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7393A - 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67393A CN113367393A CN202110572300.7A CN202110572300A CN113367393A CN 113367393 A CN113367393 A CN 113367393A CN 202110572300 A CN202110572300 A CN 202110572300A CN 113367393 A CN113367393 A CN 1133673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tomizing
- heating
- conductive
- atomization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该雾化装置包括储油仓、雾化安装组件、发热雾化组件、控制件,控制件设于至少一个导电件与发热雾化组件之间,该控制件为热敏金属片,其感受到发热雾化组件的温度变化而产生形变,通过感应热量变化自动断开或者连接至少一个导电件与发热雾化组件,从而控制发热雾化组件的工作状态。通过热敏金属片的热敏特性达到发热雾化组件通断的效果,可防止雾化装置过热干烧,具有适用性好、成本低、控制稳定、不占用多余能源热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雾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加热雾化技术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的雾化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电阻的热效应产生热能,热能再将液体加热雾化成为雾化蒸汽,现在广泛的应用在医疗、智能家电、消费电子类产品上。
目前应用在电子烟行业内的雾化装置,一般通过电池方案读取雾化组件的发热体的阻值变化以及软件计算等方式对雾化组件进行控制,此类方案复杂,控制稳定性较差,成本高,不易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储油仓、雾化安装组件、发热雾化组件、控制件;
所述储油仓内设有导气通道、以及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油腔,所述发热雾化组件安装到所述雾化安装组件中并收容于所述储油仓内,且与所述储油腔连接;所述雾化安装组件包括数个导电件;
所述控制件设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发热雾化组件之间,所述控制件为热敏金属片,其感受到所述发热雾化组件的温度变化而产生形变,通过感应热量变化自动断开或者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发热雾化组件,从而控制所述发热雾化组件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控制件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延伸至所述发热雾化组件的雾化加热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控制件为弹片结构,其包括分别与所述弯折部两端连接的固定部与抵触部;
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或者所述雾化发热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所述雾化发热组件或者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可分离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片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层与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第二层的热膨胀系数,所述第一层朝向所述雾化发热组件一侧。
优选地,所述发热雾化组件包括多孔体与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包括相背的进液面与雾化面,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多孔体的雾化面上;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发热体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可分离连接,或者,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所述发热体可分离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热雾化组件包括管状导液体、加热体,所述管状导液体的内腔壁面为雾化面;
所述加热体包括螺旋加热部、以及分别与所述螺旋加热部两端连接的两个导电部,所述螺旋加热部设于所述管状导液体的雾化面上,两个所述导电部均延伸出所述管状导液体;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可分离连接,或者,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可分离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热雾化组件包括柱状导液体、雾化加热体,所述柱状导液体的周向表面为雾化面,所述雾化加热体包括缠绕于所述柱状导液体的周向表面的发热丝、以及分别与所述发热丝两端连接的两个导电丝;
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丝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可分离连接,或者,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丝可分离连接。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丝的端部设有导电块;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电块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可分离连接,或者,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所述导电块可分离连接。
优选地,所述雾化安装组件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安装座卡扣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发热雾化组件被夹持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之间;
所述安装座包括主体部、由主体部向下延伸的嵌套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连通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发热雾化组件;
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向上延伸有相对设置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嵌套部卡扣连接;
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所述导电件。
优选地,所述雾化安装组件还包括密封套,其套设于所述多孔体的至少部分外周、且设于所述嵌套部内周;
所述密封套的中部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液槽配合形成导液通道。
优选地,所述雾化安装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主体部外周的套体;
所述套体包括顶壁、由所述顶壁周缘向下延伸且相对设置的一对挡壁,所述挡壁外周抵接所述储油仓内壁;
所述顶壁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与所述进液槽对应设置。
本申请还构造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装置以及用于为所述雾化装置提供电能的电源组件,所述雾化装置为上述的雾化装置。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雾化装置包括储油仓、雾化安装组件、发热雾化组件、控制件,控制件设于至少一个导电件与发热雾化组件之间,该控制件为热敏金属片,其感受到发热雾化组件的温度变化而产生形变,通过感应热量变化自动断开或者连接至少一个导电件与发热雾化组件,从而控制发热雾化组件的工作状态。通过热敏金属片的热敏特性达到发热雾化组件通断的效果,可防止雾化装置过热干烧,其具有适用性好、成本低、控制稳定、不占用多余能源热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热雾化组件、导电件与控制件配合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发热雾化组件、导电件与控制件(连接状态)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发热雾化组件、导电件与控制件(断开状态)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发热雾化组件、导电件与控制件(连接状态)配合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发热雾化组件、导电件与控制件(断开状态)配合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发热雾化组件、导电件与控制件(连接状态)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发热雾化组件、导电件与控制件(断开状态)配合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热敏金属片常温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热敏金属片较高温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热电偶和雾化面距离测试的数据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雾化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13是图11中雾化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14是图11中雾化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结合图1-图3、图11-图14所示,是本实施例的雾化装置,其包括储油仓4、雾化安装组件5、发热雾化组件1、控制件3。
储油仓4内设有导气通道、以及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油腔41,发热雾化组件1安装到雾化安装组件5中并收容于储油仓4内,且与储油腔41连接;雾化安装组件包括数个导电件2。
控制件3设于至少一个导电件2与发热雾化组件1之间,该控制件3为热敏金属片,其感受到发热雾化组件1的温度变化而产生形变,通过感应热量变化自动断开或者连接至少一个导电件2与发热雾化组件1,从而控制发热雾化组件1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油仓4由硬质的绝缘材料制备而成,譬如酚醛塑料、聚氨酯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呋喃塑料、有机硅树脂、丙烯基树脂等及其改性树脂为机体制备而成。储油仓4大体上为沿着一中心轴方向延伸的纵长结构,即其沿中心轴方向的长度远远大于其在横截面内两垂直方向上的宽度和厚度,储油仓4上端设有出气孔42,出气孔42的周沿向下延伸有导气管43,该出气孔42与导气管43配合形成导气通道。储油仓4的下端为敞口,储油仓4的内部形成存储雾化液的储油腔41。该导气管43为金属件,如不锈钢等制备而成,其为中空的圆管结构,当然,该导气管43也可以采用稳定性好的高分子聚合物制备而成,其材质、形状以及尺寸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该雾化安装组件5包括底座51、设置于底座51上且与安装座52卡扣连接的安装座52,该发热雾化组件1被夹持于安装座52与底座51之间。
进一步的,该安装座52包括主体部521、由主体部521向下延伸的嵌套部522,主体部521上设有进液槽5212,进液槽5212连通储油腔11与发热雾化组件1。
优选地,发热雾化组件1包括多孔体11以及发热体12,多孔体11面向上表面为进液面,与进液面相背一侧为雾化面,雾化面到底座51之间形成雾化腔,该发热体12设于雾化面上。
该多孔体11由多孔陶瓷制得,可以理解的是,制得多孔体11的材料还可以是发泡金属、多孔玻璃或硬质玻纤管等具有微孔毛细效应的多孔材料。
发热体12的材料可以是具有适当阻抗的金属材料、金属合金、石墨、碳、导电陶瓷或其它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适当阻抗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包括镍、钴、锆、钛、镍合金、钴合金、锆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铁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钛合金、铁锰铝基合金或不锈钢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发热体12包括第一导电部121、第二导电部122、第一发热部123、第二发热部124,第一发热部123与第二发热部124平行设置,第一导电部121与第一发热部123及第二发热部124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导电部121位于第一发热部123、第二发热部124的左侧设置,第一热电部123与第二导热部124的第二端与第二导电部122连接,该第二导电部122位于第一发热部123、第二发热部124的右侧设置。第一发热部123与第二发热部124可以是波浪形结构,其相对的波峰处可以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形成多处并联结构。
优选地,发热体32还包括与第一导电部121连接的第一钩爪部,以及与第二导电部122连接的第二钩爪部,第一钩爪部与第二钩爪部嵌设于多孔体11中,该第一钩爪部与第二钩爪部可以是L型结构,其提高发热体12的固定稳定性。可以理解的,该发热体12可以与多孔体11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采用印刷工艺印刷在多孔体11上,其结构可以有多种,这里不足具体限定。
当然,该发热体12可以是片状的发热网,发热体12贴合固定于多孔体11的雾化面上。该发热体12可以是弯折形成盘状的发热丝或者是格栅状的发热片,该发热体12可以与多孔体11烧结成一体结构以附着在上述雾化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发热体12还可以是形成在多孔体11的底面(雾化面)上的发热线路、发热轨迹、发热涂层或发热膜等。其结构形状可以有多样,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上述的发热网、发热丝、发热片、发热线路、发热轨迹、发热涂层或发热膜等与雾化面对应设置,使得雾化面和发热体32的距离最近,用于雾化液如烟油等快速到达发热轨迹雾化。
进一步的,雾化安装组件5还包括密封套53,其套设于多孔体31的至少部分外周、且设于嵌套部522内周。
密封套53的中部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5311,通孔5311与进液槽5212配合形成导液通道。优选地,该密封套53可以包括环状部531,该环状部531的中空结构形成上述通孔5311,该环状部531是外周还可以设有环状凸起结构5312,该凸起结构5312抵接嵌套部522内周,该环状部531的周沿向下延伸有包围部532,该包围部532包围住多孔体31的上部外周。该密封套53可以是硅胶套。
优选地,该多孔体31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上部,且第一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部分的长度,大致呈阶梯结构,包围部532包围住第一部分,且包围部532的下侧面抵接第二部分长度方向突出第一部分的部分的上表面。
优选地,雾化安装组件5还包括套设在主体部521外周的套体54,该套体54包括顶壁541、由顶壁541周缘向下延伸且相对设置的一对挡壁542,挡壁542外周抵接储油仓4内壁,顶壁541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过液孔5412,过液孔5412与进液槽5212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过液孔5412与进液槽5212均可以设置两个。进一步的,顶壁541的外周还设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抵接储油仓1内壁。该套体54可以是硅胶材质。
优选地,顶壁541上设有连接筒5411,导气管43的下端安装于连接筒5411中,进一步的,前述的主体部521设有内凹的导气槽5211,连接筒5411收容于导气槽5211中,导气槽5211相对的两侧设有导气孔,优选地,该导气槽5211大致呈U型结构,导气槽5211的相对壁面为进液槽5212的壁面。优选地,该嵌套部522的外周位于导气孔两侧设有导流凸块5221,用于对空气进行导流。
其中,雾化液加热雾化成气溶胶后由导气孔进入到导气槽5211,由导气槽5211进入到导气管43中。
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51包括底板511,底板511上向上延伸有相对设置的一对支撑臂512,该支撑臂512与嵌套部522卡扣连接,优选地,每一个支撑臂512上设有限位槽5121,嵌套部522的外侧设有卡勾5222,该卡勾5222卡扣于限位槽5121中,将安装座52固定到底座51上。
该支撑臂512外周设有支撑台阶5122,以与储油仓4内壁过盈配合,进一步的,该支撑臂512内周设有承载台阶5123以对安装座52以及密封套53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底板511上还设有导电件2,与发热雾化组件3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柱25,该底板511设置限位管,该第一导电柱25穿设于该限位管以与发热雾化组件3导电连接。
底板511上还设有进气孔,优选地,该底板511上设有导气筒514,该导气筒514上部设有板体,板体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可以设置多个,其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优选地,该底板511上设有支撑块,该进气孔与限位管穿设于该支撑块,由此提高进气孔(或者说导气筒514)与限位管的结构刚性。
优选地,雾化安装组件5还包括密封圈515,支撑臂512的外周设有凹槽515,该密封圈515套设于凹槽515内,密封圈515的外周抵接储油仓4的内壁,提高整体密封性。
如图1-图3所示,优选地,控制件3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32,弯折部32延伸至发热雾化组件1的雾化加热区域内。当然,该控制件3可以是板状体结构,可以不设置弯折部。
进一步的,该控制件3为弹片结构,其包括分别与弯折部32两端连接的固定部31与抵触部33。
其中,固定部31与至少一个导电件2或者雾化发热组件1固定连接,抵触部33与雾化发热组件1或者至少一个导电件2可分离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电件2可包括第一导电柱21以及第二导电柱22,该第二导电柱22直接连接第二导电部122,而第一导电部121与第一导电柱21相对设置,而控制件3设置在第一导电部121与第一导电柱21之间。
优选地,该固定部31与第一导电部121固定连接,抵触部33与第一导电柱21的端部可分离连接,弯折部32延伸到雾化加热区域A内。
进一步的,该固定部31可以是包括与第一导电部121贴合的第一段311,该第一段311向下延伸有第二段312,该第二段312与弯折部32的端部连接,该弯折部32大致为U形结构,当然,也可以是C形结构等,优选地,弯折部32的外周弯折处设置弧段,可以提高形变的灵活性。该弯折部32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结构形状以及尺寸。该弯折部32的另外一端可以形成抵触部33,也即,该抵触部33可以是弯折部32的一部分,当然,该抵触部33也可以是与固定部31镜像对称设置的结构,可以理解的,该控制件3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固定部31也可以是与第一导电柱21的端部固定连接,而抵触部33与第一导电部121可分离连接,只要实现弹片结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可分离连接(可活动连接)即可。
结合图8和图9所示,热敏金属片是由两种或多种具有合适性能的金属或者其他材料所组成的一种复合件,其中,热膨胀系数较高的被称为主动层101,热膨胀系数较低的称为被动层102,主动层101的材料主要有锰镍铜合金、镍铬铁合金、镍锰铁合金和镍等,而被动层102的材料主要是镍铁合金,镍含量一般在34-50%,由于金属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候,主动层101的形变大于被动层102的形变,从而热敏金属片会弯曲形变。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件3为由热敏金属片制成的片状的弹片结构,其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层与第二层,第一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第二层的热膨胀系数,第一层朝向雾化发热组件1一侧。即,弹片结构的外侧面为主动层,弹片结构的内侧面为被动层。可以理解的,该第一层与第二层相互叠加呈一体结构的热敏金属片。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件3为由热敏金属片制成的弹片结构,可以是多层结构,其主动层为镍锰合金Ni20Mn6,被动层为镍铁合金Ni36,中间层可以添加铜,以调节多层材料的电阻率。该控制件3的厚度可以是0.25mm。
结合图10所示,是热电偶与雾化面距离测试图,测试条件为:采用雾化器发热体电阻为1.1Ω,电子烟油PG:VG比例为5:5,供电采用恒定功率5W、7W、9W,热电偶距离雾化面为:1.接触,2.距离0.2mm,3.距离0.4mm,抽吸时间为2秒,取2秒时热电偶测试的数值为准。通过测试试验,可以得出,功率高雾化时雾化面的温度会较高,距离雾化面近的温度测试值高,温度差异较大时候,距离雾化面远的温度较低,温度差异较小,因此,要想能够更精确灵敏地通过温度误差值来实现电路的通断,需要将弯折部32尽可能地延伸(靠近)到雾化加热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常温状态(或者低温状态)下,控制件3的抵触部33与第一导电柱21连接,此时,控制件3与第一导电柱21、发热体12串联,弯折部32作为主要的温度感应结构延伸到雾化加热区域A中(或者距离雾化加热区域A 0.2mm),弯折部32感应雾化时的温度变化与差异,当温度高于控制件3(热敏金属片)形变的温度临界点时,抵触部33产生形变而远离第一导电柱21,使得加热电路断开,避免温度高而产生糊芯的情况,当温度降下来后,抵触部33回弹逐渐靠近第一导电柱21直至与第一导电柱21接触,此时加热电路连通,发热雾化组件1可继续工作。
在一些实际应用场景中,当雾化装置正常工作时,雾化加热区域A的温度在200℃左右,热敏金属片不会发生形变,当雾化装置出现异常,如供液不畅或者电池输出功率过大时,雾化加热区域A的温度达到240℃时,热敏金属片产生形变,发热体12供电断开,可以有效防止温度进一步升高而产生糊芯的问题,当发热体12供电断开后,雾化加热区域A的温度低于200℃时,热敏金属片由于热胀冷缩形变恢复到原有形状而与导电件接触。
可以理解的,通过热敏金属片的热敏特性达到发热雾化组件1通断的效果,可防止雾化装置过热干烧,其具有适用性好、成本低、控制稳定、不占用多余能源热量的优点。
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装置包括储油仓、雾化安装组件、发热雾化组件1a、控制件3a。
储油仓内设有导气通道、以及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油腔,发热雾化组件1a安装到雾化安装组件中并收容于储油仓内,且与储油腔连接;雾化安装组件包括数个导电件2a。
控制件3a设于至少一个导电件2a与发热雾化组件1a之间,该控制件3a为热敏金属片,其感受到发热雾化组件1a的温度变化而产生形变,通过感应热量变化自动断开或者连接至少一个导电件2a与发热雾化组件1a,从而控制发热雾化组件1a的工作状态。
结合图4-图5所示,是发热雾化组件1a、导电件2a以及控制件3a的配合示意图,发热雾化组件1a包括管状导液体11a、加热体12a,管状导液体11a的内腔壁面为雾化面。该管状导液体11a可以是导液棉,也可以是管状的多孔陶瓷。
该加热体12a包括螺旋加热部121a、以及分别与螺旋加热部121a两端连接的两个导电部,螺旋加热部121a设于管状导液体11a的雾化面上,两个导电部均延伸出管状导液体121a。
优选地,控制件3a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32a,弯折部32a延伸至发热雾化组件1a的雾化加热区域内。
进一步的,该控制件3a为弹片结构,其包括分别与弯折部32a两端连接的固定部31a与抵触部33a。
其中,控制件3a的固定部121a与至少一个导电部固定连接,抵触部33a与至少一个导电件2a可分离连接,或者,固定部31a与至少一个导电件2a固定连接,抵触部33a与至少一个导电部可分离连接。
具体的,该加热体12a的导电部可以包括第一导电部122a以及第二导电部123a,导电件2a可以包括第一导电柱21a和第二导电柱22a,其中,第二导电柱22a与第二导电部123a直接连接,而第一导电部122a与第一导电柱21a之间设置控制件3a。
进一步的,控制件3a的固定部31a与第一导电部122a固定连接,而抵触部33a与第一导电柱21a可分离连接,而弯折部32a延伸到管状导液体11a内腔中的雾化加热区域B内。
优选地,该控制件3a还包括连接固定部31a与弯折部32a的第一连接段34a,以及连接抵触部33a与弯折部32a的第二连接段34a,由此,可以尽可能地让弯折部32a延伸到管状导液体11a内腔中的雾化加热区域B内。当然,该控制件3a的结构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常温状态(或者低温状态)下,控制件3a的抵触部33a与第一导电柱21a连接,此时,控制件3a与第一导电柱21a、加热体12a串联,弯折部32a作为主要的温度感应结构延伸到雾化加热区域B中,弯折部32a感应雾化时的温度变化与差异,当温度高于控制件3a(热敏金属片)形变的温度临界点时,抵触部33a产生形变而远离第一导电柱21a,使得加热电路断开,避免温度高而产生糊芯的情况,当温度降下来后,抵触部33a回弹逐渐靠近第一导电柱21a直至与第一导电柱21a接触,此时加热电路连通,发热雾化组件1a可继续工作。
可以理解的,通过热敏金属片的热敏特性达到发热雾化组件1a通断的效果,可防止雾化装置过热干烧,其具有适用性好、成本低、控制稳定、不占用多余能源热量的优点。
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装置包括储油仓、雾化安装组件、发热雾化组件1b、控制件3b。
储油仓内设有导气通道、以及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油腔,发热雾化组件1b安装到雾化安装组件中并收容于储油仓内,且与储油腔连接,雾化安装组件包括数个导电件2b。
控制件3a设于至少一个导电件2a与发热雾化组件1a之间,该控制件3b为热敏金属片,其感受到发热雾化组件1b的温度变化而产生形变,通过感应热量变化自动断开或者连接至少一个导电件2b与发热雾化组件1b,从而控制发热雾化组件1b的工作状态。
结合图6-图7所示,是发热雾化组件1b、导电件2b以及控制件3b的配合示意图,发热雾化组件1b包括柱状导液体11b、雾化加热体12b,柱状导液体11b的周向表面为雾化面。该柱状导液体11b可以是导油绳或导油棉或者多孔陶瓷。
雾化加热体12b包括缠绕于柱状导液体11b的周向表面的发热丝121b、以及分别与发热丝121b两端连接的两个导电丝。柱状导液体11b为“两端凸中间凹”的结构,发热丝121b主要缠绕在中间凹部分的外周。
优选地,该控制件3b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32b,弯折部32b延伸至发热雾化组件1b的雾化加热区域内。
控制件3b为弹片结构,其包括分别与弯折部32b两端连接的固定部31b与抵触部33b。
固定部31b与至少一个导电丝固定连接,抵触部33b与至少一个导电件2b可分离连接,或者,固定部31b与至少一个导电件2b固定连接,抵触部33b与至少一个导电丝可分离连接。
具体的,雾化加热体12b的导电丝可以包括第一导电丝122b与第二导电丝123b,导电件2b可以包括第一导电柱21b和第二导电柱22b,其中,第二导电柱22b与第二导电丝123b直接连接,而第一导电丝122b与第一导电柱21b之间设置控制件3b。
进一步的,控制件3b的固定部31b与第一导电部122b固定连接,而抵触部33a与第一导电柱21a可分离连接,而弯折部32b延伸到发热丝121b下方的雾化加热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常温状态(或者低温状态)下,控制件3b的抵触部33b与第一导电柱21b连接,此时,控制件3b与第一导电柱21b、第一导电丝122b串联,弯折部32b作为主要的温度感应结构延伸到雾化加热区域中,弯折部32b感应雾化时的温度变化与差异,当温度高于控制件3b(热敏金属片)形变的温度临界点时,抵触部33b产生形变而远离第一导电柱21b,使得加热电路断开,避免温度高而产生糊芯的情况,当温度降下来后,抵触部33b回弹逐渐靠近第一导电柱21b直至与第一导电柱21b接触,此时加热电路连通,发热雾化组件1b可继续工作。
优选地,至少一个导电丝的端部设有导电块,固定部31b与导电块固定连接,抵触部33b与至少一个导电件2b可分离连接,或者,固定部31b与至少一个导电件2b固定连接,抵触部33b与导电块可分离连接。
具体的,第一导电丝122b的端部设有导电块124b,固定部31b与导电块124b固定连接,抵触部33b与第一导电柱21b可分离连接,而弯折部32b延伸到发热丝121b下方的雾化加热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常温状态(或者低温状态)下,控制件3b的抵触部33b与第一导电柱21b连接,此时,控制件3b与第一导电柱21b、导电块124b、第一导电丝122b串联,弯折部32b作为主要的温度感应结构延伸到雾化加热区域中,弯折部32b感应雾化时的温度变化与差异,当温度高于控制件3b(热敏金属片)形变的温度临界点时,抵触部33b产生形变而远离第一导电柱21b,使得加热电路断开,避免温度高而产生糊芯的情况,当温度降下来后,抵触部33b回弹逐渐靠近第一导电柱21b直至与第一导电柱21b接触,此时加热电路连通,发热雾化组件1b可继续工作。
可以理解的,通过热敏金属片的热敏特性达到发热雾化组件1b通断的效果,可防止雾化装置过热干烧,其具有适用性好、成本低、控制稳定、不占用多余能源热量的优点。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包括雾化装置以及用于为雾化装置提供电能的电源组件,雾化装置为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的雾化装置。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仓、雾化安装组件、发热雾化组件、控制件;
所述储油仓内设有导气通道、以及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油腔,所述发热雾化组件安装到所述雾化安装组件中并收容于所述储油仓内,且与所述储油腔连接;所述雾化安装组件包括数个导电件;
所述控制件设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发热雾化组件之间,所述控制件为热敏金属片,其感受到所述发热雾化组件的温度变化而产生形变,通过感应热量变化自动断开或者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发热雾化组件,从而控制所述发热雾化组件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延伸至所述发热雾化组件的雾化加热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为弹片结构,其包括分别与所述弯折部两端连接的固定部与抵触部;
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或者所述雾化发热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所述雾化发热组件或者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可分离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层与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第二层的热膨胀系数,所述第一层朝向所述雾化发热组件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雾化组件包括多孔体与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包括相背的进液面与雾化面,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多孔体的雾化面上;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发热体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可分离连接,或者,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所述发热体可分离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雾化组件包括管状导液体、加热体,所述管状导液体的内腔壁面为雾化面;
所述加热体包括螺旋加热部、以及分别与所述螺旋加热部两端连接的两个导电部,所述螺旋加热部设于所述管状导液体的雾化面上,两个所述导电部均延伸出所述管状导液体;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可分离连接,或者,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部可分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雾化组件包括柱状导液体、雾化加热体,所述柱状导液体的周向表面为雾化面,所述雾化加热体包括缠绕于所述柱状导液体的周向表面的发热丝、以及分别与所述发热丝两端连接的两个导电丝;
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丝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可分离连接,或者,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丝可分离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丝的端部设有导电块;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电块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可分离连接,或者,所述固定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所述抵触部与所述导电块可分离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安装组件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安装座卡扣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发热雾化组件被夹持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之间;
所述安装座包括主体部、由主体部向下延伸的嵌套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连通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发热雾化组件;
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向上延伸有相对设置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嵌套部卡扣连接;
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所述导电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安装组件还包括密封套,其套设于所述多孔体的至少部分外周、且设于所述嵌套部内周;
所述密封套的中部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液槽配合形成导液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安装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主体部外周的套体;
所述套体包括顶壁、由所述顶壁周缘向下延伸且相对设置的一对挡壁,所述挡壁外周抵接所述储油仓内壁;
所述顶壁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与所述进液槽对应设置。
12.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装置以及用于为所述雾化装置提供电能的电源组件,所述雾化装置为上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雾化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72300.7A CN113367393A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
PCT/CN2021/133936 WO2022247188A1 (zh) | 2021-05-25 | 2021-11-29 | 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72300.7A CN113367393A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67393A true CN113367393A (zh) | 2021-09-10 |
Family
ID=7757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72300.7A Pending CN113367393A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67393A (zh) |
WO (1) | WO2022247188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26959A (zh) * | 2022-08-11 | 2022-10-25 |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加热模组及雾化装置 |
WO2022247188A1 (zh) * | 2021-05-25 | 2022-12-01 | 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
CN115500557A (zh) * | 2022-09-15 | 2022-12-23 | 声海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防止干烧的发热元件组及具有其的电子烟 |
WO2023070595A1 (zh) * | 2021-10-29 | 2023-05-04 | 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加热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其电子雾化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45288A1 (en) * | 2005-09-01 | 2007-03-01 | Nelson Stephen G | Inhaler |
CN104323428A (zh) * | 2014-10-24 | 2015-02-04 | 林光榕 | 温控电子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
CN104720120A (zh) * | 2014-12-12 | 2015-06-24 | 卓尔悦(常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
CN204579890U (zh) * | 2015-02-12 | 2015-08-26 |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烟控制电路 |
CN206119173U (zh) * | 2016-06-24 | 2017-04-26 | 深圳圆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干烧电子烟 |
CN206808673U (zh) * | 2017-04-24 | 2017-12-29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雾化器、电子烟以及气雾生成部件 |
CN111109678A (zh) * | 2020-01-17 | 2020-05-08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组件 |
CN111526742A (zh) * | 2017-12-29 | 2020-08-11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包括双金属元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574788U (zh) * | 2016-06-28 | 2017-10-20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烟的电芯过热保护装置及电子烟 |
US20180035715A1 (en) * | 2016-08-08 | 2018-02-08 | Jin Ya WU | Multi-functional and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igarette |
CN110169604B (zh) * | 2019-05-22 | 2025-01-10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CN113367393A (zh) * | 2021-05-25 | 2021-09-10 | 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
-
2021
- 2021-05-25 CN CN202110572300.7A patent/CN113367393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1-29 WO PCT/CN2021/133936 patent/WO202224718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45288A1 (en) * | 2005-09-01 | 2007-03-01 | Nelson Stephen G | Inhaler |
CN104323428A (zh) * | 2014-10-24 | 2015-02-04 | 林光榕 | 温控电子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
CN104720120A (zh) * | 2014-12-12 | 2015-06-24 | 卓尔悦(常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
CN204579890U (zh) * | 2015-02-12 | 2015-08-26 |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烟控制电路 |
CN206119173U (zh) * | 2016-06-24 | 2017-04-26 | 深圳圆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干烧电子烟 |
CN206808673U (zh) * | 2017-04-24 | 2017-12-29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雾化器、电子烟以及气雾生成部件 |
CN111526742A (zh) * | 2017-12-29 | 2020-08-11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包括双金属元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
CN111109678A (zh) * | 2020-01-17 | 2020-05-08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组件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47188A1 (zh) * | 2021-05-25 | 2022-12-01 | 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
WO2023070595A1 (zh) * | 2021-10-29 | 2023-05-04 | 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加热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其电子雾化器 |
CN115226959A (zh) * | 2022-08-11 | 2022-10-25 |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加热模组及雾化装置 |
CN115500557A (zh) * | 2022-09-15 | 2022-12-23 | 声海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防止干烧的发热元件组及具有其的电子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247188A1 (zh) | 2022-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67393A (zh) | 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113367394B (zh) | 雾化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112772979A (zh) | 高强度的雾化组件和雾化装置 | |
JP2023165842A (ja) |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カートリッジ | |
EP4427609A1 (en) |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system | |
CN214547185U (zh) | 高强度的雾化组件和雾化装置 | |
CN113924014A (zh) | 包括多层导热构件的用于生成气溶胶的装置 | |
EP4230065A1 (en) | Improved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comprising individually activatable heating elements | |
EP4266923B1 (en) | Heater assembly | |
CN218043762U (zh) | 密封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3712271A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7446705U (zh) | 加热组件以及包括该加热组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114794551A (zh) |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4209100A (zh) |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芯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113455715A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 |
CN217609588U (zh) |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A3142803C (en) | Atomizing core,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 |
CN215455411U (zh) | 雾化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8889274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装置 | |
CN219894655U (zh) | 雾化芯、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5531606U (zh) | 雾化器 | |
KR20230133968A (ko) | 고강도 무화 어셈블리 및 무화 장치 | |
CN221449895U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提取器 | |
CN220476926U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7184826U (zh) | 发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