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5843B - 滑轨总成 - Google Patents
滑轨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55843B CN113455843B CN202010234706.XA CN202010234706A CN113455843B CN 113455843 B CN113455843 B CN 113455843B CN 202010234706 A CN202010234706 A CN 202010234706A CN 113455843 B CN113455843 B CN 1134558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l
- operating member
- base
- elastic
- rela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50—Safety devices or the like for draw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40—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 A47B88/49—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with double extensible guides or parts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一种滑轨总成,包含有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接触结构以及一锁装置。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接触结构设置于该第二轨。该锁装置设置于该第一轨,且该锁装置包含一工作件可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阻挡状态或一未阻挡状态;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收合位置时,通过处于该阻挡状态的该工作件能阻挡该接触结构,用以防止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一开启方向位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锁装置的滑轨总成。
背景技术
Chen等人所发明核准的美国专利公告号US 6,883,884 B2揭露一种用于滑轨总成的锁总成。该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与一第二轨,且该第一轨可相对该第二轨处于一收合位置与一延伸位置。其中,该第二轨设置有一锁座,且该第一轨设置有一锁总成。当该第一轨相对该第二轨处于该收合位置时,该第一轨可通过该锁总成被锁在该第二轨的锁座,使该第一轨被固定在该收合位置;一旦该锁总成自该锁座被解锁,用以允许该第一轨可从该收合位置往开启方向位移至该延伸位置。
其中,由于该锁总成设置于该第一轨的前端,且该锁座设置于该第二轨的前端,这也意味着,当该第二轨被固定在一柜体(或机架),且该第一轨被承载有一承载物(例如抽屉或电子设备)时,一旦该第一轨相对该第二轨处于该收合位置,任何人都可以从滑轨总成或该柜体(或承载物)的前方操作该锁总成,使该锁总成自该锁座被解锁。另一方面,这种配置须搭配特殊的滑轨断面才能达到滑轨收合后具有锁的功能。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同,有时候并不希望该锁总成与该锁座被设置于该滑轨总成的前端位置,因此,如何研发一种不同的滑轨产品让市场有更多不同的选择,便成为一项值得探讨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锁装置的滑轨总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接触结构以及一锁装置。该第一轨具有一前部与一后部;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第二轨具有一前部与一后部;该接触结构设置于相邻该第一轨的后部与该第二轨的后部的其中之一;该锁装置设置于相邻该第一轨的后部与该第二轨的后部的其中的另一,且该锁装置包含一工作件可处于一阻挡状态与一未阻挡状态的其中之一;其中,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收合位置时,通过处于该阻挡状态的该工作件能阻挡该接触结构,用以防止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一开启方向位移;其中,当该工作件处于该未阻挡状态时,该工作件未能阻挡该接触结构,用以允许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该开启方向位移。
较佳地,该接触结构设置于相邻该第二轨的后部,且该锁装置设置于相邻该第一轨的后部。
较佳地,该锁装置还包含一操作件可相对该工作件活动;当该操作件从一第一位置位移至一第二位置时,该操作件用以驱动该工作件从该阻挡状态转换至该未阻挡状态。
较佳地,该锁装置还包含一弹性特征用以提供一弹力至该工作件。
较佳地,该操作件包含一驱动部;当该操作件从该第一位置位移至该第二位置时,该操作件通过该驱动部能驱动该工作件从该阻挡状态转换至该未阻挡状态,且该驱动部用以支撑该工作件保持在该未阻挡状态。
较佳地,该锁装置还包含一基座,且该基座具有一预定特征;该操作件活动地安装至该基座,且该操作件设置有一弹性臂;当该操作件从该第一位置位移至该第二位置时,该操作件通过该弹性臂的至少一卡掣部能卡掣至该预定特征,用以将该操作件保持在该第二位置。
较佳地,该锁装置还包含一弹性件设置在该基座与该操作件之间,且该第二轨还包含一解掣结构;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该开启方向位移的过程中,该第二轨通过该解掣结构能带动该弹性臂,使该弹性臂的至少一卡掣部从该基座的预定特征解掣,使该操作件回应该弹性件的一弹力能够从该第二位置回到该第一位置,且该操作件的驱动部不再支撑该工作件,使该工作件回应该弹性特征的该弹力能保持在该阻挡状态。
较佳地,该接触结构包含一导引特征;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延伸位置往一收合方向位移至该收合位置的过程中,该第二轨通过该导引特征能越过该工作件而回到该收合位置。
较佳地,该基座设置有至少一凸耳,且该工作件通过一轴件枢接至该至少一凸耳。
较佳地,该锁装置设置于相邻该第一轨的后部的一托架装置,且该托架装置包含一纵向墙与至少一安装件相邻该纵向墙;该基座连接至该纵向墙,且该操作件与该基座的其中之一设置有至少一纵向导引部,该操作件通过该至少一纵向导引部能相对该基座从该第一位置纵向地位移至该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接触结构以及一锁装置。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接触结构设置于该第二轨;该锁装置设置于该第一轨,且该锁装置包含一工作件可相对该第一轨活动而处于一阻挡状态与一未阻挡状态的其中之一;其中,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收合位置时,通过处于该阻挡状态的该工作件能阻挡该接触结构,用以防止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一开启方向位移;其中,当该工作件处于该未阻挡状态时,该工作件未能阻挡该接触结构,用以允许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该开启方向位移。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滑轨总成安装至一机架的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安装至该机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的一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的该锁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处于一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用以显示该第二轨被该锁装置的一工作件阻挡在一收合位置,且一操作件处于一第一位置。
图8显示通过该操作件位移至一第二位置,可以解除该工作件对该第二轨的阻挡的示意图。
图9显示该第二轨可往一开启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图10显示该第二轨继续往该开启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图11显示该第二轨进一步往该开启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图12显示该第二轨往一收合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图13显示该第二轨继续往该收合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滑轨总成20包含一第一轨22与一第二轨24可相对该第一轨22位移。该第一轨22通过一前托架26与一后托架装置28(以下简称托架装置28)可安装至一机架的一前柱30a与一后柱30b。该前托架26与该托架装置28安装至该机架的原理实质上为相同,例如,该托架装置28包含一纵向墙32与至少一安装件34相邻该纵向墙32。较佳地,该托架装置28还包含一端墙36相对该纵向墙32实质上垂直地弯折,该至少一安装件34设置于该端墙36,且该至少一安装件34用以安装至该后柱30b的至少一孔。
如图2与图3所示,该第一轨22具有一前部f1与一后部r1。该前托架26与该托架装置28分别依附至该第一轨22的前部f1与后部r1而可与该第一轨22视为一体。进一步而言,该托架装置28连接(例如固接)至该第一轨22且相邻该第一轨22的后部r1。较佳地,该滑轨总成20还包含一第三轨38可活动地安装至该第一轨22,且该第二轨24可活动地安装至该第三轨38。该第二轨24具有一前部f2与一后部r2。
该滑轨总成20还包含一接触结构40与一锁装置42。该接触结构40设置于相邻该第一轨22的后部r1与该第二轨24的后部r2的其中之一,在此,以该接触结构40设置于该第二轨24且相邻该第二轨24的后部r2为例;另一方面,该锁装置42设置于相邻该第一轨22的后部r1与该第二轨24的后部r2的其中的另一,在此,以该锁装置42设置于相邻该第一轨22的后部r1的该托架装置28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
较佳地,该第二轨24还包含一解掣结构44,且该解掣结构44设置于该第二轨24且相邻该第二轨24的后部r2(如图3所示)。
较佳地,该接触结构40与该解掣结构44皆为凸出物,但实施上不局限。
较佳地,该接触结构40包含一阻挡特征46与一导引特征48分别位于该接触结构40的前端与后端,其中,该阻挡特征46相对该第二轨24的纵向长度方向具有一横向高度,且该导引特征48包含一斜面或一弧面;另一方面,该解掣结构44包含一第一导引段50与一第二导引段52分别位于该解掣结构44的前端与后端。其中,该第一导引段50与该第二导引段52皆包含一斜面或一弧面。
如图4与图5所示,该锁装置42设置于该第一轨22的托架装置28。该锁装置42包含一工作件54。较佳地,该锁装置42还包含一操作件56与一基座58。
该第一轨22的托架装置28的纵向墙32具有位置相反的一第一侧L1与一第二侧L2。其中,该第一侧L1为相邻该第三轨38(或该第二轨24,图4与图5未绘示该第二轨24)的一侧。该基座58连接至该第二侧L2。
较佳地,该基座58与该托架装置28的纵向墙32具有相互对应的一空间H(如图4所示,例如是一开口),且该空间H连通该托架装置28的纵向墙32的第一侧L1与第二侧L2。
较佳地,该基座58设置有至少一凸耳60,例如二个凸耳60,且所述二个凸耳60通过该空间H从该第二侧L2延伸至该第一侧L1。
较佳地,该工作件54可相对该第一轨22活动,在此,以该工作件54通过一轴件62枢接至该基座58的至少一凸耳60为例,使该工作件54的位置处于该第一侧L1且对应该空间H。其中,该工作件54具有一第一部55a与一第二部55b,且该轴件62位于该第一部55a与该第二部55b之间。
较佳地,该锁装置42还包含一弹性特征64用以提供一弹力至该工作件54,且该工作件54回应该弹性特征64的该弹力能保持在一阻挡状态S1(如图5所示)。
较佳地,该弹性特征64具有一第一弹性段65a、一第二弹性段65b与一安装段65c位于该第一弹性段65a与该第二弹性段65b之间。其中,该安装段65c安装至该轴件62,该第一弹性段65a用以接触该工作件54的第一部55a,且该第二弹性段65b用以接触该基座58而相邻该二个凸耳60的其中之一。在此,该弹性特征64以一扭簧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
较佳地,该操作件56可相对该工作件54活动。进一步而言,该操作件56可活动地安装至该基座58。该操作件56包含一驱动部66,且该驱动部66通过该空间H而自该托架装置28的纵向墙32的第二侧L2延伸且朝向该工作件54,使该驱动部66相邻该工作件54的第一部55a与第二部55b之间。
较佳地,该操作件56包含一基部68与一操作部70相对该基部68弯折。该驱动部66设置于该基部68。
较佳地,该基座58具有一预定特征72(例如是一穿孔73的孔壁,如图4所示),且该操作件56设置有一弹性臂74(如图4所示)。具体而言,该弹性臂74包含一连接部76、至少一卡掣部(例如一第一卡掣部78a与一第二卡掣部78b)、一臂部80设置在该连接部76与该至少一卡掣部之间,以及一第一限位特征81自该臂部80侧向地延伸。该连接部76连接至(例如固接至)该操作件56的基部68。
较佳地,该操作件56的基部68具有一第一对应特征82与一第二对应特征84。该弹性臂74的第一卡掣部78a可穿入至该第一对应特征82,且该弹性臂74的第二卡掣部78b与第一限位特征81可穿入至该第二对应特征84,使该弹性臂74的至少一卡掣部78a、78b与该第一限位特征81朝向该基座58。其中,该至少一卡掣部(例如一第一卡掣部78a与一第二卡掣部78b)能够用以与该基座58的预定特征72相互搭配,且该第一限位特征81进一步被安装至该基座58的一第二限位特征86(例如是一有边界的纵向导引孔或槽),且该第一限位特征81的纵向尺寸小于该第二限位特征86的纵向尺寸。
较佳地,该第一对应特征82与该第二对应特征84皆为纵向孔。该第二对应特征84的纵向长度较长于该第一对应特征82,且该第二对应特征84的纵向长度实质上相同于该第二限位特征86的纵向长度,但实施上不局限。
较佳地,该操作件56与该基座58的其中之一设置有至少一纵向导引部89(如图4所示),在此以该基座58设置有多个纵向导引部89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进一步而言,这些纵向导引部89用以支撑该操作件56,且该操作件56通过这些纵向导引部89能相对该基座58纵向地位移。
较佳地,该操作件56的操作部70通过该托架装置28的纵向墙32的一穿口87能自该托架装置28的纵向墙32的第二侧L2延伸至该第一侧L1(如图4所示)。
较佳地,该锁装置42还包含一弹性件88设置在该基座58与该操作件56之间(如图4所示)。在此,以该基座58设置有一第一连接特征90,该操作件56设置有一第二连接特征92,且该弹性件88为一弹簧安装在该第一连接特征90与该第二连接特征92之间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
如图6与图7所示,该第一轨22可通过该托架装置28的安装件34安装至该后柱30b,且通过该前托架26的另一安装件35安装至该前柱30a。其中,该滑轨总成20可处于一收合状态,此时,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处于一收合位置R。
进一步而言,该工作件54回应该弹性特征64(的第一弹性段65a)的该弹力能保持在该阻挡状态S1。当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处于该收合位置R时,通过处于该阻挡状态S1的该工作件54的第一部55a能阻挡该接触结构40的阻挡特征46,用以防止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从该收合位置R往一开启方向D1纵向地位移。另一方面,该操作件56相对该基座58处于一第一位置P1。当该操作件56处于该第一位置P1时,该操作件56的弹性臂74的至少一卡掣部(例如第一卡掣部78a)抵于该基座58的侧壁,使该弹性臂74累积一预定弹力,且该至少一卡掣部(例如第一卡掣部78a)与该基座58的预定特征72彼此具有一预定纵向距离。较佳地,该驱动部66与处于该阻挡状态S1的该工作件54的第二部55b实质上位于相同的纵向水平上。较佳地,该驱动部66的前端与后端皆具有导引面,例如是斜面或弧面。
如7与图8所示,当该工作件54处于一未阻挡状态S2时,该工作件54的第一部55a未能阻挡该接触结构40的阻挡特征46,用以允许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从该收合位置R往该开启方向D1位移。例如,使用者可以施加一力量F至该操作件56的操作部70,使该操作件56从该第一位置P1(如图7所示)往该开启方向D1纵向地位移至一第二位置P2(如图8所示),且该操作件56通过该驱动部66接触该工作件54的第二部55b,用以能驱动该工作件54从该阻挡状态S1转换(例如枢转)至该未阻挡状态S2(如图8所示),使该工作件54的第一部55a未能阻挡该接触结构40的阻挡特征46。
此外,当该操作件56相对该基座58处于该第二位置P2时,该弹性臂74的至少一卡掣部(例如第一卡掣部78a)回应该弹性臂74释放该预定弹力能卡掣至该基座58的预定特征72,据此,能让该操作件56保持在该第二位置P2。此时,该弹性件88累积往相反该开启方向D1的一收合方向的一复归弹力K。另一方面,处于该第二位置P2的该操作件56的驱动部66能够支撑该工作件54的第二部55b(如图8所示),使该工作件54能保持处于该未阻挡状态S2,此时,该弹性特征64累积一弹力。
如图8、图9与图10所示,当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从该收合位置R往该开启方向D1位移的过程中,该第二轨24通过该解掣结构44的第一导引段50与该弹性臂74的第一限位特征81的相互接触,用以能带动该弹性臂74的臂部80,使该弹性臂74的至少一卡掣部(例如第一卡掣部78a)从该基座58的预定特征72解掣。
如图10与图11所示,当该弹性臂74的至少一卡掣部(例如第一卡掣部78a)从该基座58的预定特征72解掣后,该操作件56回应该弹性件的弹力(例如该复归弹力K)能够从该第二位置P2回到该第一位置P1,且该操作件56的驱动部66不再支撑该工作件的第二部55b,使该工作件54回应该弹性特征64释放该弹力能再次地保持在该阻挡状态S1。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二轨24可相对该第一轨22继续往该开启方向D1位移至一延伸位置,使该滑轨总成处于一延伸状态。
如图12与图13所示,当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从该延伸位置往该收合方向D2位移至上述收合位置R的过程中,该第二轨24通过该导引特征48能越过该工作件54而回到上述收合位置R。
具体而言,当该第二轨24往该收合方向D2位移的过程中,该接触结构40的导引特征48会接触处于该阻挡状态S1的该工作件54(如图12所示)而产生一作用力,使该工作件54回应该作用力而枢转不再处于该阻挡状态S1(如图13所示),且该弹性特征64稍微累积一弹力,直到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处于上述收合位置R(如图7所示)时,该工作件54回应该弹性特征64释放该弹力而处于该阻挡状态S1,使该工作件54的第一部55a能阻挡该接触结构40的阻挡特征46,用以防止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一轨22再次从该收合位置R往该开启方向D1纵向地位移。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
a.该锁装置42与该接触结构40设置于相邻该滑轨总成20的二个滑轨的后部,因此,相较于已知技术而言,可以防止任何人站在该滑轨总成20的前方而随意地解开该锁装置42对该第二轨24的接触结构40的锁固机制。换言之,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该滑轨总成20,使用者必须走到该滑轨总成20的后部才能解除该锁装置42对该第二轨24的接触结构40的锁固机制。
b.该操作件56可通过该弹性臂74卡掣在该基座58的预定特征72而保持在该第二位置P2,使该工作件54可以被该操作件56支撑而保持在该未阻挡状态S2。一旦该弹性臂74被解掣,该操作件56回应该弹性件88的弹力能从该第二位置P2回到该第一位置P1,且该工作件54从该未阻挡状态S2回到该阻挡状态S1。
c.当第二轨24每一次相对该第一轨22往该收合方向D2回到该收合位置R时,该工作件54皆能处于该阻挡状态S1用以将该第二轨24锁在该收合位置R。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接触结构及一锁装置,其中,该第一轨具有一前部与一后部;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第二轨具有一前部与一后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结构设置于相邻该第二轨的后部;以及
所述锁装置设置于相邻该第一轨的后部,且该锁装置包含:
一工作件可处于一阻挡状态与一未阻挡状态的其中之一;
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预定特征;以及
一操作件可相对该工作件活动,该操作件活动地安装至该基座,所述操作件包含一驱动部和一弹性臂;
其中,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收合位置时,通过处于该阻挡状态的该工作件能阻挡该接触结构,用以防止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一开启方向位移;
其中,当该工作件处于该未阻挡状态时,该工作件未能阻挡该接触结构,用以允许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该开启方向位移;
其中,当该操作件从一第一位置位移至一第二位置时,该操作件通过该驱动部能驱动该工作件从该阻挡状态转换至该未阻挡状态,且该驱动部用以支撑该工作件保持在该未阻挡状态,该操作件通过该弹性臂的至少一卡掣部能卡掣至该预定特征,用以将该操作件保持在该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装置还包含一弹性特征用以提供一弹力至该工作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装置还包含一弹性件设置在该基座与该操作件之间,且该第二轨还包含一解掣结构;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该开启方向位移的过程中,该第二轨通过该解掣结构能带动该弹性臂,使该弹性臂的至少一卡掣部从该基座的预定特征解掣,使该操作件回应该弹性件的一弹力能够从该第二位置回到该第一位置,且该操作件的驱动部不再支撑该工作件,使该工作件回应该弹性特征的该弹力能保持在该阻挡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结构包含一导引特征;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延伸位置往一收合方向位移至该收合位置的过程中,该第二轨通过该导引特征能越过该工作件而回到该收合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有至少一凸耳,且该工作件通过一轴件枢接至该至少一凸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装置设置于相邻该第一轨的后部的一托架装置,且该托架装置包含一纵向墙与至少一安装件相邻该纵向墙;该基座连接至该纵向墙,且该操作件与该基座的其中之一设置有至少一纵向导引部,该操作件通过该至少一纵向导引部能相对该基座从该第一位置纵向地位移至该第二位置。
7. 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接触结构及一锁装置,其中,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结构设置于相邻该第二轨的后部;以及
所述锁装置设置于相邻该第一轨的后部,且该锁装置包含:
一工作件可相对该第一轨活动而处于一阻挡状态与一未阻挡状态的其中之一;
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预定特征;以及
一操作件可相对该工作件活动,该操作件活动地安装至该基座,所述操作件包含一驱动部和一弹性臂;
其中,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收合位置时,通过处于该阻挡状态的该工作件能阻挡该接触结构,用以防止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一开启方向位移;
其中,当该工作件处于该未阻挡状态时,该工作件未能阻挡该接触结构,用以允许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该开启方向位移;
其中,当该操作件从一第一位置位移至一第二位置时,该操作件通过该驱动部能驱动该工作件从该阻挡状态转换至该未阻挡状态,且该驱动部用以支撑该工作件保持在该未阻挡状态,该操作件通过该弹性臂的至少一卡掣部能卡掣至该预定特征,用以将该操作件保持在该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装置还包含一弹性特征用以提供一弹力至该工作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装置还包含一弹性件设置在该基座与该操作件之间,且该第二轨还包含一解掣结构;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收合位置往该开启方向位移的过程中,该第二轨通过该解掣结构能带动该弹性臂,使该弹性臂的至少一卡掣部从该基座的预定特征解掣,使该操作件回应该弹性件的一弹力能够从该第二位置回到该第一位置,且该操作件的驱动部不再支撑该工作件,使该工作件回应该弹性特征的该弹力能保持在该阻挡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结构包含一导引特征;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延伸位置往一收合方向位移至该收合位置的过程中,该第二轨通过该导引特征能越过该工作件而回到该收合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有至少一凸耳,且该工作件通过一轴件枢接至该至少一凸耳。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装置设置于相邻该第一轨的后部的一托架装置,且该托架装置包含一纵向墙与至少一安装件相邻该纵向墙;该基座连接至该纵向墙,且该操作件与该基座的其中之一设置有至少一纵向导引部,该操作件通过该至少一纵向导引部能相对该基座从该第一位置纵向地位移至该第二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34706.XA CN113455843B (zh) | 2020-03-30 | 2020-03-30 | 滑轨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34706.XA CN113455843B (zh) | 2020-03-30 | 2020-03-30 | 滑轨总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55843A CN113455843A (zh) | 2021-10-01 |
CN113455843B true CN113455843B (zh) | 2022-05-27 |
Family
ID=7786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34706.XA Active CN113455843B (zh) | 2020-03-30 | 2020-03-30 | 滑轨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55843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20382A (zh) * | 2017-04-19 | 2018-11-02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滑轨总成 |
CN108851656A (zh) * | 2017-05-15 | 2018-11-23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滑轨总成 |
CN110273920A (zh) * | 2018-03-13 | 2019-09-24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滑轨总成 |
CN110353424A (zh) * | 2018-04-09 | 2019-10-22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滑轨总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03432B2 (en) * | 2010-09-24 | 2013-03-26 |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 Latch and release device for slide assembly |
-
2020
- 2020-03-30 CN CN202010234706.XA patent/CN11345584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20382A (zh) * | 2017-04-19 | 2018-11-02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滑轨总成 |
CN108851656A (zh) * | 2017-05-15 | 2018-11-23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滑轨总成 |
CN110273920A (zh) * | 2018-03-13 | 2019-09-24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滑轨总成 |
CN110353424A (zh) * | 2018-04-09 | 2019-10-22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滑轨总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55843A (zh) | 2021-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16398B1 (en) | Slide rail assembly | |
TW202116224A (zh) | 滑軌總成 | |
US20070284017A1 (en) | Worktable that is extendible in two steps | |
TWI687178B (zh) | 滑軌總成及其滑軌套件 | |
US10413066B2 (en) |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rail kit thereof | |
JP6357211B2 (ja) | 家具部のための駆動機構及び駆動方法 | |
TWI676438B (zh) | 滑軌總成 | |
US11445824B2 (en) |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lide rail kit thereof | |
CN113455843B (zh) | 滑轨总成 | |
TWI712379B (zh) | 滑軌總成 | |
TWI616165B (zh) | 用於可活動傢俱組件的回歸機構 | |
CN109984494B (zh) | 滑轨总成及其滑轨套件 | |
CN111248668A (zh) | 滑轨总成 | |
TWI577267B (zh) | 滑軌總成 | |
CN111839038B (zh) | 滑轨总成 | |
CN112754197B (zh) | 滑轨总成 | |
CN112006449B (zh) | 用于滑轨总成的同步系统、同步装置及方法 | |
CN118476702A (zh) | 滑轨机构 | |
CN112089232B (zh) | 滑轨总成 | |
TWI829603B (zh) | 滑軌總成及其滑軌套件 | |
TWI848703B (zh) | 傢俱組件 | |
CN111132495B (zh) | 滑轨总成 | |
CN112971407A (zh) | 滑轨总成 | |
CN111425522B (zh) | 滑轨总成及其滑轨套件 | |
CN110753471B (zh) | 滑轨机构及其托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