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6201A - 气缸、气缸头组件、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气缸、气缸头组件、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46201A CN113446201A CN202010211853.5A CN202010211853A CN113446201A CN 113446201 A CN113446201 A CN 113446201A CN 202010211853 A CN202010211853 A CN 202010211853A CN 113446201 A CN113446201 A CN 1134462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cylinder body
- connecting portion
- hole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663 powder metallurg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MXWJVTOOROXGIU-UHFFFAOYSA-N atrazine Chemical compound CCNC1=NC(Cl)=NC(NC(C)C)=N1 MXWJVTOOROXGI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2—Cylinder bl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气缸头组件、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其中,气缸包括:第一缸体,第一缸体内具有缸孔;第二缸体,第二缸体内设有安装孔,第二缸体通过安装孔套设在第一缸体外;其中,安装孔与第一缸体之间具有装配间隙,第二缸体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通过使气缸整体通过第二缸体与机架、缸头等外部结构连接,由于安装孔与第一缸体之间安装间隙的存在,可有效避免相关技术中一体式的气缸在与缸头、机架等部件装配的过程中,受到如螺栓等连接件的挤压而导致气缸的缸孔局部出现形变,导致缸孔和活塞的磨损加剧情况的发生,避免与外部结构相连接的第二缸体出现的形变影响到第一缸体,保证应用该气缸的压缩机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缸、一种气缸头组件、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和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往复式压缩机中所使用的气缸大多为一体式结构,采用铸铁与机架一体铸造成型,即成型包括气缸和机架的曲轴箱,当然也有少部分气缸与机架为分体式,气缸部分一体铸造成型。其中气缸在与缸头装配的过程中,气缸的缸孔极易受力而发生形变,这会导致缸孔和缸孔内的活塞局部间隙变大或变小,会加剧缸孔和活塞的磨损,影响压缩机的性能,而如果通过增加材料来提高气缸的刚性,又会使成本增加且气缸毛坯通用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气缸。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气缸头组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气缸包括:第一缸体,第一缸体内具有缸孔;第二缸体,第二缸体内设有安装孔,第二缸体通过安装孔套设在第一缸体外;其中,安装孔与第一缸体之间具有装配间隙,第二缸体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体式的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具体使第一缸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活塞的缸孔,使第二缸体内具有安装孔,并使第二缸体通过安装孔套设在第一缸体外,使安装孔与第一缸体之间具有装配间隙,如安装孔与第一缸体间隙配合,使第二缸体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也即气缸整体通过第二缸体与机架、缸头等外部结构连接,由于安装孔与第一缸体之间安装间隙的存在,可有效避免相关技术中一体式的气缸在与缸头、机架等部件装配的过程中,受到如螺栓等连接件的挤压而导致气缸的缸孔局部出现形变,导致缸孔和活塞的磨损加剧情况的发生,避免与外部结构相连接的第二缸体出现的形变影响到第一缸体,保证应用该气缸的压缩机的性能。
而且,由于将气缸设计为分体式,可更换不同尺寸及形状的第二缸体套设在第一缸体上,组装成不同尺寸及结构的气缸,有利于气缸与不同装配要求的机架、缸头等外部结构相连接,有利于提高气缸的通用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气缸,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缸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缸本体和第一连接部,第一缸本体内设有缸孔,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缸本体的一端;第二缸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缸本体和第二连接部,第二缸本体内设有安装孔,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第二缸本体上;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第一缸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缸本体和第一连接部,使第二缸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缸本体和第二连接部,并在第一缸本体内设置缸孔,在第二缸本体内设置安装孔,使得第二缸本体能够套设在第一缸本体上。通过使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缸本体的一端,可有效避免第二缸本体在套设在第一缸本体的过程中与第一连接部发生干涉。通过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缸头等外部结构进行连接,以对气缸进行安装定位,可有效避免第二连接部在与缸头装配在一起的过程中发生的形变经第二缸本体传递到第一缸本体上,也可使第二连接部发生的形变仅小幅度或者不传递到第一连接部上,而不会传递到第一缸本体上,进而避免第一缸体内的缸孔发生形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气缸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件对气缸进行安装定位;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部,并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具有装配间隙。也即在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缸头的过程中,通过使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部,并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留有间隙,比如小于0.1mm以下的间隙,如0.05mm、0.01mm等,可有效避免第二连接部在与缸头连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力经第一连接件传递到第一连接部上,保证第一缸本体内的缸孔不会发生形变。而且,通过使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部,有利于对第一连接部进行限位,方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准确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环绕第一缸本体的中心线的多个通孔,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环绕第二缸本体的中心线的多个第一螺纹孔,多个通孔与多个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分布;每个第一连接件穿过一个通孔与一个第一螺纹孔连接。
在该设计中,具体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环绕第一缸本体的中心线的多个通孔,在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环绕第二缸本体的中心线的多个第一螺纹孔,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通孔后与第一螺纹孔连接,不仅实现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而且由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后,第一连接件与通孔之间必然存在间隙,则在拧紧第一连接件的过程中,并不会挤压到通孔的孔壁,不会挤压到第一连接部,从而有效避免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在装配的过程中,对第一缸体内的缸孔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在第二连接部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的情况下,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件相配合,实现对气缸的安装定位。如第二连接部与缸头连接,则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缸头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连接部上的通孔与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一螺纹孔相连接,免除了在第二连接部上开设多余的与缸头连接的螺纹孔等,提高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减少连接件的数量,节约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环绕第一缸本体的中心线的多个第一装配孔,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环绕第二缸本体的中心线的多个第二装配孔和多个第二螺纹孔,多个第一装配孔与多个第二装配孔一一对应分布;气缸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每个第二连接件连接一个第一装配孔和一个第二装配孔,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螺纹孔对气缸进行安装定位。
在该设计中,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而通过第二连接部上区别于第二装配孔的第二螺纹孔对气缸进行装配,如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螺纹孔与缸头,进一步减弱第二连接部形变对第一连接部造成的影响,避免第一缸体内的缸孔发生形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第二缸本体的外周面上。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贴合,或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间隔分布。
在该设计中,具体将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第二缸本体的外周面上,更方便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的连接,也方便第二连接部与缸头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可与第二连接部相结合,此时,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第二缸本体的一端,在将第二缸本体套设在第一缸本体上的过程中,第二连接部逐渐靠近第一连接部直至与其贴合,有利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稳定连接,从而避免第一缸体从第二缸体中掉落或相对于第二缸体大幅度移位。第一连接部也可以与第二连接部间隔分布,此时,第二缸本体的一端移动至第一连接部所在位置,第二连接部可位于第二缸本体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或者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二缸本体的中部等位置,可通过较长的螺栓等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缸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缸本体和第一连接部,第一缸本体内设有缸孔,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缸本体的一端;第二缸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缸本体、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缸本体内设有安装孔,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均设置在第二缸本体上;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第四连接部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
在该设计中,具体使第一缸体包括第一缸本体相连接的第一缸本体和第一连接部,使第二缸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缸本体、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并在第一缸本体内设置缸孔,在第二缸本体内设置安装孔,使得第二缸本体能够套设在第一缸本体上。通过使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缸本体的一端,可有效避免第二缸本体在套设在第一缸本体的过程中与第一连接部发生干涉。通过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连接,并通过第四连接部与缸头等外部结构进行连接,以对气缸进行安装定位,可有效避免第四连接部在与缸头装配在一起的过程中发生的形变经第二缸本体传递到第一缸本体上,也可避免第四连接部发生的形变经第三连接部传递到第一连接部上,进而传递到第一缸本体上,避免第一缸体内的缸孔发生形变。
其中,可更换不同尺寸及形状的第二缸体套设在第一缸体上,组装成不同尺寸及结构的气缸,有利于气缸与不同装配要求的机架、缸头等外部结构相连接,提高气缸的通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缸体还包括第五连接部,设置在第二缸本体上,第五连接部也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第二缸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缸本体上的第五连接部,通过第五连接部连接如机架等外部结构,由于安装孔与第一缸本体之间具有装配间隙,可在实现气缸与机架装配的同时,避免在装配的过程中第五连接部受螺栓等连接件挤压的形变影响到第一缸本体内的缸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连接部包括安装台,安装台设置在第二缸本体的外周面上。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第五连接部包括安装台,使第二缸体通过安装台连接到机架上,有利于提高气缸的安装稳定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台的数量为一个,安装台呈环状,环绕设置在第二缸本体的外周面上;或安装台的数量为多个,安装台呈块状,多个安装台围绕第二缸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并设置在第二缸本体的外周面上。
在该设计中,安装台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此时,安装台呈环状,环绕设置在第二缸本体的外周面上,方便气缸通过安装台稳定安装在机架上。或者安装台的数量为多个,此时,安装台呈块状,多个安装台围绕第二缸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例如多个安装台分成两组,每组安装台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两组安装台间隔180°分布在第二缸本体的两侧,有利于安装台稳定搭设在机架上,进而方便气缸通过安装台稳定安装在机架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台上设有连接孔,安装台通过连接孔进行气缸的安装定位。
在该设计中,具体在安装台上设有连接孔,如通孔或螺纹孔,可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孔伸入到机架上,实现第二缸体与机架的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缸体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一体式结构;第二缸体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一体式结构。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第一缸体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一体式结构,使第二缸体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一体式结构,与相关技术中气缸采用铸造成型,毛坯尺寸精度差,需要加工的面较多,加工工艺仍然较为复杂相比,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成型更加高效,毛坯尺寸和精度易于保证,从而减少后续加工工序,降低工艺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气缸头组件,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气缸;缸头,与第二缸体连接;机架,与第二缸体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气缸头组件,由于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气缸,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另外,通过将气缸的第二缸体与缸头和机架连接,实现了对气缸的安装与定位,而且免除了相关技术中一体式的气缸与缸头连接所带来的缸孔形变,以及气缸与机架连接所带来的缸孔形变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缸头与第二缸体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或缸头与第二缸体的第四连接部连接;机架与第二缸体的第五连接部连接。
在该设计中,具体使缸头与第二缸体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或使缸头与第二缸体的第四连接部连接,实现缸头与气缸的装配。通过使机架与第二缸体的第五连接部连接,实现机架与气缸的装配。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气缸头组件。
本发明提出的往复式压缩机,由于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气缸头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往复式压缩机还包括壳体、电机、曲轴、连杆及活塞等,气缸头组件、电机及曲轴均设置在壳体内,活塞设置在气缸内,连杆连接曲轴和活塞,电机驱动曲轴转动,使得连杆带动活塞在气缸的缸孔内做往复运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往复式压缩机。
本发明提出的制冷设备,由于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往复式压缩机,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制冷设备还包括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及各种阀体等等,往复式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冷凝器,节流元件设置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蒸发器的出口连通往复式压缩机的入口,各种阀体分布在连接上述部件的管路上,如四通阀,控制制冷设备的制冷及制热循环。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缸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缸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缸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缸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缸体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第一缸体,110第一缸本体,111缸孔,120第一连接部,121通孔,200第二缸体,210第二缸本体,211安装孔,220第二连接部,221第一螺纹孔,230安装台,23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气缸。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一种气缸包括:第一缸体100,第一缸体100内具有缸孔111;第二缸体200,第二缸体200内设有安装孔211,第二缸体200通过安装孔211套设在第一缸体100外;其中,安装孔211与第一缸体100之间具有装配间隙,第二缸体200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体式的气缸,包括第一缸体100和第二缸体200,具体使第一缸体100内设有用于容纳活塞的缸孔111,使第二缸体200内具有安装孔211,并使第二缸体200通过安装孔211套设在第一缸体100上,使安装孔211与第一缸体100之间具有装配间隙,如安装孔211与第一缸体100间隙配合,使第二缸体200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也即气缸整体通过第二缸体200与机架、缸头等外部结构连接,由于安装孔211与第一缸体100之间安装间隙的存在,可有效避免相关技术中一体式的气缸在与缸头、机架等部件装配的过程中,受到如螺栓等连接件的挤压而导致气缸的缸孔111局部出现形变,导致缸孔111和活塞的磨损加剧情况的发生,避免与外部结构相连接的第二缸体200出现的形变影响到第一缸体100,保证应用该气缸的压缩机的性能。
而且,由于将气缸设计为分体式,可更换不同尺寸及形状的第二缸体200套设在第一缸体100上,组装成不同尺寸及结构的气缸,有利于气缸与不同装配要求的机架、缸头等外部结构相连接,有利于提高气缸的通用性。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3至图6所示,进一步限定第一缸体10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缸本体110和第一连接部120,第一缸本体110内设有缸孔111,第一连接部120位于第一缸本体110的一端;第二缸体20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缸本体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第二缸本体210内设有安装孔211,第二连接部220设置在第二缸本体210上;其中,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20连接,第二连接部220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通过使第一缸体10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缸本体110和第一连接部120,使第二缸体20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缸本体210和第二连接部220,并在第一缸本体110内设置缸孔111,在第二缸本体210内设置安装孔211,使得第二缸本体210能够套设在第一缸本体110上。通过使第一连接部120位于第一缸本体110的一端,可有效避免第二缸本体210在套设在第一缸本体110的过程中与第一连接部120发生干涉。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使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20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部220与缸头等外部结构进行连接,以对气缸进行安装定位,可有效避免第二连接部220在与缸头装配在一起的过程中发生的形变经第二缸本体210传递到第一缸本体110上,也可使第二连接部220发生的形变仅小幅度或者不传递到第一连接部120上,而不会传递到第一缸本体110上,进而避免第一缸体100内的缸孔111发生形变。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220设置在第二缸本体210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20可与第二连接部220相贴合,此时,第二连接部220设置在第二缸本体210的一端,在将第二缸本体210套设在第一缸本体110上的过程中,第二连接部220逐渐靠近第一连接部120直至与其贴合,有利于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220稳定连接,从而避免第一缸体100从第二缸体200中掉落或相对于第二缸体200大幅度移位。或者第一连接部120也可以与第二连接部220间隔分布,此时,第二缸本体210的一端移动至第一连接部120所在位置,第二连接部220可位于第二缸本体210远离第一连接部120的一端,或者第二连接部220位于第二缸本体210的中部等位置,可通过较长的螺栓等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22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120上设有环绕第一缸本体110的中心线的多个通孔121,第二连接部220上设有环绕第二缸本体210的中心线的多个第一螺纹孔221,多个通孔121与多个第一螺纹孔221一一对应分布;气缸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图中未示出),每个第一连接件穿过一个通孔121与一个第一螺纹孔221连接。第二连接部220通过第一连接件对气缸进行安装定位。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在第一连接部120上设有环绕第一缸本体110的中心线的多个通孔121,在第二连接部220上设有环绕第二缸本体210的中心线的多个第一螺纹孔221,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通孔121后与第一螺纹孔221连接,不仅实现了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220的连接,而且由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螺纹孔221相匹配后,第一连接件与通孔121之间必然存在间隙,则在拧紧第一连接件的过程中,并不会挤压到通孔121的孔壁,不会挤压到第一连接部120,从而有效避免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20在装配的过程中,对第一缸体100内的缸孔111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在第二连接部220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的情况下,第二连接部220与第一连接件相配合,实现对气缸的安装定位。如第二连接部220与缸头连接,则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缸头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连接部120上的通孔121与第二连接部220上的第一螺纹孔221相连接,免除了在第二连接部220上开设多余的与缸头连接的螺纹孔等,提高第二连接部220的结构强度,减少连接件的数量,节约成本。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0上设有环绕第一缸本体110的中心线的多个第一装配孔(图中未示出),第二连接部220上设有环绕第二缸本体210的中心线的多个第二装配孔(图中未示出)和多个第二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多个第一装配孔与多个第二装配孔一一对应分布;气缸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图中未示出),每个第二连接件连接一个第一装配孔和一个第二装配孔,第二连接部220通过第二螺纹孔对气缸进行安装定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实现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220的连接,而通过第二连接部220上区别于第二装配孔的第二螺纹孔对气缸进行装配,如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螺纹孔与缸头,进一步减弱第二连接部220形变对第一连接部120造成的影响,避免第一缸体100内的缸孔111发生形变。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第一缸体10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缸本体110和第一连接部120,第一缸本体110内设有缸孔111,第一连接部120位于第一缸本体110的一端;第二缸体20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缸本体210、第三连接部(图中未示出)和第四连接部(图中未示出),第二缸本体210内设有安装孔211,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均设置在第二缸本体210上;其中,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第四连接部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使第一缸体100包括第一缸本体110相连接的第一缸本体110和第一连接部120,使第二缸体20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缸本体210、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并在第一缸本体110内设置缸孔111,在第二缸本体210内设置安装孔211,使得第二缸本体210能够套设在第一缸本体110上。通过使第一连接部120位于第一缸本体110的一端,可有效避免第二缸本体210在套设在第一缸本体110的过程中与第一连接部120发生干涉。通过使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三连接部连接,并通过第四连接部与缸头等外部结构进行连接,以对气缸进行安装定位,可有效避免第四连接部在与缸头装配在一起的过程中发生的形变经第二缸本体210传递到第一缸本体110上,也可避免第四连接部发生的形变经第三连接部传递到第一连接部120上,进而传递到第一缸本体110上,避免第一缸体100内的缸孔111发生形变。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三连接部之间具有装配间隙。
其中,可更换不同尺寸及形状的第二缸体200套设在第一缸体100上,组装成不同尺寸及结构的气缸,有利于气缸与不同装配要求的机架、缸头等外部结构相连接,提高气缸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设置在第二缸本体210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20可与第三连接部相结合,或者第一连接部120也可以与第三连接部间隔分布。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第二缸体200还包括第五连接部,设置在第二缸本体210上,第五连接部也用于气缸的安装定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二缸体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缸本体210上的第五连接部,通过第五连接部连接如机架等外部结构,由于安装孔211与第一缸本体110之间具有装配间隙,可在实现气缸与机架装配的同时,避免在装配的过程中第五连接部受螺栓等连接件挤压的形变影响到第一缸本体110内的缸孔111。
进一步地,第五连接部包括安装台230,安装台230设置在第二缸本体210的外周面上。通过使第二缸体200通过安装台230连接到机架上,有利于提高气缸的安装稳定度。
进一步地,安装台230的数量为一个,安装台230呈环状,环绕设置在第二缸本体210的外周面上;或安装台230的数量为多个,安装台230呈块状,多个安装台230围绕第二缸本体210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并设置在第二缸本体210的外周面上。例如多个安装台230分成两组,每组安装台23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两组安装台230间隔180°分布在第二缸本体210的两侧,有利于安装台230稳定搭设在机架上,进而方便气缸通过安装台230稳定安装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安装台230上设有连接孔231,安装台230通过连接孔231进行气缸的安装定位。该连接孔231可为通孔121或螺纹孔,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孔231伸入到机架上,实现第二缸体200与机架的安装。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第一缸体100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一体式结构;第二缸体200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缸体100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一体式结构,使第二缸体200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一体式结构,与相关技术中气缸采用铸造成型,毛坯尺寸精度差,需要加工的面较多,加工工艺仍然较为复杂相比,第一缸体100与第二缸体200成型更加高效,毛坯尺寸和精度易于保证,从而减少后续加工工序,降低工艺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缸体100和第二缸体20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一体成型,如铸造成型等,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综上,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叠加形成的往复式压缩机用气缸,成型工艺高效,毛坯尺寸和精度易于保证,后续加工工序较少,因此降低工艺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往复式压缩机用气缸用于分体式曲轴箱,能够降低气缸和机架的装配精度要求,且能够解决缸孔111增大装配过程变形的问题,因此相同气缸毛坯可满足不同排量压缩机的要求,大大增加了零件的通用性。
实施例六:
一种气缸头组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气缸;缸头(图中未示出),与第二缸体200连接;机架(图中未示出),与第二缸体200连接。
该实施例提供的气缸头组件,由于具有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气缸,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另外,通过将气缸的第二缸体200与缸头和机架连接,实现了对气缸的安装与定位,而且免除了相关技术中一体式的气缸与缸头连接所带来的缸孔111形变,以及气缸与机架连接所带来的缸孔111形变问题。
进一步地,缸头与第二缸体200的第二连接部220连接,或缸头与第二缸体200的第四连接部连接;机架与第二缸体200的第五连接部连接。
具体使缸头与第二缸体200的第二连接部220连接,或使缸头与第二缸体200的第四连接部连接,实现缸头与气缸的装配。通过使机架与第二缸体200的第五连接部连接,实现机架与气缸的装配。
实施例七: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气缸头组件。本发明提出的往复式压缩机,由于具有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气缸头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往复式压缩机还包括壳体、电机、曲轴、连杆及活塞等,气缸头组件、电机及曲轴均设置在壳体内,活塞设置在气缸内,连杆连接曲轴和活塞,电机驱动曲轴转动,使得连杆带动活塞在气缸的缸孔111内做往复运动。
实施例八:
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往复式压缩机。本发明提出的制冷设备,由于具有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往复式压缩机,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制冷设备还包括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及各种阀体等等,往复式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冷凝器,节流元件设置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蒸发器的出口连通往复式压缩机的入口,各种阀体分布在连接上述部件的管路上,如四通阀,控制制冷设备的制冷及制热循环。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内具有缸孔;
第二缸体,所述第二缸体内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缸体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在所述第一缸体外;
其中,所述安装孔与第一缸体之间具有装配间隙,所述第二缸体用于所述气缸的安装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缸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缸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缸本体内设有所述缸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缸本体的一端;
所述第二缸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缸本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缸本体内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缸本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所述气缸的安装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缸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件对所述气缸进行安装定位;
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具有装配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一缸本体的中心线的多个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二缸本体的中心线的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多个通孔与所述多个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分布;
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一个所述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一缸本体的中心线的多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二缸本体的中心线的多个第二装配孔和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多个第一装配孔与所述多个第二装配孔一一对应分布;
所述气缸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装配孔和一个所述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对所述气缸进行安装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缸本体的外周面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贴合,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缸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缸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缸本体内设有所述缸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缸本体的一端;
所述第二缸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缸本体、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缸本体内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缸本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用于所述气缸的安装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缸体还包括第五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缸本体上,所述第五连接部也用于所述气缸的安装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连接部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设置在所述第二缸本体的外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台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安装台呈环状,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缸本体的外周面上;或
所述安装台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安装台呈块状,多个所述安装台沿第二缸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并设置在所述第二缸本体的外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台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台通过所述连接孔进行所述气缸的安装定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缸体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二缸体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一体式结构。
13.一种气缸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
缸头,与所述第二缸体连接;
机架,与所述第二缸体连接。
14.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缸头组件。
15.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11853.5A CN113446201B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气缸、气缸头组件、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11853.5A CN113446201B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气缸、气缸头组件、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46201A true CN113446201A (zh) | 2021-09-28 |
CN113446201B CN113446201B (zh) | 2024-11-12 |
Family
ID=7780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11853.5A Active CN113446201B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气缸、气缸头组件、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46201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99177A (ja) * | 1991-10-09 | 1993-04-20 | Daikin Ind Ltd | 縦形回転圧縮機 |
KR20030043007A (ko) * | 2001-11-26 | 2003-06-02 |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 밀폐형 압축기의 실린더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1498311A (zh) * | 2002-03-07 | 2004-05-19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密闭式压缩机 |
JP2008138591A (ja) * | 2006-12-01 | 2008-06-19 | Daikin Ind Ltd | 圧縮機 |
CN205638862U (zh) * | 2016-03-15 | 2016-10-12 | 奉化市浙星欣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曲轴式压缩机缸体结构 |
CN106401918A (zh) * | 2016-10-17 | 2017-02-15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气缸以及压缩机 |
CN205990999U (zh) * | 2016-07-26 | 2017-03-01 |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压缩机分公司 | 一种用于往复压缩机气缸缸套注油结构 |
CN211950807U (zh) * | 2020-03-24 | 2020-11-17 |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气缸、气缸头组件、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
2020
- 2020-03-24 CN CN202010211853.5A patent/CN1134462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99177A (ja) * | 1991-10-09 | 1993-04-20 | Daikin Ind Ltd | 縦形回転圧縮機 |
KR20030043007A (ko) * | 2001-11-26 | 2003-06-02 |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 밀폐형 압축기의 실린더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1498311A (zh) * | 2002-03-07 | 2004-05-19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密闭式压缩机 |
JP2008138591A (ja) * | 2006-12-01 | 2008-06-19 | Daikin Ind Ltd | 圧縮機 |
CN205638862U (zh) * | 2016-03-15 | 2016-10-12 | 奉化市浙星欣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曲轴式压缩机缸体结构 |
CN205990999U (zh) * | 2016-07-26 | 2017-03-01 |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压缩机分公司 | 一种用于往复压缩机气缸缸套注油结构 |
CN106401918A (zh) * | 2016-10-17 | 2017-02-15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气缸以及压缩机 |
CN211950807U (zh) * | 2020-03-24 | 2020-11-17 |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气缸、气缸头组件、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46201B (zh) | 2024-1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56866B2 (en) | Oil-free air compressor for rail vehicles | |
CA2948495C (en) | Radially configured oil-free compressor | |
CN113446201A (zh) | 气缸、气缸头组件、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
EP0680552B1 (en) | Air inlet aftercooler mounting and sealing system | |
US20030041454A1 (en) | Cylinder head and crankcase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techniques | |
CN212250380U (zh) | 曲轴箱、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
CN211950807U (zh) | 气缸、气缸头组件、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
US7862307B2 (en) | Swash plate compressor | |
CN216950598U (zh) | 一种用于模拟气缸盖装配状态的结构 | |
CN212337466U (zh) | 一种气缸体结构 | |
CN113915018A (zh) | 一种用于模拟气缸盖装配状态的结构及缸孔加工工艺 | |
US9267471B2 (en) | Mount structure of intake air flow control valve device | |
EP1605160B1 (en) |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 |
CN219492849U (zh) | 一种活塞式高效压缩机连杆结构 | |
CN113898559A (zh) | 曲轴箱、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
US4961479A (en) | Duct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lubricating oil | |
CN218718618U (zh) | 一种风扇皮带轮结构 | |
CN222502021U (zh) | 一种制冷线性压缩机气缸连接结构 | |
CN220980141U (zh) | 一种轴承的喷油节流装置 | |
KR20120030282A (ko) | 차량용 압축기 | |
CN109751225B (zh) | 压缩机用曲轴箱 | |
CN221074559U (zh) | 一种压缩膨胀机缸体铸件 | |
CN219035409U (zh) | 一种不锈钢弹簧减振器 | |
US8317487B2 (en) | Reciprocating-type compressor | |
CN209761682U (zh) | 一种高气密性汽车空调压缩机缸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