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6397A - 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 - Google Patents
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56397A CN113356397A CN202110573995.0A CN202110573995A CN113356397A CN 113356397 A CN113356397 A CN 113356397A CN 202110573995 A CN202110573995 A CN 202110573995A CN 113356397 A CN113356397 A CN 1133563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panel
- frame
- steel
- steel frame
- sel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4—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fi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其中墙体板包括:墙体板框架;墙板,位于在所述钢框架上,覆盖所述中空结构的一个镂空面;填充层,位于所述墙板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框架槽与所述钢板槽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钢板槽之间;混凝土层,位于所述成型部之间的所述填充层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板槽内以及所述钢框架槽内;利用特定结构的墙体板框架将混凝土层很好的自锁在钢框架槽与钢板槽内,在应对复杂环境时能够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耐冻融性、耐高温性,提高墙体板的强度和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
背景技术
墙体板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墙体板可以分为外墙体板和内墙体板,外墙体板沿建筑四周边缘布置,用于分隔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
由于外墙体板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或者是用于分隔不同的户,因此外墙体板外部的混凝土层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容易出现混凝土层脱落的现象,从而保证外墙体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在发生火灾等极端的情况下,外墙体板的抗火能力差,使得墙体板具有较差的耐火性能;再者外墙体板解决冷桥热桥的方式是通过热量在保温板以及墙板之间传递,这种解决冷桥热桥的方式复杂,且热传导的效果差,从而降低房屋内的舒适感。
所以如何提高墙体板作为外墙体板时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具有很好的耐火性能,能有效解决冷桥热桥的问题这是目前墙体板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提高墙体板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同时解决了冷桥热桥的问题,使得墙体板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墙体板框架,包括:钢框架,所述钢框架为四个钢框架槽首尾连接的中空结构;多个钢板槽,所述钢板槽平行设置于相对的所述钢框架槽之间,且与另外两个所述钢框架槽平行分布;所述钢框架槽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一自锁部、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自锁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两个侧壁上,所述第一自锁部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成型部,位于所述钢框架槽上且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弯折部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可选的,所述钢板槽包括第二容纳腔、第二自锁部,所述第二容纳腔具有两个侧壁,所述第二自锁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个侧壁上,所述第二自锁部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
可选的,所述第二自锁部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自锁部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第二自锁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两个侧壁上。
可选的,还包括:若干连接筋,所述连接筋连接在所述钢框架槽上以及所述钢板槽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成型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成型部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夹角小于90°。
可选的,还包括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中空结构的四个拐角处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可选的,还包括:多个吊装孔,所述吊装孔穿过所述钢框架槽的两个侧壁内且延伸到所述钢板槽内。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墙体板,包括:上述的墙体板框架;墙板,位于在所述钢框架上,覆盖所述中空结构的一个镂空面;填充层,位于所述墙板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框架槽与所述钢板槽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钢板槽之间;混凝土层,位于所述成型部之间的所述填充层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板槽内以及所述钢框架槽内。
可选的,所述墙板采用叠层结构或单层结构,当所述墙板采用叠层结构时所述墙板包括位于所述钢框架上的第一墙板、位于所述第一墙板上的保温板以及位于所述保温板上的第二墙板。
可选的,所述填充层的材料为陶粒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墙体板框架中,钢框架槽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一自锁部、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自锁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两个侧壁上,所述第一自锁部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其中第一容纳腔是用于容纳混凝土的,由于第一自锁部的存在,混凝土被第一自锁部很好的锁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从而使得混凝土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得到提高,增强了最终形成的混凝土层的强度。
进一步,若干连接筋,所述连接筋连接在所述钢框架槽上以及所述钢板槽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成型部之间,这样在发生火灾等极端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筋起到与混凝土层共同拉接的作用,使得在火灾的情况下,混凝土层与不易发生开裂等现象,从而提高了混凝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墙体板中,混凝土层,位于所述成型部之间的所述填充层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板槽内以及所述钢框架槽内,一方面成型部对混凝土层起到一个成型固定作用;另外一方面,混凝土层填充在钢框架槽内,由于钢框架槽上的第一自锁部的存在,混凝土被第一自锁部很好的锁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从而使得混凝土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得到提高,增强了最终形成的混凝土层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钢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A处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墙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在A-A处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墙体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对墙体板的强度、承载力以及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最常使用的一种墙体板结构,包括:钢框架,所述钢框架为四个钢框架槽首尾连接的中空结构;钢板槽平行设置于相对的所述钢框架槽之间;所述钢框架槽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两个侧壁上;成型部,位于所述钢框架槽上且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所述钢板槽包括第二容纳腔、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两个侧壁上;墙板位于在所述钢框架上;保温板位于墙板与所述钢框架之间,且填充在所述钢框架槽与所述钢板槽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钢板槽之间;混凝土层,位于所述成型部之间的所述保温板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板槽内以及所述钢框架槽内。
发明人经过分析发现,这种墙体板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层具有较低的强度和稳定性,容易出现混凝土层脱落的现象,从而造成对墙体板的强度造成影响;同时在发生火灾等极端的情况下,混凝土层的抗火能力差,使得墙体板具有较差的耐火性能;再者所述墙体板解决冷桥热桥的方式是通过热量在保温板以及墙板之间传递,这种解决冷桥热桥的方式复杂,从而降低房屋内的舒适感。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在所述钢框架槽上设置第一自锁部,利用所述第一自锁部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其中第一容纳腔是用于容纳混凝土的,由于第一自锁部的存在,混凝土被第一自锁部很好的锁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从而使得混凝土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得到提高,增强了最终形成的混凝土层的强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钢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在A-A处的截面图,图1中没有画出成型部。
为了看清各个部件,图1和图2不是等比例的关系。
请参考图1至图2,墙体板框架200,包括钢框架201、钢板槽202以及成型部204。
钢框架201,所述钢框架201为四个钢框架槽203首尾连接的中空结构;
多个钢板槽202,所述钢板槽202平行设置于相对的所述钢框架槽203之间,且与另外两个所述钢框架槽203平行分布;
所述钢框架槽203包括第一容纳腔205、第一自锁部206、第一弯折部207,所述第一弯折部207与所述第一自锁部206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腔205的两个侧壁上,所述第一自锁部206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
成型部204,位于所述钢框架槽203上且与所述第一弯折部20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腔205用于容纳后续形成的混凝土层,利用混凝土层自身的粘性从而与所述墙体板框架200之间形成固定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自锁部206的存在,后续在混凝土浇筑到所述钢框架槽203内时,所述第一自锁部206将混凝土很好的锁在所述第一容纳腔205内,这样在发生晃动时,所述第一自锁部206和所述第一容纳腔205的侧壁同时提供了一个防止混凝土层剥落的阻力,使得混凝土不能自由的运动,从而使得混凝土很好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腔205内,这样混凝土与所述钢框架槽之间的连接强度得到大大的增强,巩固了混凝土的稳定性,这样有助于扩大最终形成的墙体板的使用范围。
所述第一弯折部207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207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等于90°。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07是所述钢框架槽203与其他部件之间实现焊接的部分,由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07与侧壁之间的夹角等于90°,这样在焊接的过程中,焊接的面积会比较大,一方面便于焊接工艺实现,降低焊接的难度,另外一方面,由于焊接的面积大,有助于提高焊接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有助于增强所述墙体板框架200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207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还可小于9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腔205为“U”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腔205还可为“V”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腔205、所述第一自锁部206以及所述第一弯折部207一体式成型形成所述钢框架槽203,这种一体式成型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保证形成的所述钢框架槽203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另外一方面,一体式成型不需要额外的部件和工艺流程,减少制造所述钢框架槽203需要的成本以及提高制造所述钢框架槽203效率。
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钢板槽202包括第二容纳腔208、第二自锁部20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腔208具有两个侧壁,所述第二自锁部209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纳腔208的一个侧壁上,所述第二自锁部209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自锁部209与连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208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这样在后续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被夹杂在所述第二自锁部209的内侧壁与连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208的侧壁之间,这样在混凝土发生剥离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自锁部209和所述第二容纳腔208的侧壁同时提供一个阻挡混凝土剥离的阻力,这样混凝土就被紧紧的锁在所述第二自锁部209与连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208侧壁之间,使得混凝土与所述钢板槽202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得到大大地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最终形成的墙体板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墙体板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所述第二自锁部209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自锁部209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自锁部209的数量还可为一个。
当所述第二自锁部209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容纳腔208的另一个侧壁上还可连接一个弯折部,起到容纳、定型混凝土的作用。
当所述第二自锁部209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第二自锁部209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纳腔208的两个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自锁部209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08一体成型形成所述钢板槽202。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自锁部209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08不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所述钢板槽2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腔208为“U”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腔208还可为“V”形结构”。
请继续参考图2,还包括:若干连接筋210。
所述连接筋210连接在所述钢框架槽203上以及所述钢板槽20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07与所述成型部20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210为钢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210焊接在所述第一弯折部207与所述成型部204之间,且同时焊接在所述第二自锁部209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08侧壁连接的地方。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07与连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205的侧壁之间的夹角等于90°,这样所述连接筋210与所述钢框架槽203之间的焊接面即所述第一弯折部207的表面,此时的焊接面较大,使得所述连接筋210与所述钢框架槽203的强度得到大大的增强,同时降低了所述连接筋210的焊接难度,提高焊接的效率,减少焊接产生的人力和物力的费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槽202沿着第一方向平行分布,所述连接筋210沿着第二方向连接在所述钢板槽202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210在后续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时,与混凝土层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提高形成的混凝土层的强度,另外一方面在发生火灾等极端的情况下,由于所述连接筋210与混凝土层之间拉接,可以防止混凝土层的剥落,从而提高最终形成的墙体板的耐火性,有助于提高墙体板的使用安全性。
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成型部204包括主体部211和弯折部212,所述主体部211与所述第一弯折部207连接,所述弯折部212与所述主体部211之间的夹角小于9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型部204用于后续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一个限位,使得混凝土就形成在所述成型部204所围成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212与所述主体部211之间的夹角小于90°,目的是将后续浇筑的混凝土自锁在所述弯折部212与所述主体部211之间,使得混凝土在牢牢的固定在所述弯折部212与所述主体部211之间,提高混凝土稳定性以及与所述成型部204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型部204的材料为钢。
请继续参考图1,还包括多个安装孔213。
所述安装孔213位于所述中空结构的四个拐角处的所述第一容纳腔205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213采用内丝套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213用于后续将预制好的墙体板进行安装。
请继续参考图1,还包括:多个吊装孔21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装孔214穿过所述钢框架槽203的两个侧壁内且延伸到所述钢板槽202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装孔214的数量为两个,用于将在工厂中预制好的墙体板用装载车运输到施工的现场。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墙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在A-A处的截面图
相应的,请参加图3和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墙体板,包括墙体板框架200、墙板300、填充层400、混凝土层500。
墙板300,位于在所述钢框架201上,覆盖所述中空结构的一个镂空面;
填充层400,位于所述墙板300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框架槽203与所述钢板槽202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钢板槽202之间;
混凝土层500,位于所述成型部204之间的所述填充层400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板槽202内以及所述钢框架槽203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层500位于所述成型部204之间的所述填充层400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板槽202内以及所述钢框架槽203内,由于所述钢板槽202包括第二容纳腔208、第二自锁部209,所述钢框架槽203包括第一容纳腔205、第一自锁部206、第一弯折部207;由于所述第一自锁部206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及所述第二自锁部209与连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208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这样在后续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混凝土层500时,混凝土被夹杂在所述第一自锁部206的内侧壁与连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205的侧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自锁部209的内侧壁与连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208的侧壁之间,这样在混凝土发生剥离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自锁部206和所述第一容纳腔205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二自锁部209和所述第二容纳腔208的侧壁同时提供一个阻挡混凝土剥离的阻力,这样混凝土就被紧紧的锁在所述钢板槽202内以及所述钢框架槽203内,使得所述混凝土层500与所述钢板槽202及所述钢框架槽203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得到大大地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墙体板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墙体板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墙板300采用叠层结构,所述墙板300包括位于所述钢框架上的第一墙板301、位于所述第一墙板301上的保温板302以及位于所述保温板302上的第二墙板303。
请参考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墙板300还可采用单层结构。
所述第一墙板301的材料可以为木材、混凝土层、隔热阻冷板等。
所述第二墙板303的材料可以为瓷砖、混凝土层、防火装饰板等。
所述保温板的作用是起到保温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墙板300的结构设置解决了冷桥热桥的问题,降低能耗,提升房屋的舒适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层400的材料为陶粒混凝土,陶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同时在着火的时候不易燃烧能够很好的隔绝火源,从而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层400为A级水泥基自保温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混凝土层500之后,在所述混凝土层500上形成一层防水隔气膜(图中未示出)目的起到保护所述混凝土层500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层500采用纤维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层500覆盖在所述中空结构的另一个镂空面上,与所述墙板300分别位于所述钢框架201的两侧,从而形成所述墙体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层500与所述钢框架201融合在一起,被仅仅的锁在所述钢框架槽203内和所述钢板槽202内,在应对复杂环境时,具有很好的耐腐蚀、耐冻融、耐高温性,从而加强了所述钢框架201的强度和安全性,同时由于所述连接筋210与所述混凝土层500之间拉接,可以防止所述混凝土层500的剥落,从而提高最终形成的墙体板的耐火性,有助于提高墙体板的使用安全性。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墙体板的形成方法:
首先制备所述墙体板框架200。
利用四个所述钢框架槽203首尾连接形成所述钢框架201,所述钢框架201为中空结构;
在相对的所述钢框架槽203之间平行设置多个所述钢板槽202,且所述钢板槽202与另外两个所述钢框架槽203平行分布;
将所述连接筋210焊接在所述钢框架槽203上以及所述钢板槽202上,所述连接筋210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05和所述第二容纳腔208上;
将所述成型部204焊接到所述钢框架槽203的所述第一弯折部207上;
将所述墙板300封在所述钢框架201的一个镂空面上,具体将所述第一墙板301安装在所述钢框架201上且覆盖所述钢框架201的一个镂空面上,将所述保温板302覆盖在所述第一墙板301上,再将所述第二墙板303覆盖在所述保温板302上;
将所述填充层400填充在所述墙板300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框架槽203与所述钢板槽202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钢板槽202之间;
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成型部204之间的所述填充层400上以及在所述钢板槽202内、所述钢框架槽203内形成所述混凝土层500;
在所述混凝土层500上形成一层防水隔气膜(图中未示出)目的起到保护所述混凝土层500的作用。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墙体板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框架,所述钢框架为四个钢框架槽首尾连接的中空结构;
多个钢板槽,所述钢板槽平行设置于相对的所述钢框架槽之间,且与另外两个所述钢框架槽平行分布;
所述钢框架槽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一自锁部、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自锁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两个侧壁上,所述第一自锁部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
成型部,位于所述钢框架槽上且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槽包括第二容纳腔、第二自锁部,所述第二容纳腔具有两个侧壁,所述第二自锁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个侧壁上,所述第二自锁部与连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锁部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板框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自锁部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第二自锁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两个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板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连接筋,所述连接筋连接在所述钢框架槽上以及所述钢板槽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成型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夹角小于90°。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板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中空结构的四个拐角处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板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吊装孔,所述吊装孔穿过所述钢框架槽的两个侧壁内且延伸到所述钢板槽内。
10.一种墙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墙体板框架;
墙板,位于在所述钢框架上,覆盖所述中空结构的一个镂空面;
填充层,位于所述墙板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框架槽与所述钢板槽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钢板槽之间;
混凝土层,位于所述成型部之间的所述填充层上且填充在所述钢板槽内以及所述钢框架槽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采用叠层结构或单层结构,当所述墙板采用叠层结构时所述墙板包括位于所述钢框架上的第一墙板、位于所述第一墙板上的保温板以及位于所述保温板上的第二墙板。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的材料为陶粒混凝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73995.0A CN113356397A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73995.0A CN113356397A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56397A true CN113356397A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7527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73995.0A Pending CN113356397A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56397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261752Y1 (ko) * | 2001-10-12 | 2002-01-24 | 내차산업 주식회사 | 내차판넬 |
KR20110097161A (ko) * | 2010-02-24 | 2011-08-31 |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콘크리트충전 강관기둥 시스템 |
CN103061443A (zh) * | 2012-12-31 | 2013-04-24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新型外包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 |
CN211499588U (zh) * | 2019-09-16 | 2020-09-15 | 季敬 | 一种双面层金属复合集成墙面板 |
CN212641862U (zh) * | 2020-09-07 | 2021-03-02 | 孖垚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幕墙构件 |
CN215907082U (zh) * | 2021-05-25 | 2022-02-25 | 孖石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 |
-
2021
- 2021-05-25 CN CN202110573995.0A patent/CN11335639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261752Y1 (ko) * | 2001-10-12 | 2002-01-24 | 내차산업 주식회사 | 내차판넬 |
KR20110097161A (ko) * | 2010-02-24 | 2011-08-31 |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콘크리트충전 강관기둥 시스템 |
CN103061443A (zh) * | 2012-12-31 | 2013-04-24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新型外包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 |
CN211499588U (zh) * | 2019-09-16 | 2020-09-15 | 季敬 | 一种双面层金属复合集成墙面板 |
CN212641862U (zh) * | 2020-09-07 | 2021-03-02 | 孖垚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幕墙构件 |
CN215907082U (zh) * | 2021-05-25 | 2022-02-25 | 孖石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74986B (zh) |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轻质混凝土幕墙及其制作方法 | |
EP2295666A1 (fr) |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panneaux avec isolation integrée pour la réalisation de bâtiments, panneaux ainsi réalisés | |
CN209799019U (zh) | 钢结构住宅硅镁墙板与钢结构连接节点构造 | |
CN215907082U (zh) | 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 | |
CN110185195A (zh) | 预制门窗一体化叠合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3356397A (zh) | 墙体板框架及墙体板 | |
CN2457251Y (zh) | 水泥泡沫塑料复合外墙保温板 | |
CN214941333U (zh) | 一种外挂墙板的墙角连接节点及装配式建筑外墙 | |
CN216340223U (zh) | 一种基于无机保温砂浆的膨胀珍珠岩复合墙板及建筑 | |
CN212897012U (zh) | 自保温双模壳叠合墙构造及包含其的叠合墙 | |
KR100619093B1 (ko) | 단열보드를 이용한 외장 시공 방법 | |
KR20050046026A (ko) | 건축물의 경량 벽체 내화 구조 | |
CN221001643U (zh) | 一种复合水泥板 | |
CN112761301A (zh) | 一种整体式外保温复合墙板及制作方法 | |
CN217871348U (zh) | 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墙体 | |
CN114164986A (zh) | 单元式复合保温外挂墙板 | |
CN220203291U (zh) | 一种装配式减重电梯井 | |
CN221941689U (zh) |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装配式建筑用预制墙板 | |
CN221523858U (zh) | 一种超低能耗复合保温板 | |
CN221664043U (zh) | 一种保温墙板 | |
CN214657979U (zh) | 一种建筑物的墙板系统及建筑物 | |
CN215888947U (zh) | 一种基于聚苯板保温的轻质高强节能预制板复合墙板 | |
CN215563551U (zh) | 装配式建筑一板低能耗围护结构 | |
CN216920803U (zh) | 一种具有高抗震性能的预制防水外墙 | |
CN216405962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屋面隔热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