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8248B - 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78248B CN113378248B CN202110602308.3A CN202110602308A CN113378248B CN 113378248 B CN113378248 B CN 113378248B CN 202110602308 A CN202110602308 A CN 202110602308A CN 113378248 B CN113378248 B CN 1133782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p
- knitted fabric
- plate
- diagram
- patte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4000035744 Hura crepita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3 precurs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2—Cloth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服装制作技术领域。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包括接收到针织物的工艺参数,基于工艺参数生成针织物的轮廓图和对应的花型图;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以对针织物的工艺参数进行对应的修改;基于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后的花型图或轮廓图,对轮廓图或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本申请能简化针织物的制版成型的设计流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装制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针织横机的制版成型工艺,在制版软件中进行,制版软件可以是CAD软件。通常制版软件根据输入的毛衫工艺参数生成毛衫花型图,毛衫工艺参数和毛衫花型图通常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针织横机基于修改后的毛衫花型图进行编织。
在新的制版成型工艺中,根据原先制版成型工艺中的毛衫工艺参数进行重新成型时,为采用原先制版成型工艺中对毛衫花型图的修改,只能手动在重新生成的毛衫花型图或该原先制版成型工艺的毛衫工艺参数中重新进行重复的修改操作。导致存在制版流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该制版成型方法包括:
接收到针织物的工艺参数,基于工艺参数生成针织物的轮廓图和对应的花型图;
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以对针织物的工艺参数进行对应的修改;
基于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后的花型图或轮廓图,对轮廓图或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以对针织物的工艺参数进行对应的修改;基于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后的花型图或轮廓图,对轮廓图或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使得根据修改后的花型图和轮廓图,能够自动更新对应的工艺参数。在新的制版成型工艺中,根据原先制版成型工艺中的工艺参数进行重新成型时,无需在重新生成的针织物的花型图中手动重复原先的修改操作。从而简化了针织物的制版成型的设计流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工艺参数窗口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功能选择窗口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针织物的花型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针织物的前衣片轮廓图;
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针织物的后衣片轮廓图;
图9是图8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图4中区域A修改前后的对比图;
图11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图6中区域B修改前后的对比图;
图12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图8中区域C修改前后的对比图;
图13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图4中区域A修改前后、图6中区域B修改前后、和图8中区域C修改前后的对比图;
图15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前衣片轮廓图的前身片上方插入领楔过渡处理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后衣片轮廓图的后身片上方插入领楔过渡处理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E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花型图的上方插入领楔过渡处理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F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前衣片轮廓图的前领的领底设置绞花组织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G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花型图的前领的领底设置绞花组织的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H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后领的编织拆分的变化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步骤S110及步骤S120的流程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针织物的编织分区的划分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框选操作的场景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的计算机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申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可以应用于制版软件。该制版软件可以为CAD软件。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制版成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接收到针织物的工艺参数,基于工艺参数生成针织物的轮廓图和对应的花型图。
针织物可以是毛衫。毛衫是用毛纱或毛型化纤纱编织成的针织上衣;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针织物可以为针织下衣,如各种针织裤子;或者针织物可以为针织内衣;或者针织物可以为针织帽子;或者针织物可以为针织围巾。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方便叙述,均以针织物为毛衫进行说明。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以图2-图9为例进行说明。
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工艺参数窗口的示意图,工艺参数窗口100可以用于接收工艺参数,用户可以直接在工艺参数窗口100中输入或更改工艺参数,以使得制版软件能够接收到用户输入或更改的工艺参数;当然,可以理解地,由于页面有限,图2中仅示出了部分工艺参数窗口100。
参阅图4-图5,图4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针织物的花型图;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如图4-图5所示,基于工艺参数生的花型图200中包括定义了基础编织动作的基础编织色码(如前衣片前编织色码121、后衣片后编织色码122)以及定义了针数变动动作的针数变动色码(如色码1p),并存在各种编织拆分。
基础编织动作即为默认的编织动作。基础编织动作可以为平针编织动作。基于工艺参数生成的轮廓图可以包括定义了基础编织动作的基础编织色码,且不存在各种编织拆分。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础编织动作也可以是其他编织动作,可以利用小图模块根据需要自行定义基础编织动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方便说明,均以基础编织动作为平针编织动作为例进行说明。
参阅图4-图9,图6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针织物的前衣片轮廓图;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针织物的后衣片轮廓图;图9是图8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全成型的花型图200来说,其基础编织色码包括前衣片前编织色码121以及后衣片后编织色码122。对于全成型的花型图200,其对应的轮廓图可以有前衣片轮廓图300和后衣片轮廓图400。其中,如图6-图7所示,前衣片轮廓图300包括前衣片前编织色码121,由前衣片前编织色码121定义前衣片的平针编织动作;如图8-9所示,后衣片轮廓图400包括后衣片后编织色码122,由后衣片后编织色码122定义后衣片的平针编织动作。无论是前衣片轮廓图300还是后衣片轮廓图400,均包括身片和袖片,其中,如图6所示,前衣片的身片为前身片310,前衣片的袖片为前袖片320;如图8所示,后衣片的身片为后身片410,后衣片的袖片为后袖片420。前衣片轮廓图300和后衣片轮廓图400在身片的区域划分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可参阅现有技术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非全成型的花型图(图未示)来说,其基础编织色码包括前衣片前编织色码121或后衣片后编织色码122。其中,对于非全成型的花型图包括前衣片前编织色码121,而不包括后衣片后编织色码122的情况,该非全成型的花型图对应的轮廓图为前衣片轮廓图300,对于非全成型的花型图包括后衣片后编织色码122,而不包括前衣片前编织色码121的情况,该非全成型的花型图对应的轮廓图为后衣片轮廓图400。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轮廓图中的基础编织色码根据针织横机的编织规律均在花型图200中有对应的基础编织色码,且轮廓图中的基础编织色码与花型图200中对应的基础编织色码,所定义的基础编织动作相同。具体地,花型图200中的基础编织色码所定义的基础编织动作在针织物中有对应的编织位置,轮廓图中的基础编织色码所定义的基础编织动作在针织物中也有对应的编织位置,由此,根据针织横机的编织规律,可将轮廓图中的基础编织色码和花型图200中的基础编织色码按照,所定义的基础编织动作在针织物中的编织位置相同的对应关系,进行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制版软件可以接收针织物的工艺参数,基于工艺参数生成针织物的轮廓图和对应的花型图。
可选地,如图2所示,工艺参数可以为针转步骤参数,针转步骤参数可以包括初始编织宽度(图2未示出)、当前步骤序号(如图2所示“左侧”正下方的数字)、针转参数(如图2所示“转”正下方的数字)、针数变动参数(如图2所示“针”正下方的数字)、当前步骤的运行次数参数(如图2所示“次”正下方的数字)、当前步骤执行完后针织物的总高度(如图2所示“高”正下方的数字)、当前步骤执行完后针织物的宽度(如图2所示“宽”正下方的数字)以及当前步骤的功能参数(如图2所示“功能”正下方的文字)。
结合参阅图2-图3,图3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功能选择窗口的示意图。在工艺参数窗口100中可以包括功能选择按键101,功能选择按键101用于在用户的触发下,以控制打开功能选择窗口102,功能选择窗口102用于接收用户对当前步骤的功能参数的选择。
具体地,根据针转参数、针数变动参数、当前步骤的运动次数参数可以对应生成花型图中的基础编织色码,以及轮廓图中的基础编织色码,根据当前步骤的功能参数和针数变动参数可以对应生成花型图中的针数变动色码。具体地,可以参阅现有技术中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步骤S120: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以对针织物的工艺参数进行对应的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无论是工艺参数、花型图,还是轮廓图,均是用于限定编织过程的。其中,具体的工艺参数用于限定一具体的编织过程;具体的花型图用于限定一具体的编织过程;具体的轮廓图用于限定一具体的编织过程。那么不同的工艺参数,不同的花型图,或不同的轮廓图则用以限定不同的编织过程。其中,有些能够在花型图和轮廓图中限定出的编织过程,无法用工艺参数限定出。定义:若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修改后,修改后的花型图或轮廓图所重新限定出的编织过程能够用工艺参数限定出,则该修改为第一类修改操作,否则为第二类修改操作。
如此,在步骤S120中,针对第一类修改操作,制版软件根据针织横机的编织规律,可自动反算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后的花型图或轮廓图对应的工艺参数,以对针织物的工艺参数进行对应的修改。
步骤S130:基于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后的花型图或轮廓图,对轮廓图或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
若在步骤S120中,对花型图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则在步骤S130中,基于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后的花型图,对轮廓图进行对应的修改;若在步骤S120中,对轮廓图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则在步骤S130中,基于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后的轮廓图,对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
以图10-图12为例进行说明,图10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图4中区域A修改前后的对比图;图11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图6中区域B修改前后的对比图;图12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图8中区域C修改前后的对比图。
在本实施例中,区域B和区域C中的基础编织色码与区域A中的基础编织色码对应。其中,A1表示修改前的区域A,A2表示修改后的区域A;B1表示修改前的区域B,B2表示修改后的区域B;C1表示修改前的区域C,C2表示修改后的区域C;如图10所示,对区域A1进行修改,删除原先区域S1处的两个前衣片前编织色码121和三个后衣片后编织色码122。如图11所示,基于区域S1处删除的两个前衣片前编织色码121,对应在前衣片轮廓图中删除区域S2中的两个前衣片前编织色码121。如图12所示,基于区域S1处删除的三个后衣片后编织色码122,对应在后衣片轮廓图中删除区域S3中的三个后衣片后编织色码122。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以对针织物的工艺参数进行对应的修改,使得根据修改后的花型图和轮廓图,能够自动更新对应的工艺参数。在新的制版成型工艺中,根据原先制版成型工艺中的工艺参数进行重新成型时,由于在原先制版成型工艺中已经对工艺参数,根据原先制版成型工艺中的花型图或轮廓图的修改,进行了对应的修改,从而无需在重新生成的花型图和轮廓图中手动重复原先的修改操作。
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第二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是对第一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进行进一步限定而得到的,其进一步限定在于制版成型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S140。
第二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中的步骤S110至步骤S130的记载,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时例的制版成型方法中的步骤S110至步骤S130的记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第二实施例中仅对步骤S140进行说明。
步骤S140: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第二类修改操作,以对轮廓图或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
应当理解的是,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可以在步骤S120与步骤S110之间执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可以在步骤S130之后执行。
其中,关于第二类修改操作的定义可以参阅制版成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对第二类修改操作的定义,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140中,若对花型图进行第二类修改操作,则对轮廓图进行对应的修改;若对轮廓图进行第二类修改操作,则对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花型图中的基础编织色码与轮廓图中的基础编织色码的对应关系,以在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第二类修改操作时,对轮廓图或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例如,可以获取第二类修改操作的花型图或轮廓图的修改位置,对轮廓图或花型图中与修改位置对应的待修改位置进行对应的修改。其中,可以根据花型图或轮廓图中的基础编织色码与轮廓图或花型图中的基础编织色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轮廓图或花型图中与修改位置对应的待修改位置。
如此,在该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对花型图或轮廓图的花样色码进行第二类修改操作,以对轮廓图或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使得第二类修改操作后的相关信息保存在轮廓图中,在修改原先制版成型方法中的工艺参数进行重新成型,以重新生成针织物的花型图和对应的轮廓图时,便于制版软件根据第二类修改操作后的相关信息,对重新生成的轮廓图进行对应的修改,由于可基于重新生成的轮廓图中的修改,以在重新生成的针织物的花型图中进行对应的修改,无需在重新生成的针织物的花型图中手动重复原先的修改操作。从而简化了针织物的制版成型设计流程。
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包括步骤S141a至步骤S142a。
步骤S141a: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设置边缘偷吃出路,从花型图或轮廓图获取边缘偷吃出路的设置位置。
在该一实施方式中,以图14为例进行说明,图14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图4中区域A修改前后、图6中区域B修改前后、和图8中区域C修改前后的对比图。
为了简化说明过程,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对轮廓图进行设置边缘偷吃出路,从轮廓图获取边缘偷吃出路的设置位置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区域B和区域C中的基础编织色码与区域A中的基础编织色码对应。其中,A3表示修改前的区域A,A4表示修改后的区域A;B3表示修改前的区域B,B4表示修改后的区域B;C3表示修改前的区域C,C4表示修改后的区域C;如图14所示,对区域B3进行在色码20所在编织位置设置边缘偷吃出路,且对区域C3进行在色码20所在编织位置设置偷吃出路,色码20即是偷吃色码。如此可以获取轮廓图中,色码20所在编织位置作为边缘偷吃出路的设置位置。
步骤S142a:对轮廓图或花型图中与设置位置对应的待设置位置,进行设置对应的偷吃出路。
在步骤S1421a中,若对花型图进行设置边缘偷吃出路,则在步骤S142a中,对轮廓图中与设置位置对应的待设置位置,进行设置对应的偷吃出路;若在步骤S141a中,对轮廓图进行设置边缘偷吃出路,则在步骤S142a中,对花型图中与设置位置对应的待设置位置,进行设置对应的偷吃出路。
以图14为例进行说明,区域A4设置有位置分别与区域B4和区域C4中偷吃色码20的位置对应的偷吃色码20。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包括步骤S141b至步骤S142b。
步骤S141b: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插入领楔过渡处理,从花型图或轮廓图获取领楔过渡处理的插入位置。
在该另一实施方式中,以图15-图20为例,进行说明。图15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前衣片轮廓图的前身片上方插入领楔过渡处理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17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后衣片轮廓图的后身片上方插入领楔过渡处理的示意图;图18是图17中E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19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花型图的上方插入领楔过渡处理的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F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为了简化说明过程,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对轮廓图进行插入领楔过渡处理,从轮廓图获取插入位置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5-图20所示,D区域和E区域中的基础编织色码与区域F中的基础编织色码对应。其中,如图15-图18所示,前身片包括前领311,后身片包括后领411。对前衣片轮廓图进行在色码123所在编织位置插入领楔过渡处理,且对后衣片轮廓图进行在色码124所在编织位置插入领楔过渡处理,色码123和色码124即是领楔过渡处理色码。如此可以获取轮廓图中,色码123和色码124所在编织位置作为领楔过渡处理的插入位置。
步骤S142b:对轮廓图或花型图中与插入位置对应的待插入位置,进行插入对应的领楔过渡处理。
在步骤S141b中,若对花型图进行插入领楔过渡处理,则在步骤S142b中,对轮廓图中与插入位置对应的待插入位置,进行插入对应的领楔过渡处理;若在步骤S141b中,对轮廓图进行插入领楔过渡处理,则在步骤S142b中,对花型图中与插入位置对应的待插入位置,进行插入对应的领楔过渡处理。
以图15-图20为例进行说明,区域F中设置有位置分别与区域D中色码123和区域E中色码124对应的色码123和色码124。
可选地,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包括步骤S141c至步骤S142c。
步骤S141c: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填充花样处理,从花型图或轮廓图获取填充位置。
以图21-图24为例进行说明,图21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前衣片轮廓图的前领的领底设置绞花组织的示意图;图22是图21中G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23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花型图的前领的领底设置绞花组织的示意图;图24是图23中H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为了简化说明过程,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对前衣片轮廓图进行填充花样组织处理,从前衣片轮廓图获取填充位置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1-图22所示,前身片包括前领311。对前衣片轮廓图的前领的领底进行在色码125所在编织位置插入填充花样处理,色码125即是花样填充色码。如此可以获取前衣片轮廓图中,色码125所在编织位置作为填充位置。
步骤S142c:对轮廓图或花型图中与填充位置对应的待填充位置,进行填充对应的花样。
在步骤S141c中,若对花型图进行填充花样处理,则在步骤S142c中,对轮廓图中与填充位置对应的待填充位置,进行填充对应的花样处理;若在步骤S141c中,对轮廓图进行填充花样处理,则在步骤S142c中,对花型图中与填充位置对应的待填充位置,进行填充对应的花样处理。
以图21-图24为例进行说明,区域H填充有位置与区域G中色码125的位置对应的色码125。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第三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是对第二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或第一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进行进一步限定而得到的,其进一步限定在于制版成型方法还包括步骤S150至步骤S160。
步骤S150:监测对花型图是否进行过高度调整操作。
在步骤S150中,制版成型软件可以实时监测花型图是否进行过高度调整操作,若花型图进行过高度调整操作,则跳转到步骤S160中,若花型图没有进行过高度调整操作,则继续执行步骤S150。
步骤S160:根据沙嘴运行到左右编织拆分时的初始停靠方向及针织横机的编织规律,以调整进行高度调整操作后的花型图的左右编织拆分方式。
以下参阅图25,对步骤S150与步骤S160进行说明。图25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后领的编织拆分的变化示意图。如图25所示,R1表示调整左右编织拆分方式前的花型图的后领的编织拆分方式,R2表示调整左右编织拆分方式后的花型图的后领的编织拆分方式。其中在R1中,沙嘴运行到左右编织拆分时的初始停靠方向在右边,后领的编织拆分方式为先进行后右领T2的编织,再进行后左领T1的编织。进行高度调整操作后,若根据针织横机的编织规律,得出沙嘴运行到左右编织拆分时的初始停靠方向在左边,则后领的编织拆分方式为先进行后左领T1的编织,再进行后右领T2的编织。
在该第三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沙嘴运行到左右编织拆分时的初始停靠方向及针织横机的编织规律,以调整进行高度调整操作后的花型图的左右编织拆分方式,能够自动调整左右编织拆分的拆行方式,减少手动修改,提高了制版效率。
参阅图26,图26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步骤S110及步骤S120的流程示意图。
第四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是对第一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或第二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或第三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进行进一步限定而得到的,其进一步限定在于步骤S110进一步包括步骤S111至步骤S113,以及步骤S120包括步骤S120a。
步骤S111:接收到针织物的款式参数,基于款式参数将针织物划分成多个编织分区。
针织物根据款式参数的不同会具有不同编织分区的划分。以针织物为毛衫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毛衫包括前衣片和后衣片。以图27为例进行说明,图27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针织物的编织分区的划分示意图。前衣片轮廓图300包括前身片310和前袖片320。以前身片310为例对编织分区进行举例说明。前身片310可以划分成了多个编织分区。该多个编织分区可以包括下摆平摇区1、夹下收针区2、中腰平摇区3、夹下加针区4、夹下平遥区5、平收区6、挂肩收针区7、夹上平遥区8、袖尾缝合区9以及挂肩区10。
以上编织分区的划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例如在其他款式的毛衫中,前身片310可以不包括如夹下收针区2和夹下加针区4。
步骤S112:获取编织分区的尺寸参数,基于编织分区的尺寸参数生成针转步骤参数。
在该第三实施例中,编织分区的尺寸参数可以包括编织分区的高度以及编织分区的各部分的宽度。可以基于编织分区的高度及编织分区的各部分的宽度配置针转步骤参数。以图2为例进行说明,针转步骤参数可以包括初始编织宽度(图2未示出)、当前步骤序号(如图2所示“左侧”正下方的数字)、针转参数(如图2所示“转”正下方的数字)、针数变动参数(如图2所示“针”正下方的数字)、当前步骤的运行次数参数(如图2所示“次”正下方的数字)、当前步骤执行完后针织物的总高度(如图2所示“高”正下方的数字)、当前步骤执行完后针织物的宽度(如图2所示“宽”正下方的数字)以及当前步骤的功能参数(如图2所示“功能”正下方的文字)。
在本步骤,例如基于编织分区的位于针织物的不同高度处的宽度尺寸参数可以对应生成针转参数、针数变动参数及当前步骤运行次数参数。具体地,针转步骤参数的生成可以参阅现有技术中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步骤S113:根据针转步骤参数,生成针织物的轮廓图和对应的花型图。
以图2和图27为例,进行说明,例如,根据针转参数、针数变动参数、当前步骤的运动次数参数可以对应生成花型图中对应编织分区的基础编织色码,以及轮廓图中对应编织分区的基础编织色码,根据当前步骤的功能参数和针数变动参数可以对应生成花型图中对应编织分区的针数变动色码。
步骤S120a:对花型图或轮廓图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以对尺寸参数或针转步骤参数进行对应的修改。
其中,第一类修改操作的定义与上述实施例中对第一类修改操作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阅图28,图28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第五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是对第一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或第二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或第三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进行进一步限定而得到的,其进一步限定在于,制版成型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S170至S180。
步骤S110至步骤S140可以参数上述实施例中关于步骤S110至步骤S140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步骤S170至步骤S180可以在步骤S110之后且步骤S120之前执行,或在步骤S130之后且步骤S140之前执行,或在步骤S140之后执行。
步骤S170:对工艺参数进行修改操作。
步骤S170中对工艺参数进行修改操作,可以是修改如图2所示的针转步骤参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修改尺码参数、以及尺寸参数。工艺参数可以是现有技术中记载的工艺参数,对此不再一一举例。
步骤S180:基于修改后的工艺参数,对应修改花型图和轮廓图。
在步骤S180中,基于修改后的工艺参数,可以在花型图和轮廓图中与修改的工艺参数对应的位置进行对应的修改。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第六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第六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是对第一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或第二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或第三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或第四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或第五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进行进一步限定而得到的,其进一步限定在于制版成型方法还包括步骤S190。
步骤S190:接收到对轮廓图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框选操作,以自动计算框选操作选取的框选区域的尺寸。
以图29为例进行说明,图29是本申请的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框选操作的场景示意图。
如图29所示,I为对后衣片轮廓图的框选区域,在图29中显示框选区域的尺寸宽度为284,高度为242。
在该第六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到对轮廓图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框选操作,以自动计算框选操作选取的框选区域的尺寸,可以快速地统计出实际的宽度和高度。
参阅图30,图30是本申请的计算机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0所示,计算机设备700可以包括存储器710和处理器720。处理器720电性耦接存储器710。存储器710用于存储程序数据。该程序数据能由处理器720加载并执行,从而实现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
参阅图31,图31是本申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1所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可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块810,程序数据分别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块810中,或存储在部分存储块810中。程序数据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制版成型方法。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可以为如图30中计算机设备700的存储器710内置的存储介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具有存储功能的U盘、网盘、存储硬盘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所述针织物的工艺参数,基于所述工艺参数生成所述针织物的轮廓图和对应的花型图;
对所述花型图或所述轮廓图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以对所述针织物的工艺参数进行对应的修改;
基于进行所述第一类修改操作后的所述花型图或所述轮廓图,对所述轮廓图或所述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
所述制版成型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对所述轮廓图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框选操作,以自动计算所述框选操作选取的框选区域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版成型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花型图或所述轮廓图进行第二类修改操作,以对所述轮廓图或所述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版成型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工艺参数进行修改操作;
基于修改后的工艺参数,对应修改所述花型图和所述轮廓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到所述针织物的工艺参数,基于所述工艺参数生成所述针织物的轮廓图和对应的花型图的步骤,包括:
接收到所述针织物的款式参数,基于所述款式参数将所述针织物划分成多个编织分区;
获取所述编织分区的尺寸参数,基于所述编织分区的尺寸参数生成针转步骤参数;
根据所述针转步骤参数,生成所述针织物的轮廓图和对应的花型图;
所示对所述花型图或所述轮廓图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以对所述针织物的工艺参数进行对应的修改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花型图或所示轮廓图进行第一类修改操作,以对所述尺寸参数或所述针转步骤参数进行对应的修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版成型方法,还包括:
监测对所述花型图是否进行过高度调整操作;
若是,则根据沙嘴运行到左右编织拆分时的初始停靠方向及针织横机的编织规律,以调整进行所述高度调整操作后的所述花型图的左右编织拆分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花型图或所述轮廓图进行第二类修改操作,以对所述轮廓图或所述花型图进行对应修改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花型图或所述轮廓图进行插入领楔过渡处理,从所述花型图或轮廓图获取所述领楔过渡处理的插入位置;
对所述轮廓图或花型图与所述插入位置对应的待插入位置,进行插入对应的领楔过渡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花型图或所述轮廓图进行第二类修改操作,以对所述轮廓图或所述花型图进行对应的修改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花型图或所述轮廓图进行设置边缘偷吃出路,从所述花型图或所述轮廓图获取所述边缘偷吃出路的设置位置;
对所述轮廓图或所述花型图中与所述设置位置对应的待设置位置,进行设置对应的偷吃出路。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数据;
以及处理器,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02308.3A CN113378248B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02308.3A CN113378248B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78248A CN113378248A (zh) | 2021-09-10 |
CN113378248B true CN113378248B (zh) | 2023-08-15 |
Family
ID=77575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02308.3A Active CN113378248B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78248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1112A (zh) * | 1999-01-16 | 2000-07-26 | H·斯托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台针织机所生产的针织产品的设计装置 |
EP1300498A1 (de) * | 2001-10-06 | 2003-04-09 | H. Stoll GmbH & Co.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Entwurf von auf einer Flachstrickmaschine hergestellten Schlauch-Rund-Gestricken |
CN102619018A (zh) * | 2010-12-08 | 2012-08-01 | H.斯托尔两合公司 | 用于在矢量轮廓数据的基础上设计成型针织品的方法 |
CN104975431A (zh) * | 2014-04-02 | 2015-10-14 | 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表面双色提花三明治网布的制备方法 |
CN110387635A (zh) * | 2019-06-17 | 2019-10-29 | 福建海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 袜机及其花型编织方法和存储介质 |
CN110489850A (zh) * | 2019-08-13 | 2019-11-22 | 东莞市纮萦服饰有限公司 | 一种花型编译方法 |
-
2021
- 2021-05-31 CN CN202110602308.3A patent/CN1133782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1112A (zh) * | 1999-01-16 | 2000-07-26 | H·斯托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台针织机所生产的针织产品的设计装置 |
EP1300498A1 (de) * | 2001-10-06 | 2003-04-09 | H. Stoll GmbH & Co.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Entwurf von auf einer Flachstrickmaschine hergestellten Schlauch-Rund-Gestricken |
ES2300295T3 (es) * | 2001-10-06 | 2008-06-16 | H. STOLL GMBH & CO. | Metodo y sistema para diseñar tricotados tubulares en una tricotosa rectilinea. |
CN102619018A (zh) * | 2010-12-08 | 2012-08-01 | H.斯托尔两合公司 | 用于在矢量轮廓数据的基础上设计成型针织品的方法 |
CN104975431A (zh) * | 2014-04-02 | 2015-10-14 | 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表面双色提花三明治网布的制备方法 |
CN110387635A (zh) * | 2019-06-17 | 2019-10-29 | 福建海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 袜机及其花型编织方法和存储介质 |
CN110489850A (zh) * | 2019-08-13 | 2019-11-22 | 东莞市纮萦服饰有限公司 | 一种花型编译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78248A (zh) | 2021-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hoi et al. | Three dimensional seamless garment knitting on V-bed flat knitting machines | |
US6611730B1 (en) | Device and method of designing knit products to be manufactured on a knitting machine | |
EP2312028B1 (en) | Partial knitting method and fabric | |
EP0987359B1 (en) | Two face cut loop fabric | |
JPH11302943A (ja) | アパレル用生地及びブレード、それを用いた形態安定化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 |
CN110387635B (zh) | 袜机及其花型编织方法和存储介质 | |
CN104141197A (zh) |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生产弹性间隔织物的方法 | |
CN111020857A (zh) | 一种高密经编麂皮绒仿无纺超纤革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8893846B (zh) | 织物中制作流苏的方法 | |
EP1004695A3 (en) | Method of knitting a knitwear forming therein a connecting part | |
CN103993414B (zh) |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 |
JPH03180552A (ja) | 上端にリブ編みを有するポケット付き編地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 |
CN113846411B (zh) | 一种改善全成型马鞍肩袖笼结构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 |
CN113378248B (zh) | 针织物的制版成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JPWO2002101133A1 (ja) | 新規な編み出し構造を有する編地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 |
CN113239418B (zh) | 花样制版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GB2140469A (en) | A method of producing non-unravelable terminal edges on pieces of knitted work | |
US5537843A (en) | Rib knitting method that provides cross-over yarns | |
EP1652979A1 (en) | Method of knitting clothes with line difference, clothes with line difference, and knit designing device | |
CN109371555B (zh) | 一种全成型针织服装程序文件制作流程的设计方法及装置 | |
CN102575392B (zh) | 针织设计装置和设计方法 | |
CN108442032B (zh) | 一种服装门襟装饰性组织的编织方法 | |
JP3010484B2 (ja) | 横編機を用いた内減らし方法 | |
JP3673097B2 (ja) | ゴム編地の増し目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増し目されたゴム編地 | |
US5875725A (en) | Embroidery data processing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