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3745B - 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03745B CN113403745B CN202110761013.0A CN202110761013A CN113403745B CN 113403745 B CN113403745 B CN 113403745B CN 202110761013 A CN202110761013 A CN 202110761013A CN 113403745 B CN113403745 B CN 1134037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lt
- winding
- layer
- woven
- w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1/00—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包括织带本体,还包括:第一缠绕带,所述第一缠绕带倾斜式螺旋缠绕在所述织带本体上;第二缠绕带,所述第二缠绕带倾斜式螺旋缠绕在所述织带本体上;所述第一缠绕带以及第二缠绕带在所述织带本体的正面和反面相间形成多个X型交叉带;锁链带,所述锁链带沿织带本体长度方向上交错贯穿连接在所述织带本体上。本发明通过在织带本体上交叉缠绕第一缠绕带以及第二缠绕带,第一缠绕带和第二缠绕带在织带本体的正面和反面相间形成多个X型交叉带,正面形成X型交叉带使得织带本体具有立体感,合织带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织带本体背面形成的X型交叉带使得织带本体具有很好的防滑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织带的原料有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且织带的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02191626B,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04月17日,名称为《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及织带编织机》的发明专利,其织带的具体结构包括包括一母织带、一缠绕于母织带带体的缠绕体,及将缠绕体编织锁定在母织带带体的锁链结构,所述锁链结构为通过编织方法,把纺织材料编织于所述母织带带体表面,并把所述缠绕体锁定于所述母织带带体而形成的一系列编织结构单元。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织带多为通过编织机一体成型,这种单一的编织织带外观简单,同时在使用时防滑效果较差,而上述申请通过在织带表面设置缠绕体使得织带层次丰富具有立体感,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缠绕体在织带两侧边磨损严重易导致缠绕体断开,且在对缠绕体进行固定操作麻烦,影响生产效率,固定的稳定性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包括织带本体,还包括:
第一缠绕带,所述第一缠绕带倾斜式螺旋缠绕在所述织带本体上;
第二缠绕带,所述第二缠绕带倾斜式螺旋缠绕在所述织带本体上;
所述第一缠绕带以及第二缠绕带在所述织带本体的正面和反面相间形成多个X型交叉带;
锁链带,所述锁链带沿织带本体长度方向上交错贯穿连接在所述织带本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缠绕带以及第二缠绕带缠绕的倾斜方向相反,且第一缠绕带以及第二缠绕带的缠绕间距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锁链带在所述织带本体的正面和反面贯穿长度与所述X型交叉带的长度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织带本体包括第一织带层、第二织带层以及透气填充层,所述第一织带层和第二织带层相互贴合缝制,且第一织带层和第二织带层之间形成夹层,所述透气填充层嵌设在所述夹层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织带本体的两侧边均缝制有保护包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锁链带贯穿位于所述织带本体正面区段为织带正面区段,所述锁链带中贯穿于所述织带本体背面的区段为织带背面区段,所述织带正面区段以及织带背面区段与织带本体贴合一面中段位置处均缝制有勾面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织带正面区段以及织带背面区段的中段位置处均设置有孔扣,所述织带本体上相对与所述孔扣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编织加工织带本体,并将编织成型的织带本体进行收卷成盘;
S2:对加工好的织带本体进行放卷,同步将第一缠绕带以及第二缠绕带成交叉式等距旋转缠绕于织带本体的带体表面;
S3:对缠绕了第一缠绕带以及第二缠绕带的织带本体两侧边包覆保护包边,并对保护包边进行缝制;
S4:将锁链带沿织带本体长度方向的中线交错贯穿连接在所述织带本体上,并对锁链带进行缝制固定在织带本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S1,编织加工织带本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编织机对第一织带层以及第二织带层进行编织成型;
S1.2:将第一织带层和第二织带层重叠输送并在第一织带层和第二织带层之间填充透气填充层;
S1.3:对第一织带层和第二织带层进行缝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步骤S5:孔扣安装,所述孔扣安装具体方法为,在所述织带本体1上位于第一缠绕带以及第二缠绕带交叉位置处开设通孔,然后将孔扣贯穿与锁链带固定安装在通孔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通过在织带本体上交叉缠绕第一缠绕带以及第二缠绕带,第一缠绕带和第二缠绕带在织带本体的正面和反面相间形成多个X型交叉带,正面形成X型交叉带使得织带本体具有立体感,合织带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织带本体背面形成的X型交叉带使得织带本体具有很好的防滑效果,进一步的,通过第一缠绕带和第二缠绕带在织带本体的正面和反面相间形成多个X型交叉带,在固定时仅需要一个锁链带交错贯穿连接在织带本体上就完成对第一缠绕带以及第二缠绕带进行固定,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更加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链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织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织带本体;10、保护包边;11、第一织带层;12、第二织带层;13、透气填充层;2、第一缠绕带;21、X型交叉带;3、第二缠绕带;4、锁链带;41、织带背面区段;42、织带正面区段;43、勾面层;44、孔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包括织带本体1,还包括:第一缠绕带2,第一缠绕带2倾斜式螺旋缠绕在织带本体1上;第二缠绕带3,第二缠绕带3倾斜式螺旋缠绕在织带本体1上;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在织带本体1的正面和反面相间形成多个X型交叉带21;锁链带4,锁链带4沿织带本体1长度方向上交错贯穿连接在织带本体1上。
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缠绕的倾斜方向相反,且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的缠绕间距相等。
锁链带4在织带本体1的正面和反面贯穿长度与X型交叉带21的长度相等。
具体的,该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通过在织带本体1上交叉缠绕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第一缠绕带2和第二缠绕带3在织带本体1的正面和反面相间形成多个X型交叉带21,织带本体1正面形成X型交叉带21使得织带本体1具有立体感,织带本体1层次丰富、形式多样,在织带本体1背面形成的X型交叉21带使得织带本体1具有很好的防滑效果,进一步的,通过第一缠绕带2和第二缠绕带3在织带本体的正面和反面相间形成多个X型交叉带21,在固定时仅需要一个锁链带4交错贯穿连接在织带本体1上就完成对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进行固定,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更加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织带本体1包括第一织带层11、第二织带层12以及透气填充层13,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相互贴合缝制,且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之间形成夹层,透气填充层13嵌设在夹层中。具体的,通过将织带本体1设置有由第一织带层11以及第二织带层12组成,并在第一织带层11以及第二织带层12之间的夹层中填充透气填充层13,使得在织带在使用时更加舒适。
织带本体1的两侧边均缝制有保护包边10。具体的,通过在织带本体1两侧边均缝制保护包边10,保护包边10实现对缠绕在织带本体1上的第一缠绕带2和第二缠绕带3侧边进行包覆保护,防止使用过程中磨损导致第一缠绕带2和第二缠绕带3断开。
锁链带4贯穿位于织带本体1正面区段为织带正面区段42,锁链带4中贯穿于织带本体1背面的区段为织带背面区段41,织带正面区段42以及织带背面区段41与织带本体1贴合一面中段位置处均缝制有勾面层43。织带正面区段42以及织带背面区段41的中段位置处均设置有孔扣44,织带本体1上相对与孔扣44位置处开设有通孔。具体的,通过在锁链带4中的织带正面区段42以及织带背面区段41与织带本体1贴合一面中段位置处均缝制有勾面层43,并设置孔扣44进行固定,提高锁链带4对第一缠绕带2和第二缠绕带3固定的稳定性,同时配合孔扣44进一步增强固定效果,孔扣44配合织带本体1上的通孔固定,便于织带本体1进行通风。
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编织加工织带本体1,并将编织成型的织带本体1进行收卷成盘;
S2:对加工好的织带本体1进行放卷,同步将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成交叉式等距旋转缠绕于织带本体1的带体表面;
S3:对缠绕了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的织带本体1两侧边包覆保护包边10,并对保护包边10进行缝制;
S4:将锁链带4沿织带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线交错贯穿连接在织带本体1上,并对锁链带4进行缝制固定在织带本体1上。
步骤S1,编织加工织带本体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通过编织机对第一织带层11以及第二织带层13进行编织成型;
S1.2:将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3重叠输送并在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3之间填充透气填充层12;
S1.3;对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3进行缝制连接。
还包括步骤S5:孔扣安装,孔扣安装具体方法为,在织带本体1上位于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交叉位置处开设通孔,然后将孔扣44贯穿与锁链带42固定安装在通孔上。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包括织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缠绕带(2),所述第一缠绕带(2)倾斜式螺旋缠绕在所述织带本体(1)上;第二缠绕带(3),所述第二缠绕带(3)倾斜式螺旋缠绕在所述织带本体(1)上;所述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在所述织带本体(1)的正面和反面相间形成多个X型交叉带(21);锁链带(4),所述锁链带(4)沿织带本体(1)长度方向上交错贯穿连接在所述织带本体(1)上;
所述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缠绕的倾斜方向相反,且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的缠绕间距相等,所述锁链带(4)在所述织带本体(1)的正面和反面贯穿长度与所述X型交叉带(21)的长度相等;
所述锁链带(4)贯穿位于所述织带本体(1)正面区段为织带正面区段(42),所述锁链带(4)中贯穿于所述织带本体(1)背面的区段为织带背面区段(41),所述织带正面区段(42)以及织带背面区段(41)与织带本体(1)贴合一面中段位置处均缝制有勾面层(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本体(1)包括第一织带层(11)、第二织带层(12)以及透气填充层(13),所述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相互贴合缝制,且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之间形成夹层,所述透气填充层(13)嵌设在所述夹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本体(1)的两侧边均缝制有保护包边(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正面区段(42)以及织带背面区段(41)的中段位置处均设置有孔扣(44),所述织带本体(1)上相对与所述孔扣(44)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编织加工织带本体(1),并将编织成型的织带本体(1)进行收卷成盘;
S2:对加工好的织带本体(1)进行放卷,同步将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成交叉式等距旋转缠绕于织带本体(1)的带体表面;
S3:对缠绕了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的织带本体(1)两侧边包覆保护包边(10),并对保护包边(10)进行缝制;
S4:将锁链带(4)沿织带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线交错贯穿连接在所述织带本体(1)上,并对锁链带(4)进行缝制固定在织带本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编织加工织带本体(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编织机对第一织带层(11)以及第二织带层(12)进行编织成型;
S1.2:将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重叠输送并在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 )之间填充透气填充层(13);
S1.3:对第一织带层(11)和第二织带层(12)进行缝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5:孔扣安装,所述孔扣安装具体方法为,在所述织带本体(1)上位于第一缠绕带(2)以及第二缠绕带(3)交叉位置处开设通孔,然后将孔扣(44)贯穿与锁链带(4)固定安装在通孔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61013.0A CN113403745B (zh) | 2021-07-06 | 2021-07-06 | 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61013.0A CN113403745B (zh) | 2021-07-06 | 2021-07-06 | 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03745A CN113403745A (zh) | 2021-09-17 |
CN113403745B true CN113403745B (zh) | 2023-02-14 |
Family
ID=77685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61013.0A Active CN113403745B (zh) | 2021-07-06 | 2021-07-06 | 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03745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77738Y (zh) * | 1993-05-31 | 1994-09-21 | 徐国荣 | 布条包芯编织带 |
CN102191626A (zh) * | 2011-05-13 | 2011-09-21 | 明新弹性织物(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 |
CN104178915A (zh) * | 2014-08-04 | 2014-12-03 | 麻城市南兴织带有限公司 | 一种空心织带织造工艺 |
KR20170105189A (ko) * | 2016-03-09 | 2017-09-19 | 조상희 | 가구용 탄성 지지밴드 |
CN209941186U (zh) * | 2019-01-23 | 2020-01-14 | 英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耐磨纱线 |
CN211112509U (zh) * | 2019-10-14 | 2020-07-28 | 晋江市超诚服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边侧起球的牢固型织带 |
CN211251561U (zh) * | 2019-12-03 | 2020-08-14 | 晋江金信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透气织带 |
CN211567140U (zh) * | 2019-09-12 | 2020-09-25 | 义乌市典雅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透气性好的织带 |
-
2021
- 2021-07-06 CN CN202110761013.0A patent/CN1134037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77738Y (zh) * | 1993-05-31 | 1994-09-21 | 徐国荣 | 布条包芯编织带 |
CN102191626A (zh) * | 2011-05-13 | 2011-09-21 | 明新弹性织物(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 |
CN104178915A (zh) * | 2014-08-04 | 2014-12-03 | 麻城市南兴织带有限公司 | 一种空心织带织造工艺 |
KR20170105189A (ko) * | 2016-03-09 | 2017-09-19 | 조상희 | 가구용 탄성 지지밴드 |
CN209941186U (zh) * | 2019-01-23 | 2020-01-14 | 英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耐磨纱线 |
CN211567140U (zh) * | 2019-09-12 | 2020-09-25 | 义乌市典雅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透气性好的织带 |
CN211112509U (zh) * | 2019-10-14 | 2020-07-28 | 晋江市超诚服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边侧起球的牢固型织带 |
CN211251561U (zh) * | 2019-12-03 | 2020-08-14 | 晋江金信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透气织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03745A (zh) | 2021-09-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84658B2 (en) | Water shorts with webbed configuration | |
CN103857838A (zh) | 编织纺织品配件 | |
CN102639020A (zh) | 隔热复合织物 | |
CA2738987A1 (en) | Woven multi-layer fabric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same | |
WO2001044551A1 (en) | Three-dimensional maquisette style knitted fabric | |
JPWO2012042595A1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の織物製テープ | |
CA2356509C (en) | Webbing with simulated stitching | |
CN113403745B (zh) | 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 | |
US20050009424A1 (en) | Anti-vandalism and cut resistant fabric | |
CN107637925A (zh) | 一种拉链用布带以及拉链 | |
US6708528B2 (en) | High-elasticity wet suit fabric | |
US2558336A (en) | Elastic webbing | |
CN210648546U (zh) | 一种排汗织带 | |
CN210047166U (zh) | 一种高负荷编织带 | |
CN109706585B (zh) | 一种双面耐磨条纹面料 | |
US12180626B2 (en) | Seamless elastic strap with forked structu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5639885B (zh) | 一种丝绒带拉链 | |
CN218354918U (zh) | 一种侧边加厚拉链布带及尼龙拉链制品 | |
CN214083257U (zh) | 高强抗撕裂牛津布 | |
CN215152493U (zh) | 一种抗拉扯性好的针织面料 | |
CN210634224U (zh) | 一种带双编链平面组织结构的高弹性织带 | |
CN216373630U (zh) | 一种新型运动服复合面料 | |
CN214882144U (zh) | 一种镂空装饰花边带 | |
CN217226926U (zh) | 高弹抗拉化纤织物 | |
CN212684935U (zh) | 一种高阻燃性的涤纶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