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8359A - 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28359A CN113428359A CN202110806038.8A CN202110806038A CN113428359A CN 113428359 A CN113428359 A CN 113428359A CN 202110806038 A CN202110806038 A CN 202110806038A CN 113428359 A CN113428359 A CN 1134283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pontoon
- amphibious aircraft
- swing joint
- buo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188 flo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08000005189 Embolism Diseases 0.000 claims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463 ad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5/00—Flying-boats; Seaplanes
- B64C35/008—Amphibious sea pla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5/00—Flying-boats; Seaplanes
- B64C35/001—Flying-boats; Seaplanes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stability on the water
- B64C35/002—Flying-boats; Seaplanes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stability on the water using adjustable auxiliary flo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涉及水陆两栖飞机浮筒机构技术领域;为了保证飞机起飞的安全;包括两个浮筒主体一和两个浮筒主体二,所述浮筒主体一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圆周外壁设置有两个以上拨动片,所述转动辊圆周外壁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一端活动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一侧外壁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一侧外壁设置有压盘,所述压盘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凸形柱二。本发明通过将浮筒主体一和浮筒主体二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可以使得浮筒主体一和浮筒主体二整体漂浮在水面上,从而便于对飞机主体整体进行支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陆两栖飞机浮筒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飞机同时具有在陆地和水面起降的能力,为了使飞机在水面起降时具备横向的稳定性,防止飞机左右摆动,并保持飞机在海面上停留时的横向稳定,在机翼下部通过撑杆结构安装浮筒,为提供足够的浮力作为支撑,从而保证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安全。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290090.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结构,包括:浮筒、撑杆、连通装置和多个通气管;所述连通装置的端口数量比所述浮筒的分舱数量多;所述连通装置设置在所述浮筒内的一个分舱内,所述浮筒内的未设置有所述连通装置的内舱分别通过一根通气管连接在所述连通装置的一个端口上,所述设置有连通装置的内舱还通过一根设置在所述撑杆内的通气管连通大气。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由于水面会对浮筒产生阻力,从而使得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晃动,从而造成驾驶人员出现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包括两个浮筒主体一和两个浮筒主体二,所述浮筒主体一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圆周外壁设置有两个以上拨动片,所述转动辊圆周外壁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一端活动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一侧外壁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一侧外壁设置有压盘,所述压盘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凸形柱二,所述凸形柱二一侧内壁和压盘一侧外壁卡接有同一个缓冲弹簧二,两个所述凸形柱二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磁性吸附座,所述浮筒主体一底部内壁设置有栓柱,所述栓柱顶部外壁设置有容置筒,且推杆圆周外壁活动连接于容置筒一侧外壁,所述容置筒内部放置有吸附配重球。
优选的:所述浮筒主体二一侧外壁焊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外壁开设有两个以上定位孔二。
优选的:所述浮筒主体一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浮筒主体一顶部外壁开设有两个以上定位孔一。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两个所述浮筒主体二顶部外壁均设置有两个固定板,位于两侧的两个固定板一侧内壁设置有同一个棱形柱。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棱形柱圆周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滑座,所述滑座一侧外壁和固定板一侧内壁卡接有同一个减震弹簧,两个所述滑座内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一端活动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架。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杆外壁设置有爬梯。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棱形柱圆周外壁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阻力板,所述阻力板顶部外壁设置有磁吸块一,所述固定架顶部内壁设置有磁吸块二,所述固定架底部外壁设置有限位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置筒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凸形柱一,所述凸形柱一一侧内壁和容置筒一侧外壁卡接有同一个缓冲弹簧一,两个所述凸形柱一一侧外壁设置有卡位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筒主体一底部外壁和浮筒主体二底部外壁均焊接有两个减阻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当飞机主体在起飞的过程中,水面和浮筒主体一、浮筒主体二之间会产生相对阻力,从而使得水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对两个以上拨动片表面产生推动力,从而使得两个以上拨动片可以带动转动辊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使得转动盘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推杆可以在摇杆的调节作用下沿着容置筒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在飞机主体起飞的过程中,由于飞机主体发动机对飞机主体产生推动力,从而使得飞机主体前部发生上扬,从而使得容置筒整体向后产生倾斜,从而使得吸附配重球可以沿着容置筒进行滚动,从而可以使得磁性吸附座利用磁力对吸附配重球进行吸附,从而可以利用吸附配重球使得飞机主体整体的重心靠后,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飞机主体前部的仰角,从而便于飞机主体的起飞。
2.通过设置有卡槽和卡板可以对浮筒主体一和浮筒主体二之间进行拼接,同时可以提高浮筒主体一和浮筒主体二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有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可以利用螺栓对浮筒主体一和浮筒主体二之间进行固定。
3.通过设置有两个安装架可以对飞机主体进行安装,通过设置有减震弹簧可以在飞机主体起飞的过程中对飞机主体进行缓冲,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驾驶者的不适。
4.通过设置有磁吸块二可以对磁吸块一进行吸附,当飞机主体在降落的过程中,通过将磁吸块二断电,从而使得阻力板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使得阻力板可以在水中产生阻力,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飞机主体在减速过程中的移动距离,从而可以使得飞机主体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停止,通过设置有限位板可以对阻力板一侧外壁进行限位,从而可以保证阻力板可以与水面垂直。
5.吸附配重球沿着容置筒内部进行滚动的过程中,当吸附配重球在缓冲弹簧二弹性的作用下移动到卡位座表面时,缓冲弹簧一会被拉伸,从而使得缓冲弹簧一存储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吸附配重球的动能,从而可以加快吸附配重球在容置筒内进行往复移动的速率和频率,从而可以提高稳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的浮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的平衡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的浮筒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的平衡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筒主体一、2-固定板、3-安装架、4-爬梯、5-连杆、6-棱形柱、7-浮筒主体二、8-减震弹簧、9-滑座、10-固定架、11-阻力板、12-磁吸块一、13-磁吸块二、14-限位板、15-转动辊、16-拨动片、17-调节架、18-推杆、19-卡槽、20-定位孔一、21-卡位座、22-容置筒、23-吸附配重球、24-转动盘、25-定位孔二、26-卡板、27-减阻板、28-缓冲弹簧一、29-凸形柱一、30-磁性吸附座、31-缓冲弹簧二、32-摇杆、33-压盘、34-凸形柱二、35-栓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限定所指的装置、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如图1-6所示,包括两个浮筒主体一1和两个浮筒主体二7,所述浮筒主体一1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15,所述转动辊15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拨动片16,所述转动辊15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转动盘24,所述转动盘24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摇杆32,所述摇杆32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架17,所述调节架17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推杆18,所述推杆18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盘33,所述压盘33一侧外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凸形柱二34,所述凸形柱二34一侧内壁和压盘33一侧外壁卡接有同一个缓冲弹簧二31,两个所述凸形柱二34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磁性吸附座30,所述浮筒主体一1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栓柱35,所述栓柱35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容置筒22,且推杆18圆周外壁滑动连接于容置筒22一侧外壁,所述容置筒22内部放置有吸附配重球23;通过将浮筒主体一1和浮筒主体二7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可以使得浮筒主体一1和浮筒主体二7整体漂浮在水面上,从而便于对飞机主体进行支撑,当飞机主体在起飞的过程中,水面和浮筒主体一1、浮筒主体二7之间会产生相对阻力,从而使得水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对两个以上拨动片16表面产生推动力,从而使得两个以上拨动片16可以带动转动辊15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使得转动盘24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推杆18可以在摇杆32的调节作用下沿着容置筒22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使得磁性吸附座30可以沿着容置筒22内壁进行往复移动,在飞机主体起飞的过程中,由于飞机主体发动机对飞机主体产生推动力,从而使得飞机主体前部发生上扬,从而使得容置筒22整体向后产生倾斜,从而使得吸附配重球23可以沿着容置筒22进行滚动,从而可以使得磁性吸附座30利用磁力对吸附配重球23进行吸附,从而可以利用吸附配重球23使得飞机主体整体的重心靠后,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飞机主体前部的仰角,从而便于飞机主体的起飞,同时当飞机主体在降落的过程中,飞机主体在水面逐渐减速的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使得飞机主体整体会向前产生倾斜的趋势,利用磁性吸附座30断开对吸附配重球23的吸附,从而使得吸附配重球23可以在惯性的作用下沿着容置筒22内部进行自由移动,同时由于磁性吸附座30可以水平往复移动,当吸附配重球23移动到磁性吸附座30表面的过程中,在磁性吸附座30的推动作用和缓冲弹簧二31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将能量转化为吸附配重球23的动能,从而使得吸附配重球23可以沿着容置筒22内部进行往复滚动,从而可以维持飞机主体整体在水面上的平衡,从而可以缓解驾驶人员的不适感。
为了对浮筒主体一1和浮筒主体二7之间进行固定;如图1-5所示,所述浮筒主体二7一侧外壁焊接有卡板26,所述卡板26外壁开设有两个以上定位孔二25,所述浮筒主体一1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槽19,所述浮筒主体一1顶部外壁开设有两个以上定位孔一20;通过设置有卡槽19和卡板26可以对浮筒主体一1和浮筒主体二7之间进行拼接,同时可以提高浮筒主体一1和浮筒主体二7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有定位孔一20和定位孔二25可以利用螺栓对浮筒主体一1和浮筒主体二7之间进行固定。
为了对飞机主体进行减震;如图1-2所示,两个所述浮筒主体二7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固定板2,位于两侧的两个固定板2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棱形柱6,所述棱形柱6圆周外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座9,所述滑座9一侧外壁和固定板2一侧内壁卡接有同一个减震弹簧8,两个所述滑座9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杆5,两个所述连杆5一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架3;通过设置有两个安装架3可以对飞机主体进行安装,通过设置有减震弹簧8可以在飞机主体起飞的过程中对飞机主体进行缓冲,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驾驶者的不适。
为了便于驾驶者的攀爬;如图1所示,其中一个所述连杆5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爬梯4;通过设置有爬梯4便于驾驶者进行攀爬。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浮筒主体一1和浮筒主体二7之间进行卡接,接着利用螺栓将浮筒主体一1和浮筒主体二7之间进行固定,浮筒主体一1和浮筒主体二7整体可以悬浮在水面,接着飞机主体在起飞的过程中,飞机主体在发动机推力的作用下发生后仰,从而使得吸附配重球23可以沿着容置筒22内部进行滚动,从而使得磁性吸附座30可以对吸附配重球23进行吸附,从而使得飞机主体整体的重心靠后,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飞机主体前部的仰角,从而可以提高飞机主体起飞的效率,同时当飞机主体降落在水面到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将磁性吸附座30取消对吸附配重球23的吸附,从而使得吸附配重球23可以在磁性吸附座30的推动作用下和缓冲弹簧二31的弹性作用下沿着容置筒22内部进行往复滚动,从而使得吸附配重球23在往复滚动的过程中可以对水流对飞机主体产生的晃动进行有效地抵消,从而可以减少驾驶者的不适感。
实施例2:
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飞机主体在降落时的阻力;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补充:其中一个所述棱形柱6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阻力板11,所述阻力板11顶部外壁设置有磁吸块一12,所述固定架10顶部内壁设置有磁吸块二13,所述固定架10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板14;通过设置有磁吸块二13可以对磁吸块一12进行吸附,当飞机主体在降落的过程中,通过将磁吸块二13断电,从而使得阻力板11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使得阻力板11可以在水中产生阻力,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飞机主体在减速过程中的移动距离,从而可以使得飞机主体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停止,通过设置有限位板14可以对阻力板11一侧外壁进行限位,从而可以保证阻力板11可以与水面垂直。
为了提高吸附配重球23在容置筒22内移动的频率和速率;如图6所示,所述容置筒22一侧外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凸形柱一29,所述凸形柱一29一侧内壁和容置筒22一侧外壁卡接有同一个缓冲弹簧一28,两个所述凸形柱一29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卡位座21;吸附配重球23沿着容置筒22内部进行滚动的过程中,当吸附配重球23在缓冲弹簧二31弹性的作用下移动到卡位座21表面时,缓冲弹簧一28会被拉伸,从而使得缓冲弹簧一28存储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吸附配重球23的动能,从而可以加快吸附配重球23在容置筒22内进行往复移动的速率和频率,从而可以提高稳定效果。
为了减少起飞时的阻力;如图5所示,所述浮筒主体一1底部外壁和浮筒主体二7底部外壁均焊接有两个减阻板27;通过设置有减阻板27可以有效减少水流对浮筒主体一1和浮筒主体二7的阻力,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燃料的消耗。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飞机主体降落的过程中,通过将磁吸块二13与磁吸块一12之间断开连接,从而使得阻力板11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从而可以提高阻力,从而可以减少飞机主体停止过程中所移动的距离,从而可以保证降落的安全。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并非本发明唯一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结合现有技术或公众常识,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包括两个浮筒主体一(1)和两个浮筒主体二(7),其特征是,所述浮筒主体一(1)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辊(15),所述转动辊(15)圆周外壁设置有两个以上拨动片(16),所述转动辊(15)圆周外壁设置有转动盘(24),所述转动盘(24)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摇杆(32),所述摇杆(32)一端活动连接有调节架(17),所述调节架(17)一侧外壁设置有推杆(18),所述推杆(18)一侧外壁设置有压盘(33),所述压盘(33)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凸形柱二(34),所述凸形柱二(34)一侧内壁和压盘(33)一侧外壁卡接有同一个缓冲弹簧二(31),两个所述凸形柱二(34)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磁性吸附座(30),所述浮筒主体一(1)底部内壁设置有栓柱(35),所述栓柱(35)顶部外壁设置有容置筒(22),且推杆(18)圆周外壁活动连接于容置筒(22)一侧外壁,所述容置筒(22)内部放置有吸附配重球(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浮筒主体二(7)一侧外壁焊接有卡板(26),所述卡板(26)外壁开设有两个以上定位孔二(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浮筒主体一(1)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槽(19),所述浮筒主体一(1)顶部外壁开设有两个以上定位孔一(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其特征是,两个所述浮筒主体二(7)顶部外壁均设置有两个固定板(2),位于两侧的两个固定板(2)一侧内壁设置有同一个棱形柱(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棱形柱(6)圆周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滑座(9),所述滑座(9)一侧外壁和固定板(2)一侧内壁卡接有同一个减震弹簧(8),两个所述滑座(9)内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杆(5),两个所述连杆(5)一端活动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其特征是,其中一个所述连杆(5)外壁设置有爬梯(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其特征是,其中一个所述棱形柱(6)圆周外壁设置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阻力板(11),所述阻力板(11)顶部外壁设置有磁吸块一(12),所述固定架(10)顶部内壁设置有磁吸块二(13),所述固定架(10)底部外壁设置有限位板(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容置筒(22)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凸形柱一(29),所述凸形柱一(29)一侧内壁和容置筒(22)一侧外壁卡接有同一个缓冲弹簧一(28),两个所述凸形柱一(29)一侧外壁设置有卡位座(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浮筒主体一(1)底部外壁和浮筒主体二(7)底部外壁均焊接有两个减阻板(2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06038.8A CN113428359A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06038.8A CN113428359A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28359A true CN113428359A (zh) | 2021-09-24 |
Family
ID=77760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06038.8A Pending CN113428359A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28359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913330A (fr) * | 1939-04-26 | 1946-09-04 | Saunders Roe Ltd | Flotteur de stabilisation latérale pour hydravions et avions amphibies |
CN101678895A (zh) * | 2007-01-24 | 2010-03-24 | 虎鱼航空控股有限公司 | 飞机的改进 |
US20110248118A1 (en) * | 2010-04-08 | 2011-10-13 | Meekins John A | Amphibious Aircraft |
FR2994686A1 (fr) * | 2012-08-23 | 2014-02-28 | Eurocopter France | Procede de flottabilite d'un aeronef, systeme de flottabilite pour aeronef, et aeronef |
CN106458320A (zh) * | 2014-04-30 | 2017-02-22 | 飞洋航空机制造开发株式会社 | 水上飞机的俯仰角变动抑制装置 |
CN108502172A (zh) * | 2018-05-30 | 2018-09-07 |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海上巡逻救援的水上飞机 |
CN208102341U (zh) * | 2018-04-18 | 2018-11-16 | 泊鹭(荆门)飞机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抑波槽外板的水陆两栖飞机 |
CN112238940A (zh) * | 2020-11-17 | 2021-01-19 |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结构 |
EP3798124A1 (en) * | 2019-09-30 | 2021-03-31 | Shanghai Autoflight Co., Ltd. | Amphibious drone |
CN212922007U (zh) * | 2021-03-09 | 2021-04-09 | 湖北航特航空飞行器有限公司 | 一种a2c水上飞机下水拖车 |
-
2021
- 2021-07-16 CN CN202110806038.8A patent/CN1134283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913330A (fr) * | 1939-04-26 | 1946-09-04 | Saunders Roe Ltd | Flotteur de stabilisation latérale pour hydravions et avions amphibies |
CN101678895A (zh) * | 2007-01-24 | 2010-03-24 | 虎鱼航空控股有限公司 | 飞机的改进 |
US20110248118A1 (en) * | 2010-04-08 | 2011-10-13 | Meekins John A | Amphibious Aircraft |
FR2994686A1 (fr) * | 2012-08-23 | 2014-02-28 | Eurocopter France | Procede de flottabilite d'un aeronef, systeme de flottabilite pour aeronef, et aeronef |
CN106458320A (zh) * | 2014-04-30 | 2017-02-22 | 飞洋航空机制造开发株式会社 | 水上飞机的俯仰角变动抑制装置 |
EP3138772A1 (en) * | 2014-04-30 | 2017-03-08 | Hiyoh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 Device for suppressing pitch angle fluctuation in seaplane |
CN208102341U (zh) * | 2018-04-18 | 2018-11-16 | 泊鹭(荆门)飞机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抑波槽外板的水陆两栖飞机 |
CN108502172A (zh) * | 2018-05-30 | 2018-09-07 |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海上巡逻救援的水上飞机 |
EP3798124A1 (en) * | 2019-09-30 | 2021-03-31 | Shanghai Autoflight Co., Ltd. | Amphibious drone |
CN112238940A (zh) * | 2020-11-17 | 2021-01-19 |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结构 |
CN212922007U (zh) * | 2021-03-09 | 2021-04-09 | 湖北航特航空飞行器有限公司 | 一种a2c水上飞机下水拖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139961U (zh) | 一种植保无人机减震起落架 | |
CN102529666A (zh) | 电动汽车电池框架 | |
CN107856876B (zh) | 一种通用型无人机弹射平台 | |
CN108163185A (zh) | 一种无人机的一体式起落架 | |
CN113428359A (zh) | 一种用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机构 | |
CN112366885A (zh)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矩电机结构 | |
CN220054184U (zh) | 一种侦察灭火机器人的高空系泊无人机系统 | |
CN222260303U (zh) | 一种飞行模拟训练装置 | |
CN115092410A (zh) | 一种舰载抗冲稳定平台用减振装置 | |
CN208993926U (zh) | 一种拍摄视角广的双云台无人机 | |
CN116279728A (zh) | 一种用于氢能汽车的氢气瓶运输固定设备 | |
CN207496927U (zh) | 一种适应多种起飞环境的固定翼无人机 | |
CN212890902U (zh) | 一种可收缩的减震型无人机起落架 | |
CN117416744A (zh) | 一种载板玻璃运载装置 | |
CN220906098U (zh) | 一种立体仓储用搬运机构 | |
CN116238700A (zh) | 基于固定翼微型飞行器的辅助起飞装置 | |
CN115535167A (zh) | 一种具有减震防晃动装置的自动化船艇 | |
CN210048332U (zh) |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观光电梯 | |
CN220996823U (zh) | 一种飞行器辅助降落机构 | |
CN208198823U (zh) | 一种垂直起降的植保无人机结构 | |
CN113428349A (zh) | 一种球坠驱平式防侧翻无人机 | |
CN112591013B (zh) | 一种户外水上用品设备 | |
CN118494748B (zh) | 一种重载直升机的机舱 | |
CN220199618U (zh) | 一种无人机充换电平台 | |
CN205837181U (zh) |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轻便式飞行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