行改性后使用。
以上述热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的高分子膜根据需要可以还含有任意的合适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增塑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着色剂、防静电剂、相容剂、交联剂、以及增稠剂等。所使用的添加剂的种类及量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设定。对于添加剂的使用量,在代表性的情况下,相对于该高分子膜的全部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若添加剂的使用量过大,则有膜的透明性受损、添加剂从膜表面渗出的情况。
作为形成高分子膜的拉伸膜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合适的拉伸方法。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纵向单轴拉伸法、横向单轴拉伸法、纵横逐次双轴拉伸法、纵横同时双轴拉伸法等。作为拉伸机构,可以使用辊式拉伸机、展幅机式拉伸机、缩放仪(日文原文:パンタグラフ)式或线性电机(日文原文:リニアモーター)式的双轴拉伸机等任意的合适的拉伸机。在一边加热一边进行拉伸的情况下,可以使温度连续地变化,也可以使温度分阶段地变化。另外,可以将拉伸工序分割为2次以上。从获得双轴性的相位差膜的观点出发,可以合适地使用横向单轴拉伸法、纵横逐次双轴拉伸法、纵横同时双轴拉伸法。
在具有正双折射的聚合物中,如前所述,由于取向方向的折射率相对变大,因此在横向单轴拉伸法的情况下,在与膜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即膜的宽度方向上具有慢轴(换言之,宽度方向的折射率为nx1)。在纵横逐次双轴拉伸法、纵横同时双轴拉伸法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纵、横的拉伸倍率的比,将运送方向、宽度方向的任意者设为慢轴。即,若相对地增大纵(运送)方向的拉伸倍率,则纵(运送)方向成为慢轴,若相对地增大横(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则横(宽度)方向成为慢轴。
对于优选以使膜的运送方向、宽度方向的哪一方成为慢轴的方式进行拉伸,根据液晶面板的构成而不同,然而从使第1光学补偿层的慢轴与该第2光学补偿层的慢轴平行的观点出发,优选以使两者的慢轴方向相同的方式进行调整。即,在第2光学补偿层在膜运送方向上具有慢轴的情况下,优选第1光学补偿层也在膜运送方向上具有慢轴,在第2光学补偿层在膜宽度方向上具有慢轴的情况下,优选第1光学补偿层也在膜宽度方向上具有慢轴。通过像这样调整慢轴的方向,可以将两者以卷对卷方式层叠,由此得到慢轴平行的层叠体,因此生产率优异。
拉伸上述高分子膜时的拉伸烘箱内的温度(也称作拉伸温度)优选为该高分子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附近。具体而言优选为Tg-10℃~Tg+30℃,更优选为Tg~Tg+25℃,进一步优选为Tg+5~Tg+20℃。若拉伸温度过低,则有易于使延迟值、慢轴的方向在宽度方向上变得不均匀、膜发生结晶化(白浊)的趋势。另外,若拉伸温度过高,则有膜发生熔融、相位差的体现变得不充分的趋势。在代表性的情况下,拉伸温度为110~200℃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利用依照JISK7121-1987的DSC法求出。
对于控制上述拉伸烘箱内的温度的具体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热风或冷风循环流动的空气循环式恒温烘箱、利用了微波或远红外线等的加热器、为了温度调节用途而受到加热的辊、热管辊或金属带等加热方法、温度控制方法中适当地选择。
拉伸高分子膜时的拉伸倍率是根据该高分子膜的组成、挥发性成分等的种类、挥发性成分等的残留量、所设计的延迟值等来确定的值,没有特别限定,然而例如优选使用1.05~5.00倍。另外,拉伸时的进给速度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从拉伸装置的机械精度、稳定性等出发,优选为0.5~20m/分钟。
第1光学补偿层中使用的相位差膜除了可以使用上述的相位差膜以外,还可以直接使用市售的光学膜。另外,也可以对市售的光学膜实施拉伸处理和/或松弛处理等2次加工后使用。
(第2光学补偿层)
第2光学补偿层如前所述,是满足Nz1<-1的层。此种相位差膜有时被称作“正双轴板”、或“positive double axis plate”等。
第2光学补偿层优选满足以下的式(2)及式(4)。
20nm<Re2(590)≤60nm (2)
-4<Nz2<-1 (4)
第2光学补偿层的正面延迟Re2(590)更优选为21~59nm,进一步优选为25~55nm,特别优选为30~50nm。
另外,Nz2的值更优选为-3.5~-1.5,进一步优选为-3.3~-1.8,特别优选为-3.0~-2.0。
此外,第2光学补偿层优选满足下述的式(6)。
-150nm≤Rth2(590)≤-60nm (6)
此处,Rth2(590)=Re2(590)×(Nz2-0.5),表示厚度方向的延迟。
第2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2更优选为-140~-70nm,进一步优选为-130~-80nm,特别优选为-120~-85nm。
此外,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的正面延迟Re2(590)和第2光学补偿层的正面延迟Re2(590)优选满足下述的式(7)。
110nm<Re1(590)+Re2(590)<150nm (7)
Re1(590)与Re2(590)的和更优选为115~145nm,进一步优选为120~140nm,特别优选为125~135nm。
第2光学补偿层的材料、制造方法等只要满足上述的光学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制。上述第2光学补偿层可以是单独的相位差膜,也可以是2片以上的相位差膜的层叠体。优选第2光学补偿层为单独的相位差膜。这是因为,可以减小偏振元件的收缩应力、光源的热所致的延迟值的偏移、不均,可以减薄液晶面板。在第2光学补偿层为层叠体的情况下,可以包含用于将2片以上的相位差膜贴合的粘合剂层、粘接剂层。在层叠体包含2片以上的相位差膜的情况下,这些相位差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2光学补偿层中使用的相位差膜的光学特性可以根据使用的相位差膜的片数适当地选择。例如,在第2光学补偿层由单独的相位差膜构成的情况下,优选相位差膜的正面延迟、厚度方向延迟分别与第2光学补偿层的正面延迟Re2、厚度方向延迟Rth2相等。因而,在将上述第2光学补偿层层叠于偏振元件、第2光学补偿层时使用的粘合剂层、粘接剂层等的延迟值优选尽可能小。
作为第2光学补偿层中使用的相位差膜,与第1光学补偿层中使用的相位差膜相同,优选使用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阻水性等优异、不易因应变而产生光学不均的相位差膜。作为上述相位差膜,优选使用以热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的高分子膜的拉伸膜。该膜的厚度、透射率、光弹性系数、其成形方法等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与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的记载同样的范围。
作为形成上述热塑性树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然而出于获得满足Nz2<-1的特性的正双轴板的目的,优选使用具有负双折射的聚合物。
此处,所谓“具有负双折射”,是指在利用拉伸等使聚合物取向的情况下,该取向方向的折射率相对变小,换言之,与取向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变大。作为此种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向聚合物的侧链导入了芳香族、羰基等极化各向异性大的化学键、官能团的聚合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马来酰亚胺系树脂等。
作为上述的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马来酰亚胺系树脂的制法,例如可以分别通过使丙烯酸系单体、苯乙烯系单体、马来酰亚胺系单体等加成聚合来获得。另外,也可以在聚合后,通过对侧链进行取代、或进行马来酰亚胺化、接枝化反应等来控制双折射特性。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
作为用作上述苯乙烯系树脂的原料单体的苯乙烯系单体,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对硝基苯乙烯、对氨基苯乙烯、对羧基苯乙烯、对苯基苯乙烯、2,5-二氯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等。
作为上述马来酰亚胺系树脂的原料单体,例如可以举出N-乙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2-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异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6-二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6-二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6-二异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甲基-6-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氯苯基)马来酰亚胺、N-(2,6-二氯苯基)马来酰亚胺、N-(2-溴苯基)马来酰亚胺、N-(2,6-二溴苯基)马来酰亚胺、N-(2-联苯基)马来酰亚胺、N-(2-氰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等。上述马来酰亚胺系单体例如可以从东京化成工业(株)等获取。
出于对脆性、成形加工性、耐热性的改善等目的,上述显示负双折射的聚合物也可以是共聚有其他单体的聚合物,作为出于此种目的使用的其他单体成分,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1,3-丁二烯、2-甲基-1-丁烯、2-甲基-1-戊烯、1-己烯、丙烯腈、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乙酸乙烯酯等。
在上述显示负双折射的聚合物为苯乙烯系单体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的情况下,苯乙烯系单体成分的含有率优选为50~80摩尔%。在上述显示负双折射的聚合物为马来酰亚胺系单体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的情况下,马来酰亚胺系单体成分的含有率优选为2~50摩尔%。若单体成分的含有率为上述范围,则可以制成韧性、成形加工性优异的膜。
在上述显示负双折射的聚合物中,可以合适地使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乙烯基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烯烃-马来酰亚胺共聚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这些聚合物显示出高的负双折射体现性,并且耐热性优异。这些聚合物例如可以从NovaChemical Japan、荒川化学工业(株)等获取。
另外,作为显示负双折射的聚合物,也可以合适地使用具有以下述通式(I)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此种聚合物可以通过使用作为N取代基导入了至少在邻位具有取代基的苯基的N-苯基取代马来酰亚胺作为起始原料的马来酰亚胺系单体来获得。此种聚合物具有更高的负双折射性,并且耐热性、机械强度更优异。
[化1]
上述通式(I)中,R1~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原子、羧酸、羧酸酯、羟基、硝基、或碳原子数1~8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其中,R1及R5不同时为氢原子),R6及R7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8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n表示2以上的整数。
另外,作为显示负双折射的聚合物,并不限定于上述的聚合物,例如也可以使用像日本特开2005-350544号公报等中公开的那样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等。此外,也可以合适地使用像日本特开2005-15686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227427号公报等中公开的那样的聚合物与无机微粒的组合物。另外,显示负双折射的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此外,也可以将它们利用共聚、支化、交联、分子末端修饰(或封端)、以及立构改性等进行改性后使用。
以上述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的高分子膜可以与关于第1光学补偿层所述的高分子膜同样地根据需要还含有任意的合适的添加剂。
作为形成高分子膜的拉伸膜的方法,可以与关于第1光学补偿层所述的方法同样地采用任意的合适的拉伸方法。
在具有负双折射的聚合物中,如前所述,由于取向方向的折射率相对变小,因此在横向单轴拉伸法的情况下,在膜的运送方向上具有慢轴(换言之,运送方向的折射率成为nx1)。在纵横逐次双轴拉伸法、纵横同时双轴拉伸法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纵、横的拉伸倍率的比,将运送方向、宽度方向的任意者设为慢轴。即,若相对地增大纵(运送)方向的拉伸倍率,则横(宽度)方向成为慢轴,若相对地增大横(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则纵(运送)方向成为慢轴。
拉伸温度、拉伸烘箱内的温度的控制方法、拉伸倍率等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合适地使用与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中的记载相同的拉伸温度、温度控制方法、拉伸倍率。
以上,对使用具有负双折射的聚合物获得第2光学补偿层中使用的正双轴板的方法等进行了叙述,然而正双轴板也可以使用具有正双折射的聚合物来制造。
作为使用具有正双折射的聚合物来获得正双轴板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像日本特开2000-23101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20632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07123号公报等中公开的那样的、增大厚度方向的折射率的拉伸方法。即,在具备具有正双折射的聚合物的膜的一面或两面粘接热收缩性膜,在加热处理所致的热收缩性膜的收缩力的作用下使具备具有正双折射的聚合物的膜收缩,使膜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双方收缩,由此增大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从而可以获得满足Nz2>-1的特性的正双轴板。
如此所述,作为第2光学补偿层使用的正双轴板可以使用具有正负的任意者的双折射的聚合物来制造,然而一般而言,在使用正双折射聚合物的情况下,能够选择的聚合物的种类多,在这一点上具有优点,在使用负双折射聚合物的情况下,与使用正双折射聚合物的情况相比,由于其拉伸方法的原因,具有能够简便地获得慢轴方向的均匀性高的相位差膜的优点。
第2光学补偿层中使用的相位差膜除了可以使用上述的膜以外,还可以直接使用市售的光学膜。另外,也可以在对市售的光学膜实施拉伸处理和/或松弛处理等2次加工后使用。
使用后述的粘接剂、粘合剂来进行偏振元件与第1光学补偿层及第2光学补偿层的层叠。另外,也可以在偏振元件与第1光学补偿层之间配置后述的光学各向同性膜。对于偏振元件与光学各向同性膜及光学各向同性膜与第1光学补偿层的层叠,也是使用后述的粘接剂、粘合剂来进行。
在将具备此种光学补偿膜的偏振板应用于O模式的IPS模式的液晶单元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偏振板优选配置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侧。另外,在应用于E模式的IPS模式的液晶单元的情况下,优选将本发明的偏振板配置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本发明的偏振板层叠于IP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面的情况下,层叠于液晶单元的另一面的偏振板是层叠有偏振元件和光学各向同性膜的偏振板,优选其光学各向同性膜侧经由粘合剂层叠于液晶单元的构成。
所谓光学各向同性膜,是指满足下述式(8)及(9)的膜。
0nm≤|Re3(590)|≤20nm (8)
0nm≤|Rth3(590)|≤20nm (9)
此处,将光学各向同性膜的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3,将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3,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3,Re3(λ)=(nx3-ny3)×d3,Rth3(λ)={(nx3+ny3)/2-nz}×d3,d3表示光学各向同性膜的厚度。
各向同性光学元件的材料、制造方法等只要满足上述的光学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制。上述各向同性光学元件可以是单独的光学膜,也可以是2片以上的光学膜的层叠体。优选各向同性光学元件为单独的膜。这是因为,可以减少偏振元件的收缩应力、光源的热所致的双折射的产生、不均,可以减薄液晶面板。在各向同性光学元件为层叠体的情况下,可以包含用于将2片以上的相位差膜贴合的粘合剂层、粘接剂层。在层叠体包含2片以上的相位差膜的情况下,这些相位差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层叠2片相位差膜的情况下,各相位差膜优选以将各自的慢轴相互正交的方式配置。通过如此所述地配置,可以减小面内的延迟值。另外,各相位差膜优选将厚度方向的延迟值的正负彼此相反的膜层叠。通过如此所述地层叠,可以减小厚度方向的延迟值。
作为各向同性光学元件中使用的光学膜,与所述第1、第2光学补偿层中使用的相位差膜同样地优选使用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阻水性等优异、不易因应变而产生光学不均的膜。作为上述膜,优选使用高分子膜。该膜的厚度、透射率、其成形方法等没有特别限定,然而优选为与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的记载同样的范围。
各向同性光学元件中使用的光学膜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优选为1.0×10-10m2/N以下,更优选为5.0×10-11m2/N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10-11m2/N以下,特别优选为5.0×10-12m2/N以下。通过将光弹性系数的值设为上述的范围,可以获得光学均匀性优异、并且在高温高湿等环境中光学特性的变化也小、耐久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光弹性系数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一般为5.0×10-13m2/N以上。光弹性系数的值可以利用与关于第1光学补偿层所述的方法同样的方法来压低。
作为构成上述光学各向同性膜的材料,可以举出聚碳酸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另外,也可以使用氨基甲酸酯系、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环氧系、硅酮系等热固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在光学各向同性膜中,也可以与第1、第2光学补偿层同样地包含1种以上的任意的合适的添加剂。
作为所述纤维素系树脂,优选纤维素与脂肪酸的酯。作为此种纤维素酯系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三丙酰纤维素、二丙酰纤维素等。它们当中,特别优选三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可以买到很多产品,在获取容易性、成本的方面也有利。三乙酰纤维素的厚度方向延迟(Rth)经常大于10nm,可以使用消除这些延迟的添加剂、或利用制膜的方法获得不仅正面延迟小、厚度方向延迟也小的纤维素系树脂膜。作为上述的制膜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将涂布有环戊酮、甲乙酮等溶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不锈钢等基材膜贴合于一般的纤维素系膜、并在进行加热干燥(例如在80~150℃加热3~10分钟左右)后剥离基材膜的方法;将在环戊酮、甲乙酮等溶剂中溶解有降冰片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等的溶液涂布于一般的纤维素系树脂膜并进行加热干燥(例如在80~150℃加热3~10分钟左右)后、剥离涂布膜的方法等。
另外,作为厚度方向延迟小的纤维素系树脂膜,可以使用控制了脂肪取代度的脂肪酸纤维素系树脂膜。通常使用的三乙酰纤维素中乙酸取代度为2.8左右,优选将乙酸取代度控制为1.8~2.7,由此可以减小Rth。通过向上述脂肪酸取代纤维素系树脂中添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甲苯磺酰苯胺、柠檬酸乙酰三乙酯等增塑剂,可以将Rth控制为小的值。对于增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脂肪酸纤维素系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15重量份。
另外,作为光学各向同性膜,也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等中记载的含有树脂组合物的聚合物膜,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在侧链具有取代和/或未取代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和在侧链具有取代和/或未取代苯基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日本特开2000-23001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15181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12032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545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14608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171464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含有具有内酯环结构的丙烯酸系树脂的聚合物膜;日本特开2004-7029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7029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16392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9281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31453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13189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20688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26553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28301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29900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5902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含有具有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及戊二酸酐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系树脂的聚合物膜;日本特开2006-30903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1756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2832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2833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49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3756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含有具有戊二酰亚胺结构的热塑性树脂的膜等。这些膜的正面延迟、厚度方向延迟两者都小,并且光弹性系数也小,因此即使在因加热等而在偏振板中产生应变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不均等不佳状况,此外由于透湿度小,因此加湿耐久性优异,从这一点考虑优选。
另外,也优选使用环状聚烯烃系树脂作为光学各向同性膜。作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具体例,优选为降冰片烯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是以环状烯烃作为聚合单元聚合的树脂的总称,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48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2213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树脂。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环状烯烃的加成聚合物、环状烯烃与乙烯、丙烯等α-烯烃的共聚物(代表性的情况下为无规共聚物)、以及将它们用不饱和羧酸、其衍生物改性了的接枝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作为环状烯烃的具体例,可以举出降冰片烯系单体。
作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在市场上有各种产品销售。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Zeonor”、JSR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Arton”、TICONA公司制的商品名“Topas”、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Apel”。
在偏振元件与光学各向同性膜的层叠中,也可以使用后述的粘接剂、粘合剂。
<粘接剂层>
构成用于在偏振元件贴合保护膜的粘接剂层的粘接剂可以使用任意的合适的粘接剂。粘接剂可以使用水系粘接剂、溶剂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等,然而优选为水系粘接剂。从提高耐热性的观点出发,粘接剂层优选含有选自脲、脲衍生物、硫脲及硫脲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脲系化合物。
粘接剂的涂布时的厚度可以设定为任意的合适的值。例如,以在固化后或加热(干燥)后得到具有所期望的厚度的粘接剂层的方式进行设定。粘接剂层的厚度优选为0.01μm以上且7μm以下,更优选为0.01μm以上且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μm以上且2μm以下,最优选为0.01μm以上且1μm以下。
(水系粘接剂)
作为水系粘接剂,可以采用任意的合适的水系粘接剂。其中,优选使用包含PVA系树脂的水系粘接剂(PVA系粘接剂)。对于水系粘接剂中含有的PVA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从粘接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100~5500左右,进一步优选为1000~4500。对于平均皂化度,从粘接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85摩尔%~100摩尔%左右,进一步优选为90摩尔%~100摩尔%。
作为上述水系粘接剂中含有的PVA系树脂,优选含有乙酰乙酰基的树脂,其理由是因为,PVA系树脂层与保护膜的密合性优异,耐久性优异。含有乙酰乙酰基的PVA系树脂例如可以通过利用任意的方法使PVA系树脂与双烯酮反应而得到。含有乙酰乙酰基的PVA系树脂的乙酰乙酰基改性度在代表性的情况下为0.1摩尔%以上,优选为0.1摩尔%~20摩尔%左右。
上述水系粘接剂的树脂浓度优选为0.1质量%~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10质量%。
也可以使水系粘接剂中含有交联剂。可以使用公知的交联剂作为交联剂。例如,可以举出水溶性环氧化合物、二醛、异氰酸酯等。
在PVA系树脂为含有乙酰乙酰基的PVA系树脂的情况下,作为交联剂优选为乙二醛、乙醛酸盐、羟甲基三聚氰胺中的任意者,更优选为乙二醛、乙醛酸盐的任意者,特别优选为乙二醛。
水系粘接剂也可以含有有机溶剂。从具有与水的混溶性这一点考虑,有机溶剂优选为醇类,在醇类中更优选为甲醇或乙醇。脲系化合物的一部分有相对于水的溶解度低、然而相对于醇的溶解度充分的化合物。该情况下,如下的做法也是优选的方式之一,即,将脲系化合物溶解于醇中,制备出脲系化合物的醇溶液后,将脲系化合物的醇溶液添加到PVA水溶液中,制备粘接剂。
水系粘接剂的甲醇的浓度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通过使甲醇的浓度为10质量%以上,更易于抑制高温环境下的多烯化。另外,通过使甲醇的含有率为70质量%以下,可以抑制色调的恶化。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是因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而发生固化的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包含聚合性化合物及光聚合性引发剂的粘接剂、包含光反应性树脂的粘接剂、包含粘结剂树脂及光反应性交联剂的粘接剂等。作为上述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举出光固化性环氧系单体、光固化性丙烯酸系单体、光固化性氨基甲酸酯系单体等光聚合性单体、以及来自于这些单体的低聚物等。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包含因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而产生中性自由基、阴离子自由基、阳离子自由基之类的活性种的物质的化合物。
(脲系化合物)
在粘接剂层包含脲系化合物的情况下,脲系化合物为选自脲、脲衍生物、硫脲及硫脲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作为使粘接剂层中含有脲系化合物的方法,优选使上述的粘接剂中含有脲系化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在从粘接剂经过干燥工序等后形成粘接剂层的过程中,可以允许脲系化合物的一部分从粘接剂层移动至偏振元件等。即,偏振元件可以包含脲系化合物。在脲系化合物中有水溶性的化合物和难溶性的化合物,然而无论是哪种脲系化合物均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剂中使用。在水系粘接剂中使用难溶性脲系化合物的情况下,优选以在形成粘接剂层后不会引起雾度升高等的方式研究分散方法。
在粘接剂为含有PVA系树脂的水系粘接剂的情况下,对于脲系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PVA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1~400质量份,更优选为1~20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3~100质量份。
(脲衍生物)
脲衍生物是脲分子的4个氢原子的至少1个由取代基取代了的化合物。该情况下,对于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优选为包含碳原子、氢原子及氧原子的取代基。
作为脲衍生物的具体例,就单取代脲而言,可以举出甲基脲、乙基脲、丙基脲、丁基脲、异丁基脲、N-十八烷基脲、2-羟基乙基脲、羟基脲、乙酰基脲、烯丙基脲、2-丙炔基脲、环己基脲、苯基脲、3-羟基苯基脲、(4-甲氧基苯基)脲、苄基脲、苯甲酰基脲、邻甲苯基脲、对甲苯基脲。
就二取代脲而言,可以举出1,1-二甲基脲、1,3-二甲基脲、1,1-二乙基脲、1,3-二乙基脲、1,3-二(羟基甲基)脲、1,3-二叔丁基脲、1,3-二环己基脲、1,3-二苯基脲、1,3-二(4-甲氧基苯基)脲、1-乙酰基-3-甲基脲、2-咪唑烷酮(乙烯脲)、四氢-2-嘧啶酮(丙烯脲)。
就四取代脲而言,可以举出四甲基脲、1,1,3,3-四乙基脲、1,1,3,3-四丁基脲、1,3-二甲氧基-1,3-二甲基脲、1,3-二甲基-2-咪唑烷酮、1,3-二甲基-3,4,5,6-四氢-2(1H)-嘧啶酮。
(硫脲衍生物)
硫脲衍生物是硫脲分子的4个氢原子的至少1个由取代基取代了的化合物。该情况下,对于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优选为包含碳原子、氢原子及氧原子的取代基。
作为硫脲衍生物的具体例,就单取代硫脲而言,可以举出N-甲基硫脲、乙基硫脲、丙基硫脲、异丙基硫脲、1-丁基硫脲、环己基硫脲、N-乙酰基硫脲、N-烯丙基硫脲、(2-甲氧基乙基)硫脲、N-苯基硫脲、(4-甲氧基苯基)硫脲、N-(2-甲氧基苯基)硫脲、N-(1-萘基)硫脲、(2-吡啶基)硫脲、邻甲苯基硫脲、对甲苯基硫脲。
就二取代硫脲而言,可以举出1,1-二甲基硫脲、1,3-二甲基硫脲、1,1-二乙基硫脲、1,3-二乙基硫脲、1,3-二丁基硫脲、1,3-二异丙基硫脲、1,3-二环己基硫脲、N,N-二苯基硫脲、N,N’-二苯基硫脲、1,3-二(邻甲苯基)硫脲、1,3-二(对甲苯基)硫脲、1-苄基-3-苯基硫脲、1-甲基-3-苯基硫脲、N-烯丙基-N’-(2-羟基乙基)硫脲、乙烯硫脲。
就三取代硫脲而言,可以举出三甲基硫脲,就四取代硫脲而言,可以举出四甲基硫脲、1,1,3,3-四乙基硫脲。
在脲系化合物中,从可以在用于层间填充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时进一步抑制高温环境下的透射率的降低的方面考虑,优选脲衍生物或硫脲衍生物,更优选脲衍生物。在脲衍生物中,优选为单取代脲或二取代脲,更优选单取代脲。在二取代脲中有1,1-取代脲和1,3-取代脲,然而更优选1,3-取代脲。
<含有脲系化合物的层>
脲系化合物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地包含于粘接剂层中的情况,从提高偏振板的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包含于粘接剂层以外的其他层中。作为其他层,如透明保护膜的说明中记载所示,近年来,为了响应偏振板的薄型化的要求,正在开发仅在偏振元件的一面具有保护膜的偏振板。此种构成中,出于提高物理强度等目的,可以在偏振元件的不具有保护膜的面层叠固化层。
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此种固化层中含有脲系化合物。通常此种固化层由包含有机溶剂的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然而在日本特开2017-075986号公报的[0020]~[0042]段中记载有由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高分子组合物的水性溶液来形成此种固化层的方法。由于脲系化合物中有很多水溶性的化合物,因此可以使此种组合物中含有水溶性的脲系化合物。
<含水率>
(特征(a))
在具有特征(a)的情况下,偏振元件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更优选为温度20℃相对湿度45%的平衡含水率以下,进一步优选为温度20℃相对湿度42%的平衡含水率以下,最优选为温度20℃相对湿度38%的平衡含水率以下。若小于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则偏振元件的操作性降低,易于破裂。若偏振元件的含水率大于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则偏振元件的透射率易于降低。推测是因为,若偏振元件的含水率高,则PVA系树脂的多烯化易于推进。偏振元件的上述含水率是偏振板中的偏振元件的含水率。
作为确认偏振元件的含水率是否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的范围内的方法,在调整为上述温度和上述相对湿度的范围的环境中保管偏振元件,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质量的变化的情况下则可以视为与环境达到平衡,或者预先计算调整为上述温度和上述相对湿度的范围的环境的偏振元件的平衡含水率,对偏振元件的含水率与预先计算的平衡含水率进行对比,由此可以确认。
作为制造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的偏振元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将偏振元件在调整为上述温度和上述相对湿度的范围的环境中保管10分钟以上且3小时以下的方法、或在30℃以上且90℃以下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
作为制造属于上述含水率的偏振元件的其他优选的方法,可以举出将在偏振元件的至少一面层叠有保护膜的层叠体、或使用偏振元件构成的偏振板在调整为上述温度和上述相对湿度的范围的环境中保管10分钟以上且120小时以下的方法;或者在30℃以上且90℃以下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在采用层间填充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时,可以在将在图像显示单元层叠有偏振板的图像显示面板在调整为上述温度和上述相对湿度的范围的环境中保管10分钟以上且3小时以下或者在30℃以上且90℃以下进行加热后,贴合前面板。
对于偏振元件的含水率,优选在作为单独的偏振元件或偏振元件与保护膜的层叠体的、为了构成偏振板而使用的材料阶段中以使含水率为上述数值范围的方式进行调整。在构成偏振板后调整含水率的情况下,卷曲变得过大,在向图像显示单元贴合时有易于产生不佳状况的情况。通过使用在构成偏振板前的材料阶段中以达到上述含水率的方式调整了的偏振元件来构成偏振板,可以容易地构成具备含水率满足上述数值范围的偏振元件的偏振板。也可以在将偏振板贴合于图像显示单元的状态下,以使偏振板中的偏振元件的含水率达到上述数值范围的方式进行调整。该情况下,由于偏振板贴合于图像显示单元,因此不易产生卷曲。
(特征(b))
在具有特征(b)的情况下,偏振板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偏振板的含水率优选为温度20℃相对湿度45%的平衡含水率以下,更优选为温度20℃相对湿度42%的平衡含水率以下,进一步优选为温度20℃相对湿度38%的平衡含水率以下。若偏振板的含水率小于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则偏振板的操作性降低,易于破裂。若偏振板的含水率大于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则偏振元件的透射率易于降低。可以推测是因为,若偏振板的含水率高,则PVA系树脂的多烯化易于推进。
作为确认偏振板的含水率是否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的范围内的方法,在调整为上述温度和上述相对湿度的范围的环境中保管偏振板,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质量的变化的情况下则可以视为与环境达到平衡,或者预先计算调整为上述温度和上述相对湿度的范围的环境的偏振板的平衡含水率,对偏振板的含水率与预先计算的平衡含水率进行对比,由此可以确认。
作为制造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的偏振板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将偏振板在调整为上述温度和上述相对湿度的范围的环境中保管10分钟以上且3小时以下的方法、或在30℃以上且90℃以下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
在采用层间填充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时,可以将在图像显示单元层叠有偏振板的图像显示面板在调整为上述温度和上述相对湿度的范围的环境中保管10分钟以上且3小时以下或在30℃以上且90℃以下进行加热后,贴合前面板。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具有将偏振元件与透明保护膜层叠的层叠工序、和含水率调整工序。含水率调整工序中,在制造具有特征(a)的偏振板的情况下,以使偏振元件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的方式调整偏振元件的含水率。偏振元件的含水率可以依照上述的偏振元件的含水率的记载进行调整。含水率调整工序中,在制造具有特征(b)的偏振板的情况下,以使偏振板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的方式调整偏振板的含水率。偏振板的含水率可以依照上述的偏振板的含水率的记载进行调整。含水率调整工序及层叠工序的顺序没有限定,另外含水率调整工序与层叠工序也可以同时进行。层叠工序可以设为将偏振元件与透明保护膜经由上述粘接剂层贴合的工序。
[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中。对于图像显示装置,以属于层间填充构成、即以使偏振板的两面接触空气层以外的层、具体而言是粘合剂层等固体层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在高温环境下透射率易于降低。在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即使是层间填充构成,也可以抑制高温环境下的偏振板的透射率的降低。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可以例示出具有图像显示单元、在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表面层叠的第1粘合剂层、和在第1粘合剂层的可视侧表面层叠的偏振板的构成。该图像显示装置可以还具有在偏振板的可视侧表面层叠的第2粘合剂层、和在第2粘合剂层的表面层叠的透明构件。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偏振板可以合适地用于具有如下的层间填充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即,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侧配置透明构件,将偏振板与图像显示单元利用第1粘合剂层贴合,将偏振板与透明构件利用第2粘合剂层贴合。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第1粘合剂层及第2粘合剂层的任意一者或两者简称为“粘合剂层”。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偏振板与图像显示单元的贴合中使用的构件、以及偏振板与透明构件的贴合中使用的构件,并不限定于粘合剂层,也可以是粘接剂层。
<图像显示单元>
作为图像显示单元,可以举出液晶单元、有机EL单元。作为液晶单元,可以使用利用外来光的反射型液晶单元、利用来自于背光等光源的光的透射型液晶单元、利用来自于外部的光和来自于光源的光两者的半透射半反射型液晶单元的任意者。在液晶单元为利用来自于光源的光的液晶单元的情况下,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在图像显示单元(液晶单元)的与可视侧相反的一侧也配置偏振板,此外还配置光源。光源侧的偏振板与液晶单元优选经由适当的粘合剂层贴合。作为液晶单元的驱动方式,例如可以使用VA模式、IPS模式、TN模式、STN模式、弯曲取向(π型)等任意类型的驱动方式。
作为有机EL单元,可以合适地使用在透明基板上依次层叠透明电极、有机发光层和金属电极而形成发光体(有机电致发光体)的有机EL单元等。有机发光层是各种有机薄膜的层叠体,例如可以采用包含三苯胺衍生物等的空穴注入层与包含蒽等荧光性的有机固体的发光层的层叠体、这些发光层与包含苝衍生物等的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或空穴注入层、发光层、以及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等各种层构成。
<图像显示单元与偏振板的贴合>
在图像显示单元与偏振板的贴合中,可以合适地使用粘合剂层(粘合片)。其中,从操作性等观点出发,优选将在偏振板的一面附设有粘合剂层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板与图像显示单元贴合的方法。粘合剂层向偏振板的附设可以利用适当的方式进行。作为其例子,例如可以举出制备在包含甲苯、乙酸乙酯等适当的溶剂的单独物或混合物的溶剂中溶解或分散有基础聚合物或其组合物的10~40质量%左右的粘合剂溶液、并将其利用流延方式、涂布方式等适当的展开方式直接附设于偏振板上的方式;或者在隔片上形成粘合剂层后将其转印到偏振板的方式等。
<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可以包含1层,也可以包含2层以上,然而优选包含1层。粘合剂层可以由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橡胶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聚乙烯基醚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其中,适合为以透明性、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组合物也可以是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或热固化型。
作为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基础聚合物),可以合适地使用以(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单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优选使基础聚合物共聚极性单体。作为极性单体,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化合物等具有羧基、羟基、酰胺基、氨基、环氧基等的单体。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仅包含上述基础聚合物,然而通常还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可以例示出作为2价以上的金属离子的、在其与羧基之间形成羧酸金属盐的金属离子、在其与羧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的聚胺化合物、在其与羧基之间形成酯键的多环氧化合物或多元醇、在其与羧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其中,优选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具有受到紫外线、电子束之类的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后发生固化的性质,并具有在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前也具有粘合性而能够与膜等被粘物密合、且能够因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发生固化来调整密合力的性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优选为紫外线固化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在含有基础聚合物、交联剂的基础上,还含有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化合物。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光敏剂等。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包含用于赋予光散射性的微粒、珠子(树脂珠、玻璃珠等)、玻璃纤维、基础聚合物以外的树脂、增粘剂、填充剂(金属粉、其他无机粉末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染料、颜料、着色剂、消泡剂、防蚀剂、光聚合引发剂等添加剂。
粘合剂层可以通过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的有机溶剂稀释液涂布于基材膜、图像显示单元、或偏振板的表面上并干燥而形成。基材膜通常为热塑性树脂膜,作为其典型例,可以举出实施了脱模处理的隔离膜。隔离膜例如可以是对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芳酯等树脂的膜的形成粘合剂层的面实施硅酮处理等脱模处理的膜。
例如,可以向隔离膜的脱模处理面直接涂布粘合剂组合物而形成粘合剂层,制成带有隔离膜的粘合剂层,将该带有隔离膜的粘合剂层层叠于偏振板的表面。也可以向偏振板的表面直接涂布粘合剂组合物而形成粘合剂层,在粘合剂层的外表面层叠隔离膜。
在将粘合剂层设于偏振板的表面时,优选对偏振板的贴合面和/或粘合剂层的贴合面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例如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等,更优选实施电晕处理。
另外,也可以准备向第2隔离膜上涂布粘合剂组合物而形成粘合剂层、并在所形成的粘合剂层上层叠隔离膜的粘合剂片,将从该粘合剂片剥离第2隔离膜后的带有隔离膜的粘合剂层层叠于偏振板。第2隔离膜使用与隔离膜相比与粘合剂层的密合力弱、易于剥离的膜。
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优选为3μm以上且50μm以下,也可以为20μm以上。
<透明构件>
作为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侧的透明构件,可以举出前面板(窗层)、触控面板等。作为前面板,使用具有适当的机械强度及厚度的前面板。作为此种前面板,例如可以举出聚酰亚胺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之类的透明树脂板、或玻璃板等。也可以在前面板的可视侧层叠防反射层等功能层。另外,在前面板为透明树脂板的情况下,可以为了提高物理强度而层叠硬涂层、为了降低透湿度而层叠低透湿层。
作为触控面板,可以使用电阻膜方式、静电电容方式、光学方式、超声波方式等各种触控面板、具备触摸传感器功能的玻璃板、透明树脂板等。在使用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控面板作为透明构件的情况下,优选相对于触控面板在可视侧设置由玻璃、透明树脂板形成的前面板。
<偏振板与透明构件的贴合>
在偏振板与透明构件的贴合中,可以合适地使用粘合剂或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在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粘合剂的附设。作为具体的附设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前述的图像显示单元与偏振板的贴合中使用的粘合剂层的附设方法。
在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下,出于防止固化前的粘接剂溶液展开的目的,可以合适地使用如下的方法,即,以包围图像显示面板上的周缘部的方式设置围堰材料,在围堰材料上载放透明构件,注入粘接剂溶液。在粘接剂溶液的注入后,根据需要进行位置对准及脱泡,然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进行固化。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中所示的材料、试剂、物质量及其比例、操作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因而,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例限定、限制。
(1)偏振元件的厚度的测定:
使用株式会社Nikon制的数字式测微计“MH-15M”测定。
(2)偏振元件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的测定:
使用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的“V7100”、2度视野;C光源〕测定。
(3)偏振元件的硼含有率的测定:
使偏振元件0.2g溶解于1.9质量%的甘露醇水溶液200g中。然后,用1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定所得的水溶液,根据中和所需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量与标准曲线的比较,算出偏振元件的硼含有率。
(4)黄色指数(黄色度)的测定:
使用Konica Minolta制的分光测色计CM-3700A。
(5)PVA系树脂膜的硼吸附率的测定:
将裁割为100mm见方的PVA系树脂膜在30℃的纯水中浸渍60秒,其后,在包含硼酸5份的60℃的水溶液中浸渍120秒。将从硼酸水溶液中取出的PVA系树脂膜在80℃烘箱中干燥11分钟。在23℃55%%RH的环境中调湿24小时,得到含有硼的PVA膜。将像这样得到的含有硼的PVA系树脂膜0.2g溶解于1.9质量%的甘露醇水溶液200g中。然后,用1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定所得的水溶液,根据中和所需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量与标准曲线的比较,算出PVA系树脂膜的硼含有率。使用像这样得到的PVA系树脂膜的硼含有率作为PVA系树脂膜的硼吸附率。
(偏振元件1的制作)
将硼吸附率为5.90质量%的厚度45μm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在21.5℃的纯水中浸渍79秒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2/2/100、包含1.0mM的碘的水溶液中在23℃浸渍151秒。其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2.5/4/100的水溶液中在60.8℃浸渍76秒。接下来,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3/5.5/100的水溶液中在45℃浸渍11秒。其后,在38℃进行干燥,得到在聚乙烯醇吸附有碘并取向了的厚度18μm的偏振元件。拉伸主要在碘染色及硼酸处理的工序中进行,总拉伸倍率为5.85倍。所得的偏振元件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为41.07%,硼含有率为4.84质量%。
(偏振元件2的制作)
将硼吸附率为5.73质量%的厚度45μm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在21.5℃的纯水中浸渍79秒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2/2/100、包含1.0mM的碘的水溶液中在23℃浸渍151秒。其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2.5/4/100的水溶液中在60.8℃浸渍76秒。接下来,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3/5.5/100的水溶液中在45℃浸渍11秒。其后,在38℃进行干燥,得到在聚乙烯醇吸附有碘并取向了的厚度18μm的偏振元件。拉伸主要在碘染色及硼酸处理的工序中进行,总拉伸倍率为5.85倍。所得的偏振元件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为41.06%,硼含有率为4.62质量%。
(偏振元件3的制作)
将硼吸附率为5.71质量%的厚度45μm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在21.5℃的纯水中浸渍79秒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2/2/100、包含1.0mM的碘的水溶液中在23℃浸渍151秒。其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2.5/4/100的水溶液中在60.8℃浸渍76秒。接下来,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3/5.5/100的水溶液中在45℃浸渍11秒。其后,在38℃进行干燥,得到在聚乙烯醇吸附有碘并取向了的厚度18μm的偏振元件。拉伸主要在碘染色及硼酸处理的工序中进行,总拉伸倍率为5.85倍。所得的偏振元件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为40.96%,硼含有率为4.48质量%。
(偏振元件4的制作)
将硼吸附率为5.68质量%的厚度45μm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在21.5℃的纯水中浸渍79秒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2/2/100、包含1.0mM的碘的水溶液中在23℃浸渍151秒。其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2.5/4/100的水溶液中在60.8℃浸渍76秒。接下来,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3/5.5/100的水溶液中在45℃浸渍11秒。其后,在38℃进行干燥,得到在聚乙烯醇吸附有碘并取向了的厚度18μm的偏振元件。拉伸主要在碘染色及硼酸处理的工序中进行,总拉伸倍率为5.85倍。所得的偏振元件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为40.88%,硼含有率为4.35质量%。
(粘接剂用PVA溶液的制备)
将含有乙酰乙酰基的改性PVA系树脂(三菱CHEMICAL(株)制:Gohsenx Z-410)50g溶解于950g的纯水中,在90℃加热2小时后冷却到常温,得到粘接剂用PVA溶液。
(偏振板用粘接剂1的制备)
将所准备的粘接剂用PVA溶液、纯水、甲醇以使PVA浓度为3.0%、甲醇浓度为35%、脲浓度为0.5%的方式配合,得到偏振板用粘接剂1。
(偏振板用粘接剂2的制备)
将所准备的粘接剂用PVA溶液、纯水、甲醇以使PVA浓度为3.0%、甲醇浓度为5%、脲浓度为0.5%的方式配合,得到偏振板用粘接剂2。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皂化)
将市售的纤维素酰化物膜KC4UYW(Konica Minolta(株)制:膜厚40μm)在保持为55℃的1.5mol/L的NaOH水溶液(皂化液)中浸渍2分钟后,对膜进行水洗,其后,在25℃的0.05mol/L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渍30秒后,再在流水下穿过水洗浴30秒,使膜为中性的状态。此后,反复进行3次利用气刀的除水,去掉水后在70℃的干燥区滞留15秒而进行干燥,制作出进行了皂化处理的膜。
(偏振板1的制作)
在偏振元件1的两面,经由偏振板用粘接剂1,以使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在两面均为100nm的方式进行调整,使用辊贴合机贴合上文中制成的进行了皂化处理的纤维素酰化物膜后,在80℃干燥3分钟,得到两面带有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偏振板1。
(偏振板2的制作)
除了将偏振板1的偏振元件1替换为偏振元件2以外,与偏振板1的制作同样地制作出偏振板2。
(偏振板3的制作)
除了将偏振板1的偏振元件1替换为偏振元件3以外,与偏振板1的制作同样地制作出偏振板3。
(偏振板4的制作)
除了将偏振板3的偏振板用粘接剂1替换为偏振板用粘接剂2以外,与偏振板3的制作同样地制作出偏振板4。
(偏振板5的制作)
除了将偏振板2的偏振板用粘接剂1替换为偏振板用粘接剂2以外,与偏振板2的制作同样地制作出偏振板5。
(偏振板6的制作)
除了将偏振板1的偏振元件1替换为偏振元件4以外,与偏振板1的制作同样地制作出偏振板6。
(光学层叠体1的制作)
以日本特开2018-025765号公报的实施例为参考,在上文中制作的偏振板1的两面涂布丙烯酸系粘合剂(制造商:LINTEC(株)),由此制作出在两面具有厚度为25μm的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叠体1。
(光学层叠体2~6的制作)
除了将偏振板1替换为偏振板2~6以外,与光学层叠体1的制作同样地制作出光学层叠体2~6。
[高温耐久试验(105℃)]
将上文中制作的光学层叠体1~6分别裁割为50mm×100mm的大小,将两面的粘合剂层各自的表面贴合于无碱玻璃〔商品名“EAGLE XG”、Corning公司制〕,由此制作出评价样品。需要说明的是,在制作这些样品时,为了在贴合玻璃板前调整偏振元件的含水率,在温度20℃相对湿度40%的环境下将光学层叠体保管72小时。需要说明的是,在所有的样品中,测定保管经过66小时、69小时、72小时时的质量,没有变化。因而,可以视为光学层叠体1~6的含水率与本实验例中使用的72小时的保管环境的平衡含水率相同。在光学层叠体的含水率在某个保管环境中达到平衡时,可以将光学层叠体中的偏振板的含水率、偏振板中的偏振元件的含水率也同样地视为在该保管环境中达到平衡。另外,在偏振板中的偏振元件的含水率在某个保管环境中达到平衡时,可以将偏振板的含水率也同样地视为在该保管环境中达到平衡。
对该评价样品在温度50℃、压力5kgf/cm2(490.3kPa)下实施1小时高压釜处理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其后,测定透射率(初始值),在温度105℃的高温环境下保管,测定出168小时后的黄色指数。黄色指数的测定使用了将评价样品配置于镜面上并射入光时的反射色调的值。表1及表2中表示出黄色指数的测定值。
【表1】
【表2】
可知光学层叠体1~5由于黄色指数为50以下,因此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保管也可以抑制透射率的降低。
Claims (15)
1.一种偏振板,是具有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并取向而成的偏振元件、和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
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形成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硼吸附率为5.70质量%以上,
所述偏振元件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
2.一种偏振板,是具有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并取向而成的偏振元件、和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
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形成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硼吸附率为5.70质量%以上,
所述偏振板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偏振元件的硼的含有率为4.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其还具有将所述偏振元件与所述透明保护膜贴合的粘接剂层,
所述粘接剂层为水系粘接剂的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水系粘接剂的甲醇的浓度为1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水系粘接剂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粘接剂层的厚度为0.01μm以上且7μ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透明保护膜是从所述偏振元件侧起依次包含第1光学补偿层和第2光学补偿层的相位差膜,
所述偏振元件的吸收轴与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的慢轴大致正交,
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的慢轴与所述第2光学补偿层的慢轴大致平行,
所述第1光学补偿层和所述第2光学补偿层满足下述式(1)~(4):
80nm≤Re1(590)≤120nm (1)
20nm<Re1(590)≤60nm (2)
1<Nz1<2 (3)
-4<Nz2<-1 (4)。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偏振板用于图像显示装置,
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中,在所述偏振板的两面接触地设有固体层。
1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
图像显示单元、
在所述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表面层叠的第1粘合剂层、和
在所述第1粘合剂层的可视侧表面层叠的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还具有:
在所述偏振板的可视侧表面层叠的第2粘合剂层、和
在所述第2粘合剂层的可视侧表面层叠的透明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构件为玻璃板或透明树脂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构件为触控面板。
14.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是具有偏振元件和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所述制造方法具有:
含水率调整工序,以使所述偏振元件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的方式进行调整;以及
层叠工序,将所述偏振元件与所述透明保护膜层叠。
15.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是具有偏振元件和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所述制造方法具有:
含水率调整工序,以使所述偏振板的含水率为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平衡含水率以上、并且为温度20℃相对湿度50%的平衡含水率以下的方式进行调整;以及
层叠工序,将所述偏振元件与所述透明保护膜层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66181 | 2020-04-01 | ||
JP2020-066181 | 2020-04-01 | ||
JP2020204792A JP2021165826A (ja) | 2020-04-01 | 2020-12-10 | 偏光板及びその偏光板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
JP2020-204792 | 2020-12-1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95316A true CN113495316A (zh) | 2021-10-12 |
Family
ID=77997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41359.5A Pending CN113495316A (zh) | 2020-04-01 | 2021-03-30 | 偏振板及使用了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95316A (zh) |
-
2021
- 2021-03-30 CN CN202110341359.5A patent/CN113495316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04986A (zh) | 2022-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53440B2 (ja) |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20220130839A (ko) | 위상차층 부착 편광판 및 유기 el 표시 장치 | |
JP5069166B2 (ja) |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TWI793310B (zh) | 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 |
JP6712335B2 (ja) |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 |
KR102388437B1 (ko) | 광학 적층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그 광학 적층체를 사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 |
JP2021165826A (ja) | 偏光板及びその偏光板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 |
JP5199825B2 (ja) |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692652B (zh) | 光學積層體及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 | |
TWI802652B (zh) | 偏光板及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 |
JP7089093B2 (ja) |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09251326A (ja) |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TW202334723A (zh) | 光學積層體及圖像顯示裝置 | |
TW202401050A (zh) | 光學積層體及圖像顯示裝置 | |
TWI874629B (zh) | 偏光板及使用該偏光板的圖像顯示裝置 | |
CN113495316A (zh) | 偏振板及使用了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 |
JP7382450B2 (ja) |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KR20220019102A (ko) | 위상차층 및 하드 코트층 부착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 |
CN112505814B (zh) | 显示装置 | |
TW202243895A (zh) | 光學積層體、其製造方法及圖像顯示裝置 | |
JP2022145412A (ja) | 光学積層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KR20230109564A (ko) |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 |
KR20240035512A (ko) | 편광 소자,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 |
TW202334345A (zh) | 光學積層體及圖像顯示裝置 | |
TW202313344A (zh) | 附相位差層之偏光板及使用其之圖像顯示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