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6349B - 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16349B CN113316349B CN202010123041.5A CN202010123041A CN113316349B CN 113316349 B CN113316349 B CN 113316349B CN 202010123041 A CN202010123041 A CN 202010123041A CN 113316349 B CN113316349 B CN 1133163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blocks
- contact planes
- heat dissipation
- heat dissip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81—Thermal management, e.g. liquid flow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36—Heat pipes, e.g. wicks or capillary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含一热导体。热导体具有相对的一散热侧以及一吸热侧。吸热侧由至少二接触平面组成,至少二接触平面互相平行,且至少二接触平面之间具有一高度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的散热,特别涉及一种可同时接触多个不同高度的发热元件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功能复杂的电路板,例如绘图卡、主机板,通常会同时具有多个容易发热的芯片。以主机板为例,主机板上除了设置高发热量的中央处理器之外,主机板周围也会设置电源芯片、在板式(On-Board)存储器颗粒、在板式绘图芯片等同样具备高发热量的芯片。由于这些芯片的高度不同,因此必须配置多个散热器分别接触不同高度的芯片,以对不同芯片散热。
在芯片配置密集时,芯片之间的相邻空间随之缩小,此时,不同散热器之间的固定结构就容易发生干涉,使得散热器必须重新设计。同时,多个散热器且配置密集,也使得组装程序变得繁杂,影响组装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散热装置,用于满足多个发热元件的散热需求。
本发明提出一种散热装置,包含一热导体。热导体具有相对的一散热侧以及一吸热侧。吸热侧由至少二接触平面组成,至少二接触平面互相平行,且至少二接触平面之间具有一高度差。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包括多个导热介质,分别设置于至少二接触平面其中之一,且多个导热介质为可变形。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包括一散热结构,设置于散热侧。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散热结构为一水冷头、多个散热鳍片或一热管。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包括一热管,一端设置于热导体中。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至少二接触平面可相对位移,以改变高度差。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热导体包含至少二块体,至少二块体分别对应于至少二接触平面其中之一,且至少二块体通过一滑动导引结构连接,而可相对移动以改变高度差。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至少二块体分别具有一结合面,至少二结合面互相接触,滑动导引结构为一导槽与一导轨之组合,分别设置于至少二块体的各结合面,且导槽与导轨的一延伸方向垂直于多个接触平面。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至少二块体分别为一水冷头,且至少二块体之间以至少一管路连接。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包括一导热件,两端分别连接于至少二块体。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二凸块,分别设置于至少二接触平面,且至少二凸块中至少有一个是可拆换的。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至少二接触平面的其中之一具有一定位凹槽,用于定位可拆换的凸块。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包括多个固定件,穿过热导体。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包括一背板以及多个固定件,背板通过多个固定件连接于吸热侧,且背板与吸热侧之间保持一间隔距离。
发明的散热器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接触平面,而可分别接触不同高度的发热元件。因此,本发明的散热器可以轻易地同时达成多个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的功效。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不同的结构变化,补偿接触平面之间的第一高度差以及发热元件之间的第二高度差,进一步解决了因为制造工差或发热元件被置换为不同规格,导致第一高度差与第二高度差无法匹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与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与电路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与电路板的侧视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与电路板的侧视图。
图5至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与电路板的侧视图,揭示不同变化例。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散热装置与电路板的侧视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散热装置与电路板的侧视图。
图12以及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散热装置与电路板的侧视图,揭示不同变化例。
图1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散热装置与电路板的侧视分解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局部侧视图,揭示不同的可拆换的凸块。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散热装置
110:热导体
110a:散热侧
110b:吸热侧
112:固定穿孔
114:散热结构
116:冷却通道
118:块体
118a:结合面
119:滑动导引结构
119a:导槽
119b:导轨
120:固定件
130:风扇
140:背板
150:管路
160:导热件
170:凸块
200:电路板
HS1,HS2:发热元件
S1,S2:接触平面
D1:第一高度差
D2:第二高度差
D3,D3’:补偿高度差
TM1,TM2:导热介质
P: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散热装置100,适用于具有多个发热元件HS1,HS2的电路板200。其中,多个发热元件HS1,HS2于电路板200上至少具有二个不同高度。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散热装置100具有一热导体110,热导体110由具有良好导热系数的材料所制成。热导体110通常以金属,例如铜、铝制成,但不排除为其他具有膏导热系数的非金属材料。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热导体110具有一散热侧110a以及一吸热侧110b。吸热侧110b由至少二接触平面S1,S2组成,至少二接触平面S1,S2互相平行,且至少二接触平面S1,S2之间具有一第一高度差D1。如图2所示,多个发热元件HS1,HS2于电路板200上具有二个不同高度。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发热元件HS1,HS2其中之一为中央处理器,其余发热元件HS1,HS2为存储器颗粒模块。存储器颗粒模块以表面黏着或其他焊接技术固定于电路板200上。中央处理器与存储器颗粒模块在电路板200上具有不同高度,而存在第二高度差D2。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高度差D1以及第二高度差D2近似,也可以为相同。吸热侧110b以不同的接触平面S1,S2,分别接触不同高度的发热元件HS1,HS2,使得吸热侧110b可以同时对不同高度的发热元件HS1,HS2进行面接触,吸收多个发热元件HS1,HS2运作时产生的热量。通常,相同类型的发热元件HS1,HS2会集中于同一区域配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单独配置之后,多个存储器颗粒模块会集中于邻近中央处理器的一区域配置。因此,单一个接触平面S1,S2可以同时接触多个具有相同高度的发热元件HS1,HS2(例如存储器颗粒模块),不限定于单一接触平面S1,S2接触单一发热元件HS1,HS2。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为了解决公差问题,亦即第一高度差D1以及第二高度差D2之间存在差距而不相同时,散热装置100还包括多个导热介质TM1,TM2,分别设置于多个接触平面S1,S2其中之一,使各接触平面S1,S2间接地通过导热介质TM1,TM2接触发热元件HS1,HS2。导热介质TM1,TM2为可变形,例如导热介质TM1,TM2可以是导热泡棉胶或导热膏。可变形的导热介质TM1,TM2可以受压改变厚度,而补偿第一高度差D1以及第二高度差D2之间的差距,避免多个接触平面S1,S2无法确实接触发热元件HS1,HS2。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热导体110还包括多个固定穿孔112,贯通散热侧110a以及吸热侧110b。固定穿孔112可以是配置于热导体110的边缘,因此,固定穿孔112在吸热侧110b会连通不同的接触平面S1,S2。散热装置100还包括多个固定件120,用于穿过热导体110。多个固定件120穿过固定穿孔112,而固定于电路板200上,以固定散热装置100的热导体110于电路板200,并使热导体110可以适度地压迫发热元件HS1,HS2,加强接触平面S1,S2与发热元件HS1,HS2之间的接触。
前述的固定件120可以直接以螺锁方式固定于电路板200,也可以通过其他元件的结合,固定件120可间接地固定于电路板200。
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散热侧110a上可选择地设置散热结构114,用于冷却热导体110。
如图5所示,散热结构114可为多个散热鳍片,以对热导体110进行气冷。除了自然对流之外,散热装置100可还包括一风扇130,固定于散热鳍片上,以对热导体110进行强制气冷。
如图6所示,散热结构114可为一外接的水冷头,固定于散热侧110a上。水冷头具有冷却通道116,并冷却通道116通过管路连接于一泵,以泵送冷却水或其他冷液循环流动于冷却通道116,以对热导体110进行冷却。
如图7所示,热导体110可直接配置为水冷头,而以冷却通道116通过管路连接于泵。
如图8所示,散热结构114可为热管,一端设置散热侧110a或设置于热导体110中,另一端连接于冷却单元(例如鳍片)。
如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散热装置100,在第二实施例中,至少二接触平面S1,S2配置为可相对位移,以改变第一高度差D1,使第一高度差D1匹配第二高度差D2的变化。第二高度差D2的变化可能来自发热元件HS1,HS2之间的尺寸公差,也有可能来自发热元件HS1,HS2被置换为不同尺寸规格的发热元件HS1,HS2。
如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热导体110包含至少二块体118,至少二块体118分别对应于一接触平面S1,S2。至少二块体118之间通过滑动导引结构119连接,至少二块体118之间可以相对移动,使至少二接触平面S1,S2相对移动而改变第一高度差D1,以使第一高度差D1匹配第二高度差D2。
如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至少二块体118分别具有一结合面118a,二结合面118a用于互相接触,且结合面118a大致垂直于接触平面S1,S2。滑动导引结构119为导槽119a与导轨119b的组合,分别设置于二结合面118a,导槽119a与导轨119b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接触平面S1,S2。导轨119b滑动地设置于导槽119a中,使二结合面118a至少局部接触,且导轨119b与导槽119a导引二块体118相对移动,而可改变第一高度差D1。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第二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0也是通过多个固定件120进行固定,且每一块体118都配置有固定穿孔112,以供固定件120穿过。散热装置100可还包括一背板140,背板140通过多个固定件120连接于吸热侧110b,且背板140与吸热侧110b之间保持一间隔距离。电路板200以及发热元件HS1,HS2位于背板140与吸热侧110b之间,借以通过夹持方式使接触平面S1,S2压制于发热元件HS1,HS2。此外,背板140可用于补强电路板200,避免电路板200弯折变形。
如图12所示,至少二块体118可为二水冷头,亦即,各块体118中分别具有冷却通道116。至少二块体118之间的冷却通道116以至少一管路150连接,而连接于一泵,以使冷却液在二块体118中循环流动。
如图13所示,为了加强二块体118之间的均热,避免个别的发热元件HS1,HS2功率过高而造成对应块体118的温度过高,散热装置100可还包括一导热件160,例如,热管或金属条。导热件16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二块体118,借以对二块体118进行均热。导热件160可适度的变形,匹配二块体118之间的相对移动。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散热装置100。第三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0还包括二凸块170,分别设置于二接触平面S1,S2。二凸块170中至少有一个是可拆换的。至少二接触平面S1,S2的其中之一具有一定位凹槽P,用于定位可拆换的凸块170。二凸块170用以接触发热元件HS1,HS2,以使接触平面S1,S2间接地连接于发热元件HS1,HS2。
如图15所示,二凸块170之间形成补偿高度差D3,补偿高度差D3是匹配发热元件HS1,HS2之间的第二高度差D2。当电路板200上的发热元件HS1,HS2改变,而使第二高度差D2改变时,可拆换的凸块170也可以被拆换,借以改变补偿高度差D3,使二凸块170之间的新的补偿高度差D3’可以匹配改变后的第二高度差D2。
本发明的散热器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接触平面,而可分别接触不同高度的发热元件。因此,本发明的散热器可以轻易地同时达成多个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的功效。在至少一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不同的结构变化,补偿接触平面之间的第一高度差以及发热元件之间的第二高度差,进一步解决了因为制造工差或发热元件被置换为不同规格,导致第一高度差与第二高度差无法匹配的问题。
Claims (11)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热导体,具有相对的一散热侧以及一吸热侧;该吸热侧由至少二接触平面组成,该至少二接触平面互相平行,且该至少二接触平面之间具有一高度差;
其中,该热导体包含至少二块体,该至少二块体分别对应于该至少二接触平面其中之一,且该至少二块体通过一滑动导引结构连接,而使该至少二接触平面可相对移动以改变该高度差;
其中,该至少二块体分别具有一结合面,至少二该结合面互相接触,该滑动导引结构为一导槽与一导轨的组合,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二块体的各该结合面,且该导槽与该导轨的一延伸方向垂直于该至少二接触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导热介质,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二接触平面其中之一,且该多个导热介质为可变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散热结构,设置于该散热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结构为一水冷头、多个散热鳍片或一热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热管,一端设置于该热导体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块体分别为一水冷头,且该至少二块体之间以至少一管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热件,两端分别连接于该至少二块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二凸块,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二接触平面,且至少该二凸块中至少有一个是可拆换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接触平面的其中之一具有一定位凹槽,用于定位可拆换的该凸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固定件,穿过该热导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背板以及多个固定件,该背板通过该多个固定件连接于该吸热侧,且该背板与该吸热侧之间保持一间隔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23041.5A CN113316349B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23041.5A CN113316349B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16349A CN113316349A (zh) | 2021-08-27 |
CN113316349B true CN113316349B (zh) | 2024-05-24 |
Family
ID=77370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23041.5A Active CN113316349B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163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51262A (zh) * | 2022-08-31 | 2022-12-09 |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 壁挂装置及壁挂式逆变模块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81740A (zh) * | 2011-06-08 | 2011-12-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装置及方法 |
CN102709262A (zh) * | 2012-06-06 | 2012-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芯片共用的散热器和设置有该散热器的电路板 |
CN105074910A (zh) * | 2013-03-21 | 2015-11-18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散热器结构、半导体装置和散热器安装方法 |
CN208298114U (zh) * | 2018-07-06 | 2018-12-28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模块化的笔记本电脑散热垫连接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09321B2 (en) * | 2008-03-05 | 2012-02-07 | Alcatel Lucent | Modular heat sink assembly comprising a larger main heat sink member thermally connected to smaller additional floating heat sink members |
US8202765B2 (en) * | 2009-01-22 | 2012-06-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chieving mechanical and thermal stability in a multi-chip package |
JP6201511B2 (ja) * | 2013-08-15 | 2017-09-2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
2020
- 2020-02-27 CN CN202010123041.5A patent/CN1133163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81740A (zh) * | 2011-06-08 | 2011-12-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装置及方法 |
CN102709262A (zh) * | 2012-06-06 | 2012-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芯片共用的散热器和设置有该散热器的电路板 |
CN105074910A (zh) * | 2013-03-21 | 2015-11-18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散热器结构、半导体装置和散热器安装方法 |
CN208298114U (zh) * | 2018-07-06 | 2018-12-28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模块化的笔记本电脑散热垫连接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16349A (zh) | 2021-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07628B (zh) | 散熱裝置 | |
JP6027133B2 (ja) | 集積回路(ic)チップのための放熱構造の設計 | |
US8358505B2 (en) | Integrated liquid cooling system | |
US9253923B2 (en) | Fabricating thermal transfer and coolant-cooled structures for cooling electronics card(s) | |
JP2002151640A (ja) | 半導体装置 | |
CN113811143B (zh) | 散热模块 | |
US20130206367A1 (en) | Heat dissipating module | |
US20050207115A1 (en) | Heat dissipating arrangement | |
CN113316349B (zh) | 散热装置 | |
TWM538606U (zh) | 主機板組件 | |
US7808789B2 (en) | Structure and method to form a heat sink | |
US20220078944A1 (en) | Combined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electronic apparatus casing,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214757567U (zh) | 一种散热装置、载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EP2633377A1 (en) | Integrated liquid cooling system | |
CN116627229A (zh) | 液冷板组件及服务器 | |
CN209882215U (zh) | 电路板散热总成 | |
CN210671051U (zh) | 散热装置 | |
CN114302609A (zh) | 一种光模块及电子设备 | |
TWM578064U (zh) | Board heat sink assembly | |
TWI866694B (zh) | 伺服器及散熱模組 | |
CN220023172U (zh) | 具散热结构的电路板 | |
CN218068740U (zh) | 一种内存模块的液冷装置 | |
JP3711032B2 (ja) | 発熱性の電子部品の冷却構造 | |
JP2011014837A (ja) | 電子機器 | |
TWM644551U (zh) | 具散熱結構的電路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