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2372B - 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82372B CN113382372B CN202010162813.6A CN202010162813A CN113382372B CN 113382372 B CN113382372 B CN 113382372B CN 202010162813 A CN202010162813 A CN 202010162813A CN 113382372 B CN113382372 B CN 1133823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rt message
- time period
- received
- amount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08000034188 Stiff person spectrum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0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若所述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通过上述方式,在将短信发送至终端用户之前,自动对该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进行统计,若超过阈值则向该终端用户发出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可能处于短信轰炸的风险,并在得到用户的拦截指示时对相应短信进行拦截,管控效率高,贴近用户实际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号码作为用户的一种重要身份标识,在网络应用、身份验证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身份验证领域其使用的频繁程度已经远远超过身份证、护照号码等证件ID。然而,随着手机号码和短信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针对用户的骚扰手段也不断变化,其中,利用验证码短信进行短信轰炸,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生活,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这给用户带来不便,也给信息安全管控带来了挑战。
现有技术中,短信炸弹管控方法是每个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配置特有的策略,比如用户自定义白名单策略,在遭到短信轰炸时,停止主叫不在白名单内短信的下发,达到短信过滤的效果。主叫白名单由用户通过短信或app等方式自行定义。但这种方式通常用户是在遭到了短信炸弹的轰炸才会想起去开启短信炸弹的监控功能,而此时用户手机可能已经处在卡顿或宕机状态下,已经无法使用手机通过短信、人工客服、app等手段开启短信炸弹监控,因此这种管控方法是滞后的,且白名单是用户手工编辑,会出现号码设置错误或者名单不全,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短信被误拦等,不能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管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短信管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若所述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之前,还包括:构建数据结构以记录短信接收量,所述数据结构包括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其中,一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为计数树、另一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为计时树。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包括:基于所接收的短信更新所述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基于更新的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所述被叫号码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连续的多个子时间段,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个时间段有交集,所述计数树包括:计数节点、计数组,所述计数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所述计数组包括:所述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所述计时树包括:计时节点、计时数组,所述计时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任两个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相等,所述基于所接收的短信更新所述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包括:分析所述被叫号码是否存在于所述计数树中;若存在,则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若不存在,则建立对应的节点并插入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中。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包括: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是否处于同一子时间段;若判断为是,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执行加1操作,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若判断为否,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修改为1,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均以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终点,所述第一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一时间段的长度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所述第三时间段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和,所述基于更新的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所述被叫号码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包括:获取所述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并作为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基于预设公式统计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将每一所述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得到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若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若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若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判断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若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基于更新的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所述被叫号码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对获取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作为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所述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之后,还包括:判断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若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则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短信管控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所述预设时间段以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终点;提示模块,用于若所述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控制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短信管控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短信管控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短信发送至终端用户之前,自动对该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进行统计,若超过阈值则向该终端用户发出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可能处于短信轰炸的风险,并在得到用户的拦截指示时对相应短信进行拦截,管控效率高,贴近用户实际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短信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短信管控方法的步骤S2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短信管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短信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短信管控方法包括:
步骤S1,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
具体地,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记录接收时间点;
步骤S2,统计该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根据该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统计该被叫号码在当前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短信接收量。其中,该预设时间段指的是以当前时间点为终点,往前计算的一段时间,该预设时间段可以为1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3,若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
具体地,若前述统计的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则向对应的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即向该被叫号码的使用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可能出现短信轰炸的风险,并咨询该终端用户是否进行短信拦截。该终端用户接收到该报警信息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反馈,如该用户认为没必要拦截时,反馈否的信息,若认为需要拦截时,则反馈是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下发报警信息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例如30秒),若等待所述一段时间后没有接收到终端用户的反馈,则默认为该终端用户放弃拦截,该阈值与所述预设时间段有关系,如该预设时间段为3分钟时,对应的阈值为40条,若预设时间段为1分钟时,对应的阈值为20条,若预设时间段为5分钟,对应的阈值为60条。需要说明的是,若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表示可能会出现短信轰炸的问题,则自动启动短信缓存功能开始缓存接收的短信,直到接收到用户的反馈。
步骤S4,若接收到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
具体地,若接收到该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可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即根据该白名单及当前缓存的短信进行匹配筛选,将与白名单中的号码匹配的缓存短信下发至该终端用户,不向终端用户发送与该白名单中的号码不匹配的短信。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若接收到终端用户的不开启拦截指示时,表示无需拦截短信,则将当前缓存的短信下发至终端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短信发送至终端用户之前,自动对该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进行统计,若超过阈值则向该终端用户发出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可能处于短信轰炸的风险,并在得到用户的拦截指示时对相应短信进行拦截,管控效率高,贴近用户实际需求。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构建数据结构以记录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首先构建数据结构,用于记录短信接收量,该数据结构包括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AVL),分别为计数树及计时树,该计数树及计时树是对应设置,如同一被叫号码在计数树的信息与在计时树的信息处于同一高度,又例如,该被叫号码的计数信息存储于计数树,计时信息存储于计时树中。该数据结构存储有多个被叫号码的短信信息,而每一被叫号码的短信管控方式均采用上述步骤执行的方式。
该计数树包括:计数节点、计数组,该计数节点携带被叫号码,且以该被叫号码作为KEY,该计数组包括:预设时间段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及在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例如,5分钟作为预设时间段,即以5分钟的时间长度来对短信接收量进行周期性记录,该计数组记录着该5分钟内每一分钟的短信接收量,以及记录了在该5分钟内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在下一个5分钟,重新记录该被叫号码在下一个5分钟里的每一分钟的短信接收量及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
该计时树包括:计时节点、计时数组,该计时节点携带被叫号码及在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该计时数组的值为空。例如,该被叫号码的计时节点为以该被叫号码及在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作为KEY,计时数组的值(VALUE)的值为空。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时间点与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的差值大于预设时间值,则删除所述计时树及所述计数树中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
具体地,若当前时间点与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的差值大于预设时间值,则删除所述计时树及所述计数树中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该预设时间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例如5分钟,或者其他数值,此处对此不作限制。若在5分钟之内都没有接收到短信,则需要删除对应的节点,之后重新发送短信时,重新建立节点并重新计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该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基于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
具体地,根据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来更新该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
步骤S22,基于更新的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根据更新的自平衡二叉查找树来统计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如根据该自平衡二叉查找树记录的信息来统计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步骤S21具体包括:
分析被叫号码是否存在于计数树中;
具体地,由于计数树包括:计数节点、计数组,所述计数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计数组包括: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如该计数节点是以被叫号码作为KEY,此时只需要查找该计数树的节点即可知道该被叫号码是否存在于该计数树中,若存在说明有该被叫号码有短信记录,直接查找该计数树的计数节点即可了解该被叫号码是否在该数据结构中,可提高处理效率。
该计时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所述计时数组的值为空,任两个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相等。例如,该预设时间段为5分钟,则子时间段为1分钟,5分钟的时间长度有5个子时间段,即每5分钟循环一次,每一分钟对应一个子时间段,该计数组包括5个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记录,例如当前时间为12点45分30秒,则该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指的是12点41至12点45分之间的时间段,该5个子时间段分别为:12点41分0秒至12点41分59秒、12点42分0秒至12点42分59秒、12点43分0秒至12点43分59秒、12点44分0秒至12点44分59秒、12点45分0秒至12点45分59秒,而12点46分0秒至12点46分59秒转到下一个循环的第一子时间段(即下一个5分钟的一个子时间段)。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时间段的长度为该子时间段的整数倍。
若该被叫号码存在于该计数树中,则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
具体地,若该被叫号码存在于该计数树中,则说明当前已经存在该被叫号码的短信记录信息,则基于当前接收的短信更新对应的节点,以更新该被叫号码最后一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及短信接收量等数据。
若该被叫号码不存在于该计数树中,则建立对应的节点并插入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中;
具体地,若该被叫号码不存在于该计数树中,则需要建立该被叫号码的节点并插入至该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中,例如,建立计数节点、计时节点,以该被叫号码作为KEY建议计数节点,以被叫号码及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作为KEY插入到计时树中。以便在后续再次获取发送至该被叫号码的短信时,直接记录。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的过程可包括:
判断被叫号码的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是否处于同一子时间段;
具体地,首选需要判断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及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是否处于同一子间段,例如,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30分5秒,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29分55秒,则当前短信与上一条短信属于不同的子时间段;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29分5秒,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29分55秒,则说明两条短信属于同一子时间段。
若二者处于同一时间段,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执行加1操作,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具体地,若处于同一子时间段,则在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执行加1操作,例如,当前记录的该被叫号码在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为12条,接收该短信后,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为12+1,将此数据更新于计数树,并将计时树的节点对应的接收时间点改为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例如,若第一时间段为1分钟,预设时间段为5分钟,则包括5个子时间段,分别包括5个整型元素,分别标号为0、1、2、3、4。首先确定该短信所处的子时间段,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11分,则根据计算第一公式:idx=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的分钟数%5,即根据该接收点所对应的分钟数(如11)对5取余数,得到1,则该短信所处的子时间段为1号整型元素,则对该整型元素对应短信接收量加1。
若二者不处于同一子时间段,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修改为1,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具体地,若二者不处于同一子时间段,则说明当前短信对应的子时间段需要清零处理,即清除该子时间段的短信记录,重新以当前接收的短信作为第一个接收的短信(即将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修改为1),将该被叫号码及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作为KEY,插入新的计时节点,并更新计数树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即将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于该计数树。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预设时间段可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一时间段的长度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所述第三时间段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和,所述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均以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终点,例如,该第一时间段为1分钟,第二时间段为3分钟,第三时间段为5分钟,即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之前的1分钟内、3分钟内、5分钟内。
进一步地,该步骤S22具体包括:
获取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并作为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首先获取该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并作为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即基于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确定该短信所处的子时间段,然后计算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并作为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此时,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即为该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如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11分,根据前述第一公式确定该短信位于1号整型元素中,该1号整型元素的短信接收量即为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基于预设公式统计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第一时间段与子时间段的长度一样,第二时间段为第一时间段的整数倍,该预设公式为:Jidxn+Jidx(n-1)+、、、+Jidx(n-k),其中,Jidxn为为该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Jidx(n-1)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上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Jidx(n-k)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上k个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其中,第二时间段的时间长度为第一时间段的时间长度的k倍,其中,n,k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且n大于或等于k。根据该预设公式求得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将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得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由于该第三时间段等于该预设时间段,即该第三时间段包括该预设时间段的所有子时间段,则可将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作为该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该步骤S2之后还包括:
判断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具体地,首先判断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判断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转到步骤S3;
若判断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第一阈值,则进一步判断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若判断该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转到步骤S3,;
若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第二阈值时,则进一步判断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若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转到步骤S3,如果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第三阈值,则直接向该被叫号码下发短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此处对此不作限制,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但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的大小与对应的时间段的长短有关系,如第一时间段为1分钟时,第一阈值为20条,第二时间段为3分钟时,第二阈值为40条,第三时间段为5分钟时,第三阈值为60条。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方案中,该基于更新的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所述被叫号码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的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预设时间段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对获取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作为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该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子时间段,而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已经记录在计数树中,直接从计数树中获取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然后求和得到该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该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例如3分钟、5分钟,或者是其他数值,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该步骤S2之后还包括:
判断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
具体地,获得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后,判断是否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若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则转到步骤S3,若小于报警阈值,则直接向被叫号码下发短信,或者,等待下一个短信到来,直到短信接收量到达报警阈值。其中,所述报警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实例来描述具体的实现过程:
预设一机制及数据结构,设定5分钟为一个预设时间段,即以5分钟为周期,数据结构包括计时树及计数树,该计数树包括计数节点及计数数组,该计数数组包括5个整型元素,分别为0、1、2、3、4,一个整型元素对应一个子时间间隔(即一个整型元素对应一分钟时间),每一整型元素携带对应一分钟时间的短信接收量(整形元素的值为短信接收量),还携带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该计数节点携带被叫号码,计时树包括计时节点及计时数组,该计时节点携带被叫号码及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该计时数组为空值。
接收到一短信时,首先基于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来确定当前所处的子时间段,即所处的整型元素中,例如,当前时间为12点11分50秒,则根据第一公式:idx=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的分钟数%5确定当前处于标号为1的整型元素中,然后获取上一条短信(即为当前短信之前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例如,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11分5秒,则说明当前短信与上一条短信处于相同的一子时间段(即处于相同的整型元素中),则需要对该整型元素的短信接收量执行加1操作,此时当前的短信最为最后一条短信,更新计数节点及计时节点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若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10分59秒,则表示当前短信与上一条短信不属于同一子时间段,则表示当前短信所对应的整型元素需要清零处理,将当前整型元素对应的短信接收量改为1,并以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作为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于计数节点及计时节点。
在更新计数树及计时树之后,统计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如分别统计1分钟、3分钟及5分钟的短信接收量,例如:假设当前时间是11点12分13秒,那么当前短信接收量是在第2个(12对5取余得到)整型元素中统计,而前一分钟11点11分的接收量累加在第1个元素里,11点10分的接收量累加在第0个整型元素里,11点09分的短信接收量累加在第4个整型元素里,11点08分的短信接收量累加在第3个整型元素里,最近三分钟的短信接收量就是当前元素2的计数+元素1的计数+元素0的计数。得到过程分别如下:
前1分钟的短信接收量=数组第idx整型值;
前3分钟的短信接收量=数组第idx个整型的值+第(idx+4)%5个整型的值+第(idx+3)%5个整型的值,
前5分钟的短信接收量=5个整型元素值之和;
基于上述,分别计算1分钟、3分钟及5分钟的短信接收量,若其中之一超过对应的阈值,则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并开启缓存功能,将后续接收的短信进行缓存,并等待用户的指示,若接收到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若未接收用户的指示,或者接收到用户的不开启拦截指示时,直接下发缓存的短信。
在本实施例中,实时监控接收的短信,在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自动向用户发出报警提示,根据用户的反馈执行相应的操作,可提高管控效率,贴近用户实际需求;
其次,基于自平衡二叉查找树来记录短信,可提高短信统计效率及准确性,提高短信管控的科学性。
再者,设置多个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管控,可提高管控的有效性。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短信管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31、与接收模块31连接的统计模块32、与统计模块32连接的提示模块33、与提示模块33连接的控制模块34,其中:
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
具体地,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记录接收时间点;
统计模块32,用于统计该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根据该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统计该被叫号码在当前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短信接收量。其中,该预设时间段指的是以当前时间点为终点,往前计算的一段时间,该预设时间段可以为1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提示模块33,用于若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
具体地,若前述统计的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则向对应的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即向该被叫号码的使用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可能出现短信轰炸的风险,并咨询该终端用户是否进行短信拦截。该终端用户接收到该报警信息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反馈,如该用户认为没必要拦截时,反馈否的信息,若认为需要拦截时,则反馈是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下发报警信息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例如30秒),若等待所述一段时间后没有接收到终端用户的反馈,则默认为该终端用户放弃拦截,该阈值与所述预设时间段有关系,如该预设时间段为3分钟时,对应的阈值为40条,若预设时间段为1分钟时,对应的阈值为20条,若预设时间段为5分钟,对应的阈值为60条。需要说明的是,若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则开始缓存接收的短信,直到接收到用户的反馈。
控制模块34,用于若接收到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
具体地,若接收到该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可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即根据该白名单及当前缓存的短信进行匹配筛选,将与白名单中的号码匹配的缓存短信下发至该终端用户,不向终端用户发送与该白名单中的号码不匹配的短信。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若接收到终端用户的不开启拦截指示时,表示无需拦截短信,则将当前缓存的短信下发至终端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短信发送至终端用户之前,自动对该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进行统计,若超过阈值则向该终端用户发出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可能处于短信轰炸的风险,并在得到用户的拦截指示时对相应短信进行拦截,管控效率高,贴近用户实际需求。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与接收模块31及统计模块32均连接的构建模块,其中: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数据结构以记录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首先构建数据结构,用于记录短信接收量,该数据结构包括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AVL),分别为计数树及计时树,该计数树及计时树是对应设置,如同一被叫号码在计数树的信息与在计时树的信息处于同一高度,又例如,该被叫号码的计数信息存储于计数树,计时信息存储于计时树中。该数据结构存储有多个被叫号码的短信信息,而每一被叫号码的短信管控方式均采用上述步骤执行的方式。
该计数树包括:计数节点、计数组,该计数节点携带被叫号码,且以该被叫号码作为KEY,该计数组包括:预设时间段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及在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例如,5分钟作为预设时间段,即以5分钟的时间长度来对短信接收量进行周期性记录,该计数组记录着该5分钟内每一分钟的短信接收量,以及记录了在该5分钟内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在下一个5分钟,重新记录该被叫号码在下一个5分钟里的每一分钟的短信接收量及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
该计时树包括:计时节点、计时数组,该计时节点携带被叫号码及在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该计时数组的值为空。例如,该被叫号码的计时节点为以该被叫号码及在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作为KEY,计时数组的值(VALUE)的值为空。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控制模块34还用于:
若当前时间点与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的差值大于预设时间值,则删除所述计时树及所述计数树中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
具体地,若当前时间点与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的差值大于预设时间值,则删除所述计时树及所述计数树中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该预设时间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例如5分钟,或者其他数值,此处对此不作限制。若在5分钟之内都没有接收到短信,则需要删除对应的节点,之后重新发送短信时,重新建立节点并重新计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统计模块32具体包括:更新单元及与其连接的统计单元,其中:
更新单元,用于基于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
具体地,根据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来更新该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
统计单元,用于基于更新的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根据更新的自平衡二叉查找树来统计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如根据该自平衡二叉查找树记录的信息来统计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更新单元具体用于:
分析被叫号码是否存在于计数树中;
具体地,由于计数树包括:计数节点、计数组,所述计数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计数组包括: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如该计数节点是以被叫号码作为KEY,此时只需要查找该计数树的节点即可知道该被叫号码是否存在于该计数树中,若存在说明有该被叫号码有短信记录,直接查找该计数树的计数节点即可了解该被叫号码是否在该数据结构中,可提高处理效率。
该计时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所述计时数组的值为空,任两个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相等。例如,该预设时间段为5分钟,则子时间段为1分钟,5分钟的时间长度有5个子时间段,即每5分钟循环一次,每一分钟对应一个子时间段,该计数组包括5个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记录,例如当前时间为12点45分30秒,则该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指的是12点41至12点45分之间的时间段,该5个子时间段分别为:12点41分0秒至12点41分59秒、12点42分0秒至12点42分59秒、12点43分0秒至12点43分59秒、12点44分0秒至12点44分59秒、12点45分0秒至12点45分59秒,而12点46分0秒至12点46分59秒转到下一个循环的第一子时间段(即下一个5分钟的一个子时间段)。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时间段的长度为该子时间段的整数倍。
若该被叫号码存在于该计数树中,则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
具体地,若该被叫号码存在于该计数树中,则说明当前已经存在该被叫号码的短信记录信息,则基于当前接收的短信更新对应的节点,以更新该被叫号码最后一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及短信接收量等数据。
若该被叫号码不存在于该计数树中,则建立对应的节点并插入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中;
具体地,若该被叫号码不存在于该计数树中,则需要建立该被叫号码的节点并插入至该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中,例如,建立计数节点、计时节点,以该被叫号码作为KEY建议计数节点,以被叫号码及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作为KEY插入到计时树中。以便在后续再次获取发送至该被叫号码的短信时,直接记录。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的过程可包括:
判断被叫号码的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是否处于同一子时间段;
具体地,首选需要判断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及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是否处于同一子间段,例如,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30分5秒,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29分55秒,则当前短信与上一条短信属于不同的子时间段;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29分5秒,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29分55秒,则说明两条短信属于同一子时间段。
若二者处于同一时间段,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执行加1操作,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具体地,若处于同一子时间段,则在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执行加1操作,例如,当前记录的该被叫号码在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为12条,接收该短信后,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为12+1,将此数据更新于计数树,并将计时树的节点对应的接收时间点改为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例如,若第一时间段为1分钟,预设时间段为5分钟,则包括5个子时间段,分别包括5个整型元素,分别标号为0、1、2、3、4。首先确定该短信所处的子时间段,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11分,则根据计算第一公式:idx=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的分钟数%5,即根据该接收点所对应的分钟数(如11)对5取余数,得到1,则该短信所处的子时间段为1号整型元素,则对该整型元素对应短信接收量加1。
若二者不处于同一子时间段,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修改为1,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具体地,若二者不处于同一子时间段,则说明当前短信对应的子时间段需要清零处理,即清除该子时间段的短信记录,重新以当前接收的短信作为第一个接收的短信(即将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修改为1),将该被叫号码及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作为KEY,插入新的计时节点,并更新计数树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即将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于该计数树。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预设时间段可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一时间段的长度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所述第三时间段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和,所述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均以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终点,例如,该第一时间段为1分钟,第二时间段为3分钟,第三时间段为5分钟,即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之前的1分钟内、3分钟内、5分钟内。
进一步地,该统计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并作为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首先获取该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并作为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即基于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确定该短信所处的子时间段,然后计算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并作为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此时,该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即为该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如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11分,根据前述第一公式确定该短信位于1号整型元素中,该1号整型元素的短信接收量即为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基于预设公式统计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第一时间段与子时间段的长度一样,第二时间段为第一时间段的整数倍,该预设公式为:Jidxn+Jidx(n-1)+、、、+Jidx(n-k),其中,Jidxn为为该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Jidx(n-1)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上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Jidx(n-k)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上k个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其中,第二时间段的时间长度为第一时间段的时间长度的k倍,其中,n,k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且n大于或等于k。根据该预设公式求得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将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得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由于该第三时间段等于该预设时间段,即该第三时间段包括该预设时间段的所有子时间段,则可将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作为该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该装置还包括:与统计模块32连接的判断模块,其中: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具体地,首先判断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判断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反馈至提示模块33,否则进一步判断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若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反馈至提示模块33,否则进一步判断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若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反馈至提示模块33,如果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第三阈值,则反馈至控制模块34,以直接向该被叫号码下发短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此处对此不作限制,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但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及第三阈值的大小与对应的时间段的长短有关系,如第一时间段为1分钟时,第一阈值为20条,第二时间段为3分钟时,第二阈值为40条,第三时间段为5分钟时,第三阈值为60条。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方案中,该统计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时间段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对获取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作为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具体地,该预设时间段包括多个子时间段,而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已经记录在计数树中,直接从计数树中获取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然后求和得到该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该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例如3分钟、5分钟,或者是其他数值,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该判断模块还用于:
判断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
具体地,获得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后,判断是否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若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则转到步骤S3,若小于报警阈值,则直接向被叫号码下发短信,或者,等待下一个短信到来,直到短信接收量到达报警阈值。其中,所述报警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实例来描述具体的实现过程:
预设一机制及数据结构,设定5分钟为一个预设时间段,即以5分钟为周期,数据结构包括计时树及计数树,该计数树包括计数节点及计数数组,该计数数组包括5个整型元素,分别为0、1、2、3、4,一个整型元素对应一个子时间间隔(即一个整型元素对应一分钟时间),每一整型元素携带对应一分钟时间的短信接收量(整形元素的值为短信接收量),还携带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该计数节点携带被叫号码,计时树包括计时节点及计时数组,该计时节点携带被叫号码及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该计时数组为空值。
接收一短信时,首先基于该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来确定当前所处的子时间段,即所处的整型元素中,例如,当前时间为12点11分50秒,则根据第一公式:idx=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的分钟数%5确定当前处于标号为1的整型元素中,然后获取上一条短信(即为当前短信之前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例如,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11分5秒,则说明当前短信与上一条短信处于相同的一子时间段(即处于相同的整型元素中),则需要对该整型元素的短信接收量执行加1操作,此时当前的短信最为最后一条短信,更新计数节点及计时节点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若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12点10分59秒,则表示当前短信与上一条短信不属于同一子时间段,则表示当前短信所对应的整型元素需要清零处理,将当前整型元素对应的短信接收量改为1,并以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作为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于计数节点及计时节点。
在更新计数树及计时树之后,统计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如分别统计1分钟、3分钟及5分钟的短信接收量,例如:假设当前时间是11点12分13秒,那么当前短信接收量是在第2个(12对5取余得到)整型元素中统计,而前一分钟11点11分的接收量累加在第1个元素里,11点10分的接收量累加在第0个整型元素里,11点09分的短信接收量累加在第4个整型元素里,11点08分的短信接收量累加在第3个整型元素里,最近三分钟的短信接收量就是当前元素2的计数+元素1的计数+元素0的计数。得到过程分别如下:
前1分钟的短信接收量=数组第idx整型值;
前3分钟的短信接收量=数组第idx个整型的值+第(idx+4)%5个整型的值+第(idx+3)%5个整型的值,
前5分钟的短信接收量=5个整型元素值之和;
基于上述,分别计算1分钟、3分钟及5分钟的短信接收量,若其中之一超过对应的阈值,则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并开启缓存功能,将后续接收的短信进行缓存,并等待用户的指示,若接收到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若未接收用户的指示,或者接收到用户的不开启拦截指示时,直接下发缓存的短信。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应用于交互系统,该交互系统包括:手机终端、终端支撑模块、短信管控装置、短信网关、SP端口,其中,SP端口向短信网关发送短信,短信网关将短信下发至短信管控装置,短信管控装置对接收的短信进行管控,若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则通过终端支撑模块下发报警信息,终端支撑模块将该报警信息下发至手机终端(即终端用户),若手机终端反馈指示时,通过该终端支撑模块发送至短信管控装置,短信管控装置基于反馈的指示执行下一步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手机终端通过终端支撑模块上传业务定制,终端支撑模块将业务定制同步至短信管控装置,短信管控装置为该手机终端的号码添加对应的业务,然后通过终端支撑模块反馈定制结果。另外,用户可通过手机终端设置白名单,并通过终端支撑模块同步至短信管控装置,该短信管控装置更新白名单后通过终端支撑模块向手机终端反馈更新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实时监控接收的短信,在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自动向用户发出报警提示,根据用户的反馈执行相应的操作,可提高管控效率,贴近用户实际需求;
其次,基于自平衡二叉查找树来记录短信,可提高短信统计效率及准确性,提高短信管控的科学性。
再者,设置多个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管控,可提高管控的有效性。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抑制EPC潮汐效应的方法。
可执行指令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
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若所述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构建数据结构以记录短信接收量,所述数据结构包括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其中,一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为计数树、另一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为计时树。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接收的短信更新所述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
基于更新的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所述被叫号码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连续的多个子时间段,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个时间段有交集,所述计数树包括:计数节点、计数组,所述计数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所述计数组包括:所述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所述计时树包括:计时节点、计时数组,所述计时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任两个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相等,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分析所述被叫号码是否存在于所述计数树中;
若存在,则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
若不存在,则建立对应的节点并插入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中。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是否处于同一子时间段;
若判断为是,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执行加1操作,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若判断为否,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修改为1,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均以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终点,所述第一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一时间段的长度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所述第三时间段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和,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并作为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基于预设公式统计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将每一所述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得到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若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若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
若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判断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若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预设时间段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对获取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作为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
若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时,则执行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实时监控接收的短信,在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自动向用户发出报警提示,根据用户的反馈执行相应的操作,可提高管控效率,贴近用户实际需求。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4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404、存储器(memory)406、以及通信总线408。
其中:处理器402、通信接口404、以及存储器406通过通信总线4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4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处理器402,用于执行程序4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短信管控方法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4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4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406,用于存放程序410。存储器4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4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
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若所述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程序410使所述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构建数据结构以记录短信接收量,所述数据结构包括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其中,一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为计数树、另一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为计时树。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程序410使所述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接收的短信更新所述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
基于更新的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所述被叫号码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连续的多个子时间段,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个时间段有交集,所述计数树包括:计数节点、计数组,所述计数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所述计数组包括:所述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所述计时树包括:计时节点、计时数组,所述计时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任两个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相等,所述程序410使所述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分析所述被叫号码是否存在于所述计数树中;
若存在,则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
若不存在,则建立对应的节点并插入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中。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程序410使所述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是否处于同一子时间段;
若判断为是,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执行加1操作,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若判断为否,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修改为1,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均以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终点,所述第一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一时间段的长度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所述第三时间段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和,所述程序410使所述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并作为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基于预设公式统计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将每一所述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得到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程序410使所述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若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若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
若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判断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若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程序410使所述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预设时间段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对获取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作为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所述程序410使所述处理器402还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
若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则执行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时监控接收的短信,在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自动向用户发出报警提示,根据用户的反馈执行相应的操作,可提高管控效率,贴近用户实际需求;
其次,基于自平衡二叉查找树来记录短信,可提高短信统计效率及准确性,提高短信管控的科学性。
再者,设置多个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管控,可提高管控的有效性。
在此提供的算法或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除有特殊说明外,不应理解为对执行顺序的限定。
Claims (9)
1.一种短信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数据结构以记录短信接收量,所述数据结构包括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其中,一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为计数树、另一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为计时树;
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
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若所述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包括:
基于所接收的短信更新所述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
基于更新的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所述被叫号码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连续的多个子时间段,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个时间段有交集,所述计数树包括:计数节点、计数组,所述计数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所述计数组包括:所述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所述计时树包括:计时节点、计时数组,所述计时节点携带所述被叫号码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最后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任两个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相等,所述基于所接收的短信更新所述两颗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包括:
分析所述被叫号码是否存在于所述计数树中;
若存在,则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
若不存在,则建立对应的节点并插入所述自平衡二叉查找树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所接收的短信更新与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节点,包括:
判断所述被叫号码的上一条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是否处于同一子时间段;
若判断为是,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执行加1操作,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若判断为否,则将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修改为1,并基于当前短信的接收时间点更新对应的计时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均以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终点,所述第一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二时间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时间段长度,所述第一时间段的长度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长度,所述第三时间段等于所述子时间段的和,所述基于更新的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所述被叫号码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包括:
获取所述短信所在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并作为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基于预设公式统计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将每一所述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得到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若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若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
若所述第二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判断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若所述第三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更新的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统计所述被叫号码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对获取的每一子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求和作为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
所述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之后,还包括:
判断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
若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大于或等于报警阈值,则转到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的步骤。
8.一种短信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关发送的短信;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短信对应的被叫号码在预设时间段的短信接收量,所述预设时间段以所述短信的接收时间点为终点;
提示模块,用于若所述短信接收量超过阈值时,向对应终端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当前存在短信轰炸的风险;
控制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用户的开启拦截指示时,基于预设的白名单下发当前缓存的短信。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短信管控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62813.6A CN113382372B (zh) | 2020-03-10 | 2020-03-10 | 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62813.6A CN113382372B (zh) | 2020-03-10 | 2020-03-10 | 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82372A CN113382372A (zh) | 2021-09-10 |
CN113382372B true CN113382372B (zh) | 2022-07-26 |
Family
ID=77568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62813.6A Active CN113382372B (zh) | 2020-03-10 | 2020-03-10 | 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8237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67025A (zh) * | 2022-05-16 | 2022-08-05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短信轰炸方法及装置 |
CN115134464A (zh) * | 2022-06-21 | 2022-09-30 | 广西东信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号码通信运营效率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2487A (zh) * | 2013-12-04 | 2015-06-10 |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邮件发送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45875B2 (en) * | 2001-03-05 | 2006-12-05 | Tek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vent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message flooding |
CN100542190C (zh) * | 2005-01-11 | 2009-09-16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短信防炸系统和方法 |
WO2007070612A2 (en) * | 2005-12-14 | 2007-06-21 | Tekele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etecting and mitigating fraudulent message service message traffic |
CN101790142B (zh) * | 2010-03-11 | 2012-11-14 | 上海粱江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结合短信内容和发送频次识别垃圾短信源的系统与方法 |
CN102572747B (zh) * | 2010-12-28 | 2015-05-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短信监控方法及系统 |
CN103209397B (zh) * | 2012-01-16 | 2016-12-1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短信发送、接收的控制方法及其服务器和终端 |
CN102833713A (zh) * | 2012-08-31 | 2012-12-1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识别垃圾短信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244206B (zh) * | 2013-06-20 | 2016-10-0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短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03369486A (zh) * | 2013-08-01 | 2013-10-23 | 上海粱江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诈骗短信防范系统与防范方法 |
US9237426B2 (en) * | 2014-03-25 | 2016-01-12 | Location Labs, Inc. | Device messaging attack de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EP3515020B1 (en) * | 2018-01-18 | 2024-11-06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message server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cessing a plurality of electronic messages |
-
2020
- 2020-03-10 CN CN202010162813.6A patent/CN1133823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2487A (zh) * | 2013-12-04 | 2015-06-10 |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邮件发送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82372A (zh) | 2021-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32876B (zh) | 区块链状态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 |
CN104699718B (zh) | 用于快速引入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86066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owdsourced data gathering, extraction, and compensation | |
CN107911249B (zh) | 一种网络设备的命令行发送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03516585B (zh) | 一种实现消息优先级分发的方法及系统 | |
TWI717660B (zh) | 資金流動報表生成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 |
CN113382372B (zh) | 短信管控方法及装置 | |
CN105009508A (zh) | 基于网络参数的完整性校验和选择性去重复 | |
CN102647323B (zh) |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集群系统 | |
US10437820B2 (en) | Asymmetric distributed cache with data chains | |
CN111083179B (zh) | 物联网云平台、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设备交互方法及装置 | |
EP3136261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search | |
CN109377383A (zh) | 产品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717120A (zh) | 确定信息发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597922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0910237A (zh) | 区块链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存储介质 | |
CN108875035B (zh) |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存储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8055199A (zh) | 支持离线消息保存的移动推送方法及系统 | |
CN112068810B (zh) | 一种活动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921920A (zh) | 一种故障信息处理方法与相关装置 | |
CN105335457B (zh) | 一种预警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9408033B (zh) | 一种基于jenkins的镜像文件构建方法及装置 | |
CN102929657A (zh) | 一种内存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1427708B (zh) | 消息消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6643849A (zh) | 业务逻辑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