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9828B - 一种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49828B CN113349828B CN202110664785.2A CN202110664785A CN113349828B CN 113349828 B CN113349828 B CN 113349828B CN 202110664785 A CN202110664785 A CN 202110664785A CN 113349828 B CN113349828 B CN 1133498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 arm
- ultrasonic probe
- relative
- kno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12—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 body cavities or body tracts, e.g. by using cathe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related to the prob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用于夹持腔内超声探头的夹持装置;安装于支架上的传动机构,医生向传动机构施加驱动力,传动机构将驱动力传递给腔内超声探头,驱使被夹紧于所述夹持装置内的腔内超声探头发生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医生将腔内超声探头夹持于调节到合适位置的夹持装置上,减少了医生的托举时间,医生转动旋钮即可实现腔内超声探头的转动,辅助医生完成检查工作;医生在该支架的帮助下,能够更轻松的操作腔内超声探头对病人进行检查,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辅助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
背景技术
腔内超声检查,一种应用特制超声探头插入人体腔道(食管、胃、膀胱、阴道、直肠等)内进行扫描检查的方法。由于缩短超声探头与靶器官间的距离,避免经体表探测时脂肪、肌肉、骨骼、气体的影响和干扰,能获得人体腔道壁各层次和周围邻近组织、脏器及病变的高分辨超声图像,尤其对病变细节的显示,有利于发现早期肿瘤,提高超声诊断水平;目前腔内超声探头检查是通过医生手动操作进行的,长时间托举腔内超声探头并进行旋转,耗费体力较大,如果配备护士辅助又会增加人员成本。为此,一申请号为CN201721080873.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单人肠镜辅助固定架》公开了辅助医生完成肠镜检查的支架,该单人肠镜辅助固定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之间连接有一号连接杆,一号连接杆两端连接有滑块,滑块设置在支撑杆内部的轨道槽上,一号连接杆下方通过一号支架连接有一号凹槽,一号连接杆下方设置有二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上通过二号支架连接有二号凹槽,有益效果是:本固定架通过设置有一号凹槽和二号凹槽,一号连接杆通过滑块在轨道槽内自由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凹槽之间卡合,能够用于固定腔内超声探头,方便医生进行其他操作,通过设置有固定板,使得本固定架结构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挂钩,挂钩上可以挂置其他医疗用具,在支撑杆下方设置有床板夹,通过旋转螺栓,能够将床板夹固定在腔内超声探头用检查床,保证了本固定架不会从检查床掉落。该支架只起到了固定腔内超声探头的作用,操作腔内超声探头进行其他操作,例如旋转、改变位置等,还是会增加医生的负担,为此需要对现有支架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满足腔内超声探头固定的同时还能辅助医生完成腔内超声探头旋转的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持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用于夹持腔内超声探头;
传动机构,安装于支架上,医生向所述传动机构施加驱动力,所述传动机构将驱动力传递给腔内超声探头,驱使被夹紧于所述夹持装置内的腔内超声探头发生转动。
为了能更好地传递医生所施加的驱动力,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传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医生向所述第一传动装置施加驱动力;
传动件,用于传递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受到的驱动力;
第二传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夹持装置上,接受所述传动件所传递的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受到的驱动力,从而将医生施加的驱动力作用在腔内超声探头上,使得腔内超声探头转动;
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使得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相连通,形成环形轨道;所述传动件能沿所述环形轨道滑移,继而将医生施加的驱动力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传递到所述第二传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
第一安装盒,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安装盒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传动件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一安装盒还设有外凸出第一安装盒外表面的第一安装台;
旋钮,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盒的第一安装台上,能绕所述第一安装台旋转,所述旋钮包括有握持部,沿所述握持部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凸柱,所述凸柱能伸入所述第一轨道,医生转动所述旋钮,所述旋钮绕所述第一安装台旋转,所述凸柱推动所述传动件开始滑移;
第一安装盖,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盒上,所述第一安装盖上包括有供所述旋钮的握持部向外伸出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
第二安装盒,安装于所述夹持装置上,所述第二安装盒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传动件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呈U形,所述第二轨道两端设有第三开放端和第四开放端;对应地,所述第一安装盒的第一轨呈U形,所述第一轨道两端设有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其中:
所述第三开放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开放端连接且两者相连通,所述第四开放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开放端连接且两者相连通,继而形成所述环形轨道,所述第二安装盒还设有第二安装台;还包括:
从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盒的第二安装台上,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二轨道滑移,继而推动所述从动件绕所述第二安装台转动;
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从动件上,能随所述从动件转动;
第二齿轮,能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随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而转动;
旋转轮,安装于所述夹持装置,能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继而带动所述旋转轮转动,使得被所述夹持装置夹紧的腔内超声探头转动;
第二安装盖,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盒上。
为了能更方便地夹持腔内超声探头,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容置盒,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包括有导向凸台;
第一夹持件,安装于所述容置盒内,能与所述容置盒内沿所述导向凸台进行滑移,包括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轮的第一安装孔,设有能与腔内超声探头相配合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呈半圆形;
第二夹持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盒内,包括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轮的第二安装孔,还设有能与腔内超声探头相配合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夹持部能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用容置腔内超声探头的容置腔;还包括:
弹性件,一端抵住所述第一夹持件,一端抵住所述容置盒,所述弹性件向所述第一夹持件施加弹性力,使得腔内超声探头始终具有被夹紧的趋势。
为了能让医生夹持腔内超声探头更加容易,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有:
底座,安装于检查床床沿;
柱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移动件,安装于所述柱体上,能沿所述柱体轴线方向上下滑移,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
支臂,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上,所述支臂包括有能与所述移动件配合的旋转轴,所述支臂能绕所述旋转轴周向旋转,进行周向位置的调节,还包括设于所述旋转轴上,向外延伸的延伸臂;
所述夹持装置安装于所述延伸臂上,能沿所述延伸臂进行滑移,进行左右位置的调节。
为了更加精准地对腔内超声探头进行调节,还可以对上述部分功能进行细化,优选地,
所述支架包括有:
滑移构件,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平行于检查床纵向方向的床沿上;
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能沿所述导轨滑移;
升降构件,安装于所述滑块上,借助于所述滑块能够沿床沿移动;
伸缩臂,能绕所述升降构件的中心轴进行周向转动,包括安装于所述升降构件上的第一臂,以及能相对所述第一臂伸出的第二臂,所述第二臂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容置盒,继而可以初步调节所述容置盒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水平周向位置;
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臂相对于所述第一臂的伸出位置,可以改变所述容置盒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水平横向方向的位置;
通过调节所述升降构件,可以调节所述伸缩臂相对于检查床的竖直高度。滑移构件的加入使得医生在完成检查后可以更方便地将腔内超声探头移开,医生只需将伸缩臂转动出检查床之患者容纳区域,如转动至与导轨平行的位置,随后推动滑块沿导轨方向移动至检查床床头方向,推开支架可以防止病人在起身时碰撞伸缩臂,保护了医疗器械的同时也方便了病人。
为了在检查过程中医生能更精准地将腔内超声探头移至需要检查的位置,优选地,所述伸缩臂上设置有能调节所述容置盒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俯仰角度和/或水平周向的微调角度的结构,其中所述容置盒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俯仰角度通过如下结构实现:
所述伸缩臂内部设置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有:
第一主杆,其末端外露于所述第一臂;
第一旋钮,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杆的末端,以供医生握持;
第一子杆,安装于所述第二臂内,并能随着所述第二臂相对所述第一臂的外伸或者内缩而发生相对所述第一主杆的外伸或者内缩;
安装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杆的端部,用于安装所述容置盒;
在医生转动所述第一旋钮的状态下,使得所述安装平台转动,从而调节所述容置盒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俯仰角度,继而使得腔内超声探头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俯仰角度得以调节;
另外,所述容置盒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水平周向的微调角度通过如下结构实现:
所述第一调节杆内设置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包括:
第二主杆,位于所述第一主杆内;
第二旋钮,嵌入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旋钮处,与所述第一旋钮同轴设置,对应地,所述第一旋钮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旋钮嵌入的凹槽,所述第二旋钮与所述第二主杆的末端连接;
第二子杆,位于所述第一子杆内,并能随着所述第一子杆相对所述第一主杆的外伸或者内缩而发生相对所述第二主杆的外伸或者内缩;
所述安装平台包括具有中央孔的框体,所述容置盒局部能嵌入所述中央孔中,对应地,所述第二子杆的端部具有能伸入所述中央孔的驱动头,所述驱动头能带动所述容置盒在所述安装平台上、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发生水平周向的微调角度的改变。
为了适应不同病人的体形,以发生相对于检查床的竖直高度位置的调节,优选地,所述升降构件包括:
基座,安装在所述滑块上并能跟随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滑移;
第一升降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第二升降台,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台内,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升降台于竖向方向上的外伸或内缩;
连接平台,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台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伸缩臂的第一臂,所述连接平台开设有通孔,对应地,所述第一臂设置有伸入所述通孔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升降构件之中心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臂能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并初步调节所述伸缩臂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水平周向位置;
气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升降台内,用于保持所述第二升降台相对所述第一升降台的伸出状态。
在升降构件的作用下,医生对腔内超声探头进行了初步的调节,而为了达到更精准的高度位置的调节,优选地,所述容置盒通过所述升降构件完成高度上初步调节的基础上还能进行精准调节,通过如下结构实现:
所述升降构件还包括:
微调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内,所述微调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升降台的高度进行微调,所述微调构件包括:
盒体,安装于所述安装于基座内;
蜗轮,安装于所述盒体内,所述蜗轮内圈设置有螺纹,对应地,所述第一升降台下端设置有与所述蜗轮啮合的螺纹;
蜗杆,安装于所述盒体内,所述蜗杆局部外露于所述基座;
第三旋钮,连接于所述蜗杆外露处,供医生握持;
所述基座设置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柱,对应地,所述第一升降台下端设置有供所述导向柱伸入的凹孔,医生转动所述第三旋钮,所述蜗杆发生转动,带动所述蜗轮转动,在导向柱的限制作用下,所述第一升降台只能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对所述容置盒相对于检查床的高度进行精准调节。
为此,为了更加精准地对腔内超声探头进行调节,通过对支架各部分功能的细化,能达到如下多向调节的灵活性,诸如平移/回转、倾斜(即,向上或向下有角度的俯仰调节)和/或旋转(即,向左或向右有角度的移动)以及高度的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医生将腔内超声探头夹持于调节到合适位置的夹持装置上,减少了医生的托举时间,医生转动旋钮即可实现腔内超声探头的转动,辅助医生完成检查工作;医生在该支架的帮助下,能够更轻松的操作腔内超声探头对病人进行检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上下调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周向调节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左右调节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的整体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传动装置的传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第一夹持件打开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第一夹持件合拢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夹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支架连接在检查床上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处部件的放大图;
图13为图12的局部剖视图;
图14为图11的分解图;
图15为图14中B处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4中B1处的分解图;
图17为图14中B2处的分解图;
图18为图16中C处的分解图;
图19为图18中D处的放大图;
图20为图19中E处的放大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支架传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支架传动装置的传动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支架夹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支架夹持装置的分解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支架夹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1的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支架1上、用于夹持腔内超声探头的夹持装置2;安装于支架1上的传动机构4,医生向传动机构4施加驱动力,传动机构4将驱动力传递给腔内超声探头3,驱使被夹紧于夹持装置2内的腔内超声探头3发生转动。
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4包括安装于支架1上的第一传动装置41,医生向第一传动装置41施加驱动力;用于传递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1受到的驱动力的传动件43;安装于夹持装置2上的第二传动装置42,接受传动件43所传递的第一传动装置41受到的驱动力,从而将医生施加的驱动力作用在腔内超声探头3上,使得腔内超声探头3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装置41与第二传动装置42的连接件44,连接件44使得第一传动装置41与第二传动装置42相连通,形成环形轨道45;传动件43能沿环形轨道45滑移,继而将医生施加的驱动力从第一传动装置41传递到第二传动装置42。
本实施例的第一传动装置41包括安装于支架1上的第一安装盒411,第一安装盒411设有用于容置传动件43的第一轨道4111,第一轨道4111呈U形,第一轨道4111两端设有第一开放端4112和第二开放端4113,第一安装盒411还设有第一安装台4114;安装于第一安装盒411的第一安装台4114上的旋钮412,旋钮412能绕第一安装台4114旋转,旋钮412包括有握持部4121,沿握持部4121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凸柱4122,凸柱4122能伸入第一轨道4111,医生转动旋钮412,旋钮412绕第一安装台4112旋转,凸柱4122推动传动件43开始滑移;安装于第一安装盒411上的第一安装盖413,第一安装盖413上包括有供旋钮412的握持部4121向外伸出的孔4131。
本实施例的第二传动装置42包括安装于夹持装置2上的第二安装盒421,第二安装盒421设有用于容置传动件43的第二轨道4211,第二轨道4211呈U形,第二轨道4211两端设有第三开放端4212和第四开放端4213;第三开放端4212通过连接件44与第一开放端4112连接且两者相连通,第四开放端4213通过连接件44与第二开放端4113连接且两者相连通,继而形成环形轨道45,第二安装盒421还设有第二安装台4214;还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盒421的第二安装台4214上的从动件422,传动件43在第二轨道4211滑移,继而推动从动件422绕第二安装台4214转动;安装于从动件422上的第一齿轮423,第一齿轮423能随从动件422转动;能与第一齿轮423啮合的第二齿轮424,第二齿轮424随第一齿轮423的转动而转动;安装于夹持装置2的旋转轮425,旋转轮425能与第二齿轮424相连接,第二齿轮424转动,继而带动旋转轮425转动,使得被夹持装置2夹紧的腔内超声探头3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盒421上的第二安装盖426。
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2包括安装于支架1上的容置盒21,容置盒21包括有导向凸台211;安装于容置盒21内的第一夹持件22,第一夹持件22能与容置盒21内沿导向凸台211进行滑移,包括有用于安装旋转轮425的第一安装孔221,设有能与腔内超声探头3相配合的第一夹持部222,第一夹持部222呈半圆形;固定安装于容置盒21内的第二夹持件23,第二夹持件23包括有用于安装旋转轮425的第二安装孔231,还设有能与腔内超声探头3相配合的第二夹持部232,第二夹持部232呈半圆形;第一夹持部222能与第二夹持部232配合形成用容置腔内超声探头的容置腔24;还包括一端抵住第一夹持件22、一端抵住容置盒21的弹性件25,弹性件25向第一夹持件22施加弹性力,使得腔内超声探头3始终具有被夹紧的趋势。
本实施例的支架1包括有安装于检查床床沿的底座11;安装于底座11上的柱体12;安装于柱体12上的移动件13,移动件13能沿柱体12轴线方向上下滑移,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安装于移动件13上的支臂14,支臂14包括有能与移动件13配合的旋转轴141,支臂14能绕旋转轴141周向旋转,进行周向位置的调节,还包括设于旋转轴141上,向外延伸的延伸臂142;夹持装置2安装于延伸臂142上,能沿延伸臂142进行滑移,进行左右位置的调节。
综上述,该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的实施例一的使用过程如下:医生操作腔内超声探头3进入病人体内,随后通过移动件13调节上下高度位置,通过支臂14调节周向位置,通过夹持装置2调节左右位置,继而将夹持装置2的容置腔24调节到适合放入腔内超声探头3的位置;医生把腔内超声探头3夹持于夹持装置2上,向旋钮412施加驱动力,使得旋钮412转动,通过传动件43、从动件422、第一齿轮423、第二齿轮424、旋转轮425传递驱动力,实现腔内超声探头3的转动,从而辅助医生完成检查工作。
实施例2
如图10~25所示,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调节用于容置腔内超声探头3的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水平横向方向的位置的调节方式有所改变,其是通过伸缩臂13′实现;对容置盒21进行高度调节的调节方式有所改变,其是通过第一升降台122′和第二升降台123′配合实现以及借助气弹簧125′而配合实现容置盒21保持于其调节的特定高度;具体结构参照如下的阐述;
同时还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容置腔内超声探头的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5于俯仰角度和/或水平角度的精准调节以及在高度上的精准调节;
如图10~18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架1通过支承柱1a以及设置在支承柱1a上的连接件如环形箍1b连接在检查床5的床腿51上,支架1包括滑移构件11′、升降构件12′和伸缩臂13′;其中,滑移构件11′包括有导轨111′和滑块112′,导轨111′设置在平行于检查床5纵向方向的床沿上;滑块112′设置在导轨111′上并能沿导轨111′滑移;另外,升降构件12′安装在滑块112′上,升降构件12′借助于滑块112′能够沿床沿移动;最后,伸缩臂13′能绕升降构件12′的中心轴D1进行周向转动,伸缩臂13′包括安装在升降构件12′上的第一臂131′以及能相对第一臂131′伸出的第二臂132′,第二臂132′的端部连接有容置盒21,继而可以初步调节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水平周向位置;通过调节第二臂132′相对于第一臂131′的伸出位置,可以改变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水平横向方向的位置;通过调节升降构件12′,可以调节伸缩臂13′相对于检查床5的竖直高度。滑移构件11′的加入使得医生在完成检查后可以更方便地将腔内超声探头3移开,医生只需将伸缩臂13′转动出检查床5的患者容纳区域,如转动至与导轨112′平行的位置,随后推动滑块113′沿导轨112′方向移动至检查床5床头方向,推开支架1可以防止病人在起身时碰撞伸缩臂13′,保护了医疗器械的同时也方便了病人。
本实施例的伸缩臂13′上设置有能调节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俯仰角度和/或水平周向的微调角度的结构,其中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俯仰角度通过如下结构实现:
如图12~18所示,伸缩臂13′内部设置有第一调节杆14′,第一调节杆14′包括第一主杆141′、第一旋钮142′和第一子杆143′;其中,第一主杆141′末端外露于第一臂131′;第一旋钮142′设置在第一主杆141′的末端,以供医生握持;第一子杆143′安装在第二臂132′内,并能随着第二臂132′相对第一臂131′的外伸或者内缩而发生相对第一主杆141′的外伸或者内缩;在第一子杆143′的端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容置盒21的安装平台1431′;在医生转动第一旋钮142′的状态下,使得安装平台1431′转动,从而调节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俯仰角度,继而使得腔内超声探头3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俯仰角度得以调节;
另外,基于通过伸缩臂13′的第一主杆141′和第一子杆143′的相对伸缩以及第一旋钮142′调节的方式实现俯仰角度的调节,而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水平周向的微调角度通过如下结构实现:具体参考如图18、19和20所示:
第一调节杆14′内设置有第二调节杆15′,第二调节杆15′包括第二主杆151′、第二旋钮152′和第二子杆153′;其中,第二主杆151′位于第一主杆141′内;第二旋钮152′连接在第二主杆151′的末端,嵌入式地设置在第一旋钮142′处,并与第一旋钮142′同轴,对应地,第一旋钮142′设置有供第二旋钮152′嵌入的凹槽1421′;第二子杆153′位于第一子杆143′内,并能随着第一子杆143′相对第一主杆141′的外伸或者内缩而发生相对第二主杆151′的外伸或者内缩;在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平台1431′包括具有中央孔1431a′的框体1431b′,为了安装的方便,还将容置盒21一分为二,分为上盒21a和下盒21b,上盒21a自上而下局部伸入中央孔1431a′,下盒21b自下而上通过螺纹与伸入中央孔1431a′的局部上盒21a进行连接,扣合在框体1431a′上,上盒21a与框体1431a′上平面接触,下盒21b与框体1431a′下平面接触;框体1431a′上平面沿中央孔1431a′周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431c′,对应地,上盒21a设置有能卡入第一导向槽1431c′的导向凸起212′,与第一导向槽1431c′配合导向容置盒21在框体1431b′上转动;为了方便且简单的驱动容置盒21在框体1431b′上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杆153′的驱动头1531′设置为第一锥齿部1531a′,对应地,下盒21b的设置有与第一锥齿部1531a′啮合的第二锥齿部213′;框体1431a′下表面设置有供第二锥齿部213′嵌入的、沿中央孔1431a′周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槽1431d′,第一锥齿部1531′能伸入第二导向槽1431d′与第二锥齿部213′啮合;在医生转动第二旋钮152′的状态下,使得第一锥齿部1531′发生转动,带动与第一锥齿部1531′啮合的第二锥齿部213′转动,最终带动容置盒21在安装平台1431′上、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发生水平周向的微调角度的改变。通过第一调节杆14′和第二调节杆15′的调节作用,让腔内超声探头3有了更多的调节角度,更加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检查。
如图12~18所示,本实施例的升降构件12′包括基座121′、第一升降台122′、第二升降台123′、连接平台124′和气弹簧125′;其中,基座121′安装在滑块112′上,并能跟随滑块112′沿导轨111′滑移;第一升降台122′安装在基座121′上;第二升降台123′安装在第一升降台122′内,能相对于第一升降台122′于竖向方向上的外伸或内缩;连接平台124′安装在第二升降台123′的上端,用于连接伸缩臂13′的第一臂131′,连接平台124′开设有通孔1241′,对应地,第一臂131′设置有伸入通孔1241′的转动轴1311′,转动轴1311′与升降构件12′之中心轴D1同轴设置,第一臂131′能绕转动轴1311′转动,并初步调节伸缩臂13′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水平周向位置;气弹簧125′位于第二升降台123′内,用于保持第二升降台123′相对第一升降台122′的伸出状态。
在升降构件12′的作用下,医生对腔内超声探头进行了初步的调节,而为了达到更精准的高度位置,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容置盒21通过升降构件12′完成高度上初步调节的基础上还能进行精准调节,通过如下结构实现:
升降构件12′还包括安装在基座121′内的微调构件126′,该微调构件126′用于对第一升降台122′的高度进行微调,具体包括盒体1261′、蜗轮1262′和第三旋钮1264′;其中,盒体1261′安装在基座121′内;蜗轮1262′安装在盒体1261′内,蜗轮1262′内圈设置有螺纹,对应地,第一升降台122′下端设置有与蜗轮122′啮合的螺纹;蜗杆1263′安装于盒体1261′内,蜗杆1263′局部外露于基座121′;第三旋钮1264′连接于蜗杆1263′外露处,供医生握持;基座121′设置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柱1211′,对应地,第一升降台122′下端设置有供导向柱1211′伸入的凹孔1221′,医生转动第三旋钮1264′,蜗杆1263′发生转动,带动蜗轮1262′转动,在导向柱1211′的限制作用下,第一升降台122′只能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对容置盒21相对于检查床5的高度进行精准调节。
综上述,该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的的使用过程如下:
(1)当病人在检查床5做好准备后,医生操作腔内超声探头3进入病人体内;
(2)医生通过滑移构件11′将支架1移动至检查位置;
(3)医生通过调节升降构件12′来调节容置盒21竖直高度的位置;
(4)通过伸缩臂13′绕升降构件12′之中心轴D1的转动,医生将容置盒21转动至患者容纳区域内,并将伸缩臂13′之第二臂132′相对于第一臂131′伸出,初步调节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水平周向位置和水平横向位置;
(5)随后,医生将夹持装置2的容置腔24调节到适合放入腔内超声探头3的状态;
(6)医生把腔内超声探头3夹持在夹持装置2上,向旋钮412施加驱动力,使得旋钮412转动,通过传动件43将驱动力传递给从动件422,为了更好地传递动力,如图24所示,在从动件422和第一齿轮423之间增加了环形带422′、通过环形带422′将驱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423,随后再向第二齿轮424、旋转轮425传递驱动力,实现腔内超声探头3的转动;
(7)当医生检查完一个位置后,需要进行微调来完成第二个位置的检查时,可以通过微调构件126′调整竖直高度,通过第一调节杆14′调节腔内超声探头3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俯仰角度,通过第二调节杆15′调节相对检查床5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水平周向位置;多方向的微调可以辅助医生更好地完成检查工作。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持装置(2),安装于所述支架(1)上,用于夹持腔内超声探头(3);
传动机构(4),安装于所述支架(1)上,医生向所述传动机构(4)施加驱动力,所述传动机构(4)将驱动力传递给腔内超声探头(3),驱使被夹紧于所述夹持装置(2)内的腔内超声探头(3)发生转动,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有安装于所述夹持装置(2)内的旋转轮(425),在所述旋转轮(425)转动的状态下,使得被所述夹持装置(2)夹紧的腔内超声探头(3)转动;其中,
所述夹持装置(2)包括:
容置盒(21),安装于所述支架(1)上,包括有导向凸台(211);
第一夹持件(22),安装于所述容置盒(21)内,能与所述容置盒(21)内沿所述导向凸台(211)进行滑移,包括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轮(425)的第一安装孔(221),设有能与腔内超声探头(3)相配合的第一夹持部(222),所述第一夹持部(222)呈半圆形;
第二夹持件(23),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盒(21)内,包括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轮(425)的第二安装孔(231),还设有能与腔内超声探头(3)相配合的第二夹持部(232),所述第二夹持部(232)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夹持部(222)能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32)配合形成用容置腔内超声探头(3)的容置腔(24);还包括:
弹性件(25),一端抵住所述第一夹持件(22),一端抵住所述容置盒(21),所述弹性件(25)向所述第一夹持件(22)施加弹性力,使得腔内超声探头(3)始终具有被夹紧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
第一传动装置(41),安装于所述支架(1)上,医生向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1)施加驱动力;
传动件(43),用于传递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1)受到的驱动力;
第二传动装置(42),安装于所述夹持装置(2)上,接受所述传动件(43)所传递的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1)受到的驱动力,从而将医生施加的驱动力作用在腔内超声探头(3)上,使得腔内超声探头(3)转动;
连接件(44),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1)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2),使得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1)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2)相连通,形成环形轨道(45);所述传动件(43)能沿所述环形轨道(45)滑移,继而将医生施加的驱动力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1)传递到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1)包括:
第一安装盒(411),安装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第一安装盒(411)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传动件(43)的第一轨道(4111),所述第一安装盒(411)还设有外凸出第一安装盒(411)外表面的第一安装台(4114);
旋钮(41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盒(411)的第一安装台(4114)上,能绕所述第一安装台(4114)旋转,所述旋钮(412)包括有握持部(4121),沿所述握持部(4121)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凸柱(4122),所述凸柱(4122)能伸入所述第一轨道(4111),医生转动所述旋钮(412),所述旋钮(412)绕所述第一安装台(4114)旋转,所述凸柱(4122)推动所述传动件(43)开始滑移;
第一安装盖(413),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盒(411)上,所述第一安装盖(413)上包括有供所述旋钮(412)的握持部(4121)向外伸出的孔(4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2)包括:
第二安装盒(421),安装于所述夹持装置(2)上,所述第二安装盒(421)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传动件(43)的第二轨道(4211),所述第二轨道(4211)呈U形,所述第二轨道(4211)两端设有第三开放端(4212)和第四开放端(4213);对应地,所述第一安装盒(411)的第一轨道(4111)呈U形,所述第一轨道(4111)两端设有第一开放端(4112)和第二开放端(4113),其中:
所述第三开放端(4212)通过所述连接件(44)与所述第一开放端(4112)连接且两者相连通,所述第四开放端(4213)通过所述连接件(44)与所述第二开放端(4113)连接且两者相连通,继而形成所述环形轨道(45),所述第二安装盒(421)还设有第二安装台(4214);还包括:
从动件(422),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盒(421)的第二安装台(4214)上,所述传动件(43)在所述第二轨道(4211)滑移,继而推动所述从动件(422)绕所述第二安装台(4214)转动;
第一齿轮(423),安装于所述从动件(422)上,能随所述从动件(422)转动;
第二齿轮(424),能与所述第一齿轮(423)啮合,随所述第一齿轮(423)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旋转轮(425),能与所述第二齿轮(424)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424)转动,继而带动所述旋转轮(425)转动,使得被所述夹持装置(2)夹紧的腔内超声探头(3)转动;
第二安装盖(426),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盒(4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有:
底座(11),安装于检查床床沿;
柱体(12),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
移动件(13),安装于所述柱体(12)上,能沿所述柱体(12)轴线方向上下滑移,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
支臂(14),安装于所述移动件(13)上,所述支臂(14)包括有能与所述移动件(13)配合的旋转轴(141),所述支臂(14)能绕所述旋转轴(141)周向旋转,进行周向位置的调节,还包括设于所述旋转轴(141)上,向外延伸的延伸臂(142);
所述夹持装置(2)安装于所述延伸臂(142)上,能沿所述延伸臂(142 )进行滑移,进行左右位置的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有:
滑移构件(11′),包括导轨(111′),所述导轨(111′)设置在平行于检查床纵向方向的床沿上;
滑块(112′),设置在所述导轨(111′)上并能沿所述导轨(111′)滑移;
升降构件(12′),安装于所述滑块(112′)上,借助于所述滑块(112′)能够沿床沿移动;
伸缩臂(13′),能绕所述升降构件(12′)的中心轴(D1)进行周向转动,包括安装于所述升降构件(12′)上的第一臂(131′),以及能相对所述第一臂(131′)伸出的第二臂(132′),所述第二臂(132′)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容置盒(21),继而可以初步调节所述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水平周向位置;
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臂(132′)相对于所述第一臂(131′)的伸出位置,可以改变所述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水平横向方向的位置;
通过调节所述升降构件(12′),可以调节所述伸缩臂(13′)相对于检查床的竖直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13′)上设置有能调节所述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俯仰角度和/或水平周向的微调角度的结构,其中所述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俯仰角度通过如下结构实现:
所述伸缩臂(13′)内部设置有第一调节杆(14′),所述第一调节杆(14′)包括有:
第一主杆(141′),其末端外露于所述第一臂(131′);
第一旋钮(142′),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杆(141′)的末端,以供医生握持;
第一子杆(143′),安装于所述第二臂(132′)内,并能随着所述第二臂(132′)相对所述第一臂(131′)的外伸或者内缩而发生相对所述第一主杆(141′)的外伸或者内缩;
安装平台(1431′),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杆(143′)的端部,用于安装所述容置盒(21);
在医生转动所述第一旋钮(142′)的状态下,使得所述安装平台(1431′)转动,从而调节所述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俯仰角度,继而使得腔内超声探头(3)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俯仰角度得以调节;
另外,所述容置盒(21)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水平周向的微调角度通过如下结构实现:
所述第一调节杆(14′)内设置有第二调节杆(15′),所述第二调节杆(15′)包括:
第二主杆(151′),位于所述第一主杆(141′)内;
第二旋钮(152′),嵌入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旋钮(142′)处,与所述第一旋钮(142′)同轴设置,对应地,所述第一旋钮(142′)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旋钮(152′)嵌入的凹槽(1421′),所述第二旋钮(152′)与所述第二主杆(151′)的末端连接;
第二子杆(153′),位于所述第一子杆(143′)内,并能随着所述第一子杆(143′)相对所述第一主杆(141′)的外伸或者内缩而发生相对所述第二主杆(151′)的外伸或者内缩;
所述安装平台(1431′)包括具有中央孔(1431a′)的框体(1431b′),所述容置盒(21)局部能嵌入所述中央孔(1431a′)中,对应地,所述第二子杆(153′)的端部具有能伸入所述中央孔(1431a′)的驱动头(1531′),所述驱动头(1531′)能带动所述容置盒(21)在所述安装平台(1431′)上、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发生水平周向的微调角度的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构件(12′)包括:
基座(121′),安装在所述滑块(112′)上并能跟随所述滑块(112′)沿所述导轨(111′)滑移;
第一升降台(122′),安装在所述基座(121′)上;
第二升降台(123′),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台(122′)内,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升降台(122′)于竖向方向上的外伸或内缩;
连接平台(124′),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台(123′)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伸缩臂(13′)的第一臂(131′),所述连接平台(124′)开设有通孔(1241′),对应地,所述第一臂(131′)设置有伸入所述通孔(1241′)的转动轴(1311′),所述转动轴(1311′)与升降构件(12′)之中心轴(D1)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臂(131′)能绕所述转动轴(1311′)转动,并初步调节所述伸缩臂(13′)相对检查床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水平周向位置;
气弹簧(125′),位于所述第二升降台(123′)内,用于保持所述第二升降台(123′)相对所述第一升降台(122′)的伸出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21)通过所述升降构件(12′)完成高度上初步调节的基础上还能进行精准调节,通过如下结构实现:
所述升降构件(12′)还包括:
微调构件(126′),安装在所述基座(121′)内,所述微调构件(126′)用于对所述第一升降台(122′)的高度进行微调,所述微调构件(126′)包括:
盒体(1261′),安装于所述安装于基座(121′)内;
蜗轮(1262′),安装于所述盒体(1261′)内,所述蜗轮(1262′)内圈设置有螺纹,对应地,所述第一升降台(122′)下端设置有与所述蜗轮(126 2′)啮合的螺纹;
蜗杆(1263′),安装于所述盒体(1261′)内,所述蜗杆(1263′)局部外露于所述基座(121′);
第三旋钮(1264′),连接于所述蜗杆(1263′)外露处,供医生握持;
所述基座(121′)设置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柱(1211′),对应地,所述第一升降台(122′)下端设置有供所述导向柱(1211′)伸入的凹孔(1221′),医生转动所述第三旋钮(1264′),所述蜗杆(1263′)发生转动,带动所述蜗轮(1262′)转动,在导向柱(1211′)的限制作用下,所述第一升降台(122′)只能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对所述容置盒(21)相对于检查床的高度进行精准调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47889 | 2020-11-16 | ||
CN2020226478896 | 2020-11-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49828A CN113349828A (zh) | 2021-09-07 |
CN113349828B true CN113349828B (zh) | 2022-07-12 |
Family
ID=77534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64785.2A Active CN113349828B (zh) | 2020-11-16 | 2021-06-16 | 一种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4982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14123B (zh) * | 2021-11-29 | 2024-10-29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的校验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15762B2 (ja) * | 1990-11-30 | 1998-02-18 |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 超音波検査装置 |
JP2007185379A (ja) * | 2006-01-13 | 2007-07-26 |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 回転自走式内視鏡 |
CN101708129B (zh) * | 2009-11-04 | 2012-05-09 | 温州医学院 | 消化道内窥镜介入治疗遥控操作装置 |
WO2011136366A1 (ja) * | 2010-04-28 | 2011-11-03 |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操作機構、内視鏡装置、及びガイドカテーテル |
JP5629039B2 (ja) * | 2012-10-24 | 2014-11-19 |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内視鏡の湾曲操作装置、該湾曲操作装置を具備する内視鏡 |
CN103431877B (zh) * | 2013-09-04 | 2015-04-15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脑血流检测探头支架 |
WO2017077604A1 (ja) * | 2015-11-04 | 2017-05-11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医療機器用力伝達機構および医療機器 |
CN208784921U (zh) * | 2017-08-28 | 2019-04-26 | 杨秀红 | 一种单人肠镜辅助固定架 |
CN110960183B (zh) * | 2019-12-06 | 2022-04-12 |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 一种支气管镜支架 |
CN110974125B (zh) * | 2019-12-30 | 2022-02-15 | 北京双翼麒电子有限公司 | 内窥镜用夹持控制装置 |
-
2021
- 2021-06-16 CN CN202110664785.2A patent/CN11334982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49828A (zh) | 2021-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49828B (zh) | 一种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 | |
CN112426207B (zh) | 用于医院肺穿刺手术中的四自由度固定支座 | |
CN108992295A (zh) | 一种多功能可调控骨折复位固定装置 | |
CN211460115U (zh) | 一种用于隆胸整形手术的新型内窥镜调节装置 | |
CN214231462U (zh) |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穿刺定位装置 | |
CN109730710A (zh) | 一种应用于病床的立式ct扫描仪 | |
CN210843497U (zh) | 一种儿童用介入定位器 | |
CN117898836A (zh) | 一种仿圆规式的身体固定乳腺穿刺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 |
CN108784995B (zh) | 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 | |
CN219661920U (zh) | 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穿刺固定装置 | |
CN113143321B (zh) |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 |
CN208551964U (zh) | 一种用于膝关节穿刺超声探头固定装置 | |
CN107049518B (zh) | 一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体位固定器 | |
CN213373477U (zh) | 一种妇产科用便于调节角度的医疗椅 | |
CN115634113A (zh) | 一种消化内镜治疗用辅助固定装置 | |
CN208002768U (zh) | 医用胃镜 | |
CN112190284A (zh) |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 |
CN114145773A (zh) | 一种可使用不同体型儿童的脑部b超扫描架 | |
CN207545229U (zh) |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体位固定器 | |
CN213910291U (zh) | 一种用于辅助腔内超声检查的装置 | |
CN215994044U (zh) | 一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血流标准器 | |
CN219147648U (zh) | 一种应用于超声临床检查的辅助托架 | |
CN217960142U (zh) |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超声诊断仪 | |
CN220967314U (zh) | 腹部彩超检查辅助装置 | |
CN119055279B (zh) | 一种妇产科临床用产前诊断检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