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5209A - 车载报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载报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45209A CN113345209A CN202110447581.3A CN202110447581A CN113345209A CN 113345209 A CN113345209 A CN 113345209A CN 202110447581 A CN202110447581 A CN 202110447581A CN 113345209 A CN113345209 A CN 1133452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network
- alarm
- signal
- vehicle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82135 Poromitra oscita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8232 Yawn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99 eye clo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8—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1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9/00—Checking or monitoring of signalling or alarm systems; Prevention or correction of operating errors, e.g.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peration
- G08B29/18—Prevention or correction of operating err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报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均可实现以下步骤:检测是否存在报警指令;若存在所述报警指令,则检测移动网络信号信息;根据所述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其中,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若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则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采用本发明的车载报警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报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工具的技术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出行工具。而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障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正常行驶,在车辆发生汽车故障或交通事故等情况时,通过车载通信系统向外界发送报警信号,以通知救援人员实行营救。
传统技术中,车载通信系统主要是依靠移动网络向监控平台发送报警信号,当外界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再向求救者实施救援。
然而,在车辆处于移动网络信号不佳或被屏蔽的区域时、或发生交通事故移动通信模块损坏时,使得车载通信系统的移动网络状态不佳,导致无法发送报警信号,降低了车载报警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载报警的可靠性高的车载报警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一种车载报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报警指令;
若存在所述报警指令,则检测移动网络信号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其中,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
若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则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报警信号进行广播调频处理,以获得广播调频信号;
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所述广播调频信号;其中,所述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包括AM广播和FM广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所述广播调频信号的步骤,包括:
向至少一个特征频点发送所述广播调频信号;和/或,
向至少一个特征频段中的至少一个子频点发送所述广播调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网络信号信息为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连接状态;
若所述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连接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预设测试指令,对移动网络进行信号传输测试;
根据移动网络的信号传输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移动网络的信号传输状态;其中,所述信号传输状态包括可用状态和不可用状态;
若所述移动网络处于不可用状态,则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所述报警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是否存在报警指令的步骤之前,包括:
检测车辆的行驶信息;
根据所述行驶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报警条件;
若所述车辆满足所述预设报警条件,则生成报警指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采集使用者的特征声音信息;
根据所述特征声音信息,生成所述报警信号。
一种车载报警系统,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报警信号生成单元、网络监测单元和无线电广播单元,其中:
所述报警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报警信号;
所述网络监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网络信号信息;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报警指令,根据所述报警指令控制所述网络监测模块进行检测移动网络信号信息;用于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和所述移动网络信号信息;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其中,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用于当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将所述报警信号输出至所述无线电广播单元;
所述无线电广播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电广播的形式发送所述报警信号。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车载报警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载报警方法的步骤。
上述的车载报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中,当检测到报警指令,则检测移动网络信号信息,根据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若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则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即使得在车辆在移动网络信号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地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有效地保证了车载报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车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步骤106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204之后的步骤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步骤102之前的步骤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a为图4所示步骤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图4所示步骤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c为图4所示步骤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d为图4所示步骤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报警信号生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步骤108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车载报警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报警方法,包括:
步骤102,检测是否存在报警指令。
其中,报警指令作为车载报警系统的报警使能信号,车载报警系统用于发送报警信号,报警使能信号的来源是不限的,车载报警系统可以自主生成报警使能信号,车载报警系统也可以接收外部设备(如,移动终端设备)所发送的报警使能信号。
步骤104,若存在报警指令,则检测移动网络信号信息。
步骤106,根据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
其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
步骤108,若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则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
上述的车载报警方法中,当检测到报警指令,则检测移动网络信号信息,根据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若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则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即使得在车辆在移动网络信号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地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有效地保证了车载报警的可靠性。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上述报警信号发送的智能化,使上述方法更符合实际使用的习惯,提高使用便利性,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增加以下子步骤:
步骤110,若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连接状态,则通过移动网络通信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
其中,移动网络为移动互联网,而移动网络通信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2G通信模租、3G通信模租、4G通信模租、5G通信模租和NB-IOT天线模组中至少其中一个向移动网络发送报警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移动网络信号信息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值,上述步骤106包括:
步骤202,将信号强度值与预设强度阈值进行比对。
其中,步骤202中,预设强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具体的设置,信号强度值的值越大,则表明移动网络的信号越好,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预设强度阈值设置为-94dBm。
步骤204,若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连接状态。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94dBm,表明此时移动网络的信号较好,则判断此时的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连接状态,可通过移动网络通信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
步骤206,若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信号强度值小于-94dBm,表明此时移动网络信号不佳,则判断此时的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不可通过移动网络通信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应以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
为了进一步确定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连接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302,根据预设测试指令,对移动网络进行信号传输测试。
其中,预设测试指令为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因特网包探索器)测试指令,该测试指令是一种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网络测试命令,在本实施例中,PING测试指令为ping 8.8.8.8;具体的,步骤302包括:
通过移动网络发送测试请求数据包;其中,测试请求数据包用于请求服务器向车载报警系统反馈测试回复数据包;
判断是否接收到测试回复数据包;其中,根据测试回复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可判断PING测试是否通过,若接收到测试回复数据包,则通过PING测试,若未接收到测试回复数据包,则未通过PING测试。
步骤304,根据移动网络的信号传输测试结果,判断移动网络的信号传输状态。
其中,信号传输状态包括可用状态和不可用状态;具体的,步骤304包括以下子步骤:若接收到测试回复数据包(即通过PING测试),则判断移动网络处于可用状态;若未接收到测试回复数据包(即未通过PING测试),则判断移动网络处于不可用状态。
步骤306,若移动网络处于不可用状态,则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增加以下子步骤:
步骤308,若移动网络处于可用状态,则通过移动网络通信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上述方法的智能化使用,可以根据不同的车辆驾驶情景设置不同的报警指令生成的触发步骤,具体的: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是否存在报警指令的步骤之前,包括:
步骤402,检测车辆的行驶信息;其中,车辆的行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的加速度值、行驶速度(即车速)、转向方向及方向盘转动角度
步骤404,根据行驶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报警条件。
其中,预设报警条件作为报警指令生成的触发条件,预设报警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车辆驾驶情景进行具体的设置。
步骤406,若车辆满足预设报警条件,则生成报警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图5a示出了根据不同的车辆驾驶情景设置不同的报警指令生成的触发步骤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具体包括:
步骤502a,检测车辆的加速度值。
步骤504a,根据加速度值和预设碰撞阈值,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碰撞事件;
其中,在步骤504a中,当加速度值高于预设碰撞阈值,则判断车辆发生碰撞事件,上述的预设碰撞阈值是不限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车辆的车型、重力加速度安装的位置及安装的方式、以及车辆的应用场景设置等因素来具体设置预设碰撞阈值,在一般情况下,预设碰撞阈值设置的范围为2g-6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即9.8米每秒的平方),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碰撞阈值为4g,当检测到车辆的加速度值大于4g,则判断该车辆发生碰撞事件。
步骤506a,若车辆发生碰撞事件,则生成报警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2a中,行驶信息为车辆的加速度值,步骤504a中,预设报警条件为车辆发生碰撞事件。
可以理解的是,图5b示出了根据不同的车辆驾驶情景设置不同的报警指令生成的触发步骤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具体包括:
步骤502b,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
步骤504b,根据行驶速度判断车辆的行车状态;其中,行车状态包括行驶状态和停止状态。
步骤506b,获取车辆的驾驶员的面部特征图像,并根据面部特征图像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其中,在步骤506b中,根据疲劳图像库,对面部特征图像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若能面部特征图像能被识别,则处于疲劳状态;具体的,疲劳图像库构建的步骤如下:预先收集人体在疲劳状态下的面部动作图像(如闭眼、打哈欠),并对预先收集的面部动作图像进行训练,以获得面部动作的疲劳图像库。
步骤508b,若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且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则生成报警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2b中,行驶信息为车辆的行驶速度;步骤504b、506b中,预设报警条件为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且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图5c示出了根据不同的车辆驾驶情景设置不同的报警指令生成的触发步骤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具体包括:
步骤502c,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
步骤504c,根据行驶速度判断车辆的行车状态;其中,行车状态包括行驶状态和停止状态。
步骤506c,获取车辆的车厢内的红外信息,并根据红外信息判断车厢内是否有特征生物体。
其中,特征生物体是指能够被红外传感器感测到的生物体(比如,人类、宠物等)。
步骤508c,若车辆处于停止状态、且车厢内有特征生物体,则生成报警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2c中,行驶信息为车辆的行驶速度;步骤504c、506c中,预设报警条件为车辆处于停止状态、且车厢内有特征生物体。
可以理解的是,图5d示出了根据不同的车辆驾驶情景设置不同的报警指令生成的触发步骤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具体包括:
步骤502d,获取车辆的行驶道路的路况图像信息。
步骤504d,根据路况图像信息,获取车辆与阻挡物之间的距离信息;其中,阻挡物包括行驶道路上的行人、路障及其他车辆的至少一种。
步骤506d,获取车辆的行驶信息;其中,行驶信息包括行驶速度、转向方向及方向盘转动角度。
步骤508d,根据距离信息和行驶信息,判断车辆是否将要发生碰撞事件。
步骤510d,若判断车辆将要发生碰撞事件,则生成报警指令。其中,预设报警条件为车辆将要发生碰撞事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图6所示,车载报警方法还包括:
步骤602,采集使用者的特征声音信息。
步骤604,根据特征声音信息,生成报警信号。
上述的步骤中,在车辆满足预设报警条件之前,可以进行预先采集使用者的特征声音信息,即,使用者可预先将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信息、联系方式信息等)以特征声音信息的方式进行录入,然后,根据预先采集的特征声音信息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存储,当在车辆满足预设报警条件时,则直接调用预先存储的报警信号,使得报警信号的获取及发送更加方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车辆满足预设报警条件时,采集使用者的特征声音信息,根据实时采集的特征声音信息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向外发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图7所示,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步骤702,对报警信号进行广播调频处理,以获得广播调频信号。
其中,步骤702中,可以对报警信号进行AM调频处理,以获得AM广播调频信号,也可以对报警信号进行FM调频处理,以获得FM广播调频信号。
步骤704,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广播调频信号。
其中,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包括AM广播和FM广播。
需要说明的是,广播调频信号发送的对象是不限的,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具体设置,比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广播调频信号的步骤,至少包括以下子步骤中的其中一个:
向至少一个特征频点发送广播调频信号。其中,特征频点可以设置为由使用者自定义的一个或多个频点,也可以将特征频点设置为实际应用中的用于救援的无线电广播电台的一个或多个频点。
向至少一个特征频段中的至少一个子频点发送广播调频信号。其中,特征频段可以设置由使用者自定义的一个或多个频段,也可以将特征频段实际应用中用于救援的无线电广播电台的一个或多个频段,另外,上述步骤中,可以对一个特征频段中的任一个子频点广播调频信号,也可以对不同特征频段中的一个子频点分别发送广播调频信号,也可以对同一特征频段的多个或所有子频点分别发送广播调频信号,还可以对不同特征频段的多个子频点分别发送广播调频信号。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4、5a-5d、6-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4、5a-5d、6-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请参阅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应用上述车载报警方法的车载报警系统800,包括主控单元810、以及分别与主控单元810连接的报警信号生成单元820、网络监测单元830和无线电广播单元840,其中:
报警信号生成单元820,用于生成报警信号。
具体的,报警信号生成单元820包括但不限于定位模块、声音采集模块和信号预存储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来对报警信号生成单元820的结构进行具体设置,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信号生成单元820包括声音采集模块821和信号预存储模块822,声音采集模块821用于采集车辆使用者的特征声音信息,信号预存储模块822用于存储车辆使用者预先录取的特征声音信息,根据上述的特征声音信息,生成报警信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报警信号生成单元还可以包括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用于采集车辆位置信息。
网络监测单元830,用于在主控单元810检测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并将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发送至主控单元810。
主控单元810,用于接收报警信号和移动网络信号信息;用于根据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其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用于当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将报警信号输出至无线电广播单元840。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信号为车辆使用者的特征声音信息时,则主控单元810用于对报警信号进行编码/解码处理,并将编码后的报警信号发送至无线电广播单元840。
无线电广播单元840,用于接收主控单元810的报警信号,并在主控单元810的控制下通过无线电广播的形式发送报警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电广播单元840包括:
广播调频电路841,用于对报警信号进行广播调频处理,以获得广播调频信号;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报警信号为音频信号,在此,广播调频电路为音频放大电路,其用于对报警信号(即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及,
调频发射电路842,用于对放大处理后的报警信号进行广播调频处理(AM调频处理或FM调频处理),以获得广播调频信号(AM广播调频信号或FM广播调频信号),并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AM广播或FM广播)发送广播调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频发射电路842,还用于向至少一个特征频点发送广播调频信号;和/或,用于向至少一个特征频段中的至少一个子频点发送广播调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移动网络信号信息为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时,当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主控单元810用于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连接状态;当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强度阈值,主控单元810用于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控单元810还用于根据预设测试指令,对移动网络进行信号传输测试;用于根据移动网络的信号传输测试结果,判断移动网络的信号传输状态,其中,信号传输状态包括可用状态和不可用状态;当移动网络处于不可用状态,主控单元810用于控制无线电广播单元840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当移动网络处于可用状态,主控单元810用于控制移动网络通信模块通过移动网络通信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载报警系统800,还包括行驶信息检测模块,其中:
行驶信息检测模块850,用于检测车辆的行驶信息,并发送至主控单元810。
其中,车辆的行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的加速度值、行驶速度(即车速)、转向方向及方向盘转动角度。
主控单元810,还用于根据行驶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报警条件,若车辆满足预设报警条件,则生成报警指令。
其中,预设报警条件作为报警指令生成的触发条件,预设报警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车辆驾驶情景进行具体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载报警系统800,行驶信息检测模块850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其中: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加速度值,并发送至主控单元810。
主控单元810,还用于根据加速度值和预设碰撞阈值,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碰撞事件,当车辆发生碰撞事件时,则生成报警指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载报警系统800,车载报警系统800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行驶信息检测模块850包括速度传感器,其中:
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并发送至主控单元810。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驾驶员的面部特征图像,并发送至主控单元810。
主控单元810,还用于根据行驶速度判断车辆的行车状态,其中,行车状态包括行驶状态和停止状态;根据面部特征图像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当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且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则生成报警指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载报警系统800,,车载报警系统800还包括红外传感器,行驶信息检测模块850包括速度传感器,其中:
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并发送至主控单元810。红外传感器,用于获取车辆的车厢内的红外信息,并发送至主控单元810。
主控单元810,还用于根据行驶速度判断车辆的行车状态;其中,行车状态包括行驶状态和停止状态;根据红外信息判断车厢内是否有特征生物体;当车辆处于停止状态、且车厢内有特征生物体,则生成报警指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载报警系统800,车载报警系统800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行驶信息检测模块850包括行驶传感器,其中: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行驶道路的路况图像信息,并发送至主控单元810。
行驶传感器,用于获取车辆的行驶信息,并发送至主控单元810;其中,行驶信息包括行驶速度、转向方向及方向盘转动角度。
主控单元810,还用于根据路况图像信息,获取车辆与阻挡物之间的距离信息,其中,阻挡物包括行驶道路上的行人、路障及其他车辆的至少一种;根据距离信息和行驶信息,判断车辆是否将要发生碰撞事件;当判断车辆将要发生碰撞事件,则生成报警指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车载报警系统的限定,具体的车载报警系统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车载报警方法的步骤。上述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能够实现定位通信功能的模组或包含模组的终端设备等,终端设备具体可以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中的至少一种,模组具体可以为2G通信模租、3G通信模租、4G通信模租、5G通信模租、NB-IOT天线模组等中任意一种。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载报警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W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W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W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报警指令;
若存在所述报警指令,则检测移动网络信号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其中,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
若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则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报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报警信号进行广播调频处理,以获得广播调频信号;
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所述广播调频信号;其中,所述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包括AM广播和FM广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所述广播调频信号的步骤,包括:
向至少一个特征频点发送所述广播调频信号;和/或,
向至少一个特征频段中的至少一个子频点发送所述广播调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网络信号信息为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连接状态;
若所述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强度阈值,则判断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连接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预设测试指令,对移动网络进行信号传输测试;
根据移动网络的信号传输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移动网络的信号传输状态;其中,所述信号传输状态包括可用状态和不可用状态;
若所述移动网络处于不可用状态,则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所述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是否存在报警指令的步骤之前,包括:
检测车辆的行驶信息;
根据所述行驶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报警条件;
若所述车辆满足所述预设报警条件,则生成报警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集使用者的特征声音信息;
根据所述特征声音信息,生成所述报警信号。
8.一种车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报警信号生成单元、网络监测单元和无线电广播单元,其中:
所述报警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报警信号;
所述网络监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网络信号信息;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报警指令,根据所述报警指令控制所述网络监测模块进行检测移动网络信号信息;用于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和所述移动网络信号信息;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网络信号信息,判断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其中,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用于当所述移动网络通信状态为断开状态,将所述报警信号输出至所述无线电广播单元;
所述无线电广播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电广播的形式发送所述报警信号。
9.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报警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报警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47581.3A CN113345209A (zh) | 2021-04-25 | 2021-04-25 | 车载报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47581.3A CN113345209A (zh) | 2021-04-25 | 2021-04-25 | 车载报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45209A true CN113345209A (zh) | 2021-09-03 |
Family
ID=77468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47581.3A Pending CN113345209A (zh) | 2021-04-25 | 2021-04-25 | 车载报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45209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11160A1 (en) * | 1998-04-23 | 2002-08-15 | Com. Res. Lab., Ind. Admin. Institution | Multimode ser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2610089A (zh) * | 2012-03-12 | 2012-07-25 |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监控系统 |
CN103248687A (zh) * | 2013-04-27 | 2013-08-14 | 苏州洁祥电子有限公司 | 车载智能终端的接入控制方法 |
CN104065424A (zh) * | 2013-03-19 | 2014-09-24 |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化无线产品传输测试的测试方法及其系统 |
CN204392261U (zh) * | 2015-01-28 | 2015-06-10 | 重庆电信研究院 | 一种基于rds编码技术的应急fm广播发射终端 |
CN107094092A (zh) * | 2017-04-01 | 2017-08-25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车载通信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07896238A (zh) * | 2016-10-04 | 2018-04-1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载网络系统 |
CN110166157A (zh) * | 2019-05-29 | 2019-08-23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多媒体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介质 |
CN110719372A (zh) * | 2018-07-12 | 2020-01-21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与车辆进行远程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21
- 2021-04-25 CN CN202110447581.3A patent/CN11334520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11160A1 (en) * | 1998-04-23 | 2002-08-15 | Com. Res. Lab., Ind. Admin. Institution | Multimode ser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2610089A (zh) * | 2012-03-12 | 2012-07-25 |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监控系统 |
CN104065424A (zh) * | 2013-03-19 | 2014-09-24 |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化无线产品传输测试的测试方法及其系统 |
CN103248687A (zh) * | 2013-04-27 | 2013-08-14 | 苏州洁祥电子有限公司 | 车载智能终端的接入控制方法 |
CN204392261U (zh) * | 2015-01-28 | 2015-06-10 | 重庆电信研究院 | 一种基于rds编码技术的应急fm广播发射终端 |
CN107896238A (zh) * | 2016-10-04 | 2018-04-1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载网络系统 |
CN107094092A (zh) * | 2017-04-01 | 2017-08-25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车载通信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0719372A (zh) * | 2018-07-12 | 2020-01-21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与车辆进行远程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166157A (zh) * | 2019-05-29 | 2019-08-23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多媒体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89869B1 (en) | Tracking hit and run perpetrators using V2X communication | |
US11230242B2 (en) | Vehicle emergency broadcast | |
US984025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det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orn for an autonomous vehicle | |
US10528850B2 (en) | Object classification adjustment based on vehicle communication | |
US8952800B2 (en) | Prevention of texting while operating a motor vehicle | |
US20180357484A1 (en) | Video processing device and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 |
US12106670B2 (en) | Accident reporter | |
US10300876B1 (en) |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events | |
US11285966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autonomous vehicle response to a fault condition | |
US12122295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f occurrence of vehicle accident | |
CN105128815A (zh) | 车辆突发事件的通知系统和方法、事件识别装置及方法 | |
US20120286950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theft of an item | |
US20240246547A1 (en)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nabled alarm for detecting passengers locked in vehicle | |
US20170015243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warning a driver of a vehicle | |
CN114613109A (zh) | 基于传感器融合的车内活体安全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
CN112277860B (zh) | 识别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的误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系统及车辆 | |
CN109131276B (zh) | 用于自主车辆中的制动系统的接触式传感器组件 | |
US20230121366A1 (en) | Ai based system for warning and managing operations of vehicles at higher speeds | |
CN114202895A (zh) |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辆异常状态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 |
US20200379458A1 (en) | Autonomous safety for pedestrians | |
CN113345209A (zh) | 车载报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325411B (zh) | 车辆接近度跟踪 | |
CN110880250B (zh) | 危险预警系统及方法 | |
US20220009437A1 (en) | Intelligent Electric Vehicle to Predict the Accident and Notify before Accident | |
JP2017182347A (ja) |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車両周辺情報送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