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8624B - 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78624B CN113478624B CN202110889762.1A CN202110889762A CN113478624B CN 113478624 B CN113478624 B CN 113478624B CN 202110889762 A CN202110889762 A CN 202110889762A CN 113478624 B CN113478624 B CN 1134786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ture block
- block
- fixing plate
- blocks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20 ply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41 toughen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22—Moulds for making units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i.e. units each comprising an important section of at least two limiting planes of a room or space, e.g. cells; Moulds for making prefabricated stair 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所述侧边模具包括至少两个卡块,卡块外侧均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侧边模具使用方法包括步骤:在预制叠合板生产前,根据预制叠合板外伸钢筋的间距确定所需要向上滑动的卡块位置;将卡块滑动到指定位置后,将卡块固定在固定板上;该侧边模具能够循环使用,极大的节省了叠合板生产的材料成本,间接的降低了工程建造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该侧边模具的使用方法方便快捷,环保性能好,对于绿色建筑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叠合板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构件类型,在住宅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等结构形式中都有采用。现有技术中,预制叠合板的生产过程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随着国家正在逐步推进绿色环保和“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使得叠合板的生产缺陷更需要积极解决。现有技术的叠合板生产所用的侧边模具都是一次性使用,用完之后只能报废,无法重复使用,而叠合板生产所用的模具均为钢制模具,一次用完后只能扔掉,这大大造成了钢材的浪费,同时这些模具的销毁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小的破坏和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叠合板生产所用的侧边模具为一次性使用,用完之后只能报废,无法重复使用,而叠合板生产所用的模具均为钢制模具,一次用完后只能扔掉,导致大大造成了钢材的浪费,同时这些模具的销毁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等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所述侧边模具包括至少两个卡块,所述卡块外侧均固定连接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卡块左侧或右侧设置卡块凹槽,另一侧设置卡块凸起。
优选的,所述卡块外侧设置高强螺栓,所述卡块通过所述高强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侧面设置位于所述高强螺栓处的、竖向的条状通孔,所述高强螺栓伸入所述条状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劲肋,所述加劲肋连接在相邻所述卡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加劲肋的左侧或右侧设置加强凸起,另一侧设置加强凹槽。
优选的,所述加劲肋外侧连接加强板。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本发明一个方面所述的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预制叠合板生产前,根据所述预制叠合板外伸钢筋的间距确定所需要向上滑动的所述卡块位置;
将所述卡块滑动到指定位置后,将所述卡块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优选地,将所述卡块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后,将所述钢筋下面的空隙用密封条封堵。
优选地,再次使用所述侧边模具时,将所述卡块滑动复位,再所述预制叠合板外伸钢筋的间距确定所需要向上滑动的所述卡块位置。
本发明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及其使用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叠合板生产所用的侧边模具为一次性使用,用完之后只能报废,无法重复使用,而叠合板生产所用的模具均为钢制模具,一次用完后只能扔掉,导致大大造成了钢材的浪费,同时这些模具的销毁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等问题;该侧边模具能够循环使用,极大的节省了叠合板生产的材料成本,间接的降低了工程建造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该侧边模具的使用方法方便快捷,环保性能好,对于绿色建筑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正立面图;
图2为图1的A-A断面图。
图3为图1的B-B断面图。
图4为卡块正立面图;
图5为图4的C-C断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俯视图;
图7为固定板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为卡块,101为卡块凹槽,102为卡块凸起,2为固定板,3为高强螺栓,4为加劲肋,5为加强板,6为通孔,7为预制叠合板,8为钢筋,9为高强螺母,10为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所述侧边模具包括至少两个卡块1,所述卡块1外侧均固定连接固定板2。
而且,所述卡块1横向均匀分布。
而且,所述卡块1为矩形块状。
而且,所述卡块1为矩形钢块。
如图5,而且,所述卡块1左侧或右侧设置卡块凹槽101,另一侧设置卡块凸起102。
而且,相邻所述卡块1的所述卡块凸起102连接固定在相邻所述卡块1的所述卡块凹槽101内。
而且,所述卡块凹槽101为矩形槽,所述卡块凸起102为矩形凸起。
而且,所述卡块凹槽101为梯形槽,所述卡块凸起102为梯形凸起。
而且,所述卡块凹槽101为等腰梯形槽,所述卡块凸起102为等腰梯形凸起。
而且,所述固定板2为矩形板。
而且,所述固定板2为矩形钢板。
如图4和图6,而且,所述卡块1外侧设置高强螺栓3,所述卡块1通过所述高强螺栓3固定连接固定板2。
而且,所述高强螺栓3设置在所述卡块1外侧中间位置。
而且,所述固定板2侧面设置位于所述高强螺栓3处的、竖向的条状通孔6,所述高强螺栓3伸入所述条状通孔6内。
而且,所述条状通孔6为矩形条状孔。
而且,所述条状通孔6的上侧边为向上凸起的弧形边,例如半圆形边,所述条状通孔6的下侧边为向下凸起的弧形边,例如半圆形边。
如图3,而且,所述高强螺栓3连接高强螺母9。
如图7,而且,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劲肋4,所述加劲肋4连接在相邻所述卡块1之间。
而且,加劲肋4为矩形。
而且,所述加劲肋4均匀分布。
而且,所述加劲肋4的左侧或右侧设置加强凸起,另一侧设置加强凹槽,所述加强凸起伸入一侧相邻所述卡块1的所述卡块凹槽101内,另一侧相邻所述卡块1的所述卡块凸起102伸入所述加强凹槽内。
而且,当所述卡块凹槽101为矩形槽,所述卡块凸起102为矩形凸起时,所述加强凹槽为矩形槽,所述加强凸起为矩形凸起。
而且,当所述卡块凹槽101为梯形槽,所述卡块凸起102为梯形凸起时,所述加强凹槽为梯形槽,所述加强凸起为梯形凸起。
而且,当所述卡块凹槽101为等腰梯形槽,所述卡块凸起102为等腰梯形凸起时,所述加强凹槽为等腰梯形槽,所述加强凸起为等腰梯形凸起。
如图2,而且,所述加劲肋4外侧连接加强板5。
而且,加强板5为钢板。
而且,所述加强板5为三角形。
而且,所述加劲肋4外侧连接所述加强板5的直角边。
实施例2
如图3,实施例1的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预制叠合板7生产前,根据所述预制叠合板7外伸钢筋8的间距确定所需要向上滑动的所述卡块1位置;
将所述卡块1滑动到指定位置后,将所述卡块1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上。
如图3,而且,将所述卡块1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上后,将所述钢筋8下面的空隙用密封条10封堵。
而且,将所述密封条10采用橡胶条。
而且,将所述钢筋8下面的空隙用密封条10封堵后,进行所述预制叠合板7的所述钢筋8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而且,进行所述预制叠合板7的所述钢筋8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养护。
而且,进行养护后,拆除所述侧边模具。
而且,再次使用所述侧边模具时,将所述卡块1滑动复位,再所述预制叠合板7外伸钢筋8的间距确定所需要向上滑动的所述卡块1位置。
如图4和图6,而且,将所述卡块1外侧设置高强螺栓3,将所述卡块1通过所述高强螺栓3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上。
而且,将所述固定板2侧面设置位于所述高强螺栓3处的、竖向的条状通孔6,将所述高强螺栓3伸入所述条状通孔6内,通过所述高强螺栓3再所述条状通孔6内滑动,实现向上滑动所述卡块1。
而且,将所述高强螺栓3连接高强螺母9,实现固定滑动后的所述卡块1。
如图5,而且,将所述卡块1左侧或右侧设置卡块凹槽101,另一侧设置卡块凸起102,将相邻所述卡块1的所述卡块凸起102设置在相邻所述卡块1的所述卡块凹槽101内,实现相邻所述卡块1的连接固定。这样,当两个所述卡块1之间紧密相邻时,该两卡块1通过二者卡块凹槽101和卡块凸起102的匹配连接,实现该两卡块1之间的稳定牢固连接,且有利于该两卡块1的滑动。
如图7,而且,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劲肋4,所述加劲肋4连接在两侧相邻所述卡块1之间。这样,当两个所述卡块1之间并非紧密相邻时,例如二者之间存在不需要向上滑动的其他卡块1时,该两个需要向上滑动的相邻卡块1之间可以通过加劲肋4实现稳固加强连接。
而且,将所述加劲肋4的左侧或右侧设置加强凸起,另一侧设置加强凹槽,将所述加强凸起伸入一侧相邻所述卡块1的所述卡块凹槽101内,另一侧相邻所述卡块1的所述卡块凸起102伸入所述加强凹槽内。这样,通过所述加劲肋4的加强凹槽与一侧相邻卡块1的卡块凸起102、加强凸起与另一侧相邻卡块1的卡块凹槽101的连接固定,实现需要向上滑动的相邻卡块1之间通过加劲肋4的稳固加强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卡块1可以为方形条状。固定板2用于固定卡块1,实现加强侧边模具的牢固性。所有卡块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卡块1可以为高强度钢块,也可以为高强度合金块,也可以时高强度钢化玻璃块。卡块1高度可以为100mm,截面可以为正方形,截面正方形的边长可以为10mm。卡块凹槽101可以设置在截面的左侧或右侧,卡块凸起102可以设置在截面的右侧或左侧。卡块凹槽101的深度可以为1mm,卡块凸起102的高度可以为1mm。卡块凹槽101的侧面和底面、卡块凸起102的侧面和底面均为光滑面。相邻的两个卡块1可以通过卡块凸起102伸入到卡块凹槽101内相互卡在一起,并且可以上下相互滑动,卡合连接后的卡块1通过固定板2紧固在一起。固定板2厚度可以为10mm,通孔6间距可以为10mm,通孔2的竖向长度可以为35mm,宽度可以为4mm。加劲肋4的间距可以为200mm,加劲肋4与加强板5焊接连接,卡块1可以通过加劲肋4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固定板2内。加劲肋4的左右两侧也可以分别设置加强凹槽和加强凸起,与卡块1的左右两侧的卡块凸起102和卡块凹槽101匹配组合连接。加劲肋4可以焊接连接在固定板2上。其中,左右侧分别指图4的左右侧,前侧指图4垂直纸面朝外的一侧。
上述实施例的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为可以循环利用的一种生产预制叠合板7的侧边模具,该模具是由多个大小形状一样的长条形卡块1组合起来,再通过一块固定板2将其固定而成。生产预制叠合板7时,根据预制叠合板7外伸钢筋8的具体间距,确定好需要滑动的卡块1,通过上移卡块1,给外伸钢筋8空出间隙,这样就根据预制叠合板7的出筋形成一个“量身定做”的侧模。当再次使用时,将原来移动的卡块1复位,再根据相应预制叠合板7的出筋确定好需要移动的卡块1即可。这种侧边模具原则上只要模具材料不损坏,就可以无限次循环使用,极大的节省了预制叠合板7生产的材料成本,节约了大量的钢材,对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所述侧边模具包括至少两个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外侧均固定连接固定板;
所述卡块左侧或右侧设置卡块凹槽,另一侧设置卡块凸起;
所述卡块外侧设置高强螺栓,所述卡块通过所述高强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侧面设置位于所述高强螺栓处的、竖向的条状通孔,所述高强螺栓伸入所述条状通孔内;
在预制叠合板生产前,根据所述预制叠合板外伸钢筋的间距确定所需要向上滑动的所述卡块位置;
将所述固定板侧面设置位于所述高强螺栓处的、竖向的条状通孔,将所述高强螺栓伸入所述条状通孔内,通过所述高强螺栓再所述条状通孔内滑动,实现向上滑动所述卡块;
将所述卡块滑动到指定位置后,将所述卡块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将所述卡块左侧或右侧设置卡块凹槽,另一侧设置卡块凸起,将相邻所述卡块的所述卡块凸起设置在相邻所述卡块的所述卡块凹槽内,实现相邻所述卡块的连接固定;当两个所述卡块之间紧密相邻时,该两卡块通过二者卡块凹槽和卡块凸起的匹配连接,实现该两卡块之间的连接和该两卡块的滑动;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劲肋,所述加劲肋连接在两侧相邻所述卡块之间;当两个所述卡块之间并非紧密相邻、二者之间存在不需要向上滑动的其他卡块时,该两个需要向上滑动的相邻卡块之间通过加劲肋实现连接;
将所述卡块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后,将所述钢筋下面的空隙用密封条封堵;
再次使用所述侧边模具时,将所述卡块滑动复位,再所述预制叠合板外伸钢筋的间距确定所需要向上滑动的所述卡块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89762.1A CN113478624B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89762.1A CN113478624B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78624A CN113478624A (zh) | 2021-10-08 |
CN113478624B true CN113478624B (zh) | 2022-09-16 |
Family
ID=77945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89762.1A Active CN113478624B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7862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88150A1 (fr) * | 2005-07-08 | 2007-01-12 | Fehr Sa | Element de cadre de moule pour le coffrage d'un panneau a base d'un melange hydraulique, plaque pour la realisation d'un tel element et moule comportant un cadre defini par un tel element |
CN109624037A (zh) * | 2018-12-27 | 2019-04-16 | 浙江大经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阳台板预制模具 |
CN211806841U (zh) * | 2019-12-30 | 2020-10-30 | 浙江鸿翔远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预制板浇筑用模具 |
CN212002208U (zh) * | 2019-12-29 | 2020-11-24 | 中建铝新材料河南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叠合板铝模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65563B1 (ko) * | 2012-02-16 | 2012-07-16 | 허재봉 |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용 가변형 강재형틀 |
CN213829513U (zh) * | 2020-10-12 | 2021-07-30 | 上海蕉城建筑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模的堵浆装置 |
-
2021
- 2021-08-04 CN CN202110889762.1A patent/CN1134786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88150A1 (fr) * | 2005-07-08 | 2007-01-12 | Fehr Sa | Element de cadre de moule pour le coffrage d'un panneau a base d'un melange hydraulique, plaque pour la realisation d'un tel element et moule comportant un cadre defini par un tel element |
CN109624037A (zh) * | 2018-12-27 | 2019-04-16 | 浙江大经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阳台板预制模具 |
CN212002208U (zh) * | 2019-12-29 | 2020-11-24 | 中建铝新材料河南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叠合板铝模具 |
CN211806841U (zh) * | 2019-12-30 | 2020-10-30 | 浙江鸿翔远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预制板浇筑用模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78624A (zh) | 2021-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0448085Y1 (ko) | 거푸집패널 조립식 프레임 | |
CN113478624B (zh) | 一种可循环用于生产叠合板的侧边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1649434U (zh) | 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 | |
CN207920061U (zh) | 一种复合模板 | |
CN104790658B (zh) |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注的内角加固系统 | |
CN207553582U (zh) | 一种建筑模板 | |
CN113107189B (zh) | 一种铝模板结构 | |
KR200462050Y1 (ko) | 거푸집 판넬 | |
CN104763146B (zh) | 一种新型角模板系统 | |
CN211899665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建筑模板 | |
CN212336707U (zh) | 装配式新型建筑模板 | |
CN211200431U (zh) | 一种新型钢混复合圆沉井 | |
CN209907927U (zh) | 一种快速安拆的装配式梁柱节点封模体系 | |
JP3184926B2 (ja) | 建築型枠用の合成樹脂製単位枠 | |
CN218776823U (zh) |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模具 | |
CN217680538U (zh) | 快速紧固夹具及具有该快速夹具的榀对撑支架 | |
CN213597020U (zh) | 柱墩铝模板 | |
CN216196597U (zh) | 一种腋角部位定型模板 | |
CN217268811U (zh) | 一种易于拼装的内角模板 | |
CN221052889U (zh) | 一种可重复使用卯榫抽取式预留变形缝嵌缝器 | |
CN215760455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的一体式浇筑成型结构 | |
KR102770203B1 (ko) | 하부판 탈착이 가능한 강재거푸집 보 | |
CN218029228U (zh) | 一种用于高低跨结构及门槛的组合式钢坡道 | |
CN209891714U (zh) | 双t板与梁构件之间的连接模板 | |
CN220550857U (zh) | 一种模块化现浇混凝土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2 Address after: No. 11, Fushun Road, North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TENGYUAN DESIGN STUDIO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9th floor, building 2, 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dustrial Park (Qingdao), 78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TENGYUAN DESIGN STUDIO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