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4017A -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24017A CN113324017A CN202110149305.9A CN202110149305A CN113324017A CN 113324017 A CN113324017 A CN 113324017A CN 202110149305 A CN202110149305 A CN 202110149305A CN 113324017 A CN113324017 A CN 1133240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etary gear
- oil passage
- gear mechanism
- oil
- power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3—Guidance of lubricant within rotary parts, e.g. axial channels or radial openings in shaf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7—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rotary parts, e.g. using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by centrifugal for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82—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通过简化润滑路径能够实现减速器(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简化和小型化。减速器(T)在轴向上并列设置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利用第1行星齿轮机构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来对输入轴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传递给输出轴,作为减速器的润滑结构而构成为,在第1行星齿轮机构的第1小齿轮轴(8)上形成一端朝向第2行星齿轮机构开口的轴向的第1油路,在第2行星齿轮机构的第2小齿轮轴上形成一端朝向第1行星齿轮机构开口的轴向的第2油路,将供给到第1油路的润滑油传递至第2油路,利用在第1油路和第2油路中流动的润滑油来分别润滑第1行星齿轮机构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多级的行星齿轮机构来对输入轴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传递给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对发动机或电动马达等驱动源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传递给输出轴即车轴从而行驶的车辆中,在动力传递路径上设置有作为动力传递装置的减速器,但在该减速器中为了获得高的减速比,例如,提出了在轴向上并列设置2个行星齿轮机构而构成的减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样的减速器中,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为包括:太阳齿轮;齿圈,其配置在该太阳齿轮的周围;多个小齿轮(行星齿轮),其与太阳齿轮和齿圈啮合,在进行自转的同时绕太阳齿轮公转;以及行星架,其将这些小齿轮支承为能够旋转。根据例如在轴向上并列设置2个这样的行星齿轮机构而构成的减速器,由驱动源旋转驱动的输入轴的旋转通过2个行星齿轮机构被2阶段地进行减速,因此,能够获得高的减速比,并且能够将整体构成为小型化。
但是,在轴向上并列设置2个行星齿轮机构而构成的减速器中,需要利用润滑油对各行星齿轮机构进行润滑,但以往采用了如下结构:将来自油泵的润滑油的供给路径分为2个系统,通过沿着各系统流动的润滑油来分别润滑各行星齿轮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57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作为减速器的润滑结构,若像以往那样采用将来自油泵的润滑油的供给路径分为2个系统,通过沿着各系统流动的润滑油来分别润滑各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则存在润滑路径复杂化、减速器的结构也复杂化从而导致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通过简化润滑路径能够实现减速器(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简单化和小型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T的润滑结构,所述动力传递装置T中,沿输入轴2及输出轴5L、5R的轴向并列设置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利用所述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和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对所述输入轴2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传递至所述输出轴5L、5R,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的第1小齿轮轴8上形成有一端朝向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开口的轴向的第1油路10,在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第2小齿轮轴12上形成有一端朝向所述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开口的轴向的第2油路13,将供给到所述第1油路10的润滑油从该第1油路10传递至所述第2油路13,利用在所述第1油路10和所述第2油路13中流动的润滑油来分别润滑所述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与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
根据本发明,将供给到第1油路的润滑油从该第1油路传递至第2油路,利用在这些第1油路与第2油路中流动的润滑油来分别润滑第1行星齿轮机构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因此,润滑油对第1行星齿轮机构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的供给系统提供1个系统即可,能够简化润滑路径而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简单化和小型化。
上述润滑结构中,优选使所述第1油路10的开口端朝向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突出。该情况下,也可以在所述第1油路10的开口端压入朝向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突出的衬套11。
如上所述,通过使第1油路的开口端朝向第2行星齿轮机构突出,可以顺畅地进行润滑油从第1油路向第2油路的传递。
此外,所述润滑结构中,优选设置接油器14,所述接油器14从外周侧覆盖所述第1油路10的开口端,承接从该第1油路10的开口端流出的润滑油,并将该润滑油引导至所述第2油路13。该情况下,优选使所述接油器14与衬套11在轴向上相互重叠。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接油器高效地承接从第1油路流出的润滑油并将该润滑油可靠地传递至第2油路。
并且,所述润滑结构中,优选将所述第2油路13配置于比所述第1油路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将第2油路配置于比第1油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能够将从第1油路流出并因离心力而朝向径向外侧的润滑油可靠地传递至配置于比第1油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第2油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润滑油对第1行星齿轮机构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的供给系统通过1个系统完成,因此,能够获得可简化润滑路径而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简单化和小型化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减速器(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的电动单元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减速器的速度线图。
图3是具有本发明的润滑结构的减速器主要部分的半截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详细图。
标号说明
1:壳体;
2:输入轴(马达轴);
5L、5R:输出轴(车轴);
8:第1小齿轮轴;
10:第1油路;
11:衬套;
12:第2小齿轮轴;
13:第2油路;
14:接油器;
PG1:第1行星齿轮机构;
PG2:第2行星齿轮机构;
T:减速器(动力传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电动单元的结构]
图1是具有减速器(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的电动单元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减速器的速度线图,图1所示的电动单元U是搭载于未图示的电动汽车(EV车)上的单元,以如下方式构成。
即,在壳体1内收纳作为驱动源电动马达M、多级减速器T、差速器机构(差动机构)D等而构成图1所示的电动单元U。更详细来说,壳体1内通过隔壁1A而划分为马达室SM和齿轮室SG,在马达室SM中收纳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M,在齿轮室SG中收纳有减速器(动力传递装置)T和差速器机构D。另外,电动马达M在再生时还作为发电机(生成器)发挥功能,电动马达M经由未图示的变换器而与电池电连接,通过从该电池供给的电力使得该电动马达M被旋转驱动。
由该电动马达M旋转驱动的能够旋转的中空的输入轴(马达轴)2贯插在上述电动马达M的中心,该输入轴2的轴向两端部由轴承(滚珠轴承)3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壳体1。并且,该输入轴2的轴向一端部(图1的左端部)贯通壳体1的隔壁1A而面向齿轮室SG。
收纳在齿轮室SG中的减速器T具有相邻地并列设置在输入轴2的轴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的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这里,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具有:小径的太阳齿轮s1,其形成于输入轴2的向齿轮室SG延伸的轴向一端部(图1的左端部)的外周;大径的齿圈r1,其固定于壳体1的内周;多个(图1中只图示出2个)小齿轮(行星齿轮)p1,其与太阳齿轮s1和齿圈r1啮合,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齿轮s1公转;以及行星架c1,其将这些小齿轮p1支承为能够旋转(自转)。
此外,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具有:小径的太阳齿轮s2,其形成于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的行星架c1;大径的齿圈r2,其固定于壳体1的内周;多个(图1中只图示出2个)小齿轮(行星齿轮)p2,其与太阳齿轮s2和齿圈r2啮合,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齿轮s2公转;以及行星架c2,其将这些小齿轮p2支承为能够旋转(自转)。
并且,在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的行星架c2上安装有差速器机构D的壳体(差速器壳体)4。另外,差速器机构D的结构是公知的,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但是左右的输出轴(车轴)5L、5R从差速器机构D在同一轴上沿着车宽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延伸,在各车轴5L、5R的外端部分别安装有未图示的车轮(驱动轮)。这里,差速器机构D的壳体(差速器壳体)4通过轴承(滚珠轴承)6被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壳体1。
另外,一个(图1的右方的)输出轴(车轴)5R贯通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的行星架c2的中空部和中空的输入轴(马达轴)2并向壳体1的外侧延伸,该输出轴(车轴)5R与输入轴(马达轴)2在同一轴心上沿车宽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配置并且能够旋转。另外,输出轴(车轴)5R的轴向一端部(图1的右端部)通过轴承(滚珠轴承)7被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壳体1。
而且,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电动单元U中,电动马达M被起动而使得输入轴(马达轴)2以规定的速度被旋转驱动时,该输入轴2的旋转通过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而进行2级减速并被传递至左右的输出轴(车轴)5L、5R。
即,如图2所示,在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中,形成于输入轴(马达轴)2的太阳齿轮s1与输入轴2一起以速度V1被旋转驱动时,对自转的同时绕太阳齿轮s1公转的小齿轮p1进行支承的行星架c1以速度(小齿轮p1的公转速度)V2(<V1)进行旋转。结果为,输入轴(马达轴)2的旋转通过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从速度V1减速至速度V2(<V1)。
并且,在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中,如图2所示,形成于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的行星架c1上的太阳齿轮s2与行星架c1以相同速度V2旋转,对自转的同时绕太阳齿轮s2公转的小齿轮p2进行支承的行星架c2以速度(小齿轮p2的公转速度)V3(<V2)进行旋转。
以上的结果为,输入轴(马达轴)2的旋转通过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从速度V1减速至速度V3(<V2<V1)。于是,差速器机构D的壳体(差速器壳体)4与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的行星架c2一起以速度V3进行旋转,该旋转被差速器机构D分配而传递至左右的输出轴(车轴)5L、5R,左右的输出轴(车轴)5L、5R被分别旋转驱动。结果为,分别安装于左右的输出轴(车轴)5L、5R的各外端部上的左右的未图示的车轮(驱动轮)被旋转驱动,因此,电动汽车(EV车)以规定的速度行驶。
[减速器的润滑结构]
接下来,根据图3及图4对本发明的减速器T的润滑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具有本发明的润滑结构的减速器主要部分的半截剖视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详细图,如图3所示,在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中,多个(图3中只图示出1个)小齿轮p1通过轴承(滚针轴承)9能够分别旋转(自转)地支承于水平的第1小齿轮轴8,所述第1小齿轮轴8安装于行星架c1上。并且,在各第1小齿轮轴8(图3中只图示出1个)的轴中心分别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1油路10,各第1油路10的轴向一端(图3的左端)朝向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开口。
这里,在形成于各第1小齿轮轴8的第1油路10的开口端(开口端部)处,分别压入有圆筒状的衬套11,该衬套11从第1油路10朝向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第2小齿轮轴12的端面以规定量突出。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油路10的开口端处压入了与第1小齿轮轴8分体的衬套11,但是也可以代替该衬套11而在第1小齿轮轴8的第1油路10的开口端的周缘一体地突出设置圆筒状的突起。这里,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第2小齿轮轴12将多个小齿轮p2分别支承为能够旋转(自转)。
此外,在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的各第2小齿轮轴12(图3中只图示出1个)的从轴中心偏心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2油路13,各第2油路13的轴向一端(图3的右端)分别朝向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开口。这里,如图3所示,形成于各第2小齿轮轴12的第2油路13配置在比形成于各第1小齿轮轴8的第1油路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并且,在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的行星架c2的与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的行星架c1对置的端面(图3的右端面)上,安装有环板状的接油器14,所述环板状的接油器14从外周侧覆盖从第2油路13的开口端突出的衬套11。该接油器14发挥如下功能:承接从压入在第1油路10的开口端处的衬套11流出的润滑油并将该润滑油引导至第2油路13,该接油器14以如下方式构成。
即,如图4详细所示那样,在该接油器14的配置于行星架c1与行星架c2之间的轴向间隙的部分具有:倾斜部14a,其从行星架c2的端面朝向行星架c1的端面以大致45°的角度向径向内侧扩展着倾斜;以及引导部14b,其从该倾斜部14a的内端缘朝向径向内侧(图4的下方)垂直地延伸。并且,在行星架c1与行星架c2之间的轴向间隙中,接油器14的倾斜部14a及引导部14b与衬套11在轴向上彼此重叠。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一个(右侧的)输出轴(车轴)5R的轴中心部形成有油路15,该油路15与作为辅机的未图示的油泵的排出侧连接。并且,在输出轴(车轴)5R上,在径向上形成有与油路15连通的圆孔状的多个油孔16(图3中只图示出1个),这些油孔16向圆筒状的油路17开口,所述油路17形成于输入轴(马达轴)2与输出轴(车轴)5R之间。
此外,在输入轴(马达轴)2上形成有多个圆孔状的油孔18(图3中只图示出1个),形成于行星架c1与输入轴(马达轴)2之间的圆筒状的油路19和所述油路17经由油孔18而相互连通。并且,在行星架c1与第1小齿轮轴8上分别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径向油路20、21,形成于第1小齿轮轴8的第1油路10经由径向油路20、21而与所述油路19连通,并且经由形成于第1小齿轮轴8的径向油路22而与轴承(滚针轴承)9连通。
此外,形成于第2小齿轮轴12的第2油路13经由形成于第2小齿轮轴12的径向油路23而与2连的轴承(滚针轴承)24连通。另外,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的各小齿轮p2通过2连的轴承(滚针轴承)24被分别能够旋转(自转)地支承于行星架c2。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与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的润滑结构中,润滑油从未图示的油泵被供给到输出轴(车轴)5R的油路15时,如图3中通过箭头表示循环路径那样,该润滑油从油孔16经由油路17及油孔18而流入到油路19。并且,流入到油路19的润滑油从分别形成于行星架c1与第1小齿轮轴8的径向油路20、21流入到第1小齿轮轴8的第1油路10,其一部分从径向油路22供给到轴承(滚针轴承)9而对该轴承(滚针轴承)9进行润滑,并且供给到小齿轮p1与齿圈r1啮合的啮合部而对该啮合部进行润滑。
此外,流入到第1小齿轮轴8的第1油路10中的润滑油的另一部分,从压入到该第1油路10的开口端的衬套11流出到行星架c1与行星架c2之间的轴向间隙中,但该流出的润滑油因伴随着第1小齿轮轴8的旋转的离心力而朝向径向外侧(图3及图4的上方),并通过接油器14的引导部14b而被引导并被该接油器14承接。于是,被接油器14承接的润滑油碰撞到该接油器14的倾斜大致45°的倾斜部14a,其流动方向呈直角弯曲而变更为轴向,被导入到在第2小齿轮轴12上形成的第2油路13。也就是说,从第1油路10流出的润滑油通过接油器14而传递至第2油路13。
如上所述,传递至第2油路13的润滑油被从形成于第2小齿轮轴12的径向油路23供给到轴承(滚针轴承)24而对该轴承(滚针轴承)24进行润滑,并且供给到小齿轮p2与齿圈r2啮合的啮合部而对该啮合部进行润滑。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结构中,将供给到第1油路10的润滑油从该第1油路10传递至第2油路13,利用在这些第1油路10与第2油路13中流动的润滑油来分别对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进行润滑,因此,润滑油对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的供给系统由1个系统完成,能够简化润滑路径而实现减速器T的结构简化和小型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油路10的开口端压入有朝向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突出的衬套11,因此,可以顺畅地进行润滑油从第1油路10向第2油路13的传递。并且,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从外周侧覆盖衬套11的开口端的接油器14,使该接油器14与衬套11在轴向上重叠,因此,能够通过接油器14高效地承接从第1油路10流出的润滑油并将该润滑油可靠地传递给第2油路13。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将第2油路13配置于比所述第1油路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将从第1油路10流出因离心力而朝向径向外侧的润滑油,可靠地传递给配置于比第1油路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第2油路13。
另外,以上对将本发明应用于电动汽车(EV车)所搭载的减速器的润滑结构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润滑结构也能够同样地应用于以下减速器的润滑结构:只将发动机作为驱动源的车辆或作为驱动源而兼用发动机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HEV车)所搭载的减速器的润滑结构、或者设置于车辆以外的其他任意机器的减速器的润滑结构。
此外,本发明并非限定应用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与附图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实现各种变形。
Claims (7)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中,沿着输入轴及输出轴的轴向并列设置第1行星齿轮机构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通过所述第1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来对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传递至所述输出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机构的第1小齿轮轴上,形成有一端朝向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开口的轴向的第1油路,
在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的第2小齿轮轴上,形成有一端朝向所述第1行星齿轮机构开口的轴向的第2油路,
将供给到所述第1油路的润滑油从该第1油路传递到所述第2油路,利用在所述第1油路与所述第2油路中流动的润滑油来分别润滑所述第1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油路的开口端朝向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油路的开口端压入有朝向所述第2行星齿轮机构突出的衬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设置有接油器,所述接油器从外周侧覆盖所述第1油路的开口端,承接从该第1油路的开口端流出的润滑油,并将该润滑油引导至所述第2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油器和所述衬套在轴向上相互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设置有接油器,所述接油器从外周侧覆盖所述第1油路的开口端,承接从该第1油路的开口端流出的润滑油,并将该润滑油引导至所述第2油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油路配置于比所述第1油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33813A JP2021134902A (ja) | 2020-02-28 | 2020-02-28 |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
JP2020-033813 | 2020-02-2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24017A true CN113324017A (zh) | 2021-08-31 |
Family
ID=77413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49305.9A Withdrawn CN113324017A (zh) | 2020-02-28 | 2021-02-03 |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1134902A (zh) |
CN (1) | CN11332401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32471A (zh) * | 2024-07-26 | 2024-08-23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接油喷淋环及行星排齿轮润滑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83887A (zh) * | 2022-02-14 | 2022-05-13 |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行星传动结构 |
CN115638239A (zh) * | 2022-10-24 | 2023-01-24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
JP2024111565A (ja) * | 2023-02-06 | 2024-08-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動力伝達装置 |
DE102023203434A1 (de) * | 2023-04-17 | 2024-10-17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Getriebe für ein Fahrzeug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351294A (ja) * | 2004-06-08 | 2005-12-22 | Nsk Ltd | 無段変速装置 |
CN102459960A (zh) * | 2009-06-04 | 2012-05-16 |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 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润滑装置 |
JP2015052373A (ja) * | 2013-09-09 | 2015-03-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
JP2018155338A (ja) * | 2017-03-17 | 2018-10-04 |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
-
2020
- 2020-02-28 JP JP2020033813A patent/JP2021134902A/ja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2-03 CN CN202110149305.9A patent/CN113324017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351294A (ja) * | 2004-06-08 | 2005-12-22 | Nsk Ltd | 無段変速装置 |
CN102459960A (zh) * | 2009-06-04 | 2012-05-16 |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 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润滑装置 |
JP2015052373A (ja) * | 2013-09-09 | 2015-03-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
JP2018155338A (ja) * | 2017-03-17 | 2018-10-04 |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32471A (zh) * | 2024-07-26 | 2024-08-23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接油喷淋环及行星排齿轮润滑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134902A (ja) | 2021-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24017A (zh) |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 | |
US10557543B2 (en) | Hybrid vehicle and lubrication structure of hybrid vehicle | |
JP4981152B2 (ja) | 車両用オイルポンプ | |
CN102168749B (zh)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 |
US20110230292A1 (en) | Vehicle drive apparatus | |
CN105392653B (zh) |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 |
US11022208B2 (en) | Drive-forc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WO2008065803A1 (fr) | Dispositif d'entraînement hybride | |
CN107438726B (zh) | 传动组件和带有这样的传动组件的电驱动部 | |
US11739827B2 (en) | Transmission device | |
CN108215788A (zh) | 动力装置 | |
CN112344003B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US11906024B2 (en) | Vehicle drive device | |
CN113007331A (zh) |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装置 | |
EP3628893B1 (en) | Drive-forc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US10260617B2 (en) | Transmission packaging for an epicyclic/planetary gearbox unit with integrated oil pump | |
JP2003307270A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油圧供給装置 | |
CN113494591A (zh) | 动力传递装置的油回收机构 | |
CN114450506B (zh) | 传动装置 | |
JP2017124749A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WO2017119240A1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CN216666374U (zh) | 轮内驱动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车辆 | |
CN114423968B (zh) | 传动装置 | |
CN108131442A (zh) | 用于电动车辆的同心齿轮驱动的被动润滑系统 | |
CN113565942A (zh) | 设置在差速器与电机集成结构内的油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31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