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314133A - 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4133A
CN113314133A CN202010086704.0A CN202010086704A CN113314133A CN 113314133 A CN113314133 A CN 113314133A CN 202010086704 A CN202010086704 A CN 202010086704A CN 113314133 A CN113314133 A CN 113314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data
audio
energy data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67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4133B (zh
Inventor
施栋
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67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4133B/zh
Priority to US17/799,143 priority patent/US12131741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75575 priority patent/WO2021160040A1/zh
Priority to EP21754495.6A priority patent/EP4086899B1/en
Publication of CN113314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4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4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4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67Audio streaming, i.e. formatting and decoding of an encoded audio signal representation into a data stream for transmission or storage purpos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8Vocoders using multiple modes
    • G10L19/24Variable rate codecs, e.g. for generating different qualities using a scalable representation such as hierarchical encoding or layered 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04M1/6066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includ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7Monophonic and stereophonic headphones with microphone for two-way hands fre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03Aspects of the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hear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音频传输方法涉及存在无线连接关系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将第二设备端的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发送到第一设备。然后,第一设备根据噪声能量数据确定第一码率,根据传输效率数据确定第二码率。之后,第一设备根据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数值较小的码率对音频流编码,得到音频数据。然后,第一设备将编码得到的音频数据发送到第二设备。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对音频编解码以及传输音频的功耗,而且能够平衡功耗与用户之间的听感。

Description

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两个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音频数据。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手机和无线耳机例如通过蓝牙(bluetooth,BT)建立连接,进而,手机可以通过蓝牙向无线耳机传输音频数据。其中,手机可以将待传输的音频流编码得到音频数据,然后,手机将音频数据通过蓝牙发送给无线耳机。无线耳机接收到音频数据之后,将音频数据解码得到待播放音频的音频流,然后,播放待播放音频。
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播放音频的音质与音源音质的差别最小化,手机通常以最大码率编码,该最大码率是指手机编码时蓝牙信号质量能够支持的最大码率。然而,用户实际的使用场景中可能存在噪声,所以,用户根本无法体验到较好的音质。而手机以较高的码率对音频流编码,不仅计算复杂度高,而且编码、传输以及解码的功耗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音频传输方法计算复杂度高,且功耗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传输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设备的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其中,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用于指示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无线信道的质量;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确定第一码率,根据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确定第二码率;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码率和所述第二码率中数值较小的码率对音频流编码,得到音频数据;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音频数据。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存在无线连接关系。第一设备可以是包含音频编码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车载设备、具备音频编码功能和无线通讯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如智能手环)等。第二设备可以是包含音频播放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无线耳机、无线音箱、智能电视、平板电脑、音乐播放设备等。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关系之后,第一设备可以按照一个随机编码码率编码得到第一个音频数据,之后,将第一个音频数据发送到第二设备。然后,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端的噪声能量数据和已接收音频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进而,第一设备根据噪声能量数据确定第一码率,根据传输效率数据确定第二码率,并根据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数值较小的码率对音频流编码,得到音频数据。其中,噪声能量数据用于指示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传输效率数据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无线信道的质量。
可见,采用本实现方式,第一设备在确定编码码率时,将第二设备端的噪声和无线信号质量作为参考因素。这样不仅能够确定相对较小的编码码率,降低编解码的计算复杂度和功耗,而且能够很好的平衡功耗和用户的听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码率包括:若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码率为第一值;或者,若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码率为第二值;或者,若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码率为第三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值大于所述第二值,所述第二值大于所述第三值。其中,当噪声能量数据小于第一阈值时,说明用户听到的噪声响度相对较小,第一设备可以采用相对较大编码码率对音频进行编码。当噪声能量数据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说明用户听到的噪声响度相对中等,第一设备可以采用相对中等编码码率对音频进行编码。当噪声能量数据大于第二阈值时,说明用户听到的噪声响度相对较大,第一设备可以采用相对较小编码码率对音频进行编码。采用本实现方式,能够降低编码的复杂度,并且能够更好的平衡功耗与用户之间的听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值、所述第二值和所述第三值均是预设的固定值。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对于音频的音质并无要求。相应的,第一设备可以适应性调整输出音频的编码码率。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值、第二值和第三值可以是预设的固定值。采用本实现方式,能够降低编解码的计算复杂度和功耗,而且能够维持用户的听感体验不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值、所述第二值和所述第三值均是所述音频数据对应的初始码率的预设百分比。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能对音频的音质有一定的要求,例如,用户可能选择高品质音乐等,而不同音质音频的初始码率不同。相应的,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音频的初始码率确定音频的编码码率。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值、第二值和第三值可以是音频初始码率的预设百分比。采用本实现方式,第一设备能够根据音频的初始码率确定编码码率,从而能够更好的平衡功耗与用户之间的听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传输方法,包括:第二设备确定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其中,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用于指示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无线信道的质量;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和所述传输效率数据;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并播放解码得到的音频。
本申请中,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存在无线连接关系。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关系之后,第二设备可以接收到来自于第一设备的音频数据。进而,第二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设备的噪声能量数据和第二设备接收音频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然后,第二设备将噪声能量数据以及传输效率数据,均发送到第一设备,以使第一设备根据噪声和无线信道的质量分别确定一个码率,之后,选择其中较小的码率作为编码码率。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对音频编解码以及传输音频的功耗,而且能够平衡功耗与用户之间的听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确定噪声能量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采集噪声声波;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所述第二设备选择所述数字信号中连续k个样点,k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设备计算所述k个样点中每个样点对应的能量数据,得到k个能量数据;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k个能量数据中数值最小的能量数据作为所述噪声能量数据。采用本实现方式,第二设备能够确定用户感知到的噪声的能量或者响度,进而,为确定音频的编码码率提供数据参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x(n),x(n)大于-1且小于1,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设备根据l(n)=min(x2(n),x2(n-1),...x2(n-k))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l(n)。第二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设备的麦克风采集噪声声波。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麦克风所接收的噪声的响度与用户实际感知到的噪声的响度相同。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按照上述算法准确的确定用户实际感知到的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进而,能够为确定音频的编码码率提供数据参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x′(n),x′(n)大于x(n),x′(n)大于-1且小于1;所述第二设备根据x(n)=α1×x′(n)将x′(n)转换为x(n),α1大于0小于1;所述第二设备根据l(n)=min(x2(n),x2(n-1),...x2(n-k))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l(n)。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麦克风所接收的噪声的响度大于用户实际感知到的噪声的响度。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按照上述算法准确的确定用户实际感知到的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进而,能够为确定音频的编码码率提供数据参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x′(n),x′(n)大于x(n),x′(n)大于-1且小于1;所述第二设备根据l′(n)=min(x′2(n),x′2(n-1),...x′2(n-k))确定初始能量数据l′(n);所述第二设备根据l(n)=α2×l′(n)将所述初始能量数据l′(n)转换为所述噪声能量数据l(n),α2大于0小于1。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麦克风所接收的噪声的响度大于用户实际感知到的噪声的响度。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按照上述算法准确的确定用户实际感知到的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进而,能够为确定音频的编码码率提供数据参考。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电子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处理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数据的收发。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电子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电子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处理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数据的收发。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电子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设置于第三方面中的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所述接口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将代码指令传输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所述代码指令,并实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音频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设置于第四方面中的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所述接口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将代码指令传输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所述代码指令,并实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音频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及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音频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及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音频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典型的音频传输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示例性音频传输场景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设备100的示例性架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设备200的示例性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音频传输方法10的示例性信令交互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音频传输方法20的示例性信令交互图;
图6A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60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61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70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71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复数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尽管在以下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某一类对象,但所述对象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该类对象的具体对象进行区分。例如,以下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码率,但码率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不同的码率进行区分。以下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的其他类对象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以下对本申请的实施场景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本申请涉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无线信道相互连接。第一设备可以用于编码得到音频数据,之后通过无线信道向第二设备发送音频数据。第二设备可以用于对音频数据进行解码,然后,播放解码后的音频。
本申请涉及的第一设备可以是包含音频编码功能的电子设备,诸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车载设备、具备音频编码功能和无线通讯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如智能手环)等。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搭载
Figure BDA0002382309260000041
或者其它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车载设备等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的第二设备可以是包含音频播放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无线耳机、无线音箱、智能电视、平板电脑、音乐播放设备(例如MP3播放器、MP4播放器等)、车载设备等电子设备。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连接方式,可以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连接、蓝牙连接等。
本申请涉及的音频编码是指,将音频的波形信号(即模拟音频信号)抽样、量化、编码,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的过程。相应的,本申请涉及的音频解码是指,将数字音频信号还原为模拟音频信号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音源”、“音频流”或者“输入音频”即为模拟音频信号,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音频数据”即为编码后得到的数字音频信号。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支持多种音频编解码格式,例如: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波形声音文件(WAV)、MP3、WMA(windows media audio)、高级音频编码(advancedaudio coding,AAC)、MPEG4等。第一设备编码所支持的格式与第二设备解码所支持的格式相同。
本申请涉及的噪声也可以称为环境噪声,是指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的音频数据对应的音频之外的声音。噪声例如可以包括交通工具运行时发出的声音、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等的声音、以及电视机和洗衣机等家电发出的声音等。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噪声能量数据表示噪声的能量或者噪声的响度。
结合图2,一种现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在确定音频的编码码率时,通常将无线通信的质量作为参考,而不考虑噪声的影响,使得所确定的码率相对较大。但是,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通常存在噪声。基于此,即使采用较大的码率编码得到音频数据,也无法提高用户的听感体验,反而会导致音频编解码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并且导致设备编解码过程中的功耗较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第二设备可以将第二设备端的噪声发送到第一设备,以使第一设备在确定编码码率时,将噪声作为参考因素之一。这样不仅能够确定相对较小的编码码率,降低编解码的计算复杂度和功耗,而且能够维持用户的听感体验不变。
本申请一实施例,如图3A示出了第一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天线130,无线通信模块140,音频模块150,电源管理模块160A,电池160B,扬声器170A,麦克风170B,以及耳机接口170C等。其中,无线通信模块140可以包括蓝牙(bluetooth,BT)模块,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块,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第一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控制器,音频编解码器,基带处理器,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第一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确定目标码率等的控制。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输出声音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音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音频压缩(即编码)或解压缩(即解码)。例如,按照目标码率对待传输音频进行编码。第一设备100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音频编解码器。这样,第一设备100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音频,例如:PCM、WAV、MP3、WMA、AAC、MPEG4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等。
I2S接口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S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S总线与音频模块150耦合,实现处理器110与音频模块150之间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50可以通过I2S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4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
PCM接口也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50与无线通信模块140可以通过PCM总线接口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50也可以通过PCM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4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所述I2S接口和所述PCM接口都可以用于音频通信。
UART接口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可以为双向通信总线。它将要传输的数据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UART接口通常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无线通信模块140。例如:处理器110通过UART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140中的蓝牙模块通信,实现蓝牙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50可以通过UART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4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播放设备(例如蓝牙耳机)播放音乐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第一设备100的结构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存储器120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1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上述指令,从而使得第一设备100执行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音频传输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等。存储器1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该存储程序区还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比如音乐播放器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第一设备10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过程中涉及的数据(比如目标码率、音频数据等)。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无线通信模块140可以提供应用在第一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光纤等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4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40经由天线130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4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130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40提供的通信的解决方案可使得第一设备100可以与第二设备200通信,以使第一设备100可以与第二设备200进行音频传输。
第一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50,扬声器170A,麦克风170B,耳机接口170C,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5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5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5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5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第一设备100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
麦克风170B,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录音、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将音源靠近麦克风170B,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B。第一设备1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B。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B,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B,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170C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C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电源管理模块160A用于连接电池160B。电源管理模块160A接收电池160B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无线通信模块14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60A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60A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60A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图3A示例性所示的第一设备100可以通过处理器110确定目标码率。第一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编解码器对待传输的音频进行编码。第一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40向第二设备200发送音频数据,等等。
图3B示出了第二设备200的示例性架构示意图。
第二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无线通信模块230,音频模块240,扬声器240A,耳机接口240B,麦克风240C以及电源250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第二设备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10所包含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各硬件和软件的功能,与处理器110类似,例如,处理器210所包括音频编解码器。本申请此处不再详述。处理器210可以用于调用麦克风240获取噪声信号,之后,计算噪声能量数据。处理器210还可以用于统计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以使第一设备100根据传输效率数据确定无线通信的质量。传输效率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丢包率、传输时延和重传率等。处理器210还可以用于调用扬声器240A或者耳机接口240B播放音频。
存储器220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2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0的上述指令,从而使得第二设备200执行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音频传输方法等。例如,存储器220可以用于缓存第二设备200从第一设备100接收的音频数据,以及所采集的噪声信号等。
无线通信模块230提供的通信的解决方案与无线通信模块140类似,此处不再详述。无线通信模块230提供的通信的解决方案可使得第二设备200与第一设备100通信,以使第二设备200可以与第一设备100进行数据传输。
音频模块240的功能与音频模块150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扬声器240A的功能与扬声器170A类似,此处不再详述。本实施例中,扬声器240A可以用于将音频编解码器解码得到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耳机接口240B的功能与耳机接口170C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麦克风240C的功能与麦克风170B类似,此处不再详述。本实施例中,麦克风240C可以用于采集噪声的声波,然后,将所采集的噪声的声波传输到处理器210。一些实施例中,麦克风240C可以是属于第二设备200的器件。另一些实施例中,麦克风240C可以是独立于第二设备200其他部件的外接设备。
电源250可以用于为处理器210,存储器220,麦克风240C等供电。
图3B示例性所示的第二设备200可以通过麦克风240C获取噪声信号。第二设备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30向第一设备100发送噪声能量数据。第二设备200可以通过扬声器240A或耳机接口240B播放音频,等等。
以下结合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200对本申请的音频传输方法进行示例性描述。
图4示意了一种音频传输方法10的信令交互图。音频传输方法10(以下简称方法10)涉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存在无线连接关系,所述无线连接关系例如是蓝牙连接关系。第一设备例如可以实现为第一设备100。第二设备例如可以实现为第二设备200。方法1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音频数据。
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之后,第一设备可以以随机的编码码率对音频流进行编码,得到第一音频数据。之后,第一设备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将第一音频数据发送到第二设备。
步骤S12,第二设备确定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
其中,噪声能量数据用于指示用户实际感知到的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噪声能量数据的计量单位例如可以是分贝(decibel,dB)。噪声能量数据越大,表示噪声的能量越大或者噪声的响度越大。噪声能量数据越小,表示噪声的能量越小或者噪声的响度越小。传输效率数据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无线信道的质量。传输效率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丢包率、传输时延和重传率等。例如,第二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音频数据之后,确定第一音频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采用两条线程分别确定噪声能量数据和确定传输效率数据。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设备的麦克风采集噪声声波,之后,将所采集的噪声声波采样、量化,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然后,第二设备选择数字信号中连续k个样点,计算该k个样点中每个样点对应的能量数据,之后,第二设备可以将最小的能量数据作为所述噪声能量数据。k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实际操作中,噪声的发生较为随机。一些场景中,第二设备可能会采集到偶发性的短时且响度较大的噪声。基于此,若将上述k个样点的能量数据中最大的能量数据作为所述噪声能量数据,或者,将上述k个样点的能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噪声能量数据,所得到的噪声能量数据可能不准确。基于此,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将最小的能量数据作为所述噪声能量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设备的实现形式不同时,第二设备上的麦克风的实现形式也不同。相应的,一些场景中,麦克风所接收的噪声的响度与用户实际感知到的噪声的响度相同。例如,无线耳机的耳内麦克风所接收的噪声的响度与用户实际感受到的噪声的响度相同。再如,无线音箱的外设麦克风所接收的噪声的响度与用户实际感受到的噪声的响度相同。另一些实施例中,麦克风所接收的噪声的响度与用户实际感受到的噪声的响度不同。例如,无线耳机的耳外麦克风所接收的噪声的响度大于用户实际感受到的噪声的响度。基于此,不同场景下,第二设备确定噪声能量数据的方式不同。
场景一,麦克风所接收的噪声的响度与用户实际感知到的噪声的响度相同:
第二设备通过麦克风采集噪声声波之后,对噪声声波采样、量化得到噪声数据信号x(n),其中,1>x(n)>-1,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进而,第二设备确定噪声能量数据l(n),l(n)=min(x2(n),x2(n-1),...x2(n-k))。其中,k是用于选择样点的窗长,k的值如上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场景二,麦克风所接收的噪声的响度大于用户实际感知到的噪声的响度:
方式一:第二设备通过麦克风采集噪声声波之后,对噪声声波采样、量化得到噪声数据信号x′(n),其中,1>x′(n)>-1,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然后,第二设备将x′(n)转换为x(n),其中,x(n)=α1×x′(n),α1大于0小于1。
方式二:第二设备通过麦克风采集噪声声波之后,对噪声声波采样、量化得到噪声数据信号x′(n),其中,1>x′(n)>-1,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然后,第二设备根据x′(n)确定初始能量数据l′(n),l′(n)=min(x′2(n),x′2(n-1),...x′2(n-k))。然后,第二设备将l′(n)转换为l(n),其中,l(n)=α2×l′(n),其中,α2大于0小于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确定噪声能量数据的过程仅是示意性描述,对本申请实施例不构成限制。在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根据麦克风设置的不同,以及使用场景的不同,采用其他方式确定噪声能量数据。此处不再详述。
步骤S13,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
其中,第二设备可以通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向第一设备发送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噪声能量数据的操作和发送传输效率数据操作,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不同时执行。此处不限制。
步骤S14,第一设备根据噪声能量数据确定第一码率,根据传输效率数据确定第二码率。
其中,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均是音频的编码码率,计量单位例如可以是千比特每秒(kbps)。编码码率指示每一个音频数据包中字节。
结合步骤S12对噪声能量数据的描述,进一步的,在接收到噪声能量数据之后,若确定噪声能量数据小于第一阈值,第一设备确定第一码率为第一值。若确定噪声能量数据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第一设备确定第一码率为第二值。若确定噪声能量数据大于第二阈值,第一设备确定第一码率为第三值。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第一阈值例如是-80dB,第二阈值例如是-20dB。第一值大于第二值,第二值大于第三值。
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对于音频的音质并无要求。相应的,第一设备可以适应性调整输出音频的编码码率。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值、第二值和第三值可以是预设的固定值。例如,第一值是960kbps,第二值是256kbps,第三值是96kbps。采用本实现方式,能够降低编解码的计算复杂度和功耗,而且能够维持用户的听感体验不变。
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能对音频的音质有一定的要求,例如,用户可能选择高品质音乐等,而不同音质音频的初始码率不同。相应的,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音频的初始码率确定音频的编码码率。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值、第二值和第三值可以是音频初始码率的预设百分比。例如,第一值是初始码率的95%,第二值是初始码率的40%,第三值是初始码率的10%。采用本实现方式,第一设备能够根据音频的初始码率确定编码码率,从而能够更好的平衡功耗与用户之间的听感。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根据噪声能量数据确定第一码率的过程仅是示意性描述,对本申请实施例不构成限制。在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其他条件确定第一码率。此外,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一值、第二值和第三值的具体值,以及确定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此处不限制。
另一方面,在接收到音频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之后,第一设备可以根据传输效率数据确定无线通信质量,之后,根据无线通信质量确定第二码率。以第一音频数据的传输时延为例,若传输延时小于第三阈值,说明无线通信质量良好,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码率确定为较大的值。若传输时延大于第三阈值,说明无线通信质量较差,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码率确定为较小的值。其中,第三阈值例如是2毫秒(ms)。此处不再详述。
步骤S15,第一设备根据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中数值较小的码率对音频流编码,得到第二音频数据。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支持多种编码格式,例如:PCM、WAV、MP3、WMA、AAC、MPEG4等。第一设备可以采用第一设备支持的任一编码格式进行编码。此处不再详述。
步骤S16,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音频数据。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音频数据。
步骤S17,第二设备对第二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并播放第二音频数据对应的音频。
其中,第二设备对第二音频数据的解码格式可以与第一设备的编码格式相同。例如,第一设备采用AAC进行编码,本步骤中,第二设备也可以使用AAC进行解码。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音频传输方法,第二设备将第二设备端采集的噪声以及反应无线信道质量的传输效率信息,均发送到第一设备。进而,第一设备根据噪声和无线信道的质量分别确定一个码率,之后,选择其中较小的码率作为编码码率。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对音频编解码以及传输音频的功耗,而且能够平衡功耗与用户之间的听感。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音频传输方法进行描述。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100例如是手机。第二设备200例如是无线耳机。手机与无线耳机建立蓝牙连接。无线耳机包含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
图5示出了音频传输方法20的信令交互图,音频传输方法20(以下简称2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手机向无线耳机发送第一音频数据。
其中,第一音频数据是手机和无线耳机建立蓝牙连接之后,手机向无线耳机发送的第一个音频数据。
实际实现中,手机和无线耳机建立蓝牙连接之后,手机可以以随机的编码码率对音频流进行编码,得到第一音频数据。之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将第一音频数据发送到无线耳机。
步骤S22,无线耳机根据耳内麦克风采集的噪声确定噪声能量数据。
示例性的,无线耳机接收到耳内麦克风采集的噪声声波之后,将噪声声波转换为数据信号x(n),然后,按照l(n)=min(x2(n),x2(n-1),...x2(n-k))确定噪声能量数据l(n)。噪声能量数据l(n)例如是-50dB。
需要指出的是,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也可以根据耳外麦克风采集的噪声确定噪声能量数据l(n)。由于耳外麦克风采集的噪声响度大于用户听到的噪声响度,所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将耳外麦克风采集的噪声声波转换为数据信号x′(n)之后,例如可以按照算法x(n)=α1×x′(n)将x′(n)转换为x(n),进而,按照l(n)=min(x2(n),x2(n-1),...x2(n-k))确定噪声能量数据l(n)。
步骤S23,无线耳机确定第一音频数据的传输时延。
其中,传输时延例如是1.5ms。
在步骤S21之后,无线耳机还可以对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然后播放第一音频数据对应的音频。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S22和步骤S23的执行不受本实施例描述的限制。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22和步骤S23。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可以先执行同时执行步骤S23,再执行步骤S22。
步骤S24,无线耳机向手机发送传输时延和噪声能量数据。
结合对步骤S22和步骤S23的描述,无线耳机可能同时发送传输时延和噪声能量数据,也可能不同时发送传输时延和噪声能量数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步骤S25,手机根据噪声能量数据确定第一码率,根据传输时延确定第二码率。
其中,噪声能量数据是-50dB时,该噪声能量数据大于-80dB且小于-20dB。基于此,手机可以确定第一码率是256kbps。
此外,传输时延小于2ms,说明蓝牙信号质量较好。手机例如可以确定第二码率是480kbps。
步骤S26,手机按照第一码率对音频流编码,得到第二音频数据。
其中,第一码率256kbps小于第二码率480kbps,手机按照第一码率对音频流编码。
步骤S27,手机向无线耳机发送第二音频数据。
步骤S28,无线耳机解码第二音频数据并播放解码后的音频。
手机和无线耳机循环执行步骤S22至步骤S28中相应的步骤,直到手机端停止音频传输或者手机与无线耳机断开蓝牙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图5只是示意性描述,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涉及的噪声能量数据、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等可以是其他值。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其他类似的实施场景,例如,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可以是智能电视,第二设备200可以是智能音箱。此处不再详述。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音频传输方法,第二设备确定第二设备端的噪声能量数据,以及确定音频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进而,将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均发送到第一设备。进而,第一设备根据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分别确定一个码率,之后,选择其中较小的码率作为编码码率。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对音频编解码以及传输音频的功耗,而且能够平衡功耗与用户之间的听感。
上述实施例从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软件架构,以及各软、硬件所执行的动作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音频传输方法的各方案进行了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噪声能量数据的确定、传输效率数据的确定等的处理步骤,本申请不仅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例如,上述第一设备100可以通过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相应的功能。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收发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数据的收发。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除了数据收发之外的操作。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相关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所述收发模块的功能可以集成到收发器实现,所述处理模块的功能可以集成到处理器实现。如图6A所示,电子设备60包括收发器601和处理器602。所述收发器601可以执行上述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数据的收发。所述处理器602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除了数据收发之外的操作。
例如,所述收发器601可以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设备的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其中,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用于指示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无线信道的质量。所述处理器602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确定第一码率,根据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确定第二码率,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码率和所述第二码率中数值较小的码率对音频流编码,得到音频数据。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601还可以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音频数据。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相关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6A是从独立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申请的第一设备100进行描述。在另一种实施场景中,各独立运行的功能实体可以集成在一个硬件实体中,例如芯片,相应的,如图6B所示,本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61可以包括处理器611、收发器612和存储器613。其中,存储器613可以用于存储电子设备61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611执行时的代码等。
应理解,本申请的电子设备61可对应于本申请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其中收发器612用于执行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数据的收发,处理器611用于执行上述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除了数据收发之外的其它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相关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第二设备200可以通过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相应的功能。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收发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数据的收发。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除了数据收发之外的操作。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相关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所述收发模块的功能可以集成到收发器实现,所述处理模块的功能可以集成到处理器实现。如图7A所示,电子设备70包括收发器701和处理器702。所述收发器701可以执行上述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数据的收发。所述处理器702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除了数据收发之外的操作。
例如,所述处理器702可以用于确定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其中,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用于指示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无线信道的质量。所述收发器701可以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和所述传输效率数据,以及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音频数据。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702还可以用于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并播放解码得到的音频。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00相关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7A是从独立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申请的第二设备100进行描述。在另一种实施场景中,各独立运行的功能实体可以集成在一个硬件实体中,例如芯片,相应的,如图7B所示,本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71可以包括处理器711、收发器712和存储器713。其中,存储器713可以用于存储电子设备71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711执行时的代码等。
应理解,本申请的电子设备71可对应于本申请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其中收发器712用于执行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数据的收发,处理器711用于执行上述图4和图5示意的任意实施例中第二设备除了数据收发之外的其它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相关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现中,对应上述电子设备,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设置在任意设备中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实施包括图4和图5提供的音频传输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任意设备中的存储介质均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申请中,收发器可以是无线收发器,例如可以为无线局域网收发器,蜂窝网络收发器或其组合。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图6B和图7B中还可以包括总线接口,总线接口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设备通信的单元。处理器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可以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报文。
本领域技术任何还可以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报文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报文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报文中心等报文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本说明书的各个部分均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介绍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和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设备的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其中,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用于指示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无线信道的质量;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确定第一码率,根据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确定第二码率;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码率和所述第二码率中数值较小的码率对音频流编码,得到音频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音频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码率包括:
若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码率为第一值;或者,
若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码率为第二值;或者,
若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码率为第三值;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值大于所述第二值,所述第二值大于所述第三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值、所述第二值和所述第三值均是预设的固定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值、所述第二值和所述第三值均是所述音频数据对应的初始码率的预设百分比。
5.一种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确定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其中,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用于指示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无线信道的质量;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和所述传输效率数据;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并播放解码得到的音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备确定噪声能量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采集噪声声波;
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
所述第二设备选择所述数字信号中连续k个样点,k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二设备计算所述k个样点中每个样点对应的能量数据,得到k个能量数据;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k个能量数据中数值最小的能量数据作为所述噪声能量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x(n),x(n)大于-1且小于1,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l(n)=min(x2(n),x2(n-1),…x2(n-k))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l(n)。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x′(n),x′(n)大于x(n),x′(n)大于-1且小于1;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x(n)=α1×x′(n)将x′(n)转换为x(n),α1大于0小于1;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l(n)=min(x2(n),x2(n-1),…x2(n-k))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l(n)。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x′(n),x′(n)大于x(n),x′(n)大于-1且小于1;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l′(n)=min(x′2(n),x′2(n-1),…x′2(n-k))确定初始能量数据l′(n);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l(n)=α2×l′(n)将所述初始能量数据l′(n)转换为所述噪声能量数据l(n),α2大于0小于1。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作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设备的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其中,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用于指示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无线信道的质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确定第一码率,根据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确定第二码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码率和所述第二码率中数值较小的码率对音频流编码,得到音频数据;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音频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码率包括:
若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码率为第一值;或者,
若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码率为第二值;或者,
若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码率为第三值;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值大于所述第二值,所述第二值大于所述第三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值、所述第二值和所述第三值均是预设的固定值。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值、所述第二值和所述第三值均是所述音频数据对应的初始码率的预设百分比。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作第二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噪声能量数据和传输效率数据,其中,所述噪声能量数据用于指示噪声能量或者噪声响度,所述传输效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无线信道的质量;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噪声能量数据和所述传输效率数据;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音频数据;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并播放解码得到的音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采集噪声声波;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选择所述数字信号中连续k个样点,k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计算所述k个样点中每个样点对应的能量数据,得到k个能量数据;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所述k个能量数据中数值最小的能量数据作为所述噪声能量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x(n),x(n)大于-1且小于1,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l(n)=min(x2(n),x2(n-1),…x2(n-k))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l(n)。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x′(n),x′(n)大于x(n),x′(n)大于-1且小于1;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x(n)=α1×x′(n)将x′(n)转换为x(n),α1大于0小于1;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l(n)=min(x2(n),x2(n-1),…x2(n-k))确定所述噪声能量数据l(n)。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噪声声波采样得到噪声的数字信号x′(n),x′(n)大于x(n),x′(n)大于-1且小于1;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l′(n)=min(x′2(n),x′2(n-1),…x′2(n-k))确定初始能量数据l′(n);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l(n)=α2×l′(n)将所述初始能量数据l′(n)转换为所述噪声能量数据l(n),α2大于0小于1。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086704.0A 2020-02-11 2020-02-11 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314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6704.0A CN113314133B (zh) 2020-02-11 2020-02-11 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7/799,143 US12131741B2 (en) 2020-02-11 2021-02-05 Audio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1/075575 WO2021160040A1 (zh) 2020-02-11 2021-02-05 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EP21754495.6A EP4086899B1 (en) 2020-02-11 2021-02-05 Audio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6704.0A CN113314133B (zh) 2020-02-11 2020-02-11 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4133A true CN113314133A (zh) 2021-08-27
CN113314133B CN113314133B (zh) 2024-12-20

Family

ID=77292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6704.0A Active CN113314133B (zh) 2020-02-11 2020-02-11 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2131741B2 (zh)
EP (1) EP4086899B1 (zh)
CN (1) CN113314133B (zh)
WO (1) WO202116004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7691A1 (zh) * 2021-11-16 2023-05-25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输出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4001447A1 (zh) * 2022-07-01 2024-01-04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芯片、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58511B1 (en) * 2020-08-19 2023-06-07 Televic Conference NV A wireless conference system with early packet loss detection
CN114884584B (zh) * 2022-04-28 2023-11-03 上海小度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94A (zh) * 1994-08-05 1996-09-25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降低速率的可变速率声码合成的方法和装置
CN1256821A (zh) * 1998-03-02 2000-06-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码率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1572585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1636951A (zh) * 2007-01-22 2010-01-27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产生要传输的信号或要解码的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N102543090A (zh) * 2011-12-31 2012-07-04 深圳市茂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变速率语音和音频编码的码率自动控制系统
US20130191117A1 (en) * 2012-01-20 2013-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in presence of background noise
CN107800665A (zh) * 2016-08-31 2018-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
CN110265046A (zh) * 2019-07-25 2019-09-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参数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7243A (zh) * 2019-11-04 2020-02-07 重庆百瑞互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编码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993A (en) 1997-02-26 2000-08-15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te determin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49956B2 (en) * 2004-10-27 2010-01-19 Nec Corporation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system, modulator, demodulator and phase modulation method and phase demodulation method used therefor
US7610197B2 (en) 2005-08-31 2009-10-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fort noise generation in speech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615398B2 (en) * 2009-01-29 2013-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dio coding selection based on device operating condition
CN102810314B (zh) 2011-06-02 2014-05-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编码方法及装置、音频解码方法及装置、编解码系统
US9601128B2 (en) * 2013-02-20 2017-03-21 Ht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voic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US8913524B1 (en) * 2013-06-06 2014-12-1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electing a particular codec list for codec negotiation
CN105989844B (zh) 2015-01-29 2019-12-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音频传输的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CN106231629B (zh) 2016-07-18 2019-10-1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实现速率自适应和抗多普勒频移的自组网系统及方法
CN109274405B (zh) * 2018-08-14 2021-08-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94A (zh) * 1994-08-05 1996-09-25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降低速率的可变速率声码合成的方法和装置
US5911128A (en) * 1994-08-05 1999-06-08 Dejaco; Andrew 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peech frame encoding mode selection in a variable rate encoding system
CN1256821A (zh) * 1998-03-02 2000-06-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码率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1636951A (zh) * 2007-01-22 2010-01-27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产生要传输的信号或要解码的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N101572585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2543090A (zh) * 2011-12-31 2012-07-04 深圳市茂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变速率语音和音频编码的码率自动控制系统
US20130191117A1 (en) * 2012-01-20 2013-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in presence of background noise
CN107800665A (zh) * 2016-08-31 2018-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
CN110265046A (zh) * 2019-07-25 2019-09-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参数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7243A (zh) * 2019-11-04 2020-02-07 重庆百瑞互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编码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7691A1 (zh) * 2021-11-16 2023-05-25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输出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4001447A1 (zh) * 2022-07-01 2024-01-04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芯片、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4133B (zh) 2024-12-20
WO2021160040A1 (zh) 2021-08-19
US12131741B2 (en) 2024-10-29
EP4086899A1 (en) 2022-11-09
EP4086899B1 (en) 2024-11-27
EP4086899A4 (en) 2022-12-28
US20230069653A1 (en)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638329B2 (ja) Bluetoothデバイスを操作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3314133B (zh) 音频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1341742B1 (ko) 오디오 프로세싱 성능을 갖는 디바이스의 동적 프러버저닝
US8615398B2 (en) Audio coding selection based on device operating condition
WO202006314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bluetooth headphone
EP3745813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bluetooth device
US20050186993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playing sound signals
EP408050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audio
CN113225644B (zh) 低延迟蓝牙音频系统及其音频源端和音频接收端
CN113316129A (zh) 一种蓝牙设备中编解码能力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220123108A (ko) 오디오 인코딩 및 디코딩 방법 및 오디오 인코딩 및 디코딩 장치
CN115910082A (zh) 音频数据的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7614A (zh) 音频处理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10366752B (zh) 一种语音分频传输方法、源端、播放端、源端电路和播放端电路
US11729570B2 (en) Spatial audio monauralization via data exchange
CN118740274A (zh) 音频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6709418A (zh) 动态延时调整方法、装置、蓝牙播放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9946536A (zh) 检测播放设备类型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6092506A (zh) 通信方法和系统、音频设备及芯片
CN111261175A (zh) 一种蓝牙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