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6580B -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36580B CN113436580B CN202110676750.0A CN202110676750A CN113436580B CN 113436580 B CN113436580 B CN 113436580B CN 202110676750 A CN202110676750 A CN 202110676750A CN 113436580 B CN113436580 B CN 1134365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ull
- node
- transistor
- wi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66—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9/00—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 G11C19/28—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using semiconducto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包括下拉控制模块、下拉模块、上拉控制模块、第一上拉稳压模块、上拉模块、第二上拉稳压模块以及下拉稳压模块,通过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第二上拉稳压模块提高第四节点的电位稳定性,进而提高栅极驱动电路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栅极驱动电路可以利用薄膜晶体管阵列(Array)基板制程将栅极(Gate)行扫描驱动技术制作在Array基板上,实现对Gate进行扫描的驱动方式。
栅极驱动电路作为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其内部关键节点的电位是否稳定直接影响输出信号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工作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关于背景技术的介绍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完整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不能仅仅由于其出现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中,而认为上述所涉及到的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以缓解栅极驱动电路工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相应的扫描信号,其中,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布线、第二布线、第三布线、第四布线、第五布线、第六布线、下拉控制模块、下拉模块、上拉控制模块、第一上拉稳压模块、上拉模块、第二上拉稳压模块以及下拉稳压模块;下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布线电性连接,下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二布线和第三布线电性连接,下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节点电性连接;下拉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电性连接,下拉模块的输入端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下拉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节点电性连接以输出对应的扫描信号;上拉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三布线、上拉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上拉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上拉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一节点电性连接,上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三节点电性连接;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节点电性连接,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三节点,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第三控制端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第四节点电性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第四节点的电位;上拉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上拉模块的控制端与第四节点电性连接,上拉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节点电性连接;第二上拉稳压模块的一端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二上拉稳压模块的另一端与第四节点电性连接;以及下拉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五布线电性连接,下拉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第六布线电性连接,下拉稳压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节点电性连接,下拉稳压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三节点电性连接,下拉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节点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一布线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一节点直接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拉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节点电性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二节点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拉控制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节点直接电性连接,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三节点电性连接;第五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五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三节点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上拉稳压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第八晶体管以及第一电容;第六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节点电性连接;第七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六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七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四节点电性连接;第八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八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节点电性连接,第八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四节点电性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六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拉模块包括第九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九晶体管的栅极与第四节点电性连接,第九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二节点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上拉稳压模块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节点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拉稳压模块包括第十晶体管、第十一晶体管以及第三电容;第十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六布线电性连接,第十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节点电性连接;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十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第十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节点电性连接,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五布线电性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电性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节点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稳压隔离模块,稳压隔离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三节点电性连接,稳压隔离模块的控制端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稳压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稳压隔离模块包括第十二晶体管,第十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三节点电性连接,第十二晶体管的栅极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第十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均为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栅极驱动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通过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第二上拉稳压模块可以提高第四节点的电位稳定性,以及通过下拉稳压模块可以提高第一节点的电位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栅极驱动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拓扑结构精简,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边框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栅极驱动电路对应的一种时序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栅极驱动电路中部分晶体管的电位变化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栅极驱动电路对应的另一种时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其中,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布线、第二布线、第三布线、第四布线、第五布线、第六布线、下拉控制模块10、下拉模块20、上拉控制模块30、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上拉模块50、第二上拉稳压模块60以及下拉稳压模块70;下拉控制模块10的输入端与第一布线电性连接,下拉控制模块10的控制端与第二布线和第三布线电性连接,下拉控制模块10的输出端与第一节点Q电性连接;下拉模块20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Q电性连接,下拉模块20的输入端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下拉模块20的输出端与第二节点S电性连接以输出对应的第N级扫描信号NSCAN(N);上拉控制模块30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三布线、上拉控制模块30的第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上拉控制模块30的第二输入端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上拉控制模块30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一节点Q电性连接,上拉控制模块30的输出端与第三节点T电性连接;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节点Q电性连接,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三节点T电性连接,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的第三控制端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的输出端与第四节点P电性连接;上拉模块50的输入端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上拉模块50的控制端与第四节点P电性连接,上拉模块50的输出端与第二节点S电性连接;第二上拉稳压模块60的一端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二上拉稳压模块60的另一端与第四节点P电性连接;以及下拉稳压模块70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五布线电性连接,下拉稳压模块70的第二输入端与第六布线电性连接,下拉稳压模块70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节点Q电性连接,下拉稳压模块70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三节点T电性连接,下拉稳压模块70的输出端与第一节点Q电性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通过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第二上拉稳压模块60可以提高第四节点P的电位稳定性,以及通过下拉稳压模块70可以提高第一节点Q的电位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栅极驱动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拓扑结构精简,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边框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布线可以用于传输第N-1级扫描信号NSCAN(N-1)。第二布线可以用于传输时钟信号XCK1。第三布线可以用于传输时钟信号XCK2。第四布线可以用于传输低电位信号L,该低电位信号L可以用于控制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打开。第五布线可以用于传输时钟信号CK2。第六布线可以用于传输高电位信号H,该高电位信号H可以用于控制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关闭。
其中,时钟信号XCK1与时钟信号CK2可以为一组反向的时钟信号。即时钟信号XCK1为高电位时,时钟信号CK2为低电位;即时钟信号XCK1为低电位时,时钟信号CK2为高电位。时钟信号XCK2与时钟信号CK1可以为一组反向的时钟信号。即时钟信号XCK2为高电位时,时钟信号CK1为低电位;即时钟信号XCK2为低电位时,时钟信号CK1为高电位。以上各时钟信号请详细参考后续说明。
其中,当N等于1时,第一布线还可以用于传输起始信号。
其中,第N级扫描信号NSCAN(N)可以与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其高电位状态的第N级扫描信号NSCAN(N)可以用于打开对应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稳压隔离模块80,稳压隔离模块80的输入端与第三节点T电性连接,稳压隔离模块80的控制端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稳压隔离模块80的输出端与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拉控制模块10包括第一晶体管T11和第二晶体管T1,第一晶体管T11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一布线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T11的栅极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T1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一晶体管T11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T1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一节点Q直接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拉模块20包括第三晶体管T12,第三晶体管T12的栅极与第一节点Q电性连接,第三晶体管T12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第三晶体管T12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二节点S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拉控制模块30包括第四晶体管T2和第五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2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四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一节点Q直接电性连接,第四晶体管T2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三节点T电性连接;第五晶体管T3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第五晶体管T3的栅极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五晶体管T3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三节点T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包括第六晶体管T7、第七晶体管T8、第八晶体管T10以及第一电容C2;第六晶体管T7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六晶体管T7的栅极与第三节点T电性连接;第七晶体管T8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六晶体管T7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第七晶体管T8的栅极与第三布线电性连接,第七晶体管T8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四节点P电性连接;第八晶体管T10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八晶体管T10的栅极与第一节点Q电性连接,第八晶体管T10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四节点P电性连接;第一电容C2的一端与第六晶体管T7的栅极电性连接,第一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六晶体管T7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电容C2的存在,第一节点Q的电位和第三节点T的电位更容易维持稳定,进而提高了栅极驱动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拉模块50包括第九晶体管T13,第九晶体管T13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九晶体管T13的栅极与第四节点P电性连接,第九晶体管T13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二节点S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上拉稳压模块60包括第二电容C3,第二电容C3的第一端与第二布线电性连接,第二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四节点P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电容C3的存在,第四节点P的电位更容易保持稳定,进而提高了栅极驱动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拉稳压模块70包括第十晶体管T5、第十一晶体管T4以及第三电容C1;第十晶体管T5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六布线电性连接,第十晶体管T5的栅极与第三节点T电性连接;第十一晶体管T4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十晶体管T5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第十一晶体管T4的栅极与第一节点Q电性连接,第十一晶体管T4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五布线电性连接;第三电容C1的一端与第十一晶体管T4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电性连接,第三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节点Q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三电容C1的存在,第一节点Q的电位更容易稳定地保持,进而提高了栅极驱动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稳压隔离模块80包括第十二晶体管T6,第十二晶体管T6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三节点T电性连接,第十二晶体管T6的栅极与第四布线电性连接,第十二晶体管T6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六晶体管T7的栅极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十二晶体管T6的存在,可以使得第三节点T的电位、第十二晶体管T6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的电位实现相互隔离,并保持彼此之间电位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栅极驱动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T11、第二晶体管T1、第三晶体管T12、第四晶体管T2、第五晶体管T3、第六晶体管T7、第七晶体管T8、第八晶体管T10、第九晶体管T13、第十晶体管T5、第十一晶体管T4以及第十二晶体管T6中的至少一个为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栅极驱动电路在时钟信号XCK1、时钟信号XCK2、时钟信号CK2、第一节点Q的信号以及第四节点P的信号的控制下,在阶段S10和阶段S20中输出了对应的第N-1级扫描信号NSCAN(N-1)、第N级扫描信号NSCAN(N),根据第N-1级扫描信号NSCAN(N-1)、第N级扫描信号NSCAN(N)的仿真波形来看,输出的对应扫描信号的有效脉冲是稳定的。
对应地,如图3所示,第二晶体管T1的栅极-源极电压差Vgs在阶段S10中为0V,在阶段S20中为33V;第二晶体管T1的栅极-漏极电压差Vgd在阶段S10中为5V,在阶段S20中为35V;第二晶体管T1的漏极-源极电压差Vds在阶段S10中为-5V,在阶段S20中为-25V。
第四晶体管T2的栅极-源极电压差Vgs在阶段S10中为0V,在阶段S20中为-34V;第四晶体管T2的栅极-漏极电压差Vgd在阶段S10中为20V,在阶段S20中为-34V;第四晶体管T2的漏极-源极电压差Vds在阶段S10中为-20V,在阶段S20中为0V。
基于此,可以确定第二晶体管T1、第四晶体管T2均可以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能够提高栅极驱动电路的工作稳定性。
其中,如图4所示,阶段S10还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S1:第一布线接入低电位的信号,时钟信号XCK1、时钟信号XCK2均为低电位,第一节点Q的电位、第四节点P的电位均处于低电位,但不足以打开第三晶体管T12和第九晶体管T13,此时,第二节点S相当于保持悬浮(Floating)状态,第二节点S仍然保持上一阶段输出-9V的低电位。
第二阶段S2:时钟信号XCK2写入高电位,将第五晶体管T3、第十晶体管T5关闭;第六晶体管T7的栅极电位写入+6V,由于C2的耦合作用,第七晶体管T8的源极电位被拉高,第七晶体管T8被打开;同时第八晶体管T10打开;第四节点P的电位维持-4V,第三晶体管T12、第九晶体管T13仍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节点S仍然为悬浮(Floating)状态,第二节点S保持输出-9V的低电位。
第三阶段S3:时钟信号CK2由+6V变为-9V,第一节点Q的电位由于C1的耦合作用由-6.5V被拉到更低的一个电位,将第三晶体管T12打开;同时第八晶体管T10被打开,第四节点P写入时钟信号XCK1的高电平,将第九晶体管T13关闭,第二节点S输出-9V的低电位。
第四阶段S4:下一个阶段,第一布线需要写入高电平;时钟信号XCK2需提前关闭;时钟信号CK2变为高电平;第一节点Q的电位恢复到-6.5V,时钟信号XCK1变为-9V;第四节点P的电位保持-4V,第二节点S为悬浮(Floating)状态,第二节点S保持输出-9V的低电位。
第五阶段S5:第一布线写入高电位,时钟信号XCK1、时钟信号XCK2均为低电位信号L,将第一晶体管T11、第二晶体管T1以及第五晶体管T3均打开;第一节点Q写入+6V,第三晶体管T12关闭,同时第八晶体管T10关闭;第四节点P由于C3的作用保持上一阶段-4V不变;第二节点S保持悬浮(Floating)状态,第二节点S继续输出-9V的低电位。
第六阶段S6:时钟信号XCK1的高电位状态处于写入前阶段,时钟信号XCK2需提前关闭来保持第四节点P的电位稳定性,第二晶体管T1、第五晶体管T3均关闭;第一节点Q、第四节点P维持上一阶段的电位保持不变,第二节点S继续输出-9V的低电位。
第七阶段S7:时钟信号XCK1的高电位状态处于写入阶段;时钟信号CK2变为-9V,第六晶体管T7的栅极电位通过C2耦合被拉到更低值,第六晶体管T7被打开;同时第七晶体管T8被打开;第四节点P输出的电位为-6.5V,时钟信号XCK1为+6V,第九晶体管T13完全打开,第二节点S输出+6V的高电位。
第八阶段S8:时钟信号XCK1由+6V变为-9V,第四节点P的电位通过C3Holding到更低值,使得第九晶体管T13继续保持打开,第二节点S可以输出低电平的时钟信号XCK1,至此,完成了时钟信号XCK1的一个高电位脉冲的完整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与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相比,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中,第二布线可以用于传输时钟信号CK2。第三布线可以用于传输时钟信号CK1。第五布线可以用于传输时钟信号XCK1。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通过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第二上拉稳压模块60可以提高第四节点P的电位稳定性,以及通过下拉稳压模块70可以提高第一节点Q的电位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栅极驱动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拓扑结构精简,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边框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电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第一上拉稳压模块40、第二上拉稳压模块60可以提高第四节点P的电位稳定性,以及通过下拉稳压模块70可以提高第一节点Q的电位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栅极驱动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拓扑结构精简,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边框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其可以广泛应用于一些需要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手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可以包括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电路可以与该像素电路电性连接,以用于采用高电位的第N级扫描信号NSCAN(N)打开对应的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由于采用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与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相互搭配的技术构造而成,既具有较高的动态性能,又可以具有较小的漏电流,因此,该像素电路可以以较小的功耗进行工作,当其用于手机时,可以满足手机所需的便携、长续航的使用特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相应的扫描信号,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布线;
第二布线;
第三布线;
第四布线;
第五布线;
第六布线;
下拉控制模块,所述下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布线电性连接,所述下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布线和所述第三布线电性连接,所述下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节点电性连接;
下拉模块,所述下拉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性连接,所述下拉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布线电性连接,所述下拉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节点电性连接以输出对应的扫描信号;
上拉控制模块,所述上拉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布线、所述上拉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上拉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布线电性连接,所述上拉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性连接,所述上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三节点电性连接;
第一上拉稳压模块,所述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第三控制端与所述第三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第四节点电性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第四节点的电位;
上拉模块,所述上拉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布线电性连接,所述上拉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四节点电性连接,所述上拉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电性连接;
第二上拉稳压模块,所述第二上拉稳压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上拉稳压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节点电性连接;以及
下拉稳压模块,所述下拉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五布线电性连接,所述下拉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六布线电性连接,所述下拉稳压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性连接,所述下拉稳压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电性连接,所述下拉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布线电性连接;和
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节点直接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控制模块包括:
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直接电性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三节点电性连接;和
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四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三节点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均为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模块包括:
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四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节点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拉稳压模块包括:
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电性连接;
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四节点电性连接;
第八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四节点电性连接;以及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稳压模块包括:
第十晶体管,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六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电性连接;
第十一晶体管,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五布线电性连接;
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模块包括:
第九晶体管,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节点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拉稳压模块包括: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节点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
稳压隔离模块,所述稳压隔离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稳压隔离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四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稳压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电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隔离模块包括:
第十二晶体管,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布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上拉稳压模块电性连接。
1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76750.0A CN113436580B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US17/434,717 US11955084B2 (en) | 2021-06-18 | 2021-07-13 | Gate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
PCT/CN2021/105943 WO2022262037A1 (zh) | 2021-06-18 | 2021-07-13 |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76750.0A CN113436580B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36580A CN113436580A (zh) | 2021-09-24 |
CN113436580B true CN113436580B (zh) | 2022-06-10 |
Family
ID=77756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76750.0A Active CN113436580B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55084B2 (zh) |
CN (1) | CN113436580B (zh) |
WO (1) | WO202226203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13335B (zh) * | 2022-03-11 | 2023-10-03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18904B (zh) * | 2014-11-20 | 2017-08-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移位寄存器、显示装置 |
KR102175905B1 (ko) * | 2014-12-22 | 2020-11-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스캔 구동부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
CN105118417B (zh) * | 2015-09-25 | 2017-07-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US10395612B2 (en) * | 2015-12-03 | 2019-08-27 | Innolux Corporation | Driver circuit |
KR102573847B1 (ko) * | 2016-04-08 | 2023-09-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게이트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CN106297704B (zh) * | 2016-08-31 | 2019-06-1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 |
CN106782366B (zh) * | 2016-12-15 | 2018-09-25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07170411B (zh) * | 2017-05-12 | 2019-05-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Goa单元、goa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9427285B (zh) * | 2017-08-31 | 2022-06-24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选通驱动电路和使用该选通驱动电路的电致发光显示器 |
KR20190032959A (ko) * | 2017-09-20 | 2019-03-2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시프트레지스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CN108630167A (zh) * | 2018-07-26 | 2018-10-09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goa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102747314B1 (ko) * | 2019-09-05 | 2025-01-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발광 구동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CN110689858B (zh) * | 2019-10-18 | 2022-04-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
CN111415624B (zh) * | 2020-04-29 | 2021-05-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
CN111681625A (zh) * | 2020-06-23 | 2020-09-1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681626A (zh) * | 2020-06-24 | 2020-09-1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11754923B (zh) * | 2020-07-10 | 2021-09-2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Goa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
CN112365855B (zh) * | 2020-11-04 | 2022-11-08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Goa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
CN112509531A (zh) * | 2020-12-04 | 2021-03-1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06-18 CN CN202110676750.0A patent/CN113436580B/zh active Active
- 2021-07-13 WO PCT/CN2021/105943 patent/WO202226203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7-13 US US17/434,717 patent/US11955084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36580A (zh) | 2021-09-24 |
WO2022262037A1 (zh) | 2022-12-22 |
US11955084B2 (en) | 2024-04-09 |
US20240021163A1 (en) | 2024-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9259412B2 (en) |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7799087B (zh) | 一种goa电路及显示装置 | |
TWI469150B (zh) | 移位暫存器電路 | |
CN112652271B (zh) | 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468820B2 (en) | Control circuit configuration for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hift register unit | |
CN112802424A (zh) | 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007628B (zh) | Goa电路及显示面板 | |
CN215895935U (zh) | 扫描电路和显示面板 | |
CN113284451A (zh) | 移位寄存电路和显示面板 | |
CN108766358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
TWI386903B (zh) | 掃描驅動器 | |
CN109119036B (zh) | 液晶面板 | |
CN113436580B (zh) |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
CN112951163B (zh) | 移位寄存器及驱动方法、栅线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装置 | |
CN113257178A (zh) | 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
CN118800161A (zh) | 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驱动方法 | |
EP4053833A1 (en) |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gate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2885286B (zh) | 一种减少显示缺陷的gip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885285B (zh) | 一种gip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020003242A1 (en) | Semiconductor circuit in which power consumption is reduced and semiconductor circuit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CN107909958B (zh) | Goa电路单元、goa电路及显示面板 | |
CN112885283B (zh) | 一种gip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885284B (zh) | 一种触控显示屏的gip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6312708A (zh) |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 |
WO2025010905A1 (zh) | 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