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1529B -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51529B CN113451529B CN202110724635.6A CN202110724635A CN113451529B CN 113451529 B CN113451529 B CN 113451529B CN 202110724635 A CN202110724635 A CN 202110724635A CN 113451529 B CN113451529 B CN 1134515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rojection
- backboard
- electrode layer
- intermediate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改善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制备过程中,光刻胶残留在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显示面板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第一器件,设置于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内,所述第一器件包括第一有机层和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有机层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器件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显示面板作为显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因具有比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 Display,LCD)面板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显示装置中。
然而,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有机发光器件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在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产生光刻胶残留,影响器件中载流子的传输,进而影响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制备过程中,光刻胶残留在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
第一器件,设置于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内,所述第一器件包括第一有机层和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有机层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
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器件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二器件,设置于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所述第二器件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器件包括第二有机层和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二有机层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三电极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器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二器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高透光区域,所述高透光区域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所述第三投影将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隔开;
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中的一者由有机发光材料制成,另一者由光电感测材料制成;或,
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中的一者由第一有机发光材料制成,另一者由第二有机发光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投影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投影的面积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方法包括:
在背板的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一中间基板;
在所述第一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一有机层和第一电极层,以在所述背板的第二目标区域内形成第一器件;
剥离所述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二中间基板;
在所述第二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二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隔离层,得到第三中间基板,其中,所述第二隔离层设置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内;
在所述第三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二有机层和第三电极层,以在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形成第二器件;
剥离所述第二隔离层,得到第四中间基板;
所述在所述第二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四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一中间基板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依次设置第一牺牲层和第一光刻胶层,得到所述第一中间基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依次设置第一牺牲层和第一光刻胶层,得到所述第一中间基板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一牺牲膜和第一光刻胶膜;
对所述第一光刻胶膜依次进行曝光和显影,得到所述第一光刻胶层;
基于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对所述第一牺牲膜进行溶解,形成第一牺牲层,得到所述第一中间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牺牲层和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形成所述第一隔离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剥离所述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二中间基板的步骤,包括:
溶解所述第一隔离层中的所述第一牺牲层,以使所述第一隔离层中的所述第一光刻胶层以及所述第一光刻胶层上堆叠的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一起被剥离,得到所述第二中间基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器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二器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高透光区域,所述高透光区域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所述第三投影将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隔开;
所述在所述第四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四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以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材料与制备所述第二有机层的材料不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中的一者由有机发光材料制成,另一者由光电感测材料制成;或,
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中的一者由第一有机发光材料制成,另一者由第二有机发光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一中间基板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阳极,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二阳极,得到第五中间基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一中间基板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五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像素界定层,其中,所述像素界定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阳极在所述背板上正投影的边缘和所述第二阳极在所述背板上正投影的边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可以共同作为阴极,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需要分开制备,能够将光刻胶剥离的步骤从第一电极层制备前挪到第一电极层制备后进行,进而可以避免在第一有机层和第一电极层之间的残胶微粒影响载流子的传输,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通过面接触的形式电连接共同作为阴极,不会影响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电连接,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残胶存在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解决残胶对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的载流子传输,进而能够提高第一器件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中结构变化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中结构变化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测试曲线;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探测器件的外量子效率测试曲线;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中结构变化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中结构变化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中结构变化的局部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的情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显示面板作为显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因具有比液晶显示面板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显示装置中。然而,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有机发光器件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在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产生光刻胶残留,影响器件中载流子的传输,进而影响器件的性能。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制备过程中,光刻胶残留在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
背板100,背板包括第一目标区域110和第二目标区域120;第一器件300,设置于背板100的第二目标区域120内,第一器件300包括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一电极层320,第一有机层310设置于背板100与第一电极层320之间;第二电极层400,第一器件300设置于背板100与第二电极层400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可以共同作为阴极,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需要分开制备,能够将光刻胶剥离的步骤从第一电极层320制备前挪到第一电极层320制备后进行,进而可以避免在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一电极层320之间的残胶微粒影响载流子的传输,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通过面接触的形式电连接共同作为阴极,不会影响第一电极层320与第二电极层400之间电连接,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残胶存在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解决残胶对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的载流子传输,进而能够提高第一器件300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
第二器件600,设置于背板100的第一目标区域110内,第二器件600设置于背板100与第二电极层400之间,第二器件600包括第二有机层610和第三电极层620,第二有机层610设置于背板100与第三电极层620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第一有机层的材料与制备第二有机层的材料不同。第一有机层310采用的有机材料与第二有机层610采用的有机材料不同,因此,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是不同的器件,第一器件300是什么器件取决于第一有机层310采用什么有机材料,示例性的,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二有机层610中的一者由有机发光材料制成,另一者由光电感测材料制成;或,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二有机层610中的一者由第一有机发光材料制成,另一者由第二有机发光材料制成。若第一有机材料采用有机发光材料,则第一器件300为有机发光器件,第一器件300可以用于发出光线,为显示面板提供显示画面的光线。若第一有机层310采用光电探测材料,则第一器件300为有机光电探测器件,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可以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指纹识别的功能。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可以利用有机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为光源,光源的光线如果遇到显示面板表面的指纹的谷或脊,则反射的光线强度会不同,有机光电探测器可以通过将感测到指纹的谷或脊反射回来光线强弱或者波长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指纹识别的功能。第二器件600的种类取决与第二有机层610采用的材料种类,第二器件600也可以是有机发光器件或者光电探测器件。若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均为有机发光器件,则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发出的光颜色可以是不同的,对应的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二有机层610采用的有机发光材料也是不同的。示例性的,如果第一有机层310采用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则第二有机层610可以采用蓝色有机发光材料或者绿色有机发光材料,本申请均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二有机层610采用不同的材料以形成不同的器件,因此,需要分开制备。在分开制备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时,需要经过两次隔离层的剥离,在剥离隔离层的过程中会在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三电极层620的表面留存残胶微粒,再整面设置第二电极层40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残胶存在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将残胶微粒转移至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之间,在残胶不会影响第一电极层320与第二电极层400之间电连接的情况下,能够解决残胶对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的载流子传输,进而能够提高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的性能。载流子可以是电子或者空穴,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阳极,阳极包括第一阳极710和第二阳极720,第一阳极710位于第二目标区域120内,第二阳极720位于第一目标区域110内;第一阳极710设置于背板100与第一有机层310之间,第二阳极720设置在背板100与第二有机层610之间。第一阳极710对应第一器件300,第二阳极720对应第二器件600。第一阳极710和第一电极层320可以作用于第一有机层310,第二阳极720和第三电极层620可以作用于第二有机层610。第一阳极710和第二阳极720的边缘可以被像素界定层800覆盖,像素界定层80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阳极710在背板上正投影的边缘和第二阳极720在背板上正投影的边缘。像素界定层800用于界定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的边界,即用于将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隔开。像素界定层800将第一阳极710和第二阳极720的边缘覆盖住,第一阳极710和第二阳极720的中间位置被裸露,第一阳极710被裸露的部分用于接触第一有机层310,第二阳极720的裸露部分用于接触第二有机层6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设置第一阳极710和第二阳极720,第一阳极710与第一电极层320共同作用于第一有机层310,第二阳极720与第三电极层620共同作用于第二有机层610,像素界定层800用于界定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的边界,可以避免第一器件300与第二器件600的相互干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图。结合图3和图4,第一器件30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140,第二器件60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150,显示面板包括高透光区域160,高透光区域16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130,第三投影130将第一投影140和第二投影150隔开;第三投影130可以位于第一目标区域110和第二目标区域120的交叠区域。图4所示的第一投影140和第二投影150的大小关系、形状以及排列方式只是示意性的,不作为本申请的具体限定。第二电极层40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投影140、第二投影150和第三投影130。如图3所示,在高透光区域160内,只有单层第二电极层400,相较于第一器件300所在区域以及第二器件600所在区域,高透光区域160的光透过率更高,高透光区域160的设置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利用高透光区域160对于显示面板透光性能的提高,可以实现屏下摄像头的设计方案,可以无需在显示面板上进行挖孔设计放置摄像头,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投影140的面积与第二投影150的面积不同。若第二器件600是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第一器件300是有机发光器件,则第二投影150的面积可以设置的小于第一投影140的面积,通常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可以无需占用较大面积,能够节省出空间给高透光区域160。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示例性的,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在背板的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一中间基板。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中结构变化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板的局部俯视图。结合图6和图7,背板100包括第一目标区域110和第二目标区域120,在步骤S100中,在背板100的第一目标区域110内设置第一隔离层200,得到第一中间基板A10。图7只是背板100的局部俯视图,背板100的第一目标区域110和第二目标区域120的数量以及排列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设计,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第一隔离层200可以采用氟醚类材料,例如光刻胶等,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S200:在第一中间基板背离背板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一有机层和第一电极层,以在背板的第二目标区域内形成第一器件。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在第一中间基板A10背离背板100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一电极层320,可以在背板100的第二目标区域120内形成第一器件300。背板100可以是驱动背板,背板100可以用于驱动第一器件300的运行,第一器件300可以设置在背板100的驱动侧,本申请均不作具体限定。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一电极层320在制备的过程中可以是整面制备的,因此第一隔离层200的上方也会设置部分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一电极层320。第一器件300可以是有机发光器件,也可以是指纹识别的有机光电探测器件(Organic Photoelectric Detector,OPD),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S300:剥离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二中间基板。继续参考图6,将第一隔离层200剥离,可以得到第二中间基板A20,在剥离第一隔离层200的时候,第一隔离层上方堆叠的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一电极层320也会被剥离掉。剥离第一隔离层200可以采用剥离液对第一隔离层200进行溶解剥离,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S400:在第二中间基板背离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继续参考图6,在第二中间基板A20背离背板100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400。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是面接触的,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可以作为一个电极层共同作用于第一有机层。在第一电极层320制备完成后对第一隔离层200进行剥离,在对第一隔离层200进行剥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第一电极层320的表面留存一些残胶微粒,为增强第一电极层320的驱动能力,并且在第一电极层320上设置作为整面驱动的第二电极层400,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是的面接触,即使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之间存在一些残胶微粒,也不会对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之间的电连接造成影响。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可以采用相同的导电材料,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中间基板A10和第二中间基板A20均属于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的过程产物,本申请不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通过设置第一隔离层200对第一目标区域110进行遮挡,在未被遮挡的第二目标区域120内制备第一器件300,第一器件300包括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一电极层320,在第一电极层320制备完成后,对第一隔离层200进行剥离,残胶微粒只会残留在第一电极层320的表面,再在第一电极层320上设置第二电极层400,残胶微粒存在于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之间,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是面接触,残胶微粒不会对面接触的导体材料引起电连接的不良影响,因此,相对于现有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残胶微粒存在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的情况,影响电极层与有机层之间的载流子传输性能,进而影响器件性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通过设置两层电极面接触,即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面接触共同作为一个电极层,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需要分开制备,能够将光刻胶剥离的步骤从第一电极层320制备前挪到第一电极层320制备后进行,进而避免第一有机层310与第一电极层320之间残留光刻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残胶存在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将残胶微粒转移至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之间,在不会影响第一电极层320与第二电极层400之间电连接的情况下,能够解决残胶对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的载流子传输,进而能够提高第一器件300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中结构变化的局部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步骤S400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1:在第二中间基板背离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隔离层,得到第三中间基板,其中,第二隔离层设置在背板的第二目标区域内。在第二中间基板A20背离背板100的一侧的第二目标区域120内设置第二隔离层500,能够得到第三中间基板A30。
S302:在第三中间基板背离背板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二有机层和第三电极层,以在第一目标区域内形成第二器件。继续参考图8,在第三中间基板A30背离背板100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二有机层610和第三电极层620,可以在第一目标区域内形成第二器件600。
S303:剥离第二隔离层,得到第四中间基板。在剥离第二隔离层500的同时,第二隔离层500上堆叠的第二有机层610和第三电极层620也被剥离掉,可以得到第四中间基板A40。
步骤S400,包括:
在第四中间基板背离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继续参考图8,在第四中间基板A40背离背板100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4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第一有机层的材料与制备第二有机层的材料不同。第一有机层310采用的有机材料与第二有机层610采用的有机材料不同,因此,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是不同的器件,第一器件300是什么器件取决于第一有机层310采用什么有机材料,示例性的,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二有机层610中的一者由有机发光材料制成,另一者由光电感测材料制成;或,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二有机层610中的一者由第一有机发光材料制成,另一者由第二有机发光材料制成。若第一有机材料采用有机发光材料,则第一器件300为有机发光器件,第一器件300可以用于发出光线,为显示面板提供显示画面的光线。若第一有机层310采用光电探测材料,则第一器件300为有机光电探测器件,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可以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指纹识别的功能。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可以利用有机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为光源,光源的光线如果遇到显示面板表面的指纹的谷或脊,则反射的光线强度会不同,有机光电探测器可以通过将感测到指纹的谷或脊反射回来光线强弱或者波长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指纹识别的功能。第二器件600的种类取决与第二有机层610采用的材料种类,第二器件600也可以是有机发光器件或者光电探测器件。若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均为有机发光器件,则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发出的光颜色可以是不同的,对应的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二有机层610采用的有机发光材料也是不同的。示例性的,如果第一有机层310采用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则第二有机层610可以采用蓝色有机发光材料或者绿色有机发光材料,本申请均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先制备第一器件300,后制备第二器件600,若第一器件300是有机发光器件,则先制备有机发光器件,若第一器件是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则先制备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因此,有机发光器件和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制备顺序,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同理,对于不同种类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顺序也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利用第一隔离层200遮挡第一目标区域110,以在第二目标区域120内设置第一器件300,利用第二隔离层500遮挡第二目标区域,以在第一目标区域110内设置第二器件600。由于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二有机层610采用不同的材料以形成不同的器件,因此,需要分开制备。在分开制备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时,需要经过两次隔离层的剥离,即剥离第一隔离层200和剥离第二隔离层500,在剥离隔离层的过程中会在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三电极层620的表面留存残胶微粒,再整面设置第二电极层40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残胶存在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将残胶微粒转移至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之间,在残胶不会影响第一电极层320与第二电极层400之间电连接的情况下,能够解决残胶对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的载流子传输,进而能够提高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的性能。载流子可以是电子或者空穴,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测试曲线。如图9所示,图9中示意出3条发光效率曲线,分别对应参考、现有发光器件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由图9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对应的发光效率曲线明显位于参考和现有发光器件对应的发光效率曲线之上,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对应的发光效率优于参考和现有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曲线是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图9所示的纵坐标是发光效率值(单位是%),横坐标是时间(单位是小时),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曲线能够反映发光器件的寿命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对应的寿命曲线优于参考和现有发光器件的寿命曲线。
示例性的,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探测器件的外量子效率测试曲线。如图10所示,图10中示意出3条曲线,分别对应参考、现有发光器件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电探测器件的外量子效率曲线,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是光电探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其数值为收集到的电子数与入射光子数之比。图10所示的纵坐标是外量子效率值(单位是%),横坐标是波长(单位是nm)。由图10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电探测器件对应的外量子效率曲线明显位于参考和现有光电探测器件对应的外量子效率曲线之上,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电探测器件对应的外量子效率优于参考和现有光电探测器件的外量子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0之前,可以包括:
制备背板100。示例性的,背板100可以是驱动背板,驱动背板上可以设置有多个驱动器件,驱动器件可以采用薄膜晶体管(TFT),薄膜晶体管可以用于驱动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的运行,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中结构变化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步骤S100之前,包括:
S101:在背板的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阳极,在背板的第二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二阳极,得到第五中间基板。
示例性的,步骤S101具体可以包括:
在背板100的驱动侧设置阳极层。背板100的驱动侧可以理解为背板设置有驱动器件的一侧,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阳极层可以是整面设置的,阳极层可以采用单层金属材料,也可以是多层金属材料的堆叠,例如,钛-铝-钛,或者钼-铝-钼,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对阳极层进行刻蚀,在背板的第一目标区域110内形成第一阳极710和第二阳极720,得到第五中间基板A50。
示例性的,阳极层的刻蚀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光刻胶涂覆、显影和曝光;
阳极层的刻蚀,得到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光刻胶的剥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第一阳极710对应第一器件300,第二阳极720对应第二器件600。第一阳极710和第一电极层320可以作用于第一有机层310,第二阳极720和第三电极层620可以作用于第二有机层6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00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S102:在第五中间基板背离背板的一侧设置像素界定层,其中,像素界定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阳极在背板上正投影的边缘和第二阳极在背板上正投影的边缘。继续参考图11,在第五中间基板A50背离背板100的一侧是指像素界定层800。像素界定层800用于界定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的边界,即用于将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隔开。像素界定层800将第一阳极710和第二阳极720的边缘覆盖住,第一阳极710和第二阳极720的中间位置被裸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设置第一阳极710和第二阳极720,第一阳极710与第一电极层320共同作用于第一有机层310,第二阳极720与第三电极层620共同作用于第二有机层610,像素界定层800用于界定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的边界,可以避免第一器件300与第二器件600的相互干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继续参考图11,步骤S100,可以包括:
S110:在背板的第一目标区域内依次设置第一牺牲层和第一光刻胶层,得到第一中间基板。在背板100的第一目标区域110内依次设置第一牺牲层210和第一光刻胶层220,得到第一中间基板A10。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中结构变化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2所示,具体的,步骤S110可以包括:
S111:在背板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一牺牲膜和第一光刻胶膜。在像素界定层800远离背板100的一侧依次设置整面的第一牺牲膜201和整面的第一光刻胶膜202。本步骤中涉及的第一牺牲膜201和第一光刻胶膜202是整面涂覆的。
S112:对第一光刻胶膜202依次进行曝光和显影,得到第一光刻胶层220。第一光刻胶膜202经过曝光显影可以得到光刻胶图形,光刻胶图形位于第一目标区域110内,第一光刻胶图形即第一光刻胶层220。
S113:基于第一光刻胶层220,对第一牺牲膜201进行溶解,形成第一牺牲层210,得到第一中间基板A10,其中,第一牺牲层210和第一光刻胶层220形成第一隔离层200。第一光刻胶层220用于为第一牺牲层210的形成做掩膜图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中结构变化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3所示,步骤S300,可以包括:
S310:溶解第一隔离层200中的第一牺牲层210,以使第一隔离层200中的第一光刻胶层220以及第一光刻胶层220上堆叠的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一电极层320一起被剥离,得到第二中间基板A20。第一牺牲层210可以采用能够被剥离溶液溶解掉的氟醚类材料,当第一牺牲层210被溶解掉后,第一光刻胶层220会自然脱落,第一光刻胶层220的脱落会连带这第一光刻胶层220上堆叠的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一电极层320的脱落。
容易理解的是,第二隔离层500的剥离步骤可以与第一隔离层200的剥离步骤相同,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步骤S301可以包括:
在第二中间基板背离背板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二牺牲膜和第二光刻胶膜。本步骤中涉及的第二牺牲膜和第二光刻胶膜是整面涂覆的。
对第二光刻胶膜依次进行曝光和显影,得到第二光刻胶层。
基于第二光刻胶层,对第二牺牲膜进行溶解,形成第二牺牲层,得到第三中间基板,其中,第二牺牲层和第二光刻胶层形成第二隔离层。
步骤S303,可以包括:
溶解第二隔离层中的第二牺牲层,以使第二隔离层中的第二光刻胶层以及第二光刻胶层上堆叠的第二有机层和第三电极层一起被剥离,得到第四中间基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第一牺牲层210和第一光刻胶层220形成第一隔离层200,通过对第一牺牲层210的溶解来实现对于第一隔离层200的剥离。第一光刻胶层220用于为第一牺牲层210的形成做掩膜图形,第一牺牲层210的溶解,可以使得第一光刻胶层220自然脱落,第一光刻胶层220的脱落会连带这第一光刻胶层220上堆叠的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一电极层320的脱落。通过分步设置第一隔离层200和第二隔离层500,并分步剥离第一隔离层200和第二隔离层500,可以实现分步制备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以及分步制备阴极(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可以共同作为阴极,以及第三电极层620和第二电极层400可以共同作为阴极),将残胶微粒转移至第一电极层320和第二电极层400之间,或者第三电极层620和第二电极层400之间,在残胶不会影响第一电极层320与第二电极层400之间电连接的情况下,能够解决残胶对于有机层与电极层之间的载流子传输,进而能够提高第一器件300和第二器件600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阳极710与第一有机层310之间还可以设置空穴传输层,在第一有机层310和第一电极层320之间还可以设置电子传输层;在第二阳极720与第二有机层610之间还可以设置空穴传输层,在第二有机层610和第三电极层620之间还可以设置电子传输层了,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和图4,第一器件30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140,第二器件60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150,显示面板包括高透光区域160,高透光区域16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130,第三投影130将第一投影140和第二投影150隔开;第三投影130可以位于第一目标区域110和第二目标区域120的交叠区域。图4所示的第一投影140和第二投影150的大小关系、形状以及排列方式只是示意性的,不作为本申请的具体限定。
在第四中间基板背离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的步骤,包括:
在第四中间基板背离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以使第二电极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投影、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如图3所示,在高透光区域160内,只有单层第二电极层400,相较于第一器件300所在区域以及第二器件600所在区域,高透光区域160的光透过率更高,高透光区域160的设置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显示面板,利用高透光区域160对于显示面板透光性能的提高,可以实现屏下摄像头的设计方案,可以无需在显示面板上进行挖孔设计放置摄像头,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中间基板A10、第二中间基板A20、第三中间基板A30、第四中间基板A40和第五中间基板A50均属于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的过程产物,本申请不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1000。显示装置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
第一器件,设置于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内,所述第一器件包括第一有机层和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有机层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
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器件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
第二器件,设置于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所述第二器件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器件包括第二有机层和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二有机层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三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一器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二器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高透光区域,所述高透光区域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所述第三投影将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隔开,所述第三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和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交叠区域,所述第一器件所在区域的光透过率和所述第二器件所在区域的光透过率均小于所述高透光区域的光透过率;
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
所述背板背离所述第一器件的一侧的所述高透光区域用于设置摄像头;
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中的一者由有机发光材料制成,另一者由光电感测材料制成,所述有机发光材料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有两层电极层,所述光电感测材料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有两层电极层,所述高透光区域只有单层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二器件的膜层堆叠结构相同且层数相同;
在所述第二有机层是由光电感测材料制程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投影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投影的面积不同。
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方法包括:
在背板的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一中间基板;
在所述第一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一有机层和第一电极层,以在所述背板的第二目标区域内形成第一器件;
剥离所述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二中间基板;
在所述第二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隔离层,得到第三中间基板,其中,所述第二隔离层设置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内;
在所述第三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二有机层和第三电极层,以在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形成第二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中的一者由有机发光材料制成,另一者由光电感测材料制成;
剥离所述第二隔离层,得到第四中间基板;
所述在所述第二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四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
所述在所述第四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四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以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其中,所述第一器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二器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高透光区域,所述高透光区域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所述第三投影将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隔开,所述背板背离所述第一器件的一侧的所述高透光区域用于设置摄像头;
在所述第二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一中间基板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依次设置第一牺牲层和第一光刻胶层,得到所述第一中间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依次设置第一牺牲层和第一光刻胶层,得到所述第一中间基板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一牺牲膜和第一光刻胶膜;
对所述第一光刻胶膜依次进行曝光和显影,得到所述第一光刻胶层;
基于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对所述第一牺牲膜进行溶解,形成第一牺牲层,得到所述第一中间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牺牲层和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形成所述第一隔离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所述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二中间基板的步骤,包括:
溶解所述第一隔离层中的所述第一牺牲层,以使所述第一隔离层中的所述第一光刻胶层以及所述第一光刻胶层上堆叠的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一起被剥离,得到所述第二中间基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一中间基板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阳极,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二阳极,得到第五中间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设置第一隔离层,得到第一中间基板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五中间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像素界定层,其中,所述像素界定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阳极在所述背板上正投影的边缘和所述第二阳极在所述背板上正投影的边缘。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第一器件的一侧的所述高透光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24635.6A CN113451529B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24635.6A CN113451529B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51529A CN113451529A (zh) | 2021-09-28 |
CN113451529B true CN113451529B (zh) | 2024-07-19 |
Family
ID=77813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24635.6A Active CN113451529B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51529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80985A (zh) * | 2016-08-01 | 2018-02-09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制造其的方法 |
TW202114197A (zh) * | 2019-09-02 | 2021-04-01 | 法商艾索格公司 | 顯示螢幕像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78496B (zh) * | 2018-07-02 | 2020-11-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06-29 CN CN202110724635.6A patent/CN1134515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80985A (zh) * | 2016-08-01 | 2018-02-09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制造其的方法 |
TW202114197A (zh) * | 2019-09-02 | 2021-04-01 | 法商艾索格公司 | 顯示螢幕像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51529A (zh) | 2021-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92759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
CN109904347B (zh) | 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0867473B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482688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substrate | |
US11737304B2 (en) | Display substrates,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 |
CN109119451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WO2019201096A1 (zh)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210134900A1 (en) | Light emitting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8649050A (zh) |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3964280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2063845B2 (en) |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 |
US10665660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13451529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987131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3066943B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CN109920835B (zh) | 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和亮度补偿方法、显示装置 | |
CN216793690U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CN114203728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 |
CN113054139A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US20240315115A1 (en) | Display substrat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apparatuses | |
CN117500311A (zh) | 底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底发光显示装置 | |
CN113964172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CN111769152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
KR100604274B1 (ko) |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WO2023092606A1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