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空调防热憋死方案存在更改结构影响美观或者吹冷风且费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空调器制热舒适性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彼此独立的室内循环模块及制热出风模块;所述室内循环模块包括第一风机、第一进风格栅、第一出风口,所述制热出风模块包括第二风机、第二进风格栅、第二出风口;所述室内循环模块与所述制热出风模块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可开闭的内风道;所述方法包括:若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则判断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风机启动,所述第二进风格栅、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启,所述内风道关闭;若是,则开启热风落地模式;在所述热风落地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启动,所述第一进风格栅、所述第二进风格栅、所述内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启,所述第一出风口关闭。
本发明新增室内循环模块,能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进入热风落地模式,当室内环境温度较低时,运行热风落地模式,该模式在不浪费空调制热能力的前提下,可以略微降低空调出风温度,使热风更易落地,改善空调制热均匀性,提高用户舒适性。
可选地,所述室内循环模块还包括与室外连通的可开闭的新风入口,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否,则开启新风模式;在所述新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机启动,所述新风入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开启,所述内风道、所述第一进风格栅关闭。
本发明启动新风模式,可以将室外空气引入,提供新鲜空气,降低室内CO2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提高用户舒适性。
可选地,所述开启热风落地模式,包括:若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调整目标出风温度至固定值;若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调整目标出风温度为固定差值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和,所述固定差值为所述固定值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差。
本发明可以对空调器的目标出风温度进行控制,从而避免用户吹到冷风,提高用户舒适性。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当前出风温度高于所述目标出风温度,则执行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操作:提高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提高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降低压缩机频率。
本发明可以通过控制风机转速及压缩机频率调整出风温度,提高用户舒适性。
可选地,所述执行调整操作的步骤,包括:提高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若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提高至最大值,则提高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若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提高至最大值,则降低压缩机频率。
本发明限定了风机转速及压缩机频率的调整顺序,避免出风忽冷忽热,更快地调整出风温度,且可以保证足够的制热量,提高用户舒适性。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当前出风温度低于所述目标出风温度,则执行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操作:降低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降低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提高压缩机频率。
本发明可以通过控制风机转速及压缩机频率调整出风温度,提高用户舒适性。
可选地,所述执行调整操作的步骤,包括:提高压缩机频率;若所述压缩机频率提高至最大值,则降低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若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降低至关闭,则降低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
本发明限定了风机转速及压缩机频率的调整顺序,避免出风忽冷忽热,以及尽量降低制热量减小程度,提高用户舒适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空调器制热舒适性的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彼此独立的室内循环模块及制热出风模块;所述室内循环模块包括第一风机、第一进风格栅、第一出风口,所述制热出风模块包括第二风机、第二进风格栅、第二出风口;所述室内循环模块与所述制热出风模块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可开闭的内风道;所述装置包括:温度判断模块,用于若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则判断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风机启动,所述第二进风格栅、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启,所述内风道关闭;出风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开启热风落地模式;在所述热风落地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启动,所述第一进风格栅、所述第二进风格栅、所述内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启,所述第一出风口关闭。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控制器、彼此独立的室内循环模块及制热出风模块;所述室内循环模块包括第一风机、第一进风格栅、第一出风口;所述制热出风模块包括第二风机、第二进风格栅、第二出风口;所述室内循环模块与所述制热出风模块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可开闭的内风道;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可选地,所述室内循环模块还包括与室外连通的可开闭的新风入口。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提高空调制热舒适性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提高空调制热舒适性的控制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上述提高空调制热舒适性的控制方法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热空气向上浮、冷空气向下沉的原理,在空调器中增加室内循环模块,并匹配制热舒适性控制逻辑,减少房间垂直温差,提高用户舒适性体验。
热空气向上浮,冷空气向下沉原理:阿基米德数Ar(浮力和惯性力之比):
Ar=(g×l×ΔT)/(V2×T)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m/s2;l为特征长度,可视为房间高度,单位m;△T为送风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差,单位K;V为送风速度,单位m/s;T为室内环境温度,单位K。
当Ar大于0时,即△T大于0时,为热空气向上浮,相反则为冷空气向下沉。根据以上原理,本发明实施例增加室内循环模块,并匹配制热舒适性控制逻辑。
参见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左侧的室内循环模块以及右侧的制热出风模块。该制热出风模块可以是空调器原有的内机模块。室内循环模块与制热出风模块彼此独立,两者之间设置有隔板。需要说明的是,该室内循环模块不具备制热功能,例如不包括室内机换热器。
如图1所示,室内循环模块包括第一进风格栅1、第一出风口2、第一风机3以及可开闭的新风入口8,制热出风模块包括第二风机5、第二进风格栅6及第二出风口7,在上述隔板设置有可开闭的内风道4。
可选地,上述新风入口8设置于室内循环模块的背板上,通过管道与室外空间连接。上述第一进风格栅1、第二进风格栅6可以齐平设置,上述第一出风口2、第二出风口7可以齐平设置。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提高空调制热舒适性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上述方法包括:
S202,若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则判断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则执行S204;若否,则执行S206。
在制热模式下,第二风机5启动,第二进风格栅6、第二出风口7开启,内风道4关闭,即仅开启了制热出风模块,而未开启室内循环模块,与空调器常规制热模式下各部件的运行状态相同。空气经第二进风格栅6进入,流经第二风机5,通过第二出风口7流出。
若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表明当前制热需求较高,需尽快提升室内环境温度,因此可以执行热风落地模式,以改善空调器制热均匀性;若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制热需求相对于前述情况较低,由原有的制热出风模块继续执行制热功能,由室内循环模块执行换气功能,因此可以执行新风模式,以将室外新鲜空气换进室内,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S204,开启热风落地模式。
在热风落地模式下,第一风机3、第二风机5启动,第一进风格栅2、第二进风格栅6、内风道4、第一出风口2开启,第二出风口7关闭。空气经过两个流路通过空调器:(1)空气经第一进风格栅2进入,受到第一风机3排送,通过内风道4进入制热出风模块,再受到第二风机5排送,通过第二出风口7流出;(2)空气经第二进风格栅6进入,受到第二风机5排送,通过第二出风口7流出。
在第(2)流路中空气经第二进风格栅6进入后,先被换热器加热升温,然后流经第二风机5被加速排出;在第(1)流路汇总空气经第一进风格栅1进入后,无加热过程,即室内冷空气可以直接由室内循环模块进入制热出风模块,与第二风机5处已被换热器加热升温的空气混合,从而略微降低空调出风温度,使空调器吹出的热风更易落地,且不浪费空调器的制热能力。
现有空调器可以通过降低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以降低空调器整体制热能力,达到降低出风温度的目的,然而此情况下空调器的制热效率是降低的,影响室内环境温度的提高速度,用户使用舒适性差。而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增加了室内循环模块,可以额外将部分室内冷空气引入,与经过换热器加热后的热空气混合,换热器无需降低换热能力,既能够不浪费空调制热能力,又能够略微降低空调出风温度,即空调器输出的风量增大且温度降低,但携带的热量未减小,从而在不降低制热速度的前提下使热风更易落地,改善空调制热均匀性,提高用户舒适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空调器制热舒适性的控制方法,空调器新增室内循环模块,能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进入热风落地模式,当室内环境温度较低时,运行热风落地模式,该模式在不浪费空调制热能力的前提下,可以略微降低空调出风温度,使热风更易落地,改善空调制热均匀性,提高用户舒适性。
当室内环境温度较高时,则可以运行新风模式,该模式将室外新鲜空气换进室内,基于此,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6,开启新风模式。
在新风模式下,第一风机3启动,新风入口8、第一出风口2开启,内风道4、第一进风格栅1关闭。室外新鲜空气通过管道经新风入口8进入室内循环模块,受到第一风机3排送,通过第一出风口2流出。室内循环模块不再驱动室内空气循环,而是将室外空气引入,可以提供新鲜空气,降低室内CO2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提高用户舒适性。
在新风模式下,上述制热出风模块可以正常运行或者关闭,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由于室内循环系统引入了额外的室内冷空气进入空调器,为了避免用户吹到冷风,可以对空调器的目标出风温度进行控制。基于此,上述热风落地模式下,可按照以下方式控制目标出风温度:
(1)若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调整目标出风温度至固定值。该第二温度阈值例如为3℃,固定值例如为38℃(比人体温度高1℃)。当内环<3℃时,控制出风温度T出风=38℃。
(2)若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调整目标出风温度为固定差值与室内环境温度之和,固定差值为固定值与第一温度阈值的差。该第一温度阈值例如为10℃,固定差值例如为35℃。当10℃>内环≥3℃时,控制出风温度T出风=T内环+35℃。
在热风落地模式下,确定上述目标出风温度后,若实际的出风温度与目标出风温度不一致,则可以相应进行调整。其中,出风温度与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之间关系如下:
T出风=(k1·R1·T内环+k2·R2·T内盘)/(k1·R1+k2·R2)
其中,R1、R2分别为第一风机、第二风机转速,k1、k2分别为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的风量修正系数(风机风量和转速成正比),T内环为室内环境温度,T内盘为室内机盘管温度。
若当前出风温度高于目标出风温度,则执行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操作:提高第一风机的转速、提高第二风机的转速、降低压缩机频率。其中,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转速提高,则进入空调器的室内冷空气增加,可以降低出风温度;压缩机频率降低则可以降低制热能力,从而也可以降低出风温度。上述各调整操作也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按一定顺序依次执行。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上述执行调整操作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执行:
首先,提高第一风机的转速。可每分钟检测及判定一次当前出风温度,以及每分钟按固定转速值a(例如20r/min)提高转速。
其次,若第一风机的转速提高至最大值,则提高第二风机的转速。由于第一风机的噪音较小,首先提高第一风机转速,可以降低转速提高造成的噪声。在第一风机的转速提高至最大值后再提高第二风机的转速。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转速均采用微调方式逐渐提高,可以避免出风忽冷忽热影响用户体验。
然后,若第二风机的转速提高至最大值,则降低压缩机频率。可每分钟检测及判定一次当前出风温度,以及每分钟按固定频率值bHz降低频率。相对于降低压缩机频率对出风温度的影响,上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转速调整对出风温度的影响更加迅速直接,可以更快地调整出风温度,且可以保证足够的制热量。
若当前出风温度低于目标出风温度,则执行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操作:降低第一风机的转速、降低第二风机的转速、提高压缩机频率。其中,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转速降低,则进入空调器的室内冷空气减少,可以提高出风温度;压缩机频率升高则可以提高制热能力,从而也可以提高出风温度。上述各调整操作也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按一定顺序依次执行。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上述执行调整操作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执行:
首先,提高压缩机频率。可每分钟检测及判定一次当前出风温度,以及每分钟按固定频率值bHz提高频率。在当前出风温度低于目标出风温度时,可以先提高压缩机频率,从而从根源上提高空调器的制热能力,有利于尽快达到用户的预期制热目标。
其次,若压缩机频率提高至最大值,则降低第一风机的转速。降低第一风机的转速,可以减少混合至制热出风模块的冷空气,从而提高出风温度。此情况下,采用微调方式逐渐降低风机转速,避免直接关闭风机导致的出风温度突然上升,避免出风忽冷忽热影响用户体验。
然后,若第一风机的转速降低至关闭,则降低第二风机的转速。降低第二风机的转速,可以降低流经换热器的空气的流速,换热时间更长,则出风温度更高。相对于第一风机降速及关闭,第二风机降速对出风携带的制热量减小更明显,其转速越小则出风携带的制热量越小,因此优先降低第一风机转速,第一风机关闭后再降低第二风机转速,可以尽量降低制热量减小程度,有利于尽快达到用户的预期制热目标。
参见图3所示的一种提高空调制热舒适性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301,运行制热模式。
S302,开启第二风机、第二出风口、第二进风格栅。
此时空调器运行于常规制热模式。
S303,判断室内环境温度是否低于10℃。若是,则执行S304;若否,则执行S310。
S304,运行热风落地模式。
S305,打开第一进风格栅、第一风机、内风道。
通过室内循环模块,将室内冷空气与空调制热产生的热空气混合后再吹出,在不浪费空调制热能力的前提下,略微降低空调出风温度,使热风更易落地,改善空调制热均匀性,提高用户舒适性。
S306,控制空调出风温度T出风=(k1·R1·T内环+k2·R2·T内盘)/(k1·R1+k2·R2)。
S307,判断室内环境温度是否低于3℃。若是,则执行S308;若否,则执行S309。
S308,控制出风温度T出风=38℃。
S309,控制出风温度T出风=T内环+35℃。
S310,运行新风模式。
S311,打开第一出风口1、第一风机、新风入口,关闭第一进风格栅及内风道。将室外新鲜空气换进室内,降低室内CO2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提高用户舒适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选择新风模式或热风落地模式的热舒适性控制方法,空调器新增室内循环模块,能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判断进入模式,当室内环境温度较低时,运行热风落地模式,该模式在不浪费空调制热能力的前提下,略微降低空调出风温度,使热风更易落地,改善空调制热均匀性,提高用户舒适性;当室内环境温度较高时,运行新风模式,该模式将室外新鲜空气换进室内,降低室内CO2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提高用户舒适性。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提高空调制热舒适性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空调器包括彼此独立的室内循环模块及制热出风模块;所述室内循环模块包括第一风机、第一进风格栅、第一出风口,所述制热出风模块包括第二风机、第二进风格栅、第二出风口;所述室内循环模块与所述制热出风模块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可开闭的内风道;所述装置包括:
温度判断模块401,用于若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则判断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风机启动,所述第二进风格栅、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启,所述内风道关闭;
出风控制模块402,用于若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开启热风落地模式;在所述热风落地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启动,所述第一进风格栅、所述第二进风格栅、所述内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启,所述第一出风口关闭。
本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空调器制热舒适性的控制装置,空调器新增室内循环模块,能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判断是否进入热风落地模式,当室内环境温度较低时,运行热风落地模式,该模式在不浪费空调制热能力的前提下,可以略微降低空调出风温度,使热风更易落地,改善空调制热均匀性,提高用户舒适性。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控制模块402还用于:若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开启新风模式;在所述新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机启动,所述新风入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开启,所述内风道、所述第一进风格栅关闭。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控制模块402,具体用于:若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调整目标出风温度至固定值;若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调整目标出风温度为固定差值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和,所述固定差值为所述固定值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差。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控制模块402,具体用于:若当前出风温度高于所述目标出风温度,则执行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操作:提高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提高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降低压缩机频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控制模块402,具体用于:提高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若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提高至最大值,则提高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若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提高至最大值,则降低压缩机频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控制模块402,具体用于:若当前出风温度低于所述目标出风温度,则执行以下至少一项调整操作:降低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降低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提高压缩机频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控制模块402,具体用于:提高压缩机频率;若所述压缩机频率提高至最大值,则降低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若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降低至关闭,则降低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控制器、彼此独立的室内循环模块及制热出风模块;所述室内循环模块包括第一风机、第一进风格栅、第一出风口;所述制热出风模块包括第二风机、第二进风格栅、第二出风口;所述室内循环模块与所述制热出风模块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可开闭的内风道;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内循环模块还包括与室外连通的可开闭的新风入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度来指令控制装置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盘、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提高空调制热舒适性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而言,由于其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提高空调制热舒适性的控制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