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9914A -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59914A CN113459914A CN202110853057.6A CN202110853057A CN113459914A CN 113459914 A CN113459914 A CN 113459914A CN 202110853057 A CN202110853057 A CN 202110853057A CN 113459914 A CN113459914 A CN 1134599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rest
- air pump
- air
- sealed
- but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88—Head-res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abnormal g-forces, e.g.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r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座椅和调节机构,座椅包括头枕及头枕骨架,头枕骨架设置在头枕内,调节机构设置在头枕骨架上,且用于调节头枕与人体头部的距离;调节机构包括密封气腔和电动气泵,密封气腔套设在头枕骨架上,且头枕骨架上设有与密封气腔连通的充气孔;电动气泵设有气泵出气管和气泵进气口,气泵出气管与头枕骨架连接,并经由充气孔与密封气腔连通;电动气泵与车身电源电连接,以使得电动气泵在车身电源的控制下调节密封气腔的容量大小。本发明主要通过调节头枕与人体头部之间的距离,使得乘坐人员能够得到更满意的舒适感,同时还能够避免车体在急刹等情况时,本发明的头枕能够更好的对人体头部起到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重要的部件,座椅满足人们的乘坐和姿势调节,头枕为保护头部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头枕离头部越远,不利于被追尾时保护头部。现有座椅的组成部分包括坐垫、靠背和头枕,头枕与头部距离一般不可调节,舒适性较差。且人的头部会前后移动,当往前移动较多时,头枕与头距离远,安全性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有效调节汽车座椅的头枕与人体头部距离的调节装置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通过距离感应器实现在头枕内部充气量多少自动保持头枕表面与头部距离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座椅和调节机构,所述座椅包括头枕及头枕骨架,所述头枕骨架设置在所述头枕内,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头枕骨架上,且用于调节所述头枕与人体头部的距离;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密封气腔和电动气泵,所述密封气腔套设在所述头枕骨架上,且所述头枕骨架上设有与所述密封气腔连通的充气孔;所述电动气泵设有气泵出气管和气泵进气口,所述气泵出气管与所述头枕骨架连接,并经由所述充气孔与所述密封气腔连通;
所述电动气泵与车身电源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动气泵在所述车身电源的控制下调节所述密封气腔的容量大小。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所述头枕骨架为中空的U形管结构,所述气泵出气管与所述头枕骨架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充气孔设置在靠近所述气泵出气管的管道上。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所述密封气腔包括气腔壳,所述气腔壳由多个硬面和一个变形软面组成,且所述变形软面正对于人体头部。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所述密封气腔的内部还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在面向所述变形软面的硬面上。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柱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变形软面的端部设有弹性垫。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所述电动气泵的内部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防止所述密封气腔中的气体回流并溢出。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所述头枕包括发泡,所述发泡包覆在所述头枕骨架和所述密封气腔上。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距离调节按钮,所述距离调节按钮设置在所述头枕的外侧,且通过导线与所述车身电源和电动气泵串联,所述距离调节按钮上设有充气按钮,所述充气按钮能够与所述车身电源和电动气泵构成闭合回路。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所述距离调节按钮上还设有放气按钮,所述放气按钮与所述密封气腔连通,且按压所述放气按钮,能够使得所述密封气腔内的气体沿着所述放气按钮排出。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所述距离调节按钮的导线沿着所述头枕骨架的另一端伸出,且导线伸出所述头枕骨架的位置处密封。
本发明所公开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主要针对座椅的头枕部,通过调节头枕与人体头部之间的距离,使得乘坐人员能够得到更满意的舒适感,同时还能够避免车体在急刹等情况时,本发明的头枕能够更好的对人体头部起到保护作用。其主要的调节方式则是通过电动气泵与密封气腔的充气与放气,配合面对人体头部的变形软面来达到调节人体头部与座椅头枕之间的距离。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汽车座椅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的剖视图(一);
图3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的剖视图(二);
图4为本发明所公开的距离调节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椅;2-头枕;21-头枕骨架;22-发泡;23-充气孔;3-密封气腔;31-支撑柱;32-变形软面;33-硬面;4-电动气泵;41-气泵出气管;42-气泵进气口;5-距离调节按钮;51-充气按钮;52-放气按钮;6-车身电源;7-导线;8-距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座椅1和调节机构,所述座椅1包括头枕2及头枕骨架21,所述头枕骨架21设置在所述头枕2内,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头枕骨架21上,且用于调节所述头枕2与人体头部的距离。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密封气腔3和电动气泵4,所述密封气腔3套设在所述头枕骨架21上,且所述头枕骨架21上设有与所述密封气腔3连通的充气孔23;所述电动气泵4设有气泵出气管41和气泵进气口42,所述气泵出气管41与所述头枕骨架21连接,并经由所述充气孔23与所述密封气腔3连通。所述电动气泵4与车身电源6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动气泵4在所述车身电源6的控制下调节所述密封气腔3的容量大小。
本发明所公开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主要针对座椅1的头枕2部,通过调节头枕2与人体头部之间的距离,使得乘坐人员能够得到更满意的舒适感,同时还能够避免车体在急刹等情况时,本发明的头枕2能够更好的对人体头部起到保护作用。其主要的调节方式则是通过电动气泵4与密封气腔3的充气与放气,配合面对人体头部的变形软面32来达到调节人体头部与座椅1头枕2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头枕骨架21为中空的U形管结构,所述气泵出气管41与所述头枕骨架21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充气孔23设置在靠近所述气泵出气管41的管道上。头枕骨架2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U形结构,传统的头枕骨架21不同点在于,本发明的头枕骨架21为中空结构,结合充气孔23,使得密封气腔3与电动气泵4形成气体流动通道。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气腔3包括气腔壳,所述气腔壳由多个硬面33和一个变形软面32组成,且所述变形软面32正对于人体头部。在实施时,本发明主要是针对调节头枕2与人体头部之间的距离,在电动气泵4对密封气腔3充气的过程中,应当是仅正对于人体头部的一面有变形,这样才能够使得调节的距离范围达到最大。充气后,气压增加,变形软面32外凸,使得头枕2表面与头部距离变小;放气时,头枕2表面与头部距离变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气腔3的内部还设有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固定在面向所述变形软面32的硬面33上。如上述提到,本发明的头枕骨架21为中空结构,为了提升头枕2与密封气腔3的整体强度,支撑柱31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与强化作用。当完全放气时,内外气压平衡,为保证整车碰撞时头枕2的安全保护性能,软面由气腔内部固定在气腔壳硬面33的支撑块支撑。
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支撑柱31靠近所述变形软面32的端部设有弹性垫。多个支撑柱31使密封气腔3的强度更高,弹性垫则是防止对人体头部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气泵4的内部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防止所述密封气腔3中的气体回流并溢出。在实施时,密封气腔3内的空气被电动气泵4的单向阀阻挡,无法外逸,保证密封气腔3内的气压。
进一步地,所述头枕2包括发泡22,所述发泡22包覆在所述头枕骨架21和所述密封气腔3上,提升头枕2的柔软度和舒适度。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距离调节按钮5,所述距离调节按钮5设置在所述头枕2的外侧,且通过导线7与所述车身电源6和电动气泵4串联,所述距离调节按钮5上设有充气按钮51,所述充气按钮51能够与所述车身电源6和电动气泵4构成闭合回路。按充气按钮51不放,电动气泵4通电工作,头枕2将充气,从而使得头枕2与人体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
再进一步地,所述距离调节按钮5上还设有放气按钮52,所述放气按钮52与所述密封气腔3连通,且按压所述放气按钮52,能够使得所述密封气腔3内的气体沿着所述放气按钮52排出。按放气按钮52不放,按钮上的通气阀门打开,头枕2内部的气体外逸,从而使得头枕2与人体头部之间的距离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距离调节按钮5的导线7沿着所述头枕骨架21的另一端伸出,且导线7伸出所述头枕骨架21的位置处密封,为了便于美观,使导线7位于头枕骨架21内部,同时还饿能够防止导线7损坏。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距离传感器8,所述距离传感器8设置在头枕2前部发泡22表面内。在经过一次距离调节后,汽车会记录此时距离传感器8提供的头与头枕2的间距数值。以后将自动充放气实现一直保持该舒适距离。距离传感器8反馈给汽车主控距离大于设置的舒适距离时,电动气泵4通电使空气经气泵出气管41从充气孔23进入密封气腔3;充气到达舒适距离时,电动气泵4停止工作,密封气腔3内的空气被气泵的单向阀阻挡,无法外逸,保证密封气腔3内的气压;距离传感器8反馈给汽车主控距离小于设置的舒适距离时,距离调节按钮5上的放气按钮52自动打开,密封气腔3内的气体从放气按钮52处外逸;放气到达舒适距离时,距离调节按钮5上的放气按钮52关闭,密封气腔3内的气体保持当前状态。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和调节机构,所述座椅包括头枕及头枕骨架,所述头枕骨架设置在所述头枕内,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头枕骨架上,且用于调节所述头枕与人体头部的距离;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密封气腔和电动气泵,所述密封气腔套设在所述头枕骨架上,且所述头枕骨架上设有与所述密封气腔连通的充气孔;所述电动气泵设有气泵出气管和气泵进气口,所述气泵出气管与所述头枕骨架连接,并经由所述充气孔与所述密封气腔连通;
所述电动气泵与车身电源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动气泵在所述车身电源的控制下调节所述密封气腔的容量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骨架为中空的U形管结构,所述气泵出气管与所述头枕骨架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充气孔设置在靠近所述气泵出气管的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气腔包括气腔壳,所述气腔壳由多个硬面和一个变形软面组成,且所述变形软面正对于人体头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气腔的内部还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在面向所述变形软面的硬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变形软面的端部设有弹性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气泵的内部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防止所述密封气腔中的气体回流并溢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包括发泡,所述发泡包覆在所述头枕骨架和所述密封气腔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距离调节按钮,所述距离调节按钮设置在所述头枕的外侧,且通过导线与所述车身电源和电动气泵串联,所述距离调节按钮上设有充气按钮,所述充气按钮能够与所述车身电源和电动气泵构成闭合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按钮上还设有放气按钮,所述放气按钮与所述密封气腔连通,且按压所述放气按钮,能够使得所述密封气腔内的气体沿着所述放气按钮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按钮的导线沿着所述头枕骨架的另一端伸出,且导线伸出所述头枕骨架的位置处密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53057.6A CN113459914A (zh) | 2021-07-27 | 2021-07-27 |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53057.6A CN113459914A (zh) | 2021-07-27 | 2021-07-27 |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59914A true CN113459914A (zh) | 2021-10-01 |
Family
ID=77882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53057.6A Pending CN113459914A (zh) | 2021-07-27 | 2021-07-27 |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59914A (zh)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80837A (en) * | 1984-04-25 | 1986-04-08 | Car Tec Inc. | Vehicle seat |
JPH0516758A (ja) * | 1991-03-22 | 1993-01-26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エアバツグ装置 |
JPH07156736A (ja) * | 1993-12-07 | 1995-06-20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後席乗員用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DE20308725U1 (de) * | 2002-10-23 | 2004-07-15 | Günterberg, Monika | Aufblasbare Kopfstütze |
CN1785719A (zh) * | 2004-12-08 | 2006-06-14 | 高田株式会社 | 乘员保护装置 |
DE102009027725A1 (de) * | 2008-07-17 | 2010-01-21 | Ifm Electronic Gmbh | Kopfstütze mit Mikrowellensensor |
DE102011109649A1 (de) * | 2011-08-05 | 2013-02-07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 Kraftfahrzeugsitz mit Sicherheitseinrichtung |
CN105584448A (zh) * | 2014-11-06 | 2016-05-18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具有多单元气囊总成的头部约束系统 |
CN207389001U (zh) * | 2017-11-08 | 2018-05-22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
JP2018079748A (ja) * | 2016-11-14 | 2018-05-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CN109278610A (zh) * | 2018-09-17 | 2019-01-29 | 杭州知桔科技有限公司 | 自适应电动按摩新能源汽车颈枕装置 |
CN208715042U (zh) * | 2018-08-28 | 2019-04-09 | 陈珊 | 汽车座椅 |
US20190299829A1 (en) * | 2016-09-15 | 2019-10-0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stomizing a vehicle seat |
CN210554357U (zh) * | 2019-05-10 | 2020-05-19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
CN211032280U (zh) * | 2019-09-26 | 2020-07-17 |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
CN112224105A (zh) * | 2020-11-12 | 2021-01-15 | 上海舒井汽车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气袋式头枕及座椅 |
CN112477718A (zh) * | 2020-12-01 | 2021-03-12 |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座椅头枕及其控制方法 |
-
2021
- 2021-07-27 CN CN202110853057.6A patent/CN11345991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80837A (en) * | 1984-04-25 | 1986-04-08 | Car Tec Inc. | Vehicle seat |
JPH0516758A (ja) * | 1991-03-22 | 1993-01-26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エアバツグ装置 |
JPH07156736A (ja) * | 1993-12-07 | 1995-06-20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後席乗員用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DE20308725U1 (de) * | 2002-10-23 | 2004-07-15 | Günterberg, Monika | Aufblasbare Kopfstütze |
CN1785719A (zh) * | 2004-12-08 | 2006-06-14 | 高田株式会社 | 乘员保护装置 |
DE102009027725A1 (de) * | 2008-07-17 | 2010-01-21 | Ifm Electronic Gmbh | Kopfstütze mit Mikrowellensensor |
DE102011109649A1 (de) * | 2011-08-05 | 2013-02-07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 Kraftfahrzeugsitz mit Sicherheitseinrichtung |
CN105584448A (zh) * | 2014-11-06 | 2016-05-18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具有多单元气囊总成的头部约束系统 |
US20190299829A1 (en) * | 2016-09-15 | 2019-10-0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stomizing a vehicle seat |
JP2018079748A (ja) * | 2016-11-14 | 2018-05-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CN207389001U (zh) * | 2017-11-08 | 2018-05-22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
CN208715042U (zh) * | 2018-08-28 | 2019-04-09 | 陈珊 | 汽车座椅 |
CN109278610A (zh) * | 2018-09-17 | 2019-01-29 | 杭州知桔科技有限公司 | 自适应电动按摩新能源汽车颈枕装置 |
CN210554357U (zh) * | 2019-05-10 | 2020-05-19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
CN211032280U (zh) * | 2019-09-26 | 2020-07-17 |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
CN112224105A (zh) * | 2020-11-12 | 2021-01-15 | 上海舒井汽车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气袋式头枕及座椅 |
CN112477718A (zh) * | 2020-12-01 | 2021-03-12 |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座椅头枕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60438A (en) | Chair having ergonomic lumbar support cushion | |
WO2021093358A1 (zh) | 一种座椅软硬度调节装置、座椅舒适性调节装置及汽车座椅 | |
CN112205794A (zh) | 防久坐装置及办公椅 | |
CN211461116U (zh) | 气囊式按摩椅 | |
WO2020125441A1 (zh) | 一种充气垫体、座垫、靠垫及自行车鞍座 | |
CN109552126A (zh) | 智能自调节汽车座椅 | |
US20240188719A1 (en) | Back-following support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preventing sedentariness and chair | |
CN215776782U (zh) | 一种调节软硬度的沙发 | |
CN113459914A (zh) |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 |
CN114041942A (zh) | 一种缓冲气囊垫 | |
CN213757414U (zh) | 防久坐装置及办公椅 | |
CN108887977B (zh) | 一种双侧支撑舒适度可调的办公座椅 | |
CN117255638A (zh) | 缓冲气囊装置 | |
CN213757511U (zh) | 可调节软硬度的椅垫及办公椅 | |
CN218889464U (zh) | 一种靠背带有气囊的椅子 | |
CN219461856U (zh) | 按摩椅 | |
CN208411500U (zh) | 一种分体式气压按摩汽车座垫 | |
CN214179815U (zh) | 一种充气沙发 | |
CN222264867U (zh) | 一种充气式坐垫 | |
CN214632859U (zh) | 一种自适应牙椅坐靠套件 | |
CN221986311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及车辆 | |
CN218355306U (zh) | 厚度可调式沙发 | |
CN222622280U (zh) | 一种方便休息的帽子及衣服 | |
CN221963222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充气靠垫 | |
CN220141210U (zh) | 一种指压按摩气囊沙发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