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6475A - 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 - Google Patents
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56475A CN113356475A CN202110574001.7A CN202110574001A CN113356475A CN 113356475 A CN113356475 A CN 113356475A CN 202110574001 A CN202110574001 A CN 202110574001A CN 113356475 A CN113356475 A CN 1133564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 side wall
- cavity
- support frame
- st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30—Columns; Pillars; Struts
- E04C3/34—Columns; Pillars; Struts of concrete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permanent form elements, with or without internal or external reinforcement, e.g. metal cove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其中立柱构件,包括容腔;折边,连接在所述容腔的侧壁上,且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折边会将混凝土很好的锁在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间隙内,这样混凝土就很好的被锁在所述容腔内,当立柱结构受压时,此时的折边将混凝土紧紧的拽住,立柱支撑架与混凝土不会出现分离的现象,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了在立柱结构上产生的弱轴的现象,大大的提高了立柱支撑架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立柱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立柱结构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立柱结构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承载上面物体的重量。通常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支撑架和包裹在立柱支撑架内外的混凝土层,其中;立柱支撑架与混凝土层的结合程度影响立立柱结构的强度,是影响最终形成的建筑物性能的重要因素。
目前立柱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建在立柱结构上面的比如梁结构、楼层板等由于重力的作用所有的重力都压在立柱结构上,此时由于立柱结构的立柱支撑架通常采用的是钢材质,而混凝土层又是另外不同的材质,这两种材质由于密度的相差太大,导致立柱结构在受压的过程中会出现混凝土层与支撑骨架之间的分离,从而使得立柱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影响最终形成的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限制了立柱结构的使用。
所以如何在提高立柱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提高立柱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最终形成的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立柱构件,包括容腔;折边,连接在所述容腔的侧壁上,且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夹角小于90°。
可选的,所述容腔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V”型结构和“U”型结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可选的,所述折边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
可选的,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之间为一体成型连接、焊接连接、螺纹连接和铰接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可选的,所述容器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宽度相等。
可选的,当所述折边的数量为两个时,一个所述折边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另一个所述折边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壁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柱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立柱构件,所述立柱构件之间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立柱支撑架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一”型结构、“T”型结构、“十字”型结构、“L”型结构和多边形结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可选的,当所述立柱支撑架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多边形结构时,所述折边位于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边的中点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柱结构,包括上述的立柱支撑架;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容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立柱构件包括容腔,连接在容腔侧壁上的折边,且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夹角小于90°,这样后续在立柱构件的容腔内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由于自身的流动性,会流到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间隙内,由于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夹角小于90°,当混凝土层受力发生张裂往容腔外扩散时,所述折边会将混凝土很好的锁在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间隙内,这样混凝土就很好的被锁在所述容腔内,使得混凝土与容腔之间的结合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本发明的立柱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立柱构件,所述立柱构件之间固定连接;由于立柱构件的折边可以将浇筑的混凝土很好的锁在容腔内,因此利用立柱构件形成的立柱支撑架同样可以实现对混凝土很好的锁定作用,后续往立柱支撑架内浇筑混凝土时,有助于提高混凝土与立柱支撑架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有助于扩大立柱支撑架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的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支撑架和填充在容腔内以及包裹在立柱支撑架的外壁上的混凝土,由于立柱支撑架内设有折边,所述折边会将混凝土很好的锁在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间隙内,这样混凝土就很好的被锁在所述容腔内,当立柱结构受压时,此时的折边将混凝土紧紧的拽住,立柱支撑架与混凝土层不会出现分离的现象,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了在立柱结构上产生的弱轴的现象,大大的提高了立柱支撑架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立柱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立柱结构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立柱结构的受力后的形变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立柱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立柱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立柱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立柱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立柱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立柱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立柱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立柱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立柱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建筑领域中,在墙体形成的过程中,通常就是将立柱结构放在墙体之间,然后浇筑混凝土,从而实现立柱结构和墙体的连接,其中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支撑架和混凝土,具体的请参考图1和图2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立柱结构的受力后的形变图
请参考图1,立柱结构100包括:立柱支撑架101、混凝土102。
所述立柱支撑架101为方形核心筒;
混凝土102浇筑核心筒内。
图1用来分析立柱支撑架101的内部与混凝土102之间的关系,所以没有示意出立柱支撑架101外部包裹的混凝土102。
图2中带箭头的直线表示作用力的方向。
发明人经过分析发现,请参考图2,由于立柱支撑架101的密度与混凝土102的密度相差太大,两者之间的结合力差,当所述立柱结构100受压时,所述混凝土与所述立柱支撑架101之间发生分离,此时在分离处所述立柱支撑架101会产生弱轴(鼓包即图2虚线箭头表示的位置),从而使得立柱结构100的承载力降低及稳定和强度变差,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利用立柱构件,其中立柱构件包括容腔,连接在容腔侧壁上的折边,且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夹角小于90°,这样后续在立柱构件的容腔内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由于自身的流动性,会流到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间隙内,由于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夹角小于90°,当混凝土层受力发生张裂往容腔外扩散时,所述折边会将混凝土很好的锁在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间隙内,这样混凝土就很好的被锁在所述容腔内,使得混凝土与容腔之间的结合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发明人通过研究还发现,利用立柱构件形成的立柱支撑架,由于立柱构件的折边可以将浇筑的混凝土很好的锁在容腔内,因此利用立柱构件形成的立柱支撑架同样可以实现对混凝土很好的锁定作用,后续往立柱支撑架内浇筑混凝土时,有助于提高混凝土与立柱支撑架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有助于扩大立柱支撑架的使用范围。
发明人通过研究还发现,利用立柱支撑架形成的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支撑架和填充在容腔内以及包裹在立柱支撑架的外壁上的混凝土,由于立柱支撑架内设有折边,所述折边会将混凝土很好的锁在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间隙内,这样混凝土就很好的被锁在所述容腔内,当立柱结构受压时,此时的折边将混凝土紧紧的拽住,立柱支撑架与混凝土层不会出现分离的现象,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了在立柱结构上产生的弱轴的现象,大大的提高了立柱支撑架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立柱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立柱结构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地说明。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立柱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参考图3,立柱构件200,包括容腔201和折边202。
折边202,连接在所述容腔201的侧壁上,且所述折边202与所述容腔201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夹角小于9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腔201的侧壁包括侧壁的内侧203和侧壁的外侧20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腔201沿着平行于X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腔201用于盛放混凝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折边202与所述容腔201的侧壁的内侧203之间的夹角小于90°,在往所述容腔201内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流动性,在所述折边202与所述侧壁的内侧203之间的空隙之间也会被混凝土填充,这样当混凝土受力有向所述容腔201外部流动的趋势时,此时所述折边202提供一个阻挡力,阻止混凝土往所述容腔201外流动,从而将混凝土很好的锁在所述容腔201内,保证了混凝土与容腔201之间较好的结合力,从而有助于提高混凝土与所述立柱构件200之间的结合力,扩大所述立柱构件200的使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腔201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U”型结构。
请参考图4,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容腔201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V”型结构。
请参考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容腔201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V”型结构和“U”型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腔201的材料为钢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205和第二侧壁206,所述第一侧壁205的宽度和所述第二侧壁206的宽度相等。
图3中d表示侧壁的宽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205的宽度和所述第二侧壁206的宽度还可不相等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205的宽度和所述第二侧壁206的宽度相等设置的目的在于后续利用所述立柱构件200形成立柱支撑架的时候,所述折边202能够位于立柱支撑架容易产生弱轴(鼓包)的位置,这样由于所述折边202的存在,在立柱结构受力时,所述折边202可以起到很好地将混凝土紧紧地拽紧从而不与立柱支撑架分离且减少甚至消除了在立柱支撑架上形成的弱轴,有助于提升最终形成的立柱支撑架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最终形成的立柱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扩大立柱结构的使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腔201的所述第一侧壁205和所述第二侧壁206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折边202分别连接在所述容腔201的所述第一侧壁205上和所述第二侧壁206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折边202的数量还可为一个,即仅仅连接在所述容腔201的一个侧壁上,所述容腔201的另一个侧壁上可以不连接折边或者连接的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夹角等于90°。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折边20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目的在于保证后续所述立柱构件200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立柱结构200能够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有助于保持所述立柱构件200结构的稳定性且利于强度的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边202与所述容腔201之间采用冲压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折边202与所述容腔201之间还可采用焊接连接、螺纹连接和铰接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边202与所述容腔201之间采用冲压一体成型的好处在于:由于所述折边202与所述容腔201之间是一体成型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保证所述折边202与所述容腔201之间不会发生错位和形变,有利于保证所述折边202和所述容腔201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有助于提升立柱构件200的强度和稳定性。
请参考图6,立柱支撑架30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立柱构件200。
两个所述立柱构件200之间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构件200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构件200的数量还可为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支撑架300沿着平行于X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立柱构件200的两个折边分别焊接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立柱构件200之间还可采用铰接或螺纹连接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一”型结构,所述折边202位于所述“一”型结构的中心位置,这样当向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内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会由于自身的流动性流到所述折边202与所述容腔201之间的间隙处,这样在外力加压的过程,所述折边202起到阻挡混凝土往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外部膨胀的作用,将所述立柱支撑架300与混凝土紧紧地锁在一起,使得混凝土与所述立柱支撑架300之间的结合力增强,从而不会在所述立柱支撑架300上产生弱轴(鼓包),提高了所述立柱支撑架300的强度和稳定性,有助于提升最终形成的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请参考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立柱构件200的数量为三个。
请参考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十字”型结构,所述立柱构件200的数量为四个。
请参考图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立柱构件200的数量为三个。
所述立柱支撑架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还可为多边形结构,具体请参考图10至图11。
请参考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方型结构,所述立柱构件200的数量为四个。
请参考图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柱型结构,所述立柱构件200的数量为四个。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至图11,当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多边形结构时,所述折边202位于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边的中点处,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当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内浇筑好混凝土后,在外力的压缩下,所述立柱支撑架300与混凝土会在立柱支撑架300强度最弱的地方发生分离,这样所述立柱支撑架300会在强度最弱的地方形成弱轴(鼓包),但是在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强度最弱的地方即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垂直与其延伸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所述折边202,保证在外力压缩下,所述折边202能够很好的将混凝土与所述立柱支撑架300之间进行锁紧,从而使得所述立柱支撑架300与混凝土不会发生分离,而消除了在所述立柱支撑架300上形成的弱轴(鼓包),提高了所述立柱支撑架300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扩到所述立柱支撑架300的使用范围。
请参考图12,立柱结构400,包括立柱支撑架300、混凝土301。
所述混凝土301填充于所述容腔20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支撑架300采用两个所述立柱构件200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立柱支撑架300容易产生弱轴的地方有所述折边202的存在,当所述立柱结构400受力压缩时,此时所述折边202将所述混凝土301紧紧地锁在所述容腔201内,使得所述立柱支撑架300与所述混凝土301不会出现分离的现象,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了在所述立柱结构400上产生的弱轴的现象,大大的提高了所述立柱支撑架300与所述混凝土301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所述立柱结构400强度和稳定性,使得所述立柱结构400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请参考图13为再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14为再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5为再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16为再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17为再一实施例中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及图17的差别仅仅在于所述立柱支撑架300的结构不同。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立柱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腔;
折边,连接在所述容腔的侧壁上,且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的内侧之间的夹角小于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V”型结构和“U”型结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与所述容腔的侧壁之间为一体成型连接、焊接连接、螺纹连接和铰接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宽度相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柱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折边的数量为两个时,一个所述折边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另一个所述折边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壁上。
7.一种立柱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立柱构件,所述立柱构件之间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柱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支撑架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一”型结构、“T”型结构、“十字”型结构、“L”型结构和多边形结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柱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立柱支撑架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多边形结构时,所述折边位于所述多边形结构的边的中点处。
10.一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立柱支撑架;
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容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74001.7A CN113356475A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74001.7A CN113356475A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56475A true CN113356475A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7527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74001.7A Pending CN113356475A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56475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97914A (ja) * | 2003-09-24 | 2005-04-14 | Nippon Steel Corp | 角形鋼製ボックス柱 |
KR20110097161A (ko) * | 2010-02-24 | 2011-08-31 |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콘크리트충전 강관기둥 시스템 |
KR20140143282A (ko) * | 2013-06-05 | 2014-12-16 | 에이비씨상사 주식회사 | 내부 리브형 조립강관기둥을 이용한 내화 콘크리트 충전 강관기둥 |
WO2015190708A1 (ko) * | 2014-06-11 | 2015-12-17 | (주)센벡스 | 8각 콘크리트 충전 강관 기둥 |
KR20190057945A (ko) * | 2017-11-21 | 2019-05-29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폐단면 합성 기둥 및 이의 제작 방법 |
CN215907192U (zh) * | 2021-05-25 | 2022-02-25 | 孖石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 |
-
2021
- 2021-05-25 CN CN202110574001.7A patent/CN1133564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97914A (ja) * | 2003-09-24 | 2005-04-14 | Nippon Steel Corp | 角形鋼製ボックス柱 |
KR20110097161A (ko) * | 2010-02-24 | 2011-08-31 |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콘크리트충전 강관기둥 시스템 |
KR20140143282A (ko) * | 2013-06-05 | 2014-12-16 | 에이비씨상사 주식회사 | 내부 리브형 조립강관기둥을 이용한 내화 콘크리트 충전 강관기둥 |
WO2015190708A1 (ko) * | 2014-06-11 | 2015-12-17 | (주)센벡스 | 8각 콘크리트 충전 강관 기둥 |
KR20190057945A (ko) * | 2017-11-21 | 2019-05-29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폐단면 합성 기둥 및 이의 제작 방법 |
CN215907192U (zh) * | 2021-05-25 | 2022-02-25 | 孖石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胡宏国: "建筑成本控制设计 土建 装饰 室外", vol. 1, 31 July 2014,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pages: 297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907192U (zh) | 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 | |
EP2852723B1 (de) | Metallische rahmenstruktur, bausatz für mobile behausung, mobile behausung und hohlprofil | |
CN113356475A (zh) | 立柱构件、立柱支撑架及立柱结构 | |
WO2021047579A1 (zh) | 建筑模块 | |
CN219407694U (zh) | 一种重型纸箱加固结构 | |
CN210369572U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及剪力墙 | |
CN104743292A (zh) | 一种台架集装箱 | |
DE102014000277A1 (de) | Photovoltaik-Modul mit Rahmen das für höchste Packungsdichte und kostengünstigen Transport optimiert ist und dafür geeigneter Modulrahmen sowie dazugehörende Befestigungsmöglichkeiten | |
DE202007009908U1 (de) | Vorrichtung für den Transport und die Aufbewahrung von Stückgut | |
CN212607146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组装式水箱 | |
CN206813126U (zh) | 汽车货箱和自卸汽车 | |
CN220641075U (zh) | 一种桥梁模板的连接锁紧装置 | |
CN213062924U (zh) | 一种建筑用标准通用加固型阴角铝模板 | |
CN220285376U (zh) | 一种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的固定支架 | |
CN205328497U (zh) | 叠套式起重机配重箱组 | |
CN112144411A (zh) | 用于连续梁桥0#块施工的三角牛腿结构及其施设方法 | |
CN217199707U (zh) |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多功能t型胎架防倾覆装置 | |
CN220010417U (zh) | 可折叠货框 | |
CN220848726U (zh) | 一种梁与梁之间的对接浇筑模板 | |
CN215926301U (zh) |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 | |
CN220618242U (zh) | 一种固定性好的随车吊 | |
CN2761543Y (zh) | 用于运输半挂车底盘的集装箱 | |
CN218320349U (zh) | 用于电葫芦测试的负载装置及测试系统 | |
CN200985179Y (zh) | 折叠柜的上、下角件及与该上、下角件配套使用的锁具组件 | |
WO2000064756A1 (de) | Kunststoff-behält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