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2961A -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52961A CN113352961A CN202110854026.2A CN202110854026A CN113352961A CN 113352961 A CN113352961 A CN 113352961A CN 202110854026 A CN202110854026 A CN 202110854026A CN 113352961 A CN113352961 A CN 1133529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seat frame
- driving
- angle adjuster
- ar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 B60N2/18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the front or the rear portion of the seat being adjustable, e.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81—Ro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13—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所述座框后部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高调连杆连接,任意一个高调连杆连接有高调组件,座框前部左右两侧分别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二连杆机构,二连杆机构分别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与相应的二连杆机构中任意一个连杆相连,两个转动驱动机构左右正对,二者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杆,该同步转动杆连接有倾角调节驱动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座框的倾角调节和高度调节的部分结构基础可以共用,提高调节灵活性,同时在座框前部两侧分别设置由同一个驱动装置控制的转动驱动机构,提高座框角度调节的平顺性以及锁定状态下座框两侧的稳定性,提高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涉及座椅骨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具有靠背角度调节、腿托伸出长度和角度调节、座框高度和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座椅,由于其丰富的调节能力,能够满足乘员根据自身感受调节座椅姿态的目的,降低关节张力,极大地提高乘坐舒适性,这类座椅被称为零重力座椅。座框的高度和角度对乘员的舒适感影响较大。现有技术中,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一般基于四连杆机构。高度调节基于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即座框前后部与底座之间分别设置通过连杆连接,通过连杆的转动带动座框整体的升降,在现有座椅中应用较多,但高度调节与角度调节相互独立,容易导致座椅骨架结构复杂。此外,座框的角度调节还存在调节稳定性和舒适性不足的问题。专利文献CN209176548U公开了一种座椅俯仰调节装置,包括座框、驱动杆和驱动机构,驱动杆通过驱动机构可上下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座框的前端,座椅骨架通过座框后端的第一连杆转动,驱动杆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座框上,驱动杆不相对于所述座框滑动,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了齿轮齿板机构以及连接板,齿板与驱动杆固定连接,齿板与座框下方的滑轨之间铰接连接有连接板,机构模型为座椅滑轨、连接板、齿板和驱动杆、座框组成的四连杆机构。为保持座框的稳定转动,齿轮齿板机构设置于座框前部的驱动杆一端,驱动杆的另一端也通过连杆机构与滑轨连接。实际测试发现,电机所在侧的座框局部能够较好地保持稳定,但远离电机的座框部分存在小幅度的活动度,特别是座框倾角较大、乘员重心靠近座框后部的姿态下。这一小幅度活动度可能影响乘坐舒适感,针对这一问题,如果增加电机数量和齿轮齿条机构以期提高稳定性,则会导致成本上升和控制系统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所述座框后部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高调连杆连接,两个所述高调连杆左右正对,任意一个所述高调连杆连接有高调组件,其关键在于,
所述座框前部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二连杆机构,两个所述二连杆机构左右正对,所述二连杆机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座框;
所述二连杆机构分别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相应的所述二连杆机构中任意一个连杆相连,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左右正对,二者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杆,该同步转动杆连接有倾角调节驱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座框的倾角调节和高度调节的部分结构基础可以共用,结构简洁紧凑,并提高调节灵活性,同时在座框两侧分别设置由同一个驱动装置控制的转动驱动机构,从而提高座框角度调节的平顺性以及锁定状态下座框两侧的稳定性,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转动驱动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调组件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高调组件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高调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第三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的第四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驱动装置和同侧的调角器支架;
图11为图10中a部的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b部的放大图;
图13为后视视角下转动驱动机构与底座和座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放大部分以局部剖视图显示;
图14为驱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100。座框100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块座框边板110,两块所述座框边板110前端之间连接有座框前横管120,两块所述座框边板110后端之间连接有座框后横管130。座框后横管130的两端可转动地穿设在相应的座框边板110上,以允许座框100绕座框后横管130转动,实现倾角调节。
所述底座包括两组滑轨组件,两组所述滑轨组件均平行于所述座框边板110设置,两组所述滑轨组件左右正对,两组所述滑轨组件的上滑轨之间连接有同步滑动组件,两组所述滑轨组件上分别设置有滑轨上支架200。所述滑轨上支架200沿着前后方向设置,两个所述滑轨上支架200左右正对。所述滑轨上支架200由一块板材钣金加工而成,包括水平板210和竖向板220,其中水平板210落在相应的所述所述滑轨组件的上滑轨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竖向板220位于竖向面内。
座框后横管130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高调连杆800连接,两个所述高调连杆800左右正对,其中高调连杆800的下端与竖向板220的后部铰接,上端与座框后横管130焊接,从而实现与座框100的转动连接。所述座框100前部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二连杆机构,两个所述二连杆机构左右正对,所述二连杆机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座框100。这样,座框100、底座、二连杆机构和高调连杆800就形成了五连杆机构。任意一个高调连杆800连接有高调组件900。所述二连杆机构分别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相应的所述二连杆机构中任意一个连杆相连,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左右正对,二者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杆,该同步转动杆连接有倾角调节驱动装置,该倾角调节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同步转动杆带动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工作或保持其锁定。
高调组件900与倾角调节驱动装置相互独立工作。当高调组件900保持锁定时,五连杆机构变为四连杆机构,从而可以在倾角调节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实现座框的倾角调节;当倾角调节驱动装置维持转动驱动机构处于锁定时,五连杆机构变为四连杆机构,从而可以在高调组件900的带动下实现座框100的高度调节。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二连杆机构包括倾角调节连杆400和转动驱动连杆300,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倾角调节连杆400的一端铰接,所述倾角调节连杆400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座框边板110铰接。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连接有所述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为进一步提高座框100倾角调节时其两侧的同步性,两个所述倾角调节连杆400之间连接有连杆同步杆410。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为调角器500,该调角器500包括固定部和能够相对该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上,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对应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之间连接有调角器同步杆510。使用调角器500作为角度调节机构的优势在于,允许通过一个倾角调节驱动装置带动两个调角器500转动。这样,座框100前部两侧的调角器500能够被同一倾角调节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和保持锁定,其优点在于,既能够在调节座框100倾角时保持座框100前部两侧的同步性和均衡性,又能够在座框100倾角锁定时,使其两侧能够同等地承受载荷,从而提高座框100稳定性,防止现有的座椅在某些受力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座框100前部一侧的小幅度晃动。
请参见图3,调角器500的安装方式为:所述竖向板220的局部向一侧凹陷以形成调角器安装区,该调角器安装区位于所述竖向板220的前部,该调角器安装区内设置有所述调角器500,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位于该调角器安装区的开口侧。本实施例中,竖向板220向座框边板110的内侧方向凹陷,调角器500位于竖向板220外侧,调角器500的外壳体与竖向板220焊接。设置调角器安装区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增加竖向板220局部的强度;另一方面使调角器500隐藏,防止外部物品掉落到调角器内而干扰其工作;此外,使转动驱动连杆300靠近竖向板220,减少转动驱动连杆300转动时调角器500的轴向不稳定性。
如图3,所述底座上对应每个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分别设有下支撑台230和上止点240。其中,所述竖向板220的上边缘连接有翻边,该翻边向相应的所述调角器安装区开口侧伸出,该翻边的前端形成对应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上止点240。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中部下方的所述水平板210局部向上凸起以形成下支撑台230,该下支撑台230与所述竖向板220连接。下支撑台230和上止点240限定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转动区域。
所述转动部的中心孔内壁具有内花键,所述调角器同步杆510的外壁具有外花键,所述调角器同步杆510的两端分别穿设在相应的所述转动部中心孔内。调角器安装区对应转动部的中心孔开设有让位孔,供调角器同步杆510穿过。
如图2,靠近任意一个所述竖向板220设置有倾角调节驱动装置。所述倾角调节驱动装置可以是减速电机,该减速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调角器同步杆510转动。所述减速电机的壳体与所述竖向板220固定连接。减速电机可以使用专利文献CN202827204U所公开的电动调角器调节装置所用电机。
在满足使用要求,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偏心调角器或者同心调角器。一般来说,偏心调角器的扭矩较同心调角器大,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调角器500优选偏心调角器。
如图4~6所示,所述高调组件900包括第一弧形齿条911和驱动轮组件,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930,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位于竖直面内,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的圆心线经过所述高调连杆800与所述底座的铰接点,所述驱动轮组件设置在所述高调连杆800上并随其转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述驱动轮组件均相对高调连杆800静止,随其同步运动。
具体地,所述竖向板220的后部内侧面固定贴设有齿板910,该齿板910上开设有扇环形孔912,该扇环形孔912的任意一条弧形边上加工有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该扇环形孔912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齿轮930。
所述竖向板220上正对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开设有弧形孔922,该弧形孔922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共圆心线。
所述驱动轮组件还包括支架组和驱动电机960,所述支架组与所述高调连杆800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960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上,所述驱动电机960的输出轴970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上,所述输出轴970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齿轮930。输出轴970穿设在弧形孔922和所述扇环形孔912内。
如图6,所述支架组包括驱动轮支架950和电机支架,二者分别由板材冲压加工成型,二者均位于竖直面内,并分居于所述齿板910和竖向板220的两侧。所述输出轴970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驱动轮支架950和所述电机支架上。
所述驱动轮支架950和电机支架均为长条状,所述驱动轮支架950的一端与座框后横管130焊接,另一端端部穿设有所述输出轴970。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高调连杆800由同一块板材钣金加工成型,所述电机支架上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960。
当驱动电机960工作时,高调连杆800与座框的角度保持固定;当驱动电机960工作时,高调连杆800转动,可以带动座框200上下运动,从而实现高度调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另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如图7~9,本实施例的座框调节系统与实施例一中座框100和高调结构相同,底座结构相近但本实施例中竖向板210上缘无需设置翻边,座框100前部与底座之间设置的座框倾角调节结构与实施例一中不同。
如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下端直接与竖向板220铰接。
结合图7~10可以看到,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调角器500和减速传动机构。调角器500的固定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与转动驱动连杆300之间通过减速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带动转动驱动连杆300绕其与底座的铰接点转动。所述调角器500为同心调角器,两个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之间连接有调角器同步杆510。本实施例也可以使座框100左右两侧的转动驱动连杆300由同一倾角调节驱动装置控制。
具体地,结合图11~13可以看到,减速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齿轮600、从动齿轮700和第二弧形齿条310,第二驱动齿轮600、从动齿轮700和第二弧形齿条310的半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与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固定连接并同心设置,所述第二弧形齿条310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齿条310的圆心线同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与所述底座的铰接轴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二弧形齿条310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之间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700,所述从动齿轮700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和所述第二弧形齿条310均啮合。
结合图10、12可以看到,每个所述竖向板210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角器支架530,所述调角器支架530与相应的所述竖向板210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形成传动机构安装区,该传动机构安装区内设置有所述转动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调角器支架530和传动机构安装区位于所述竖向板210内侧。调角器支架530由板件钣金加工而成,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一侧板面朝向相应的所述竖向板210,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边缘处通过三颗螺栓与所述竖向板210连接,所述螺栓上分别套设有空心的分隔柱,分隔柱夹设在所述调角器支架530与所述竖向板210之间以使二者隔开。调角器支架530的中部向所述竖向板210的内侧凸出,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凸出部上设置有所述调角器500,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凸出部上开设有让位孔,该让位孔内穿设有所述调角器同步杆510。
所述调角器500的固定部与所述调角器支架530固定连接,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连接有贴合板610,该贴合板610的一侧贴靠所述转动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600,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的轮轴转动穿设在所述竖向板210上。如图7、11和13可以看到,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的轮轴形成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与所述底座的铰接轴。
结合图13~15可以看到,第二驱动齿轮600的一端设置有贴合板610,该贴合板610背向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的一侧中心开设有避让盲孔611,该贴合板610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之间设置有加强板620,该加强板620正对所述避让盲孔611的孔底,该加强板620的直径不小于所述避让盲孔611的内径,该加强板620的一侧边缘贴靠所述贴合板610并与其固定连接,该加强板620的另一侧贴靠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的端面。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背向所述加强板620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轮轴,该轮轴背向所述加强板620的一端成型有抵靠台阶630。贴合板610、加强板620、第二驱动齿轮600和轮轴一体成型,以保证精度和强度。
如图13,第二驱动齿轮600的安装方式为,贴合板610贴靠转动部并与其焊接连接,第二驱动齿轮600的轮轴穿设在相应的竖向板210上,抵靠台阶630贴靠竖向板210,从而起到径向限位。调角器同步杆510穿设在转动部的中心孔内,其端部向外伸出并伸入避让盲孔611,这样,防止调角器同步杆510与第二驱动齿轮600发生干扰。
从动齿轮700位于第二驱动齿轮600前方,从动齿轮700的轮轴两端分别转动穿设在所述调角器支架530和所述竖向板210上。
如图11和12所示,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呈条形板状,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位于所述竖向板210外侧,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对应所述竖向板210的一端套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的轮轴上。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中部弯曲以使其前部向所述竖向板210内侧偏移,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前部内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弧形齿条310。
如图7,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上对应所述从动齿轮700的轮轴开设有弧形限位孔301,该弧形限位孔301与所述第二弧形齿条310共圆心线。所述从动齿轮700的轮轴穿过竖向板210后继续向外延伸并穿设在弧形限位孔301内。弧形限位孔301限定转动驱动连杆300的竖向转动范围,从而限定座框100的倾角调节范围。
靠近任意一侧的所述调角器支架530设置有所述倾角调节驱动装置,所述倾角调节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调角器同步杆510传动连接,该减速电机的壳体与所述调角器支架530通过两个螺栓固定连接。
依靠减速电机带动调角器同步杆510以及位于其两端的两个调角器500,同时控制位于座框100两侧的两个转动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也能实现提高座框100倾角调节的平顺性和锁定状态下的稳定性的优点。此外,由于调角器500与转动驱动连杆300之间通过二级齿轮机构形成的减速传动机构连接,因此可以将座框100的角度调节速度控制在适当的速度范围内。另一方面,座框100的载荷通过二级齿轮机构传递给调角器500,调角器500承受的载荷小于座框100上的载荷,因而对调角器500的承载性能要求降低,扩大了调角器500的产品选择范围,也有利于控制成本。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100),所述座框(100)后部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高调连杆(800)连接,两个所述高调连杆(800)左右正对,任意一个所述高调连杆(800)连接有高调组件(9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框(100)前部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二连杆机构,两个所述二连杆机构左右正对,所述二连杆机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座框(100);
所述二连杆机构分别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相应的所述二连杆机构中任意一个连杆相连,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左右正对,二者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杆,该同步转动杆连接有倾角调节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连杆机构包括倾角调节连杆(400)和转动驱动连杆(300),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倾角调节连杆(400)的一端铰接,所述倾角调节连杆(400)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框(100)铰接;
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连接有所述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为调角器(500),该调角器(500)包括固定部和能够相对该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上,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对应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之间连接有调角器同步杆(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两个滑轨上支架(200),所述滑轨上支架(200)沿着前后方向设置,两个所述滑轨上支架(200)左右正对;
所述滑轨上支架(200)由一块板材钣金加工而成,包括水平板(210)和竖向板(220),其中竖向板(220)位于竖向面内;
所述竖向板(220)的局部向一侧凹陷以形成调角器安装区,该调角器安装区位于所述竖向板(220)的前部,该调角器安装区内设置有所述调角器(500),所述调角器(500)的固定部与所述调角器安装区的凹面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位于该调角器安装区的开口侧;
所述底座上对应每个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分别设有下支撑台(230)和上止点(240),所述下支撑台(230)和上止点(240)限定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转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调角器(500)和减速传动机构;
所述调角器(500)包括固定部和能够相对该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上,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之间通过所述减速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调角器(500)为同心调角器;
两个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之间连接有调角器同步杆(5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齿轮(600)、从动齿轮(700)和第二弧形齿条(310);
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与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固定连接并同心设置,所述第二弧形齿条(310)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齿条(310)的圆心线同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与所述底座的铰接轴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二弧形齿条(310)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之间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700),所述从动齿轮(700)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和所述第二弧形齿条(310)均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两个竖向板(210),两个所述竖向板(210)分别位于所述座框(100)两侧下方,两个所述竖向板(210)的两板面分别朝向所述座框(100)两侧;
每个所述竖向板(210)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角器支架(530),所述调角器支架(530)与相应的所述竖向板(210)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形成传动机构安装区,该传动机构安装区内设置有所述转动驱动机构;
所述调角器(500)的固定部与所述调角器支架(530)固定连接,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连接有贴合板(610),该贴合板(610)的一侧贴靠所述转动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的轮轴转动穿设在所述竖向板(210)上;
所述从动齿轮(700)的轮轴两端分别转动穿设在所述调角器支架(530)和所述竖向板(210)上;
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呈条形板状,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位于所述竖向板(210)外侧,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对应所述竖向板(210)的一端套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00)的轮轴上;
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中部弯曲以使其前部向所述竖向板(210)内侧偏移,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前部内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弧形齿条(310)。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调组件(900)包括第一弧形齿条(911)和驱动轮组件,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930),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位于竖直面内,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的圆心线经过所述高调连杆(800)与所述底座的铰接点,所述驱动轮组件设置在所述高调连杆(800)上并随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板(220)的后部内侧面固定贴设有齿板(910),该齿板(910)上开设有扇环形孔(912),该扇环形孔(912)的任意一条弧形边上加工有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该扇环形孔(912)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齿轮(930);
所述驱动轮组件还包括支架组和驱动电机(960),所述支架组与所述高调连杆(800)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960)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上,所述驱动电机(960)的输出轴(970)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上,所述输出轴(970)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齿轮(930);
所述竖向板(220)上正对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开设有弧形孔(922),该弧形孔(922)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911)共圆心线,该弧形孔(922)和所述扇环形孔(912)内穿设有所述输出轴(97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包括驱动轮支架(950)和电机支架,二者分别由板材冲压加工成型,二者均位于竖直面内,并分居于所述齿板(910)和竖向板(220)的两侧;
所述输出轴(970)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驱动轮支架(950)和所述电机支架上;
所述驱动轮支架(950)和电机支架均为长条状,所述驱动轮支架(950)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高调连杆(800)连接,另一端端部穿设有所述输出轴(970);
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高调连杆(800)由同一块板材钣金加工成型,所述电机支架上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96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54026.2A CN113352961A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54026.2A CN113352961A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52961A true CN113352961A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7540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54026.2A Pending CN113352961A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5296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23611A (zh) * | 2022-09-23 | 2023-04-0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调节机构、座椅及车辆 |
WO2023178891A1 (zh) | 2022-03-21 | 2023-09-28 |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碰撞快速回位的零重力座椅 |
US12109917B2 (en) | 2022-08-31 | 2024-10-08 | Lear Corporation | Seat assembly |
US12208710B2 (en) | 2022-08-31 | 2025-01-28 | Lear Corporation | Seat assembly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70792A (zh) * | 2008-09-11 | 2010-03-17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电动座椅驱动设备 |
CN101987583A (zh) * | 2009-07-31 | 2011-03-23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用于电动座椅的减速装置 |
CN204774732U (zh) * | 2015-07-19 | 2015-11-18 |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简单可靠的座椅座垫倾角调节机构 |
KR20200062425A (ko) * | 2018-11-26 | 2020-06-04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시트의 높이 조절 장치 |
CN112498193A (zh) * | 2020-12-17 | 2021-03-16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座框安装结构 |
CN113147532A (zh) * | 2021-06-09 | 2021-07-23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 |
CN113147531A (zh) * | 2021-06-09 | 2021-07-23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紧凑型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 |
-
2021
- 2021-07-28 CN CN202110854026.2A patent/CN11335296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70792A (zh) * | 2008-09-11 | 2010-03-17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电动座椅驱动设备 |
CN101987583A (zh) * | 2009-07-31 | 2011-03-23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用于电动座椅的减速装置 |
CN204774732U (zh) * | 2015-07-19 | 2015-11-18 |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简单可靠的座椅座垫倾角调节机构 |
KR20200062425A (ko) * | 2018-11-26 | 2020-06-04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시트의 높이 조절 장치 |
CN112498193A (zh) * | 2020-12-17 | 2021-03-16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座框安装结构 |
CN113147532A (zh) * | 2021-06-09 | 2021-07-23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 |
CN113147531A (zh) * | 2021-06-09 | 2021-07-23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紧凑型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78891A1 (zh) | 2022-03-21 | 2023-09-28 |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碰撞快速回位的零重力座椅 |
US12109917B2 (en) | 2022-08-31 | 2024-10-08 | Lear Corporation | Seat assembly |
US12208710B2 (en) | 2022-08-31 | 2025-01-28 | Lear Corporation | Seat assembly |
CN115923611A (zh) * | 2022-09-23 | 2023-04-0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调节机构、座椅及车辆 |
WO2024061240A1 (zh) * | 2022-09-23 | 2024-03-2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调节机构、座椅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52961A (zh) |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 |
US10773613B2 (en) | Vehicle seat | |
US4556185A (en) | Seat frame for a vehicle seat | |
WO2023061021A1 (zh) | 汽车座椅调节机构和汽车座椅 | |
CN112977187B (zh) | 一种零重力汽车座椅 | |
WO2022257512A1 (zh) | 一种座椅五连杆结构 | |
CN113147532B (zh) |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 | |
CN113547961B (zh) | 一种零重力座椅结构 | |
CN110435506B (zh) | 零重力座椅及包含其的汽车 | |
WO2021036222A1 (zh) | 汽车座椅及包含其的汽车 | |
CN215398300U (zh) | 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 |
CN215284491U (zh) | 基于调角器的座椅零重力调节机构 | |
JPH05111415A (ja) | シートフレーム取付構造 | |
CN114851926A (zh) | 一种零重力座椅座盆调节机构 | |
CN113335153B (zh) | 一种基于调角器的座椅零重力调节机构 | |
CN215284492U (zh) | 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结构 | |
EP4011694A1 (en) | Seat frame | |
CN218892464U (zh) | 零重力车辆座椅及座椅骨架 | |
CN215398299U (zh) | 用于座框调节的二级传动机构 | |
CN117621957A (zh) |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调节机构 | |
CN214929155U (zh) | 内置式座框调节组件 | |
CN113352962A (zh) | 一种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 |
CN222591305U (zh) | 一种座椅及车辆 | |
JP3378112B2 (ja) | パワーシート構造 | |
CN219544549U (zh) | 一种可调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No. 99, Pingtai Road, huangmaoping,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andotuo Auto Parts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 Pingtai Road, huangmaoping,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Yanfeng Johnson Automotive Parts System Co.,Ltd.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